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五虎将后传304作弊(论宋明以来集录碑传的史学传统)

导读五虎将后传304作弊文章列表:1、论宋明以来集录碑传的史学传统2、香港十大电影公司之邵氏兄弟:邵氏出品 必属佳片3、五一只有复联没有档4、人文桐城|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孙祥钟5、

五虎将后传304作弊文章列表:

五虎将后传304作弊(论宋明以来集录碑传的史学传统)

论宋明以来集录碑传的史学传统

“正史”以外,私家撰述中的碑(如墓表、墓志铭、神道碑等)、传(哀启、行状、家传、传略等),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国史学撰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集录碑、传为一书,始于宋代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集》。明代以降,又有焦竑编《国朝献征录》,徐纮、王元编《皇明名臣琬琰录》《续录》。清至近代,则有钱仪吉编《碑传集》、缪荃孙编《续碑传集》、闵尔昌编《碑传集补》、汪兆镛编《碑传集三编》。金毓黻说:“裒录碑传以为一编,莫先于宋杜大珪之《名臣碑传琬琰集》。元人苏天爵继之以作《名臣事略》。明人焦竑之《献征录》,亦其伦类。清代则裒录亦多。嘉定钱氏经始于前,江阴缪氏嗣响于后,以成正、续《碑传集》。李氏《耆献类征》,亦用此体。近人闵尔昌又辑《碑传集补》。皆以清代为断。闻番禺汪兆镛亦续《碑传集》,未及付梓。闵氏辑《碑传征遗》,存稿待刊。又仪征阮氏曾纂《清碑版录》,未闻行世,殆见缪《集》而辍。若斯之类,盖更仆而难数也。”①事实上,宋明以来,集录碑传为专书者,概不止此。进入民国,国史馆有纂辑《民国碑传集》之举,惜未成书;朱希祖致力于南明史研究,曾辑《南明人碑传集》一卷,事属草创;滇人方树梅辑成《滇南碑传集》与《续滇南碑传集》两书,乃区域性碑传集。新中国时期,钱仲联辑成《广清碑传集》,卞孝萱、唐文权编辑《辛亥人物碑传集》与《民国人物碑传集》。历经五百余年,集录碑传事业递相祖述,屡有纂辑,使得这类著述蔚然成一系列,成为我国史学园地中的一朵朵奇葩。

可以说,自宋明以来,集录碑传已成为我国史学的一种学术传统。已故中国史学史专家罗炳良教授云:“在中国史学史上,搜集碑传资料与利用碑版证史的传统由来已久。然而史家形成自觉的史学意识,使之成为连续不断的史学活动,则是从南宋史家杜大硅编纂《名臣碑传琬琰录》肇端。”②而白寿彝先生更早指出:“就过去某些史学著作跟原始史料的关系来说,他们有的是整理了原始史料而作出了有系统有体系的历史著作……我们不应该把前人的研究成果,简单地看作史料,而应该看作值得研究的观点或意见。”③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将它们视为史料,更要从史学撰述的角度加以审视。同时,对这种史学现象或史学著述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是我们继承我国史学遗产,推进史学研究的一种方式方法。

一、集录碑传的条件

集录碑传是一件历时长久、十分艰辛的基础工作。一般来说,碑传集的搜集整理者,或是史官曾经参与史馆工作,或从事史学撰述的学者,抑或近现代的文史专家,本身大都“是有名的学者,交游很广,向人征求碑传,有靳而不予者”④;直至成书,历时较长,经常是“数十年如一日,惨淡经营,殊非易事”⑤,耗费了整理者的大量精力、智力、物力、财力等。如钱仪吉纂辑《碑传集》,从清道光三年(1823)开始,到光绪三十年(1850)过世之前,用了将近三十年的功夫,才完成草稿;后经诸可宝校订,交由浙江布政使黄彭年刊刻行世。缪荃孙再辑《续碑传集》,则从光绪七年(1881)开始,至宣统二年(1910)完成,前后历时三十年最终成书。闵尔昌拾遗补缀,作《碑传集补》,编纂时间长达十年,“时作时辍,遂将十年”⑥,直至民国十二年(1923)刊印。还须家人、学生等作为助手,或提供佐助。钱仪吉外孙沈善登追述《碑传集》编纂过程,云:“方事之殷,四出借书,不得,则命驾厂肆,捆载满收,至无容膝地,则跨辕而归,众手分抄,伯舅助翻检,克日还之,易所未见,以为长。而先母所写最速且多,公赐诗有‘兼旬为写百篇书’,即此事也。”⑦卞孝萱、唐文权共同编辑《民国人物碑传集》,卞“妻段子宜女士、文权夫人洪宝珠女士以及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几位研究生用简化字抄写”⑧。

当然,还需要满足其他一些主客观条件,如前人所撰碑传已有一定量的积累;政治环境的宽松与学术传统的惯性;学者个体的较高认知和学术追求,即乐意从事这样的事业。

集录碑传首要的条件之一,就是须有大量的碑传存世。只有大量碑、传存在之前提,才有集录成书之可能。那么,碑、传何时出现呢?顾炎武说:“列传之名,始于太史公,盖史体也。不当作史之职,无为人立传者,故有碑,有志,有状,而无传。”又说:“自宋以后,乃有为人立传者,侵史官之职矣。”⑨也就是说,没有作史之职、作史之权的人,即不具备为人立传之资格,于是就变相采用写作碑、志、状等方式,以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章学诚对顾炎武的说法予以反驳,认为自古文无定体,经史不分,像《春秋》三传与大小戴《礼记》,或“依经起义”,或“附经而行”,“至于近代,始以录人物者区为之传,叙事迹者区为之记。盖亦以集部繁兴,人自生其分别,不知其然而然,遂若天经地义之不可移易。此类甚多。学者生于后世,苟无伤于义理,从众可也。……后世专门学衰,集体日盛,叙人述事,各有散篇,亦取传记为名,附于古人传记专家之义尔。”又说:“夫后世文字,于古无有而相率而为之者,集部纷纷,大率皆是。若传则本非史家所创,马、班以前,早有其文。”⑩

相关研究认为,传之产生先于碑,“碑传之始,匪特记人。专以记人,则传先于碑。《世本》中已有传。《汉书·艺文志》有《高祖传》《孝文传》。《史记·伯夷列传》引伯夷、叔齐古传,皆在司马迁七十列传之前。是传之作,起于先秦,碑则汉始有之。今汉碑传世尚多,蔡邕犹擅斯作,其《集》可征”(11)。四库馆臣则称:“墓碑最盛于东汉,别传则盛于汉魏之间。张晏注《史记》,据墓碑知伏生名胜。司马贞作《史记索隐》,据班固泗上亭长碑知昭灵夫人姓温。裴松之注《三国志》,亦多引别传。”(12)据清人赵翼爬梳,裴松之注《三国志》征引私传,若《曹瞒传》《郑玄别传》《荀或别传》《祢衡传》《荀氏家传》《邴原别传》《程晓别传》《王弼传》《孙资别传》《曹志别传》《陈思王传》《王朗家传》《何氏家传》《裴氏家记》《刘虞别传》《任昭别传》《钟会母传》《虞翻列传》《赵云别传》《费祎别传》《华佗别传》《管辂别传》《诸葛恪别传》,以及何劭作《王弼传》、会稽《邵氏家传》、陆机作《顾谭传》、陆机作《陆逊铭》、《机云别传》等(13),不下三十种,可见其数量之巨大。

随着时代的演进,尤其是六朝以后,碑传文大量产生,“沿及六朝,文体加缛,定谥有诔,表墓有志,策哀有词,起自朝廷,被于闾巷。唐有天下,昌黎韩愈,以文章雄视百代,鸿篇巨制,多出其手,碑传之作,于斯为盛。历宋元明清,其流愈衍,其制愈奓,私家而僭史官之权,及身而制薶幽之石,至于今日,几于人各一碑,家各一传”(14)。且隋唐以后,文人学士竞相替人撰写碑志、别传,相沿成为新的社会风尚。所以,当社会上存在大量的碑传文献,集录碑传成为专书才有可能。

其次,集录碑传可能受到学术发展的影响,或受到史学活动的刺激。两宋之际,杜大硅辑成《名臣碑传琬琰集》,不是偶然的,可能受到了金石学研究的影响。“宋代以前的历代学者尽管也有人著录、记载和研究金石文字,但都是一鳞半爪,不成体系。两宋时期的学者不但广泛收集金石碑刻,而且撰写了不少专门研究著作,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创立了金石学。宋人开创了以金石与文献互证的考据方法,在中国历史考证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正是在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杜大硅才能把这些零散的撰述加以汇总,升华出自觉的历史编纂意识,汇集成《名臣碑传琬琰集》”(15)。

焦竑编纂《献征录》,正值晚明当代史撰述由勃兴到繁荣的过渡期。万历年间,焦竑充任本朝纪传体国史纂修官,利用修史余暇私纂《献征录》,“癸巳,开史局,南充意在先生。先生条四议以进。史事中止,私成《献征录》百二十卷。积书数万卷,览之略遍”(16)。似亦可理解为焦竑当时已有私修国史的准备,及修史中辍,辞官归里,“若而年不忘其初,凡所睹闻,佥命掌记,时为缵辑”(17),最终辑成《献征录》。

方树梅纂辑《滇南碑传集》《续集》,则缘于他致力于乡邦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方氏早年撰著《晋宁乡土志》《晋宁州志》,编辑《滇文丛录》《滇诗丛录》《滇词丛录》;撰著《师荔扉年谱》《杨文襄年谱》《钱南园先生年谱》;选印《滇南书画录》,并撰小传;与云南当地文化名人赵藩、陈荣昌、秦光玉、袁嘉谷、赵式铭等编纂《云南丛书》《云南通志》。在这些学术活动中,他见钱、缪、闵三家碑传集“于滇南人物,所收寥寥”,“欲思博访吾滇碑传,都为一集”;为此“出游南北十余省,搜访文献,关于滇南碑传所获尤夥”(18)。最终将汉至元滇南人物编为《古滇人物考》,明清两代人物编为《滇南碑传集》、民国至解放初人物编为《续集》。

二、集录碑传的史学旨趣

学者著述或辑成专书者,率多受到时势激发而有为之作。也就是说,这类著作的编纂,大都是在特定时代条件下的产物。宋明以来,碑传集类著述的编纂者,同样具有强烈的经世目的。正所谓“古之良史,多资故典。会粹成书,未有无因而作者”(19)。只不过我们以往考察这类著述的成书过程,不甚关注这一方面。如果我们对这类著述进行综合考察和纵向比较,即可注意贯穿于其中的治学旨趣。

集录碑传主要出于征文考献的根本目的,即为了实际利用而辑成专书。杜大珪“顾石本不尽拓摹,文集又皆散见,互考为难”(20),于是辑为《名臣碑传琬琰集》107卷,分作三集,上集27卷(神道碑),中集55卷(志铭、行状),下集25卷(别传,采自宋人文集,间采于实录、国史),起于北宋太祖建隆、乾德年间,止于南宋高宗建炎、绍兴年间。

《献征录》之辑,四库馆臣据书“前有自序,谓明代诸帝有《实录》,而诸臣之事不详,因撰此书”。又说:“盖宋人《实录》之体,凡书诸臣之卒,必附列本传,以纪其始末。而明代《实录》则废此例。故竑补修之。”(21)焦竑友人顾起元说,焦氏处境正像唐刘知幾当年一样的境遇,“身为史官,以作非一人,诒书僚长,徒抱汗青无日之叹”,退出史局以后,“犹思储一代之史材,以信今传后”。(22)这一说法似更符合事实。考焦竑特别关注本朝纪传体国史,屡称“古天子诸侯必有国史以纪时事”,认为当代史编纂的意义,正在于“作者代兴,胜劣互异,然莫不钩深故府,囊括辞林,一代兴衰,赖以考见。傥谓迁、固亡而无史学,不亦谬乎!”(23)故《献征录》120卷,涉及800余人,考“献征”之义,就是“征文考献”,全书时间上跨越元末明初至万历末年(24),采集传记、墓志铭、行状、神道碑铭等。且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堪称明代历史文献编纂的大成。四库馆臣称许道:“自洪武迄于嘉靖,蒐采极博”,“自王侯将相及士庶人、方外缁黄、僮仆、妾伎,无不备载,人各为传。”(25)

至于五部清人碑传之集,亦无不立足于征文考献之目的。钱仪吉鉴于清朝自天命以来的历史人物载诸本朝纪传体国史,藏于金匮石室,外人没由得见,他虽然参与《清会典》的修纂,“幸获展观,亦不敢私有写录”,于是“采集诸先正碑版状记之文,旁及地志杂传,得若干篇”(26),辑成《碑传集》一书,收集清初至嘉庆年间2000余人的碑传。缪荃孙鉴于“至嘉庆朝为止,迄今又九十年,中兴伟绩,贤才荟萃,长篇短牍,记载较多”(27),继起辑为《续碑传集》,收录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1100余人物的碑传。闵尔昌《碑传集补》则补录钱、缪二书所无的810余人的碑传,以清代人物为主,兼收民国人物,作为二书的补充。汪兆镛《碑传集三编》试图在缪书之外,另起炉灶,别为“钱、缪两书之续”,搜集清末400余人的碑传。通计以上四书,共收录4000余人的碑传,且取材广泛,有行述、行状、墓志铭、墓志、墓表等多种材料,有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是研究清代历史的大型文献汇编。

然而以上四种碑传集之编者,受其时代之局限或阶级之偏见,难免存在有意排斥或各种失收漏收的现象:

