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疯狂猜成语4辆马车(博士买驴、冬日可爱……哈哈哈,这些成语这么二,我学会了也拒绝使用)

导读疯狂猜成语4辆马车文章列表:1、博士买驴、冬日可爱……哈哈哈,这些成语这么二,我学会了也拒绝使用2、博士买驴、酒店猛狗、惨绿少年……这些不像成语的成语你知道多少3、复习

疯狂猜成语4辆马车文章列表:

疯狂猜成语4辆马车(博士买驴、冬日可爱……哈哈哈,这些成语这么二,我学会了也拒绝使用)

博士买驴、冬日可爱……哈哈哈,这些成语这么二,我学会了也拒绝使用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成语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灿烂花朵,可以说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故事。今天要出场的这些成语厉害了。它们可能不为人知,却个个画风辣眼,故事奇葩……

cǎn lǜ shào nián

惨绿少年

这个成语乍一听就很“惨”很“绿”,莫非……是用来形容某个卖炊饼的少年?

大家要是这么想可就不对了!这里的“惨”,通“黪”,指色彩暗淡。惨绿,浅绿,指服色,并不悲惨,如同现在的很酷,也并无残酷之意。

“惨绿少年”本意是指穿着淡绿衣服的少年,后也指衣着讲究的少年。

“惨绿少年”出自张固《幽闲鼓吹》,它还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话说唐代宰相刘晏的女儿,嫁给了礼部侍郎潘炎,生了儿子户部侍郎潘孟阳。一日儿子请了同僚们回家吃饭,母亲便躲在屏风后面偷偷看这些少年。看完了,说都不是好货色,独独问,"末座惨绿少年何人?"原来是补阙杜黄裳。潘夫人感叹,"此人器宇不凡,将来必然成为一代名相。"这个惨绿少年杜黄裳果然争气,后来荣登宰甫,"以法度整顿诸侯",在不长时间内即讨平西川、夏绥诸处叛乱,这就是著名的元和中兴,而唐宪宗都说全是杜相的功劳。

所以,惨绿少年一词更是指虽身份低微,无华服荣身,但气质谈吐风度自是不俗,就像说美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一样的人才。

jiǎn rén shàng tiān

蹇人上天

蹇人,不是指一个寨子的人啦,它是跛足的意思。

一个跛足的人心心念念想上天,不就跟“夸父逐日”一样,充满美好的浪漫主义色彩吗?

但好像不是哦,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五行志一》,故事是这样的:

西汉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有个叫隗嚣的跛脚少年在天水起兵反莽想称帝,可惜后来屯据陕甘一带,却被东汉光武帝刘秀率军歼灭了。

在他称帝前,天水一带流传着一首童谣:“出吴门,望缇群。见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

这首童谣讽刺隗嚣,你一个跛脚汉,口口声声“要上天”,如果你都能上天去,地上早就走光没有人了。

此后,“蹇人上天”被人们用来比喻不可能之事。

没想到啊!“蹇人上天”还真的和“你咋不上天”这句流行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bó shì mǎi lǘ

博士买驴

什么?博士买驴?是想吃火烧了吗?那就去买啊?博士,是古时官名,博士确实去买驴了,但这并不是这个成语要表达的意思……

这个成语出自大名鼎鼎的《颜氏家训》:

说当时有个博士,熟读四书五经,满肚子都是经文。他非常欣赏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有一天,博士家的一头驴子死了,要到市场上去买一头。双方讲好价后,博士要卖驴的写一份凭据。卖驴的表示自己不识字,请博士代写,博士马上答应,当即写了满满三张纸。卖驴的不认字,博士就念给他听,过路人都围上来听。过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凭据。卖驴的听后,不理解地问他说:“先生写了满满三张纸,怎么连个驴字也没有呀?其实,只要写上某月某日我卖给你一头驴子,收了你多少钱,也就完了,为什么唠唠叨叨地写这么多呢?”在旁观看的人听了,都哄笑起来。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几句讽刺性的谚语:“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

后来人们便用“博士买驴”来形容写文章或讲话不得要领,也就是所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dōng rì kě ài

冬日可爱

冬日才可爱?春日、夏日、秋日表示不服……

其实,之所以“冬日可爱”那是有来历的,据《左传》记载:

晋襄公死后,公子雍即位,太子夷皋是婴儿,他母亲就找大臣赵盾论理。赵盾担心秦国会出兵干预,结果还是引发两国战争。

赵盾独断专行引起大夫贾季的不满。狄国侵犯鲁国,赵盾便叫贾季去责问酆舒。

酆舒便吐槽赵盾道:“赵盾他爹是冬日之日,这小子是夏日之日。”

由于这个槽吐得比较含蓄,后来杜预注解《左传》时在此处补充道:“冬日可爱,夏日可畏”,让赵盾受到了二次伤害。

更糟心的是,“冬日可爱”后来渐渐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yú táo dàn jūn

余桃啖君

有句话说得好,当TA爱你的时候,你随意一句话都是宝;TA不爱你的时候,你的生死都是草!

