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脸书员工总部跳楼(被脸书开除的华人工程师:在硅谷,不敢失业两个月)

导读脸书员工总部跳楼文章列表:1、被脸书开除的华人工程师:在硅谷,不敢失业两个月2、38岁浙大学霸Facebook总部跳楼:人到中年,人生半坡3、脸书中国工程师之死:我修过很多bug,最难的还

脸书员工总部跳楼文章列表:

脸书员工总部跳楼(被脸书开除的华人工程师:在硅谷,不敢失业两个月)

被脸书开除的华人工程师:在硅谷,不敢失业两个月

10月7日,刚刚入职 Facebook 3个月的华人工程师尹伊被正式解雇,理由是“缺乏判断力”。

9月26日,尹伊参加了为此前跳楼身亡的华裔工程师陈勤(音译)举行的抗议会。抗议会上,他将工牌扣在胸前最显眼的位置,并在现场接受了媒体采访。

9月19日,就职于Facebook的38岁华裔工程师陈勤,从公司总部园区内的一栋办公楼4楼跳下,不幸离世。据其公开的领英页面显示,陈勤毕业于浙江大学,到美国后在南加州大学攻读硕士,去年3月入职,就职于广告组。

事后,网上多人发帖,将陈勤自杀归因于公司内部的高压工作环境、职场霸凌与其面临的签证困境。离职不久的该公司前技术主管综合该公司内部匿名论坛的消息称,死者生前日夜工作,或因绩效考评、面临开除选择自杀。

26日中午,超过400名华人身着黑衣,手持鲜花集聚在公司门口的标志性Logo前集体默哀。花束堆满了标志墙,写有“反对有毒的工作环境”、“我们要求真相”等英文标语牌沿街一字排开,人们高喊标语,要求总部的高层回应诉求、公开真相。

作为在职员工,尹伊参加了这场集会。而立之年赴美求学、异域求职、漫长的绿卡排期,透过陈勤的境遇,尹伊看到了自己。抗议会现场,他身穿灰色T恤和浅色牛仔裤,接过麦克风,情绪激昂,带领人群高呼:“今天如果不做些什么,这种情况就无法改变,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硅谷华人的希望。”

抗议结束后,尹伊被公司约谈、警告,在度过“惊心动魄”的一周后,他被正式解雇。

紧急呼叫 | 中国工程师声援自杀同事遭脸书开除:公司解雇理由模糊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以下是新京报和尹伊的对话:

“真正亮出工牌时,手害怕得发抖”

新京报:你什么时候知道陈先生的事情?

尹伊:9月19日乘坐公司园区的穿梭车时,一位亚裔司机说,你知道吗,刚才有一个人跳楼了,还是个亚裔。

当时觉得很大概率是华人,中国留学生当码农的多,基本上十个亚裔里有七八个都是国内过去的留学生。

公司内部,大家好像不怎么讨论这事,我私下里会跟室友说两句,也是Facebook的员工。但总得来讲,我们信息也不全,讨论不多。

新京报:公司有禁止你们谈论此事吗?

尹伊:没有,我参加抗议会之前没有碰到。

新京报:为什么会想到参加抗议会?

尹伊:我跟他的情况太像了,陈先生的履历基本上是公开的。他也是此前在美国干了一段时间,然后30多岁来读硕士,把家里人都带来。以为会有稳定工作,却又面临着长时间拿不到绿卡的情况,我觉得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我的经历也是这样,年岁不小了,在美国打拼,各个方面肯定都不如十几二十岁的小伙子,我知道这非常辛苦,而且很孤独。

我不是特别高尚的人,之前没参加过任何群体抗议活动,对抗议没有任何概念,我那时还以为是悼念会。但我觉得该去,一方面同事去世了,应该去悼念。另一方面他跟我很像,参加悼念会,我心里也好受点,觉得至少对自己有个交代。

抗议会后尹伊接受记者采访。视频截图

新京报:当时现场的情况什么样?

尹伊:现场抗议有四五百人,主要都是华人,包括浙大校友会的,还有不少Facebook的员工。我一路走过去的时候,看见不少同事三三两两往集会地点走,一边走一边悄悄把工牌藏起来,所以我推断在现场肯定有不少是Facebook的同事。他们可能由于种种顾虑不太愿意亮出工牌。

我当时还没完全反应过来这是抗议会,还想悼念会为啥要把工牌藏起来呢?在现场。我很快被气氛感染,亮了工牌。觉得在那种情况下,值得有一个实名的人站出来说我是他同事,这意义不一样,也是陈先生应该得到的待遇。

然后看到大家太阳底下晒得那么累,汗流浃背的。正好这时现场几位男生跟举牌抗议的女生说:“咱们都换一换”。于是我也跟那女孩换,接下了女孩的麦克风。喊了几句口号,“今天如果不做些什么,这种情况就无法改变,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硅谷华人的希望”、“华人的命也是命”。

新京报:视频显示你当时情绪很激动,那时心理状态如何?

尹伊:事实上真正亮出工牌的时候,我的手害怕得发抖,因为等于跟雇主作对了。我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加上没有在四五百人面前说过话,所以又紧张又害怕。多种感情最后导致手发抖戴不上工牌,就找站在我前面的一个女孩,让她帮我戴上。

新京报:什么时候意识到这是一场抗议会?

