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c8650游戏(第一次用智能手机你选择的是?这些机型都很热门经典)
华为c8650游戏文章列表:
- 1、第一次用智能手机你选择的是?这些机型都很热门经典
- 2、荣耀MagicBook Pro 2020评测:16.1英寸理想屏+MX350
- 3、被美国针对,TikTok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 4、华为称6G将在2030年到来,即将发布6G白皮书
- 5、美国意欲封禁Tiktok:到底在恐惧什么?
第一次用智能手机你选择的是?这些机型都很热门经典
[晓报告]本文共计893字,阅读耗时约1分45秒
问你全球第一部智能手机是哪个?你可能会想到是苹果或安卓手机,但其实1994年发布的IBM Simon才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智能手机。
小编下面主要谈论苹果和安卓手机,因为苹果和安卓手机,是具有真正改变意义的,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在小编心中真正意义的智能手机。
2007年初代iPhone发布,2008年发布第一部安卓手机HTC G1。整整十年过去了,手机的世界又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国产手机已经崛起,而当年的安卓手机鼻祖HTC,已越来越没落。
2010年左右,是苹果和安卓智能手机腾飞的几年。很多人都在这时候购入了第一台苹果或安卓手机。
小编下面整理了一些比较热门的早期智能手机,看看有您当年的爱机吗?
iphone4
iPhone4,一代经典苹果机型,也是很多人接触智能手机的第一台手机。不过小编是没用过iPhone4,小编当年一直觉得这手机真漂亮,要是能拥有这个手机真就完美了,以后怎么会有比这个还完美的手机呢?感觉大小,外观真的都是完美。~~哼~完美
htc G3
HTC G3 HERO,小编的第一台智能手机,2010年大学入学,朋友推荐购买的,当时脑子里想的都是诺基亚n97一类的,脑子里根本没有安卓智能机的这种概念,入手后慢慢地才发现真的很牛。可惜没用两年就丢了。感觉G3外观真的很好看,小下巴很个性,收藏都很值得。
三星i9000
三星Galaxy S(I9000),Galaxy第一代机型,现在一直升级换代,销量也都不错,三星的旗舰机型。2011年的i9100也是三星当年非常火爆的手机。
moto defy
MOTO Defy(ME525),国内叫戴妃,首款安卓三防手机,当时也是非常高关注度的一款手机。小编同样梦寐以求。
华为c8650
华为c8650,是电信定制机,主要针对学生市场,当时大部分地方是享受0元购机(充300元话费赠送),很多人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拥有了一台智能手机,这部分人大部分属于不太关注智能手机,属于被电信推广普及的用户。
魅族m8
魅族m8,是魅族的第一款手机产品,也是当时的国产机皇,由于比iphone低一半的价格,又搭载了安卓系统,让其也拥有相当高的热度。
小编统计的都是2010年左右比较热门的智能手机,应该会有用过以上手机的朋友吧,没有的话也可以投票,让咱们看看当年哪个品牌受欢迎。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与您的第一部智能手机有意思的小故事。别忘了告诉大家品牌型号哦(⊙o⊙)
你的第一部智能手机是哪个品牌 单选 0人 0% 苹果 0人 0% HTC 0人 0% 三星 0人 0% 索尼 0人 0% MOTO 0人 0% 华为 0人 0% 魅族 0人 0% 中兴 0人 0% 联想 0人 0% 其它(欢迎友好评论)
统计将于2017年4月19日20:00结束。
荣耀MagicBook Pro 2020评测:16.1英寸理想屏+MX350
一、前言:16.1英寸理想屏的轻薄本 MX350加持性能不愁
自发售以来,荣耀MagicBook Pro就凭借那块独特的16.1英寸超窄边框理想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笔记本小屏横行的时代,可谓一股清流。一块超窄边框的屏幕,无论办公还是娱乐,都会带来不小的加成,某种程度上也将大屏与轻薄的矛盾化解了不少。
在距上一代发售大半年之后,荣耀MagicBook Pro迎来了换代升级,依然能看到那块16.1英寸理想屏的身影,整体设计风格也没有太大的变动,而最大的惊喜则来自于性能的变化,这一次的升级,终于让轻薄本摆脱了曾经“15帧不卡,30帧流畅”的游戏体验。
这次荣耀MagicBook Pro 2020的显卡升级十分给力,直接用上了最新的MX350独显,相较于上一代有着20%左右的性能提升,不仅网游通杀,甚至玩一些曾经的3A游戏,都能够在略微降低一些画面设置的前提下实现60FPS的流畅运行。
另一方面,处理器也迎来了小升级。十代酷睿Comet Lake-U系列低功耗版,主频更高,同时对于功耗的控制更为优秀,据官方数据,相较于上一代的提升也在16%左右,并且荣耀MagicBook Pro 2020上搭载的还是25W的满血版,在重度负载下的表现会更加优秀。
除此外,荣耀MagicBook Pro 2020还加入最新Intel WLAN 模组Intel ®Wireless-AC 9560,支持160MHz带宽、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可达1733Mbps,并支持多屏协同,可以实现手机和电脑间的同屏显示、跨屏操作。
这次为了配合全新的硬件配置,还首发了一个高能模式,能够进一步发挥硬件的性能。
接下来,就一起通过详细评测,来看一看新版荣耀MagicBook Pro 2020究竟怎么样。
二、外观:大屏幕配窄边框 屏占比高达90%
机身外壳的设计十分简洁,全金属外壳,A面仅有一个HONOR的LOGO。