重要人物如名儒黄宗炎、顾祖禹、颜元、毛奇龄,史学家全祖望,古文家鲁九皋,诗人屈大均、谢启昆、丘逢甲,书法家王文治、邓石如,画家陈洪绶,俱未收入。已收入人物之重要或最重要传记往往失收,如于钱谦益,未收顾苓所撰《东涧遗老钱公别传》;朱彝尊,未收其孙桂孙、稻孙合撰之《祖考竹垞府君行述》,而二文皆详确之长篇。至于清初大量遗民碑传,失收者更为指不胜屈。四种碑传集之编者俱为封建时代之士大夫,观点陈旧,已收之忠节、列女各类中,多不必收或不应收者,而有关于说部、戏曲、艺人等传记,则未网罗在内。且有为清廷所黜,或视为叛逆而不收者,如年羹尧、刘鹗、周榖;罹文字狱而不收者,如戴名世、查嗣庭等。清初江南、两浙之抗清志士,所收亦失之于稀少,全祖望《鲒埼亭集》于此类碑传收集甚夥,而几全被疏漏。至于农民起义军,如太平天国领袖,台湾农民军首领林爽文,均遭排斥在外。(28)

故钱仲联编辑《广清碑传集》,重点在“广”字上下功夫,试图突破前四书的收录局限,如“清初明遗民,钱、缪诸人往往未见后来发现之珍贵材料,因而收辑不广。本书于此突出重点,研究清初史料或图编纂完善之明遗民录,不难取资于此。近代文集,于余私人收藏者外,复加勤搜,所得颇多难见之作,因而亦是本书之重点。其他宗教、艺术、百工等碑传,凡四种碑传集所疏略者,本书亦提供一定之篇章”。“总之,必须有征文考献价值者始行入集”。(29)该书收录人物1100余人,碑传1200余篇,基本弥补了前四书的缺漏和不足。

他如方树梅编《滇南碑传集》《续集》,卞孝萱、唐文权编《辛亥人物碑传集》《民国人物碑传集》等,基本相似。就此而论,集录碑传为专书者,其根本旨趣在于“征文考献”,也就是曾国藩所谓的“借名人之碑传,存名人之事迹”(30)。

当然,我们审视集录碑传的旨趣,不能仅停留在“征文考献”这一层面,还应向前推进一步,即关注士大夫著述强调经世致用的旨趣。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们出于其阶级属性和立场,尤其是宋明以后史学受到理学的深刻影响,特别强调维护纲常名教,维持和反映当代统治秩序,注重发挥传统史学的教化功能。

焦竑治学强调经世,说:“余惟学者患不能读书,能读书矣,乃疲精力于雕虫篆刻之间,而所当留意者,或束阁而不观,亦不善读书之过矣。夫学不知经世,非学也;经世而不知考古以合变,非经世也。”(31)所以,他在参修本朝国史无成的情况下,转而辑成《献征录》,以期历考本朝历史得失,为本朝政治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属于“考古以合变”的经世作为。故其友称《献征录》,“所谓国体民瘼、世务材品,犁然而具,明主所与、文武将吏行事之实,庶几无缺,后王法之,群工尊之,则太平之略也”(32),“至于折衷是非,综校名实,阙疑而传其信,斥似而采其真,所谓‘其义则某窃取之’,先生于此实有独鉴,异乎徒事网罗,靡所澄汰,爱奇好异,或滥情实者矣”。(33)如设置类目,将孝子、义人等置前,将胜国群雄殿后。所以,有人说焦竑“试图通过在《献征录》中对本朝人物事迹的翔实记载和描述,宣扬封建纲常中忠君、仁义、孝悌等价值观念……以达警世、昭世和醒世的目的”(34)。

钱仪吉认为阅读《碑传集》者,“果能口诵而心识焉,可以考德行,可以习掌故”,且通过对比其中篇章,“考信而不惑也。而要其大体,主乎乐道人善,以为贤士大夫畜德之助”。(35)恽毓鼎称缪氏“新编《续碑传集》十二册,征文考献,近四朝人物略见于兹,丰功长德,足备师资,不第诵文辞、识掌故也”(36)。汪兆镛编《碑传集三编》,“期于光、宣以来数十年政治之迁流,人才、学术之隆替,可以考镜”(37)。均重视发挥传统史学的教化功能,最终达到维护纲常名教的根本目的。

至于区域性碑传集,更多的是出于保存地方文献、复兴地方文化的责任和担当。方树梅早年受到当地学者赵藩、陈荣昌、袁嘉榖等人大力提倡“滇学”,传播经世致用思想的深刻影响,立志以平生精力“弘扬吾滇文献”,而后数十年之间惨淡经营,坚持不懈,“他对书不视为‘珍玩’,而是主张发挥致用”,“和他的研究工作,结合甚为紧密”,(38)纂辑《滇南碑传集》“以为征文考献之资”,且“言坊行表,滇之人踵武而发扬光大之,是余至所仰望也夫”。(39)《续滇南碑传集》之编辑,则是出于“辛亥改革迄解放初期已故之人物,于国家社会有关者……然皆生清末叶,至改革后,各占数十年,于先后所值政治、军事、教育、文化、风俗等之变革,为前史所未有。或隆或污,或升或降,内讧外祸,国事日蹙,民生日困,皆有莫大之关系。知其人、论其世,贻后贤以评骘,作信史之参稽,此《滇南碑传集》之不得不续也”。(41)

三、编纂体例上的继承与创新

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作为草创时期的碑传集类著述,主要以裒辑文献资料为着眼点,“大约随得随编,不甚拘于时代体制。要其梗概,则上集神道碑,中集志铭、行状,下集别传为多”(41)。而且,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与两宋流行的名臣言行录存在某种关系,或者说该书脱胎于言行录,又在体例上另辟蹊径,以有别于言行录。按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体例,“先列某人之生平小传,后编列节录行状、墓志、笔记、野史等的史料,以示其言行节谊。但《琬琰集》的体例却与之不同。《琬琰集序》称其书‘集神道志铭、家传之著者为一编’,即汇集整篇之文成一编,而非节录文字。由此在后世形成两种不同的著述体例。……朱熹《言行录》载录史料的体例是‘采掇’,而杜氏《琬琰集》是‘尽录全篇’”。(42)

焦竑《献征录》在杜书基础上,体例有较大调整或创新。按照四库馆臣的说法,《献征录》按照有官与无官两个系统来编排,“其体例以宗室、戚畹、勋爵、内阁、六卿以下各官分类标目,其无官者则以孝子、义人、儒林、艺苑等目分载之”(43)。实际上,这种调整或创新,至少受到了两种影响:一是有官一系的编排,与《大明会典》这部法典的体例相对应,设置了宗室、戚畹、勋爵(公侯伯)、内阁、六卿以下中央到地方的各类官僚机构相对应的类目。充分反映了明代的政治体制。二是无官一系的编排,受到了正史“类传”体例的影响,主要设置《孝子》《义人》《儒林》《艺苑》《寺人》《隐佚》《释道》《胜国群雄》《四夷》等类目。不仅突破了“名臣”的藩篱,而且凸显出宋明理学之下史学强调维护纲常名教的突出特色。至于辑录文献,突破了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分段辑录的体例,改为摘录整篇文献的形式,又回到杜书体例上,同时局部保留《元朝名臣事略》辑录专门段落的体例。因此,《献征录》体例上的创新,对此后的多种碑传集著述影响深远。

至钱、缪、闵、汪四家清人碑传之集,基本延续《献征录》有官和无官两条线索,有官者“以其时,以其爵,以其事,比而厌之”(44),即以官秩为经,以时间为纬,按照传主的官爵、事迹和时代分类。在类目设置上,除钱书立《宗室》《功臣》外(45),四家均设有《宰辅》《部院大臣》《内阁九卿》《翰詹》《科道》《曹司》《督抚》《监司》《守令》《教官》《杂职》《武臣》《外藩》;且《宰辅》《部院大臣》《督抚》《监司》之下,因其内容繁多,又区分朝代编制。同时采纳正史类传体例,别出《忠节》《儒学》《文苑》《孝友》《义行》《艺术》《列女》等,共计二十二类。

钱书以后,缪、闵、汪三家一仍其例,几无出其范围,但均能根据历史时代的变化及其内容,进行体例上的调整或创新。缪书“续集分卷,比诸原书,微有增损”(46)。如改《藩臣》为《外藩》,后添《客将》一目。“分《经学》《理学》而二,仍是《道学》、《儒林》之习,今悉改为《儒学》”,故将《经学》《理学》合并为《儒学》。缪氏自称“《列女》所收较严”,细化为贤明、孝淑、辨通、节操、贞洁、义行七小类,其中“辨通”一目为新增。(47)

闵书在钱、缪之后,体例或仍遵钱书,《理学》《经学》仍分为二;或新增类目,增《使臣》,“纪晚近始设之官也”;增《畴人》,“用阮文达、罗茗香例也”;增《党人》,“志革命所由起也”;增《释道》,因钱书附存释道人物传记,且《魏书》立《释老志》,《元史》设有《释老列传》,属于“前史例也”。《列女》中,删《辩通》,增《母仪》,“依刘子政例也”。(48)

汪兆镛对闵书深为不满,直欲上接钱、缪二书,故名曰《碑传集三编》。体例也有所调整或变化:“惟《督抚》之次,增《河臣》《使臣》;《守令》之次,增加《校官》。钱、缪二书,《经学》《儒学》《文学》之名,似未允洽。兹将《经学》《理学》统入《儒林》,文章、辞赋诸家统入《文苑》。《文苑》之次,增入《算学》,此本于阮文达公《畴人传》之意也。”汪氏作为清末遗民,特别强调:“东汉崇尚风节,蔚宗创立《独行传》。辛亥后,松柏岁寒之时,其有瑰节绝俗者,增立《独行》一门,以表幽贞。”(49)反映出汪氏作为清末遗民的社会心态和著述追求。

近代以来,进化史观和唯物史观传入我国,对我国史学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碑传集的续补工作出现新的变化。钱仲联《广清碑传集》突破四家碑传集的束缚,编纂体例与范围都发生了变化,收录人物“为在各个领域有一定成就,有一定代表性者。有的人物入收,含有阐幽表微之意。重点有三:一是清初明遗民。二是近代人物。三是其他宗教、艺术、百工等碑传。至收录范围,上起清顺治初,下迄宣统三年,但“凡明臣仕于南明王朝殉难者不列入,明臣仕清及遗民死于顺治三四年以后者列入”;清末人物“必须在此年以前已有显著活动者,包括政治、学术、艺术、文学等方面,或生存至新中国建立后任新职者,皆不属于清代范围,一律不阑入。正反面人物俱收,但反面人物慎收。太平天国人物,录入上层有代表性者十人左右”。具体编纂上,“按人物生卒年排列;生卒年无可考者,则按其人活动时期、交游、科名之先后,相应插入”;选文上,取舍颇严,“文章从总(集)、别集、方志及其他各方面(包括丛编、期刊等)搜集。短文在数十字以内者不录,方志慎收近年所新编者,语体文之传记不收,个人传记已刊为专书大专如张伯桢《南海康先生传》者不收,年谱不收。在广泛收录中,有尚未刊刻之稿本、拓片,如沈曾植《海日楼文集》、王蘧常《明两庐文集》、《淞社名人小传》等,又有未刊布之单篇钞稿”(50)。为便于使用,末附传主姓名索引,便于读者检索。

方树梅辑《滇南碑传集》,“仿钱、诸家体例,参酌损益,循名核实而分编之”(51),按明、清分置,“分内官、外官诸类”(52),不过,明代部分设置隐逸、遗民类目,主要是出于明清易代历史实际的考虑。至编纂《续集》,充分考虑到时代的演进和历史内容的丰富性,因而一变前集之体例,“兹则清祚已斩,制度皆变,前例不合沿袭,分政治、军事、教育、文学、艺术、卓行诸目”,至于所收碑传人物,因大多数系编者相接、相见、相闻或志同道合者,但取舍上较严格,“要皆洽于舆情,而非阿其所好”,“一以其人之于国家、社会,有无关系以为去取焉”。尤其是以云南重九光复、护国起义、抗日战争中的著名人物为主,旁及教育、文化、科学等。其中凡德行可以为法,功绩不可埋没者,亦尽量收入,“若夫金碧英灵:辛亥起义、护国出师、抗日御侮三大役,或树有奇勋,或见危授命者,得鸿儒椽笔,有光卷帙,是余之所最欣慕者矣”。(53)

尽管碑传集类著述收录的碑传之文,多谀墓溢美之词,“人谀而善溢真,其赞宗阀、表官绩,不可废也”(54),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这些碑传,可以考见宋明以来各断代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风俗等社会历史的多方面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尽可能保存大量的原始文献。这是该类著述的主要价值之一。反映在具体录文上,基本保持一人一通碑传,甚至达一卷之多。以钱仪吉《碑传集》为例。因清世宗有“本朝大臣,以功则李之芳,以德则汤斌为首”之谕,“故用李文襄冠功臣之首,汤文正领大臣之前,而以陆清献、张清恪继之,遵圣训,重从祀也”。(55)故《碑传集》“康熙朝大臣”卷汤斌之下,辑入耿介《传》、方苞《逸事》、徐乾学《神道碑》、彭绍升《行状》、冯景《杂记》、杨椿《传》、汪士鋐《墓表》以及潘耒《送汤公潜菴巡抚江南序》等八篇碑传;(56)张伯行之下,则收录朱轼《神道碑》、张廷玉《墓志铭》、沈近思《墓表》、费元衡《行状》、蓝鼎元《传》、贺代伯《传》、杭世骏《传》、华希闵《传》、沈彤《述先师仪封张公训》、任兰枝《张清恪公年谱序》等十篇。(57)而且,该书“附录”体例,亦重在多保存原始文献。“或一人杂见他书者,同时之迹及其子孙言行有可称者,间为附录,殿于本篇。或论一事而臧否不同,述一事而甲乙又不同,或推挹过当,或沿习忘反者,往往有之”(58)。少者一二则,多者达二十条以上。如“宰辅卷”范文程下,除李果《传》、李霨《墓志铭》外,又附录十三则,取自《盛京通志》《贤良小传》《八旗通志》等。(59)再如“翰詹卷”施闰章下,除毛奇龄《墓表》一通外,附录二十则,主要出自汤斌《墓志铭》、高咏《行状》、彭绍升《良吏述》、《施氏家风续编》、全祖望《施愚山年谱序》、梅文鼎《述》、王士禛《池北偶谈》以及施闰章《学余堂文集》等。(60)因此,“于碑传全篇外,节取他说,考异刊同,各为附录,颇见用心”(61)。充分体现编纂者试图尽可能保存更多原始文献的良苦用心。

