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为什么他们能实地联系黑魔法(熟蛋返生背后的魔法学校:两个马甲切换,目前已人去楼空)

导读为什么他们能实地联系黑魔法文章列表:1、熟蛋返生背后的魔法学校:两个马甲切换,目前已人去楼空2、点沙成土 中国又一科技领先全世界 荒漠化将被解决3、超五成大学生表示毕业

为什么他们能实地联系黑魔法文章列表:

为什么他们能实地联系黑魔法(熟蛋返生背后的魔法学校:两个马甲切换,目前已人去楼空)

熟蛋返生背后的魔法学校:两个马甲切换,目前已人去楼空

近日,河南郑州春霖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郭萍在《写真地理》杂志上发表的“熟鸡蛋返生”论文,持续引发关注。

27日,新华社记者来到郑州市江山商界写字楼,实地探访网友戏称的“魔法学校”。该学校占据5层的5个房间。同楼层的商户表示,过去来“春霖”上课的学员非常多。而现在“春霖”已人去楼空,所有的门都上着锁。但走廊的墙壁上,还粘贴着“郑州市社会组织先进单位”等荣誉信息。28日晚,郑州市有关部门告诉记者,春霖职业培训学校已停业整顿,郭萍主动提出辞职。

据了解,春霖职业培训学校于2009年成立,2015年法定代表人变更为郭萍,系民办非企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春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咨询等,按照规定不能从事中小学生培训。

一些受访市民表示,在选择培训学校时,比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家长更倾向于选择职业培训学校,“学校听起来更规范、更有信誉度”。

一位郑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分析,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郭萍注册成立企业并不违反相关规定,但是如果郭萍通过各种手段包装、美化,以春霖职业培训学校的名号吸引学生,通过春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超范围培训赚取高额利润,两个“马甲”随时切换,玩起“障眼法”,就有违规之嫌了。

据悉,目前郑州市已成立有公安部门参与的联合工作组开展事件调查。

延伸阅读:

在“熟蛋返生孵鸡”的论文引起热议后,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郭萍在镜头前痛哭,称自己”长这么大从来没说过假话”:只是把30年前的现象又做了一遍,我几十岁的人了,能去撒谎吗?郭萍表示,事情发展到现在,她觉得非常愧疚,觉得试验不够严谨就公开发表。从内心觉得非常对不起大家,给公众带来了困扰。

(来源:新华网、北晚新视觉、大象新闻)

点沙成土 中国又一科技领先全世界 荒漠化将被解决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编小水工。就在前段时间啊,有非常多的小伙伴们用过蚂蚁森林吧,小编身边就有很多的朋友,起早贪黑的偷能量,为了能够尽早到偷到别人的能量,有的人甚至的定早上五六点的闹钟起床偷能量,当然啦小编也不例外,看着自己一点点偷的能量,变成了扎根于荒漠的一棵棵小树苗,再配上航拍的效果视频,大家都感觉自己在做一件改变世界的事情。

蚂蚁森林

当然治理日益严重的沙漠化,不能光靠这些公益活动,全世界的科学家们也在努力,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改变这一灾害,重庆的一位力学教授就带领研究团队,经过数年的反复实验,终于研发出了一种可以让沙漠里的沙子,变成土壤的黏合剂,就是俗称的“点沙成土”,力学教授就像是学习了黑魔法一样,神奇地将沙子变成了土壤。

沙变土

其实这像生态黑科技运用的是一种力学原理。研究团队们发现,土壤之间都存在着“万向结和约束”,这种约束可以让土壤颗粒从任何方向结合,从而使土壤具有了自修复和自调节的特性,但是沙粒之间并不存在这种约束,它们总是松松垮垮的,并不稳定,而黏合剂起到的作用就是赋予沙粒这种约束。这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植物纤维炎合剂,只要将沙子混合粘合剂,再添加适量的水,只需两分钟,金黄色的沙子就变成了深褐色的土壤,即使是用手抓起来也不会散掉,和我们生活中普通的土壤完全一模一样。

沙变土

去年研究团队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25亩沙漠里,进行了实地实验,当沙子变成土壤后,研究团队们在上面种植了小麦,玉米以及各种瓜果蔬菜等70多种植物,结果取得了大丰收,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也是非常的棒,今年他们开展的4000亩实验田种植也取得了成功,而且这种粘合剂只需一次加入,就可一劳永逸,当长出新的植物更新之后就能形成新的约束,形成生态的良性循环,这种造福人类的发明,真的实在是太伟大了。

