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绘画形式是(目前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绘画)
最古老的绘画形式是文章列表:
- 1、目前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绘画
- 2、这是现存最古老的纸质绘画,出土于东晋古墓,画中内容令人捧腹
- 3、徐悲鸿等大师们的素描都不是黑乎乎的
- 4、悠久的艺术,不朽的文化——素描丨艺库
- 5、中国绘画渊源流长,最古老的画作岩画却是由巫师来完成的
目前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绘画
ABAGo
一个关于欧洲的,严肃、有趣、激进的思想视觉文化志
导语: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人类已知的最古老的绘画似乎是尼安德特人的作品。
位于西班牙东南部的拉帕西加洞穴(La Pasiega),其中的红色横线和竖线可以追溯到64000年前,这些洞穴壁画是人类已知最早的绘画,远早于智人到达该地区。
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提醒人类,我们的祖先智人(Homo sapiens)并不像过去150年里所认为的那样是所有人种里最具创造力和独特性的。2018年2月,考古学家发表了两份令人震惊的报告,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我们人类进化上的表亲不仅拥有创造艺术的认知能力(尤其是洞穴绘画),而且在现代人类进入欧洲更新世(European Pleistocene)之前,他们就已经开始绘画。
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一个由考古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报告说,在西班牙东南部的三个洞穴内 —— 拉帕西加(La Pasiega)洞穴、安达莱斯(Ardales)洞穴和马尔特拉维索(Maltravieso)洞穴,发现了距今至少6.48万年的洞穴艺术。这些遗址对考古学家来说并不陌生,但几十年来,究竟是什么时候绘制了这些洞穴艺术一直是个迷。年代测定专家与考古学家合作,开发了一套新的技术,仔细取样艺术品附近的地质材料,以便确定这些绘画最可能的开始时间。
《科学》杂志第359卷,第6378期的封面,2018年2月23日
研究结果震惊了考古学界,因为这些画作似乎比现代人类到达欧洲早了2万年。换句话说,这些艺术品完全来自于一个只有尼安德特人生活居住的时代。“看到这些年代可能反映了尼安德特人长期的传统或稳定的‘艺术’行为,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It’s exciting to see dates that potentially reflect a long-term tradition or stable‘artistic’behavior amongst Neanderthals,”)剑桥大学的进化考古学家菲利克斯·里德(Felix Riede)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道。
这些洞穴壁画向我们展示了简单而优雅的图案:拉帕西加洞穴的红色线性图案,安达莱斯洞穴的红色石笋,也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马尔特拉维索洞穴的手模图画。这些洞穴壁画表明,尼安德特人具有了象征性和抽象性思维的能力。他们表现出明显的复杂认知能力,也促使研究人员对尼安德特人的语言和其他没有保存在化石记录中的行为进行推测。(在这些洞穴绘画之前,唯一发现尼安德特洞穴艺术的另一个例子是来自直布罗陀的岩石雕刻,其年代可追溯到大约4万年前。)西班牙的洞穴艺术可能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绘画。
拉帕西加洞穴的红色线性图案,及表面碳酸盐取样的细节部分。
安达莱斯洞穴的红色石笋中有红色颜料遗迹,及表面碳酸盐取样的细节部分。
马尔特拉维索洞穴的手模图画,及碳酸盐取样细节,增强色彩对比度后的图像。
在此之前,已知最早的尼安德特人绘画,是在直布罗陀的岩石雕刻,距今4万年前。
考古学家们注意到,线条和手印的图案在欧洲许多洞穴遗址中都很常见,这些图案并非西班牙南部独有。拉帕西加遗址的独特之处在于,考古学家首次证明了不同部分是在不同时期绘制的:这些点和线要比动物图案更加古老,这表明后来的人类是在尼安德特人绘画的基础上添加了新的内容。“这就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在更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隐藏着一层尼安德特人的艺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丽贝卡·赛克斯(Rebecca Wragg Sykes)说道,“这是一个有趣的想法:第一批进入欧洲的智人并没有发现‘空白的’洞穴,”赛克斯补充说:“然后他们自己动手又给这些洞穴墙壁添加新的内容了吗?”
