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造梦西游炎黄修改器(她的作品简朴纯净,风雅趣味)

导读造梦西游炎黄修改器文章列表:1、她的作品简朴纯净,风雅趣味2、艺术大师陈逸飞:二婚娶小29岁模特,痴迷于为妻子画像,过劳而亡3、2018鹰潭·龙虎山道文化旅游峰会隆重开幕,这些亮点

造梦西游炎黄修改器文章列表:

造梦西游炎黄修改器(她的作品简朴纯净,风雅趣味)

她的作品简朴纯净,风雅趣味

程序(序子):1988年生于北京。斋号泊心小筑。中央美术学院学士、硕士。中国书画名家联合会理事、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会员。

艺术年表:

本科期间,多幅作品获“中央美术学院年度学生成绩展优秀奖”并被学校收藏,且两次获得“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及“叶浅予奖学金”。作品《家园·暖秋》入选“对位—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新锐作品展”(2012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多功能展厅)承担了中国电影节中国电影研究所参赛水墨动画作品《月晦》的全部绘画工作(2012年,北京,中国电影研究所)被望京书画协会聘请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使者”(2013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作品《紫玉》被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优秀作业代表,赠予新疆艺术学院,并被新疆艺术学院作为精品教学范画永久收藏(2013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作品“家园系列”—《家园·相守》、《家园·寻梦》、《家园·心语》、《家园·翩翩》入选“中国梦·艺术梦·百年梦—千里寻源·筑梦百年”中央美术学院党员作品展(2013年,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展览馆)作品《火焰花》、《6开没骨册页》参加“为中国画—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教学研讨会---暨教师、学生作品展览”(2014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多功能展厅)作品《红尘三迭》、《野蔓之誓》参加“研展2014—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2014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作品《红尘三迭》入选文化部、文联主办的“大美华夏·人道主义的呼唤—首届全国助残美术作品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14年,北京,中国美术馆)《叠翠》、《家园·尘曲》、《家园·弄影》、《南国素锦》、《北国秋实》等23幅作品,入选炎黄艺术馆“逸香盈素——2015青年女性艺术家作品展”(2015年,北京,炎黄艺术馆)《流年·落素》、《流年·碎影》、《流年·霓裳》、《流年·造梦》等8幅作品,参加九千堂美术馆《汲墨·流年》书画联展(2015年,北京,九千堂美术馆)《流年·凝香》、《流年·清赏》、《流年·轻舞》、《流年·馨颜》等27幅作品,参加博宝美术馆“妙机其微——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六人联展”(2015年,北京,博宝美术馆)作品《红尘三迭》、《野蔓之誓》、《家园》系列,入选“研墨雅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作品集萃展”。(2015年,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作品《没骨册页》入选“为中国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学与创作展”(2015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惘·荏苒在衣》、《惘·清露未晞》、《惘·妙契同尘》、《惘·清风与归》等7幅作品,入选炎黄艺术馆“逸香盈素——2016青年女性艺术家作品展”(2016年,北京,炎黄艺术馆)《流年》系列、《南国》系列作品,参加南京同曦集团“硕博艺术馆邀请展”(2016年,南京,同曦艺术馆)《惘》系列作品,入选博宝艺术网“伯乐计划”(2016年,北京,博宝美术馆)作品《西番莲》、《金杯花》入选“初夏艺象——艺评网2016年艺术邀请展”(2016年,北京,雍和艺术馆)作品《尘曲》、《弄影》入选“首届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代表作品展”(2016年9月9日,北京,吴东魁艺术馆)《流年·馨颜》、《流年·清赏》、《流年·霓裳》、《流年·造梦》等多幅作品,入选“第五届艺术博览会”(2016年12月15日—12月18日,广州,南丰国际会展中心)《家园·韶华》、《家园·良辰》、《家园·宿雨》、《家园·静域》等7幅作品,入选炎黄艺术馆“逸香盈素——2017青年女性艺术家作品展”(2017年,北京,炎黄艺术馆)作品《紫葡萄》入选“春天里——三真艺术·知音计划第一回展” (2017年3月18日,北京, 798艺术区先声画廊)四十余幅作品举办首次个人画展“ 空山信采萍”(2017年9月,广州越秀区,free空间)《惘》系列,入选“第六届艺术博览会”(2017年12月,广州,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作品《过雨采萍》系列,入选“炎黄之春——2018水墨邀请展” (2018年4月,北京,炎黄艺术馆)作品《荏苒在衣》、《清露未晞》、《妙契同尘》、《清风与归》、《红尘三迭》入选“融绘-当代名家邀请展(第三回澳门展)”(2018年10月18-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威尼斯酒店金光厅)作品《西番莲》、《地涌金莲》入选“艺术中国·德国画展”(2018年10月20-24日,德国北威州科隆市)作品《三角梅》、《缀玉》、《采萍》、《翎羽飞花》入选“首届上海艺术博览会”(2018年12月,上海静安·上海展览中心)作品《翎羽飞花》、《过雨采萍》等4张作品,受邀参加——中国建设银行·炎黄艺术馆“艺术进万家”书画作品展(2019年1月5日-13日,北京,炎黄艺术馆)作品《翎羽飞花》系列、《过雨采萍》系列共18张作品入选炎黄艺术馆“逸香盈素——2019青年女性艺术家作品双年展”(2019年,北京,炎黄艺术馆)作品《涅槃》参加由文旅部、广电总局、北京市政府、北京冬奥组委会联合主办的“相约北京-暨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第二届院聘画家作品邀请展(2019年11月,北京、李可染画院)”作品《八宝树》参加荣宝斋举办的“共抗武汉疫情·艺术传递力量”当代书画家作品捐献义拍活动,所得拍卖款全部捐献给武汉一线。

传心与悟道

——绘事的传承与探索

文/于光华

程序的中国画求学之路,可谓起步早,路子正。她高中就读于中央美术美院附中,接受的是正规扎实的美术院校教育,在四年严格的训练中,造就了西画造型与色彩技能的知行积累,于油画、版画、雕塑、壁画、设计、插画等学科亦有涉猎,在中央美术学院就读本科期间,她专修花鸟,师从于中央美院花鸟系副教授姚舜熙先生。

本科毕业后,她又以专业、文化双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我的门下。程序的进学路子,代表了当代美术教育背景下,一个中国画专业学子的完整成长历程:

即西式的造型与形式训练,逐步转向较为自如的笔墨语言素养,这一过程的结构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如书法学习过程常常取喻的,由端行到疾走的常理。



程序近年来全身心投入没骨与小写意的研习之中,在继承宋元花鸟的传统临摹基础上,以其精谨的观察立意造型,于挺劲爽利中颇见骨法用笔之自觉,在玄妙自由的笔墨境界里,探寻更纯粹的意象之美,寻找更贴近心灵的表达方式。在勾写点染中,她的个性天分也真正找到了释放的空间,这种心灵的愉悦自是绘画的根本所求。

她的作品在精严的造型、灵活的笔法,以及适性的表达中,尽笔墨之长,展现更纯粹的中国画韵味,使得没骨画的语言特色更加明晰,保留了水色肌理的生动性,在造型控制和笔墨表达之间找到了恰切的权度,显示出她对中国画以笔墨为核心的造型与语言特质的敏锐理解与自如控制,展现了她过人的艺术天赋,也预示着她不凡的创作潜力。

她的作品简朴纯净,高明而不清高、通俗而不庸俗,是世俗的,也是超然的,是诗性的,亦是哲思的。虽具风雅趣味,亦不离尘缘物性,在平淡中秉赋着人生的自尊自贵,使得我们因此而与传统中国绘画艺术的精神同在!