荣耀MagicBook Pro 2020拥有一块16.1英寸的大屏幕,依靠强大的架构堆叠能力成功突破了“四面微边框”的全行业瓶颈,最窄处仅有4.9mm,下边框仅为14.6mm,屏占比高达90%。屏幕素质方面,其拥有100%sRGB高色域,并支持护眼模式,足以满足日常娱乐需要。
荣耀MagicBook Pro 2020的扬声器并没有设置在机身两侧,而是布置在C面的键盘旁,在音腔相近的前提下,这样会让双扬声器的效果更强。
指纹识别兼做电源键,布置在右扬声器的上部。
弹出式摄像头隐藏在键盘中,不用时可以按压收回,兼顾美观和隐私安全。
荣耀MagicBook Pro 2020支持多屏协同功能 ,部分支持NFC的荣耀/华为手机放置在贴纸区,即可实现电脑与手机的连接,并实现电脑与手机之间的文件传输,文件编辑和接打电话等功能,带来快捷高效的使用体验。
D面,前侧可见双麦克风开孔,底部设置有两条橡胶垫,可以支起荣耀MagicBook Pro 2020,让中间的入风口更好的吸入空气,出风口则隐藏在转轴处。
接口方面,荣耀MagicBook Pro 2020拥有USB 3.0接口×3、全功能Type-C口×1、HDMI接口×1、3.5mm耳机插口×1,此外左侧USB接口旁可见一个电源指示灯。
背部拆机图,荣耀MagicBook Pro 2020采用了双热管 双风扇的散热配置,中间插有一块512GB固态硬盘,旁边则是英特尔AC9560无线网卡,支持160MHz带宽。
充电器方面,荣耀MagicBook Pro 2020配备了一个65W可分离双头USB-C充电器,重量仅为160g,数据线双C口可拆设计,在充电之外也可以作为数据线、视频线使用,也可以直接为手机充电。值得关注的是,65W可分离双头USB-C充电器支持最高65W电脑快充,30分钟可为荣耀MagicBook Pro 2020充电约50%,同时也能给荣耀USB-C口的手机和平板快速充电,30分钟可为荣耀30 Pro充电72%,功能非常强大。
三、常规性能测试:CPU性能略有提升 比肩上代i7
荣耀MagicBook Pro 2020在配置方面提供了i7/i5两个版本,本次的评测机采用了i5-10210U、MX350独立显卡、512GB NVMe硬盘外加16GB 2666MHz DDR4双通道内存的配置。
——CPU性能测试
荣耀MagicBook Pro 2020搭载的第十代英特尔酷睿i5-10210U处理器,相较于上一代与之对应的i5-8265U,依然是14nm工艺、4核8线程、6MB缓存,TDP分为10W/15W/25W三个级别和相同的基本频率(1.6GHz),最大频率从3.90GHz提升到了4.2GHz,同时增加了对于DDR4-2666内存的支持。
1、CPU-Z
荣耀MagicBook Pro 2020在CPU-Z中,单线程得分456.8,多线程得分2215.2。作为参考,上一代i5-8265U的两项得分分别为432.4、2028.2。
2、国际象棋跑分
荣耀MagicBook Pro 2020在国际象棋基准测试中性能倍数为28.20,得分13533千步。
3、CineBench R15
在CineBench R15中,荣耀MagicBook Pro 2020的i5-10210U单线程得分166cb,多线程得分699cb,在快科技移动CPU天梯榜中可以看到,上一代i5-8265U的单线程、多线程得分仅有158cb和550cb,这个分数甚至能够超过上一代的i7-8650U(单线程:169cb 多线程:605cb)。
4、wPrime
i5-10210U的多线程跑完wPrime v2.1 1024M用掉了253.014秒,单线程跑32M则耗时36.761秒。在快科技移动CPU天梯榜中,i5-8265U的成绩为402秒,i7-8650U的多线程跑1024M成绩仅为303秒。(时间越短越好)
综合来看,考虑到理论性能上,虽然仅在最大主频有所提升,i5-10210U相较于上一代的提升也确实符合期望,综合来看(多线程)的性能提升在12%左右,部分成绩可以比肩甚至超越上代i7,也算是一点小惊喜。因为提升主要来自最大睿频,因此在寒冷且散热良好的条件下,或许提升会更大。
——磁盘性能测试
荣耀MagicBook Pro 2020搭载了一块512 GB西数SN730固态硬盘,在AS SSD Benchmark中,顺序读写分别达到了2884.93MB/s、2376.22MB/s的速度,4K随机读写也分别达到了45.17MB/s和133.11MB/s。
在CrystalDiskMark中,顺序读写速度分别为3329MB/s、2668MB/s,4K随机读写52.94MB/s,190.8MB/s,保证了日常使用时读写的流畅。
——屏幕测试
荣耀MagicBook Pro 2020的这块屏幕尺寸很独特,为16.1英寸,此外屏幕素质也相当不错。
99%的sRGB色域,73%的AdobeRGB色域,因为测量误差,实际测量结果已经非常接近与官方数据100%sRGB高色域的覆盖,可以满足日常使用的要求。
最大亮度293.8nit(由于测量误差,实测已非常接近官方300nit典型值数据),对比度为1050:1,最低亮度仅有3.5nit。
色准平均值为1.31,一般在3以内即可认为肉眼看不到明显差别可以用作日常使用,不过青色的偏差值较大(5.57)。
四、显卡性能测试:MX350进步明显 3A大作也可一战
相较于上一代MX250不痛不痒的提升,这一次的MX350在性能上的提升可谓相当显著。流处理器数量由384升级到640,同时ROPs、位宽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频率有所降低,基础频率1354MHz,加速频率1468MHz,在一通加减法之下,理论上MX350在性能上依然有着20%左右的提升。
——3DMark跑分
在3DMark Fire Strike测试中,荣耀MagicBook Pro 2020搭载的MX350图形得分4326分,相较于快科技移动显卡天梯榜中MX250的成绩(3670)提升了18%左右。
在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中,荣耀MagicBook Pro 2020搭载的MX350图形得分1990分,与曾经测试过的满血版MX250相比,后者图形分数仅有1790分,有着11%的提升。