第二,有利于修史者所采择。如上所述,碑传集的编纂多与史学家或学者们的史学活动有关。如焦竑在参修本朝纪传体国史的过程中,开始纂辑《献征录》;钱仪吉在会典馆任职时,有见于内府所藏国史不为外人所易见而纂辑之;缪荃孙纂辑《续碑传集》,正是他在史馆任职期间。因此,此类著述一旦流布,即为修史者所采摭,有利于官私史书的编纂。万斯同指出:“焦氏《献征录》一书,搜采最广,自大臣以至郡邑吏,莫不有传,虽妍媸备载,而识者自能别之。可备国史之采择者,惟此而已。”(62)经今人对勘,清朝官修《明史》充分利用了焦竑《献征录》(63)。再如清末遗老修纂《清史稿》,率多依据钱、缪二家,“宣统辛亥后,《清史稿》告成,大抵采用官书外,依据钱、缪两编为多”(64)。

第三,成为考证史实的重要依据。这类著述收录的碑传,记载具体、详细,对于查考其人其事,如生卒年月、迁转次序、拜罢时日、言论举事并其家世等等,远较正史为详,其所收监司守令以下,亦多为正史不及,为治断代史者必备之参考书。所以往往为考史者所利用。“其议论之同异,迁转之次序,拜罢之岁月,则较史家为得真”,“遗文佚事,往往补正史所不及,故讲史学者恒资考证焉”(65)。如杜大珪《名臣琬琰碑传集》,两宋时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篇》、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较多采用之。到现代,该书亦为学者所倚仗。汤志钧当年参加“二十四史”点校工作中的“《宋史》标校,从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以至宋人文集中的碑传,订正了《宋史》的失误”(66)。

至于焦竑《献征录》,记载明人事迹,“书郭子兴诸子之死,书靖难诸臣之事,皆略无忌讳;又如纪明初有通晓四书等科,皆《明史·选举志》及《明会典》所未载;韩文劾刘瑾事,有太监徐智等数人为之内应,亦史传所未详,颇足以资考证”(67)。钱仪吉曾指出《碑传集》的价值,不仅“可以考德行,可以习掌故”,可以补正史之不足,更强调其“有裨于实用”,曾在《后序》专门举例,说:嘉庆二十一年(1816)漕粮奏销册中列有里民津贴银米一项,户部莫知所由,疑为外吏私征,几予驳诘。嗣后从《朗文勤公墓志》及《八旗通志》中的《范承勋传》《郎廷极传》,得知江右多山溪,道险,漕粮盘运艰难,于是有里民津贴夫船之费,载于《赋役全书》,其事乃得明白。(68)此类足资考证之例,多不胜举,不再赘述。

第四,编者按语的多重价值。明代以后的碑传集,编者受历史考证学的影响,率多使用按语的形式考证史实。如钱仪吉《碑传集》,遇有事实不甚合符处,特别是有关典章制度方面,则加有按语考释。“仪吉案”涉诸多方面,或条列异说,或补充说明相关人物行迹、典章制度、所任官职,或补充说明碑传相关文字,或指出后人记载之误。再如缪氏《续碑传集》,“事有误者,间作夹注而已”(69)。“所撰按语多为考证事实,使得该集较之一般的史料汇编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70)。故有学者称:“这是缪氏编纂《续集》的方法,比前人仔细,且用夹注说明考证的结果,是历时较久的原因之一。删节远不如保存原文,这是正确的处理。”(71)

不惟上述,该类著述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广清碑传集》《辛亥人物碑传集》《民国人物碑传集》《续滇南碑传集》,所辑多是明末清初人物,或是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人物,“‘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恰恰是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灾难深重的沧桑易代之际,仁人志士辈出,事迹可讽可咏,最能体现我们华夏民族的伦理精神和道德传统,因而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学术价值。尤其是19世纪40年代以降,国是多故,战乱频仍,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联军、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影响中国近代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一一通过当事人的碑传在本书中作为详赡实录,每有正史所不能及者。而碑传撰者也多曾亲历其境,笔端风云往往与血泪俱下。切肤之痛,终天之恨,至今读来仍具有震慑人心的感染力,不啻为进行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72)。

五、余论:集录碑传在当代史学中的延续

宋明以来,不少史家或学者将目光投向碑传类文献,集录成专门的文献资料集,尤以五部清人碑传之集为最(73)。而民国碑传之整理,则有国史馆之编辑试图,又有卞孝萱、唐文权编辑的《民国人物碑传集》和《辛亥人物碑传集》。可以说,宋明以后,各断代碑传集的编纂,踵武赓续,成为中国史学上一个突出的学术现象,彰显了优良的史学传统。

而且,碑传集的编纂一直持续至今,影响到今天的史学研究。至少出现了两条发展线索:一是将考古考察的古代碑刻汇录起来,成为历代碑刻集,如《江苏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辑》《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上海碑刻资料选集》《四川历代碑刻》《温州历代碑刻集》《广东碑刻集》《嘉兴历代碑刻集》《苏州博物馆藏历代碑志》《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等。

一是各地为挖掘和弘扬地方文化,古为今用,出现了大量以当地人物为中心的区域性的或专门性的碑传集。如《江宁碑传初辑》(卢前编,江宁县文献委员会,1948年印行);《中国历代明医碑传集》(方春阳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明清别集画学文献类聚·碑传》(韦宾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荥阳清人碑传集初编》(陈万卿编,广陵书社2015年版);《南浔近代人物碑传集录》(陆剑、王巍立编,浙江摄影出版社2016年版);《吴中名医碑传》(葛惠男、欧阳八四主编,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版);《吴江学者碑传集》(杨阳主编,广陵书社2017年版);《介休碑传集》(侯清柏、许中编著,三晋出版社2018年版);《余杭历代人物碑传集》(王国平总主编,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等。这些碑刻集里面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墓志铭。

此外,我们仍需正视碑传的某些不足和局限,要爱而知其丑,要实事求是地评价碑传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关于碑传研究的深化问题,章开沅这样呼吁:“如果进一步考察探讨碑传的文体、内容、作者、形制、礼仪、风俗等方面,则将可以发展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碑传学。”(74)对于新时期集录碑传工作的开展和延续,需要我们坚持唯物史观,力争在批判继承中继续发展。

注释:

①金毓黻:《民国碑传集序例》,《国史馆馆刊》第1卷第2期(1948年4月),第140页。

②罗炳良:《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的编纂特点与史学价值》,《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第133页。

③白寿彝:《谈史学遗产》,《中国史学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52页。

④陈恭禄:《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1页。

⑤章开沅:《序言》,卞孝萱、唐文权编:《辛亥人物碑传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2页。

⑥闵尔昌:《碑传集补自序》,《碑传集补》卷首,《清代碑传全集》第5册,扬州:广陵书社,2016年,第1页。

⑦钱仪吉:《碑传集》卷首附《沈吉士书》,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7页。

⑧卞孝萱:《后记》,《民国人物碑传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819页。

⑨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九,“古人不为人立传”条,《顾炎武全集》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756-757页。

⑩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五·传记》,仓修良编注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

(11)朱希祖:《滇南碑传集叙》,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10-411页。又,方树梅纂辑,李春龙、刘景毛、江燕点校:《滇南碑传集》卷首,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4页。

(12)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五七“史部·传记类一·名臣碑传琬琰集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520页。

(13)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卷六“裴松之三国志注”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33页。

(14)赵式铭:《滇南碑传集序》,方树梅纂辑,李春龙、刘景毛、江燕点校:《滇南碑传集》卷首,第1页。

(15)罗炳良:《杜大硅〈名臣碑传琬琰集〉的编纂特点与史学价值》,《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第136页。

(16)黄宗羲撰,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卷三五《泰州学案四·文端焦澹园先生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828-829页。《四库全书总目》卷六二《史部·传记类存目四·献征录提要》亦称:“考竑在万历中,尝应陈于陛聘,同修国史,既而罢去。此书殆即当时所辑录欤?”

(17)黄汝亨:《献征录序》,焦竑:《国朝献征录》卷首,扬州:广陵书社,2013年,第6-7页。

(18)方树梅纂辑,宋文熙、王樵、陶学宪校补:《续滇南碑传集校补》卷六《文学》引李生葂《方树梅传略》,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471页。按:该传载方氏1934年受云南通志馆委派,出游访求滇南文献,所得甚夥,“抄得未刻***省长蒙自杨增新神道碑、墓志铭稿,以备《通志长编·人物》资料”。

(19)焦竑:《澹园集》卷五《修史条陈四事议》,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9-31页。

(20)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五七“史部·传记类一·名臣碑传琬琰集提要”,第520页。

(2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六二“史部·传记类存目四·献征录提要”,第558-559页。

(22)顾起元:《献征录序》,焦竑:《国朝献征录》卷首,第1-4页。

(23)焦竑:《澹园集》卷二三《经籍志论·史部·正史》,第304页。

(24)参见展龙:《〈四库全书总目〉焦竑著作提要补正两则》,《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第1期,第89-90页。

(25)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六二“史部·传记类存目四·熙朝名臣实录提要”,第559页。

(26)钱仪吉:《碑传集》卷首《碑传集序》,第1页。

(27)缪荃孙:《续碑传集》卷首《序例》,第1页。

(28)钱仲联:《广清碑传集前言》,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卷首,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29)钱仲联:《广清碑传集前言》,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卷首,第2-3页。

(30)曾国藩:《国朝先正事略序》,《国朝先正事略》卷首,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第1页。

(31)焦竑:《澹园集》卷一四《荆川先生右编序》,第141-142页。

(32)黄汝亭:《献征录序》,焦竑:《国朝献征录》卷首,第7页。

(33)顾起元:《献征录序》,焦竑:《国朝献征录》卷首,第2页。

(34)姚家全:《焦竑的编纂活动考略》,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31页。

(35)钱仪吉:《碑传集》卷首《碑传集序》,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页。

(36)钱伯城、郭群整理,顾廷龙校阅:《艺风堂友朋书札》“恽毓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533页。

(37)汪兆镛:《微尚斋杂文》卷二《碑传集三编自叙》,邓骏捷、刘心明编校:《汪兆镛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59-260页。又,汪兆镛:《碑传集三编》卷首《自序》,《清代碑传全集》第6册,第75页。

(38)方树梅辑纂,宋文熙、王樵、陶学宪校补:《续滇南碑传集校补》卷六《文学》引李硕撰《方树梅传略》,第478-483页。

(39)方树梅:《滇南碑传集自序》,方树梅纂辑,李春龙、刘景毛、江燕点校:《滇南碑传集》卷首,第19页。

(40)方树梅:《续滇南碑传集自序》,方树梅辑纂,宋文熙、王樵、陶学宪校补:《续滇南碑传集校补》卷首,第1页。

(4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五七“史部·传记类一·名臣碑传琬琰集提要”,第520页。

(42)顾宏义、吕晓闽:《宋杜大硅〈皇朝名臣续碑传琬琰录〉为伪书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年第4期,第97页。

(43)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六二“史部·传记类存目四·熙朝名臣实录提要”,第559页。按:常见说法认为,《献征录》在拟订类目上,注重分类,主要以官爵为主,以身份(特征性身份)为辅。不仅要突出这些“有名公卿”,还有其他特殊身份的下层人士,如孝子、儒林、义人、艺苑、寺人、隐佚、释道。

(44)钱仪吉:《碑传集》卷首《碑传集序》,第1页。

(45)按:钱仪吉《碑传集》设立名目,“功臣”又析分为“沈阳功臣”“国初功臣”,且“宰辅”区分为“开国宰辅”“明臣宰辅”。这既充分考虑到清朝入关前后的历史实际,也可能受到乾隆时期官方史学的影响。

(46)闵尔昌:《碑传集补自序》,《碑传集补》卷首,《清代碑传全集》第5册,第1页。

(47)参见缪荃孙:《续碑传集》卷首《序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2页。

(48)闵尔昌:《碑传集补自序》,《碑传集补》卷首,《清代碑传全集》第5册,第1页。

(49)汪兆镛:《微尚斋杂文》卷二《碑传集三编自叙》,第259-260页。

(50)钱仲联:《广清碑传集前言》,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卷首,第2-3页。

(51)方树梅:《自序》,方树梅纂辑,李春龙、刘景毛、江燕点校:《滇南碑传集》卷首,第19页。

(52)方树梅:《续滇南碑传集自序》,方树梅辑纂,宋文熙、王樵、陶学宪校补:《续滇南碑传集校补》卷首,第1页。

(53)方树梅:《续滇南碑传集自序》,方树梅辑纂,宋文熙、王樵、陶学宪校补:《续滇南碑传集校补》卷首,第1页。

(54)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二○《史乘考误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61页。