沙土上的植物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有喜欢的朋友希望点一个赞,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评论,顺便点一个关注,小编会每天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好的科技讯息。祝大家学业有成,事业顺利,天天开心,明天见。

超五成大学生表示毕业遗憾得到弥补

“你闻到这个花的香味了吗?”“什么花?”“栀子花,这是离别的味道。”“因为每年栀子花开的时候,都代表着毕业季的到来。”这是浙江财经大学老师胡丹妮入职后经历的第5个毕业季。每年5月,她的相机总是随时挂在脖子上。“我通常会把宿舍区门口送别的场景、老师和同学抱成一团的样子都记录下来。”但今年和以前热闹的氛围不同,受疫情影响,返校的毕业生不多,那些毕业季“经典镜头”,没能出现在胡丹妮的相机快门里。

在毕业生错峰返校的规定下,吕雪只在学校呆了3天,便匆忙离开生活了4年的河南大学;因为学校封闭式管理,常州大学的黄显雄期待已久的毕业写真也“打了水漂”;没能在晋中学院的校门前和班上同学拍上一张集体大合照,成为裴蓉卉最大的遗憾;早在大三便规划好的毕业旅行最终“搁浅”,山西大同大学的田静难免有些落寞,“大家天各一方,可能只有等她们结婚的时候见一见了。”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80余所高校的毕业生发起调查,93.95%被调查者表示这个毕业季留有遗憾。在通过学校和个人的工作后,54.91%认为遗憾得到了弥补。

“遗憾”成为这届毕业生的关键词

在中山大学毕业生彭才兴看来,学校往年的毕业典礼可以用“隆重”来形容。“百岁高龄教授手持权杖入场,代表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其他学校的同学也因此称他们学校为“逸仙魔法院校”。彭才兴所在的传播与设计学院还会为毕业生准备一台“毕业红毯秀”,“学院的老师、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以及一些尚未毕业的师弟师妹都会一起参加。”对于帮学长学姐拍了三年“红毯照”的彭才兴而言,这场红毯秀是毕业季不可或缺的重头戏之一。“除此之外,毕业聚餐、约拍、和好友的散伙饭……都是我心中理想毕业季的待办事项。”

然而,象征着“待办事项完成”的对勾却迟迟没有画下。本该由“找实习”“写论文”“拍毕业照”“参加毕业典礼”填满的毕业季,被尚未完全平息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就连室友4人的相聚都成了奢望。”“以前总觉得自己也会有热热闹闹庆祝毕业的这一天,但面对现在的情况有些失落。”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最让这届毕业生感到遗憾的,是没有参加毕业典礼(77.19%),此外,没有散伙饭(75.27%)、没拍毕业照(70.36%)、没和老师同学好好告别(68.02%)、没穿上学士服(61.83%)等,都让毕业生感到遗憾。

早在大三时,来自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设计学院的倪嘉培便开始期待自己穿上学士服的那一天,在学长、学姐去年拍摄毕业照的时候,他还特意赶去合了张影。“毕业还是需要一点仪式感吧。”在他看来,夏日的风、高高抛起的毕业帽、互相赠送的鲜花、散伙饭上的真心话,一点一滴拼凑起完整、圆满的毕业季。

现实却是他早在五月中旬返校,与班上的几位同学匆匆打了个照面,便拖着行李箱离开了校园。“感觉一切都太仓促了,好像什么都来不及准备,就已经结束了。”

同样深感遗憾的还有来自兰州大学的杜相益。虽然是兰州本地人,但大四下学期她很少回学校,和朋友计划好在毕业前“把食堂窗口都吃一遍”的心愿也落空了。返校之后,食堂虽然保留了堂食桌位,但要求学生单人单桌,“学校不建议堂食,最好回宿舍吃。”而食堂也只是保留了基本的食物供应。与朋友一起吃遍食堂美食的计划,变成了“一起去食堂买饭,再分别回自己的宿舍吃”。

缺憾的毕业季因为“用心”变得完整

为了填补遗憾,杜相益决定和室友拍摄一组特别的毕业照。“室友在微博话题‘与众不同的毕业照’下刷到了一组非常活泼的照片,我们一拍即合,决定拍类似的。”网购异形眼镜、准备颜色鲜艳的衣服、扎好“朝天揪”“麻花辫”。“找隔壁宿舍的同学帮我们拍照,拍完大家都觉得不错。”当天4个小姐妹的照片在各自的朋友圈刷屏,杜相益也收获了100多个点赞,打破了她的朋友圈获赞纪录。

