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效应好玩么(质量效应系列不排除重制可能 仙女座详情还需等待恰当时机)
质量效应好玩么文章列表:
- 1、质量效应系列不排除重制可能 仙女座详情还需等待恰当时机
- 2、最棒的作品和永远的回忆 盘点你心中最难忘的神作!
- 3、我那么有钱,要玩盗版游戏?
- 4、历年盘点:从1999年到2018年,最具代表性的游戏你玩过哪些?
- 5、圣歌值不值得买 EA开年大作搞砸了?
质量效应系列不排除重制可能 仙女座详情还需等待恰当时机
《质量效应:仙女座》上次在我们的视野中出现还是今年E3的时候,发布了一个并没有太多实际内容的预告短片。在这两天的科隆游戏展上也寻找不到它的踪影,这让系列爱好者们不免有些焦急,而 EA 执行副总裁 Patrick Soderlund 在谈起它时则表示公布它的详细信息需要一个合适的时间,而且还暗示了一定重制《质量效应》旧三部曲的可能性。
关于《质量效应:仙女座》,他表示玩家们离看到游戏实机画面并不会太远。他刚从一个短期休假中回来,他也知道玩家们非常想看实机画面,于是他自己去玩过了游戏的前3个小时的内容。游戏很好玩,也没有问题。
《质量效应:仙女座》E3预告片
面对既然游戏是这种情况为何不向玩家展示的问题时,他回答说:“游戏需要严格地以合适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曝光。现在我们的精力都用在年末的大作上,等我们忙完这些了,就会把工作重心转到《质量效应》上,你很快就能看到更多东西的。”
谈到现在的游戏重制潮时,Soderlund 承认现在市场的确反映出玩家们想要购买经典作品的重制版,他们对此自然也是十分积极。不过他强调他无法在科隆游戏展上宣布任何有关重制的信息,但玩家们可以期待 EA 像动视或其他公司那样重制一些经典游戏。
Soderlund 此番发言暗示了 EA 可能会在以后推出包括《质量效应》三部曲在内的多款游戏的重制版,而对于《仙女座》来说,6月时的一次采访已经确认了其无法继承之前作品的存档,游戏也将迎来小说讲述之前和之后的故事。
你对于《质量效应:仙女座》有何期待?你又如何看待现在的老游戏重制潮?留下你的观点、分析或者神吐槽,在周末被选上每周热评的玩家均可免费获得最新一期的《游戏机实用技术》电子版。
最棒的作品和永远的回忆 盘点你心中最难忘的神作!
对于玩家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款NO.1的游戏,并不意味着它质量是100%完美,但它一定符合玩家心目中的高度,所以,对于玩家而言,是可以存在完美百分百游戏的。它可能是专注某个方面,能把自己的特色发扬光大,它就是成功的。
致小编心中永恒的神作《WAR3》、《WOW》
这个道理就好比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编这次就给大家盘点普遍被玩家看好的“完美神作”,说它成功,它一定是在某个要素给玩家留下独特的印象,一起来看看这里有没有你所喜欢的游戏吧。
1. 《蝙蝠侠:阿甘骑士》(Batman: Arkham Knight)
从一个夜晚的英雄变成一个英雄骑士,Rocksteady的阿甘之城系列的第三部蝙蝠侠作品是到目前为止最优秀的作品。游戏不仅将一张最长的恶棍名单与一个紧张刺激的故事相结合,还有当你第一眼看过去就令你震惊的视觉冲击力。
忘掉某些讨厌这款游戏的人对你说蝙蝠摩托是多么无趣,好好地坐下,放轻松,享受液氮加速装置带你 穿梭于哥谭镇,那里有数量惊人的好玩任务,有趣的游戏配角和彩蛋等。
这个游戏的团队在制作游戏世界的任何一个场景中都超越了自己,当《阿甘骑士》精心安排的战术一发起,你就被卷入了一个精心安排的故事中,或者你在一阵血肉模糊中,摧毁一个塞满了30个暴徒的房间——没什么比这更好的了。
更多相关讨论请前往:蝙蝠侠:阿甘骑士论坛
2. 《分裂细胞3:混沌理论》(Splinter Cell Chaos Theory)
在2005年就快到来的时候,我们得以一瞥最新的《分裂细胞》作品究竟如何——从头到脚,这都是一款令人惊愕的产品。
那时候Ubisoft也不像今天一样背着“金钱挖掘机”的恶名,游戏的导演Clint Hocking强调他们只是单纯想要制作一款“最好看”的游戏。等到游戏的第一个Demo出来的时候,证明他们真的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独立小团队。