(55)诸可宝:《校刊记》,钱仪吉:《碑传集》卷首,第5页。

(56)钱仪吉:《碑传集》卷一六《康熙朝部院大臣》上之上,第447-475页。

(57)钱仪吉:《碑传集》卷一七《康熙朝部院大臣》上之中,第497-551页。

(58)钱仪吉:《碑传集》卷首《碑传集序》,第1页。

(59)参见钱仪吉:《碑传集》卷四《国朝宰辅》,第70-75页。

(60)参见钱仪吉:《碑传集》卷四三《翰詹》上之上,第1182-1187页。

(61)诸可宝:《沈吉士书题识》,钱仪吉:《碑传集》卷首《沈吉士书》附,第10页。

(62)万斯同:《石园文集》卷七《寄范笔山书》,《续修四库全书》第14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影印,第510页。

(63)参见侯君明:《〈明史〉与〈献征录〉相关人物传记考订》,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5-8页。

(64)汪兆镛:《微尚斋杂文》卷二《碑传集三编自叙》,第259页。

(65)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五七“史部·传记类一·名臣碑传琬琰集提要”,第520页。

(66)汤志钧:《民国人物碑传集序言》,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卷首,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1-3页。

(67)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六二“史部·传记类存目四·熙朝名臣实录提要”,第559页。

(68)参见钱仪吉:《碑传集》卷首《后序》,第2页。又,该书点校说明揭橥其旨。

(69)缪荃孙:《续碑传集》卷首《序例》,第2页。

(70)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说明》,缪荃孙:《续碑传集》卷首,第1页。

(71)陈恭禄:《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第301页。

(72)苏州大学出版社:《后记》,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卷末,第1432页。

(73)按:清末民初,整理清人碑传者尚有刘承斡。刘氏《椶窗杂记跋》称:“余最近录近人传状志铭之属,思赓续钱氏、缪氏《碑传集》之后。先生亦致力于此,尝写全目寄余,互校两异同,谓‘去取当慎,不宜滥采掇,媚浊世’,并欲举赠全稿,俾参合授梓。”文末署曰“癸未嘉平月吴兴后学刘承斡敬跋”,癸未为公元1943年(《椶窗杂记》卷末,《汪兆镛文集》,第471页)。

(74)章开沅:《序言》,卞孝萱、唐文权编:《辛亥人物碑传集》卷首,第3页。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ZS009);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引进与培育计划项目(gxyqZD2019032)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香港十大电影公司之邵氏兄弟:邵氏出品 必属佳片

【邵氏兄弟】全称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于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担任总裁,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

公司口号:邵氏出品 必属佳片

1958年,邵逸夫与邵仁枚成立“邵氏电影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邵氏电影的黄金期,不但影片享誉国际,更培养了李翰祥、张彻、楚原、胡金铨等香港电影著名导演。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演员、导演外流,及制作超支等因素导致其停止影片制作,全力发展TVB电视业,在电影圈处于引退状态。1999年,马来西亚的UsahaTegasSdnBhd财团购买了邵氏760多套电影的版权,成立天映娱乐公司开始修复发行。

邵氏与中国星电影公司合作投资11亿港元,位于将军澳工业村的“香港电影城”,预期于2006年初开幕。影城设施包括后期制作中心、行政大楼、摄影厂、电影院及展览厅等。邵氏表示影城落成后,将再与演员签约,投资大约2亿港元开拍约15部新戏,如《独臂刀》、《十三太保》、《江山美人》、《少林36房》等。邵氏电影以武侠片和风月片最经典,90年代起很多武侠片都用新字开头,就是因为翻拍自邵氏,如《新龙门客栈》等。

邵逸夫(1907-2014.1)原名邵仁楞,1907年生于浙江宁波镇海。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

邵家八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六,旧上海时代人称“邵老六”,来港后尊称“六叔”。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截至2012年赠款金额近47 .5亿港元,建设各类教育项目6013个。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亿港元。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1977年,邵获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册封为下级勋位爵士,成为香港娱乐业获“爵士”衔头的第一人。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三藩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2002年,创立有东方诺贝尔之称的邵逸夫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天文学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进行奖励。2011年正式退休,邵逸夫也是全球最长寿、任期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CEO。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寿107岁。

20世纪50年代,香港得历史机遇,百业兴盛,电影业也不例外。1957年,邵逸夫正式移师香港,以50岁年纪为开辟事业新天地而搏命。1958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他买得清水湾一块地皮,在上面建制片场,这便是后的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厂,就在这座电影城中,邵氏兄弟先后拍摄了1000多部电影。

邵逸夫最早在香港推行电影明星制,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如胡蝶、阮玲玉、李丽华、林黛、陵波、李翰祥、邹文怀、张彻等。

邵氏影城全盛时期,员工超过1300人,被外国传媒誉为“东方的好莱坞”。邵逸夫在报纸上大登广告,招聘人才。不久,陶秦、李翰祥、卜万苍、岳枫、罗臻、何梦华、严俊等名导演来了;林黛、李丽华、乐蒂、张仲文、丁红、丁宁、陈厚、赵雷、关山等名演员也来了。此外,邵氏公司还物色到一大批摄影、制片、化妆、剪辑等方面的人才,不少剧作家也前来应聘。邵逸夫首先聘用邹文怀当他的《电影周刊》主编。

为了打响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亲自挑选剧本,从几十部剧本中,最后选中了描写貂蝉故事的《江山美人》。邵逸夫大胆起用年仅30岁的李翰祥担任导演,《江山美人》一炮打响,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并且囊括了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五项大奖。这部电影不但使邵氏公司站稳了脚跟,也使李翰祥一举成名。紧接着,邵逸夫又不惜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和祝英台》搬上了银幕。《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台湾上映时,有位老太太居然连看了100多场。各种报刊争相评论邵氏出品的电影,欧美人也纷纷前来订购邵氏的影片。

【邵氏经典出品影片】

1. 醉马骝 (2003)

2. 马永贞 (1997)

3. 变脸 (1996)

4. 没有老公的日子 (1995)

5. 神勇双妹唛 (1989)

6. 法中情 (1988)

7. 今夜星光灿烂 (1988)

8. 七小福 (1988)

9. 教头发威 (1985)

10. 山东狂人 (1985)

11. 非法移民 (1985)

12. 霹雳十杰 (1985)

13. 江湖了断 (1985)

14. 尖东枭雄 (1985)

15. 弟子也疯狂 (1985)

16. 女人心 (1985)

17. 错体人 (1985)

18. 偷情四响炮 (1985)

19. 鬼马飞人 (1985)

20. 皇家大贼 (1985)

21. 现代豪放女 (1985)

22. 替枪老豆 (1985)

23. 花街时代 (1985)

24. 城市之光 (1984)

25. 布衣神相 (1984)

26. 南斗官三斗北少爷 (1984)

27. 我爱罗兰度 (1984)

28. 五郎八卦棍 (1984)

29. 锦衣卫 (1984)

30. 望子成虫 (1984)

31. 癫凤狂龙 (1984)

32. 奸人鬼 (1984)

33. 唐朝豪放女 (1984)

34. 连体 (1984)

35. 大鳄群雌 (1984)

36. 魔殿屠龙 (1984)

37. 窥情 (1984)

38. 新飞狐外传 (1984)

39. 三十处男 (1984)

40. 我为你狂 (1984)

41. 走火炮 (1984)

42. 风流冤鬼 (1984)

43. 男女方程式 (1984)

44. 爱奴新传 (1984)

45. 清宫启示录 (1983)

46. 水晶人 (1983)

47. 鹿鼎记 (1983)

48. 天蚕变 (1983)

49. 种鬼 (1983)

50. 男与女 (1983)

51. 三闯少林 (1983)

52. 毁灭号地车 (1983)

53. 大侠沈胜衣 (1983)

54. 掌门人 (1983)

55. 封神劫 (1983)

56. 皇帝保重 (1983)

57. 暗渠 (1983)

58. 少林传人 (1983)

59. 梁上君子 (1983)

60. 满天神佛 (1983)

61. 日劫 (1983)

62. 杨过与小龙女 (1983)

63. 星际钝胎 (1983)

64. 卒仔抽车 (1982)

65. 三十年细说从头 (1982)

66. 神经大侠 (1982)

67. 邪完再邪 (1982)

68. 鬼画符 (1982)

69. 城寨出来者 (1982)

70. 御猫三戏锦毛鼠 (1982)

71. 搏尽 (1982)

72. 小子有种 (1982)

73. 人皮灯笼 (1982)

74. 十八般武艺 (1982)

75. 大旗英雄传(1982)

76. 魔界 (1982)

77. 如来神掌 (1982)

78. 2.5 cm (1982)

79. 追男仔 (1982)

80. 神雕侠侣 (1982)

81. 神通术与小霸王 (1982)

82. 柠檬可乐 (1982)

83. 追女三十六房 (1982)

84. 帮规 (1982)

85. 楚留香之幽灵山庄 (1982)

86. 浣花洗剑 (1982)

87. 广东靓仔玉 (1982)

88. 八十二家房客 (1982)

89. 邪咒 (1982)

90. 青春1000日 (1982)

91. 乾隆皇君臣斗智 (1982)

92. 猎魔者 (1982)

93. 冲宵楼 (1982)

94. 贼王之王 (1982)

95. 五遁忍术 (1982)

96. 侠客行 (1982)

97. 鬼域 (1981)

98. 叻女正传 (1981)

99. 南北狮王 (1981)

100. 千王斗千霸 (1981)

101. 尸妖 (1981)

102. 踩线 (1981)

103. 童军乐 (1981)

104. 串女.人渣.妙娇娃 (1981)

105. 千门八将 (1981)

106. 代代风流代代春 (1981)

107. 陆小凤之决战前后 (1981)

108. 打雀英雄传 (1981)

109. 书剑恩仇录 (1981)

110. 碧血剑 (1981)

111. 冲霄楼 (1981)

112. 红粉动江湖 (1981)

113. 射雕英雄传第三集 (1981)

114. 魔剑侠情 (1981)

115. 飞尸 (1981)

116. 赌王群英会 (1981)

117. 流氓千王 (1981)

118. 龙虎少爷 (1981)

119. 单程路 (1981)

120. 武馆 (1981)

121. 蛊 (1981)

122. 血鹦鹉 (1981)

123. 冲锋车 (1981)

124. 叉手 (1981)

125. 辛亥双十 (1981)

126. 邪 (1980)

127. 请帖 (1980)

128. 打蛇 (1980)

129. 少林搭棚大师 (1980)

130. 洪文定三破白莲教 (1980)

131. 背叛师门 (1980)

132. 碟仙 (1980)

133. 恶爷 (1980)

134. 少林与武当 (1980)

135. 长辈 (1980)

136. 铁旗门 (1980)

137. 通天小子红枪客 (1980)

138. 亡命杂技队 (1980)

139. 英雄无泪 (1980)

140. 情侠追风剑 (1980)

141. 连城诀 (1980)

142. 绰头王 (1980)

143. 怨妇·淫娃·疯杀手 (1980)

144. 插翅难飞 (1980)

145. 邪斗邪 (1980)

146. 大杀四方 (1980)

147. 飞狐外传 (1980)

148. 乾隆皇与三姑娘 (1980)

149. 武状元 (1980)

150. 第三类打斗 (1980)

151. 摩登土佬 (1980)

152. 差人.大佬.搏命仔 (1979)

153. 大命捞家 (1979)

154. 教头 (1979)

155. 少林英雄榜 (1979)

156. 鬼咁过瘾 (1979)

157. 麻疯怪拳 (1979)

158. 七煞 (1979)

159. 柳先开 (1979)

160. 茅山僵尸拳 (1979)

161. 头蟀 (1979)

162. 梁天来 (1979)

163. 名流·浪女·够羗妹 (1979)

164. 街市英雄 (1979)

165. 鬼叫春 (1979)

166. 生死门 (1979)

167. 疯猴 (1979)

168. 出笼马骝 (1979)

169. 风水奇谭 (1979)

170. 孔雀王朝 (1979)

171. 杂技亡命队 (1979)

172. 烂头何 (1979)

173. 唐山五虎 (1979)

174. 八万罪人 (1979)

175. 小楼残梦 (1979)

176. 够格女郎 (1979)

177. 圆月弯刀 (1979)

178. 色欲与纯情 (1979)

179. 风流断剑小小刀 (1979)

180. 金臂童 (1979)

181. 卖命小子 (1979)

182. 销魂玉 (1979)

183. 血芙蓉 (1978)

184. 色欲杀人王 (1978)

185. 非男飞女 (1978)

186. 倚天屠龙记 (1978)

187. 老夫子奇趣录 (1978)

188. 伦文叙与沙三少 (1978)

189. 乌龙济公 (1978)

190. 陆小凤传奇之绣花大盗 (1978)

191. 楚留香之二蝙蝠传奇 (1978)

192. 笑傲江湖 (1978)

193. 捞过界 (1978)

194. 少林卅六房 (1978)

195. 杀绝 (1978)

196. 残酷大刺杀 (1978)

197. 螳螂 (1978)

198. 倚天屠龙记大结局 (1978)

199. 南少林与北少林 (1978)

200. 射雕英雄传续集 (1978)

201. 哈啰床上夜归人 (1978)

202. 蝙蝠传奇 (1978)

203. 乾隆下扬州 (1978)

204. 萧十一郎 (1978)

205. 阿Sir.毒后.老虎枪 (1977)

206. 老爷车纵火谋杀案 (1977)

207. 俏探女娇娃 (1977)

208. 荡妇冤魂 (1977)

209. 处女.绅士.拆白党 (1977)