-END-

艺术大师陈逸飞:二婚娶小29岁模特,痴迷于为妻子画像,过劳而亡

“南有陈逸飞,北有张荣国”,两位都是艺术界,大师级的人物。

世人眼中,艺术家应该是超然世外的,而不是如同陈逸飞一般,沾着满身的铜臭。

陈逸飞的弟弟,曾在访谈中说,自己的哥哥并不懂得照顾自己的生活。

而他对于金钱的概念,也并不像世人所想的那般,公司运营上,陈逸飞不借一分钱,对朋友也是面面俱到。

陈逸飞与爱人宋美英

而陈逸飞与爱人宋美英的忘年恋,也是人们所格外关注的。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爱上宋美英的那年,陈逸飞已经50岁了,而宋美英只有21岁。

这场超越世俗的“老少恋”,无关金钱、身份、地位,二人的相互陪伴与珍惜,为这段满是争议的爱恋,交上了令人艳羡的答卷。

爱情的样子有千百种,而他们,便是其中一种美好。

视觉艺术家陈逸飞说

1946年4月14日,陈逸飞生于宁波,此时尚且没有人知道,这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以后会有怎样的一番作为。

陈逸飞

陈逸飞是一个“简单的英雄主义者”,这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

仁者见仁,有人认为他太过脱离了现实,而有些人则一生对其心怀感激,将其视为自己梦想的保护伞。

从高中开始,陈逸飞便对绘画,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绘画是他生活的“伙伴”,能够让他完美表达出那些,埋在内心深处的情感。

绘画材料

但是,绘画是一门需要大量金钱支撑,却又难以出人头地的爱好。所以,他的家人,并不是十分支持他的这一爱好。

尽管如此,陈逸飞还是坚持了下来,这是他最终与自己的选择。

不顾家人的反对,陈逸飞还是报考了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大学生活不仅提升了陈逸飞的绘画才能,也打开了他的格局和眼界。

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

1965年,陈逸飞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油画训练班毕业。因为其在油画上的极高造诣,陈逸飞的就业,并没有太大的困难。

在油画雕塑创作工作室工作的那段日子,是相对平淡的,生活似乎什么都不缺,却又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于是,1980年,34岁的陈逸飞选择了,去往美国留学深造。

陈逸飞的才能有目共睹,即便是身在异国,也收获了无数的认可与称赞。

陈逸飞的画

哈默画廊的创办者,曾经评价他的作品,说他的画接近于诗,这样的评价浪漫又中肯,那是来自灵魂深处的震颤。

是的,陈逸飞既有那必不可少的,百分之一的天赋,也同样有着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与汗水。

而真正令陈逸飞名声大噪的,则是周庄。

最初发现周庄的,是痴迷于山水画的杨明义,他将周庄介绍给了陈逸飞,并建议他创作关于周庄的油画作品。

周庄

在陈逸飞的画笔下,周庄的魅力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便没有切身地去过,只看着陈逸飞的作品也会心生向往。

周庄红了,陈逸飞也红了,陈逸飞的事业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他是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出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这是美国《艺术新闻》对于陈逸飞的点评,可见其作品的高度。

功成名就后,便是荣归故里,陈逸飞回国后,展开了不同于其他艺术家的操作。

陈逸飞

他开始不满足于单纯的绘画,开始扩展起自己的领域,创立个人服装品牌、成立视觉艺术公司,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陈逸飞总想着可以完美的将其融合。

“我对生活中所有美的东西,都非常关注,我是在用我卖画的钱,来经营自己的视觉艺术,同时涉足这些产业,又会让我的画风得到突破”,陈逸飞如此说着,也是如此做着。

他不再只是一个画家,他写过书、拍电影、设计服装,之后还办起了媒体。

陈逸飞画作出版

“有人问究竟如何称呼我,我说就叫视觉艺术家吧”。是的,陈逸飞发现美、展现美,他便是艺术。

爱情本就没有道理

陈逸飞的第一段婚姻,并不十分顺利,熬过了七年之痒的二人,最终还是因为观念的不同而渐行渐远。

在这段婚姻的第十五年,陈逸飞与前妻离婚,为这段感情画上了休止符。

很多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

陈逸飞画作中的男女

也不是没有过海誓山盟,也不是没有过浓情蜜意,可是到了某个节点,突然发现自己与爱人,已经再没有共度余生的情感和理由了。

第一段婚姻受挫之后,陈逸飞的情感之路,似乎开始走起了下坡。

也不是没有过刹那的心动,但是相处下来,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想要和对方组建家庭、携手一生的感觉。

就这样,陈逸飞的生活只剩下了自己,他依然忙碌,内心却三不五时的感到空虚。

陈逸飞和他的画

几段无疾而终的感情过去,陈逸飞到了五十的年纪。

此时的他已经不再年轻,如果不是这次相遇,陈逸飞原以为自己会孤独地走过后半生。

那是一场模特大赛,21岁的宋美英,是其中一名选手。

竞争激烈,宋美英无缘冠军,却意外在陈逸飞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大概就是缘分吧!

