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阴真经求败棍法(剑魔独孤求败旷世奇功来源之谜)
九阴真经求败棍法文章列表:
- 1、剑魔独孤求败旷世奇功来源之谜
- 2、金庸武侠中,黄裳和独孤求败究竟谁更厉害?其实书中早有交代!
- 3、独孤求败十几岁入江湖,为何能练成独孤九剑?你看他师父是何人
- 4、独孤求败既然天下无敌,那他的武功是否胜过了同代的段誉和虚竹
- 5、独孤求败为何想败尽天下高手?他是为了帮父亲报仇,你看他爹是谁
剑魔独孤求败旷世奇功来源之谜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江湖之中高手甚多,其中有部分是用剑高手,剑作为一种最为轻灵的兵器,它具有很多兵器所不具备的灵性,很多用剑高手手中之剑皆已具有剑心,能够达到人剑合一,在众多的用剑高手之中,最为了不起的应该就是剑魔独孤求败了,独孤前辈一生战果辉煌,败尽了天下英雄、杀尽了仇敌贼寇,后来更是天下难寻敌手,孤苦的跟神雕相伴后半生。就是这样的一个绝世奇人他究竟是从何地而来,一身震压江湖的功夫究竟是怎样得来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其一、身世
独孤求败精炼的剑招中蕴含着天下各路功夫绝学,从而就是说独孤求败必然有一个胸怀天下各种功夫宝典的师傅了,纵观江湖之中,一共有两人拥有此种技能,一个就是柔弱娇美的神仙姐姐王语嫣,她就是一个武学的大百科全书,江湖之中各家的武功绝学脱口而出。另外一个就是黄裳了,黄裳二十年的苦心钻研武学,将天下各门各派的功夫融会贯通,并一一地找到了各种招式的破解之法,后来将心法和招式汇集成册,叫做《九阴真经》。
从时间的推断来看,黄裳出现的时间较独孤求败为晚,所以独孤求败的来历就只能跟王语嫣有关系了,根据王语嫣的性格,肯定不是她的后人,最大的可能就是她的传人了,在《天龙八部》的改版中,王语嫣最后又回到了慕容复的身边,当时慕容复为了复国梦,得了失心疯,疯疯癫癫,陶醉在自我的大燕国美梦中。王语嫣每天守着这个痴痴疯疯的表哥,心中的惆怅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原来慕容博和慕容复的仇人接憧而来,不断地扰乱他们的生活。
这时候一个孤苦的少年出现,善良的王语嫣将他收留,这个少年虽然言语不多,但从他清澈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聪慧过人,偶然的机会发现他骨骼惊奇,是个练武的奇才,王语嫣第一要给自己找个帮手,以防仇人找上门,第二就是不能将自己的武学精华埋骨黄土,她要找个接班人,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王语嫣开始传授这个孩子功夫。
其二、悟性与毅力
王语嫣是武学理论的最高成就者,但是她毫无实战能力和经验可谈,于是她教徒弟那也是理论性得多一点,这让这个孩子学起来很是费劲,有时候只是让他像她那样记忆各门派的功夫要诀,但是这个孩子的武学悟性很高,对于这种囫囵吞枣的教育方法慢慢的适应了。十多年的持之以恒功夫也晋升到一流高手行列,可以说是青年有成,二十几岁就能独当一面,剑法招式凌厉、诡异,但是他的内力不够强大,不能够化繁为简,化腐朽为神奇。
从后来风清扬、令狐冲,尤其是杨过发现剑冢中,还有神雕教授杨过练功的法门之中,不难发现独孤求败,为了练就一身霸绝天下的内功,于是在深入到瀑布中,让高空中的水流击打,潜入潮汐之中,让大自然的威力去激发自身的潜能,不断的超越自己,磨练自己毅力和心性,在这种方法下,独孤前辈的内力变得庞大无边,犹如万里汹涌的波涛,含有摧枯拉朽之能。
在最后达到了万物为剑的境界,随手一挥破尽天下招式。
独孤前辈的威名一直持续了数百年,他的几句传世之言更是成就了几代大侠。
好了,谢谢各位的观看,让我们相遇在下期,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金庸武侠中,黄裳和独孤求败究竟谁更厉害?其实书中早有交代!