——游戏测试
1、英雄联盟
在目前最火爆的MOBA游戏《英雄联盟》中,荣耀MagicBook Pro 2020的表现相当出色,1080P极高画质下,帧数稳定在100FPS以上,日常游戏没有任何问题。
2、守望先锋
选择在《守望先锋》的训练场进行测试,使用1920×1080分辨率,画质默认高,渲染100%,从出生点向前奔跑记录帧数,在测试中,帧数最高可达到64.9FPS,整体运行流畅。
3、坦克世界
对于画质较好的《坦克世界》来说,荣耀MagicBook Pro 2020能够在中档画质下实现流畅运行,平均帧数能达到112.467FPS。而在最高画质下,帧数最低会掉到40帧左右,可以适当调整画质选项来提高帧数。
4、GTA5
不仅限于网游,荣耀MagicBook Pro 2020甚至能够带动一些3A大作,比如最近正在白送的GTA5。在1920×1080分辨率,贴图质量为中(高会爆显存),其他设置为高,人群密度、事业范围等均调到中等的画质设置下,运行效能测试,荣耀MagicBook Pro 2020在多个场景下的平均帧率为45FPS,适当调低部分画质设置,达到60FPS也不成问题。
五、续航及温度测试:CPU单烤功耗稳定35W 续航6H起步
——温度测试
1、CPU烤机测试
在开始的60秒,CPU功率稳定在35W左右,此时CPU频率3192MHz,温度为95℃。
从1分30秒开始,功耗就开始下降,温度随之也开始降低,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维持在30W左右、93℃、全核2993MHz的情况下运行。
2、GPU烤机测试
使用FurMark进行GPU烤机测试,分辨率设置为1366×768,经过一段时间后,MX350的温度稳定在64℃,运行频率则保持1366.5MHz。
3、双烤
使用FurMark同时使GPU和CPU满载,因为电源功率的限制,GPU和CPU的功耗和频率都降低了不少。
在双烤刚开始的一段时间,i5-10210U的功耗维持在24W左右,此时温度为95℃,全核频率2893MHz,GPU频率维持在1493MHz,温度为73℃。
当双烤时间继续延长,i5-10210U的功耗会降至15W,频率降到了2195MHz,而MX350则维持在1493MHz的频率运行,二者的温度分别稳定在79℃和67℃。
——续航测试
使用PCMark 8来测试一下办公续航的表现,选择平衡电源管理模式,关闭其他进程,亮度设置为50%,开启Wi-Fi、蓝牙。最终实测在不间断使用文档操作、视频、网页浏览的情况下,续航时间可达到6小时8分钟左右,正常使用时远达不到这样的强度,即使不插电也可以轻松满足白天的办公需要。
六、体验:自带打鸡血的高能模式 多屏协同办公也不错
除了本身就拥有不错的硬件配置外,荣耀MagicBook Pro 2020还在系统中进行了诸多优化,比如电脑管家很方便的就可以对电脑进行设置、通过Fn P快捷可以开启高能模式、而多屏协同可以带来的手机与电脑的跨屏交互等等。
——电脑管家
作为系统中的预装软件,电脑管家虽然不具备杀毒软件的功能,但在系统维护、驱动更新、硬件监控等方面,其作用不亚于市面上的一些软件,并且不用担心弹窗和软件捆绑。
在电脑管家的主界面,就会对当前电脑的状态进行一个总结,驱动是否需要升级、设备有无异常、耗电是否正常。此外还有一个简单的资源监控窗口,显示CPU功耗、使用率、内存占用的数值。
其他的功能,像硬件检测可以检测电脑中的硬件工作是否正常、驱动管理就是常见的驱动升级界面,而电源管理中,则可以对电脑休眠时间、硬盘休眠策略等一系列影响续航的系统设置进行更改,省去了在系统中一个一个查找的麻烦。
比较有意思的是最下方的个性定制,荣耀MagicBook Pro 2020可以通过电脑管家对开机首屏画面进行更改,省去了自行刷BIOS的麻烦。
——通知中心
电脑管家除了在管理系统方面有诸多便利,它的通知中心也有很多快捷功能。
点击电脑管家即可在屏幕右侧弹出通知栏窗口。在底部提供了截图、录屏、计算器、记事本、连接电脑这5个功能按钮,需要时就可以通过这里快速的启动相应的功能。此外,最近文档与最近剪贴板两个模块,可以统计出最近编辑、保存的文档和剪贴板的历史纪录,对于日常的文档编辑方便了不少。
——高能模式
在电脑管家的设置中,还可以对电源策略进行设置,在这里能看到荣耀MagicBook Pro 2020首次推出的高能模式,提高对发热的容许度,增加睿频的时间,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这样的功能正好能满足他们的需要。需要指出的是,除了通过电脑管家开启之外,用户还可通过Fn P快捷开启高能模式,非常的便捷。
默认均衡模式
利用wPrime来简单介绍下高能模式的改变,采用多线程测试1024M项目,在进度达到25%时,均衡模式下系统已经将CPU的功耗降低至22.64W,此时核心温度82℃,全核频率在2.65GHz左右徘徊。
高能模式
而在开启高能模式后,在多线程测试1024M项目,进度达到25%时,荣耀MagicBook Pro 2020的性能下降就没有那么明显。风扇速度提升、系统对于温度、功耗的宽容度也进一步增加。此时CPU功耗依然维持在30W,温度为89℃,而全核频率更高,维持在3.1GHz左右。
——多屏协同
荣耀MagicBook Pro 2020可以通过多屏协同功能 与荣耀手机连接,手机开启NFC后,接触笔记本C面标签区域,即可完成自动识别配对。
在连接状态下,不仅手机端的画面会在小窗内同步演示,在电脑端甚至可以直接借助鼠标代替手指,对手机进行操控。
对于手机中的文件,可以直接采用拖拽的方式进行传输,不借助QQ等软件、也无需数据线连接,就能实现文件的跨设备共享。选取一个稍大的视频文件进行传输,134MB的视频传输耗时3s,从速度来看,与目前大多采用USB 2.0接口的手机采用有线连接的速度相比,还是要快上不少。
通过多屏协同功能,用户在荣耀MagicBook Pro 2020可以直接打开手机内PPT/Word等文件进行编辑,包括编辑手机文档,复制手机内容到电脑上等;同时,还可以打开手机端新闻/视频等应用APP和接听/拨打电话,让用户专心聚焦一屏,实现办公效率的提升。
