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四海兄弟失落的天堂(忠实玩家的底力!四海兄弟开发了15年MOD泰坦尼克新演示)

导读四海兄弟失落的天堂文章列表:1、忠实玩家的底力!四海兄弟开发了15年MOD泰坦尼克新演示2、四海兄弟:最终版老面孔大改动!拟真驾驶让你欲罢不能3、什么是西安?4、金宇澄、小河、老

四海兄弟失落的天堂文章列表:

四海兄弟失落的天堂(忠实玩家的底力!四海兄弟开发了15年MOD泰坦尼克新演示)

忠实玩家的底力!四海兄弟开发了15年MOD泰坦尼克新演示

还记得经典游戏《四海兄弟:失落的天堂》么?本作于2002年发售,深受好评,7月15日今天,一款MOD泰坦尼克号带来了最新演示,令人惊奇的是,这个MOD早在2006年起开始开发,时至今日已经长达15年之久。

·《四海兄弟:失落的天堂》是由捷克工作室Illusion Softworks开发的一部动作射击游戏,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一座美国的大城市里——这里的统治者是敌对的黑帮集团,城市中的警察已经被他们收买,只要有足够的野心和毫不顾忌地做事手段,甚至一个最底层的小恶棍也可以跻身于黑帮的高层之列,而玩家将混迹其中,开启不二的人生冒险。

·而这款关于经典沉船泰坦尼克的MOD在游戏发售后的2006年起开始开发,直到今天发布最新演示,整个泰坦尼克号的恢宏场景被还原出来,而作者作为游戏与泰坦尼克的忠实玩家在这15年间经历了多少曲折可见一斑,不过还是坚持到现在,令所有玩家惊叹点赞。

·《四海兄弟》MOD泰坦尼克预计将有4个章节,作者表示第一个章节将很快上线,敬请期待。

·《四海兄弟》MOD泰坦尼克新演示:

四海兄弟:最终版老面孔大改动!拟真驾驶让你欲罢不能

众多玩家都期待的一款动作冒险类的题材游戏游戏——《四海兄弟:最终版》将于9月25日发售,登陆PS4、Xbox One以及Steam平台。

开发商Hanger自2017年以来一直在进行《最终版》的开发。对《失落的天堂》剧情的重新审视将完善《四海兄弟》系列的剧情内容,该系列同时对《四海兄弟2》及《四海兄弟3》进行了重制。《最终版》是三部曲中,核心的作品,这个游戏不但剧本精心打磨,在动画技术,游戏引擎方面,都采用了很高的标准。

8月26日晚,小宇为大家全网首播。在官方发售前提前玩到了《最终版》的一个Demo。小宇的试玩版本包含了整个游戏最开头的五个任务、以及游戏中期的一个任务,大约2、3个小时。从小宇的直播视频中我们能够发现,本作的重制并不是简单的重制。下面来介绍下《最终版》到底先进在哪。

画面

游戏画质的飞跃式提升是最直观的。建模、光影、贴图、特效均达到了当下这个时代的高水准——可以说是美轮美奂。比如清晰度足以细致到毛孔的人物建模,让角色能够呈现出更加丰富、细腻表情;更加逼真的光影和粒子效果,也让场景环境更容易直接表现出特定的氛围。

剧本

剧本方面得到很大改良,其中包含丰富的新对话、扩展的背景故事、更多过场动画、全新的游戏顺序和功能、并且重新规划了路线,使节奏更紧凑、观赏性更强。在原版游戏里难度明显不合常理的某些关卡,如今则更加平易近人。可谓是在原版《四海兄弟》的基础上进行了彻头彻尾的重制。它依然是你印象中的《四海兄弟》,但却能给你带来更多惊喜。

动作

游戏的战斗和动作部分也有了更多的可玩性。具体表现为手感相对厚重的近战、策略性更强的掩体射击、以及物理规则更符合直觉的飙车。

《最终版》的开放世界也被完全重做。虽然你仍然能够在其中看到大量熟悉的区域、地标,但是其整体布局实际上已经跟原版大不相同。得益于硬件机能和引擎技术的跨时代提升,如今你能在街道上看到数倍于以往的行人和车流,真正意义上展现出了"失落天堂"的繁华。

完全重制的《四海兄弟:最终版》毫无疑问将是你重温经典的最佳方式。更多精彩新游,来小宇直播间,带你先睹为快。

什么是西安?

鲜衣怒马1000年

文 | 星球研究所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安

或是秦皇的兵马俑

或是汉唐的长安城

又或是明清的古城墙

这个位于中国腹地的城市

王朝更迭无数、古迹遗留遍地

它们共同赋予西安一个深刻的标签

古老

(西安位置及建都的王朝,制图@刘昊冰/星球研究所)

然而今天的西安

标签似乎截然相反

鲜活

2018年

它发动“抢人”大战

3个月落户人数高达21万

直逼2017年全年总量

(2018年西安发布史上最宽松的落户政策:全国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可在线落户,导致2018年迁入人数爆增,下图为《每日经济新闻》对此的报道)

它关注温情的小事

要求所有机动车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

(2017年起西安严格实施“车让人”,违规的司机将面临罚款扣分,这点在全国城市中屈指可数)

另一方面

一批又一批的网友赶往西安

喝着豪气干云的摔碗酒

吃着书卷气十足的毛笔酥

传统西安美食的创新能力也令人刮目相看

西安是古老还是鲜活?