在金庸武侠中,有很多高手,像《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射雕英雄传》中的王重阳,《倚天屠龙记》中的张三丰等等等,数不胜数,但是要问这些高手,谁的武功最高?
细看这些武侠中的高手,每个人可能有自己的看法,或者观点,甚至有些人认为,根本没有可比性,把这些人放在一起比较,无疑就好比关公战秦琼。但是在金庸武侠中,有些高手,他们确实是有关联的,而且谁强谁弱,在金庸笔下,早已交代了。
在金庸武侠中,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这三部小说在时间节点上是连贯的。而这里面有神秘两大高手让人充满好奇,一个就是《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一个就是剑冢的主人独孤求败。
这两个人物虽然从未真正出场过,但是却推动了小说情节的进展。一部九阴真经把江湖武林搞的血雨腥风,一座剑冢让杨过脱胎换骨,直接对国家命运产生影响。这两个人物,真是厉害了,我的哥啊。
但是,这两个人物究竟谁更胜一筹呢?其实,我们可以从书中的蛛丝马迹找到答案。
黄裳和独孤求败其实是两个相同时代的人,杨过到了剑冢时,推测独孤求败应该是五六十年前的人物。而在五十年余前,刚好是黄裳找明教报仇的时时候。
在剑冢石壁上刻的字:独孤求败那句三十岁前,误伤义士。这个义士能让独孤求败如此印象深刻,定然是位高手,这期间能让独孤求败看上眼的估计也只有黄裳啦。
而我们结合独孤求败和黄裳两人的武功,其实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武功,黄裳武学自是以内功为主,《九阴真经》上册是内功秘笈,而下册出现了不靠内功之速成招式九阴白骨爪及摧心掌。独孤求败的成名绝技是独孤九剑,独孤九剑前八剑皆以剑招取胜,令狐冲几天内便能学会,但到了第九剑却变成了破气式,这一式主要是练内功,结果令狐冲因为内伤原因没有练成。
从这我们可以推测,黄裳前期武功注重内功,而独孤求败前期武功注重招式精妙,两人在相遇之后,打了几天几夜难解难分。基本上不分胜负,但是由于独孤求败剑法精妙,稍占上风,打伤了黄裳。但是独孤求败和黄裳各自两人回去之后,越发感到对方武功精妙无比。
于是黄裳开始注重武功招式的精妙,也就是练成了九阴真经的下册,注重招式的九阴白骨爪,而独孤求败深感如果不是因为独孤八剑剑法新奇,黄裳没见过这种剑法,恐怕他难以取胜。于是他又注重武功内功的修炼,开始练重剑,内力逐渐积累起来,最后创出了独孤九剑的最后一剑,破气式。
由此才有了后来的独孤九剑和九阴真经。也就是说,当时是独孤求败误伤了黄裳。之后两人又各自弥补自身所不足,各自成为一代武学大师。
独孤求败十几岁入江湖,为何能练成独孤九剑?你看他师父是何人
“扮猪吃老虎”的桥段虽然俗套,但也是最简单的让人产生“爽感”的桥段,尤其在武侠故事中,这种桥段屡见不鲜,却总能让读者买账。
金庸笔下就有不少此类桥段,比如《倚天屠龙记》中,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一战,明教群雄已身负重伤,眼看要被六大门派歼灭,谁能料到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居然身怀神功,接连将六大门派的高手给击败,为明教续了一口命。
(独孤求败剧照)
但张无忌可不是金庸笔下最年轻的高手,至少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还算不上天下无敌,而那“剑魔”独孤求败却在十多岁时就已无敌于天下,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又是如何创出独孤九剑这等精妙武学的?