考虑到这一届毕业生无法返校拍摄毕业照,华东理工大学的潘佳浩与叶佳锐费时一周,搜罗了7个毕业班的班级合照,为即将毕业的200多名学长、学姐手绘了专属的毕业照。潘佳浩希望这份特别的毕业照可以填补他们的缺憾,成为他们离校时的一份特别纪念。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学校和学生自己都会想办法弥补毕业的遗憾。31.34%被调查者表示,学校为学生准备了云毕业照,26.65%参加了云毕业典礼,23.67%学校录制了毕业祝福视频,22.60%收到了毕业礼物,14.07%被调查者了解到学校举办了点灯、挂祝福横幅等小型仪式,11.09%参与了云毕业展览。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的林荫大道上铺设了近千条标语,五彩的横幅汇聚成校园里一抹特殊的彩虹,郑重地为毕业生们送别。该校2020年毕业典礼以“线上 线下”的形式举行,邀请了宿管阿姨、食堂阿姨、辅导员为毕业生录制告别视频,“记得带好钥匙,以后再也没有人随叫随到给你们开门了。”“出门在外要记得按时吃饭,工作再忙不要饿着自己。”

山西大同大学逸夫美术楼展厅陈列了2016级美术学院毕业生的153组毕业作品。一场从未有过的“云上”毕业展,也在这里拉开帷幕。“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直播间,让我们一起走进展厅,开启云端鉴赏模式。”设计与雕塑系主任李宏刚说:“虽然这次毕业展不能像往常一样,但我们依旧努力做到推动展览落地。前期学生们前往云冈石窟、华严寺、代王府等实地考察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资料,诠释大同市文旅资源的角度非常独特,通过直播,这些作品可以被更多人看到。”

为了弥补毕业生的遗憾,浙江财经大学也做了多种尝试。“线上毕业晚会、小规模的毕业典礼、人手一件的学士服。还有‘声音邮局’,这是今年学校为毕业生准备的特殊礼物。”胡丹妮表示,毕业生需要一个情绪表达的窗口,抒发大学四年来的喜怒哀乐。学生们可以走进“声音邮局”,将想说的话录制好,发给父母、老师或者同学。“如果你没有对方的联系方式,学校团委会帮助同学找到想‘告白’的人。”胡丹妮坦言,学校设计“声音邮局”,是因为不少毕业生没法面对面告别,学校希望通过“声音邮局”的方式让毕业生的告别更具仪式感,也让毕业生的情绪得到更好的释放。

毕业典礼前夜,学校还将为毕业生举办一场线下音乐会。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音乐会设置在学生生活园区的一处四周都是寝室楼的空地,“邀请学生来唱歌,但不设观众席。同学们在宿舍楼里就可以看演唱会。”胡丹妮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音乐会最后会邀请同学们合唱一首《再见》。“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哭。”

接受遗憾的同时感受被爱

在看见原本无法到场的老师却最终出现在毕业“云”音乐会的台下时,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的田静除了错愕与惊喜,更涌上一股想哭的冲动。“疫情导致教学计划有变,老师无法来学校,我也出不了校门,本以为没机会和王凤云老师面对面在琴房里上最后一课了,没想到老师隔着栅栏给我指点了音乐会上的不足。”回想起这场没有观众、没有指导老师的毕业音乐会,田静并没有太多的“意难平”,“我看着台下的老师,想起四年的点点滴滴,眼泪止不住地流,有太多不舍了。”

“曾经也因为毕业太仓促而懊恼过,但没想到学校为我们精心准备了惊喜。”远在东北却收到了江西农业大学毕业大礼包的白昀璐回想起了自己收到快递的喜悦,“用微博上那句很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感觉到了我们和学校的爱是‘双箭头’的。”

江西农业大学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收到了一枚定制的专属钥匙扣,一面印着江西农业大学校徽,一面印着每位毕业生的学号。在金可眼里,这份毕业礼物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自己毕业季的缺憾,“当我拿到钥匙扣的那一刻,我便有了一个新名字——江农校友,这也是一种仪式感。”