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在我们看来

西安并非只是一座高高在上的古老帝都

而是中国最鲜活的城市之一

它历经无数次城毁人失

却总有一种力量

让它焕然一新

让它鲜衣怒马

初生

首先

我们需要刷新对西安基本地理格局的认知

它不是纯粹的平原

而是

一半山地,一半平原

(西安地形图,制图@风沉郁/星球研究所)

山在平原前

巍峨耸立

(西安鄠邑区太平口的秦岭圭峰,道路为秦岭环山路,摄影师@李文广)

平原在山脚下

缓缓铺陈

(秦岭终南山下的长安区,非主峰,摄影师@刘帆)

千百万年前

今天秦岭北部的地层发生断裂

断层北部持续下陷

断陷形成关中盆地

南部则不断隆升

崛起成为秦岭山脉

(秦岭北部断裂简化示意图,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太白山、翠华山、终南山、骊山、华山

从西向东连绵展布

(航拍秦岭群峰,摄影师@刘忠文)

高山、云海

波澜壮阔,蔚为大观

(拍摄于太白山附近,摄影师@孙佳伟)

山地中发育出大量水系

(秦岭耿峪,摄影师@8:35分)

水系切穿山体

形成峡谷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黑河金盆水库,西安的主要水源,摄影师@射虎)

秦岭面向关中盆地的一侧

诸多峡谷依次并排而立

如同群龙吐水

是为

秦岭七十二峪

(秦岭七十二峪分布图,制图@风沉郁/星球研究所)

流水冲出大小峪口

流向关中盆地

盆地内湖沼遍布、河流纵横

(浐灞湿地,摄影师@魏炜)

沣河、涝河、潏河、滈河、浐河、灞河等

再加上北部的泾河

共同注入渭河

统称为长安八水

(渭河与泾河交汇的泾渭分明处,渭河浊而泾河清,摄影师@陈团结)

这些河流、湖沼带来大量的泥沙

经过漫长的沉积

关中盆地的沉积物厚达千米

号称“八百里秦川”的

关中平原

诞生了

(关中平原地形图,制图@风沉郁/星球研究所)

西安人的舞台

将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展开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西安城南秦岭脚下的广阔平原,拍摄于长安区引镇,摄影师@李杰)

鲜衣怒马

约6000年前

早期的一批“西安人”

居住在浐河、泾河等河流的岸边

他们有着近似现代南方人的相貌

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

可以达到170CM

他们所使用的器具

简单而朴素

(出土于西安杨官寨遗址的镂空人面盆,眼睛、嘴巴镂空,中间有突出的鼻子,形似倒扣的桶装方便面,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更早期的人类还有100万年前的直立人蓝田猿人,但一般并不认为他们是现代人类的祖先)

他们是渔民、猎手、野果采集者

对鱼有着神秘的崇拜

他们生产力低下

备受疾病、野兽、部落敌人的威胁

儿童夭折的悲剧频繁发生

成年人的寿命也只有30-40岁

对生命的祈祷凝固为一个人面鱼纹符号

刻画在陶盆之中

(出土于西安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人面由人鱼合体而成,头顶装束奇特,一种可能是埋葬夭折儿童的葬具,象征着巫师请鱼神附体招魂祈福;图片源自@国家博物馆)

3000多年前

擅长农耕以农民为主的周人

从甘肃、陕西黄土高原出发

加入“西安市民”的行列

周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和精细化的农田管理

他们为作物除草、施肥

甚至利用雨水洗去土壤中多余的盐碱

西安肥沃的冲积平原

很快被周人开发为良田

田间地头种满了粟(sù)、黍(shǔ)等农作物

(西安白鹿原上的鲍旗寨村农田,摄影师@李文广)

发达的农业让周人积累起强大的实力

他们在西安西南的沣河两岸

接连建起丰京、镐(hào)京两座都城

这便是西安建都之始

(丰京镐京位置示意,制图@刘昊冰/星球研究所)

但是都城的生活依然质朴

周人热衷于铸造浑厚凝重的青铜器

然后将数十到数百不等的文字

规规整整地铸刻其上

这些文字事无巨细地记载着

他们的册命、职官、战争、祭祀以及法律

(西安市长安区花园村出土的西周早期蚕纹方鼎,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真正的改变来自

秦人的工匠和士兵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西安的第一代都城就此烟消云散

(骊山烽火台航拍,远景为渭河,史籍上记载了周幽王在此烽火戏诸侯导致亡国的故事,摄影师@魏炜)

紧接着

秦人从甘肃迁移到关中平原

填补了周人留下的空白

他们实行军功爵制

无论贵庶贫贱

都可以凭借军功获得土地、官爵

有效的激励制度

让秦人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农人放下锄头变成了士兵

父子兄弟同乡一起冲锋陷阵

正如更早期的先秦诗歌中所唱

(出自《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同仇敌忾的秦人

最终以咸阳为都

横扫六合、统一华夏

(秦咸阳城及阿房宫位置示意,淡黄色为西周都城,制图@刘昊冰/星球研究所)