一、年少成名的高人
张无忌能年纪轻轻就成为绝顶高手有两个原因,一来他是主角,这没啥可说,世间美好都与他环环相扣,这是从上帝视角来看问题。
(张无忌剧照)
从剧情逻辑上来看,张无忌的飞速成长是得益于他意外获得了诸多前辈的精妙武学,比如那《九阳真经》是由潇湘子和尹克西藏在苍猿肚子里,张无忌在坠崖之后意外获得;那乾坤大挪移是他在明教密道中从阳顶天的遗体上获得;太极神功是由太师父张三丰传授;圣火令则是从波斯三使那儿抢来的。
张无忌可没有自创武功的能力,后来已经身怀多门神功的他没这个能力,更别说故事初期仅有二十来岁的他了。
主角尚且如此,“剑魔”独孤求败一个龙套角色又如何能够在十多岁就创出那号称“能破尽天下武功”的独孤九剑?
之所以说独孤求败在十多岁便已自创神功是因为他在剑冢中刻下了生平自述,在他生平所用的第一柄剑旁刻着这么一段文字:“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你可能会说弱冠之前只是与群雄争锋,未必败尽群雄,其实不然,结合他的完整的墓志铭来看,他是做到了一生不败,等于说他二十岁之前的这段时期也同样未尝一败,可以肯定,此时的他已身怀独孤九剑,否则他一个愣头青如何打得过那些老江湖?要知道习武这件事还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除非有高人相助。
是呀,这即是问题所在,当年十多岁的独孤求败凭什么能够创出“能破尽天下武功”的剑法?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除非有高人指点,那人会是谁?
二、含恨而终的前辈
既然独孤求败所用的那独孤九剑是一门能够破尽所有武功的绝学,那么他的师父就极有可能是一位掌握了天下武学典籍的高人,毕竟要破解一门武功,就得先了解一门武功,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师父便极有可能是“北宋大内文官”黄裳。
(杨过剧照)
独孤求败是哪个时代的人?书中没明说,但金庸却借杨过给出了些许暗示,只说大概是六七十年前的人物,具体年代不可考,但根据神雕的寿命有限这点来看,他应该不是《天龙八部》时代之前的人物,那就只能是后天龙时代的高手了。
而《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则是北宋徽宗时期的人物,同样属于后天龙时代的高手,而黄裳就有条件接触天下武学。
黄裳天赋异禀,无师自通,悟出一套神功,接着得到皇帝赏识,恰逢明教崛起,于是皇帝便派他去征讨明教,过程十分惨烈,双方互有死伤,而黄裳并非武林人士,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书中是这么说的:“黄裳带领的官兵大败,他心下不忿,亲自去向明教的高手挑战,一口气杀了几个什么法王、什么使者。哪知道他所杀的人中,有几个是武林中名门大派的弟子,于是他们的师伯、师叔、师兄、师弟、师姊、师妹、师姑、师姨、师干爹、师干妈,一股脑儿地出来,又约了别派的许多好手,来向他为难,骂他行事不按武林规矩。”
(黄裳剧照)
黄裳因此成了武林公敌,寡不敌众的他自然只能选择退隐,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黄裳这一退隐就是四十多年,这些年间,他苦练武功,将毕生所学与仇家所使的武功融会贯通,哪料他再度出山时,一切都晚了,当年的仇人不是老了就是死了,他只能将自己毕生所学编纂成一本武学宝典,《九阴真经》就此诞生。
到了射雕时代,那《九阴真经》便成了武林群雄争夺的焦点,不过这里有一个疑问,当初黄裳是如何处理这本经书的?