宋美英和陈逸飞

陈逸飞的身上,有着成熟男人也有的魅力,他的风度和学识,都令宋美英倍感心动。

但是,29岁的年龄差距,使得双方都不愿意头脑一热,便做出决定。

两年的相处时光,彼此才确定了恋爱关系。

“老少恋”要面对太多的问题,但是,对于陈逸飞和宋美英来说却还算顺利。

又是两年的恋爱时光,他们愈发的默契,彼此眼中的欣赏和爱意愈发浓烈。

陈逸飞夫妇和好友

于是,2000年的时候,54岁的陈逸飞迎娶了25岁的宋美英,婚姻没有使二人的情感进入冷却期,相反,在一起的每一天他们都格外珍惜。

陈天的到来是个意外之喜,作为二人爱情的结晶,他是家中的小王子。

不过,陈逸飞大部分的精力,还是在妻子宋美英的身上。

宋美英是他心中的纽斯女神,他知道爱人终有一天会老去,而他只能通过画作,留下爱人年轻过的证据。

陈逸飞画作

再婚后的陈逸飞,激发出了新的灵感,他开始沉迷于为妻子画像,用每一幅作品,来宣示自己对妻子的爱意。

在他的作品中,年轻的妻子美艳又充满活力,每一幅都堪称精品。

他用自己高超的绘画技巧,加着纯粹的爱意,每一幅妻子的画像,都是他对妻子爱的告白。

宋美英是幸福的,她的美或许惊艳过很多人,却只有陈逸飞最懂得和珍惜。

陈逸飞笔下的妻子

年过半百的陈逸飞,在作画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有用不完的精力。

但是,毕竟是人不是神,他的体力与精力,远没有他想象的那般充沛,油画的创造过程,并不容易,陈逸飞心里不服老,身体却率先举了白旗。

更何况,彼时的陈逸飞已经不止是一名画家,他的事业涉猎范围极广,每一件都牵扯着他的精力。

陈逸飞把自己忙得像个陀螺,而偶尔闲下来的日子,他也并不休息,而是尽可能多的,用画作留下妻子动人的一面。

陈逸飞晚年

这样的生活节奏,就是年轻人也受不了,更何况是已经步入老年的陈逸飞。

陈逸飞的弟弟曾经说,陈逸飞在吃上很不讲究,不健康的生活作息,加上不健康的饮食,陈逸飞的身体,比他想象得更快进入了衰败期。

陈逸飞本身就有着十年左右的肝硬化病史,他的主治医生也曾表示:“从医生职业角度看,如果不注意休养,即使是公众人物陈逸飞,最终的结果,也会和其他肝硬化晚期病人一样‘殊途同归’”。

原本,陈逸飞的医疗团队,已经给他制定了肝脏移植手术的计划,就连活体肝,也已经准备到位了。

陈逸飞追悼会

但是,陈逸飞的身体已经支撑不到手术的那天了。

2005年4月10日,由于疲劳和债务压力,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陈逸飞,在连续工作了7个通宵后,由于上消化道大出血,骤然离世。

而此时距离他的59岁生日,只有两天,令他倍感温情的第二段婚姻,也仅仅存续了不到六年。

此时的宋美英只有30岁,陈逸飞的小儿子陈天,还只是个懵懂的孩童。

陈逸飞追悼会上的妻子孩子

陈逸飞是劳累过度,最终才如此匆忙地离开了人世,这令人不禁感到扼腕叹息。

然而,陈逸飞的影响,并不会因为他生命的终结而消散,之所以称陈逸飞为艺术大师,不止是因为他的艺术造诣,还有他一生诸多的贡献。

他是个理想主义的守梦人,多少人因为陈逸飞,而改变了人生轨迹,走上了光明。

大师与年轻人

鲜少有人知道的是,在那个创意还无法成为生意的年代,陈逸飞曾经靠着自己卖画的收入,支持着一批有想法的年轻人们。

陈逸飞

这是大师的理想主义,他想靠着自己的力量,点亮这些年轻人前行路上的希望之光。

其实,这便是压垮陈逸飞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陈逸飞想要将自己的品味与资源共享给这些年轻人,通过这些年轻人们延伸到时装、平面设计、摄影、模特、杂志、媒体等艺术相关领域。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陈逸飞一颗雄心壮志,并没有相关的管理经验支撑,市场的开拓尤为艰难。

可以说,做这些生意要比陈逸飞作画、卖画难上太多了。

陈逸飞的画作每一幅都能卖出天价,但是,卖画的钱,大部分都用来去支撑他的英雄理想主义,给年轻人守梦、造梦了。

前期的时候还能勉强支撑,到了后期,每年高达2000万的亏损,已经开始让陈逸飞喘不过气了。

陈逸飞画作

也不是没想过,关掉这些无法盈利的生意及时止损,但是,陈逸飞总想着,若是自己关了这些公司,那手下的这批年轻人该何去何从?

于是,他就这么犹豫着,一拖再拖。

陈逸飞想着给年轻人们一个缓冲和过度的时间,于是,便把所有的为难,都压在了自己身上。

也正是因为陈逸飞这咬牙坚持着硬抗,那些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们,才没有被现实击垮、湮灭。

时代在变化,理想主义也有了出路,只是,此时世界上早已没有了为年轻人梦想守门的陈逸飞。

陈皎皎

“是他塑造了我们”,陈皎皎如是说到。她说,陈逸飞懂得“肯定的力量”,并用这种力量感染着他们。

在陈逸飞的守护下,他们有了展现自我的机会,也有了坚持创作的信心。

艺术之路是坎坷的,太多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一个好的结局,而陈逸飞的存在,便是那鼓励他们不放弃的存在。

这群年轻人在陈逸飞的守护下,找寻到了自己的方向,也更加懂得了艺术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他们珍惜自己的艺术作品,也相信自己有一天,会被人看到光芒。

素然ZUCZUG创始人王一扬

曾经掌管逸飞高级女装与街头品牌的王一扬和张达,如今已经创立了“素然ZUCZUG”和“没边”,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时装和独立设计师品牌。

他们靠着理想变了现,这离不开陈逸飞当年的提携。

而彭杨军,如今已经是中国纪实摄影师的佼佼者之一,他的摄影作品获奖无数,商业价值也极高。

彭杨军

对了,他的爱人就是陈皎皎,二人便是在陈逸飞创刊的《青年视觉》杂志相遇的。

而如今,二人主编的《新视线》杂志,在时尚艺术杂志中,也属于标杆性的存在,并衍生出了精品电商平台“粮仓”。

而陈逸飞还是平面设计师刘冶冶、设计师仲松、时装作家顾晨曦等的伯乐,这些金子因为陈逸飞而得以崭露头角。

这才是有那么多人去肯定和尊重陈逸飞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的画作多么具有艺术价值,也不是因为,他曾经拥有过多少财富。

陈逸飞

尊称陈逸飞是艺术大师,是因为他心中的大义。

这世界上的路有千万条,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而陈逸飞曾经在路上,帮助了太多太多的年轻人,告诉他们梦和现实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2018鹰潭·龙虎山道文化旅游峰会隆重开幕,这些亮点不容错过!

11月22日,2018年中国鹰潭·龙虎山道文化旅游峰会、第十届海峡两岸道文化论坛、第六届中部六省炎黄文化论坛暨毛体书法《道德经》世界纪录认证文化旅游活动,在龙虎山景区隆重开幕。

“闻说仙家眷此城”,这句旅游口号不仅道出了鹰潭的风景绝美,更凸显出鹰潭作为道都深厚的道文化。此次旅游峰会以“弘道厚德 道都鹰潭”为主旨,邀请到世界纪录认证官、中国道教名山代表和海内外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努力打造一个享誉中外的道文化旅游盛宴。

下面就跟着小虎一起看看本此旅游峰会上的亮点活动吧。

999米毛体书法《道德经》创世界记录

在龙虎山“花语世界”景点内,经世界纪录总部认证官和公证员现场测量和见证,成功认证“世界上最长的毛体书法《道德经》长卷”。

该《道德经》毛体书法长卷由江西省毛体书法协会主席徐立明先生历时数月,隐居江西龙虎山景区精心创作而成,总长999米、宽0.39米。

数百个少年双手托举,为现场游客和嘉宾展示气韵深长、雍容大度的毛体书法《道德经》长卷。这幅作品在龙虎山完成世界认证,不仅是希望大家关注龙虎山这个丹山碧水的道家福地,更是为弘扬民族文化。