尹伊:是事情结束之后,才慢慢回过味儿了,逐渐意识到那不是悼念会而是个抗议会,后来又问了几个人才确定。

9月26日,抗议会现场,右侧拿着话筒的男子为尹伊。图片来自网络

“把我开除了,反而没那么糟糕”

新京报:接到开除通知是什么时候?

尹伊:抗议结束当天我就跟公司交代了,说我接受采访了,可能会违反公司的政策。

当天晚上公司HR发了一封信,说要尊重陈姓工程师隐私,不允许员工谈论关于陈先生跳楼的事件,特别是不要在公司外部谈论,第二天我被安排参加一场临时会议,HR要求除了不允许谈论跳楼事件外,也不允许我私自探望他的家属。

我当时就说这是侵犯人权,人都不在了,家属想见人还得公司同意。接着10月1日又收到了公司的最终警告信,意味着我在任何地方违反公司政策都会被开除。这封信可能会影响工作考评,而且一直附在履历里。

我很不安,去咨询团队导师,也没有跟她说陈先生的事,只是想问我得到最终警告信有没有危险,结果她脸色大变,说不想和我讨论。当天中午我发现自己被举报了,下午程序没写完就被赶出去了,强制在家办公。周一接到电话说我被开除了,理由是缺乏判断力,其中包括未经许可接受了采访、故意隐瞒接受采访的事实,还有我的言论引起同事的不适。

HR在邮件中要求不要谈论跳楼事件。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你事先清楚公司关于不能接受采访的规定吗?

尹伊:培训的时候有这一条,但在现场时我已经把这事忘了,抗议结束后我意识到可能会有这个问题,所以回去第一时间就向公司HR报告了。

新京报:这期间你的心理状态如何?

尹伊:在抗议结束之后,9月27日的10点半到11点,这半小时是压力最大的时候,我实在受不了了,找了一间屋子哭了半小时。

我很在意周围人的反应,我母亲挺崩溃的,特别担心我,跟我通视频的时候都哭。我之前完全没有料想到,母亲这个反应让我觉得非常难过。

这期间,我把最坏的情况想好了,不是辞职,不是被开除,而是公司留着我,然后时不时给我穿小鞋。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一年,可能是最糟糕的。

把我开除了,反而没那么糟糕。

新京报:你怎么理解“缺乏判断力”这个解雇理由?

尹伊:这就是个口袋罪,只要你对某事的判断跟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不一致,一定就是你缺乏判断力,因为判断力是公司的,是人力资源部门定义的。HR讲判断力,讲的是公司利益,为了公司利益可以“捂盖子”。但对我自己而言,良心驱使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新京报:收到最终警告信后你是什么心情?

尹伊:我因为追求真相收到这封最终警告信。现在我还是这句话,被脸书开除,是我人生中的至高荣耀。

尹伊收到的最终解职邮件。受访者供图

“在硅谷,不敢失业两个月”

新京报:你在现场喊的口号:“今天如果不做些什么,这种情况就无法改变”,“这种情况”指什么?

尹伊:既指职场霸凌,也指可能存在的H-1B歧视。

在持H-1B签证期间,如果你失业,过去是必须在十天内找到工作,这是非常可怕的。虽然现在是必须要在两个月内找到工作,但这也不太够,因为很多公司面试走一套流程也需要两个月。这样一来,雇主给我们这些国际员工的工资就更低。挣得更少,还需要工作更长时间,其实就已经是一种歧视或者霸凌。

我现在依靠OPT实习资格留美,每年有机会抽H-1B签证,之后就是等待绿卡排期,对我们这些华人来说,通常要排8到10年,这期间都要受到签证有效期的钳制。我之后也一定会面临这个情况,谁也逃不了。

我觉得包括陈先生的悲剧,核心问题都是出自系统设置的问题,一是H1-B签证制度引发的霸凌或者歧视,第二个就是PIP((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考评制度的滥用。PIP制度存在于Facebook和亚马逊等部分公司,原本作为表现改善计划,本意是思考如何帮助员工,现在却变成开除员工的过渡过程。

新京报:签证制度对个人的钳制体现在哪些方面?

尹伊:第一,不敢辞职、不敢休息,人就跟机器似的。和朋友聊天,听到最多的抱怨是“不敢失业两个月”,这种话我觉得在硅谷挺常见的。其实很多码农干了两三年觉得有点累了,会想休息半年,但是不能。因为失去工作就意味着生活需要重来一遍,基本上就得从美国滚蛋。

所以生活的选择权就大大降低,没有选择权,如果只能奔着一个雇主猛干,那生活质量太差了。

新京报:你在Facebook的时候工作环境怎么样?

尹伊:我是7月份入职,到现在不到三个月。我原来在推送组,一周工作40小时,工作生活平衡比较好,压力我完全能接受。陈先生所在的组不一样,被开除后很多广告组的同事悄悄加我,我从他们那里得知广告组特紧张,这也是硅谷人尽皆知的秘密。

他把我开除了,我当然有意见,但我不得不说,他给我的待遇相当好,让我认识到原来我值这么多钱。其实直到现在我也还是心存感激的,这点不能抹杀掉。

尹伊在社交账号更新的解职动态。

新京报:会觉得遗憾吗?

尹伊:对于在抗议现场的发言,现在有两个小遗憾。后来有朋友跟我提,一是我当时激动之下语言不太干净,爆粗口了。另一方面,因为想团结在场的华人,喊“华人的命也是命”,感觉像是打种族牌。我觉得还可以平衡得再好一点,一方面团结在场华人,另外一方面避免打种族牌。

新京报:“避免打种族牌”是指什么?