书中只提到了这么一段:“黄裳将经书藏于一处极秘密的所在,数十年来从未有人见到。那一年不知怎样,此书忽在世间出现,天下学武之人自然个个都想得到,大家你抢我夺,一塌糊涂。我师哥说,为了争夺这部经文而丧命的英雄好汉,前前后后已有一百多人。”
原本秘籍被藏了起来,之后不知为何重现武林,这背后或许就藏着一段故事,结合独孤求败的事迹来看,一切就很好解释了。
三、败尽群雄的遗愿
可想而知,当年的黄裳在得知报仇无望之后,自然是十分沮丧的,其实他选择放下仇恨,或许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仇家已老,因为客观来说,即便他的仇家老了,他仇家所属的门派还在传承,正所谓“父债子偿”,他大可向那些门派的门人复仇,他没选择亲自动手,其实多半是因为他自己也老了,四十年过去,即便他一身神功,也难免年老力衰。
(少年剑客剧照)
如果你是黄裳,你会怎么做?很简单,收一个弟子,让他代替自己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
黄裳的梦想是什么?当年他是被武林群雄围攻,以至于家人尽数被杀,他的梦想自然就是败尽群雄了,可想而知,他后来收了还是少年的独孤求败,那时的少年或许还不叫这个名字,只是从黄裳那儿将天下武功融会贯通,以剑法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便有了独孤九剑,继而代替师父黄裳去败尽群雄,之后便以“剑魔独孤求败”自居。
如此一来,独孤求败能在二十来岁时便身怀独孤九剑就解释得通了。
独孤求败既然天下无敌,那他的武功是否胜过了同代的段誉和虚竹
《神雕侠侣》中有一个已经去世,但是武功绝高的人物,独孤求败。独孤求败的武功可以说是天下无敌,武功大成后想找个人打败他,找遍江湖也没有,最后只能无奈隐居。
独孤求败生活的年代应该是北宋,杨过看到独孤求败的墓,说前辈高手都没有提到这位前辈,应该是六七十年前的人物。
武林各位前辈从未提到过独孤求败其人,那麼他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这神雕在此久居,心恋故地,自是不能随我而去的了。伸臂搂住神雕脖子,与它亲热了一阵,这才出洞。
此时杨过不到20岁,郭靖不到50岁,洪七公等人大概就是七八十岁。杨过说的六七十年前的人物,是说他大概是六七十年前去世的。
独孤求败四十岁之后武功大成,达到木剑之境,最后渐渐到无剑胜有剑之境。后来无敌于天下,再隐居起来。所以他至少活了六七十岁,其实以这样的内家高手,至少活到九十岁一百岁才是正常的。
那么假设了活了90岁,死于60年前,那么也就是从杨过往前推150年大概是他的出生年纪。以这个时间段推测,他活跃的年代应该是和段誉虚竹是一个时代的。
杨过杀死蒙古大汗蒙哥是1259年,他遇到神雕是16年前,也就是1243年,如果独孤求败活了90岁的话,那么他就是出生于1093年,去世于1183年。而段誉呢,出生于1083年,去世于1176年,活了93岁。虚竹比段誉大三岁,也就是出生于1080年,以逍遥派的武功特点,虚竹没有意外的话到90岁以上没有一点问题,假设虚竹也活了90岁,那么他去世于1070年,我们可以看出来,他们三人的年纪高度重合。
虚竹从不喝酒,全仗内功精湛,这才连尽数斗不醉,但心中飘飘荡荡地,说话舌头也大了,本来拘谨胆小,忽然豪气陡生,说道:“段公子若是……那个不是……不是瞧不起我,咱二人便先结拜起来,日后寻到乔大哥,再拜一次便了。”段誉大喜,道:“妙极,妙极!兄长几岁?”二人叙了年纪,虚竹大了三岁,段誉叫道:“二哥,受小弟一拜!”推开椅子,跪拜下去。虚竹急忙还礼,脚下一软,向前直摔。
那么问题就来了,独孤求败如果是打遍天下无敌手,那么说明同时代的段誉和虚竹也不是他的对手。以年纪而论,独孤求败武功大成的时候,段誉和虚竹也正值壮年。并不是当年20几岁,内力很好武功很差的时候,也就是独孤求败能打赢武功大成后的段誉和虚竹。
不然的话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没有交手。但是这又不合常理。独孤求败是一个武痴,号称剑魔,武功大成后一生只求一败。
虚竹和段誉少林寺大战后名动天下,是武林中公认的绝顶高手。他如果和这两个人都没有交手怎么有资格称无敌于天下,以他的性格也不可能不去找这两人比武。