余桃啖君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讲的就是卫灵公和弥子瑕的故事。

说当时卫国有一道法律:谁偷坐了国王的马车,就要被砍去双脚。那时, 弥子瑕还很受卫灵公宠爱。

一天深夜,乡下有人跑来报告弥子瑕,说他的母亲得了重病。弥子瑕跑到宫里,偷来了卫灵公的马车,星夜赶回乡下去了。国王听到这件事后称赞说:“真是一个难得的孝子,为了母亲,忘记了自己会受到砍脚的刑罚。”

又一次, 弥子瑕陪着国王在果园游玩,弥子瑕吃到了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忙拿着吃剩的半只桃子送到国王面前,请他品尝。卫灵公笑着说:“ 弥子瑕是真正的爱我啊!只想到让我尝尝甜头,忘记了剩桃上还沾着他的口水。”

等过了几年后, 弥子瑕渐渐失去了宠爱,一次无意得罪了卫灵公,卫灵公脱口而出说:“当初你偷驾我的马车,狂妄之极;又让我吃你的剩桃,借此侮辱我, 该当何罪?”

弥子瑕的行为并没有改变,而以前被认为是贤惠,后来却因此而获罪。只在于卫灵公不喜欢他了……

所以,后世便用“余桃啖君”来比喻爱憎喜怒无常……

bā gōng cǎo mù

八公草木

八公?为什么不是九公、十公呢?

“八公草木”出自历史上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东晋时期,前秦苻坚野心勃勃仗着兵多企图灭了东晋,却被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分兵三路夹击。

乱战中,苻坚登上城墙,看见晋君阵容整齐已然有些畏惧。后晋军设计围攻秦军,秦军大败,损失惨重,余部四散而逃。

忙于奔命的秦军看到八公山上草木的阴影,都以为是追兵,可谓是吓破了胆。

所以,后世便用“八公草木”形容一个人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yī lóng yī zhū

一龙一猪

这个成语,讲的是“别人家孩子”的故事,创造者是我们的大文学家韩愈先生,下面咱们说说韩愈先生的创作感言:

韩愈有个儿子叫韩符,打小就不爱读书!于是,大文学家兼诗人的老爹就写了一首诗劝勉儿子: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韩愈《符读书城南》

这首诗意思很简单,就说两家都有儿子,长大后一个成为了人中龙凤,一个却是和猪一样依旧好吃懒做。

但这首诗的潜在意思是,儿子啊,你爹我是“龙”,你的哥哥们也是“龙”,可你怎么却像头猪呢?还不赶紧学习,不然一辈子就都是“猪”了。

韩符也被老爹这首诗给吓到了,从此开始发奋读书。

所以,后世便用“一龙一猪”来比喻同一个起跑线的两人,高下却判别极大。

pò mǎ zhāng fēi

破马张飞

据传,张飞与马超曾有一段经典对话:

张飞:“人马并驰,疾而速……”(人和马一同飞驰,那速度很快……)

马超:“若人无能,良驹何用?”(假如我自己本人无用,那麼好马又有什麼用呢?)

张飞误以为其意思是:“你这么无能,就算给你一匹好马也无用”,便试探说:“人无用,何人有用?”(我没有,谁有用?)

马超以为张飞是赞叹马超的才能,便说:“人已无用,何人皆有用。”(我没用,其他人都有用。)

接着,张飞以为意思是:“你没有,其他人都有用”,便一拳打在马超脸上,说道:“此等破马!”(这个没用的马超和他的马。)

由于这个成语画面感实在太强了,所以流传久远,成为了东北人的口头禅。破马张飞,形容一个人手舞足蹈,张牙舞爪,风风火火的样子。

不过有一点想不通,张飞是河北人啊,怎么他的话成为了东北话呢?

xià mǎ féng fù

下马冯妇

首先要说明,“冯妇”是个男的!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

战国时期,晋国有个猛男叫“冯妇”,虽然名字很女性化,但他却是个像武松一样能赤手空拳打老虎的勇士。

后来他决定要好好读书涨知识,就收山不打了。没想到有一天他和朋友出去玩又遇上了老虎,在职业病的驱使下,他下马对着老虎就是一摔!

于是,老虎就被摔死了……

所以“下马冯妇”从此就用来比喻那些干回老本行的人。

chún gēng lú kuài

莼羹鲈脍

看到这莼菜鲈鱼,你饿了吗?

其实,莼羹鲈脍要表达的感情是十分沉重的,它包含了游子对远方故乡的思念。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说晋代有一个人叫张翰,他在洛阳多年怀才不遇,虽然觉得自己难以适应官场,但一下子要他放弃功名利禄又不是易事,因此他迟迟都下不了决定。

直到某年秋天,他在洛阳突然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回忆起家乡吴地的莼菜羹和鲈鱼脍,觉得乡情无法排遣,就一跃“逃离北上广”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因此,莼羹鲈脍这个成语就被用来指代思乡之情了。