尹伊:尽量有事说事,在团结华人的同时,别把这事说成是整个美国主流社会对华人的压榨,其实这是所有拿H-1B签证的人都会受到的待遇。

“H-1B霸凌”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只不过在留学生群体里华人占多数,所以后果主要显现在我们身上,但肯定也有其他族裔的人也在忍受这个。

新京报: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尹伊:准备找工作。出事那几天,每天几千人加我,给我介绍内推机会,真的特别感动。我现在也委托了陈先生的代理律师,他正在评估,看看有没有采取法律行动的空间,例如要求两三个月的误工费,不能的话也没事。

新京报记者 魏芙蓉 编辑 赵吉 校对 柳宝庆

38岁浙大学霸Facebook总部跳楼:人到中年,人生半坡

余生很长,你的高潮,应该永远在下一公里。

我拼尽全力

还是输给命运

昨天有一则“38岁华人工程师Facebook总部跳楼”的新闻,引发了无数的唏嘘。

这位叫陈勤的高材生,曾经是高考状元、浙江大学的本科生,南加里福尼亚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

毕业以后,留在美国互联网界发展,履职过多家互联网巨头。前年入职Facebook成为了一名全职高级软件工程师。

家人说,他工作极拼命,最近半年日夜忙项目,加班到夜里一两点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回家只待了半天又要去加班。

今年6月,陈勤负责研发的程序试运行,效果不错,赢得用户好评,据说他激动的热泪盈眶。

facebook的同事介绍,陈勤接手的项目本来差点烂尾,是他努力挽回,“大家都觉得他很不简单”。

然而,9月部门开会。据传,会上部门总监以项目进度缓慢为理由,公开批评了陈勤,并且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宣布PIP或调离目前的工作组。

这一意外来的过于突然,以致于会议结束,陈勤都没有说一句话。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辛勤付出换来的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在Facebook,从核心的工作组调出意味着你的专业能力受到质疑,日益边缘化,以后也难获重用。

第二天上午,陈勤到总监办公室据理力争,两人发生了激烈争吵。

据说,有人听到总监大声说:get out(滚出去)。

而陈勤则说:it is unfair(这不公平)。

之后,同事在公司门口遇到陈勤,本来想请他吃个饭安慰一下,可是陈勤婉拒了。只是喃喃地说了一句:谢谢。

不久以后,陈勤从Facebook总部一跃而下,当场身亡。

没有人知道陈勤放弃自己前,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他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愤怒与不甘。

他不理解,自己倾尽了全力,为何依旧挡不住命运无情的车轮。

虽然他还可以找一份工作。可是事业的挫折,让他心灰意冷,也无法向家人交代。

毕竟他曾是全家人的骄傲,也是公司同事赞扬的对象,他无法忍受自己以这种方式出局。

一个中年人的体面,因为无良的上司就轰然倒塌。

38岁的他,突然对人生迷茫了,对公司失望了,也对这世界彻底灰心了。

别把公司当成自己家

老板不是你父母

罗振宇说的好:“职场中最大的谎言,就是老板对员工说:你放心,我不会亏待你的。”

现代职场关系的本质,其实是利益交换。

很多公司把“忠诚度教育”作为新人的第一课,反复灌输“你要把公司当成家”“没有忠诚度的人,是得不到重用的”。

可是,你若真的相信这些,你就输了。

现实是,你为公司工作6年,公司解雇你只需要6分钟。

去年有则新闻曾引起热议。

厦门美资物流公司大客户经理尤先生,在公司兢兢业业工作了24年。

可是,命运弄人,3年前的一次体检,尤先生被确诊为早期肝癌,由此他的人生急转直下。

他不仅花光了24年的积蓄,更让他万念俱灰的是:住院后的第二个月,他的工资条就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只有1200元!

不仅如此,因为原来的工资高,社保自缴部分也高,这样一来,扣除1200元工资,他每月还得倒贴3000多元给公司。

尤先生说:“我为公司奉献了24年,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局,都不敢想接下来怎么办。

联想老总柳传志曾直白说“员工本来就不应该把企业当成家”。

“在家里,子女可以有各种缺点,犯各种错误,父母最终都是宽容的。企业则不可能是这样的。如果是这样,企业就会陷入一片儿女情长之中,完全无法发展。”

说白了,公司是一个利益之上的地方,你和老板之间的关系是交换关系。不管你如何为公司卖命,也不管老板说的多么动听,但你不能再为公司产生价值的时候,公司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你。

所以对于职场人来说,必须懂得:从一开始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比任何天真热血的设想,都来得更重要。

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压在公司上,从来是要冒很大风险的。遇到好老板,是你的运气;遇到无情的老板,也没什么办法。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认识到一个残酷的真相:公司不是你的家,老板也不是你爹妈。

人生半坡

学会认怂

有人说:中年人,是社会上最弱势的年龄群体。

高起的房价、赡养老人、孩子教育,哪个普通中年人不是背负着这三座大山咬牙前行。

这就好比爬山爬到了半坡,前途漫漫,越走越艰难,一不小心还可能滚下山崖,连累家庭断崖式下降。

所以,最怂不过中年人,一怕降薪,二怕失业,三怕生病。

在公司里,你早已没有了议价的能力,能够保住饭碗不被虎视眈眈的后辈抢走,已是万幸;