参观"道教祖庭"嗣汉天师府

天师府位于龙虎山脚下的上清古镇,是张天师的住所和正一派的办公地点,被誉为“千年道教祖庭”。走进天师府,院内合抱的大樟树下香火缭绕,建筑古色古香,一派仙气。

在天师府的二门内,有一口“灵泉井”,天师府贴心的为游客准备了一次性水杯。本以为道教祖庭会安静非常,进入之后,发现天师府虽然庄严肃穆,但更透露着几分祥和。道友居士或在专心于自己的工作,或三两成群面带微笑低声细语。

十分幸运的遇上天师府对外授篆醮仪式,百余名海外道友身着道袍参加仪式,难得一见。其中有不少年轻“小哥哥”、“小姐姐”,游客们开玩笑说,这世上或许真有“白子画”那么帅的道长。

同"道"中人,齐聚龙虎山

值得纪念的是,在此次旅游峰会的龙虎山旅游推介会上,龙虎山、青城山、齐云山共同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几大道教名山在旅游上联动发展,共同打响道文化旅游品牌。

推介会上,龙虎山风景旅游景区还与国内重点旅行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两项协议的签订,为中国道教名山为主体,构建旅游战略合作机制,打区域特色的道文化旅游品牌创造了契机。

仙境难寻,所以用心造梦

《寻梦龙虎山》是一场在龙虎山山水之间行进演出的大型实景剧目。乘舟游泸溪,利用两岸山体和泸溪为天然舞台,将丹山碧水和道教文化、古越民俗融入到一场实景演出中。

观众随着行舟前进,秀美山水咫尺在望,道教文化萦绕于心,行进的演出方式也诠释了“行走既修行,心境既仙境“的道家哲理。亭台楼阁、远山近水,半山腰上的农舍都成为了舞台,古越时代男耕女织的生活展现在观众眼中前,演出令人震撼。

世上仙境难寻,所以当年张天师游历山川,最终选择了龙虎山;如今龙虎山用心造梦,打造这样一场如梦如幻的剧目。保有丹山碧水绝美风光的龙虎山,近些年来也在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新的旅游热点,大型实景演出《寻梦龙虎山》、国漫《一人之下》的火爆无不在昭示着道文化旅游有大量可挖掘的内涵。

夜空中最亮的星——悼念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吴孟超

夜空中最亮的星——追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吴孟超先生

速写插图高胜

图片制作:黄河风

图片制作:黄河风

袁隆平,生于北京,“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吴孟超,福建闽清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5月22日去世,享年99岁。吴孟超从事肝脏外科领域研究近50年,他先后获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4项,出版《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肝脏外科学》等医学专著19部,发表学术论文796篇,主编《黄家驷外科学》《Primary Liver Cancer》等专著15部。

两位院士的不幸辞世,既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损失,一时山河为之失色,人民为之悲痛。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悼念活动。

河南诗词界同仁也不例外,他们用手中的笔写下了大量动人的诗篇,以表达对两位院士的缅怀和寄托哀思,今刊录部分以飨读者。

何广才

痛悼袁隆平、吴孟超两院士

昨夜长天泪雨频,

神州痛失两星辰。

一疗饥馁一疗病,

从此疑难问孰人。

马海盈

悼袁隆平先生

悠悠万事食为天,

再世神农济大千。

一介布衣真国士,

稻香风里泪潸然。

风入松·悼袁公

夏初刚嗅稻花香,

哪料雨云狂。

信传国士飞升去,

稻草人、田垄愁肠。

平野穗花垂首,

静恭无尽思量。

耕研泥土沐风霜,

殚虑裕仓粮。

温慈天下难相忘,

米仙翁、千古流芳。

祈愿神农天佑,

地球根绝饥荒。

陈国权

敬感恩袁隆平院士

根植禹甸负尧天,

宿露餐风务稼轩。

淡视虚名如粪土,

米神功业保食安。

致敬大医吴孟超院士

济世悬壶柳叶刀,

良医大爱贵节操。

回春妙手知何去,

万众追思享誉高。

杨文生

悼袁隆平院士

满屏悲讯起长沙,

稻父西行泛客槎。

今日得圆禾下梦,

有涯生命入无涯。

李群杰

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莫道青滇震动频,

神州含泪谢袁恩。

稻田夜月千秋影,

盐碱滩头绝代魂。

国丧功臣旗卷地,

天哀院士雨倾盆。

应珍难再断炊事,

驾鹤笑看新米囤。

张志钦

悼袁隆平院士

赤子之心稼穑牵,

平生尽瘁系秧田。

还欣稻菽千重浪,

禾下乘凉梦总圆。

张伦

五噫歌·悼袁隆平院士

天降大贤兮,噫!

佑民不饥兮,噫!

九秩劬劳兮,噫!

厥功至伟兮,噫!

泪雨如麻兮,噫!

悼吴孟超院士

七秩光阴二万人,

仁心妙手可回春。

今闻国际悲歌起,

肝胆难题谁答询。

注:吴孟超院士被称为肝胆外科之父,77年手术生涯,主刀16000多例手术,救治20000多名患者。

王国钦

痛悼袁隆平院士

噩耗传来举世惊,

国人感念动悲声。

佛心长系苍生事,

天下香飘稻菽情。

牛蕴

惊闻袁隆平院士今日逝世

举国悲恸泪成河,

花雨洒开逐逝波。

玉殿高云肃仙列,

恭迎稻父起哀歌。

齐哭稻父却因何?

济世拯民谋祚多。

几许王侯遭唾骂,

布衣前面敢狂歌?

万民夤夜俱难眠,

灯火家家已悄然。

目送稻神乘鹤去,

巨人仰止立云端。

朱继彪

悼念袁隆平院士

古有神农今有袁,

功垂万代食为天。

君乘黄鹤登仙去,

也在灵霄好种田。

李刚太

痛悼袁隆平、吴孟超院士

神农歧伯别昆仑,

遍地苍生哭国魂。

天上双星犹闪耀,

人间殒石有余温。

宏文

痛悼袁公

何当寰宇论英雄?

吃饭难题百世萦。

心血殷殷融水稻,

情怀耿耿系民生。

博学化雨优株润,

睿智凝思奇迹呈。

一代硕贤乘鹤去,

普天同恸悼神农。

宋玉娟

悼袁隆平院士

哀耗传来疑是讹,

悲声不止恸山河。

稻香国有乘凉梦,

贤士心生向日禾。

犹恐饥肠鸣辘辘,

常怜瘦影寂波波。

精魂化作黄金种,

为解苍生远饿魔。

张德法

永忆粮父袁隆平

誓师稻谷产粮丰,

垄亩汗浇心血耕。

世喜万千人有饱,

壶浆箪饭祭仙翁。

徐永学

痛悼袁隆平院士

惊闻稻父鹤天游,

热泪哗哗难止收。

禾下乘凉公逐梦,

盘中加饭士挥遒。

丰仓世界功勋卓,

足食神州伟绩悠。

玉帝昏庸将您请,

人间缺米哪家筹?

李金光

痛悼袁隆平

大爱炎黄育凤麟,

甘倾热血救饥贫。

环球水稻齐垂首,

痛忆无私造梦人!