来源:新读写

博士买驴、酒店猛狗、惨绿少年……这些不像成语的成语你知道多少

近日,微博话题#那些不像成语的成语#上了热搜,那些从来没见过的成语突然全都冒了出来,评论区可谓是炸开了锅。

看到这些奇葩成语,网友们纷纷表示:“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甚至还有人感慨:“要是语文课能讲这些内容,那我绝对不会偏科。”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但是,许多“不像成语的成语”却混迹其中。你以为是臭词滥用的辣眼搭配,竟然都有典故可寻。

01.简单粗暴组

酒店猛狗

从字面意思看,难道就是“酒店门口拴着一条猛狗”?没想到这则成语,就是这么易于脑补。

《酒店猛狗》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从前有一个卖酒的人,他使用的器皿很清洁,挂出的招牌又醒目,但是生意总是不好,酒常常因为卖不出去而发酸。

他向附近邻里询问原因,邻居说:“您家里养的那条狗实在是太凶了。别人拿着酒器来店里买酒,这狗就迎上来咬,谁还敢来你这买酒啊?”

哎!做生意还在店里搞一条恶犬,别说卖不出去东西,真要给人家咬伤了,赔得起吗?

于是,作者晏婴感慨:

“ 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

那些专权的人就是国家的猛狗,有治国学说和方法的贤人求见国君,但把持权力的大臣迎上去诽谤他们,这些就是国家的猛狗啊!

晏婴

蛤蟆夜哭

这个成语,让人浮想联翩,难道是蛤蟆在大半夜里哭吗?没想到瞎猫碰上死耗子,还真蒙对了!

“蛤蟆夜哭”出自《艾子杂说》,相传是大学士苏东坡所撰。艾子乘船在大海中航行,晚上停泊在一个海岛上,半夜听见水底下有人哭,又好像有人在说话。

一个声音说:“昨天龙王下了一道命令,水族中凡是有尾巴的都要斩首。我是鼍(tuo二声,扬子鳄)呀,怕被杀头才哭。而你是蛤蟆,又没有尾巴,为啥也哭个不停呢?”

另一个声音说:“我现在是没有尾巴,万一龙王追究我当蝌蚪的事情呢!”

又是一个“长得不正经”却阐述“正经道理”的成语,比喻毫无根据地诬陷别人。要想找一个人的差错,总可以找到理由。但它带来的却是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一龙一猪

简单粗暴地猜,“一龙一猪”指的就是一条龙和一头猪呗!

这个典故来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符读书城南》。韩愈给儿子韩符写一首诗勉励他用功读书:“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有两户人家各生了一个儿子,长相十分相似,经常在一块儿玩耍,到了12岁左右,渐渐发现他们有了差异。30岁时一个有了成就像呼风唤雨的龙,一个却像蠢笨无能的猪,简直是天壤之别。

后来韩愈问韩符:“你到底是想成为呼风唤雨的龙还是蠢笨无能的猪?”韩符听后用功读书,成了有用之人。

韩愈

这个成语也未免太扎心。同胞手足,要真是因为不够聪明好学就被父母说是蠢猪,还被迫跟“龙族”兄弟比较,那才真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博士买驴

看到这,你大概已经猜到了吧!就是一个博士去买驴了呗!

这个成语出自大名鼎鼎的《颜氏家训》:说当时有个博士(古代官职名),满肚子都是经文。他非常欣赏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

有一天,博士家的一头驴子死了,就到市场上去买。双方讲好价后,博士要卖驴的写一份凭据。卖驴的表示自己不识字,请博士代写,写完后,博士就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

卖驴的听后,不解地问:"先生写了满满三张纸,怎么连个驴字也没有呀?”旁观的人听了,都哄笑起来:“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

原以为是找到了展示的舞台,没想到妥妥地演绎了翻车现场,博士也不灵光了。

02.迷惑不解组

莼羹鲈脍

这个成语一看就不简单,必定是美味。莼羹代表莼菜羹,鲈脍代表鲈鱼脍。成语典出《晋书·张翰传》。

晋代有一个人叫张翰,在洛阳任齐王司马炯的属官。一年秋天,张翰在洛阳感受秋风阵阵,突然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绪,他想起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更觉得乡情无法排遣,自然自语地说:

“ 既然故乡如此值得留恋,我又何必定要跑到几千里之外,做这一个受拘束的官儿,去博取什么名位呢?”

后人用“莼羹鲈脍”来形容人不追求名利,凡事顺乎自然。或用以形容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看起来是说美食,实际是在赞美人。

余桃啗君

成语中,还有许多借物喻人的典故,就比如“余桃啗君”,出自《韩非子·说难》。

战国时期,卫灵公有一位大臣叫弥子瑕,很受宠。一天深夜,弥子瑕得知母亲生病,就私自驾驶卫灵公的车回家探望,卫灵公知道后,没有按当时的律法砍其双足,还夸他有孝心。

又一次,弥子瑕与卫君游桃园,弥子瑕尝了一个桃子很甜,于是就让卫灵公也吃,卫君不但没有生气,还夸他心中有君王。

多年过去,弥子瑕逐渐失宠。一次,他因一件小事得罪国君,卫灵公竟提起当年马车和分桃的事:

“ 当初你偷驾我的马车,狂妄之极;又让我吃你的剩桃,借此侮辱我,该当何罪?”