在家庭里,你是孩子的父母,父母的孩子,为人夫为人妇,却独独不是自己。

曾经有一篇文章《爸爸哈佛博士毕业, 儿子次次倒数第一! 学霸父母生了学渣孩子,崩溃吗?》。里面有一位爸爸本科清华、硕博哈佛,老婆本硕博清华。

可是这样的学霸家庭,儿子却年年倒数第一。

于是学霸爸爸从来没受过的委屈,为了儿子全部都受了。

读书才几天,老师就把学霸爸爸叫到办公室,当面说:你家孩子有多动症。还是别上学了,什么时候好了,什么时候再来。

学霸爸爸听完束手无策,自己当了一辈子的优等生,可是居然会有这样一个熊孩子。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自己的孩子会这么不完美。

为了孩子,不得不一次次陪着笑脸,去找老师、找校长,说尽好话,逢年过节还要有所表示,经常请客吃饭,喝酒喝到吐整夜。

学霸爸爸说:“我在公司是高管,手下管着几十号人。可在孩子老师面前,我卑微得抬不起头,一听到老师告状就哆嗦。

怂不怂,真怂,可是没有办法。

今年4月17日晚上,在南京地铁1号线新街口站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醉躺在墙角,吐了一地。

警察赶到后,男子突然抱着警察,痛哭起来。

“我和老婆来南京打工,六七年了,什么苦都尝遍了。为了签单,天天陪客户喝酒。我真的不会喝酒, 不会喝酒……”

十几分钟后妻子心急地赶来,看到丈夫狼狈的样子,没有一声责怪,也不顾他身上的污物,心疼地抱住了丈夫。

两口抱在一起哭,那个视频感动了千万网友。

人到中年,你追赶着父母的脚步渐渐老去,而孩子却在一天天长大。你整日穿梭在家庭与工作中,可是一看银行卡,却没有多少存款,城市再大,你还是要蜗居。

更有甚者,生活有时晴天霹雳,一次失业,一场大病,就击溃你苦心经营的所有体面。

有句话说得好:人直面现实有三个阶段。意识到父母是普通人;意识到自己是普通人;意识到孩子是普通人。

你我皆凡人,所能做的,只有接受。

接受生活的残缺,接纳自己的无能为力。

调整心态,降低期望值,坦然面对命运给予自己的苦涩,这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半生已过,你早已没了当年的热血;如果眼前生活太苦,不如放过自己。

永远把健康排在第一位

有句话说得好: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是1,而财富、感情、事业,家庭…….都是1后面的0。 只有依附于这个1,0的存在才会有意义,如果没了这个1,那么一切都将不存在。

不管你是富贵还是贫穷,健康的身体永远是你最珍贵的财富。

也许你不以为意,那就请你要想想:你有没有真正爱惜自己的身体,你有没有不节制地抽烟喝酒,有没有仗着年轻就熬个通宵达旦,有没有任由自己中年发福?

去年,武汉颇有名气的地产广告策划人刘凌峰患胃癌晚期的事,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事业春风得意的他,在37岁的年纪,却只能独卧在一尺病床上,眼睁睁地看着生命一点点流逝,看着父母垂泪,妻儿伤心。

带着一份悔恨与愧疚,他写下了一段文字,提醒所有人:好好活着,健康活着。

千万不要用透支生命的方式,换来财富。

因为前半生命换来了钱,很可能后半生钱换不来命。

所有疾病的来临,都是潜移默化的,皆因自己忽视了来自身体的警告,你忽视健康,健康也会忽视你。

从今天起,每一天都要过得健康:吃早饭,别熬夜,别过量饮酒,别憋尿,别久坐不动,少吃油炸食物等。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顶级的自律,不是拼尽全力,而是节制自己。

人到中年,再也不能在短期内野蛮生长,而是应该在长期内计划合理,作息规律,让你的生活适度、从容、可持续。

规律的饮食生活习惯,愉悦的心情,豁达的心态,这些都是健康的来源。

别再拿健康不当回事了,疾病不会跟你开玩笑的。否则,失去了健康,就失去一切。

你可以比想象中更强大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有人把人生的起起落落比作如日升日落。

初升的太阳逐渐光芒四射,中午到了巅峰如日中天,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总会有太阳落山的时候,在夕阳绽放最后一点光芒后,便坠入了无尽的黑夜。我们无力阻止夕阳西下,能做的,就是一边追逐太阳,一边早做准备,以便日落后,有御寒的棉衣,有足够的体力,支撑我们安然度过漫漫寒夜。

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黑天鹅事件”。

也许你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但最后那0.1%的随机性风险,还是可能让你全部的努力付诸东流。

这时候,你能怎么办?绝望吗?放弃吗?

你能做的其实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去生活。

真正的能力不在于你能创造多大的业绩,而在于你可以承受多少的苦难,生活本来就是苦的,正因为这样,你才要苦中作乐,在一碗稀粥里喝出玫瑰花的芳香。

人生充满不确定性,也正为如此,生活才丰富多彩。不要害怕改变,要多走出心理防线,看看外面的世界。

就像作家王耳朵说的:“余生很长,你的高潮,应该永远在下一公里。”

脸书中国工程师之死:我修过很多bug,最难的还是人生

高学历,大厂程序员,人过30,究竟可以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这两天,年薪170万阿里p8程序员在微博上征婚,引发了热议。

他南京211,北京985,有车有房,阿里p8程序员。

虽然这波征婚引发了不少争议,很多人喷他。

但目前所知的是,已经有不少女生投条,多的那位博主已经回复不过来,还有几个已经聊上了。

也就是说这个男生的经济条件、婚恋市场地位,都十分之高,怎么着都算得上半个人生赢家吧。

那么我请大家想象一下,浙大本科,南加大硕士,前思科员工,Facebook程序员,人生会是怎么样的呢?大概率人生赢家对吗?