由于《分裂细胞3:混沌理论》完全保留了《分裂细胞》所有的设计经验,游戏有着丰富的可选任务,不可思议的关卡设计(有着许多通路和重玩价值)。
虽然在未来某个时刻我们可能会很渴望玩其他作品,但像《混沌理论》这样的作品,当你想要玩玩刀子和想要更好的画面时,还是有完美的重玩价值的。
3. 《传送门2》(Portal 2)
最早的《传送门》用那种革新型的方式设计3D解谜游戏实在是一件很疯狂的事情。到今天,人们还认为这一作品对于想进入这个领域的公司来说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回到游戏的最初,在游戏的刚开始,伴随着Stephen Merchant那十分有爱的欢迎声调,和在Aperture Science实验室内部探索整个故事的感动,《传送门2》就一直处于热销状态,从未停止。
的确,在最早的《传送门1》刚有有趣的试玩Demo时,《半条命3》已经日薄西山,但以任何方式去曲解《传送门》系列绝对不会感觉良好——Valve在将两款游戏的底层脚本绑定方面已经做的毫无瑕疵了。
更多相关讨论请前往:传送门2论坛
4. 《质量效应2》(Mass Effect 2)
我们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但Bioware试图做到超出人们对《质量效应2》的预期,不只是制作一款出色的第三人称科幻射击游戏,而是打造一座游戏界地标式的里程碑。
以最好的叙事安排重现历史为开始(Commander Shepard被消灭,然后又复活,使之前的联盟变得混乱),这允许他们再一次让你重新游览银河系的千姿百态。
游戏的画面优秀是一方面,玩家在游戏中的对话选择和角色信息则是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所有东西的另一个层级上。主线故事完美的节奏使得你60多个小时都没有喘息的时间。
就算是现在,除去那些对《质量效应3》的大惊小怪(如果我们停止舔伤口,伤口就会愈合),《质量效应2》不止是Bioware最优秀的入门作品,也是一年中销量很好的作品,在很多国外网站上,2014年的销量都名列前茅。
更多相关讨论请前往:质量效应2论坛
5. 《合金装备2:自由之子》(Metal Gear Solid 2)
这游戏实在太优秀了,以至于只是一个小时接着一个小时,重复玩着捆绑在《终极地带》上的一个Demo(有的玩家买《终极地带》不过是为了玩到这个额外的Demo),游戏的完整版证明,这个游戏对于整个游戏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
如果你真的觉得Raiden毁掉了这游戏,因为他不是Snake,那么,你就上了小岛秀夫的当了。叙事角度的切换可以更加让你明了Snake工作的好坏,让你永远想要再次扮演他。
除了一个精明的策略(让你一直疑惑Snake这一次是不是能安全脱离),为了应对这款游戏第一次有自己独立品牌的狂热,游戏中还奉上了一些让那些游戏的铁杆粉丝能够心甘情愿花钱埋单的内容。
《合金装备2》是小岛秀夫向那些追捧他的人伸出一只手的手段,只要小岛说一声“Yes”,就又是一场地狱之行了。
更多相关讨论请前往:合金装备5:幻痛论坛
6. 《战神2》(God Of War 2)
很多游戏公司三部曲作品的第二部都是不错的,第二部作品可以很好地修改一些错误,并从第一部作品中提炼一些精华。
《战神2》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尽管回想起来它和第一部作品好像没有什么不同——谢谢奎爷喜欢撕裂眼皮,然后把眼珠子塞到身边奄奄一息的东西的嘴里的嗜好。
这部续作沿袭了最初第一部作品的创意团队和《烈火战车》的开发者David Jaffe,David和他的团队在处理奎爷想要杀死奥林匹斯诸神的动机和脑袋发热“我杀你是因为我很生气”之间取得了不错的平衡。
在游戏的一开始就有一场和巨大的雕像BOSS之间华丽的战斗,用力的猛击按键来触发一些畅快的QTE事件,这部作品所有完美的一面在一开始就已全部呈现。
7. 《上古卷轴5:天际》(The Elder Scrolls V: Skyrim)