弥子瑕与卫灵公

所谓“伴君如伴虎”,标准都是君王来定,是否遵循标准行事却是由君王的爱憎来决定。弥子瑕的做法没有改变,变的是人心,也是凄凉。

空心汤圆

空心汤圆是上海的一道小吃,没想到摇身一变,也能成为成语。多数成语都是出自于古代汉语典籍,当然,还有一部分成语是出自现代文学中。

茅盾《“九一八”周年》:“华盛顿也许要来‘周年’:重申《九国条约》,再给高等华人空心汤圆。”叶圣陶在《外国旗》中也曾用过这个词语:“他等了半天,末了吃了个空心汤圆。”

根据语境我们可以判断,空心汤圆是指“指徒有虚名,并无实利可图的东西。”在茅盾文章的用语中,这一词也指代不能实现的诺言。

药店飞龙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药店里的药太神奇,连龙都飞进来了吗?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乐府《读曲歌》:

“ 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

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垂柳》一诗中也曾提到:

“ 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

这两首诗都是表达了因思念而导致日渐消瘦的状态,飞龙指的是中药龙骨。形容自己瘦骨嶙峋时,也别只会用“皮包骨头”,不妨沾点仙气,说自己是“药店飞龙”。

03.屡被误解组

惨绿少年

乍一听,“少年”?“惨绿”?怎么听起来有点不对劲儿?

潘孟阳是唐朝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他因为父亲的关系当上户部侍郎后,母亲开始担忧,觉得他才干不够,身居户部侍郎之位早晚要有灾祸。潘孟阳却不服气。

于是,母亲就让潘孟阳请同僚来家里吃饭,自己偷偷观察这些人,对一位绿衣少年印象深刻,于是询问"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就是问,坐在最后穿绿衣服的少年是谁。

潘孟阳回答,此人是补阙杜黄裳。他的母亲感叹,此人器宇不凡,将来必然是“有名卿相”。后来,杜黄裳果然成为大唐宰相。

杜黄裳

“惨绿少年”语出唐代张固的《幽闲鼓吹》,本指身穿暗绿色衣服的少年,后用以指风度翩翩、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

原来,少年也没啥特殊的故事,就是碰巧在那一天穿了一件绿油油的衣服。

冬日可爱

当下文艺小清新们对这句“冬日可爱,夏日可畏”都不陌生。原以为是网络文学发展而来的词语,没想到是有出处可寻的。

“冬日可爱”并不是说冬天很可爱,而是指某人的态度像冬天的太阳那样温和慈爱,值得别人喜爱。反之,“夏日可畏”也很好理解。

这两个成语都来自《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贾季:“赵衰和赵盾这两个人,谁比较贤能?”贾季答:“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魏晋时期的杜预特别喜欢读《左传》,自称有《左传》癖。他读到这段的时候加上批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古人说话就是这么文雅,明明是在评论别人,却丝毫没有背后说人坏话的感觉。

令人喷饭

去年有一期新闻联播在网上大火,主持人康辉在点评时说了一句:“荒唐得令人喷饭!”顿时引来很多网友吐槽,用这么口水化的词是不是太随意了?

官方立马发文给大家科普了,“令人喷饭”是正儿八经的成语。它最早出自大文豪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而词义确实正如大家理解的那样,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笑到饭都喷出来,不得不说十分有画面感了!

这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成语,让我们不禁思考,到底什么是成语?什么样的词会被判定为“成语”呢?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数的成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还有一些成语来源于人们的口头故事。

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数量不计其数,就连这样奇葩的成语,也远不止这些。“女生外向”“蹇人上天”“东兔西乌”“吴牛喘月”“下马冯妇”“君子豹变”“冬烘先生”……

这些“不像成语的成语”,不仅是汉语言词汇中极具个性的组成部分,更饱含历史信息,也凝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但是文化的存在,不仅是为了仰望和纪念,我们更要将生活与其紧密相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此次“不像成语的成语”登上热搜,甚至引发了大家跟风“制造”成语,拥有了极高的讨论度,这何尝不是一个让成语重回大众语言习惯的契机呢?

现代社会不同于古代,若是张口闭口就是一串文绉绉的成语,也显得有些做作。而这些接地气的“奇葩”成语却拉近了我们与文化的距离,更容易使用和表达。

传承,只有广泛传播,才有机会继承。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多多关注这些有趣的成语,适当地将粗俗的白话换作成语,也能让你的语言更具魅力,更富有“中国味”。

这笔巨大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值得我们骄傲,更让我们中国的文化在现代信息科技传播中收益匪浅。

-END-

作者 | 巣小庞

责编 | 邓 茜

实习编辑 | 小童

版权声明

本文系“读者·新语文”独家稿件。

可发布于“读者·新语文”旗下各大媒体平台,版权及解释权归“读者·新语文”所有。

个人或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复习积累:近义成语60练附详细答案

请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入横线处。

1.事前有周密的规则,遇事有果敢的决心,就不至于____________________、左右为难了。(举棋不定/畏首畏尾/犹豫不决)

2.语文考试能得高分的学生大都思维敏捷,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综合能力较强。(博闻强记/见多识广)