秦人在西安及周边地区

集聚起全国最优秀的工匠

“甲丁”“小”“安”“文”“冉”“杏”

以及许许多多没有留下名字的匠人

将在另一个世界里

完美再现秦人的武装力量

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摄影师@射虎)

工匠们对兵马俑逐一刻画

拒绝千篇一律

每一个作品都被赋予独特的性格

栩栩如生

(请将手机横屏再观看,秦始皇兵马俑面部形态,图片源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就连头发、肌肉的纹路

也都被精心处理

(秦始皇兵马俑高级军吏俑,图片源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重达1吨的铜车马

由6000多个一次铸造成型的零件组成

一号铜车马配备驽机、剑、盾牌等攻防武器

负责为二号车武装开道

二号铜车马搭载豪华“车厢”

乘坐者可在其中自由坐卧

(第1张为秦始皇铜车马一号车,第2张为二号车,图片源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与我们今天所见不同的是

秦人喜欢鲜艳的颜色

当时的人、马、车用色都十分抢眼

以人为例

兵马俑将士们平均身高175CM

穿着紫色的长袄

外披深红色的铠甲

局部则由蓝色、粉色、黑色、白色点缀

他们是帝国最耀眼的战士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将军俑彩色复原图,制图@National Geographic,由国家地理中文网授权星球研究所使用)

华丽的衣着、壮美的骏马

7000多个鲜衣怒马的将士

组成了鲜衣怒马的方阵

共同拱卫着鲜衣怒马的帝国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的军阵再现,制图@National Geographic,由国家地理中文网授权星球研究所使用)

工匠、士兵

成了城市的关键角色

一个更富想象力的作品也在等待他们完成

即建造一个神一样的都城

秦人以渭河为银河

将宫殿横跨渭河两岸

咸阳宫对应北极星及周围众星

又名“紫宫”,是后世“紫禁城”的来源

阿房宫对应营室星(飞马星座)

同样是天子的居所

两宫之间则由横跨渭河的桥梁连接

对应阁道星

这种布局被称为“法天象地”

堪称世界上最富想象力的都城规划

(法天象地示意图,秦时的渭河比现在更偏南,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然而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对人力、物力的过度使用

引发了秦末的战火

咸阳宫被付之一炬

阿房宫则一直未能完工

(俯瞰秦阿房宫前殿遗址,摄影师@苟秉宸)

鲜衣怒马的秦代西安

也在时光中失去了色彩

它是否能再次焕发生机?

建造神一样的都城

真的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

(秦兵马俑,摄影师@苟秉宸)

神一样的长安

西汉初年

丰邑人(今江苏徐州丰县)刘邦

正在思索新王朝的都城选址

他的同乡功臣们都希望选择离家乡更近之处

一个名为娄敬的戍卒

却大胆提议再次定都饱经战火的关中

(出自《史记》)

“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

关中地区三面环山

一面为黄河天险

只需要守住少数关隘

便可以形成坚固的防线

刘邦被说服了

(关中地区周围部分关隘,制图@风沉郁/星球研究所)

他以渭河南岸长安乡之名

命名新的都城

长安

长安城正式出现在历史舞台

(汉长安城位置示意,淡黄色淡紫色分别为西周、秦的都城,制图@刘昊冰/星球研究所)

随后的数个王朝不断经营

到了隋唐时期

又在汉长安城的东南侧

营建出规模更大的隋唐长安城

面积相当于汉长安城的2.4倍

明清北京城的1.4倍

(唐长安城位置示意,淡红色为汉长安城,制图@刘昊冰/星球研究所)

在此期间

城市中的五种角色将共同发力

逐步把长安城推向神坛

帝王们

帝王们建造起宏伟的宫殿群

唐代的大明宫

占地面积达320万平方米

是北京故宫的4.5倍

(唐代大明宫遗址与现代城市对比,图片源自@Google Earth)

由黄土夯筑而成的正南门

丹凤门

内开5个门道

正对一条宽约176米的大街

是帝王举行登基、改元等大型典礼的场所

为中央帝国威仪的象征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雪后丹凤门,为新建建筑,内部是以原丹凤门遗址为主的博物馆,摄影师@苟秉宸)

在城外

高大的坟丘、宽阔的陵园

以及围墙、门道、门阙、后妃墓、陪葬墓

构成了皇家陵寝

(汉宣帝杜陵的皇后墓航拍,摄影师@王佳)

渭河以北

西起乾县,东至蒲城

18座唐代帝陵更是依次铺开

与南部的长安城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扇形

(唐十八陵分布图,制图@射虎)

城市的规划者、管理者

他们负责在长安城里建立

秩序

居民们被严格限制在格子状的“里”“坊”中

唐人在诗中言道

(出自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里坊内的任何人

都不得越界私建房屋

不得增加门洞

夜间更是严格禁止出入

犯夜者即便身为官员也会被当场杖杀

(唐代长安城的格子状里坊,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严格的秩序之外

管理者们还有必要为市民提供休闲的环境

城市内广植树木

官员们为树种的选择发生争执

最终槐树、榆树、柳树、杨树、梧桐、松树

全都得以在城市内开枝散叶

遍布道旁

(汉宣帝杜陵内小路,摄影师@王佳)