刘尊法

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实难相信却为真,

敬佩感恩泪满襟。

立世为民发誓愿,

耕耘研稻被风云。

杂交硕果堪为父,

功盖昆仑德厚人。

伟岸精神华夏铸,

励激后辈壮乾坤。

陈彦超

忆江南

悼念袁隆平院士

勋星落,

举国尽悲颜。

禾下乘凉情梦寄,

名垂青史写宏篇。

豪气在人间。

丁建国

送袁公隆平

蛙声阵阵意离离,

清雨涟涟邻笛悲。

万顷田中稻垂首,

一丛禾下父乘飔。

欣看仓里多陈米,

喜梦人间绝苦眉。

今日如心骑鹤去,

谷堆矗矗尽诗碑。

注:邻笛,喻伤逝、怀旧。父,指袁隆平院士,其被世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乘飔,即乘风、乘凉,典自袁隆平院士之"禾下乘凉"梦。

送吴公孟超

披肝沥胆占鳌头,

妙术回春七十秋。

铁趾扣砖身久定,

柔荑持械指渐偻。

杏林一片响晴日,

患者万名销恶瘤。

老骥渡人情在在,

仁心济世爱悠悠。

注:扣砖,扣住地砖。肝胆手术至微,施术者常需十趾紧扣地砖以维持身体平衡、稳定。指渐偻,指吴孟超院士因手术时频频持械致右手指骨变形一事。老骥渡人,化自吴孟超院士荣获201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在在,处处,到处。

李秀芝

挽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志立民间优稻谋,

不惜血汗洒田畴。

乘凉禾下将圆梦,

怎忍天堂驾鹤游?

姜影熳

悼念袁隆平院士

抛下苍生君远行,

忍将噩耗做谣争。

轮回有定终难挽,

亿万人民恸哭声。

浩宇星辰

悼念袁隆平院士

亿民痛泣悼隆平,

衣暖食丰喜寿增。

水稻杂交奇迹著,

国勋史册载英名!

刘秀玲

悼袁公

噩耗初闻举国惊,

泪飞顿作五湖倾。

稻花香处人还在,

布谷声中谁复迎。

万户食粮尝夙愿,

一生耕道是深情。

邀吾囯士今何去,

孰为上天司馁氓。

杨晓宇

长相思·祭袁公

海水咸,泪水咸。

潮涌心涛送远帆。

神州顿改颜。

颤声言,泣声言。

米圣袁公何日还?

玉皇当放贤。

张金良

敬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星陨潇湘举世惊,

九洲悲雨为君倾。

初心不改三餐好,

智慧耽研五谷盈。

万里稻香薰绿野,

一身贞素醉乡情。

功高衡岳神农比,

德耀青穹有盛名。

李丙寅

哭袁公

天上归星曜,

人间月不圆。

神州同一哭,

涕泗满湘川。

葛霞

致哀中华拓荒人袁隆平

功勋卓著拓荒者,

尽瘁躬耕献一生。

水稻杂交持信念,

米粮丰产自先行。

倾心世界英名就,

筑梦人间事业成。

天不假年民痛绝,

举哀华夏祭隆平。

林世厚

梦思袁隆平

馈饱初心终未负,

依稀别寐真如寤。

泥香两脚穗花生,

汗臭弥身饥馁哺。

沥胆披肝谋稻粱,

躬耕尽瘁伤蒿露。

英灵幻作泪中诗,

洗髓贫氓穷胃富。

李清海

沉痛哀悼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噩耗惊天欲断魂,

晴空霹雳殒星辰。

袁公耋耄英灵去,

华夏风流可绝尘。

失却隆平愁日月,

再无巨手绘江春。

举觞拜谒先行者,

泪祭千秋第一人。

白雲 

哀悼袁隆平先生

噩耗惊天欲断魂,

九州洒泪祭朱辰。

情怀不改复兴念,

德性总催悯恤人。

基地频频亲考究,

牛耕默默自求春。

袁公驾鹤腾云去,

黎庶哀声落雨频。

唐勤亮

沉痛悼念袁隆平逝世

惊悉袁公乘鹤去,

亿民痛悼泪悲啼。

毕生热血谋邦富,

一片丹心研课题。

水稻飘香阡陌笑,

粮仓充裕世林跻。

丰碑永耸神农在,

大德无量化彩霓。

孤鸿九哥

青玉案·哀祭袁隆平

夏炎暴雨狂风后,

大江畔、风摧柳。

长啸云街凉意透。

星光暗淡,仙音遥奏,

泪洒杯中酒。

离情悲切难消受,

难舍天星稷坛友。

袛叹昭光仙鹤久。

国人米黍,今时留候,

天上君知否?

孟祥杰

悼念袁隆平院士

荧屏忽睹逝袁公,

泪雨潇潇落昊空。

碧海稻田怀院士,

蛮荒稷穗念神农。

乘凉禾下梦圆满,

大济苍生愿告成。

驾鹤西游群共悼,

永为华夏树高风。

康全厅

悼袁隆平院士

杂交水稻识君辛,

碧血浇培撼北辰。

含笑苍生堪果腹,

未怜瘦骨饮风尘。

穷追高产米粮梦,

精绘复兴华夏春。

大美河山花正艳,

时辞盛世甚伤人。

哀悼袁隆平、吴孟超院士

中华一日殒双星,

大海失声江水停。

佛祖怒呵鞭鹤子,

阎王责备骂门丁。

无风无雨仙安静,

缺米缺医人不宁。

污吏贪官可私处,

至贤至善报天庭。

张雨桥

缅怀袁隆平院士

惊闻噩耗恸悲声,

缅慕音容悼未平。

励志东田丰国土,

呕心沥血济苍生。

立言天下无饥饿,

牵挂人间助垦耕。

稻菽之神乘鹤去,

黎民仰赞留芳名。

张东亚

沉痛哀悼袁公隆平

闻讯袁公驾鹤惊,

哀歌一曲震湘城。

因题有子荷香气,

为爱无家稻色情。

八十雄心分肺腑,

九旬壮志写平生。

云寒仙逝天堂去,

华夏人民泪雨倾。

崔新茹

痛悼袁隆平院士

神州飘泪雨,

院士驾云西。

大海飞哀乐,

高山举悼旗。

呕心培稻种,

砺志解民饥。

勋业垂千古,

德泽灿彩霓。

王春法

悼念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院士

惊闻国士化幽星,

笔墨悲呜日月冥。

心系水田从硕茂,

胸怀黎庶向康宁。

悼君云遏山河泣,

祭稻苗哀白鹭停。

只愿人间无瘠馁,

一生足迹伴飞萤。

李辉民

惊闻袁隆平、吴孟超院士

驾鹤西去

网上哭声天落泪,

民心所向诉深情。

口碑竖在红尘外,

国际悲哀悼巨星。

郑学德

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

噩耗传来震宇穹,

万民垂泪悼袁翁。

终生劳苦农田事,

栗稻粮增建伟功。

朱永利

悼念袁隆平先生

禾下乘凉梦,

餐桌新米丰。

可知腹中饱,

幸甚有袁公。

施弘扬

悼袁隆平

千苗痛哭万田寒,

人世再无粮米仙。

含泪苍生昂首问,

天堂难道遇荒年?