3.只要你能为我____________________想一想,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这样指责我了。(设身处地/身临其境)

4.这几幅画是他的早期作品,自是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____________________。(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等量齐观)

5.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6.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7.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________________、贬低别人、粗暴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自以为是/自行其是)

8.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________________!”(咄咄怪事/出人意料)

9.当今社会,________________,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为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道德,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________________:“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鱼龙混杂/鱼目混珠;振振有词/侃侃而谈)

10.许多资产阶级报纸为了推广销路,经常刊登一些________________的消息,吸引读者。(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11.李欣学习有了进步,便________________,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自鸣得意/洋洋得意)

12.小明父母是美术工作者,他平时________________,从小就喜欢绘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13.政治思想工作必须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领导与群众结合的,________________、言行一致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14.他的文章题材是新鲜的,写法也________________。(别具一格/别开生面)

15.在工作中,对于一些________________的猜忌和诽谤,不应该投入过多的时间去理会,能力和成绩是制止这些流言蜚语的最好武器。(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16.人民群众的发言是________________,令人心服口服。(不刊之论/不易之论)

17.这个柔弱的女子竟敢只身斗小偷,不得不让人对她____________________。(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18.面对场下群众的诘难,________________之下,他也不好发领导的脾气,气鼓鼓地坐了下来。(大庭广众/众目睽睽)

19.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________________的礼仪小姐给中外来宾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20.他这样________________,会损害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意孤行)

21.总有一些人喜欢把一些没来由的________________,当作天大的事相传。(风言风语/流言蜚语)

22.做人不要________________,这样往往会招来灾难。(锋芒毕露/崭露头角)

23.我们对待工作不能有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而应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苟且偷安/得过且过)

24.我们要反对闭关自守的关门主义和________________的保守主义,继续搞好改革开放。(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25.有了上次的经验,我们________________,顺利完成了这次任务。(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26.面对流言蜚语,他________________,气得脸都发紫了。(大发雷霆/怒不可遏)

27.每年到了这时候,从全国各地,跋山涉水特意来韶山参观的人________________。(络绎不绝/川流不息)

28.在事故调查分析会上他竟________________,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不肯明确讲出。(含糊其词/闪烁其词)

29.在科技成果展示会上,我国自己生产的高科技产品________________,摆满了展厅。(洋洋大观/洋洋洒洒)

30.张伟使了个眼色,张明就跟上来了,看来他俩是________________啊。(心照不宣/心领神会)

31.莫高窟中一幅幅奇异的壁画,一处处壮观的景象,让游人们________________。(目不暇接/应接不暇)

32.老张这个人,生性淡泊,任何情况他都能________________。(安之若素/随遇而安)

33.这分明是指桑骂槐,____________________,发泄对这几位同志的刻骨仇恨。(暗箭伤人/含沙射影)

34.这一家三口都被杀了,凶手真是________________。(惨绝人寰/惨无人道)

35.如何拓展业务,大家________________;在私下交流中,同事们也能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公司怎能不兴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推心置腹)

36.既然你已经答应帮助他,就应该尽力而为,不能________________。(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37.“布兰顿上校的品德,”埃莉诺说,“作为一个杰出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的。”(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38.这本小册子,对历史的考证,________________处很多。(穿凿附会/牵强附会)

39.你只知道指责别人,却________________,完全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目不见睫/目不交睫)

40.为了早日建成排灌站,广大工人________________地战斗在工地上。(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41.这本书非常有教育意义,读起来________________。(回味无穷/耐人寻味)

42.他任职期间,____________________,贪污了大量的钱财,最后被绳之以法。(徇私舞弊/营私舞弊)

43.站在领奖台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他________________地流下了眼泪。(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44.面对敌人________________的攻势,有的人害怕了,开始找退路。(咄咄逼人/盛气凌人)

45.厦门五日深度游,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色交相体会,同时品尝当地特色小吃,美食,美景,令你________________。(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46.该孩子自己做的事,家长绝不能________________。(包办代替/越俎代庖)

47.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石雕,可说是________________,技艺绝伦了。(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48.卢沟桥像一位________________的老人,静静地见证着北京城的变迁。(饱经沧桑/饱经风霜)

49.汛期已到,防洪的准备工作________________。(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50.这个剧种的汇报演出,我曾看过,但________________,印象不深。(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51.孙权占据江东,举贤任能,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待中国之形式发生变化。(厉兵秣马/严阵以待)

52.他变得勤奋好学,热爱劳动,对他________________的人不在少数。(侧目而视/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53.如果说这只是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那么接下来的事情让我有些愤怒。(习以为常/司空见惯)

54.李老师冒雨给我补课的情景,至今依然__________________。(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55.在杂文方面,没有人可以与鲁迅________________。(分庭抗礼/相提并论)

56.过去的事就________________了吧,让我们重新做一对好朋友。(一笔抹杀/一笔勾销)

57.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___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不绝于耳)

58.多年来,遇到雨雪等不良天气或节假日,出租车供应远小于市民出行需求时,“________________”仿佛就成了少数不良出租车司机的惯例。(浑水摸鱼/趁火打劫)