自《上古卷轴4:湮没》中成熟,Bethesda飞得越来越高。尽管作为一款原本打算与360一起发售的游戏,却在主机发售后好几个月才正式发售,但在当时看来令人亮瞎眼的画面和以RPG为主的玩法,让人有几分“下一个世代终于到来”的感觉。
《湮没》有着一些BUG,战斗系统也不是很人性化,你必须做很多调整才能觉得满意。幸运的是,当我们看到《上古卷轴5:天际》时,缓缓移动的囚车和“看到那座山就觉得自己能够到达那里”的诱人地图尺寸,让你觉得360主机真是物有所值。
2012年,距离上一部作品诞生已经有6年之久。但想想当我们开始给我们自己的角色捏脸,在一开始那场飞龙袭击的事件中逃脱,然后冒险去找Greybeards的种种时刻,《天际》所有的一切被打磨的很好,为早已饥渴难耐的玩家提供了一次史诗级的体验。
更多相关讨论请前往:上古卷轴5:天际论坛
8. 《神秘海域2之纵横四海》(Uncharted 2 Among Thieves)
有一些事情游戏能够处理得比电影要好,让你忽然置身于一场精心安排的爆炸之中,摄影机镜头全程跟随只是其中之一。
对Naughty Dog来说不幸的是,《神秘海域1》并没有如他们所期望那样得到好的反响(粉丝和评论家认为他们为一只橙色袋狸制作过多动画和塑造一对平台游戏英雄上是一个奇怪的偏差,当然还有一个穿牛仔裤的兄弟)但是,他们知道如果他们把这一切处理好,Nathan Drake会成为一个传说。
然后就是E3上的试玩版——一片废墟的场景,然后Nate出现,毫发无伤,说道“男人,就该这样”。
然后整个世界都笑了,这个系列也火了。
游戏十分像《夺宝奇兵》,当它到来时,是时候看看天才程序员Neil Druckmann和Bruce Straley可以在零售时带来什么。它靠着一连串难以忘怀精心安排的情节和前后相互关联,在恰当时机出现的台词超过了人们的热切期待。
更多相关讨论请前往:神秘海域2之纵横四海论坛
9. 《巫师3:狂猎》(The Witcher 3: Wild Hunt)
《巫师3》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例子。它们原先在两个游戏策划心中产生,随后他们找他们最喜欢的一套书的作者买了版权,组成了一个15人的团队进行第一轮迭代。然后,在第二部作品的时候,团队扩展到了100个人,第三部的时候差不多有200人。整个项目就是靠着想制作一款粉丝至上的游戏的热忱推动的。
尽管《巫师2》有各种各样的中心世界可供探索,《巫师3》这部最新的(也是最终的)作品把一切都展示在一个真实开放的世界中。据说这个开放的世界比《天际》的世界还要大上20%。
主要角色Geralt还是和以前一样扭曲和尽职,他居住的这个世界在所有这个系列游戏中算得上是建设的最好、最充实的。我们都知道要和像《上古卷轴5:天际》、《时之笛》或《最终幻想7》这类游戏平起平坐的话,新游戏必须要有一些特别的亮点,但《巫师3》从头到尾(请忽略那偶尔出现的画面的BUG),就是亮点本身。
更多相关讨论请前往:巫师3:狂猎论坛
10. 《魔兽争霸3》&《魔兽世界》(WAR3&WOW)
作为整个电子游戏历史上影响范围最广,玩家最多的两款关联游戏我想用再多的形容词都是苍白的,致敬所有可爱的游戏玩家们,感谢电子游戏带给我们的美好时光,这是我们的青春,也是我们的人生。
无需多说,一起来感受吧。
魔兽对战,梦的起始地
仙之侠道
TD系列
dota
60年代三大本——斯坦索姆
熔火之心
A·L阿迪坎迪兄弟会之剑——此剑一出再无兄弟
纳克萨玛斯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魔兽世界:军团再临专题
更多相关讨论请前往:魔兽世界:军团再临论坛
我那么有钱,要玩盗版游戏?
Hi~
这里是大DD
最近好玩的游戏新作有点多呀,简直挑花了眼(Steam 购物车都要挤爆了)。
不过这些下周再说
今天是周六,按照惯例大DD 会给大家讲些“有意思”的东西~
今天依旧是关于盗版游戏的问题
不过不是劝大家入正了,这种以前写过好几篇了:
【这一次,你凭什么玩盗版?】
【还对自己人下手,你还嫌杀的不够多吗?】
【单机游戏凭什么要钱?】
说多了怕你们嫌我烦。。。
今天换一个角度,不知道大家都有没有想过:
我们玩的这些盗版游戏都是哪里来的?
说到正版游戏的来源,那当然是游戏发行商发行,正版游戏平台上下载,像是 Steam、Uplay或者购买游戏光碟,国内的话也有TGP、衫果等平台。
但是盗版游戏是哪儿来的呢?