推荐考古记录片《伊比利亚洞穴艺术的尼安德特人起源》(Neanderthal Origin of Iberian Cave Art)。
在西班牙南部海岸的艾维纳斯洞穴(Cueva de los Aviones),考古学家挖掘出了穿孔的海螺贝壳,红色和黄色颜料着色剂,以及显示颜料混合物残留物的贝壳容器,所有这些都可以追溯到11.5万年前。他们的这些发现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科学期刊上。综合来看,这些史前古器物表明尼安德特人给贝壳上色并穿孔,也许是为了把贝壳串在一起作为珠宝配饰。这些数据再次显示了尼安德特人无可争议的创造力,他们要远远早于智人来到欧洲。
《科学进步》杂志第4卷第2期的封面,2018年2月2日
西班牙南部海岸的艾维纳斯洞穴的入口。
左上图是带有颜料混合物残留物的贝壳容器,而下图中的贝壳穿孔表面了这些是曾用于装饰或佩戴的物品。
尼安德特人一直被讽刺为穴居人。然而,在过去的20年里,考古学家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尼安德特人可能不仅仅是我们祖先进化的陪衬 —— 一种被用来烘托人类进化“成功”的物种。在欧洲和中东的大量遗址中,已经逐渐找到了复杂工具、埋葬和有组织地利用空间的证据。新的发现继续挑战我们对伊比利亚半岛上(Iberian)尼安德特人的认识。“对于一个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学家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的研究员卡伦·鲁本斯(Karen Rubens)说道,这两份报告的第一作者德克·L·霍夫曼(Dirk L. Hoffman)就在该研究所工作。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认为我们在创造抽象艺术上拥有垄断地位 —— 这是我们与其他古老物种逐渐分离的部分原因。但目前的考古证据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要将自己与进化中的近亲同类区分开来,我们还需要创造出更多。
1933,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一组立体模型展示直布罗陀一个尼安德特家族。该图目前是展览馆导览册的图片
END .
本文由公众号【ABAGo】主理人快乐大胖原创
不可转载和复制
这是现存最古老的纸质绘画,出土于东晋古墓,画中内容令人捧腹
这是现存最古老的纸质绘画,出土于东晋古墓,画中内容令人捧腹
在绘画创作中,纸与墨是一对关系亲密的组合。纸的出现,为墨提供了有力的载体,同时也为绘画的发扬光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早在纸没有出现之前,人们使用的都是绢帛作画,这种书写作画方式十分昂贵,无法广泛普及。
虽然根据历史推测,我国最早的纸制品应该出现于东汉,但是曾因一度没有实物流传下来而无法确定。但是,这一切在1964年的时候得到了改变,甚至说一种惊喜。因为我国的考古学家在当时的吐鲁番发现了一座东晋古墓,并在墓中发现了一幅纸质卷轴绘画作品。
这幅在东晋古墓中出土的纸质卷轴绘画,可谓是现存的最古老的的纸质绘画了,不仅有力证明了早在东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纸制品,同时也为我国绘画历史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参考研究价值。
但是,由于当时的考古条件有限,考虑到对文物的保护,当时这幅古画专家并未打开阅读,也并未公之于世。直到后为考古界的各项技术已经日益发展成熟了,这幅画在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之后,画中的内容才真正呈现在了观众视野中来。
不得不说,如果不细看这幅古画中的创作技巧的话,这幅画的内容还是相当丰富的。但是如果我们要细细去探究其中的创作技巧和画中内容的话,我们看完之后几乎会忍不住发笑。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看惯了古今一些艺术大家的大手笔水墨画之后,这幅古画若不是有着厚重的历史因素在那里放着,看起来真心像是小孩儿的随笔涂鸦之作。无论是画中的人物形象,还是画中的凤凰鸟的形象,都自带一种萌萌的气质,看起来很逗,与我国考古所发现的其他类型的壁画作品或者是卷轴作品的风格实在是相差甚远。
您能猜猜这画中的内容,到底是表现的什么吗?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END—
本文系陈晓辉美术馆作者原创,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为嘉宾观点言论,不代表本馆立场。
徐悲鸿等大师们的素描都不是黑乎乎的
素描是什么?