59.当前各类艺术展览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固然是好事,这证明了我国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然而,这些艺术展的水平往往________________,不禁引起人们的担忧。(参差不齐/参差错落)

60.雾霾形成非一日之寒,雾霾清除也不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从浑浊到清朗,需要整个社会成员的觉醒,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历史过程。(一挥而就/一蹴而就)

••参考答案••

1.举棋不定

解析 

举棋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

畏首畏尾:怕这怕那,形容疑虑过多。

犹豫不决:迟迟疑疑下不了决心。

2.见多识广

解析 

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亦作“博闻强识”。

见多识广:见过的多,知道的广。用来形容阅历深、经验多,知识广博。

3.设身处地

解析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身临其境”侧重于形容亲自体验,“设身处地”侧重于形容替别人设想。

4.同日而语

解析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式)。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5.殊途同归

解析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也说同工异曲。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6.如履薄冰

解析 

如临深渊: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7.自以为是

解析 

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自行其是: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8.咄咄怪事

解析 

咄咄怪事:连声惊呼称怪。形容令人惊讶的怪事。咄咄,表示惊诧或感叹。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

9.鱼龙混杂 振振有词

解析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词。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词。

10.耸人听闻

解析 

二者都有使人听后感到震惊之意。“耸人听闻”指歪曲、捏造事实或故意夸大事态,所指的事不一定是坏的。“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11.自鸣得意

解析 

“自鸣得意”侧重于形容自我欣赏,“洋洋得意”侧重于形容外部神态。

12.耳濡目染

解析 

二者都有受到影响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之意。“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13.以身作则

解析 三者都有亲自做出榜样之意。“身先士卒”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多泛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以身作则”指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身体力行”指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14.别具一格

解析 

二者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但“别具一格”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别开生面”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15.无中生有

解析 

二者都有凭空捏造之意。“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无中生有”指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但“捕风捉影”重在没有事实根据;“无中生有”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16.不易之论

解析 二者都有不能改变之意。但“不刊之论”强调言论不可磨灭,不能改动;“不易之论”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更改。

17.另眼相看

解析 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另眼相看”作横向比较,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刮目相看”作纵向比较,去掉老印象,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18.众目睽睽

解析 二者都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大庭广众”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众目睽睽”指很多人的眼睛都注视着的场合。

19.温文尔雅

解析 二者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但“彬彬有礼”侧重对人有礼貌,“温文尔雅”可以形容人的举止、气质等文雅。

20.独断专行

解析 三者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之意。但“独断专行”有蛮横、霸道之意,语义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专横跋扈”和“一意孤行”,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

21.风言风语

解析 二者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但“风言风语”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和猜测;“流言蜚语”多指有意传说,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

22.锋芒毕露

解析 二者都有才能显露出来之意。但“毕”指全部,“崭”指突出的才能。“锋芒毕露”可形容人气盛逞强,“崭露头角”则不能。

23.得过且过

解析 二者都形容只图眼前,不顾将来。但“苟且偷安”偏重贪图眼前安逸,“得过且过”偏重胸无大志。

24.故步自封

解析 二者都有因循守旧,不求进步或革新之意。但“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步;“墨守成规”偏重在固执地守旧,不肯改进。

25.按部就班

解析 二者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按部就班”侧重于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6.怒不可遏

解析 二者都表示十分愤怒。“大发雷霆”侧重发怒时高声训斥;“怒不可遏”强调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27.络绎不绝

解析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川流不息”指(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28.闪烁其词

解析 二者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之意。“含糊其词”重在说得不明确,不清晰;“闪烁其词”重在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

29.洋洋大观

解析 二者都有内容多的意思。“洋洋大观”侧重指数量和种类多得可观,“洋洋洒洒”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30.心照不宣

解析 二者都有心里已领会,不用说出来之意。“心照不宣”多指双方,有时指较多的人;“心领神会”重领会,一般指一方。

31.目不暇接

解析 “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32.随遇而安

解析 二者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33.含沙射影

解析 二者都比喻暗地里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暗箭伤人”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含沙射影”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34.惨无人道

解析 二者都有狠毒残暴之意。但“惨绝人寰”语义重,强调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不能用来形容人;“惨无人道”强调残酷到了没有一点儿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常用来形容人。

35.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

解析 三者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但“畅所欲言”重在说话心情;“各抒己见”重在发表己见;“推心置腹”重在待人真诚,且所涉及的对象一般是个人或较少的人。

36.出尔反尔

解析 二者都表示经常变卦。但“出尔反尔”偏重语言上的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偏重表现上的变化无常。

37.炉火纯青

解析 二者都表示达到的境界很高。但“出神入化”只能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炉火纯青”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38.穿凿附会

解析 二者都表示生拉硬扯。但“穿凿附会”指非常牵强地解释,把没有某种意思的说成有某种意思;“牵强附会”是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

39.目不见睫

解析 “目不见睫”指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目不交睫”指上下眼睑上的睫毛不相交合,不合眼,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