头绪是不是很乱,想当年我们找盗版游戏都是在各大论坛贴吧求资源求种子,或者是网盘分享,总之真真假假好好坏坏什么样的都有,能顺利运行的没有几个,搞不好中个病毒整个电脑就gg了。。。
现在的话大部分玩家会想到“游民星空”和“3DM”等游戏资源论坛:
其实像国内的这些盗版游戏资源网站大多都是搬运国外的破解资源,并不是他们“原创”的呀!国内真正做游戏破解的没有几家。。。
这些破解版的游戏究竟是谁破解的?
他们有什么企图?
欢迎走进今天的大DD 下水道知识小讲座~
各位搜索游戏的时候是不是经常看到下面这种说法:
相信很多游戏老司机都知道,全世界的破解游戏基本上都是几家破解组干的~
国内那些“游戏资源平台”搬运破解版的主要是R、S、T三个组织的,其中S组是skidrow,R组是reloaded,T组是THETA。
除此之外比较出名的还有Razor1911、Fairlight、PARADOX、DEViANCE等。
注意到这些的人已经不多,了解这些破解组织的人就更少了。
大DD 专门从外网搜集了一些他们的资料,供大家欣(zhuang)赏(b)时使用~
Razor1911
Razor1911是一个挪威的软件破解组织,1985年10月成立,当时的名字razor2992,之所以改成现在的名字是因为1991在16进制里写作777(代表不朽)。
razor1911最早从事传奇电脑公司commodore(康懋达)的commodore64和amiga上的软件破解,后来转战IBM PC。
90年代上半期破解领域竞争激烈,其中有很多包括fairlight在内的老牌组织,razor在竞争中活了下来并且吸收了很多新血。95年开始随着软盘的衰落,razor转战CD-ROM。
2001年,FBI展开反盗版行动"operation bucaneers"在全球范围逮捕了60多人,其中包括razor的2个成员.但是据说这并没有对razor的组织造成什么大的损失,因为这两个人都已经退休多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02年5月razor又重返破解,直到04年的又一次反盗版行动"operation fastlink",所幸这次他们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06年6月,razor1911再次回归。
战绩:
07年,razor率先在XP系统上成功运行了一个号称只支持vista的游戏“shadowrun”
07年光棍节,razor在欧版crysis(显卡危机)发售5天前破解该游戏
08年5月28日,侠盗猎车手4发售5天后razor成功破解该游戏价值20万美元的SecuRom反破解系统,虽然后来的补丁封杀了这个破解,razor再接再厉又破解了封杀
10年4月27日,razor破解了the settlers 7 paths to a kingdom,号称第一个破解育碧臭名昭著的在线反盗版技术最新版的组织
11年11月1日,razor组放出了绕开EA origin的破解,并且同一天向Origin宣战
其他知名的战绩(基本都是在发售前几天就破解)有战场2142,fifa08,ME2,生化骑兵2,异形大战掠夺者,拿破仑全战,哈利波特死亡圣器part1,永远的毁灭公爵,上古卷轴5天际
RELOADED
reloaded
成立于2004年6月,成员多来自于deviance,deviance是早期的传奇破解组之一,后来被FBI端了。。。于是有了reloaded,现在国内最常见的破解游戏始作俑者。
战绩:
破解传奇游戏汤姆克兰西的“分裂细胞:混沌理论”,这个游戏使用的是另一个臭名昭著的StarForce反破解系统(神一般的恶意软件,删不干净,破坏光驱破坏操作系统反正各种恶心).之所以说混沌理论是传奇游戏并不是因为这游戏有什么特色,而是因为它保持着发售424天未曾被破解的世界记录(GJ Reloaded)
刺客信条发售1个月之前就放出破解(虽然不是最终零售版被nuke了就是了...)
育碧游戏彩虹六号维加斯2的数字版因为无法运行(数字版需要插入原盘哈哈...)迫使育碧不得不使用Reloaded小组的破解补丁发放给玩家解决这一问题(哈哈...)