——160MHz 频宽无线
虽然不支持最新的Wi-Fi 6,但是荣耀MagicBook Pro 2020在Wi-Fi 5标准下支持160MHz频宽连接,理论速度达1.7Gbps,实际体验同样不俗。
连接支持160MHz频宽的路由进行测速,由于服务器端的网卡、路由器网口皆为千兆规格,所以测得荣耀MagicBook Pro 2020的无线速度也被限制在了千兆以内。不过即使在千兆网络中,荣耀MagicBook Pro 2020的无线连接速度基本都可以跑满,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也能拥有不低的无线速度。
七、总结:经典再续,生产力翻倍的大屏本
荣耀MagicBook Pro 2020基本延续了之前的设计,大屏幕、全金属机身、独特的双扬声器位置、还有接口配置,基本与之前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一次升级的主要内容就是核心硬件配置,在性能上进步不小。
在十代酷睿i5-10210U处理器、MX350独立显卡的加持之下,荣耀MagicBook Pro 2020这款本身就拥有16.1英寸理想屏的轻薄本,在娱乐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毕竟曾经的大屏幕仅仅能为观影、轻度游戏等带来优势,而如今性能提升明显,这块十分适合娱乐的大屏幕配合不俗的性能,甚至可以游玩3A大作,也终于算是能够大显身手。
而在这些硬件优势之外,荣耀MagicBook Pro 2020还有诸多的软件优势尤其独特。毕竟软件功能也包含在你所付费购买的服务中。荣耀MagicBook Pro 2020可以很好的与手机协同工作,即便自己单干,电脑管家提供的性能管理、快速截屏/录屏等辅助也可以让工作更为轻松,这些软件方面的深度定制,都是不小的加分项。
在曾经的荣耀MagicBook Pro上,我们见证了轻薄和大屏幕之间分割的缓和,而如今,在荣耀MagicBook Pro 2020上,我们又一次见证了性能与轻薄的和解。
对于笔记本来说,轻薄是大大的加分项,而人们对于性能的追求也从未停止,荣耀MagicBook Pro 2020可以说是对于轻薄、大屏幕、性能这三点需求的均衡做出最优解的存在,而软件方面诸如多屏协同之类的功能,也是不可忽略的亮点。
在目前搭载MX350的产品尚未完全铺开的情况下,荣耀MagicBook Pro 2020极具竞争力。如果对于轻薄有要求,同时又有升级生产力的需要,荣耀MagicBook Pro 2020绝对能够将你满足。
被美国针对,TikTok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玩机技巧、数码评测、科普深扒,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
----------------------------------
短短两天时间,不断有TikTok的消息传来。字节跳动在美国的命运似乎有些前途未卜,截至发稿前,最新的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将给字节跳动45天的时间去洽谈将TikTok出售给微软的事宜。
事实上,这两天过得胆颤心惊的,可能不止有字节跳动。因为特朗普似乎并没有打算“见好就收”,TikTok似乎只是他用来“儆猴”的那只“鸡”。据路透社8月2日报道,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表示,总统特朗普“不久后”将对“ 直接向中国政府提供数据的中国科技公司”采取行动,这些这科技公司“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他们口中的中国科技公司会是哪些?美国版“轮到你了”,下一个会是谁?
TiKTok必须死的真实理由
在猜测下一个会是谁之前,我们先要简单理清楚TikTok被封禁可能的真实理由。
从今年3月以来,TikTok在全球的增势迅猛。3月、4月和5月的下载量均保持过亿。据SensorTower,今年上半年,和去年相比,TikTok的总下载量增长了88.7%。以6.26亿次的安装量,成功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非游戏应用。在这群热爱TikTok的外国人里,美国人是其最狂热的粉丝之一。在TikTok的市场份额里,美国占据了8.2%,排名第三。
当TikTok赚尽了人们的好感之后,便开始挣钱。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TikTok应用内购收入已经达到4.56亿美元。其中,美国用户排名第二,贡献了8650万美元,占19%。不仅如此,庞大的用户数还带来较大的广告红利。
主要平台成立8年后的营收状况对比,图源:Totem Media
据传播集团电通安吉斯的首席数据官Gautam Mehra的说法,在2019年11月到2020年2月期间,在TikTok上做广告的比例同比最高增长了60%。据媒体报道,2018年的时候,TikTok曾在Facebook等平台投入大量广告,金额为10亿美元。曾经撒钱的变成了如今挣钱的,美国那些靠广告吃饭的巨头们肯定不平衡。
不仅是经济上的威胁,还有文化上的冲突。很长的时间以来,都是美国在主打文化输出。不论是在其电视剧还是电影里,塑造出来的美国形象都是颇为正面、令人向往的。但如今有了TikTok,一个中国人开发的软件。并且,据SocialBook全球红人营销2019年底的分析,60% 的TikTok月活跃用户在 16-24 岁之间。不是说它已然说了什么,而是它想要和这群代表着未来的年轻人分享什么,已经不在美国的掌控之中。这势必会引起美国政客的怀疑,也是字节跳动“怀璧其罪”说法的来源之一。
下一个会是谁?
问下一个TikTok会是谁,几乎等于是在问在美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同时又影响了美国在全球软硬实力地位的中国科技公司有哪些?