6月12日下午,四川农业大学2020届湖北籍本科毕业生授位仪式在武汉举行。该校党委副书记张强率队,从四川前往武汉,为因疫情而无法返校的毕业生一一拨穗和授予学位。“毕业典礼和授位是每一位毕业生大学最后阶段最重要的环节,它的仪式感、庄重感和荣誉感,它所代表的美好与荣光,属于学有所成的每一位川农毕业生,不应该缺席,不应该不完整。”张强说。

得知学校将专程在武汉举行毕业典礼,武汉及周边17名参加授位仪式的学生感到非常暖心。“因为客观原因,我们选择了毕业季不返校,内心难免经历了许多纠结与失望。”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王任雅弘很是感慨,“收到学校即将在武汉举办毕业典礼短信的那天,我的脑海里闪过一句话,‘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我们保留住了毕业季的这一份仪式感。”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空荡的校园里并没有太多毕业生的身影,但校园各处都贴满了关于毕业季的横幅,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向毕业们“好好说一声再见”。“毕业照没拍成,以后结婚了,回来湖边拍次难忘的婚纱照吧。”湖南师范大学更是承诺今年未返校的大学生可参加今后任何一年的毕业典礼,刷屏的公告里写着:“今后每年的毕业典礼均为你虚位以待,校长为你侧移流苏,让你的大学没有遗憾,让所有的希冀都得偿所愿。”

最近,胡丹妮收到不少毕业生发来的信息,“是我带的一个社团的学生,他们说很遗憾没办法当面来和我告别。”没能像往常一样陪着社团里的毕业生在学校地标前合影留念、在聚餐时切下那个写着“毕业快乐,青春不散场”的蛋糕,胡丹妮也时常感觉“好像少了些什么”。“但最后要在欢声笑语中完成告别,因为互相惦记,所以毕业季里没有注定遗憾。”(记者罗希 程思)

山区留守孩子点赞童话剧海普诺凯1897公益行圆满收官

“海普诺凯1897”公益行所到之处,大受孩子们欢迎和喜爱。

孩子们收到公益活动举办方提供的礼物。

红网时刻12月28日讯(记者 陈雪骅 通讯员 李瑶)少年儿童的营养健康常被大众所关注,但儿童心灵上的培养与灌溉同样重要。随着近日在湖南隆回县、贵州赫章县的公益活动告一段落,荷兰高端奶粉品牌“海普诺1897”全国公益萌芽计划今天正式迎来2020年收官之时,不少山区孩子非常期待来年的公益行活动。

公益行驱车8000公里奔波全国

作为公益萌芽计划的发起者和号召者, 海普诺凯1897早在几年前就观察到留守儿童内心对于爱的渴求,他们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接近和打开偏远地区孩子的心灵世界?怎样才能丰富他们对爱和陪伴的内心体验?

经实地了解情况,海普诺凯1897品牌方决定通过打造公益萌芽计划,以童真、有趣的童话剧形式,去守护孩子对爱的美好向往,向他们传递童话人物身上的勇敢、善良、坚毅等美好品质,在他们年龄尚小的时候就种下一粒有关爱与美好的种子。

从2016年深刻洞察到少年儿童与母婴家庭的心理需求尝试公益行,到2019年“大凉山公益行”正式走进大山深处,活动为偏远山区的留守孩子们送去了一场又一场特别的实景童话剧。

2020年,海普诺1897又启动“公益萌芽计划”,并牵手钢琴大师郎朗作为公益形象大使,持续推出公益童话剧演出。今年,活动举办方一行驱车8000多公里,先后去到湖南长沙、山东青岛、河北恩施等全国10余个城市,通过现场演绎公益童话剧,为超过2万组母婴家庭送去关怀与陪伴。

“海普诺凯1897”公益童话剧演出现场。

贫困山区孩子更需陪伴和关爱

就在上周,即12月23日、24日,海普诺1897活动举办方来到湖南省隆回县三阁司镇红光小学和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城关镇卸旗村卸旗小学,在这两地分别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童话剧。

这也是2020年海普诺凯1897全国公益童话行的最后两场演出。在童话剧演出现场,善良正直的“海普诺凯公主”和“牛小七”以及好朋友们凭借爱的力量战胜“黑魔法”,与大山里的孩子在音乐声中一起舞蹈。“想要走出大山,去看看山外更加美好的世界”“想和公主一样善良勇敢”——在观看童话剧后,不少孩子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和渴望。