2012年3月5日,质量效应发售1天之前遭Reloaded破解
Skidrow
Skidrow从90年开始发布他们的作品,在Amiga奋斗2年之后因为内部原因解散,一些成员回去参与了Paradox的重建。
04年~07年,skidrow看起来已经销声匿迹.但是07年后他们开始大规模发布各种破解,修改器和完整游戏下载。
战绩:
虽然他们发布了很多游戏的破解,但是真正让Skidrow成名的还是对使用臭名昭著的第一代育碧DRM反破解系统的游戏猎杀潜航5和刺客信条2的破解(刺客信条2太有名了,我记得当时驻外美军都怒了,俺们在外面流汗流血吃沙子结果连个游戏都玩不了,擦)。顺带一提第二代育碧DRM也是他们破的。
THETA
这是个新组.开始是发布PSP和一些休闲游戏的组织,成立于2007年,最近的战绩包括PC版的黑色洛城(L.A Noire)和阿玛拉王国。
在破解界这是一个新人,然而他们的作品在国内还是很常见的,近年来作品非常多,不过显然还是太年轻。。。T组的破解一直口碑都不好。
以上呢,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几个游戏破解组织了,这些组织很神秘(毕竟是做着违法的事情),而且定位很模糊。
单机游戏爱好者,不要错过微信公众号:高玩癌
因为他们做的是非法的“Warez”行为。
Warez,也就是Wares的另一种念法,来源于software的词尾.warez代表的是网上违法的,有组织的传播有版权保护的文件,软件活动,但是一般指的是免费分享。
然而他们却自称是“Warez group”,明目张胆的在游戏发行后抢“首发”,喜欢在自己的文件里放一个NFO文件,他们还有自己圈子里公认的"行规"。国外的追随者数量也很多。
但是,违法就违法,虽然大DD 我对于他们这种挑战游戏反盗版机制的这种高超计算机水平是很佩服的。。。可是在法律面前装B,迟早是要还的。
FBI针对warez group有过4词联合全球几大执法力量的大范围抓捕行动,包括Operation Buccaneer(海盗的另一种说法,国外盗版叫piracy"海盗活动"),Operation Fastlink,Operation Safehaven,Operation Site Down.其中Operation Fastlink几乎摧毁了知名破解组DeViance。
效果是有的,可是你们也能看到,盗版游戏依旧猖獗,这些破解组织总是除不尽,不停地有新人加入进来。。。
其实最让DD我困惑的还是: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要知道,破解版的游戏最大的竞争力就是它免费啊!!!所以这些破解组是不可能靠贩卖破解资源来获利的!
和游民、三大妈他们不同,游民他们有自己的网站,靠着网站流量卖广告位大赚了一笔(没错,就是你们熟悉的那些“一刀999级”)。这些破解组由于是被FBI通缉的,他们并没有官网之类的东西(网上那些都是假的)。
所以他们怎么赚钱呢?
后来我才明白。。。这些破解组就是游戏界的黑客,支持他们的是一种“崇拜感”。
早期破解PS3和XBOX的那几位大触也不是想赚钱才破解主机,更多的是一种不可名状的优越感。
比如乔治·霍兹,用自制软件破解了iphone、信用卡、PS3(部分程序),他并未从中获利,但是在他的个人网站上却有着一大堆粉丝。因为他的破解程序,让其他黑客得以入侵PSN,引发了索尼史上最深刻的黑客事件。
这些人都是出色的程序猿,靠着自己的手艺大多都收入不菲,他们做这些违法的事情不是为了钱,要的就是炫耀和崇拜。(当然也有一些破解组像黑社会一样,靠收游戏厂商的“保护费”来盈利)
说完了这些“破解者”,再来看看现在游戏厂商是怎么防破解的吧~
先来看看国外的游戏大厂是怎么做的:
根据一份来自TorrentFreak的报道了解到,现在,盗版者想要攻破最新的PC游戏变得越来越难,这导致一些有名的破解组织开始有了放弃的念头。特别是在过去的18个月内,大量游戏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破解。据了解,盗版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破解了《龙腾世纪:审判(Dragon Age: Inquisition)》,而像《FIFA 16》(去年9月发售)、《正当防卫3(Just Cause)》(去年12月发售)则都还没有破解。
原因呢,就是这个:
《正当防卫3》等游戏使用了一种叫做Denuvo的二级加密技术,这套系统专门为加强DRM而设计,并且跟老的DRM解决方案不同的是,Denuvo通常不会让合法付费玩家感到烦人,这对于游戏开发者来说特别有价值。
不断地提高游戏加密技术,是一个有效地防范盗版的方法,但是这样做游戏制作成本会大大增加,只有一些大厂可以这么任性啦~
那么小的游戏公司该怎么办?尤其是中国的游戏发行商,技术完全不够啊,这时候就需要一些“特殊手段”了:
直接找国内代理
因为国内的平台大多与游民等有“秘密协议”,不会发布破解版(没技术还是要靠钱买呀)。
架服务器
《暗黑3》的的运营模式:只能联网玩,而且大部分内容免费,收费内容大概只占到游戏整体的三分之一,暗黑3的收费内容包括有【第五章(也就是最后一章),一个新的游戏模式和一个新职业。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靠免费部分吸引免费玩家,让破解版失去市场,而付费部分是联机模式,这是盗版最难攻破的部分。
全程联网
仙剑5、6和古剑奇谭都是采取全程联网的方式,只要一联网就知道是不是正版。
单机游戏架服务器,虽然能遏制盗版,但是也大大增加了开发商的成本,另外也牺牲了单机游戏相比网游的方便性。
收买知名破解组
哈哈哈,这种方法本来大DD 是不信的,居然真的有游戏这么做了。
说了这么多游戏破解组织和游戏发行商的恩怨情仇,有一点大家肯定看出来了:
贵圈真TM乱啊!!!