丁雪深

悼念袁隆平院士

艰辛奋斗喜成收,

刻苦钻研到白头。

倒海排山星殒落,

中华内外尽歌讴。

左德纯

致哀袁隆平院士

尽瘁为民几十载,

惊闻噩耗国人哀。

毕生培育稻高产,

痛失功臣悼俊才。

常爱莲

临江仙

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

四海五湖同泣悼,

苍天泪雨盆倾。

巨星殒落痛苍生。

送君肠寸断,

大任应谁承?

稻种优良辛培育,

神农降世无声。

功高盖世少精英。

稻花香满宇,

德艺耀仙庭。

张其鹏

悼袁隆平院士

为愿众生皆得饱,

不辞陇亩作牛耕。

天堂也有饥荒事?

世上常思国士名。

悼念吴孟超院士

一生功业凭肝胆,

圣手悬壶誉杏坛。

岂只良医能去病,

仁心济世胜仙丹。

唐风

江城子

悼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惊闻噩耗亿民悲,

泪凝眉,

忆情思。

失栋神州、

日月也无曦。

民族脊梁真国士,

倾祭酒,

撒飞灰。

一生勤力不徘徊,

赴田畦,

踏污泥。

科学探源、

执著杂交培。

且喜勋功惊广宇,

捐热血,

树丰碑。

连国营

咏袁隆平院士

沐风栉雨总匆忙,

选育株苗技亦强。

两广稻涌千里浪,

三湘砖砌万斛仓。

穷乡僻壤祛饥殍,

劣地荒滩有好粮。

国士无双高品在,

为公至上勿彷徨。

杨相林

临江仙

悼袁隆平、吴孟超两院士

学海无涯多竞渡,

扬帆逐日争锋。

领先科技两精英。

疗饥称稻父,

疗恙护肝卿。

岂料红尘惊恶梦,

神州骑鹤双星。

三山五岳起悲风。

长江掀巨浪,

大海卷涛声。

耿文增

悼袁隆平先生

开天辟地贤愚分,

感念苍生第一人。

自古科研无国界,

世人无不吊袁君。

田道生

悼念袁隆平

吴孟超两院士

一日升仙双院士,

国民痛悼泪花飞。

功勋卓著感天地,

铭记英名日月辉。

刘广山

悼袁隆平院士

山河落雨为谁伤,

星殒中华失脊梁。

忠骨何求青史刻,

弱身直让梓民强。

终圆硕果双吨梦,

赢得人间千万仓。

应信神农情未了,

但看片片稻花香。

靳惠功

举国悲恸祭双星

日落双星华夏惊,

苍天怎懂万民情。

难得吴老研肝论,

诚念隆平改稻功。

上帝挽留高贵客,

人间追悼霸才灵。

千秋不朽丰碑竖,

南北东西祭两公。

玄承军

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

追悼会在长沙举行

声泪满星城,

人随起柩行。

一生研水稻,

华夏誉芳名。

注:星城,指长沙。

姜传广

悼袁隆平

吴孟超两院士

一天痛失两雄才,

地动山摇举国哀。

热泪难留双院士,

英灵结伴赴瑶台。

张兆柱

哭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

一声霹雳震天响,

十亿人民哭断肠。

驾鹤袁公辞世去,

千秋不忘稻花香!

悼袁公

悲歌飞至悼袁公,

塞北江南泪眼同。

又上九天摘桂冠,

人间水稻万年丰!

杨安社

悼袁公隆平院士

躬耕毕力在田畴,

换取亿民食不忧。

功比神农昭日月,

高风亮节永千秋!