素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绘画形式,也是最古老的艺术语言。
素描是用单色或简单颜色的工具描绘对象的轮廓、体积、结构、空间、光线、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的绘画方法,是绘画学习、创作的基础,亦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表达方式。
我在一所艺术学院负责过多年的宣传和科研工作,参与过很多次美术专业的招生工作。无论是国画、油画还是设计专业,素描都是必考而且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见它对于美术专业的重要性。我也看过一些名家的素描册,也听过不少专家给我介绍素描的特点和发展,但始终不太清晰。
当听说“中国素描——现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在国博举办的消息后,我专门调整了一个中午的时间,预约前去参观学习。
展览荟萃了徐悲鸿、潘玉良、吴作人、刘开渠、刘文西、靳尚谊等120余位现当代艺术家创作的280余件作品,并不全是素描,还有不少速写。分中西一治、关怀现实、兼收并蓄、民族意韵和多元并存五个单元,系统回溯了中国素描艺术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呈现了各个艺术家和时代的特点,展示了他们在继承中国传统、扎根中国现实、融合西方艺术形式的探索与创新。
我也曾一次看过几百人的几百件素描作品,那是美术专业考试的初试,黑乎乎一片,初试阅卷时,都会看到一地黑乎乎。问一些考生,无论是东南西北哪个方向的,他们都会说培训班老师授课时告诉要画得重一些。专家教授们对此发出不少叹息声。
我也学着阅卷教授们的样子,先在展厅里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全场并无一幅黑乎乎。我再找主要和自己感兴趣的细细地一张张认真看,更有一种清新的感觉。
广告牌上用的徐悲鸿1924年创作的一幅《男人体》,也是进入展厅后看到的第一幅作品。徐悲鸿不仅将素描引入了中国,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素描教学最严格、最具系统化和最具影响力的人。徐悲鸿主张素描必须在吸收世界优秀宝藏的同时,继承中国现实主义的传统,建立中国的素描体系,而以线造型则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特征。《男人体》对这一点表现已足够充分,接下来的《泰戈尔》《南京台城》等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我们再来看叶浅予的几件作品,叶老是不赞同以素描来改造中国画的代表,他主张学画从白描双勾入手,以骨法用笔取形,用毛笔造型,在练笔中造型,在造型中练笔。所以叶老这几件作品,就不能算是素描,算速写更合适。
靳尚谊是徐悲鸿教学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又在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长期担任领导,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了我国一大批油画家向古典主义吸收营养的热潮。靳先生的素描强调“体积感”,讲求光影与形体的结合,重在内部联系。
我还看了许多,但因能力和水平都有限,只能粗浅地和大家聊这些,算是抛砖引玉,也算是一个展览介绍,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走进展厅,博采前辈的优长,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
悠久的艺术,不朽的文化——素描丨艺库
素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绘画形式,
也是最古老的艺术语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发明并运用了,
透视学、解剖学和构图学原理,
为素描表现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使其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斑马线手绘工作室作品
素描是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格莱兹曾说:
“绘画是一种默然无言的、不动的宣言。
它所欢呼起的活动,只能存在于观赏者的精神里。
艺库向您推荐素描基础课程
素描
课程
素描基础理论实践篇
零基础综合起步 素描训练
素描只是绘画的基础么?
答案是否定的!
无论过去和当今之素描艺术,
或者人们称之为世界艺术大师被历史所保留下来的艺术作品
几乎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都是他们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个性。
素描同样是一幅幅优秀的艺术作品!
但优秀的绘画作品,少不了素描的功底。
两节课程分别有什么特点?
《素描基础理论实践篇》
对素描基础知识,认知错误,疑难解答,绘画手法的讲解,并以实践教学。包含静物素描等技巧教学。
《零基础综合起步 素描训练》
以素描工具使用与概念理解讲起,从几何体的素描绘画知识理论开始,充分学习素描基础知识。
这些课程里我能学到什么?
·对素描基础理论的学习实践
·对素描画法的认知与了解
·对绘画基础技法的加深与明确
课程适合人群:喜爱绘画的人,有无基础都可学习
课程形式:视频教程
课程有效期:永久
艺库,在线泛艺术教育平台
艺库APP满足你关于艺术的所有想法
课程内容简介
1《素描基础理论实践篇》
课程大纲
工具入门
削铅笔
姿势和排线
长线和短线的运用逻辑
构图和遮挡的关系
铅笔的叠加顺序
素描的三大面五大调
球体实践练习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圆形透视
结构素描定义
结构素描中问题与解决方法
几何体的进化和重组
几何体结构素描示范
长方体与四菱锥组合体结构素描示范
果蔬结构素描示范
石膏几何体素描示范
课程从对素描所需铅笔的认识开始,削铅笔的手法开始,一根线条的技巧开始,全面透彻的讲解素描全套基础理论并附加实践课程,只为更完美的学会素描!