湖南省隆回县曾是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的县,在过去几年,各驻村扶贫工作队吃住在村里,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带领村民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辉煌成就。当物质条件日益得到满足时,孩子们精神上的满足也亟待得到重视。位于隆回县三阁司镇的红光小学,全校共有557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就有415名。

“对于这些留守孩子来说,童话剧成了一种精神寄托和打开心门的纽带,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留守孩子常年缺乏父母的陪伴,家长的缺位让他们的精神、心灵缺少滋养,因此他们也更加渴望爱与被爱,更加向往美好和温暖,我们的公益活动很受他们欢迎。”海普诺凯1897公益行活动举办方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海普诺凯1897将通过携手公益同行者郎朗,联动渠道合作伙伴、志愿者服务联合会、剧团等爱心人士,调动更多人参与其中,打造更高品质的公益童话剧,做好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公益使者。

魔法学校与一群迷狂家长的精英梦醒

孩子从BIEE柏仑斯精英研究院退学已经几个月了,任女士还是时不时被孩子的某句话刺痛。那天她问孩子到新学校后的感受时,孩子说:“很好啊!给吃饱饭了!”——任女士痛心地说:“我还以为孩子是进了魔法学校,还着了魔似的到处为它做广告,差点把孩子给毁了!”

有此感受的可不止任女士一个,记者在与十几位从柏仑斯退学的学生家长接触后发现,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心路历程:他们都是事业成功人士,当初都是这个被称为“魔法学校”创始人郑丽华的死忠粉,一心要不走寻常路把孩子培养成藤校精英,最后却大梦初醒痛感被欺骗!

BIEE柏仑斯招收的学生现在是以实验班形式在天骄中英文学校

四易其址的“魔法学校”

从一开始就支持郑丽华办学的家长黄先生告诉记者,郑原来是广州市番禺区加拿达外国语学校的校长,在该校时颇有声誉,深得家长喜爱。2017年7月,据说因办学理念与学校老板有分歧,就离开了,当时还有上百名家长发动签名要求她留任。2018年9月,郑丽华在部分家长的支持下,在番禺雅居乐租了个联排别墅,开始办起了私塾。第一期招了12个学生,收费是6.38万/年。黄先生介绍说,当初家长之所以冒着没有学位的风险把孩子送进这个私塾,就是出于对郑校长的信任,而孩子进去半个月后就几乎判若两人,有礼貌、背古诗、英语也很溜,孩子吃的也不错。在家长眼里,郑校长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很有思想的教育家,两个月之后很多家长也慕名而来。

到2019年2月,因学生增多,私塾搬到番禺华南碧桂园翠云山一街33号的别墅里,有近30个学生,学费涨到9.68万元/年。这种打着研究院旗号的私塾很快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街道办开始对其进行调查。为躲避处罚,2019年6月,私塾再搬到番禺南大路舍衣大学,学费是12.8万元/年。今年1月,因舍衣大学租约到期和学生增多,郑丽华搬到现在的广州天河天骄中英文学校,在该校租了两层楼,学生有70多人,学费是15.8万元/年。

在这样颠沛流离的环境中,始终有一群坚信郑丽华教育理念的家长跟随着她,他们帮她找校舍、送桌椅、搞卫生甚至配合躲避调查。郑丽华也自豪地对家长宣称这学校就像“战火中的西南联大”。

为什么那么多家长愿意出那么多钱让孩子读这种私塾呢?此前一直卖力为郑丽华招生站台的洪先生承认,这个学校真跟别的学校不一样:创始时它实行错峰放假,一年上11个月课,只有一个月假期,这对那些整天忙于生意的家长比较省心;它专门开设了户外探究课,每周安排学生上博物馆、公园、看艺术展;它让孩子每天读英语绘本练口语;没有教材,按知识点实行板块教学;有一帮有情怀的名师团队在为孩子量身订做,不分年龄进行混龄教育......总之,郑校长告诉他们,在这里学习的孩子都能形成内驱力学习力,家长可以彻底放手做自己的事业。这就是一个只培养精英的“魔法学校”,它可以三年读完小学,其中部分学霸完全可以十三四岁上大学少年班、美国长春藤学校,从BIEE出来的学生即使不出国,小升初时也可以任选省实和华附这样的名校。而每个学期,都会为每个孩子出一份精英成绩能力评估表,那里面的各项数字指标可以把传统学校秒成渣,开始时几乎每个家长都处于一种亢奋中,并暗自庆幸终于为孩子找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