可是,他自杀了。

就在前几天,他从Facebook总部大楼一跃而下。

这件事情,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没有激起多大水花。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

不过,我的浙大校友们,时不时就会提起。大家都感到很痛心。

同样名校,同样大厂,差不多的工作,一个人生赢家,一个英年自杀。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起悲剧的发生?我们又能不能从这起悲剧中思考一些什么?这样的悲剧到底能不能避免呢?

答案是肯定的。

1

先说说这起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自杀事件。

2019年9月19日中午11点左右,美国硅谷Facebook总部大楼,38岁的陈勤从四楼一跃而下,当场死亡。

根据名字和履历,人们找到了一个领英账号。进一步搜索履历和资料,这才知道,他是浙江大学9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生。

2011年,他到世界知名高校美国南加州大学读了个计算机硕士,13年毕业后进了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设备供应商思科,2016年,又进入外包咨询公司Ryzlink工作了几年。

去年3月5日,他入职脸书。

全家人和他一起生活在美国。他的爱好也很多,登山、徒步、滑雪...

从这些履历看,怎么找都算得上人生赢家。

可怎么就自杀了呢?

据知情人士透露,陈勤在Facebook最忙的部门之一——广告技术部。

陈勤的家人也说,陈勤工作极其拼命。最近半年没日没夜的忙项目,常常深夜一两点才回家。

周末也只在家里待半天,就又去公司工作了。

前谷歌和脸书日裔员工,也是如今的YouTube视频博主Patrick Shyu在Facebook内部群里了解到:

广告技术部工作压力极大,任何一个小失误,都有可能造成几百万美元损失。

最近的公司考核里,陈勤的工作评级开始下滑。如果这个极度考核不理想,他就会被公司放入PIP项目。

PIP是什么呢?全称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即绩效提升计划。

绩效考核不理想的人,会被PIP。公司会要求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提高表现,名义上是给他们机会。

但其实,据有关员工透露,这个标准一般都无法达到。这其实是大公司创造出来,为解雇员工服务的“潜规则”。

在被PIP之前,陈勤开始寻求换组。

他找到了愿意接收他的组,上司也已经答应了,一切都很顺利。

可就在换组的最后一天,上司却说不能换,因为考核不合格,必须要待在原来的组。

上司还跟他说,只要留在组里,季度结束时就会给他的绩效一个好评,到那时就可以换组。

可据说,上司只是因为组里人手不够,以这种方式强迫他留下来。他找了好几次人事负责人,可最终还是他的上司赢了。

这不就是职场霸凌吗?但陈勤没有办法。

他一直忍到了季度末。可他的上司却出尔反尔,还是给了陈勤一个差评,陈勤依然没有办法换组。

上司软的和硬的兼施,欺骗与羞辱齐上,陈勤却无何奈何。

因为他全家在美国,至今没有拿到绿卡,全靠他的工作签证。

一旦他丢了工作,全家将因为失去合法身份,不得不回国。

接着,上司把一个严重的系统bug交给陈勤负责,截止日期前必须完成。

在截止日期前一个小时,陈勤和上司爆发了剧烈的争吵,然后从4楼一跃而下。

大家各自猜测陈勤自杀的原因,有人说是因为经济压力,有人说是因为签证压力。

中年不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我觉得绝不止这么简单。

陈勤已经工作了这么多年,而且都是在国际知名大厂工作,经济条件能有多差呢?

就算再不济,还可以回国啊。随便一个大公司都可以衣食无忧,到小公司也可以当个合伙人。

可他就这么自杀了。到底是为什么呢?

2

其实,陈勤并不是第一个自杀的华裔工程师。

2018年6月17日,在圣地亚哥高通工作的华裔工程师大卫·吴(David Wu),因被辞退,从总部办公楼六楼跳下,当场死亡。

图: David Wu 坠楼的高通Campus Building AY

他清华大学本科,多伦多大学博士,2008年进入高通,担任基带集成部门工程师,在高通工作了7年。

2015年9月,高通削减14亿美元开支,大规模裁员15%(超过4500名员工)。大卫·吴当时失业。

2017年8月,他又回到高通工作,成为一名合约工程师。去年6月,跳楼自杀。

网友们一片凄然:

@秦臻0912:这么好的专业和工作背景,回国更可以赶上芯片大潮。找份好工作太容易了!太可惜了。一路走好,望天堂再没有鸭梨山大!@leftright:不理解,这样的技术和工作背景,加上现在推崇科技的大环境,他换个工作应该很容易,不至于一裁员就跳楼吧。

他和陈勤一样,都是名校毕业,都在美国科技巨头工作,却都自杀了。

就算陈勤有签证压力,大卫·吴总没有吧。

再说经济压力,大卫·吴工作那么多年,据同事透露,在家期间,他接了很多Android 程序开发的工作。

经济压力真的有那么大吗?应该也谈不上。

更何况,即使在美国,也还有几亿比他们生活差得多的人。

美国的贫民窟

而且,他们真的没有任何退路了吗?

就像网友们说的,以他们的工作履历,就算现在回国创业的环境没有那么好了,随便进个大厂工作也完全不是问题,收入也是中上水准。

他们怎么就自杀了呢?