所以说盗版游戏问题不是单纯的版权纠纷问题,有白就有黑,世上法律这么多违法的人还是多如牛毛。
著作权毕竟是一种私权,如果权利人不提出异议,主管机关一般不会主动去管的。比如电影和音乐都是在权利人及其协会的努力下才有现在的结果的。
游民、游侠和3DM上的破解游戏绝大多数都是外国游戏,这些游戏或者干脆没打算进大陆,或者干脆就是过不了审核的。所以说破解游戏对游戏公司的利益几乎没有任何损害,相反还扩大的游戏的影响,并能培养一批潜在的客户,所以各大游戏公司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那么盗版游戏就不可能根除了吗?
盗版和其他一切社会乱象一样,是一个长期性的经济、政治和法律问题。而不仅仅是人民的素质和观念问题。
如果说真的是因为中国人没钱,那么为什么印度盗版问题就没有那么严重?而波兰却遍地盗版。。。
今天大家也看到了,游戏破解组织基本上都是西方国家的,他们也玩盗版,可是美国等国家盗版游戏的使用率很低,相反不输出盗版游戏资源的中国却是盗版的重灾区。
看看国内论坛的这些讨论:
确实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购买正版游戏了,不过中国想要改变“盗版横行”的局面要走的路还很远。。。
盗版游戏“免费”的诱惑真的太强太强,正版游戏无法比拟。
要说购买正版游戏的有什么好处?
那就是,游戏厂商可以活下来,做更多的游戏。
当然这在中国已经是个伪命题啦~
你懂的。。。
孰是孰非,大家心中自有答案吧
都看到这里了,就关注微信公众号:高玩癌 我们一起来探索游戏的乐趣!!
历年盘点:从1999年到2018年,最具代表性的游戏你玩过哪些?
2018年已经过去,作为游戏玩家,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哪些游戏是你的最爱?
我们主观的从1999年之后的玩家投票和媒体评分奖项中整理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游戏。
看看你是否知道他们的存在,是否曾经也玩过。
1999年《大海战2》
【世界上第一款军事题材网络游戏并且可以说是海战题材网络游戏的祖师爷】
开发完成
并在2000年开始内测的《大海战2》现已换新代理运营商改名《舰队使命》
在我还在读书的时候,就经常听自己的学长以及比自己年长的同龄亲戚提到“大海战2”。
▲哪怕放到如今“大海战2”的复杂依然无人能及
我曾经也有幸体验过“大海战2”这款游戏。和如今大行其道的《战舰世界》完全不同,《大海战2》是一款比较“另类”的游戏。
▲游戏中的主炮和副炮
需要玩家自己去设定装配
游戏中军舰不像如今以《战舰世界》为代表的,游戏中船只的武器搭配是依照史实装配来作战的游戏。在游戏中你所获得的船的所有主炮、副炮乃至雷达、防空炮、甚至是鱼雷都需要玩家自己去配备。(这也造成了诸如副炮全部换成鱼雷的“雷击战列舰”、这样在历史中从未出现过的船只)
▲游戏中的主炮炮线
需要玩家手动操作
另一方面,游戏对于玩家本身的要求非常高(这是所有游戏早期的通病)。游戏本身的操作非常复杂,上手难度极高。所有的主炮几乎都需要玩家手动操作,设定炮线交汇点等等。很多玩家在体验过程中可以说是手忙脚乱,甚至一度脑子发懵不知所措……
▲游戏中“鱼雷横飞”的混乱场面
然而就是这么一款复杂到不行的游戏、这么一款上手和进阶都非常难的游戏却构成了国内第一代“海战玩家”的海战梦。
▲“大海战2”是一整代军事题材游戏玩家的海战回忆
曾经有该系列游戏死忠的小伙伴说:“游戏虽然操作困难,但是上手以后却对思维的反应速度有着很好的锻炼。主炮和副炮的自由设定可以制作不同的船甚至和队友进行配合进而无限战术配合的可能性。游戏虽然上手难、进阶难,但是却保证了游戏中的玩家的高素质。《大海战2》本身就不是一款大众化的游戏,但是它却满足了真正的海战迷的需求。”只可惜被之前不靠谱的运营商在2014年之后基本就给坑死了,几乎就只有那一小群死忠玩家在苦苦坚守,游戏已然没有任何活力,没有新玩家的加入,白天AB脚本挂机,晚上开一两个超级房,就这样一天一天煎熬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彻底没人了。老玩家都心知肚明。
▲置之死地而后生,就在大海战2即将彻底湮灭的时候,一个奇葩公司代理了大海战2并改名《舰队使命》