首当其冲的,可能就是App应用领域。据白鲸出海数据,在2016年到2019年里,中国和美国是下载量增长最快的五个国家之二。除此之外,也是收入增长最快的五个国家之二。
在2019年的整个App市场里,游戏类的App又是最挣钱的,收入可以占到72%。在游戏这一块,腾讯就要特别小心。因为据Sensor Tower的统计,腾讯旗下的《PUBG Mobile》和《和平精英》,截至2020年7月份,美国市场占据了其总市场份额的6.4%。并且,它们是全球收入最高的移动游戏,在2020年的前七个月,这两个游戏的总收入翻倍,达到30亿美元。
在非游戏类的App里,欢聚时代和虎牙则需要特别留心。在2020年上半年中国短视频/直播App收入的Top20榜单里,欢聚时代占据了三个,虎牙占了两个。其中欢聚时代旗下的短视频平台Likee2020年上半年在美国的收入,可以占到其总收入的19%。
在电商领域,阿里则要特别小心。据SimilarWeb 2020年2月的数据,在全球电商平台月访问量的前十名里,有4个美国电商平台和3个中国电商平台。其中,面向全球的中国电商平台,有阿里旗下的速卖通和京东。而速卖通曾经荣登最受美国消费者欢迎的电商网站第6名。
手机领域,最该担心的还是已经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华为。据CounterPoint,2020年5月,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了8197万部智能手机,其中华为份额为19.7%,排在第一。在前五名的品牌里,中国品牌还有小米、vivo和OPPO。但要注意的是,中国手机品牌在美国市场上的表现并不算好,美国可能并不会特别针对。在2020年5月的美国市场,三星和苹果加起来就占据了超过70%的美国市场。不过如果OPPO们继续发展自己的芯片制造能力,未来也很有可能被美国盯上。
家电领域,值得注意的就更多,例如海康威视、大疆、TCL、联想等等。在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2019全球最有价值的100大科技品牌” 里,中国有22个科技品牌上榜。其中就有海康威视、格力、海尔、联想。
据Gartner,在2020年Q2,联想正是美国主要PC厂商之一,出货量位居前三名;另外,虽然没有美国单独的市场数据,但是2020年Q1,TCL、小米和海信,排在全球电视出货量前五名。海康威视和大华,不仅将摄像头做得很好,还制造出了优秀的摄像头管理系统,就连美国的大使馆和美军基地都曾使用过。
那些年被美国针对的中国机构们
TiKTok并不是第一家被美国针对的中国公司,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美国针对中国机构的手段,一直在路上,并且不只有封禁那么简单。
1997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制出了我国原子弹与氢弹的那家机构,成为了第一个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先行者”。
此后,陆陆续续有不少中国企业或机构在美国实体清单上被迫签到。例如,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将华为及其非美国附属的68家公司纳入“实体清单”。同年10月8日,美国将包括海康威视、科大讯飞、旷世科技等28家中国政府和商业组织纳入实体清单。2020年7月20日,美国将华大基因、碳元科技、长虹美菱在内的中国公司或其关联方加入实体清单。
纵观实体清单上的中国机构,打击面越来越广泛。从一开始的核心技术领域扩展到5G、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等,再扩展到并没有太多高深科技的家电领域。这些公司,大都或在金钱上,或在技术上,得罪了美国。比如前文提到的海康威视,再比如长虹美菱是中国重要的电器厂商之一,生产各类家电。虽然没有披露在美国的具体数据,不过该公司在国外的收入,占到了其整体收入的23.65%。
据2020年5月15日美国新更新的实体清单名单来看,中国已经有近300家机构或者个人被列在清单之上,数量之多仅次于俄罗斯。
TIktok的遭遇对中国科技企业来说,既不是一个开始,也不会是一个结束。尽管前路艰难,但如果很难改变不公平的环境,只能继续加码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竞争的能力。
----------------------------------
点击文章顶部雷科技头像,私信回复“搞机”,即可获得玩机技能合集。
华为称6G将在2030年到来,即将发布6G白皮书
华为轮值总裁徐志军在华为全球分析师会议上表示:"6G将在2030年左右上市,但6G还不得而知。他表示,华为将很快发布一份6G白皮书,向业界解释6G是什么。 他总结道:"我们预计实现6G,但6G现在的雏形还不得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研究员朱培英博士在iEEE通信与无线网络大会上的一次演讲中也谈到了第六代网络的概念。他说,在十年内,信息将更加分散,在我们的生活中任何地方都能看到6G的存在。
回到6G,华为正在准备两个主题。首先是与业界合作,定义什么是 6G。深入不断研究6G,指出各方面。
从1G到5G,为了提高速度和容量,移动通信向更频谱、更大频段扩展。随着5G从不到6GHz扩展到毫米频段,6G将进入THz时代,换句话说,6G网络可以提供1Tbps的速度,其亚1THZ频谱可以聚集数万亿的移动设备,而不仅仅是5G网络提供的数十亿。与5G网络相比,6G网络的速度更快且时延更低,6G网络的性能指标有望达到5G的10至100倍,峰值传输速度将达到100Gbps到1Tbps。此外,6G网络在通信、远程医疗、军事和娱乐游戏等应用场景上将会广泛使用。
"对于6G,可能没有6G,但我们会为6G做好准备,"他说。"
"但是现在6G是什么,我们仍然不知道。我们的行业希望在 2030 年左右为消费者和企业做出贡献,如 4G 和 5G,因此现在我们正与业界合作,尝试定义什么是 6G。其次,我们将做基础研究和尖端技术研究,希望实现6G的共同定义。
现在:
中国移动拥有9.42亿用户,其中1.65亿用户使用5G计划
中国电信拥有3.51亿用户,其中8650万用户使用5G计划
中国联通有3.06亿用户,其中7083万用户使用5G计划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多数用户仍在4G网络上,因为三大运营商只有3亿5G级用户。
在这种情况下,当第六代网络到来只有十年的历史时,引入6G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网络将不仅仅是传输数据。它将成为一个分布式智能实体,可以混合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 没有美国零部件,全球供应链部门中很少有公司能够生存下去,即使有人预测 华为的库存将持续不到一年半。但在芯片制造两年后,华为继续发送5G基站。