在我看来,真正压垮他们的不是经济问题和签证问题,而是无法接受自己失败。

他们觉得被公司解雇了,是因为自己失败;

在美国混不下去回国了,更是因为自己失败。

这些当然有他们自己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在美华人这个大染缸。

我们就说工作,在美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如果一个公司里来了两个华人,最后一定只剩一个;如果一个公司里来了两个印度人,最后全公司都是印度人。

为什么呢?因为虚荣和攀比。一山不容二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这么说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在美国生活的华人,精神压力可能比工作压力还要大。

因为大家变着法的秀名校,秀大厂工作,秀新买的大house。甚至秀儿子在哪个学校读书。

第一次见面,你就能把对方的家底了解的清清楚楚。不用你问,对方就会变着法滔滔不绝地讲给你。

据知乎网友“皮大佬”说:

华人来来回回就那么小的圈子......同一句话,他们变着法的加定语秀出优越感。前几天碰见个大娘,说他过来给儿子看孩子。“我放弃了二十万年薪的工作来给我斯坦福毕业的儿子看娃。”认识没几分钟的路人。“我最近参加了我们清华校友会。”......同学聊天,“sunnyvale最近on fire啊,要买就这里,升值潜力大。我最近在那又买了套,你们有什么近况?。(明知道聚会中有几个连房子都没买)朋友聚会。一个刚跳进去大厂的非拉着一个已经40多岁的最近失业的QA,给别人讲怎么刷题。一会又拉着一个普通公司的讨论package,讲他如何纠结各大厂的offer。声音如此洪亮才使得根本不在聊天对象的我听的清清楚楚。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如何能够压力不大?中年失业,在这群人里又如何能够抬起头来?

纵然这些人原本已经甩了地球上60多亿人几百条街,和失败没有一丝一毫关系。

但别人也会变着法地告诉你,你这就是失败。

陈勤和大卫·吴恐怕也只能无奈地说一句:我这一生修过许多bug,却修不好这人生。

这种“不成功就是失败”的心理影响到的不止是大人,已经给华人子女的心理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

3

2014年11月的一天,冈恩高中的老师向全校孩子,宣读了一份十分特殊的声明。

那是前一天晚上卧轨自杀的学生卡梅伦·李(Cameron Lee)留下的遗书。

人们从这个孩子身上找原因,可最后发现他学习好、体育好、人缘好。

人们又从学校身上找原因,可是冈恩高中,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十分知名。

在这所学校,74%的学生,父母中至少一位拥有研究生学历。

这些学生,每年约有20名被两英里之外的斯坦福大学录取,四分之一会进入美国知名的加州大学。

斯坦福大学

人们又从家庭条件找原因,可发现他们几乎都是富二代。

很多中国家长为了孩子能在这里读书,连度假都放弃了。他们精打细算,只为了在这里买房,让孩子在这里读书。

硅谷某学区房小区

这些学区的家庭,平均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

在这里生活的“富二代”们,开车上学、衣着华丽、成绩优异、医疗无忧。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要进入斯坦福、南加州大学等世界名校,然后步入上流社会。

人生赢家人生赢家,还是人生赢家。

除了人生赢家,还能用什么词形容他们呢?

可这个孩子,怎么就自杀了呢?

更奇怪的是,就在他自杀三周前,已经从冈恩毕业一年的学生奎恩·金斯(Quinn Gens)也卧轨自杀。

卡梅伦·李自杀3个月后,冈恩中学的学生哈利·李(Harry Lee)也跳楼自杀了。

同样在这一片的帕洛阿尔托,和冈恩一样,也是一所全世界知名的高中。

卡梅伦·李自杀4个月后,帕洛阿尔托高中华裔男生朱清耀(音)卧轨自杀。

两所知名高中,短短4个月,4名学生自杀,其中人3人是华裔。

他们几乎人人功课优秀,有人还拿了全A。

他们自杀后,人人不解。

可这已经不是这里的第一次“系列自杀”了。早在2009-2010年间已经发生过一次。

这里10年来的自杀率,是全美自杀率的4-5倍。

在卡梅伦·李自杀之前,家长们都认为,自杀的孩子都有社交障碍或者精神问题。

直到卡梅伦·李,乐观开朗,成绩优异,和同学关系也那么好,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好孩子。怎么就自杀了呢?

他在遗书中写道,自己的死和学校、朋友、家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却也没有说为什么自杀。

但这让那些家长们更慌了,自己的孩子和卡梅伦·李没有任何区别,很有可能是下一个啊。

一件十分讽刺的事情是,在科技极度发达的硅谷,中年人们在研究人工智能、研究长生不老。而高中生们,却在排队参加同学的葬礼。

人们太想搞清楚卡梅伦·李为什么自杀了。

研究了所有,最后发现,他唯一的不同就是似乎从来不睡觉。

朋友说,周六凌晨三点想吃快餐,找他就对了。

问他为什么还不睡,他会说自己在做功课。

人们不是都说,去了美国不用高考,就可以轻松读大学吗?