210. 三少爷的剑 (1977)

211. 猩猩王 (1977)

212. 财子.名花.星妈 (1977)

213. 楼梦 (1977)

214. 红楼春梦 (1977)

215. 楚留香 (1977)

216. 明月刀雪夜歼仇 (1977)

217. 洪熙官 (1977)

218. 庙街皇后 (1977)

219. 军阀趣史 (1977)

220. 风花雪月 (1977)

221. 佛跳墙 (1977)

222. 乾隆下江南 (1977)

223. 应召名册 (1977)

224. 搵食三十六计 (1977)

225. 扭计三星 (1977)

226. 变态女杀手 (1977)

227. 风流伯虎荡秋香 (1977)

228. 白玉老虎 (1977)

229. 人蛇鼠 (1977)

230. 绝不低头 (1977)

231. 决杀令 (1977)

232. 多情剑客无情剑 (1977)

233. 奸魔 (1977)

234. 初哥.初女.初夜情 (1977)

235. 天龙八部 (1977)

236. 金玉良缘红楼梦 (1977)

237. 射雕英雄传 (1977)

238. 唐人街小子 (1977)

239. 无法无天飞车党 (1976)

240. 油鬼子 (1976)

241. 沙胆英 (1976)

242. 五毒天罗 (1976)

243. 赌王大骗局 (1976)

244. 阿牛奇遇记 (1976)

245. 春满芭提雅 (1976)

246. 丁一山 (1976)

247. 毒后秘史 (1976)

248. 流星.蝴蝶.剑 (1976)

249. 飞龙斩 (1976)

250. 陆阿采与黄飞鸿 (1976)

251. 死囚 (1976)

252. 辞郎洲 (1976)

253. 江湖子弟 (1976)

254. 鬼才伦文叙 (1976)

255. 拈花惹草 (1976)

256. 凶杀 (1976)

257. 骗财骗色 (1976)

258. 男妓女娼 (1976)

259. 伴游小姐 (1976)

260. 酒帘 (1976)

261. 勾魂降头 (1976)

262. 香港奇案 (1976)

263. 阿牛发达记 (1976)

264. 索命 (1976)

265. 老夫子 (1976)

266. 色香味 (1976)

267. 狐天狐地 (1976)

268. 乾隆皇奇遇记 (1976)

269. 天涯.明月.刀 (1976)

270. 蛇王子 (1976)

271. 洞房艳事 (1976)

272. 瀛台泣血 (1976)

273. 大老千 (1975)

274. 嬉.笑.怒.骂 (1975)

275. 龙虎走天涯 (1975)

276. 扭计祖宗陈梦吉 (1975)

277. 同居 (1975)

278. 女捕快 (1975)

279. 吃人井 (1975)

280. 七面人 (1975)

281. 古之色狼 (1975)

282. 降头 (1975)

283. 陈梦吉计破脂粉阵 (1975)

284. 女金刚斗狂龙女 (1975)

285. 金毛狮王 (1975)

286. 血滴子 (1975)

287. 大哥成 (1975)

288. 倾国倾城 (1975)

289. 港澳传奇 (1975)

290. 双星伴月 (1975)

291. 神女荡妇绰头王 (1975)

292. 恶霸 (1975)

293. 危险的十七岁 (1975)

294. 阿牛出狱记 (1975)

295. 色中饿鬼 (1975)

296. 神化外母古惑妻 (1975)

297. 的士大佬 (1975)

298. 大劫案 (1975)

299. 贼公计小偷才 (1975)

300. 逃亡 (1975)

301. 神打 (1975)

302. 妙妙女郎 (1975)

303. 搭错线 (1975)

304. 荡寇志 (1975)

305. 捉奸趣事 (1975)

306. 长发姑娘 (1975)

307. 鬼马两金刚 (1974)

308. 太极拳 (1974)

309. 黄飞鸿义取丁财地 (1974)

310. 捉鼠记 (1974)

311. 面具 (1974)

312. 朋友 (1974)

313. 七金尸 (1974)

314. 少年与少妇 (1974)

315. 鬼眼 (1974)

316. 舞衣 (1974)

317. 恶虎村 (1974)

318. 艳女还魂 (1974)

319. 小孩与狗/ 爱 (1974)

320. 阿牛入城记 (1974)

321. 洋妓 (1974)

322. 鬼马小天使 (1974)

323. 疯狂大笨贼 (1974)

324. 成记茶楼 (1974)

325. 五大汉 (1974)

326. 金瓶双艳 (1974)

327. 丑闻 (1974)

328. 声色犬马 (1974)

329. 豪客 (1973)

330. 恋情三千里 (1973)

331. 刺马 (1973)

332. 丹麦娇娃 (1973)

333. 叛逆 (1973)

334. 小杂种 (1973)

335. 虎豹兄弟 (1973)

336. 失身 (1973)

337. 血证 (1973)

338. 梅山收七怪 (1973)

339. 荡女奇行 (1973)

340. 愤怒青年 (1973)

341. 北地胭脂 (1973)

342. 一乐也 (1973)

343. 毒女 (1973)

344. 盗兵符 (1973)

345. 牛鬼蛇神/ 秀才遇见兵 (1973)

346. 土匪 (1973)

347. 盗皇陵 (1973)

348. 江湖行 (1973)

349. 十段高手 (1973)

350. 警察 (1973)

351. 龙虎地头蛇 (1973)

352. 张保仔大海盗 (1973)

353. 桃色经纪 (1973)

354. 大刀王五 (1973)

355. 女集中营 (1973)

356. 风流韵事 (1973)

357. 女人面面观 (1973)

358. 七十二家房客 (1973)

359. 风雷魔镜 (1972)

360. 落叶飞刀 (1972)

361. 雨中花 (1972)

362. 少奶奶的丝袜 (1972)

363. 黑店 (1972)

364. 大杀手 (1972)

365. 大地龙蛇 (1972)

366. 吉祥赌坊 (1972)

367. 小毒龙 (1972)

368. 林冲夜奔 (1972)

369. 壁虎 (1972)

370. 仇连环 (1972)

371. 快活林 (1972)

372. 大军阀 (1972)

373. 恶客 (1972)

374. 年轻人 (1972)

375. 群英会 (1972)

376. 四骑士 (1972)

377. 我们要洞房 (1972)

378. 葫芦神仙 (1972)

379. 大内高手 (1972)

380. 亡命徒 (1972)

381. 霹雳拳 (1972)

382. 玉女嬉春 (1972)

383. 黑灵官 (1972)

384. 太阴指 (1972)

385. 多谢老板娘 (1972)

386. 娃娃夫人 (1972)

387. 马永贞 (1972)

388. 风月奇谭 (1972)

389. 爱奴 (1972)

390. 水浒传 (1972)

391. 十三号凶宅 (1972)

392. 十四女英豪 (1972)

393. 天下第一拳 (1972)

394. 关外双雄 (1971)

395. 新独臂刀 (1971)

396. 剑女幽魂 (1971)

397. 六刺客 (1971)

398. 五枝红杏 (1971)

399. 千年狐 (1971)

400. 报恩刀 (1971)

401. 金印仇 (1971)

402. 血符门 (1971)

403. 来如风 (1971)

404. 血洒天牢 (1971)

405. 冰天侠女 (1971)

406. 夕阳恋人 (1971)

407. 万箭穿心 (1971)

408. 鹰王 (1971)

409. 蛇杀手 (1971)

410. 双侠 (1971)

411. 钟馗娘子 (1971)

412. 钻石艳盗 (1971)

413. 怕老婆是大丈夫 (1971)

414. 哑巴与新娘 (1971)

415. 鬼太监 (1971)

416. 芳华虚度 (1971)

417. 齐人乐 (1971)

418. 红胡子 (1971)

419. 影子神鞭 (1971)

420. 夜合花 (1971)

421. 凤飞飞 (1971)

422. 火并 (1971)

423. 狐鬼嬉春 (1971)

424. 侠士行 (1971)

425. 大决斗 (1971)

426. 拳击 (1971)

427. 无名英雄 (1971)

428. 我爱金龟婿 (1971)

429. 江湖三女侠 (1970)

430. 武林风云 (1970)

431. 饿狼谷 (1970)

432. 爱情的代价 (1970)

433. 插翅虎 (1970)

434. 遗产伍亿圆 (1970)

435. 金衣大侠 (1970)

436. 青春恋 (1970)

437. 春火 (1970)

438. 十三太保 (1970)

439. 双喜临门 (1970)

440. 新不了情 (1970)

441. 哪个不多情 (1970)

442. 报仇 (1970)

443. 小煞星 (1970)

444. 玉面侠 (1970)

445. 一池春水 (1970)

446. 裸情 (1970)

447. 喷火美人鱼 (1970)

448. 胡姬花 (1970)

449. 大罗剑侠 (1970)

450. 铁罗汉 (1970)

451. 儿女是我们的 (1970)

452. 五虎屠龙 (1970)

453. 女侠卖人头 (1970)

454. 鬼门关 (1970)

455. 十二金牌 (1970)

456. 断肠剑 (1970)

457. 荒江女侠 (1970)

458. 玉女亲情 (1970)

459. 海外情歌 (1970)

460. 女校春色 (1970)

461. 游侠儿 (1970)

462. 杀机 (1970)

463. 明日又天涯 (1969)

464. 青春万岁 (1969)

465. 猎人 (1969)

466. 春蚕 (1969)

467. 阴阳刀 (1969)

468. 独臂刀王 (1969)

469. 碧海青天夜夜心 (1969)

470. 千面魔女 (1969)

471. 桃李春风 (1969)

472. 山河血 (1969)

473. 死角 (1969)

474. 虎胆 (1969)

475. 燕娘 (1969)

476. 欲焰狂流 (1969)

477. 人头马 (1969)

478. 三笑 (1969)

479. 大盗歌王 (1969)

480. 豪侠传 (1969)

481. 十二金钱镖 (1969)

482. 毒龙潭 (1969)

483. 裸尸痕 (1969)

484. 飞刀手 (1969)

485. 铁手无情 (1969)

486. 飞燕金刀 (1969)

487. 裸血 (1969)

488. 龙门金剑 (1969)

489. 相思河畔 (1969)

490. 保镖 (1969)

491. 花月良宵 (1968)

492. 千面大盗 (1968)

493. 红辣椒 (1968)

494. 三燕迎春 (1968)

495. 断魂谷 (1968)

496. 狂恋诗 (1968)

497. 狐侠 (1968)

498. 金石情 (1968)

499. 女侠黑蝴蝶 (1968)

500. 追魂镖 (1968)

501. 夺魂铃 (1968)

502. 金燕子 (1968)

503. 钓金龟 (1968)

504. 寒烟翠 (1968)

505. 拜倒石榴裙 (1968)

506. 神刀 (1968)

507. 春满乾坤 (1968)

508. 云泥 (1968)

509. 玉罗刹 (1968)

510. 色不迷人人自迷 (1968)

511. 女儿国 (1968)

512. 玉面飞狐 (1968)

513. 铁观音勇破爆炸党 (1968)

514. 黑鹰 (1967)

515. 垂死天鹅 (1967)

516. 香江花月夜 (1967)

517. 铁观音 (1967)

518. 蒙面大侠 (1967)

519. 观世音 (1967)

520. 断肠剑 (1967)

521. 琴剑恩仇 (1967)

522. 神剑震江湖 (1967)

523. 铁头皇帝 (1967)

524. 龙虎沟 (1967)

525. 血痕镜 (1967)

526. 三更冤 (1967)

527. 明日之歌 (1967)

528. 青春鼓王 (1967)

529. 七侠五义 (1967)

530. 大刺客 (1967)

531. 新陈三五娘 (1967)

532. 船 (1967)

533. 独臂刀 (1967)

534. 飞天女郎 (1967)

535. 珊珊 (1967)

536. 烽火万里情 (1967)

537. 女巡按 (1967)

538. 欲海情魔 (1967)

539. 兰姨 (1967)

540. 菁菁 (1967)

541. 谍网娇娃 (1967)

542. 亚洲秘密警察 (1967)

543. 特警零零九 (1967)

544. 盘丝洞 (1967)

545. 风流铁汉 (1967)

546. 儒侠 (1967)

547. 盗剑 (1967)

548. 催命符 (1967)

549. 连琐 (1967)

550. 强盗 (1967)

551. 蓝与黑上集 (1966)

552. 西游记 (1966)

553. 虎侠歼仇 (1966)

554. 文素臣 (1966)

555. 女秀才 (1966)

556. 魂断奈何天 (1966)

557. 何日君再来 (1966)

558. 蓝与黑下集 (1966)

559. 大醉侠 (1966)

560. 边城三侠 (1966)

561. 山贼 (1966)

562. 野姑娘 (1966)

563. 金菩萨 (1966)

564. 玫瑰我爱你 (1966)

565. 欢乐青春 (1966)

566. 鸳鸯剑侠 (1965)

567. 宝莲灯 (1965)

568. 大地儿女 (1965)

569. 鱼美人 (1965)

570. 万古流芳 (1965)

571. 七七敢死队 (1965)

572. 西厢记 (1965)

573. 心花朵朵开 (1965)

574. 怒海情仇 (1965)

575. 江湖奇侠 (1965)

576. 兰屿之歌 (1965)

577. 痴情泪 (1965)

578. 小云雀 (1965)

579. 红伶泪 (1965)

580. 宋宫秘史 (1965)

581. 风流丈夫 (1965)

582. 鳄鱼河 (1965)

583. 黑森林 (1964)

584. 潘金莲 (1964)

585. 花木兰 (1964)

586. 双凤奇缘 (1964)

587. 玉堂春 (1964)