所以大概率是独孤求败和段誉虚竹有过交手,而且胜了。这其实我觉得才是合理的。
段誉和虚竹两人靠吸取别人的内力,把内力推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但是这个内力只是指量,论内力的精纯成都他们两人连乔峰都不如,更别说是扫地僧的层次了。所以他们身负几百年的内力,临敌时并没有展现出内力碾压式的状态。看起来还不如乔峰的掌力威猛。
也就是同等年限的内力,杂乱不纯的内力远不如精纯内力杀伤力和威力,而且是远远不如,以乔峰20多年内力展现出的威力,比之段誉和虚竹毫不逊色。
按理说他们可以再吸收内力,以量取胜。但是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北冥神功吸收得越多,内力就会越杂乱,越难精纯。第二个问题就是吸收别人的内力肯定不能是无限度的,否则逍遥派会出现几万年内力的老怪物了。
这个限度书中没给出标准,但是我推测段誉和虚竹应该已经接近这个极限,否则身体可能无法承受,从后来的任我行我们也可以看出端倪。
也就是到了某个程度,虚竹和段誉内力就会停止不前了,得靠自己去精纯内力了,他们的难度比别人的要大十倍,因为他们的内力非常杂。他们绝对达不到扫地僧的内力境界。
也就是吸收别人的内力和自己修炼内力,到了最高阶段其实还是自己修炼内力的人内力水平更高。就像邪派和正派的武功,速成都很难达到最高境界,达到了也不如一步一步积累的。
我们看杨过在神雕的指挥下练习,就知道独孤求败是内外兼修的超级高手。内功水平既高,还由外到内有加成,内力水平恐怕高的吓人,绝对达到了最顶尖的水平。以内力而论虚竹和段誉最多和独孤求败持平,甚至还不如。
如果论武学修为,段誉和虚竹这样的速成高手,一辈子也达不到独孤求败的境界,独孤求败的武学境界,最后已经是明显超过了五绝的层次,达到木剑境界的杨过都可以和修炼了《九阴真经》的郭靖等人持平,后期的独孤求败自然不用多言,独孤求败也是金庸笔下唯一一个明确写出无敌于天下的人。
所以段誉和虚竹,他们根本不可能是独孤求败的对手。独孤求败天下无敌名不虚传。
独孤求败为何想败尽天下高手?他是为了帮父亲报仇,你看他爹是谁
武侠故事中,一个习武之人习武的目的有千万种,有人是为了强身健体,有人是为了不被人欺负,有人单纯地是武痴,只是为了接触更多精妙的武学,而有一个角色却是特殊的,那人便是“剑魔”独孤求败,这人习武的目的是“败尽天下高手”,事实上他也的确是达成了这样的成就。
独孤求败留在剑冢中的墓志铭就提到了他的光辉战绩:“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 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且不知这独孤求败究竟强到何种程度,以至于后来难求一败,不过最让笔者好奇的还是他“想要败尽天下高手”的动机是什么,这事或许与他的身世有关。
一、剑冢中的剑,叙述独孤求败的经历
试想一个初入江湖的愣头青,口里嚷嚷着要“败尽天下高手”,岂不是让人笑话?而独孤求败就是这么做的。
他留在剑冢中的第一柄剑旁就刻着这么一段文字:“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弱冠”指二十岁之前的男子,而独孤求败二十岁之前便已在河朔一带难逢敌手了。
接着看他所用的第二柄剑,即紫薇软剑:“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此时的独孤求败已有了驾驭软剑的能力,在剑技方面已然算得上是登峰造极,接下来,他便要在内力上寻求突破,因为第三把剑是那玄铁重剑。
(杨过剧照)
那重剑旁刻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若非内力深厚,如何驾驭如此重剑?杨过也是在吃了几十个菩斯曲蛇胆之后才内力大增,继而选择了重剑。
至于四十岁之后,独孤求败已达到了木剑乃至无剑境界。
纵观独孤求败闯荡武林的生涯,从来都没有败绩,一登场便是满级一般,他是如何做到的?试问他若只是个普通人,凭什么能在十几岁时便吊打河朔群雄?从这个角度来看,显然他是有背景的。
二、不败之名,无解剑法,从何而来?