2017年10月1号,在贴吧一些无脑低端黑造谣抹黑的舆论负面压力和前任代理拒不交出玩家数据的情况下0数据开服,本以为又是来坑一波跑路的节奏,万万没想到,经过1年的发展,人气明显回升,虽然不是大海战有史以来人气最高的时期,但游戏秩序确是有史以来最健康的时期,官方对任何破坏游戏环境的行为都是0容忍,例如AB、TK、脚本外挂,乱踢人,禁航母带战斗机等等。都是被严令禁止的。并且服务器开通了国际线路,大批外国情怀玩家也加入了服务器,并且是数据同服,不是分区隔离,所以你可以在游戏中直接碰到外国玩家。新代理商对游戏客户端进行了大面积的BUG修复,大幅改善客户端运行稳定性,并且全平台支持windows xp ~ windows10 32位/64位,还加入了新的战舰和游戏模式,更重要的是一改前任代理坑钱运营模式,免费玩家没有生存空间,不充钱你就别想玩下去的错误运营模式,现在的《舰队使命》你要么付出时间、要么付出金钱,总之只要你能愿意付出其中一样,你就能玩的开心。也正因为新代理一系列诚心诚意的改动,玩家的眼睛也都是雪亮的,你靠谱大家自然玩,你不靠谱那自然弃坑,所以不断提升的人气就是对新代理的一种认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现在这款游戏的死忠玩家再也不用担心哪一天这个游戏就死了,无比欣慰。
2000年
《模拟人生》
毫无疑问的模拟类神作,全球破千万的销量在当时的游戏玩家市场上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2001年
《光晕halo》
微软第一方作品的游戏,FPS史上的一款重量级产品。
2002年
《银河战士METROID》
同样是FPS品类的一款不可置疑的神作!银河战士的拥趸们在3D视角下尽情突突突吧!
2003年
《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Star Wars: Knights of the Old Republic》
《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是质量效应的灵感来源之一,也是RPG界的骄傲,也是目前最好的类dnd系统游戏!
2004年
《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
作为一款网络游戏,《魔兽世界》的出现有100条理由可以被记入史册。
2005年
《生化危机4Resident Evil: Afterlife》
年度游戏!生化危机系列的高光作品!
2006年
《战争机器War Machine》
2007年
《超级马里奥银河Super Mario Galaxy》
Gameranking评分历史第一。
2008年
《辐射3Fallout 3》
经典的辐射3。
2009年
《神秘海域2Uncharted 2: Among Thieves》
当年包揽过大奖全满贯的作品!年度3大奖!
2010年
《质量效应2Mass Effect 2》
质量效应2的主线相比前作十分简短,制作者将很多的精力花在了游戏支线上,透过一个个“小故事”刻画出宇宙中千奇百怪的地缘政治和文明形态。
2011年
《上古卷轴5The Elder Scrolls V:Skyrim》
有任何问题吗?
2012年
陈星汉!风之旅人!
2013年
《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
最喜爱的游戏,没有之一!
2014年
《给他爱5 GTAV》
给他爱5在2014年伴随新一代主机称霸世界。
2015年
《巫师3The Witcher 3》
如果你没有玩过,去用一天的事件沉浸进去吧。
2016年
《神秘海域4Uncharted 4:A thief’s end》
顽皮狗在RPG游戏上具备传承式的统治力。
2017年
《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The Legend of Zelda: Breath of the Wild》
重新定义了开放世界!
2018年
《荒野大镖客:救赎2Red Dead Redemption 2》
荒野大镖客:救赎2Red Dead Redemption 2是Rockstar San Diego工作室制作,Rockstar公司发行的一款以美国西部拓荒史为题材的动作冒险类开放世界游戏,为2010年该公司发行的《荒野大镖客:救赎》的正统续作。
大家也在评论区说说这十几年来你玩过并认为最好玩的游戏是哪些!
圣歌值不值得买 EA开年大作搞砸了?