40.夜以继日

解析 “夜以继日”形容日夜不停,强调一种坚持的精神;多用于工作、学习。“通宵达旦”指从天黑到天亮,多用于玩乐。

41.耐人寻味

解析 二者都形容意味深长。但“回味无穷”只限于事后回忆、追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耐人寻味”不限于事后,也可以是当时。

42.营私舞弊

解析 二者都指为私而耍弄手段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但“徇私舞弊”指曲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舞弊;“营私舞弊”指为谋求私利而舞弊。

43.情不自禁

解析 “情不自禁”指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强调感情的流露。“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还可形容人体某部分。

44.咄咄逼人

解析 二者都能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但“咄咄逼人”的应用范围广,不限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盛气凌人”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

45.美不胜收

解析 “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46.包办代替

解析 二者都有包办之意。但“包办代替”重在包办;“越俎代庖”重在超越权限。

47.巧夺天工

解析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好像鬼神制造,不是人工做成;“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美术、园林等。

48.饱经沧桑

解析 二者都指阅历深。但“饱经沧桑”侧重于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饱经风霜”侧重于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49.刻不容缓

解析 二者都形容形势非常紧迫。“刻不容缓”重在片刻也不能拖延,也指主观上迫不及待的事情;“迫在眉睫”重在事情临近眼前,常形容客观上紧急的事。

50.浮光掠影

解析 “浮光掠影”指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走马观花”指骑在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51.厉兵秣马

解析 二者都有做好战斗准备之意。但“厉兵秣马”重在人员的行动,喂饱马,磨快兵器;“严阵以待”重在整个军队排好阵势,等待敌人的来临。

52.刮目相看

解析 “侧目而视”指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有重视或歧视的意思;“刮目相看”指情况已有变化,已不能用老眼光去看待,应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53.司空见惯

解析 二者都有经常见到之意。“习以为常”指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强调觉得很平常。“司空见惯”形容常见之事,不足以为奇,侧重于不觉得奇怪。

54.历历在目

解析 二者都可表示清楚记得往事。但“历历在目”重在过去情景的再现;“记忆犹新”偏重在记忆像新的一样。

55.分庭抗礼

解析 “分庭抗礼”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56.一笔勾销

解析 二者都含有“全部销去”的意思。“一笔勾销”是把账一笔抹掉,泛指把一切完全取消(表示不再作数或不再计较)。“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优点、成绩等全部否定。

57.不绝于耳

解析 “不绝如缕”指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绝于耳”指声音不断地在耳边回响。

58.趁火打劫

解析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取利益。“趁火打劫”泛指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利益。

59.参差不齐

解析 参差不齐:形容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参差错落: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60.一蹴而就

解析 “一挥而就”形容写字、画画、作文等很快就完成。“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 语文园地三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 13 ang eng ing ong

用拼音

读一读,把音节读准。

两拼音节:yan

整日认读音节: yuan

前鼻音整体认读音节: yin

后鼻音整体认读音节: ying

两个音节的介母不同 jian juan 注意u上两点要省略。

平舌音:zuan

翘舌音: zhuan

chan chuan chuang 三个音节个数依次增加,注意两拼、三拼音节的区分,以及前后鼻音的区分。

比一比,读一读

ie 与 ei

ie 发音是先发i

ei 发音时先发e 的音。

写字 打雷 打猎 叠被子

iu 与 ui

iu 发音是先发i ,ui 发音是先发 u

喝水 吹气球 堆雪人 丢手绢

秋游的时候,你想带些什么?

帽子 水壶 苹果 跳棋 面包 水彩笔 饼干 雨伞 望远镜

读一读,记一记,再说一说你的名字里有哪些声母和韵母

23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4个韵母

a o e i u u 六 个单韵母

ai ei ui ao ou iu ie ue(u上有两点) 8个复韵母

er 特殊韵母

an en in un un (u 上有两点)5个前鼻音

ang eng ing ong 4个后鼻音

16个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字词句运用

读一读,说一说

火车马车 汽车 ——车的种类

车站 车厢 车门 ——与车有关的不同事物

上车 坐车 下车 搭车 ——与车有关的动作

拼一拼,写一写

门口 生日 题目 田野

和大人一起读

小鸟念书

老师教大家读书。老师念一句,我们跟着念一句。窗外的风吹着,淅淅沙沙;窗外的鸟鸣着,叽叽喳喳。

窗外的风吹着,淅淅沙沙;窗外的鸟鸣着,叽叽喳喳。

修辞:拟人。把风和小鸟拟人化,把风和小鸟的声音比作“念书”。

玉霞老师说:这么解释有点牵强了,淅淅沙沙,叽叽喳喳,可以说是象声词。这里哪里就用了拟人了呢?

老师说:“风也在教小鸟念书吗?”我们仔细地听。窗外的风念着;"淅淅沙沙。”窗外的鸟念着:“叽叽喳喳。”

玉霞说:这里,风念着,鸟念着,这里算是拟人呢。

我们都笑了。哈哈,小鸟念错啦!

玉霞说,哪里就 念错了呢?你又不懂鸟语!

风可能还会教小鸟:呼呼呼 呜呜呜 呼啦啦 嗖嗖

玉霞说,为什么是风教小鸟?不是小鸟教风呢?