然而,在不稳定的外围环境中,5G基站基础组件供应的连续性以及如何保持领先的5G轨道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华为4月13日的分析师大会上,华为无线产品线副总裁甘斌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根据华为的预测,6G将在2030年前后上市,华为已经在围绕6G的定义进行基础研究和尖端技术。
首先实现5.5G
在5G基站的中央组件中解决问题,留下"美国砖",是很难移动吗?将轮胎"切换"到高速公路信息是否可行?这些问题成为今年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备受关注的话题。
根据华为披露的供应商名单,华为拥有92家主要供应商,其中美国供应商数量最多,为33家,约占36%。与此同时,华为每年从美国供应商那里购买超过100亿美元。
"华为是芯片和半导体器件的全球买家,我们曾经是世界第三大买家,仅次于苹果和三星,我们的需求很高。与此同时,中国是一个大型芯片市场,每年的采购额接近4000亿美元。如果有这样的需求,总会有公司愿意投资,如果我们的库存消费恰好与此有关,那么我们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华为轮值总裁徐志军在主旨演讲中承认,华为目前没有问题满足行业内客户的需求,但并非永远。
据记者了解,到2020年,华为要节省更多的研发投入,每年研发支出1418.9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5.9%,而5G轨道是投资重点之一。
到 2020 年底,全球已推出 140 多个 5G 网络,5G 用户超过 3.3 亿,全球 5G 网络建设进展超过预期。但我们知道,要实现5G 5G的商业成功,需要C,即5G满足消费者 需求,5G满足B,即5G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两者同步发展。徐说,5G标准应该不断发展,以充分实现基本5G技术的价值,因此华为提出了5.5G。
甘斌告诉记者,5G最初主要针对三种方案,一种是带宽大,二是多功能,三种是低延迟,5.5G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应用方案,分别是UCBC(超宽带上游)、RTBC(实时宽带通信)和HCS(通信意识融合)。
"当我第一次做 5G 时,我不太了解这个场景,因此我发现有必要满足许多需求,因此需要迭代 5.5G 5G 拖车技术。甘先生说,在确定战略方向后,华为继续引领多层次、多波饱和。
到2030年,6G将上市
虽然5G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在竞争激烈的通信行业,技术初创企业周期趋于推进。在5G技术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同时,6G概念的研究与开发也已启动。
在一次分析师会议上,徐说6G应该在2030年左右上市,现在华为已经开始研发6G。
目前,除华为外,多家中国企业也开始研究6G领域。
中兴通讯的研发人员此前告诉记者
"我们在 2018 年成立了专门的公司 6G 研究团队,与中国大学建立了五个联合 6G 创新中心,系统地研究 6G 网络架构、新频谱、新空气插座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其他技术的组合,并专注于基础材料、设备等。未来无人机、无人驾驶飞行器和更遥远的机器人助手都需要物联网来实现这一目标,而6G网络通信技术主要推动物联网的发展。中兴6G研究团队认为,智能无线电、智能覆盖、智能演进,将是6G网络结构的基本技术特征,而 3D连接、智能MIMO、点播拓扑、点播人工智能和新视野通信是6G网络的基本支持技术。
在今年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到2021年,中国将加快5G网络建设,加快6G布局,推进网络优化更新。6G传输能力相较5G有望提升100倍,网络延迟也有望从毫秒降到微秒级
美国意欲封禁Tiktok:到底在恐惧什么?
文/王新喜
tiktok正在面临至暗时刻。
在承受了印度的禁令之后,日前,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禁止在政府设备上使用TikTok。而关于TikTok的禁令,很可能在11月美国大选前有最终结论。当前包括泛大西洋投资、红杉资本在内的一些字节跳动风险投资者已经盯上了这块肥肉,希望张一鸣出售TikTok的多数股权。而张一鸣当然更希望保持对TikTok的控制权。因为张一鸣知道,按照tiktok的增长势头,它在美国的在线广告业务还有着巨大潜力,甚至有可能与Facebook和Google争雄,鼎足而三。
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张一鸣要保持TikTok在美国的控制权太难,被易手或许是大概率事件。
早前特朗普的顾问彼得纳瓦罗就表示,特朗普有权力让TikTok在美国的业务陷入困境。其手段包括将TikTok纳入美国实体清单,以及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针对字节跳动2017年收购TikTok前身Musical.ly的审查。这将迫使Apple和Google应用商店下架TikTok,促使TikTok与字节跳动相剥离。
TikTok的美国公共政策负责人马克尔·贝克曼(Michael Beckerman)在一份给 CNN 的声明中说,该公司将美国用户的数据存储在弗吉尼亚州,备份在新加坡,最大限度地减少跨地区的访问”。今年早些时候,TikTok还聘请了一位美国 CEO——前迪斯尼高管凯文·迈尔(Kevin Mayer)。
美国封禁Tiktok背后的恐惧
然而,这些举措,似乎是无力的,在外界看来它无法缓解美国的安全顾虑,但本质上,所谓的安全顾虑更多是一个幌子,如何遏制TikTok的发展,是美国科技巨头与其政府的共识,他们有着共同利益与立场。
据CB Insights表示,字节跳动几乎已经是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初创公司。Sensor Tower数据也显示,今年4月,抖音及海外版TikTok的全球下载量已突破20亿次,tiktok在今年一季度下载量就达到了3.15亿次,远超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和YouTube等社交巨头的同期下载量。
在应用收入层面,在2020年5月,tiktok拿下全球移动应用(非游戏)收入榜冠军。
2020年第一季度,抖音及TikTok的应用内购收入已经达到4.56亿美元,其中,美国用户贡献了8650万美元,占19%,是中国之外内购收入最高的国家。截至今年6月,Tiktok仍是全球应用下载量榜单的第一名。
有知情人士透露,上一次官方融资期间该公司的估值为750亿美元,而今年早些时候,其在私人股票交易市场中的估值已飙升至1400亿美元。