吹鼓手何以变成反叛者

“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柏仑斯的学生越来越多,学费更是四级跳越收越贵,我们才发现这个只谈情怀的郑校长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家长洪先生向记者介绍,他们这群柏仑斯的铁粉是一步步清醒过来的,他本人就是从吹鼓手变成了反叛者。

首先是这个所谓精英研究院从来学费只收现金,不开收据,说是避免被找麻烦,而原来校长承诺的只收10岁以下的学生最后变成给钱超龄的也可以收;说不为赚钱学费却节节上升;说是控制人数却老是鼓励家长帮忙宣传招生;学校没有具体的年级之分,孩子们由校长和老师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评估;没有教材,没有教学大纲,没有课表,也没有学业报告和成绩单,外教走了,探究课也时有时无……

“我们都太望子成龙,妄想有一个地方,能轻轻松松地就让孩子成为精英。但后来接连发生的事,就让我们从梦中惊醒了!”本身就是做教育培训的家长徐女士告诉记者,她把孩子也送到柏仑斯去了。去年以来,许多家长开始听到郑校长宣称适度体罚的正当性和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少家长竟然接受了,受影响深的个别家长竟然每天要打一遍儿子,一连打了一个月。

不少孩子反映,在学校里遭到了戒尺体罚、饭菜不够吃、教室门口罚站、不给上课、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动辄被学校通知让家长把孩子领回家,这成了家长们与郑决裂的导火索。

家长任女士痛心地说,孩子反映吃不饱,她去学校问,校长就说那是因为“用脑强度大,消耗大,孩子不能吃太饱”。也有家长反映说学校下午茶也是一种奖励,因为一个班15个孩子分成三组,先完成任务的可以先吃,最后的可能就没了。陈女士有次接到另一位家长的电话,说她们两家的女儿都在学校因为没完成背诵,中午不给吃饭。护女心切的陈女士火了,冲到学校从课室里带两个孩子出去吃饭再回来上课。一开学,陈女士的女儿就被降级到二期。

一直慷慨地为柏仑斯出钱出力的家长黄先生是在孩子两次被学校禁止上课后与郑决裂的。从今年7月开始,柏仑斯出台规定,老师布置的任务没完成就要罚站不给上课。黄先生的女儿被禁止上课后,竟然独自出了校门,独自走了40分钟才找回家!“那么小的孩子,出了事谁负责?”

“我至今都没明白当初是中了什么邪,竟然相信她说要让孩子学会后果教育,提前体验社会也有黑暗一面,孩子挨打是认清社会的代价,硬是用戒尺把孩子打了一个月!”家长悦妈痛心地告诉记者。

家长的忏悔

“打多了也就无效了,孩子有一天对我说:妈妈你打我已经不疼了!可把我吓醒了!”任女士告诉记者,校长告诉她,要反复跟孩子强调这里是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来这里要变成精英,说多了就植入大脑了。有家长说打了没效果,校长就说是打得不够重。据家长们反映,郑校长办公室确实有一把特别长的戒尺,也只有她可以教训孩子,“要让他们懂得敬畏”。

当孩子从柏仑斯转校出来进入正规学校后,这些做着精英梦的家长们才震惊地发现,原来孩子的基础非常差,根本不知道孩子原来在学校里学了什么!徐女士四年级的孩子在转学考试中,100个字就有40个不会写,书写差、错别字多成了孩子们普遍的问题。因为在柏仑斯一、二年级的孩子都不学写字,说是会影响孩子骨骼发育,校长只让孩子读“千字文”“三字经”等,说是要“先见森林”;孩子上课基本都是用iPad、电脑,很少用笔,连查字典都是用语音来百度;英语听孩子读起来是很好,但都是表演型的,电视上把字幕一关就都听不懂了。现在,几乎所有已转学的家长都在忙着给孩子找补习,有的家长已经花了十几万了!