刘同年

痛悼

袁隆平、吴孟超院士

噩耗传来举国惊,

霎时天暗殒双英。

世间稻业今无主,

农界医坛标伟名。

苑玉先

有感水稻之父

袁隆平逝世

水稻专家带小康,

民生普惠喜开扬。

天公有意难成美,

驾鹤游西悲泪伤。

游云涛

痛悼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袁隆平、吴孟超两院士同日相继逝世

达人虽未谱金兰,

获奖登台肩并肩。

粮食良医忧患在,

仙家相约保民安。

刘灿银

缅怀袁隆平

吴孟超二位院士

晴空殒落二星辰,

地动山摇宇宙昏。

一夜悲伤难入寐,

两行泪水似倾盆。

杂交水稻解饥困,

肝胆外科除病因。

卓著功勋留史册,

科研巨匠铸国魂。

刘经洲

沉痛悼念

袁隆平先生逝世

满怀悲痛悼袁公,

名利淡泊平素生。

禾下露衣催日落,

田间缩影伴云升。

研发水稻不知倦,

书写丰收囊满盈。

今日临风乘鹤去,

千秋伟业记头功。

王洁宇

悼吴孟超

袁隆平两位院士

怒向青天恨不公,

九洲悲泣别双雄。

壶公肝胆人无病,

稻父襟怀岁大丰。

烛照千秋高节在,

泽被万世本心同。

蓬山应识来时路,

匡济斯民好驾鸿。

沉痛哀悼袁隆平院士

国士无双贯古今,一生丰绩世同钦。

悯农至善田间事,博爱长存海内心。

天夺英才星斗坠,民思恩泽道涂喑。

缅怀当惜盘中粒,莫负袁公寄意深。

李俊颖

蝶恋花

挽歌袁隆平院士

记得稻香鸣翠鸟,

稻父田间,稻穗知多少。

寒暑农家留晚照,

江南江北生芳草。

众叹如今歌水调,

禾下乘凉,沃野丰收了。

仁士躬耕终到老,

只为黎庶餐温饱。

悼念袁隆平

吴孟超两院士

惊闻消息泪涟涟,

昨夜流星失两贤。

家国全民思往事,

为君共叹鹧鸪天。

保成

悼念袁隆平院士

饱腹谁还轻稼穑,

储粮于富古今同。

神农再现沧桑变,

华夏不忧仓廪空。

产稻飙升惊后稷,

累年丰稔仗袁公。

忽闻驾鹤乘风去,

遥望南天忆逝翁。

注:后稷,传说中的谷神。

阎红霞

悼念袁隆平院士

杂交水稻竞风流,

当代神农百姓忧。

科技巨星忽殒落,

山河悲泣众湿眸。

胡化兵

稻花香里念袁公

稻花香里念袁公,

泽国生机染碧空。

立志为民筹稼穑,

伟人自此号神农。

每望平畴接远风,

稻花香里念袁公。

气冲霄汉揽星际,

魂守家乡籼谷丛。

食粮探索获年丰,

立下和平不世功。

玉碗盛来金灿米,

稻花香里念袁公。

赵朝刚

悼袁隆平院士

病魔可恨命难留,

事业蒸蒸竟未酬。

袁老呕心忽溘逝,

英魂永导后人猷。

杜宗杰

悼袁隆平院士

一星殒落世人惊,

九域潸然飞泣声。

同挽袁公悲泪洒,

稻花香里寄真情。

武模亭

沉痛悼念吴孟超院士

神州大地起悲风,

痛悼杏林失俊英。

赤胆雄心开道路,

满腔热血系民情。

言传身教培桃李,

立说著书驰伟名。

驾鹤成仙飞碧宇,

奉香一炷祭天灵。

王小莹

颂袁隆平院士

平生只为稻粮丰,

垄上田间步履匆。

禾下乘凉圆美梦,

稻花香里忆袁公。

李伟

沉痛哀悼袁隆平院士

神农昨夜殒潇湘,

举国悲哀追悼忙。

欲问其因何所在,

人民十亿有余粮。

郑松才

悼袁隆平先生

万众苍生食乃天,

君逢盛世志存田。

九旬伏枥攻科技,

噩耗传来泪水涟。

段汝霖

缅怀袁隆平院士

勋臣驾鹤赴天堂,

禾下乘凉梦未央。

碧汉九重寻沃土,

也教稻菽浪金黄。

王海

挽袁隆平院士

育稻潇湘一老人,

苍生谁不仰昆仑。

只身今日何方去,

育种银河再济民。

王鼎三

沉痛悼念

袁隆平、吴孟超两院士

鲜花簇簇送何人?

百姓讴歌有善因。

感念袁吴真国士,

医神唱罢赞农神。

孙德振

沉痛悼念水稻之父

袁隆平科学家

一世阡尘一世华,

高擎民意走天涯。

江南青垄多粳稻,

塞北山田遍米花。

泪水涌流凄雨落,

神州痛悼巨星斜。

胸中事业袁公有,

社稷功名科学家。

房海林

悼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大师风范天人鉴,

致力民饥一顿餐。

九十功勋清影落,

终生竭虑赤心殚。

农夫打扮无私利,

青史留名为国安。

此去泉台归马列,

灵魂光昭正衣冠。

王素琴

袁老千古

禾下乘凉梦,

今成万户粮。

丹心天地见,

一曲赞歌扬。

孟燏焕

致敬袁隆平院士

超优千号丽天中,

稻米飘香喜屡丰。

亿亩良田留大爱,

世人当以敬袁公。

注:“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最终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1004.83公斤。

王黎静

痛悼袁隆平、吴孟超院士

惊闻院士殒双星,

天地同哭痛悼卿。

水稻杂交勋业伟,

利民救世惠泽功。

鞠躬尽瘁剖肝胆,

医者仁心手术精。

华夏感恩德绩远,英魂不朽颂超平。

周成

悼念袁隆平院士

一棵水稻铸英名,

专注科研不恋功。

大地有情人有意,

皆为院士起哀声。

王文雅

悼念袁隆平院士

禾下乘凉梦正筹,

此生只为稻粱谋。

神农使命弥承继,

化作德星佑九州。

叶文辉

悼袁隆平院士

一翁归去苍生恸,

无量功德惠万年。

试想水田金浪季,

牵肠犹遣鹤来衔。

李国锦

悼袁隆平院士千古

缺粮少米困国人,

仁善隆平动恻心。

漫漫探求良种育,

滋滋培养宝株寻。

痴情倍进增豪气,

产量三翻建懋勋。

水稻杂交泽世界,

功德高古万年存。

(诗词选自河南诗词学会微刊)

张金贵(黄河风)隽闻斋主人,汉族,1962年出生于封丘,下过乡、当过兵、从事摄影和影视工作20余年。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艺术摄影学会会员、现任中国华夏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国际摄影协会副主席、新乡大华书画院院长、新乡市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黄河风影视艺术总监、《中国时代名牌》杂志记者。2006年创办《黄河风摄影网站》。2005年摄影作品获“亚洲风采”佳作奖、同年获第九届河南省摄影艺术大展一等奖,2008年摄影作品入选“平遥国际摄影大展”、2010年获得“七彩新乡全国摄影大赛”一等奖。第十九届河南省摄影艺术展一等奖,第十二届新乡市摄影艺术展一等奖,新乡市2009—2010年度摄影创作奖,2015年度摄影贡献奖。

“新乡大华书画院”张海先生题写

【新乡大华书画院简介】新乡大华书画院成立于2010年4月1日位于新乡市平原路金谷时代广场。书画院组织机构健全,是市民政局、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审核批准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拥有各级书画家、摄影家40余名,深得同行的推崇和拥戴。并开设了“黄河风摄影网头条号”、“大华艺术苑”微信公众平台和“黄河风艺术沙龙”为广大书画、摄影爱好者打造交流的窗口,并专业提供历代书画名家作品复制及制作装裱服务。

“黄河风艺术沙龙”周俊杰先生题写

地址:新乡市向阳路与劳动路交汇处(臧营桥)东100米路北

“黄河风艺术沙龙”为你提供专业复制历代名家书画服务

陈炜松:梦想日的责任与未来

文/吴丝蕊 阎炜

三年前的11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中国梦”的倡导,如一声惊雷,振奋了亿万国人的心,世界梦想学研究会秘书长、梦想学创始人陈炜松由此萌发了创建 “中国梦想日”,寻找梦想榜样,致敬“中国梦”的念头。

三年后,由世界梦想学研究会主办,以“大众创业,万众圆梦”为主题的民间公益活动——第三届梦想日大会暨2015中国梦想人物榜发榜盛典在杭州圆满落幕。

日前,记者就“梦想日大会”的意义及未来与陈炜松进行了深度对话。

与时俱进的梦想日大会

记者:陈老师,您好,第三届中国梦想日暨2015中国梦想人物榜发榜盛典已经圆满落幕,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次大会的基本情况。

陈炜松:谢谢。这次梦想日大会在杭州举办,得到了各界人士的支持,首先我要对他们表示感谢。本次大会除了是梦想家们的聚会之外,还举行了“2015中国梦想人物榜”的发榜仪式,王健林等13人成为新一届中国梦想榜样。在本次大会上,我们还启动了“中国梦想学院”,并举行了《梦想行动手册》的全球首发仪式,宣告梦想的落地实操有依据、有方法。

记者:您作为活动发起人,能和我们简单说说第三届中国梦想日大会的主题及为什么选择在杭州举办本次大会吗?

陈炜松:第三届梦想日大会的主题是“大众创业,万众圆梦”,旨在响应李克强总理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选择杭州则是因为其钟灵毓秀,积淀着阿里巴巴、网易等创新企业的造梦基因,有酝酿出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的梦想氛围,二者相得益彰。

记者:一年一度的梦想人物榜总是牵动人心,请您介绍一下到底是哪13位梦想家最终登顶榜单。

陈炜松:万达掌门人王健林成为继马云、雷军之后的第三位中国“梦想首富”;屠呦呦、李彦宏、王传福、胡歌、董明珠、周群飞、郑强、李金元、柳青、崔万志等10人获选“风云榜”;民族英雄林则徐获选“怀念榜”,“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则荣登“感动榜”。

记者:这些梦想人物是如何评选出来的呢?

陈炜松:我们对于梦想人物的评选有一套严格的体系,包括了梦想激情指数、梦想信念指数、梦想持续指数、梦想合作指数、梦想创新指数、梦想责任指数、梦想成就指数、梦想影响指数、梦想感动指数、网友拥戴指数等十大指数。

由于今年的主题是“大众创业,万众圆梦”,因此,“创业”和“圆梦”也成为今年评选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无论是王健林、董明珠还是崔万志,都是创业的表率,圆梦的标杆。

记者:与以往的两届中国梦想日大会相比,本届梦想日大会有怎样的特点?