在此之前,张一鸣采取了诸多解决措施,但无一成功,在这背后,利益是最根本的原因。Tiktok已经成为美国民众、青少年的主流社交媒体软件之一,它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这些老牌社交媒体。按照Tiktok目前的发展趋势,它在数字广告市场,将成为Facebook、谷歌、YouTube的强有力的竞争,甚至与这些老牌硅谷巨头并驾齐驱。
Tiktok并没有硅谷巨头学不会的技术,但背后的技术逻辑无非是算法推荐,但以硅谷技术之先进,却无法复制一个一模一样的东西来竞争。这才是让他们害怕的原因——技术上的问题就简单了,通过更高的技术可以压制。但是一个简单的互联网产品没有技术上的含金量,美国人就是无法阻止它在全世界的流行,它其实也在说明硅谷应用层创新能力的衰退,而中国在应用层面正具备孵化出世界级应用的能力与爆发力。
对于美国封禁Tiktok,斯坦福大学(Stanford)教授互联网法律的法学教授马克莱姆利(Mark Lemley)表示: “这件事令我感到困扰的一点是,它违背了互联网精神。”
“如果我们唯一能用的应用程序是美国的应用程序或来自美国认可的国家的应用程序,那么我们会丢失一些重要的东西。作为消费者,我们不能使用受众人喜爱的技术,这是一种失败……但是从长远来看,美国也在经济上失败了,因为我们在此之前一直是互联网的伟大推动者。”
但之所以美国宁愿背着违宪的争议以及违背互联网竞争精神的原则,也要扼杀tiktok,本质上还是源于美国官方与硅谷互联网巨头的利益捆绑,以及对Tiktok快速发展背后的不确定的恐惧。
美国封禁Tiktok,最大的赢家是一众硅谷巨头
从封禁Tiktok这件事中,我们能看到美国对其本土企业的保护力度。我们知道,美国此前的各种理由——内容审查、侵犯隐私、数据安全等,但有人仔细分析过Tiktok跟Facebook、Twitter所要求的权限梳理,最后发现,tiktok的数量最少。而字节跳动在很早之前就意识到这重风险,其实已经做了各种内容的审查与隐私权限的获取的规避。比如说公开内容审核的流程,在美国、英国等国建设存储本地用户的数据中心;对涉及不同国家地区本地用户数据的代码进行访问隔离等。
很显然,美国封禁Tiktok,受益是一众美国互联网巨头。它符合谷歌、Facebook、亚马逊、奈非、Twitter等一众美互联网巨头的战略利益。他们这一两年来,对Tiktok的迅猛发展以及对自身可能造成的危机感到颇为焦虑。Facebook、Twitter早在去年2月均已把TikTok列为竞争对手。从Facebook的动作来看,其一是发布了许多有TikTok功能的小应用,其二,发布了社交应用程序Lasso,几乎与TikTok雷同。
但从今天来看,Facebook在短视频领域几乎欠缺基因,其lasso的体量与发展势头与tiktok也不可同日而语。
既然正当的竞争干不过,封禁Tiktok,对硅谷巨头来说就很重要了,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帮他们除掉了一块心病。
那么美国政府的官方干预或许一方面有着保护其本土企业利益的因素,另一方面或许也有着争取美国科技巨头支持,向硅谷巨头示好的意图,两者战略意图一致——特朗普也将在政治竞选中能获得更多来自硅谷巨头平台给予舆论支持等诸多好处,有利于推动硅谷巨头与美国政府走的更近。
在过去,硅谷巨头与政府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往往倾向于站在美国政府的对立面,保持着中立的姿态,并将这种范式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因为硅谷巨头不仅在美国,在全球往往也饱受隐私问题的困扰,它们在立场上保持中立甚至对立,才能更好的向公众宣示其互联网的开放、中立、透明与不作恶的信条。
比如苹果、Facebook、谷歌和微软这些巨头的CEO或者领导者会时不时在一些公共议题上有意或无意的与美国政府产生分歧,尤其是一些公益事件与隐私监管问题上,比如说他们曾一致批评特朗普总统退出巴黎气候协议,此前Twitter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把特朗普的两条不实推文打上了“欺诈”的标签。此外比如说,2016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要求苹果协助破解恐怖分子iPhone的密码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这场关于国家安全和个人私隐的争议不断升级。彼时硅谷一众科技公司更是将苹果与FBI的对抗当成了自己的事儿,纷纷递交支持苹果的联合简报。比如Twitter联合Airbnb、Square以及eBay、AT&T和英特尔、Salesforce、甲骨文、IBM和Autodesk、Facebook、WhatsApp、Evernote以及Snapchat等公司、商业软件联盟均呈交了支持苹果的简报。
因为他们明白,“不作恶”是硅谷科技巨头的共同价值观,也是民众对其底线的道德律令,用户隐私关系着科技巨头盈利模式的根基性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与其政府站到同一阵线,意味着会削弱它们的根基性的价值观——隐私、安全和透明、不作恶的信条。
但在目前,在面临强大对手的开放竞争面前,硅谷巨头们收起了他们那一套所谓的公平竞争与开放的互联网原则,而选择了默认甚至支持、推动其美国政府的做法。比如说,早在2019年10月,扎克伯格在乔治城大学的演讲中明确表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对美国构成了巨大威胁”。不久前特朗普在Facebook和Instagram账号投放了数则政治广告,警告美国用户称“TikTok正在监视你的隐私”,并号召其签署封禁TikTok的请愿书。
而在这样一则颇具利益立场倾向的广告上,Facebook选择了支持的立场,因为TikTok在冲击着Facebook的全球社交媒体霸主的地位,它在美国遭遇封禁,Facebook从此少了一个颇具威胁的重量级竞争对手,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而TikTok在印度被封禁之后,一周内,Facebook迅速在印度市场推出Reels,全方位复制了TikTok,尽全力去填补印度市场留下的空白。
另外,我们看到,亚马逊前段时间命令员工删除抖音的消息流出,这背后的原因或许颇为微妙,国内就不用说了,直播带货已经成为电商平台与短视频平台的标配,而在国外,通过tiktok直播带货也已经出现了苗头,不少海外卖家也在通过tiktok引流带货。
有卖家就一针见血指出,TikTok当前还未成熟,但已在瓜分亚马逊的流量,如果放任其增长,瓜分的流量就越多。TikTok一旦被封禁,被瓜分的流量自然会回归亚马逊站内。
而Netflix此前在给投资者的信中首次将Tiktok列入了为数不多的竞争者名单,并表示这款APP的增长速度令人担忧,这体现了互联网娱乐的流动性。很明显,Tiktok正在抢夺Netflix用户的屏幕使用时间。