荫蔽庭院

(古观音禅寺的千年银杏,摄影师@韩飞)

对水景的营造更是大受欢迎

他们利用城市东南角的低洼之处

开凿加深、挖地成池

池水曲折,如同江河

人们称之为曲江

(曲江池,摄影师@宋虹霏)

唐代以曲江池为中心

形成了一个范围广大的水景休闲区

最著名的当属芙蓉园

它不同于封闭的皇家园林

而是向市民开放的公共园林

实为中国古代史上少有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新建的大唐芙蓉园,摄影师@宋虹霏)

市民们在此汇聚盛游

帝王们也时常在此赐宴群臣

以示与民同乐

(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夜景,摄影师@王佳)

僧侣们

密集建设中的长安城

恰逢佛教最富创造力的时期

鸠摩罗什从西域东进长安传播佛教

法显、玄奘从长安西行取经求法

僧侣们在长安开宗立派

建设了多达200余座佛寺

数量之多令人惊叹

其中大兴善寺为密宗祖庭

占地广阔,建筑雄伟

是长安城里首屈一指的大寺

(大兴善寺,摄影师@王东)

大慈恩寺为法相宗祖庭

玄奘担任首任住持时参照印度样式

在寺中亲自设计了一座藏经塔

大雁塔

至今存世已超过1300年

(大雁塔,摄影师@李文博)

另一座著名佛寺荐福寺

在之后也建了一座塔

因塔身比大雁塔稍小

而得名小雁塔

(小雁塔,摄影师@李文博)

胡人们

最引人瞩目的则是

长安城全新的生活方式

强盛的帝国保障了丝绸之路的通畅

胡人们在长安开设珠宝店、货栈、酒肆

大受长安居民的欢迎

李白在诗篇中就有多次记录

(出自李白《少年行》)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胡食也变得大为流行

从寻常百姓的餐桌到宫廷宴饮

都离不开胡食的身影

这些胡食大多由小麦磨成的面粉制作

而当时中国北方的饮食以粟、黍为主

如今为满足长安人的面粉需求

关中平原几乎都改种了小麦

(神禾塬,远处为终南山,摄影师@李毅恒)

小麦产量的增加

又促进了面食的进一步本土化

以面食为中心

长安人逐渐创造出异常丰富的美食

(油泼面,摄影师@张峰)

除此之外

原本席地而坐的长安人

在胡人的影响下

开始了以桌椅为基础的起居生活

而如果要评价一个时代是否进步

最简单的方式是

看它们的女性是如何生活的

这在唐代的女性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她们可以娴静如花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女性,摄影师@李文博)

也可以随时身着胡服

女扮男装、跃马驱驰

这样鲜衣怒马的姑娘

正是长安最好的写照

(唐三彩腾空马:骑马的唐代少女,女扮男装,两耳旁各梳有一个发髻,面部丰腴,笑容满面,双拳紧握于腰间自信地控制缰绳,马的体型彪悍,作腾空跃起式,是唐三彩中的精品,1966年西安制药厂唐墓出土现藏于西安博物院,摄影师@胡澍)

诗人们

长安的宫殿如此恢宏

长安的秩序如此井然

长安的景色如此怡人

长安的宗教如此发达

长安的生活如此时尚

云集长安的诗人们

开始不断歌咏长安

他们在长安则欣喜

(孟郊《登科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离长安则失落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长安超过了长安

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国

成了一座神一样的城市

就像后世作家王小波所说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在长安城里”

不过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王朝的颠覆者已经在摩拳擦掌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为唐末起义军黄巢在长安科举不第后所作的名句;下图大唐芙蓉园,摄影师@陈蕴生)

公元881年

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

长安城被严重损毁

一个神一样的长安

终将远去

(唐陵,摄影师@常志强)

继承与创新

从秦至唐

西安经历了鲜衣怒马的1000余年

唐代之后

政治中心迁移

西安由都城变为了府城

城市的规模大为缩减

(隋唐之后历代城市范围比较,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军事地位却更加凸显

宋元明清无不将西安作为西北军事重镇

明清时期修建的城墙便是最好的反映

它周长13.74千米

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城防设施

(俯瞰西安古城墙全貌,摄影师@苟秉宸)

墙体最底层

用石灰、土和糯米混合夯打而成

其上用黄土分层夯筑

外壁再包砌多层城砖

极为坚固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永宁门及附近城墙,摄影师@李文博)

城门的防御更加完善

门外均筑瓮城

每座门由外向内分别是

闸楼、箭楼和正楼

三重三楼、一重套一重

(西安城墙永宁门,摄影师@王旭东)

城市的中心地带

则建起高大的钟楼

这也是目前中国形制最大、保存最完善的钟楼

(钟楼,摄影师@李毅恒)

围绕着钟楼的四条大街

分别通向城市的四个方向

古代守城者只要登上钟楼

城内的局势便可一目了然

(钟楼,摄影师@王佳)

而当时光到了今天

城墙、钟楼的军事作用已经不再重要

西安又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它是国家中心城市

是西北地区的核心枢纽

西安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

(从1984年-2016年西安城市的扩张,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它1/4的街区都是历史风貌区

(东大街,摄影师@臧雨鑫)

它保存着传统的秦腔

(秦腔绝技吐火,摄影师@陈团结)