于是,近年来,超过80%的申请人说自己是为了子女教育移民海外。

怎么他还要熬到凌晨三点?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的丹尼斯·波普教授指出:

“不要认为美国的学生生活在天堂中。美国学生压力也很大,他们除了搞好自己的学业,还要兼顾很多课余活动,如果你在中学时没有加入过什么社团,也没有什么特长,没有一所大学会录取你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美国东西两岸的华人聚居区,很多学生除了学十多门功课,还要参加几个社团,每周还要做几个小时义工,还要搞科研。这些都决定着他们能不能上一个好大学。

于是,很多高中生每晚的睡眠,只有四五个小时。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桑尼亚·卢萨 (Suniya Luthar )对富裕孩子进行了长期研究,发现他们明显抑郁、焦虑的比例,是全美平均水平的两到三倍。

他们酗酒和滥用药物的比例,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比贫穷孩子还要高。

他调查后发现,这些孩子们“在学习和课外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压力很大”。

他让他们从10个选项中挑选父母的价值观,5个和成就有关,5个和个人幸福有关。

大多数人都选了成就,而选成就的人,相应的烦恼就多很多。

但他们也没办法。

父母的一切言行和反馈,让他们认为,自己犯的错误越少,别人就会越喜欢。如果有人在工作和学习中比他做的更好,那自己就彻底失败了。

在这些孩子眼里,如果没有达到成功的最高标准,自己就一败涂地。

他们比其他很多孩子优秀一万倍。再不济,他们也能过上中产生活。

但他们打心底里觉得,自己一败涂地,于是绝望地选择了自杀。

尾声

两个名校毕业,在Facebook和高通工作的成年人。

3个出身美国富人家庭,在全美知名高中读书,即将步入名校的华人孩子。

他们都选择了自杀。

可是他们,又都比95%的人生活好上无数倍。

即便丢掉工作,他们回国打拼,生活也依然会好过95%的人。

说句实话,这些年科技和互联网蓬勃发展,国内的环境确实要比国外好上数倍,即便是美国。

而那几个自杀的孩子,就算他们考不上斯坦福,也依然可以生活无忧,最起码在中产以上。

但他们都选择了自杀,只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败了。

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内卷了。

什么是内卷呢?

是说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的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长期以来,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

最经典的现象,是央视记者在陕北采访的那个放羊男孩:

“为什么要放羊?”“为了卖钱。”“卖钱做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做什么呢?”“生孩子。”“生孩子为什么?”“放羊。”

曾经,我们都对这个放羊男孩嗤之以鼻,永远停留在自己的思维意识里,埋头前行,却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很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几个自杀的富人阶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放羊男孩行为上的内卷还无伤大雅,最可怕的是人心上的内卷。

几十年过去了,硅谷的华人圈依然如此。

他们让所有来到那个富人圈子里的人们认为,丢掉了工作就是自己失败,学业上不够优秀就是自己失败,自己的人生也就彻底完了。

于是他们结束自己的生命,和这个世界告别。

殊不知,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没有功成名就,没有体面的工作,但他们打心底里快乐。

他们为自己练了一个月的厨艺,做出了一份好吃的番茄炒蛋而高兴;

他们为自己终于写出了一篇很多人喜欢的文章而眉开眼笑;

他们为自己新学会了一个游泳的姿势而内心充盈;

他们在家里拿着手机看了一场喜欢的电影,和所谓上流人士是公司最牛逼的员工,因为快乐所分泌的多巴胺,没有任何区别。

这早已经是一个多元价值的世界,也是一个人们更注重内心愉悦的时代。

陈勤自杀后,一位原本因为压力过大,好几次想要自杀的Facebook员工,在公司匿名社交app上写道:

......有好几次我都想过要自杀,并且还去阅读假如我死后,我妻子能够受益的死亡保险。到今天我才意识到,没有一份工作值得为之牺牲,等明年拿到我的GC后我就离开Facebook。”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份工作,也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或者任何人的一句话,值得你为之付出生命。

共勉之。

浙大学霸Facebook总部跳楼:人生无法登顶的时候,不妨试试下坡路

作者┃酒窝郭春

最近一则“38岁华人工程Facebook总部跳楼”的新闻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惊。

9月19日,Facebook硅谷总部园区,一名员工从4楼(最高楼层)一跃而下。其后警方认定当场死亡,没有谋杀嫌疑,属于自杀。

死者陈勤是一位高材生,曾经是高考状元、浙江大学9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生,美南加州大学2011级硕士,2013年开始在美工作。

陈勤去年刚入职Facebook,是一位软件工程师。

一个知乎匿名答主,表示与陈勤认识,根据他的回忆,陈勤在Facebook的工作并不十分顺利。在组里干得不开心。

据知情人透露,因绩效考评不理想,陈勤被上司PIP后,希望换组,老板原本同意了,但在换组的前一天突然说不能换。

而PIP制度,是悬在外国雇员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解雇员工的“潜规则”。

操作方式是公司要求被PIP的雇员在一段时间内提高表现,如果不能达到标准,就会被炒掉。而实际上,这一标准一般都无法达到。

对于外国雇员来说,大部分拿的是H1B签证(工作签证),一旦因PIP被开掉,就会失去在美国的合法身份,必须尽快离境,面临不得不回国的情况。

而陈勤的家人留在美国也靠的是他的签证,要靠他养家糊口。“全家人都靠他维持在美身份。”

这很可能就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优秀,那么出色的一个人儿,却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正如网友所说,非常可惜,陈勤远没有必要选择那条路,他有理由,也有能力让自己好好活下去。

方法总比困难多,让他继续留在美国的办法不是没有,就算不能换组,离职也可以想办法挂靠H1B,甚至还可以临时申请去读书……这些都是能让他留在美国的办法。

即便真的留不下,回国吧。人生不应这么悲观。Facebook出身,哪里不能去?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陈勤缺少一种抗挫折的能力。