2零基础素描起步综合训练
课程大纲
素描的工具与概念的介绍
绘画透视学与线条的要点
几何体起形—四棱锥
几何体起形—六棱锥
几何体起形—八棱柱(上)
几何体起形—八棱柱(下)
几何体起形—四棱锥和四棱柱穿插体
几何体起形—四棱柱穿插体
正圆和椭圆的透视关系与起形
素描三大面丶五大调的学习
塑造六棱锥—解析三大面五大调(上)
塑造六棱锥—解析三大面五大调(下)
本课从素描的工具使用与概念概述讲起,以几何体的素描绘画深入教学素描的基础理论,由浅入深的讲学素描的知识与画法!
▌艺库APP►
艺库,为艺术爱好者提供艺术资讯和优质的艺术教育。由专业艺术机构大韵堂打造,助力活跃在艺库平台的艺术家实现艺术梦想,帮助艺术爱好者在线学习,推动当代艺术发展。陪伴这个时代最有梦想的人,顺利的完成他们的艺术梦。
下载艺库APP,立即报名听课,先人一步,掌握更全面的艺术知识,提高更优质的艺术素质。
中国绘画渊源流长,最古老的画作岩画却是由巫师来完成的
中国古代绘画起源很早,几千年前的先民们就在岩石上涂画质朴的图案,在陶器上描绘美丽的纹饰,在青铜器上刻出纷繁的花纹与图案。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画作,把眼睛所能看到的形象记录下来,带我们去了解过去的时代。
那么这些古老的画作画在哪儿?用什么工具画?又是由谁来画的呢?
①先说画在哪儿:
在远古时代,生产能力和科学知识非常低下,祭祀活动成了头等大事,原始人把一切美好的希望都认为是神的恩赐,把祭祀活动记录下来,在还没有发明文字前,就是用图画来进行的,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岩画。
岩画是用铁矿石的粉和着动物的血,调成颜色,画在岩石上,以及陶器上的饰样(比如仰韶彩陶上的人、鱼图案等),还有就是画像石,画像砖上的画。
进入商周以后,中国的丝织品有了很大的进步,于是开始在丝织品上作画,现在中国保存最古老的帛画,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描画了墓主人生活的场景和想象中的天上地下,期望墓主人永远延续着活着时候的安逸生活。
到了东汉蔡伦的造纸术有了新的突破,为绘画提供了更适合的材料,而且画完以后也比丝织品保留的时间更长。但什么时候的纸达到了能画画的程度呢?我们现在见到的最早的画在纸上的画是唐代韩滉所画的《五牛图》。此后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囯画的基本用材就保留在绢、纸并用的阶段。
②用什么画?
中国的毛笔和墨是写字的得力工具,也是绘画的基本手段。中国画家注重线条和墨色,就跟他们手中的工具分不开。表现出的色彩的染料来源很广泛,比如说,矿物质,褐色的锡矿,青绿色用孔雀石。还有来源于植物,比如花红、蓝靛等等。
中国染料画在绢和纸上时,是用水调和的,这样就能在绢、纸上形成一种墨晕,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③谁来画?
远古时代的岩画是由巫师来画画的,巫师那是当时部落的全能人才,会唱会跳还要会画,因为他们的任务是与神沟通。
到了南北朝隋唐阶段,绘画就成了记录朝廷大事的一项工作。画师的地位相当于史官,是官员在作画,有些画师甚至做到了宰相的高位。
到了唐朝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没有官职的画工,他们的身份和收入比较低。
宋代以后,画师队伍发生分化,一部分人进入了皇家画院,领着固定的报酬,生活有保障,他们作画不计成本,有的人几年画一幅,出精品,画好了,皇帝还有额外的赏赐。另一部分人则成了民间画师,靠包揽工程或者卖画为生,那么他们绘画的内容就从记录宫廷大事、宗教形象延伸到日常生活,花鸟虫鱼,山川河流。像明代的唐伯虎,清代的扬州八怪,近代的齐白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