要了解独孤求败这个人,还得从他的名字和他的剑法着手。
首先看“独孤求败”这名字,这哪里是个正常父母会给自己孩子起的名字?鲜卑人中的确是有独孤姓氏,但“求败”这名字未免也太扯了,难不成他父母能料到他日后会成为无敌于天下,一心只求一败的武林高手?
只有一种可能,他的父母是绝世高人,有信心能够将这孩子培养成绝世高人。
再看独孤求败的剑法,即独孤九剑,很多人以为独孤九剑就只有总诀式、破剑式、破刀式、破枪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气式这九式,其实九式之中又分了很多招。
以破鞭式为例,它能破的可不只是鞭法而已,还包括点穴橛、拐子、峨眉刺、匕首、斧、铁牌、八角槌、铁椎种种短兵刃,而另外的八式也是如此,等于说世间各种兵器及招式都能被这剑法所破。
(明教剧照)
一个初入江湖的少年凭什么能创出这样的剑招?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独孤九剑绝不是独孤求败本人所创,而是他的父母传授的,而且要创出这样一套能够破尽天下武功的剑法,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通晓天下武学,而在独孤求败生存的时代,有条件做到这一点的就只有一个人,那人便是《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
三、高人之后,独孤求败被赋予的重任
多数人了解黄裳正是因为他创出的那本《九阴真经》,而《九阴真经》不过是后来黄裳的笔记一般的存在,他不过是将自己毕生所学以及仇家的武功记录在那经书中。
关于《九阴真经》,书中提到过这么一句:“《九阴真经》上载明不少阴毒邪恶武功,那都是黄裳的敌人使的。黄裳要知其破法,必先知其练法,因此将练法和破法全都写入了真经,真经的要旨是在击破邪恶武功之法,而不在邪恶武功的练法。”
黄裳的敌人有谁?答案是天下各大门派的人。
(黄裳剧照)
当年他率军攻打明教,结果大败而归,他心感不服,于是去杀了几个明教的法王和使者,哪料此时的明教与其他武林门派关系不错,那些明教教众在其他门派的亲戚朋友都来帮忙,黄裳寡不敌众,自己的家人还尽数被杀,他本人则只能隐居起来,苦心习武四十余载。
也正因为如此,黄裳才能通晓武林各大门派的武功,而黄裳便有条件创出一套能够破尽天下武功的剑招。
正如前文所述,既然黄裳和独孤求败都生存在“后天龙时代”,也就是《射雕英雄传》故事发生之前的时代,而独孤求败却没挑战这么一号人物,为何?很简单,他的剑招就是黄裳传的,而黄裳极有可能就是他的父亲。
(剑魔剧照)
独孤求败之所以以“败尽天下高手”为目标,正是因为他父亲黄裳当年被天下各大门派追杀,而黄裳苦练武功四十余载之后,那些仇人又早已不在人世间,所以他无处报仇,晚年的他不甘心过去的种种,于是将“败尽天下高手”的目标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以报当年追杀之仇,同时也只有他这样的高手才有底气给自己的儿子起名“独孤求败”。
而后来的故事就如书中描述的那般了,独孤求败完成了父亲交代的使命,挫败天下高手,一生未尝一败,也算是洗刷了当年父亲黄裳被群雄追杀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