它是多所著名高校的所在

(西安交大,摄影师@郑斐元)

它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第1张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的国产新型支线客机ARJ-21,3名刚参加完毕业典礼的硕士研究生躺在旁“伴飞”,摄影师@苟秉宸;第2张比亚迪汽车制造厂,摄影师@秦汉)

它是中国公路、铁路、航空的枢纽

(丈八路太白路立交,摄影师@韩飞)

它充满科技创新

(从大唐芙蓉园远眺高新区CBD,摄影师@肖晖)

充满活力

(西安城墙东门,纵身一跃的年轻人,摄影师@苟秉宸)

这就是西安

(2018年月全食序列,摄影师@李文博)

鲜衣怒马再千年

(西安永宁门灯光秀,摄影师@刘夙培)

注:

本文有所删减

阅读原文请搜索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西安通史》

2.朱士光/吴宏岐《古都西安: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贺从容《古都西安》

4.妹尾达彦《长安的都市规划》

5.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

.石田干之助《长安之春》

金宇澄、小河、老狼等齐聚黎里古镇,聊吴歌说民谣

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

“这个水乡小镇,平时从没有过这么多人。”9月28日,作家金宇澄回到自己的故乡:苏州黎里古镇,看到如织般流动的行人。

这位长期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作家,回到古镇,是为了参加当地举办的首届“吴歌节”。第一天晚上,来自万晓利、小娟与山谷的居民、祁紫檀等音乐人的演出,让他连连称赞“深受感动”:“音乐的魅力不分国界、不分五湖四海,它给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增添了从未有过的活力。”

首届“吴歌节”,嘉宾现场对谈(从左至右分别为主持人李蕾、乐评人邱大立、歌手小河、历史影像学家尔冬强)

十月的黎里古镇,梨花绽放,沿湖演绎的灯光秀、五湖四海的音乐人带来的悠扬歌曲,让这座小镇迎来难得一见的人流高峰。

首届“吴歌节”为期3天,将带来总共14场音乐演出,3场线上线下跨界论坛以及1座全新打造的视听空间。此次“吴歌节”作为“梨花节”的“节中节”,由于疫情推迟至十月举办。

9月29日,金宇澄、谷村新司、老狼、翟永明、方文山、小河、尔冬强、张军、王晓峰、邱大立、等知名文化和音乐人或通过连线、或来到现场,带来一场有关民谣与吴歌文化的深度对谈。

首届“吴歌节”论坛出席嘉宾

“方言是打通音乐时空的隧道”

历史影像学家尔冬强曾经用三十年记录江南文献与图像档案,书写古镇的生活方式、行业兴衰和社会变迁。在历史的视野里,江南给人的印象,总是与财富和丰田沃土联系在一起,因为这里是真正的鱼米之乡,不仅有良田万顷,更是四海辐辏之地,为整个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尔冬强(左)和张军(右)现场表演

在他看来,整个江浙沪地区的吴越文化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它在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西进东扩的过程中对沿途的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没有诞生之前,人们祭祀大多是用歌唱的形式进行,因为歌曲朗朗上口,容易被人记住,所以代代流传下来。“吴歌”是黎里固有的歌唱形式,它的历史至少与马家浜文化一样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几万年前,只要人类在这里生活,这种歌唱形式就能长久存在于此地。

民谣歌手小河现场弹唱

谈到音乐的起源,民谣歌手小河分享了自己的“寻谣计划”:他从2018年开始尝试寻找“失落的民间童谣”,聚集了一个小团队,靠跑断腿这种“最笨”的方式去四处奔波寻找童谣。他们已经走过了北京、长沙、杭州、上海等4个城市,采访了200多位老人,采集民间歌谣资料300余份,从中提取活化出30多首美妙动人可以传递给今天以及未来孩子的本土童谣。“有时候,音乐人太容易陷在自己的理想中,需要及时地抽离象牙塔,去关注脚下的土地,关注身边的生活,关注生活中真实的人。”小河说。而在这样的搜寻中,他发现方言在艺术传播中极为重要。“只要一出口,方言就像是连接时空的一个隧道,一旦有人哼唱起来,亦或是将音乐从录音机里潺潺流淌,仿佛这样的隧道就被打通了。”

好的音乐是情绪的稳定剂

音乐人老狼回忆起自己入行前的经历:他对民谣的喜爱起源于聆听台湾校园音乐,曾经在上海的大舞台上观看叶家秀的演出,身边都是拖家带口的中年人,当他想起台湾校园民歌,就不禁回忆起中年人紧缩的眉头、汗津津的T恤衫和哭闹的孩子们。这些经历生活磨砺的人们,将叶家秀的歌曲视为寄托,听到《风吹》,《思念你》等质朴而温暖的旋律时,眼中闪烁的光芒,身体不自觉地投入,让他印象深刻。

主持人李蕾与老狼(右)现场对谈

他对音乐的第二次反省是在2002年,他和朋友去四姑娘山旅行,前方有两个牧羊女结伴而行,夕阳落在牧羊女的发梢上,女子突然开始放声唱起《青藏高原》。此前,老狼对这首歌的印象停留在大型电视节目里,第一次现场听到这首歌的他,感到自己脖子后面的汗毛都竖起了。“这是人类特别真挚的情感,散发着原始的能量。当年我开始唱校园民谣也是在青春期,也是有想要吸引女孩注意的心思,这首歌又让我感受到音乐的动物性的能量,它是人类从原始时代就拥有的本能。”