陈炜松:本届大会的规模更大,影响更广,社会关注度更高,这说明在我们坚持不懈地推广下,梦想学和梦想日大会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也说明梦想的激情正在祖国的大地上热烈迸发。

从挖掘梦想,到寻找榜样,再到提供方法,本届梦想日大会圆满达成了预期目标,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践行成就自己、成就他人的梦想版图中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此外,我想说的是,每一届梦想日大会的主题都紧扣时代的脉搏,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最大特点之一。

记者:据了解,第三届中国梦想日大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赞扬,您的感受是?

陈炜松:每个新生事物的诞生总会遭遇怀疑和挫折,梦想学和中国梦想日大会也曾如此,但最终穿越风雨,迎来阳光。现在梦想日大会已经坚持了三年,受到的关注和支持越来越多,向世人证实了民间力量对“中国梦”的推动作用,梦想学也正成为一门真正的受人关注、传承的学科。

这个过程正好印证了梦想的规律是可以被总结实践的,梦想的成果并不是虚无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能力去成就自己的梦想的。

“梦想日”的时代价值

记者:我们知道,你和世界梦想学研究会以民间的力量举办这样的公益活动,实属不易。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着您一直向前?

陈炜松:顾炎武有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化用一下:“中华复兴,我的责任”。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同时也是一名梦想导师,我深深地知道,梦想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多重要。国家是由每一个平凡的个体组成,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积极追求梦想,那么这个国家必然兴旺发达。

国家有国家层面的决策,而民间也应该有民间的责任。我有这样的情结,也有这样的责任感,所以,不管过程多么艰难,我都会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梦想日大会的举办。

记者:“中国梦想日大会”已经延续到了第三届,每一届的影响力都在扩大,除了责任感之外,这应该也是你自己践行梦想精神的范本?

陈炜松:是的。这不仅需要对自身梦想的坚持,更重要的是有方法的坚持。正如第三届梦想日大会提到的,光有梦想还不够,因为不践行就只会是空想,毫无意义。另一方面,有梦想并践行固然可喜,但如果是没有方法或者选错方法的坚持,事倍功半不说,甚至还会跟梦想南辕北辙。

我一直有着完善的梦想规划,并且取得了每一步的阶段性成果,我也希望能将自己总结出的梦想规律推广到人人皆知,为苦恼迷茫中的追梦人传道解惑,让每一个人都有既定的目标,有详细的践行计划,增加万众圆梦落地的几率。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张扬梦想。

记者:“中国梦想日”在民间践行“中国梦”的道路上,有着怎样的价值?

陈炜松:可以这么说,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张扬梦想,也需要有人为张扬梦想摇旗呐喊,更需要梦想榜样的激励和示范。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节日,来张扬梦想,聚合力量,传递价值。所以,“中国梦想日”的价值和意义非常重大。

中华民族传承的精神一直是低调内敛的,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华民族走向近代的步伐。改革开放后,国家各个方面跨越式的发展正是梦想的火种在处处闪烁的体现。改革开放,不仅是一个解放思想的过程,更是一个张扬梦想的过程。

在国家提出的“十三五规划”中,也强调了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进一步彰显了中国梦走向全球的宏伟格局。这更需要我们通过梦想日来张扬梦想,让万众梦想的火焰形成国家的熔炉,奠基中华民族的创新动力,铸就梦想国度的辉煌未来。

记者:所以,“梦想日”是张扬梦想的时代需要?

陈炜松:是的,无论是为中国梦鼓舞喝彩的中国梦想日,还是为全球梦宣扬推广的世界梦想日,张扬梦想都是时代需要,都能为我们的时代激发梦想潜能,作出卓越的贡献。我很欣喜地看到,梦想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伴随梦想的推广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察觉,世界正在梦想的力量下一点点的变好。

记者:在你看来,“中国梦想日”未来将承载怎样的责任呢?

陈炜松:“中国梦想日”作为梦想推广平台的存在就是为了提供梦想便捷高效的实现路径,为了实现平台价值,梦想日必须担负起聚焦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帮助梦想落地的责任。最重要的是让大众认识到心怀梦想方不负炎黄儿女的拳拳民族之志,以科学的梦想规律践行梦想,才能真正发挥梦想潜能,促使梦想成果的高效落地。

推广圆梦路径

记者:在这届梦想日大会上,你还发起成立了“中国梦想学院”,请您解读一下创办梦想学院的初衷。

陈炜松: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梦想学的研究与传播,随着影响力的增大,也感召了许多同行者,我意识到,不仅大家需要梦想学,梦想学也需要更多的同道者,通过梦想学培育“梦想家”,这个时代不仅需要“梦想家”,还需要开拓“梦想产业的先锋”,更需要“梦想导师”为梦想者启发智慧,指明前路,为实现“中国梦”燃起奉献的火种。梦想学院就是梦想导师的摇篮。

记者:也就是说,您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将放在梦想导师的培养之上?

陈炜松:我的目标是将“中国梦想学院”办成一所集梦想学研发、梦想学训练、梦想教练培养、梦想导师复制、梦想学弟子、梦想学平台联盟、梦想学国际化为一体的民间“梦想家黄埔军校”,培养和感召更多的梦想导师携手为“中国梦”努力奋斗。

记者:在本届大会上,您还带来了最新的著作《梦想行动手册》,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陈炜松:这是一本梦想落地操作手册,手册通过我独创的梦想落地的实操方法——“梦想成真导航仪”,详细阐述了梦想实现的具实操策略。简单地说,这本行动手册为每一位有梦想的人提供了圆梦的有效路径。这本书与《梦想学——梦想成真的秘密》是一套完整的理论 实践的“圆梦”组合。

记者:在过去的一年里,您在梦想学的推广上作出了许多努力,接下来还有什么样的打算呢?

陈炜松:为了促进梦想日的实践,我下一步的计划是构建大型公益的梦想教育平台,举办以“你的梦,我的梦,中国梦”-梦想启航、大爱中国华为主题的大中小学梦想教育的巡回演讲,激发少年人的梦想信念,告诉他们也应心怀梦想并实践梦想,毕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的梦想将成为祖国未来梦想的奋斗者。另外我还将首次在深圳推出更多两千人的大型公益梦想演讲,为现阶段的社会梦想改造锦上添花。

至于后期,我还将推出中国梦想文化节,希望能让梦想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植根于文化的传承中,让中华文明生而骄傲,背负荣光。

记者:明年,中国梦想日大会还将如期举行,作为创办者,您希望梦想日大会拥有怎样的未来?

陈炜松:是的,梦想需要传承与接力,我将肩负重任为社会广布梦想火种,为万众宣扬梦想规律,为意志承续梦想精神,为时代贡献梦想动力,我相信“梦想日”必将继往开来,开创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梦想时代。

来源:湖北品牌网

(编辑:吴丝蕊)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