一边有人闹一边有人进

记者日前来到天河天骄中英文学校,该校校长却始终不愿露面。学校门口的保安告诉记者,郑丽华跟学校是合作关系,她在学校租了两层楼,有单独的出入口。“这个班的孩子家里是真有钱,放学时全是保时捷、宾利、法拉利,像豪车展一样。”

记者没有查到柏仑斯精英研究院的任何信息,但查到郑丽华任法定代表人的广州柏仑斯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去年已被天河市场监督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单,其经营范围主要是留学中介等中介服务,明显没有办学资质。

“我们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不应该过早下结论!”郑丽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当初第一期的学生现在基本都走光了,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疫情家里经济不行了,有的是觉得投入这么大不值得,有些确实学得不好,家长期望又太高。她说,从加拿达学校出来后,她用一年时间在自己孩子身上做实验,发现英才教育确实是可行的。她提出的精英教育是让人更要有社会责任感,更多推动社会进步,而不是做什么人上人。她介绍,学校原来只收现金是因为没有运营,转到天骄学校也是为了解决学校资质的问题。现在学校还有40多个学生,全部都有学籍。她认为,现在一些孩子被家里太过溺爱,会越走越偏,教育应该奖惩并存,学校是有孩子因为没做作业被罚,但绝没有吃不饱的问题,因为都是自助餐,每餐都会给家长发图片。 她给记者出示了饭菜很好以及部分孩子书写工整的图片,“可以到学校实地参观”。

坚决支持郑校长的家长还是不少的,而且他们对郑的信任令人吃惊——现在班里就有三个学生是从湖南转过来的,而好些家长为了陪孩子竟放弃别墅到靠近学校的棠下租平房,还教育孩子说是为了体验平民生活。家在长沙做建筑生意的彭女士告诉记者,她之所以今年九月把孩子从长沙的名校转过来,就是因为认同郑校长“启动孩子内驱力”的教育理念,几个月下来结果还是让人欣慰的。她认为,学校的高收费是愿打愿挨的事,与孩子的成长比,“我们愿意付出这样的成本赌一把!”

有两个孩子在该校上课的叶女士介绍,进这个学校的学生有几类,有的是原来在学校吃不饱的,有的是学习比较被动的,有的是比较捣蛋别的学校不要硬塞进来的。她认为,郑校长的教育方法还是有效的,她孩子原来比较霸道,现在彬彬有礼,学习的主动性好多了,家长根本不用管。“闹事的家长太急功近利了!他们再怎么闹不是还有不少人拼命想进来吗?”

个性化教育不是利用焦虑制造幻象

一直从事教育研究的“上学帮”平台负责人凌可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现在社会上之所以存在一些以精英教育为旗帜又名不副实的教育机构,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与现存教育体制完全不一样的选择,它利用了家长的焦虑,制造了一个海市蜃楼般的幻象,成了对现行教育不满的家长的救命稻草。不管什么样的精英教育,也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矩,不能脱离教学大纲,要有完整的教学体系。他认为,一些教育机构钻了义务教育阶段不用考虑升学率的空子,绕开了国家监管,其实并不是什么精英教育。就像有的人生病了不去医院却只信偏方一样,那些迷信精英教育的家长是不具代表性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资深教育学者熊丙奇告诉记者,确实有些家长已经被成功的焦虑蒙蔽了双眼,被一些迎合他们胃口的新模式迷惑,但个性化教育不是打着创新的旗号反教育规律。他介绍,美国也曾经有家长拒绝让孩子上学,坚持自己在家教,当时也被认定为违法。经过长期博弈,最后政府立法允许孩子在家上学,但前提是父母要有教师资格证,要有课程体系,要接受教育协会的评估是否符合基本课程要求,否则就必须回校。他提醒,不管什么样的个性化教育,也不能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不能随意实验。

本身就是育儿公众号大V的周女士也把孩子从柏仑斯退回来了,她反思说,回看当初家长群中的对话,她都觉得诧异——那都不止是夸夸群,而是脑残粉!当时家长们对郑校长的崇拜几乎是一种传销式的狂热,为什么一个打造精英的旗帜就能让这么多家长迷狂,这才是值得警惕的地方。

当时家长很疯狂

而作为企业高管的洪先生更是认为,让他与众多家长一样误入精英教育迷思的,“是对成为平凡人的恐惧!”

记者了解到,此前已有家长向天河区教育局投诉,教育局回复称,经调查,这个机构BIEE 柏仑斯没有通过天骄中英文学校进行客户推荐、代收费等;该机构与天骄中英文学校不存在业务联系。记者再次向天河区教育局反映情况,教育局称会再进行调查。

【图文记者】项仙君

【作者】 项仙君

南方探针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