玉霞说:这篇散文写得莫名其妙的,毫无逻辑。玉霞不喜欢。这样的文字放到小学课本里,很差劲。老师教起来一定费劲吧。

源出三门峡的成语或典故你知道几个?一

在唐代以前的中国历史上,因为历代的首都大部分都是长安和洛阳,故而地处两地中间的三门峡地区的地位显得十分重要。从远古的仰韶文化到春秋时期的虢国,再到汉代诞生于函谷关的弘农郡和北魏时初设的陕州,无不拥有光辉而灿烂的文化。这里物华天宝,人才辈出,诸多史迹见诸《二十四史》,也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和故事流传千古,其中就包含有大量的传说和成语典故。

这些传说和成语典故有的比较常见,也有的比较生僻,小编在此作以总结,可能仍然不够全面,欢迎补充。通过这些成语或者典故,让我们来了解并感味三门峡的厚重历史。

夸父逐日(传说)

夸父逐日的故事典出《山海经·海外北经》和《列子·汤问》。

据《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个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文中的邓林即桃林,根据文中地近河、渭的说法,函谷关以西至潼关的广大地域,至少在西周时期便得名桃林寨(见上图),到了隋朝时于今灵宝老城置桃林县,是为今灵宝市的前身。今灵宝市阳平镇东南有夸父山,山下有夸父村;市区则有夸父路和桃林路。

禹开三门(传说)

传说大禹治水时,大禹将河水从西北导来后,被一座大山挡住去路。大禹抡起巨斧,在大山上“啪啪啪”连劈三斧,形成3个豁口,河水顺势分成3股向东流去。这3个豁口正如3个巨大的门阙,被称为鬼门、神门和人门,三门峡由此得名。三门将大山分成4座石岛,与南岸相连的半岛像一只张着嘴的狮子,故名“狮子头”;中间的两座石岛分别叫“鬼门岛”和“神门岛”;而与北岸相连的半岛则叫“人门岛”。这几座小岛在修建三门峡大坝的时候已被炸毁,至今平陆县有三门镇、三门峡市有三门路等皆以此来命名。

曾经的三门峡

人们为了纪念大禹的功绩,又将山西一侧的一个渡口命名为大禹渡,还在黄河两岸建立禹王庙,三门峡市至今则有禹王岭和禹王路。

中流砥柱(砥柱中流)

典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该文写了史上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二桃杀三士”。

春秋时期齐景公有三员大将,分别叫做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他们因为战功卓著而骄傲跋扈,引起了晏子的不满,于是他建议齐景公早日将三人除掉以消除祸端。

齐景公派人给三人送去了2只又大又鲜的桃子,并说谁的功劳大就可以拿走一只。三人于是开始争功,公孙接与田开疆都说了自己的功劳,并先后都取走了一只桃子。古冶子一看桃子没了,便说:“我曾经驾着马车和国君渡河,一只大鼋(鳖)突然咬住左边的马,向下钻进河中间急流的砥柱之下。在这紧要关头,我纵身一跃潜入水底,游了九里之遥,才奋力杀死了大鼋,并救国君脱了险。难道我没有资格吃一只桃子吗?”

二人听后自觉功劳没有古冶子大,不该如此不知羞耻地贪婪,羞愧难当,于是先后拔剑自刎。古冶子见二人都死了,便说:“我们三人原本亲如兄弟,现在他们却因为我的话被逼死了,如果我还继续活着,那便是不仁、不义、不勇。”说完也拔剑自刎。

成语典出于此,故事中的砥柱可能并不是三门峡的砥柱,但是三门峡的中流砥柱确是闻名中外的,并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中流砥柱位于三门之下的黄河激流之中,历经几千年冲刷却巍然不倒,相传它是大禹治水时留下来的镇河石柱,又传说是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化身。砥柱岛又名“朝我来”,是峡谷中的导航航标,上游来船驶出三门之后,一定要将船头对准砥柱岛驶去,在船就要触碰到砥柱岛时,便会被一股巨大的回流推向两侧,从而安全驶出这一片水域。

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这里,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命大臣魏征勒于砥柱之阴。

砥柱岛的附近原本还有两座小岛,砥柱岛在最南侧,中间的叫张公岛,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姓张的老艄公,他看到这一带经常发生船翻人亡的惨祸,便在此岛上结庐为庵,义务为来往的船只导航。传说岛上还有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故该岛又名炼丹炉;而最北侧的一座岛叫梳妆台,因形状酷似妇女的梳妆台而得名。

1957年4月,三门峡大坝开始修建的时候鬼门岛、神门岛、人门岛和梳妆台已被炸毁,至今唯有砥柱岛和张公岛尚存,贺敬之为此曾作《三门峡——梳妆台》一诗,而郭小川也写有《三门峡》一诗。

今天的三门峡市区砥柱路、六峰路的名称便来源于此。唐赵冬曦《三门赋》:“砥柱山之六峰者,皆生河之中流,荩夏后之所开凿。其最北有两柱,相对距崖而立,即所谓三门也。”

(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