588. 山歌姻缘 (1964)

589. 新啼笑姻缘 (1964)

590. 情人石 (1964)

591. 妲己 (1964)

592. 故都春梦 (1964)

593. 一毛钱 (1964)

594. 山歌恋 (1964)

595. 万花迎春 (1964)

596. 王昭君 (1964)

597. 血手印 (1964)

598.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1964)

599. 阎惜姣 (1963)

600. 武则天 (1963)

601. 追凶记 (1963)

602. 妙人妙事 (1963)

603. 原野奇侠传 (1963)

604. 荒谷恩仇记 (1963)

605. 杜鹃花开 (1963)

606. 花团锦簇 (1963)

607.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63)

608. 蝴蝶杯 (1963)

609. 七仙女 (1963)

610. 杨乃武与小白菜 (1963)

611. 夜半歌声续集 (1963)

612. 夜半歌声下集大结局 (1963)

613. 兰闺四凤 (1963)

614. 第二春 (1963)

615. 姊妹情仇 (1963)

616. 凤还巢 (1963)

617. 女人与小偷 (1963)

618. 红楼梦 (1962)

619. 夜半歌声 (1962)

620. 杨贵妃 (1962)

621. 闪电结婚 (1962)

622. 情泪染袈裟 (1962)

623. 旅馆鸳鸯 (1962)

624. 黑狐狸 (1962)

625. 滴水记 (1962)

626. 白蛇传 (1962)

627. 夫凭妻贵 (1962)

628. 花花世界 (1962)

629. 喜事重重 (1962)

630. 千娇百媚 (1961)

631. 女大不中留 (1961)

632. 豪门孽债 (1961)

633. 燕子盗 (1961)

634. 卖吻记 (1961)

635. 香港三小姐 (1961)

636. 隔墙艳史 (1961)

637. 神仙・老虎・狗 (1961)

638. 金喇叭 (1961)

639. 失踪少女 (1961)

640. 神童追凶 (1961)

641. 情场乌龙 (1961)

642. 不了情 (1961)

643. 南北姻缘 (1961)

644. 血洒黑龙街 (1961)

645. 青春热 (1961)

646. 我是杀人犯 (1961)

647. 侬本多情 (1961)

648. 神童夺宝 (1961)

649. 盲目的爱情 (1961)

650. 冰山逢怨侣 (1961)

651. 玉女求凰 (1961)

652. 夏日的玫瑰 (1961)

653. 云开见月明 (1961)

654. 手枪 (1961)

655. 慈母手中线 (1961)

656. 待嫁春心 (1960)

657. 街童 (1960)

658. 欲火焚身 (1960)

659. 九命奇冤 (1960)

660. 南岛相思 (1960)

661. 苦海孤雏 (1960)

662. 杀人者死 (1960)

663. 女飞侠黄莺 (1960)

664. 痴心结下集大结局 (1960)

665. 江水东流 (1960)

666. 鱼水重欢 (1960)

667. 恋爱与贞操 (1960)

668. 初恋 (1960)

669. 第二吻 (1960)

670. 温暖在人间 (1960)

671. 两代女性 (1960)

672. 狂恋 (1960)

673. 后门 (1960)

674. 倩女幽魂 (1960)

675. 四季莲花 (1960)

676. 畸人艳妇 (1960)

677. 青山红粉 (1960)

678. 玉女追踪 (1960)

679. 蕉风椰雨 (1960)

680. 黑夜枪声 (1960)

681. 痴心结 (上集) (1960)

682.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1960)

683. 风尘奇女子 (1960)

684. 睡公主 (1960)

685. 桃色风云 (1960)

686. 傻人捉贼 (1960)

687. 一夕惊魂 (1960)

688. 榴莲飘香 (1959)

689. 晓风残月 (1959)

690. 偷情记 (1959)

691. 星岛芳踪 (1959)

692. 重重围困 (1959)

693. 飞来艳福 (1959)

694. 独立桥之恋 (1959)

695. 千金小姐 (1959)

696. 嬉春图 (1959)

697. 死亡的约会 (1959)

698. 欲网 (1959)

699. 江山美人 (1959)

700. 儿女英雄传 (1959)

701. 丈夫的情人 (1959)

702. 青春乐 (1959)

703. 艳尸案 (1959)

704. 荒唐女婿 (1959)

705. 红粉干戈 (1959)

706. 迷魂曲 (1959)

707. 僵尸复仇 (1959)

708. 玻璃鞋 (1959)

709. 粉红色的凶手 (1959)

710. 榴连飘香 (1959)

711. 貂蝉 (1958)

712. 妙手回春 (1958)

713. 玉女惊魂 (1958)

714. 蓬门淑女 (1958)

715. 玉女春情 (1958)

716. 一夜风流 (1958)

717. 仙袖奇缘 (1957)

718. 移花接木 (1957)

719. 神秘美人 (1957)

720. 夜来香 (1957)

721. 水仙 (1956)

722. 梅姑 (1955)

【视频回顾】武侠第一经典《龙门客栈》五十年记

梅艳芳写给周星驰的情信

TVB的满天神佛 周星驰舌战众仙

五一只有复联没有档

本文转自三声(tosansheng)

今年五一档国产片的“喑哑失声”,并非偶然性的孤立事件,如果将时间线往前延伸,类似的系列事件早已有苗头:从去年中秋档的低迷,一直延续到年度大票仓国庆档的扑街,仅有《无双》一部影片逆袭,新片整体体量偏小、质量口碑均不佳;年底600亿的票房目标只能仰靠引进片《毒液》《海王》救市;受取消票补影响,春节档看似火热,实则观影人数下降;无片可看的冷清状态一直持续至今。

作者 | 查沁君

编辑 | 申学舟

就像灭霸打的一声“响指”,地球一半人口灰飞湮灭。今年的五一档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下称:《复联4》)的一骑绝尘下,生者无几。

位于“铁王座”上的《复联4》上映已一周有余,始终占据票房榜首,历史最高排片逾80%,目前总票房已达38.25亿。它在中国这块庞大市场收获多个破纪录标签:午夜场最高票房1.89亿元;首部开画破5亿的进口电影;内地最快破10亿、20亿乃至30亿票房的进口影片。

《复联4》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相形之下,由动画电影《悟空奇遇记》、犯罪片《雪暴》、爱情片《下一任:前任》以及纪录片《珠港澳大桥》等6部电影组成的五一档新片联盟,于首日合力抗击,当天总计票房仅过五千万。其中,豆瓣评分仅2.6的《下一任:前任》贡献了逾四千万票房。

这与往年情况大相径庭。五一档历来是国内中小成本电影的试验田,2016年制作成本仅6000万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斩获7.85亿票房,成功验证爱情商业类型片的潜力。这一档期也是新导演接受市场检验的绝佳时机,去年首次执导电影的刘若英,凭借《后来的我们》收割13.61亿票房。

今年五一档国产片的“喑哑失声”,并非偶然性的孤立事件,如果将时间线往前延伸,类似的系列事件早已有苗头。

从去年中秋档的低迷,一直延续到年度大票仓国庆档的扑街,仅有《无双》一部影片逆袭,新片整体体量偏小、质量口碑均不佳;年底600亿的票房目标只能仰靠引进片《毒液》《海王》救市;受取消票补影响,春节档看似火热,实则观影人数下降;无片可看的冷清状态一直持续至今。

这些系列事件预示了一种偶然中的必然——经历飞速发展和行业洗牌,中国电影正处在转型期的关键节点。

“国产电影生态的问题”

“必须100%排片啊!跪都跪还要什么脸呢?”

4月28日,演员王景春在微博上发文怒斥《复联4》排片过高。近3万条网友评论汹涌而来,矛头纷纷指向他,“有时间在这酸,不如去拍些大家爱看的电影”。

无奈之下,王景春于当日回应,承认自己有点酸,“但酸的不是漫威电影和观众,而是环境本身。”他希望不同类型的影片有各自的空间。对此,麦特文化董事长陈砺志在该条微博评论区中进一步解读:“一个全球最多影院、票房第二的市场,要把81%以上的排片给到一部电影。这是我们自己环境的问题,是国产电影生态问题。”

图片来源:灯塔研究院

构成电影生态环境的关键一环是电影产品。明面上,五一档上映的电影数量匮乏,一部分原因是被《复联4》“吓跑”的。自后者定档伊始,部分国产电影相继调整原有排期,由陈果执导的《九龙不败》宣布撤档,由王家卫监制、万玛才旦执导的《撞死了一只羊》更改上映范围:从“全国”变为“艺联”及“片方指定影城”。

王家卫在电影首映礼上无奈地说道:“我们可以走,但是走到哪里呢?”他同时表达了对中国电影市场和观众的信任:“观众支持这部电影,是投了本土电影的一张票。同样,我们留在这个档期,是投观众一张票。”

然而,买单的人只在少数。该电影目前已上映9天,总票房不到一千万,排片从最高点2.2%降至发稿前的0.4%。与票房相对的是电影良好的口碑,豆瓣评分高达7.4。不少人认为,相较于万玛才旦的前几部作品,新作更像是一部短小精悍的寓言,最后的梦境让电影彻底从写实进入写意的维度,充满情绪与张力。

如果说“文艺片的市场空间有限”已经成为共识,那么有着强情节、大卡司的犯罪类型片《雪暴》则试图在《复联4》残存的商业空间中寻找机会。

该片讲述了警察与一伙悍匪在北方小镇的对决厮杀,是导演崔斯韦的处女作,于去年釜山电影节获得新浪潮奖。此前崔斯韦主要是一名编剧,《无人区》《疯狂的赛车》、《一出好戏》皆出自他之手。

作为新导演,其作品在完成度上稍显不足,豆瓣评分6.3,截至目前总票房为1789万。虽然有张震、廖凡等一众优秀演员加盟,但也无法掩盖电影本身存在的弊病,一些评论将其形容为:过于形式主义、结构松散、故事毫无说服力。

而另一部影片《下一任:前任》则是研究中国电影市场和观众的绝佳样本。从片名到主创都有明显蹭“前任”系列的嫌疑,映前想看指数一度高达33万,首日拿下4660万票房。但该片质量不佳,豆瓣评分仅2.6,猫眼评分4.3,遭口碑反噬,后几日的票房无法获得可持续性增长。

图片来源:灯塔研究院

相形之下,黎巴嫩艺术片《何以为家》则凭借豆瓣8.8、猫眼9.4的高口碑背书获得逆袭,于上映第二日超越《下一任:前任》,仅次于《复联4》,目前累计票房为1.51亿,排片率和上座率较为稳定。

《何以为家》原名《迦百农》,历时5年创作完成,是导演娜丁•拉巴基的第三部电影。为了尽可能客观真实地展现黎巴嫩本土的社会生态,她曾花费三年时间在当地进行社会体验和街头调查。

该片于去年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中斩获评审团奖项,路画影视拿下了该电影并负责国内宣传,同一时间被“引渡回国”的还有《小偷家族》。这类批片的顶峰时期可追溯到2017年的《摔跤吧!爸爸》,该片一度开启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的黄金时代。

在当时,我们判断批片在中国市场最大的想象力在于,它们可能成为国产电影的真正竞争对手。因为国产电影的进步速度很有可能难以满足中国电影观众对内容升级和多元化的需求,而“批片”则很有机会填补这一空白。

但是从近两年的市场表现上看,2018年曾被看好的《厕所英雄》、《老爸102岁》等多部印度批片,均被拦截在亿元门槛之外;泰国批片销声匿迹;尽管日本批片创造了数量新高以及真人电影的最佳票房,但仍难以扭转整体市场颓势。

如今批片的角色回到更原始的一个定位,它依然是国产片的一个重要补充,但它不会替代国产片。随着观众需求和品位在往多元化方向发展,定位中腰部影片的批片作为头部分账片的一种补齐,其价值在未来也会一直存在。

这其中最为核心的一点是,在有限的档期内,由批片和分账片共同组成的进口片与国产片之间的博弈:中等体量且质优的国产腰部电影相对匮乏,不足以“应付”小而美的批片,偶尔有《无名之辈》类的黑马跑出,但总体频率不高。另一方面,面对好莱坞分账大片的厮杀,国产电影一味躲进“国产保护月”的荫蔽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自身问题。

问题在今年的五一档得以集中暴露,《复联4》提前席卷而来,《何以为家》凭借口碑逆袭,部分国产影片“落荒而逃”,剩下的只能被宰割得片甲不留。

“偶然中的必然”

这并不是孤立事件。

经历了去年暑期档的小高潮后,国内电影市场迎来近四年来的最弱中秋档。十余部电影集中在短短三天时间里,总票房不超过5亿。贩卖情怀、口碑不佳的《黄金兄弟》一家独大,最终也无法为国庆档预热。国庆档只有一部《无双》凭借口碑发酵逆袭,最终斩获12.73亿票房。

彼时,距离2019年还有60天,年内票房距600亿的目标还有约75亿的距离。爆款出现在11月开启的“进口大片月”,《毒液》、《海王》救市得力,二者合计贡献近39亿票房。

取消票补后的春节档则反映出更多问题。据灯塔数据显示,在《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等多部影片的加持下,大年初一到初六的6天假期共产生58.38亿元票房,仅比2018年春节档的57.70亿元略微上升,但整个春节档观影人次同比减少1500万人次。

这意味着,虚高的票房成绩背后,并没有真正带动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

图片来源:灯塔研究院

进入2019年,整个上半年的大盘,“低迷”是最为明显的状态和市场关键词,国内电影市场票房增速放缓已成现实。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9.76亿元,相较于去年的559.1亿元,同比仅增长9.06%,这是近三年来票房增速首次低于10%。与此同时,2019年前4月票房同比下滑3.4%。