2017年E3展前发布会,《圣歌》在微软展台惊艳亮相,在经历了《质量效应:仙女座》惨痛失败后,生软是知耻而后勇还是一蹶不振,成败系于《圣歌》。
之前内测以及开放测试时,广大玩家对《圣歌》的评价并不理想,公测时我自己也玩了几个小时,基本上就是在读条、掉线中度过,简直崩溃。有了测试服的惨痛教训,预购是肯定不会预购了,正好有EA Access,可以免费试玩十小时。经过一段时间游玩,对《圣歌》整体有了一定了解,那么这款游戏值不值得买呢,请看下文。
先给结论:一般,不太推荐购买,个人评分,7(十分制)。
画面
采用寒霜引擎的游戏,画面基本不用担心,无论是测试还是正式版游戏,《圣歌》的整体表现都相当卓越。远景、机甲细节还是爆炸、冰冻等特效都极为细致、惊艳。整个游戏地图刻画也是相当优秀,机甲在空中飞翔时,喷射口的火焰表现极为逼真,在Xbox One X中的表现绝对堪称顶级,相比于即将发售的《全境封锁2》要漂亮很多,画面党完全无需担心。
战斗
真男人都开机甲!《泰坦陨落》系列游戏圆了大家开高达的梦想,只可惜不能飞。于是《圣歌》来了,玩家可以在四种机甲中自由选择,真正做到了上天下地无所不能,既能翱翔于天空也可以入地潜水。单单这种随时起飞的爽快感就足以让这款游戏与其他游戏完全区分开来,令人印象深刻。
机甲的飞翔、跑动手感非常棒,射击手感也没有任何问题,不同枪械、不同技能的手感区分极为明显,在普通难度下的战斗也没有太大压力,自动匹配速度也很快,四种机甲区分也很明显,截击号那种近战让我找到了一种WOW盗贼的爽快感,单就战斗而言,个人能给到9分。
刷刷刷
优点点到为止,接下来开始吐槽。《圣歌》作为一个强调联机、主打PVE的网游,是否好玩还要看内容是否丰富、刷起来是否够爽快,《命运2》的前车之鉴可不要忘了(棒鸡一生黑,买了普通版的我如同智障一般)。
但很遗憾《圣歌》的刷刷刷体验做的并不好,无论是内容还是整体流畅度方面,都有不少欠缺,按道理讲不应该呀,有《全境封锁》、《命运1、2》、《无主之地》甚至于《暗黑3》各种大刷子游戏在前,无论是学习经验还是汲取教训,都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但《圣歌》偏偏就出现了。
首先便是整体流畅性方面,《圣歌》采用了主城与野外两大地图,在主城中是第一人称、野外是第三人称,说实话挺怪的,来回切换视角体验并不怎么好,但可以接受。但从主城到野外需要读条、查看装备需要读条、在野外做任务进山洞需要读条、完成任务结算需要读条,结算完还需要读条回主城,正式版还好一些,在玩测试版时,一读条就要担心是否掉线,而且读条时间还非常久,将刷刷刷的爽快玩感完全撕裂开来,极大影响整体流畅性。
说完读条再来聊聊内容,《圣歌》中有很多即时演算动画,可以看出生软想给玩家讲一个好故事,但整体故事可能很宏达,但在支线任务以及悬赏任务方面做的着实很一般,而且任务还与自由模式完全区分开来。到了主城就是来回跑路,整个主城也没有什么生气及NPC互动,感觉非常僵硬。任务就是飞来飞去捡球、保护NPC,怪物种类也并不多,整个主线任务只能让你升到十几级,然后便是各种提高难度的刷刷刷。不说你的主线任务有多么的宏伟史诗,你起码让我坚持到满级吧……才玩了没多久居然通关了,一脸懵逼。明显是没有做完,难道是故意分成DLC来分开发售么?
生软明显也没有太多做刷子游戏的经验,装备的词缀真的时随机,很多装备还会出现根本不可能用的上的词缀, 大兄弟向暗黑3取取经吧。
服务器
正式版游戏的网络还是让人比较满意的,我个人几乎是没有出现过掉线的情况,体验还挺不错,但有些任务存在BUG,很是烦人。
总结
从预告等到发售,《圣歌》居然会让我失望……有一个好的框架以及战斗系统,但故事以及核心刷刷刷做的却一塌糊涂,各种读条令人崩溃,实在是影响游戏体验,总有一种《命运2》本体的既视感,好在EA称后续内容均会免费更新,很良心,现在只能期待有一个大型DLC完成翻盘了。
如果你想找一个刷刷刷的游戏,现在的《圣歌》并不太适合你,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等打折吧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