硅谷巨头们终于在这个问题上站到了同一阵线。
这一方面源于Tiktok对于广告市场蛋糕的蚕食可能性,另一方面是Tiktok占有了大量用户时长,并且相对于老牌社交媒体,美国用户对Tiktok表现出了更高的沉迷度。花旗研究分析师尼古拉斯琼斯在一份报告中称,Tiktok用户3月份在这款APP上平均花费的时间是476分钟,较2019年10月平均花费时间的增幅中在各大平台中位列第一。
因此,Tiktok的难题在于,它当前几乎让所有的硅谷巨头都感觉到恐惧,因为如果按照当前的增长趋势,谁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蚕食他们的蛋糕,因此,从美国互联网市场竞争者的商业利益角度到其美国政府高层的利益,双方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一致性。
这些硅谷巨头和特朗普在一定程度上结成了利益同盟。一方面,巨头们需要巩固全球市场地位,拔掉最具威胁性的眼中钉。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也希望借助硅谷巨头的平台进行政治上的舆论宣传,为大选做舆论铺垫。
因为特朗普或多或少从第一次竞选中吸取了教训——在过去首次竞选美国总统的时候,曾经曝出谷歌当时通过推荐算法,向倾向于中立的美国用户推送与特朗普对立面的内容,这本质上也是信息媒体型巨头通过推荐机制去影响舆论导向。
如今特朗普政府封禁tiktok,本质上是想向Facebook、谷歌、Twitter一系列巨头示好,彼此获得心照不宣的利益交换。
因此,打压Tiktok的背后,本质上也是美国从政界到科技巨头把控国际舆论的战略目的不谋而合。
某种程度上,美国保持对西方世界的舆论把控与领导能力,本质是依赖Facebook、Twitter、谷歌等美国巨头的信息平台,互联网科技巨头也是媒体巨头,而以欧美为核心的国际舆论架构与传播,都掌控在这些美国企业手中,他们通过平台价值观对欧美用户的渗透,在国际舆论引导上做的颇为成功。
硅谷巨头过去将“互联网开放、公平、透明、不作恶的价值观做成了硅谷巨头在全球互联网扩张的文化标杆与价值观标准,是因为别国根本没有能打的宣传工具。我们也会看到,欧美国家的舆论引导、民众认知与偏见总是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这背后本质上也有硅谷巨头对舆论的把控与价值观渗透之功。
而TikTok的崛起打破了这种单边的"信息霸权",如果按照tiktok的涨势继续走下去,它也将成为全球颇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而这个颇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在美国的掌控之外的,它相当于在美国的互联网媒体铁幕中撕开一个口子,形成了另一个在美国掌控之外的文化与价值观输出工具,它可能会削弱美国互联网巨头的媒体舆论掌控力。这让美国政府与科技巨头上的舆论信息掌控与传播战上首次面临着不确定性。
Tiktok有哪些路可以走?
在这种背景下,Tiktok在美国面临的局面艰难性可想而知,因为从这个意义上看,它们(硅谷巨头与美国政府)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抱团反击,已经成为他们心照不宣的选择。
tiktok的应对方式无非是三种:其一,拆分独立运营,在海外重新设立总部。对张一鸣来说,理论上,他可以在美国或英国设立一个全球总部,在中国以外运营字节跳动的所有业务。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这些变化可能包括在中国境外为这款视频应用设立一个总部,或者成立一个新的管理委员会。其二,引入海外投资者,降低字节持股比例,甚至放弃控股权,成为纯财务投资者。其三:分离美国版Tiktok,或者说出让51%的股权,将美国版tiktok拆分出来卖给其美国市场的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或者Facebook等社交平台,从增长中获取股权收益。而字节跳动保留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完整所有权。
上述三条路,前两条已经很难走通,正如有业内人士提到,Tik Tok若还想继续在美国运营,可能只有被美国企业控股这一条路可以走。这对于张一鸣来说,明显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其一,虽然美国市场用户不到tiktok的总用户数的十分之一,但在付费能力与商业价值上是最大的。Sensor Tower今年4月的报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抖音及海外版TikTok的应用内购收入已经达到4.56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就占了19%。
其二,从广告营收上,如果将Tiktok分割,失去了美国市场与其他市场的融合效应,它对广告商的吸引力也会降低。
但也有人建议Tiktok可以参考华为的做法:放弃美国,但尽可能多的开拓其他市场。很显然,这可能也是Tiktok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Tiktok带给互联网行业的教训是,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不能仅仅只带着做生意的思维、抢当地市场蛋糕的思维去开拓海外市场,因为这种思维本身是动了区域市场的利益根基,却没有与当地的行业利益格局与行业生态形成融合、共赢,是难以行的通的。我们看到,在印度封禁中国59款APP之后,谷歌、Facebook、微软、高通等一种硅谷巨头纷纷投巨资购买印度本土电信巨头Reliance Jio公司的股票,谷歌以45亿美元价格购买Reliance Jio 7.7%的股份。Facebook今年4月率先宣布投资57亿美元购买Jio Platforms 9.99%的股份。Jio是印度目前最大的移动网络运营商,jio背后是印度安巴尼的信实工业集团,被称之为印度三星,横跨能源、化工、零售、电信和媒体,Facebook、谷歌和高通们是想通过持有Jio的股份,与本土巨头实现资本绑定,拿到在印度深耕布局互联网的船票,在新业务落地上可以更为顺畅,实现一种共赢格局。
从中我们会看到,商业即政治,政治PR同样重要,研究地缘政治局势的影响,达成长远性深耕,通过与本土巨头实现利益合作与资本介入是颇为值得借鉴的思路。
开拓海外市场在全球市场与硅谷巨头硬碰硬,是未来必然要走的一条路,如何走好这条路,也颇为考验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智慧与战略眼光。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的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