远在中国台北的方文山,也通过远程连线与现场的观众见面,他分享,罗大佑的《之乎者也》是给他冲击最大的一首歌。“这首歌当时为我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我明白,原来音乐还能这样来表现。”

“对于好的音乐,每一个人的判断标准都不一样。”小河说,在他看来,好的音乐是能触动自己的音乐。在方文山眼中,对好音乐的标准要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情感层面:只要在大街小巷流传,成为某个时代的共同回忆,从情感而言就是好音乐;另一面是专业角度,哪怕音乐的传唱度再高,只要编曲重复度太高,或是有别人的创作影子,没有自我的实验和创新,就不能称为好的音乐。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晓峰(右)、方文山(左)加入到了现场嘉宾中

“从专业角度,音乐是有好与坏之分的。”方文山说。“比如一些网红的歌曲,旋律比较洗脑,朗朗上口,但是如果把旋律抽走,歌词是不能阅读的,编曲形式亦没有新意,从专业角度而言,并不算过关。”

方文山感慨现在生活节奏太快,自己应接不暇,唯独在音乐中可以释放片刻的自我:“生活中没有音乐怎么行?它是情绪的稳定剂。”在老狼看来,音乐是一处私密的个人角落,也是一场情感宣泄。他现在偏爱爵士乐,这种音乐形式背后的自由与不羁深深吸引了他。“可以无拘无束地安放自己的情绪,没有压力。”

穿越回唐朝,演绎一首昆曲

“昆曲用上海话说,就是‘睡睡吃吃’,我喜欢昆曲,是因为它能给我带来快乐与放松。”“昆曲王子”张军表示,昆曲的唱词较多地使用了古汉语,比如“良辰美景奈何天”这样的唱词,体现了古汉语独特的文学韵味。

张军(右)现场演唱昆曲段落

京剧、越剧等剧种都是用胡琴伴奏,音乐是板腔体,而昆曲用笛子伴奏,音乐是曲牌体,昆曲共有4466个曲牌,常用的有两三百个。“板腔体比较像流行音乐,注重音乐的旋律;曲牌体则更像古典音乐,讲究音乐的结构及严谨性。”昆曲中有非常超然的部分,超越爱情、超越人生、超越时间,这些都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像《牡丹亭》的精彩就在于杜丽娘的向死而生,如果没有这一笔,也许就变成了俗套的爱情故事。

“我最想穿越回唐朝,回到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时代。唐明皇是梨园始祖,他本人是优秀的打击乐器家,杨贵妃是舞蹈家和作曲家,当时他们在宫殿里,就是一个击鼓、一个歌舞的神仙眷侣。”在张军看来,国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热爱,只要母语是汉语,中国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化就深埋于心底,只等待着被唤醒。

“另一方面,时代也给我们造就了可能性。当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会去找‘根’。”所以,昆曲人不仅要做好传承,更要做好传播,扮演好这样一个“唤醒者”的角色。

现场连线的诗人翟永明朗诵了自己的诗作《菊花灯笼漂过来》:“菊花一点点漂过来/在黑夜/在周围的静/在河岸沉沉的童声里/菊花淡/淡出鸟影”她提到,民谣和戏曲的节奏感,对她的诗歌创作亦有启发。有关中国传统戏曲的创作,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她最近的诗作里。

诗人翟永明(右)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对话

通过“寻谣计划”走遍大江南北的小河,最想回到的是童年时代。“我发现世界各个地方都有特别棒的原生态音乐,能够在孩子心中种下广阔的一片天地,但是我小时候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形式,所以特别遗憾。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回到我的童年,把这些音乐传播给我的小伙伴,让他们从小就把对音乐的美好理念、对世界的憧憬装在心底,带着对音乐的爱长大成人。”

老狼想回到原始时代去,去感受人类为本能发出的声音。他记得,自己在儿童时代曾经听到一首哈萨克族的摇篮歌曲,这首歌最后不再能找到踪迹,但是当时年逾七旬的祖母哼唱着这首民歌,在摇椅上抱着孩子摇晃的画面,烙印在他心底。“小河想回到儿童时代,我就想回到原始时代,那个人类要为求偶发出声音的年代,去发现音乐最终极的秘密,看它是如何和人类文明一起繁衍至今。”

“吴歌节”的背后故事

“吴歌节”总导演、活动策划人李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黎里古镇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继承了吴越文化的基因。未来,黎里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将围绕构筑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全力打响“江南水乡游黎里”品牌,高质量建设“国际生态文旅示范小镇”。“一座古镇应当拥有自己的文化品牌,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路径。吴歌,源于吴地,黎里源于田间地头的芦墟山歌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但吴歌也有属于士大夫的文化源流,两者形成了完整的吴歌文化。”李琳说,为此,她邀请了沉下心做音乐的民谣音乐人、芦墟山歌的传承者,以黎里原本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为舞台,真正将音乐融于古镇风貌,注重时尚与传统的结合,关注音乐带给心灵的温暖与关怀,尝试古镇慢生活的可能性。