人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一个人没有抗挫折的能力,再优秀都没用。

有一句俗语:“人到中年,不如狗。”说的是,成年人的生活里,从来没有容易这两个字。

正如姜文在《狗日的中年》中说的:

“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也要做好儿女的榜样,还要时刻关注老婆的脸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

中年才是人生的炼狱,是人生的分水岭。

人生,逆境要学会低头。有时候要学会忍受走下坡路,因为这比走上坡路更需要智慧和等待。

无论什么压力,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自杀,都不应该成为选择。只要活着,一切都有可能。

“其实命运就像大厦,如都市幻化,凌乱如灯火中的密码。”粤语歌《森林》中唱道,“卑躬屈膝的花,零落时擦亮这个家,但仍有个美态吧,不怕倒下。花开花飞花似画,经得起变化……”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只要熬过去就是头。

当风暴来临的时候,勇敢地迎上去,说不定就是“柳暗花明”。

抖音热门上有一首翻唱的《野孩子》,至今获得2.4万点赞数。演唱者阿信。

在抖音评论区,数不清的人夸赞他的歌声。

阿信近日在广州街头悄然走红。他戴着银色面具、身着黑色连帽衫伫立街头演唱,浑厚嗓音像磁铁一样吸引众多路人的脚步。以神秘的“蒙面歌手”的身份在众人面前出现。

众人不知的是,隐藏在面具背后的他,其实曾是广州一位90后“老板”,陷入事业低谷后,才选择了街头表演营生。

阿信今年26岁,原本和父亲一同经营着一家工程公司,但自2018年以来,他们接连遭遇变故,“生意失利益、生病动手术……” 对于如何渡过难关,阿信和父亲时有分歧,眼见转机久未出现,他不想再赋闲在家。一次争吵中,阿信赌气说,“我就算出去唱歌也能养活自己!”

第一次街头表演虽然“害怕得浑身发抖”。但观众的反响超出了他预期,掌声不绝,一晚下来挣了300多块钱。

他选购了面具、连帽衫和长裤,作为街头表演时的行头,不想被亲朋好友、曾经的员工以及生意伙伴知悉此事,“不是因为放不下自尊、面子,我只是不愿意解释太多,不想自己和家人被打扰。”

他偏爱励志、有力量或是有共鸣的粤语歌,凭着深情的唱调,渐渐吸引了一批忠实歌迷,变得小有名气。

歌迷们自发帮他建了微信粉丝群,在群里分享他的唱歌视频。

很多人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都会来听他唱歌,说每次来听他唱歌,都会给到他们一些力量。

随着名气渐涨,多家传媒公司找到了阿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不过,阿信并没有接下任何一家邀约。他希望能用歌声传达一些力量,给广州街头文化带来正面的影响。

阿信坦言,以前他一个晚上花掉的钱,现在可能一个月都挣不回来。

但如今,靠着驻唱和街头表演,阿信也实现了他当初和父亲许下的承诺,自食其力。

最最重要的是他明白了生活的意义。

人生不如意的时候真的不要跟自己过不去,人生的路万千条,退一步海阔天空。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那就是英雄。

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抗挫折的能力。

接连不断!facebook又有程序员猝死了?

FaceBook是目前美国最为当红的公司之一,和Google,Linkedin,Apple,Amazon等并列成为目前程序员最受欢迎的公司。Facebook尤其以给钱大方,但是干活忙,淘汰率高著名。

前些天Facebook加州总部一个人跳楼(FaceBook 工程师上班跳楼自杀),引起了轩然大波。而Facebook高层试图掩盖这个人为什么跳楼,以及不愿意调查是不是存在着workoffice bully等做法,更是引起了北美这边互联网从业人员的广泛质疑。

就在国内节假日期间,美国当地时间10月3日,Facebook在西雅图办公室的一位合同工在工作岗位上猝死。据知情人士说,当场吓坏了坐在这个合同工前后左右几排的员工。该办公大楼也随后被半封闭。

接连发生这些事情之后,Facebook的人力资源管理部也坐不住了,给大家发了一个消息说让大家注意身体健康。这个消息也明确的指出了去世的员工是在西雅图的Dexter办公室。

内部员工对这个讨论的也非常的激烈。很多当事人都表示吓坏了。为什么脸书的员工会担心呢?因为脸书是一个非常有管理手段的公司。

脸书非常喜欢雇佣年轻的程序员,同时给予非常良好的待遇。良好待遇的同时,脸书也是少数有强制淘汰的公司。每半年考评一次,排在后面的人被裁员。有说法比例是每年淘汰15%。

上一个著名的这样做的公司是微软。但是微软在Satya上台以后已经取消了这种强制淘汰机制。所以说脸书的这个做法深得国内华为大老板任正非的管理精髓:招三个人,给四个人的钱,干五个人的活。

前一个华人跳槽,据说就是老板为了强制把人留在自己组里,在半年考评期间给了不合格,这样对方就没办法转组了。无论是半年考评一次,还是强制淘汰,无疑都是造成压力的手段。而绩效好的人给很高的报酬,又可以造成更多的竞争。在高竞争的环境下,人猝死也是正常的。国内不是也经常报道,某某公司某某又猝死了么。

总之,Facebook接死人的事情,对每个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们,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焦虑这个东西,我就不去制造了。

这世界上本没有焦虑,出事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焦虑。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私信“python",学习资料包免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另有python学习交流群,可以交流学习拓展人脉。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