一同“下滑”的还有人们的观影热情。以抖音为代表的新兴内容平台、以综艺和剧集为主的长视频平台,以及各类社交娱乐软件的涌现,分割了人们的部分休闲时间,电影已经不是唯一的消费选择。

据艺恩数据显示,2013至2015年三年间,观影人次的增幅都在30%以上,2015年增幅更是超过50%。但其后三年,随着人口红利、票补减少,观影人次在2018年的增幅创新低,仅为5.6%。2019年以来人次缩水最大的月份是一月和四月,四五线的地区降幅较大,大批因为票补培养起来的观众迅速退场。

另一个横向数据则从侧面表明中国影院的效率低下。据毒眸报道,《复联4》在北美上映的首周,在票房占比和中国同样高达89%的情况下,北美单影院单日的产出高达2.55万美元(约合17.2万元人民币),远远超出同期中国影院单日的4.3万元人民币。

上述数据都释放出一个明显信号:曾经搭乘人口红利快车的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数年来渠道的高速扩张与下沉,以及资本的快速涌入,如今在行业洗牌中,正经历着转型的阵痛。

这中间存在偶然性与必然性原因。

就五一档而言,其偶然性存在两个变量。其一是突然延长的四天小长假,把消费人群更多地分流至踏春旅游上,据专家预测,今年五一小长假的旅游人次将超1.5亿人次。其二在于《复联4》迎来终结之战,漫威十一年的电影宇宙走到一个和粉丝道别的时间节点,诚恳的漫威“信徒”们用票房证明了他们的深情切意。

更值得思索的是系统性导致的必然因素。

过去五年内,大量外部资本涌入中国影视产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激发了市场对影视产品的需求。在供需双高的前提下,催生了一大批玩家进入这个行业,分散且鱼龙混杂的入局者导致中国影视行业的格局发生非常畸形的变化。

“仅2016年一年就有4000多家影视公司诞生,全行业公司数量超过1.2万家。即使对于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市场来说,也近乎是一个荒诞的行业版图。”易凯资本创始人王冉在《三声》峰会上曾表示。

过度分散的市场导致行业内公司的盈利能力普遍低下,绝大多数公司在赔本和微利之间徘徊。自去年下半年始,在经历了税务地震和资本退潮后,整个影视产业大环境噤若寒蝉。

2019年新开机项目数量明显下滑,已开机项目因资金短缺而停滞的也不在少数。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2019年3月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的通知中,对比去年同期通过的304部,今年3月通过的故事片数量仅239部,共减少65部。

从内容生产来看,2015年几乎是一个分水岭。艺恩解决方案中心总监付亚龙在《数说2018年电影市场景气报告》中提到自2015年后,电影生产数量保持稳定增长,但上映数量稳中略有下滑之势,电影投资多向头部作品倾斜致使腰部和尾部投资结构略显失衡。相比2014年,2018年的平均单片投资成本至少涨了50%,而平均单片票房则上涨了100%,这主要是由于中高成本影片的拉动。

在中国电影行业突飞猛进的这些年里,行业里的公司也经历了更新迭代。传统民营五大中的华谊、光线以持续“倒退”的方式,与排队回A股的博纳,重新站回同一起跑线。乐视影业在乐视网风波中遭受重创,目前已经脱离乐视系,改名乐创文娱。

在前不久公布的2018年财报中,华谊净利润为-10.93亿元,同比减少231.97%,光线通过售卖新丽传媒等公司股权收获22亿元,因此最终净利润达到13.73亿元,同比增长68.47%。万达电影全年净利润下滑达到14.58%,这是其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

博纳虽然每次都能押中爆款,但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据博纳招股书显示,2014-2016年间,博纳的净利润中有一半左右是来自于政府补贴,电影作为创意内容其实际盈利能力上的不确定性或许是博纳回归A股证券市场不顺的重要原因。

就在老牌制作公司面临内容创作瓶颈和业绩下滑时,一批以影视人为核心的、发展迅猛的新兴影视公司,成为年度高质量爆款影片背后的操盘手,冲击了传统一线民营公司的市场份额。例如徐峥的真乐道文化、宁浩的坏猴子影业、开心麻花、北京文化以及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互联网影业。

但对于所有影视公司来说,一个极为现实的情况是,现有的产业环境下,囿于电影生产周期以及可能遭遇的创作乏力与工业水准失衡,并不能保证每个档期都有稳定高质量的电影持续产出。

“寒冬终会过去,但春风也不是解药”

今年的五一档,除了电影内容层面的全面厮杀外,票房数据江湖也传出“变天”的风声。

日前有消息称,从今年5月1日开始,专资办将正式停止对社会同步票房数据。《三声》询问了猫眼内部人员以及相关从业者,这一消息目前暂时未能证实。但进入专资办官方网站,仍能看到公开的票房数据。

如若消息在未来得到证实,这意味着以猫眼专业版、灯塔专业版、拓普数据为代表的票务平台以及商业数据平台,都将暂时拿不到精确的电影票房数据,只能通过各自的渠道估算实时票房。

按照往常的运作模式,这些数据供应商会在第二天的上午10-12点,根据专资办的权威数据进行校正,从而得到最终准确的票房数据。

虽然专资办提供的精确数据杜绝市场上夸大票房、数字注水的不良现象,但其实时更新速度以及用户体验,均不及以猫眼、淘票票等代表的商业票务平台,后者除了提供票房数据外,还能提供多元化的口碑管理。

针对良性口碑对于影片票房的后续驱动,陈可辛曾对《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提及:“由于互联网评分体系的建立,口碑对电影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高质量的影片逆袭已经成为今年的常态,而且这种改变只发生在中国。”

此外,专资办此次停止向社会同步数据有一个更大的背景。2015年,中美签订《分账影片进口发行合作协议》时,新增了最为关键的一项条款:中国首次允许国外公司审计中国的票房数据。

面对中美新一轮的进口电影贸易谈判,在此时作出票房数据的变革,让人不得不深思发生在这个时间档口的意义。

据美国影视资讯网站Deadline月初的报道,在新一轮谈判中,美方提出两大诉求:将34部分账片提升到50部,美方票房分账从25%提升至40%。如今《复联4》的强势出击无疑增强了美方谈判的筹码,这对于国内电影市场和国产片来说是一块硬骨头。

一个几乎可以预见的趋势是,2019年将是好莱坞的一个大年。

图片来源:灯塔研究院

从过去的五个月看来,除去春节档《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的三驾齐驱,其余档期国产片几乎处于沉寂状态。在《复联4》之后,再到暑期档包括《八佰》等片上映前,市场上暂时还难以见到大体量国产片的定档。

作为口袋怪物系列IP的首部真人版作品,《大侦探皮卡丘》已经成为5月第一部最受瞩目的大片。此后的迪士尼真人电影巨制《阿拉丁》、好莱坞大IP《哥斯拉2:怪兽之王》先后宣布定档在五月。

而就在国产献礼片相继推出的下半年,好莱坞《狮子王》真人版、《速度与激情》系列、《蜘蛛侠2》、《星球大战9》、《X战警:黑凤凰》等均以大片姿态陆续就位,从超级英雄的占比,再到大IP续集和翻拍的密集程度,比起往年有明显变本加厉的趋势。

面对未来大半年好莱坞的连续冲击,以及当前中国电影市场新的结构性变化,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曾表示:“中国电影的从业者们需要提振信心、潜心蛰伏,强调优质供给才是中国电影市场保持‘增量’的决定性力量。”

“拐点”是风险,亦是机遇,大浪淘沙的过程可能会对中国电影发展带来“阵痛”,但中国电影市场和行业都在逐渐成熟。就像王冉所说的:“寒冬终会过去,但春风也不是解药。未来影视公司只有通过在原创超级影视IP的研发和制作上进行更大体量的投入才有机会托高这个行业的天花板并长成参天大树。”

编辑 |杜毅

每经影视获邀,已强势入驻网易号、搜狐账号、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一点号等平台

|每经影视 meijingyingshi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人文桐城|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孙祥钟

武汉植物园60周年庆

孙祥钟教授,汉族,安徽桐城人,生于1908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植物分类学家。1933年,孙祥钟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教,在我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的钟心煊教授等指导下,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积极创建武汉大学植物标本室(国际标本馆代号WH)。1936—1939年,去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深造,专攻植物分类学和园艺学,从事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五加科植物的研究,后因患病而提前归国,先后任武汉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之职。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86年04期《植物分类学家——孙祥钟教授》)

孙祥钟

文|郑重 刘绍塘 周显雄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一、简介

孙祥钟(1908—1994),男,汉族,安徽桐城人(现代教育家孙闻园次子),中共党员,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0年1月至1984年4月,兼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所长。

孙祥钟193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36年自费赴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留学,专攻植物分类学与园艺学,被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吸收为终身会员。1939年,孙祥钟从英国归国后一直在武汉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武汉大学生物系主任、生物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党委常委和教务长等职务。1980年1月,年过古稀的孙祥钟受党组织的委派,兼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所长。在他担任武汉植物所所长期间,经常奔波于武昌珞珈山与磨山之间,为武汉植物所的建设和发展辛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生平

孙祥钟于1927年在桐城中学毕业后考入安庆高中理科,1929年高中毕业考入武汉大学土木系,入校后转生物系,1933年7月从武汉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毕业。由于学习成绩优秀被留校任教,在我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钟心煊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并积极参与创办武汉大学植物标本馆工作。1933年8月,他参加在重庆北碚由中国西部科学院召开的我国现代科学史上最早的、又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团体——中国植物学会的成立大会,成为中国植物学会第一届会员(当时会员仅105人)。1936年,在武汉大学生物系主任张珽教授和钟心煊教授的推荐和帮助下,他自费赴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留学,从事五加科植物的研究,后因病提前于1939年12月回国。孙祥钟是我国研究五加科植物的最早学者之一,他在1943年发表的《中国五加科植物之分布》等论文至今为国内外有关学者所重视和引用。

孙祥钟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生活简朴、热爱植物科学。青年时代不顾艰难险阻,多次在我国西南地区高山峻岭中开展植物学考察调查。在武汉大学执教50余年,他32岁晋升讲师,34岁晋升副教授,35岁被聘为教授,42岁(195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既辛勤耕耘于教坛,又主持了许多重要的研究项目,并获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果。孙祥钟的学术思想活跃,富于创新精神。1978年他创建了武汉大学植物分类学研究室,1981年建立植物分类学博士点,1992年设立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他主持和指导植物分类学的科研工作,为研究室选定研究方向和指导制订长远科研规划,带领教师和指导研究生坚持以水生维管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学、区系学、生态学、形态解剖学、细胞学、生物化学、物种生物学和数值分类学等领域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孙祥钟指导下的这一系列的研究在国内植物分类学界被认为在研究对象、手段、成果上都很有特色,并受到国际水生植物学界的关注[1]。由他主持编写的《中国植物志》第八卷,是我国第一部科学价值极高的水生植物专著,达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际水生植物分类学领域的空白。他主持完成的《理科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方式的研究》项目,获1988年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

孙祥钟教书育人,十分重视和关心植物学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并为之呕心沥血,忘我工作。他对学生总是循循善诱,既严格要求又倍加爱护,要求做学问与做人的高度统一。他经常教导研究生要“一专多能”,他认为光“专”不“博”,知识面窄,将来难以胜任工作;光“博”不“专”,难以拔尖,培养不出一流人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对年青人既要带路,又要让路,我希望学生超过我!”[1]。从1982年到1992年十年间,孙祥钟七十余高龄时培养了9位博士生和8位硕士生。现今,这些学生有的已是著名专家教授,有的是科研、教学单位的领军人物。

孙祥钟给予后辈最宝贵的不只是他的科研成果和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对国家、对科学的献身精神,以及他高贵的品德和高尚的思想情操。

由于孙祥钟在植物学教学和科研上的成就以及杰出的领导与组织才能,他先后被推选为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湖北省暨武汉市植物学会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生态学会顾问、庐山植物园顾问、《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编委、《武汉植物学研究》主编和名誉主编等学术界领路人,并入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专家司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名录(1992年卷第二分册)》。

三、主要事迹

1978年3月党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是年12月18日,武汉植物园由中国科学院更名为武汉植物研究所[3]。从此武汉植物园进入了其发展史上的第三个时期——振兴改革发展时期。

早在1956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武汉植物园筹备委员会,孙祥钟即被任命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从那时起他就致力于武汉植物园的创建工作,时刻关注着植物园事业的发展。24年后他受党组织的委派出任更名后的武汉植物研究所首任所长,直接领导研究所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研究所改革发展的进程。在任职期间(1979.9-1984.4),他带领武汉植物研究所全体员工奋发图强、真抓实干、扩大园地,园区面貌旧貌换新颜。在这段时间里,植物所经历了三件重要的大事:1980年中美植物学家联合进行鄂西植物科学考察、1983年中科院生物学部评议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学研究》学报正式创刊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这三件大事尤其是评所工作,对于武汉植物研究所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1、1980年中美联合鄂西植物科学考察

1980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中美两国植物学家十余人联合组成鄂西植物科学考察队,由武汉植物研究所所长孙祥钟担任考察队的中方队长,美国加州大学植物园主任巴塞洛缪博士(Dr.B.Bartholomew)担任考察队美方队长[4]。考察队于1980年8月24日至10月9日考察了神农架山脉主要地区的自然地理、植物区系和植被状况,以及利川县谋道地区的“模式标本”水杉大树和古老水杉植物群落及其生态环境。在考察过程中,孙祥钟始终和队员们一起生活,实地指导并参加考察工作,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经常关心和询问队员,特别是外籍队员的生活情况,随时随地帮助解决问题,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孙老”。有时他还和队员一起进入深山老林参加调查采集,野餐吃干粮、炸花生、牛肉干,队员们都很受感动。