来到黎里古镇的嘉宾合影

“希望明年的吴歌节,能够拥有更开阔的场地,举办更多文化艺术活动,更深度地挖掘传统文化魅力,用现代的表现形式展示这些宝贵的历史文脉,不再拘泥于庙堂之高,而是流传于千家万户,飞入寻常百姓家。”李琳说。

此次“吴歌节”将持续到10月10日,除了遍布在古镇里的音乐舞台和论坛现场,还能在江南特有的民居里见到历史和现代艺术的汇集。在黎里古镇的李庄大院里,将展出“最耀眼的星”谷村新司视听展,保留古宅原有格局和白墙黛瓦的素雅,置入声音及影像空间艺术,以《星》为线索,沉浸式回顾日本歌手谷村新司40多年的创作历程。

走出李庄大院,亦可漫步至坐落于黎里古镇展示中心的尔冬强口述历史工作坊,亲证一段过往——那里将展出关于发端于黎里古镇的南社等文化人后代的采访以及吴地文化历史文献展览,也许还能撞见金宇澄的“繁花书房”在祖屋门前挂牌。

黎里的历史文脉丰富,行走在古镇中,能在原工部尚书周元理私邸、现柳亚子纪念馆探寻南社历史;也能在中国锡器博物馆、六悦博物馆感受传统工艺的匠心……李琳希望,此次“吴歌节”能让人们感受江南之美,枕水而居,让歌声回荡在梦田。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张亮亮

憋屈的恒山,身为五岳却籍籍无名,真是因为与衡山重名的缘故吗?

所谓“岳”,就是山丘,这个字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特指大山、名山。看结构,也是由山和丘两个字组成,只是在上,在下。意即:山上有丘,丘下有山。

山是有等级的,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峰、峦、丘、岭、镇和岳。山之尊为岳,岳是山的最高等级。

显然,是高级版的山,级别与档次明显都比山高。

古南岳天柱山

中国地大物博,山川众多,大山大川,大江大河,数不胜数。单说大山,中国至少有几千座之多,但能称得上“岳”的,仅仅只有五个。那就是我们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以及中岳嵩山。

那西部名山、大山众多,如喜马拉雅、巍巍昆仑、冈底斯、天山、喀喇昆仑、横断山脉、千里祁连、六盘贺兰、阿儿金阿尔泰、玉珠玉虚、慕士塔格、汗腾格里、公格尔托木尔、博格达、贡嘎山、岷山、夹金山、崆峒山、太白山、终南山、哀牢山等等……这么多大山、高山,都没资格称为“”,只有泰山、华山、衡山、恒山以及嵩山才能叫岳,这又是为何呢?

华山南峰

这是因为,三山五岳是古人设定的。而古代交通不便,车马劳顿,人烟稀疏,西部偏远地带,几乎没有人涉足。换句话说,古代人根本就不知道西部的这些大山,而中原王朝只局限于黄河、长江流域,这些地方是国家中心,人口稠密。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新疆的大沙漠和天山等地,都是人迹罕至的偏僻之地。古代诗人、文人墨客,基本上不知道西部的大山。比如珠峰,也是在康熙年间才晓得喜马拉雅山脉有这座高峰。而杜甫的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西岭,就是指成都平原以西的大雪山,也泛指贡嘎山。但他也只能是遥望,无法抵达。

避暑胜地——江西庐山

因此,古人所讲的、写的名山,都是指东部的风景优美的山川,比如庐山、黄山、雁荡山、普陀山、花果山、崂山、天柱山、九华山、五台山、峨眉山、武夷山等,其中根本就没有雪山。

那么,五岳中谁是最早被确定、被认可的呢?

五岳独尊是泰山

这就是东岳泰山!五岳独尊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哈!泰山在五岳中虽然不是最高的(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低于华山),但无疑是地位最稳固的!也是五座山中最早被确定为“岳”的。

有史记载,最早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古人就知道了泰山,认为此山直通帝座,是座神山。每逢王朝换代、新皇继位,祭天、朝拜大典等祭祀活动,都选择在泰山举行。秦始皇生前曾数次莅临泰山,举办各种祭祀活动,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皇位稳固。

黄山风景

因此,泰山自古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自先秦到清朝,有13代帝王先后登临泰山祭祀封禅,此外还有24代帝王没有亲临,但委派了官员前往泰山进行祭天活动,次数多达72次。泰山顶留下了20多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泰山

早在1982年,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就有泰山。1987年底,泰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07年3月,泰山被评为国际5A级旅游景区。

因此,五岳之中,泰山成名最早,名气最大,“五岳独尊”,当仁不让。当然这也与它的绝佳地理位置有关。

泰山观日出

泰山身处齐鲁大地,孔子故乡,东临大海,西临黄河,南有汶水、泗水,东有沭河,东西长200多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其主脉、支脉、余脉深入周边数十个县,盘卧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巍峨壮观。

泰山背靠华北平原,傲然耸立,古时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才改称泰山。

泰山

除了泰山外,西岳华山是第二个被确定为的。华山距离长安(今西安)很近,仅100多公里,而长安又是十三朝古都,闻名遐迩,在古代它可是多个朝代的首都、政治和文化中心,因此,爱屋及乌,华山也是很早就成名,古称“太华山”。

华山南接秦岭,北瞰渭黄,以险峻著称,有“天下奇险第一山”之称。华山之所以叫华山,正是隐含着“华夏之根”之意。华山是全真教圣地,有72个悬空洞,24座道观,相传陈抟、郝大通、王重阳、贺元希等道教高人,都曾在华山修炼居住过。金庸的华山论剑,之所以选择在华山,正是因为华山的险峻。

华山北峰

自古华山一条道!华山之险,五岳中无与伦比,其主峰南峰海拔2154米,为华山最高峰,也是五岳最高峰。登顶南峰,顿觉天近咫尺,手可摘星。举目四望,群山连绵,苍莽起伏,黄河滔滔,渭水如丝如带,蜿蜒曲折,渭河平原如棉如帛,美景尽收眼底。

攀登华山的游人如织

由于古时候长安大部分时间段都是京城,所有华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做中岳。直到洛阳成为中都,开封成为汴京,京城东移,发现了嵩山,至此华山才被定为西岳,而中岳的名号,自然给了嵩山。

华山

华山紧跟泰山,也是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2004年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2011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岳嵩山古代叫“外方”,夏商时叫崇高、崇山,西周时叫岳山。嵩山位置不错,地处中原腹地,西临古都洛阳,东临郑州,属于伏牛山系。嵩山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总面积450平方公里,共有72峰。最高峰是位于少室山的连天峰,海拔1512米;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海拔1491米。

中岳嵩山

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颖水,东通汴、郑,西接洛阳,是中原王朝的重要屏障,也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诗经》里说嵩山:嵩高惟岳,峻极于天。

嵩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名胜风景区,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嵩山

当然,我们平常人知晓嵩山,还是因为大名鼎鼎的少林寺!天下武功出少林,而嵩山少林寺是最正宗的少林寺。

说完了泰山、华山和嵩山,再来聊一聊憋屈的南岳和委屈的北岳。

嵩山风景

五岳中,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名气最低。隋朝之前,衡山连南岳都不是,在西汉至隋初的几百年间,南岳一直是安徽的天柱山,衡山啥也不是!直到隋文帝杨坚南巡后,才封衡山为南岳,天柱山变成了古南岳。

南岳衡山

衡山自然景观并不出众,被揉进了太多的商业因素,道观、寺庙太多,一派浓厚的商业气息,缺少纯粹的自然景观。

衡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300米,是五岳中最矮的!几乎比华山低了一倍。不过,衡山依旧是进入了国家风景名胜区名单中,也入选了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目录,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当年8月,衡山再度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南岳衡山

衡山还好,而北岳恒山就惨多了,在历史上,恒山到底是哪座山是有争议的,直到大清康熙年间,才把山西浑源县境内的恒山定为北岳。之前,北岳是河北省阜平县大茂山,皇帝祭祀都是到大茂山。

南岳衡山

衡山是一系列山脉的总称,不是某个山头,更不是某座山峰,所以至今北岳的具体坐标,还存在争议。更尴尬的是,迄今为止,恒山是五岳中唯一的4A级景区,人家都是5A,偏偏它是4A。而且,恒山确实是没啥看点,悬空寺恐怕就是唯一值得看的了。

北岳悬空寺

五岳中,恒山被确定得最晚,历来争议不断,风景又不太出众,缺少人文景观,所以名声不响,甚至籍籍无名。要命的是,恒山与南岳衡山名称的读音相同,大家往往分不清恒山、衡山。恒山之名的由来,至今仍不清楚。按说,南有衡山了,北岳就不能再叫恒山,以免撞衫,弄得人糊里糊涂,分不清楚。

恒山

在古代,恒山所处地区是蛮夷之地,长期为北方少数民族所控,没有中原文化的熏陶,人文气息不足,名气自然不响。此外,恒山所处的位置也不好,四周名山众多,有太行山、五台山、吕梁山等。恒山处在北方苦寒之地,冬季的风景大打折扣。

恒山

再者,恒山山脉绵延200多公里,从浑源到朔州,山峰林立,虽然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米,五岳中仅次于华山南峰,不算低,但恒山山脉中,海拔超过2400米的山峰有数十座,超过2000米的山峰更是多得数不过来,这样一衬托,天峰岭就不显得高了。而且,由于海拔的缘故,恒山山脚下就海拔一千多米,山峰相对来说只有一千多米高,而且北方的山体较大,这样一来就显得坡度缓,山体不够险峻,缺乏擎天的气势。

恒山

加之历史上有两个北岳,人们往往分不清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北岳!游客来恒山,都是来看悬空寺的,这就造成众人只知悬空寺,不知有恒山。好在金庸的《笑傲江湖》里,有个恒山派,才让大家知道北方有座恒山。

恒山

恒山与泰山、嵩山相比,缺少高山峻岭该有的气势;与华山相比,缺少高耸于入云的险峻;与衡山相比,缺少文人墨客的人文底蕴;与嵩山相比,也缺少中原文化的熏陶。所以,恒山名气低落,是地理位置以及历史原因所造就的必然。

恒山

古人形容东西南北中五岳,用了5个字:坐、立、飞、行、卧。意即: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这是非常形象的比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