野外考察结束后,孙祥钟在神农架林区和武汉植物研究所多次主持中美植物学家学术研讨会,并对神农架植被和利川古老水杉群落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等问题提出了多项意见和建议,并提交了“建立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报告。在孙祥钟的指导下,两国植物学家共同撰写了这次科考的总结报告,上报给我国有关领导部门,并发表在哈佛大学的学术刊物上[5]。在这次考察中,孙祥钟和美国植物分类专家、华盛顿国立树木园研究员德达利博士(Dr.T.R.Dudley)共同发表了冬青科植物新种――神农架冬青(IlexshennongjiaensisT.R.Dudley&S.C.Sun,sp.nov.)[6]。

这次科学考察是中美两国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后首次由两国植物学会共同协定和组织的植物学家联合野外科考活动,对于促进两国植物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迎接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评议武汉植物研究所

1983年2月9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给武汉植物研究所下发关于评议武汉植物研究所的通知。作为所长的孙祥钟很快行动起来,他和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及时进行研究和部署,动员全所职工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各种具体的安排,确保评议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9月1~5日,以学部委员(院士)吴征镒教授为组长的生物学部评议小组对武汉植物研究所进行了为期6天的综合评议。评议小组由17名专家和中科院生物学部和干部局的领导,其中包括1位学部副主任和8位学部委员。孙祥钟代表武汉植物研究所向评议小组全面汇报了该所的工作,并参加评议小组召开的各种座谈会和讨论会,积极配合评议小组的工作。这次评议对武汉植物研究所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认真的检查和评估,最后评议小组确认并制定了该所的方向任务是:在华中地区植物区系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进行华中地区植物资源的调查、发掘、利用、保护和经济植物的引种驯化,并逐步开展水生植物的研究[7]。评议工作解决了该所以往在研究方向、机构设置和培养干部等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所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次院部的评议客观地成为武汉植物研究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以水生植物的研究工作为例,从1983年开始,按照评议小组给出的方向任务,该所不断加强水生植物的研究力量和科研设施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武汉植物园已建立了高水平的水生植物生物学实验室和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建成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涵盖量最大、物种最为丰富的水生植物种质资源圃,武汉植物园已经成为全国水生植物生物学及内陆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学科领域的重要基地。

3、创办《武汉植物学研究》学报

学报是科技工作者展示科技成果的窗口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身为一名长期从事大学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学者,担任武汉大学教务长长达十年之久(1957.10—1966.7)[8]的孙祥钟深知学报的重要性,他深感武汉地区虽然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林立,却没有一家植物学专业的学术刊物,这对于武汉地区乃至我国植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都是不利的。因此,孙祥钟到武汉植物研究所后即发起省、市植物学会和武汉植物研究所联合创办植物学学术期刊《植物科技论丛》,经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批准,于1981年6月正式成立了由34位专家学者组成的《植物科技论丛》编辑委员会,孙祥钟任首届主编[9]。根据工作发展的需要,1983年3月经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批准正式创刊并将《植物科技论丛》更名为《武汉植物学研究》,并由面向全国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0]。

《武汉植物学研究》从创刊至2008年共出版发行了26卷119期,发表各类论文1800多篇。经过28年的发展,现在她已经成为我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B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JST)、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CABI)、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20多种国内外检索期刊、数据库作为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收录。曾获得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奖、湖北省优秀期刊奖等多种奖励。

四、主要著述目录

1、孙祥钟.中国五加科植物之分布.国立武汉大学理科季刊,1943,8(2):1-4.

2、孙祥钟等.武汉野生植物和常见栽培植物.武汉大学学报,1978,(2):42-66;1978,(4):78-98;1978,(8):55-74;1979,(1):85-95;1979,(2):119-141.

3、孙祥钟等.中国画眉草属四个新种.植物分类学报,1981,19(4):506-511.

4、陈家宽,孙祥钟,王徽勤.湖北泽泻科植物.武汉植物学研究,1983,1(2):247-258.

5、BartholomewB,etc.The1980Sino-AmericanBotanicalExpeditiontoWesternHubeiProvince,People’sRepublicofChina.JournaloftheArnoldArboretum,1983,64(1):1-103.(本文作者共14人,系按姓名英文字母顺序排列。S.C.Sun孙祥钟排在第11位)

6、赵佐成,孙祥钟,王徽勤.华南地区淡水水鳖科植物的生态特征和群落学观察.生态学报,1984,4(4):354-363.

7、郭友好,孙祥钟,王徽勤.陕西眼子菜属植物的分类研究.西北植物学报,1985,5(4):291-304.

8、郭友好,孙祥钟,王徽勤.陕西眼子菜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生境特点.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1):97-104.

9、游浚,孙祥钟,王徽勤.茨藻属的分类---细胞学、同工酶和扫描电镜观察证据的综合分析.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4):111-118.

10、陈家宽,孙祥钟,王徽勤.湖北慈姑属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1):107-114.

11、陈守良.中国植物志(第十卷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1990.(孙祥钟为编著者之一)

12、HeJB,SunXC,WangHQ.TaxonomyofBisexualSpeciesofOtteliainChina.Aquat.Bot,1990,36:389-393.

13、何景彪,孙祥钟,钟扬,黄德世.海菜花属的分支学研究.武汉植物学研究,1991,9(2):121-129.

14、孙祥钟.中国植物志(第八卷).科学出版社,1992.

15、王万贤,孙祥钟,王徽勤.湖北眼子菜属的调查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4(1):26-30.

五、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

1、武汉大学档案馆现存孙祥钟的个人档案.

2、吴贻谷主编.武汉大学校史1893-1993.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3、《珞珈撷英》编委会.珞珈撷英.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4、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编.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发展史实(1907-1993).1993.

5、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编.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五十年史料集(1956-2006).2006.

6、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武汉植物研究所评议小组.评议武汉植物研究所的报告(打印资料).1983.

7、《植物科技论丛》编辑部编.植物科技论丛(打印资料).1981.

8、陈平平主编.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五十年(1956-2006).武汉出版社,2006.

9、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专家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名录1992年卷第二分册.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10、BartholomewB,etc.The1980Sino-AmericanBotanicalExpeditiontoWesternHubeiProvince,People’sRepublicofChina.JournaloftheArnoldArborrtum.1983,64(1):1—103.(1980年中美联合鄂西植物科学考察报告)

六、注释:

[1]《珞珈撷英》编委会.珞珈撷英.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P147.

[2]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编(谢道俊主编).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发展史实(1907-1993).1993.P151.

[3]1956年9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筹备委员会;1958年1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批准正式授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1978年12月18日,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2003年10月16日,又改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4]中美联合考察队中方植物学家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武汉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美方植物学家来自加州大学植物园、华盛顿国立树木园、纽约植物园、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和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等单位。

[5]BartholomewB,etc.The1980Sino-AmericanBotanicalExpeditiontoWesternHubeiProvince,People’sRepublicofChina.JournaloftheArnoldArborrtum.1983,64(1):1—103.(1980年中美联合鄂西植物科学考察报告).

[6]BartholomewB,etc.The1980Sino-AmericanBotanicalExpeditiontoWesternHubeiProvince,People’sRepublicofChina.JournaloftheArnoldArborrtum.1983,64(1):63—65.(1980年中美联合鄂西植物科学考察报告).

[7]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武汉植物研究所评议小组.评议武汉植物研究所的报告(打印资料).1983.

[8]吴贻谷主编.武汉大学校史1893-1993.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P494.

[9]《植物科技论丛》编辑部编.植物科技论丛(打印资料).1981.

[10]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编.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五十年史料集(1956-2006).2006.P191-193.

龙猫国内公映 补一张童年欠宫崎骏的电影票

《龙猫》当初在日本上映时,曾因票房不及预期,让吉卜力工作室陷入困境。后来社长铃木敏夫开发了龙猫周边及一系列商业运作,工作室才度过难关,并且后续的营收支撑了吉卜力之后几部动画的开支。

作为首部进入中国院线的吉卜力工作室作品,12月14日,77岁漫画家宫崎骏的代表作《龙猫》,终于登陆中国院线。

距离暖萌界动画鼻祖《龙猫》在日本首映,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虽然这部超级爆款IP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并不陌生,但此前一直没有在国内正式公映。很多人愿意走进影院,更多是基于情怀,为了补上童年欠宫崎骏的一张电影票。

而对于宫崎骏和吉卜力工作室来说,《龙猫》也具有标志性意义。

宫崎骏早期的作品基本是叫好不叫座,《龙猫》当初在日本上映时,曾因票房不及预期,让吉卜力工作室陷入困境。后来社长铃木敏夫开发了龙猫周边及一系列商业运作,工作室才度过难关,并且后续的营收支撑了吉卜力之后几部动画的开支。

也是因此,龙猫形象成为了吉卜力的厂标和吉祥物。如果把龙猫比作宫崎骏创业路上的最佳合伙人,一点也不为过。时至今日,龙猫周边产品仍然通过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橡子共和国等渠道源源不断被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收入囊中,也为吉卜力带来可观的回报。

“不是商人”的宫崎骏

当《龙猫》将在国内公映的消息传出后,“骏迷”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宣布要为童年欠着宫崎骏的那张电影票弥补遗憾。

此次上映的《龙猫》时长为86分钟,吉卜力工作室为适应现代化的影院技术,特意将原版电影作品的胶片转成数码,并进行了重置。不过,对于已经习惯了欧美各种技术大片的中国观众来说,技术并不是他们走进影院的真正原因。

“《龙猫》我已经看过不下五次,每个情节都能背出来,但是还要去电影院看一次,这种感觉就像是老朋友重逢。”一位影迷告诉新京报记者。

尽管有很多人冲着情怀走进影院,但是和同时期上映的《海王》比,《龙猫》的票房依旧有较大差距。截至12月15日10点43分,龙猫的票房为940万,海王的票房则为3117万。

宫崎骏曾说“一个镜头就能告诉我一部电影的好坏。我们得做出能够感到骄傲的作品,一部能让人们感到惊艳的电影。”

因为拥有这样的价值观,吉卜力不会为了票房增加更多商业化元素,手绘电影要求的是不计成本和精力,电影要经过漫长的生产周期,但收益并不可观。

一位中国动画导演表示,宫崎骏与吉卜力的创作思维与美国动画电影公司有着很大差别。后者侧重线性思维,《玩具总动员》、《赛车总动员》,甚至《变形金刚》这类题材从本质上说属于商业片。两者的创作主体不同,美国动画电影也有周边开发,但票房收入同样可观。

“说到底宫崎骏不商业。”这是业内人对他的评价,也是数十年,他能够在影迷心中无法被遗忘的原因之一。

周边收益大于电影票房

上海首映礼上,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现任会长星野康二曾透露,此次引进《龙猫》,“策划了8年之久”。之所以选择《龙猫》作为首部在中国正式公映的电影,是因为《龙猫》在吉卜力工作室的发展历史和宫崎骏的创作生涯,具有特殊意义。

1985年,制作《风之谷》的团队“トップクラフト(Top Craft)”在德间书店出资帮助下,正式转型为吉卜力株式会社。团队成员除宫崎骏外,也包括另一位外界所熟知的日本动画导演高畑勋(今年四月去世)及漫画家、电影制作人铃木敏夫。

1988年,宫崎骏的《龙猫》和高畑勋的《萤火虫之墓》两部影片一同上映,但票房平平。直到《龙猫》被一家日本电视台的老板看中,龙猫形象通过电视才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周边产品也火爆大卖,濒临破产的吉卜力才迎来转机实现盈利。

尽管龙猫的周边产品为吉卜力带来了持续的盈利,但宫崎骏拒绝将龙猫产业化,没有制作续集。

在日本放送协会(NHK)拍摄的一部宫崎骏的纪录片里,记录了始终坚持手绘的宫崎骏借助网络技术,制作一部12分钟电影短片的过程。观众可以看到时年75岁的宫崎骏创作过程及他身上作为艺术家的执拗。

在与现代技术的碰撞与磨合中,这种执拗往往会与商业有着某种冲突。这也给工作室的运营带来麻烦。

2014年,外界传言吉卜力要全面暂停动画制作,未来只进行版权管理工作,停摆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过重的财务负担。随后吉卜力制作人铃木敏夫接受NHK采访时辟谣称:“吉卜力只是改变拍片方式。宫崎骏也想拍点短篇动画电影。”但他也承认,吉卜力需要改变,“按照迄今为止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据当时公布的数据显示,因为没有外包业务,吉卜力每年的人工开支达到了20亿日元(约1.2亿人民币),每年需要有100亿日元(约6亿人民币)的收益才能维持正常运营。但除了《千与千寻》的304亿日元票房,吉卜力再没出现过票房上的现象级电影。

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由高畑勋创作的《辉夜姬物语》耗费了51.5亿日元(约合3.2亿人民币),这在日本电影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却仅仅收获了20亿日元的票房。

从《龙猫》的重映和近几年宫崎骏美术馆的开办,可见吉卜力也在寻求电影票房以外的商业收益。

位于东京都三鹰市的“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由宫崎骏一手打造,也是众多影迷们心中的打卡圣地。美术馆于2001年开馆,每天限量2400人,里面没有指定的参观路线,全部由游客自主探索,建筑中的每个空间相对分开,游客可以从中解码动画世界的乐趣。

橡子共和国是吉卜力工作室官方授权的周边产品店,除了在日本本土,也开进了上海、香港和台湾,每年吸引着真爱粉前往购买喜爱的龙猫周边。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