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陕教app(宁陕县人大智慧人大系统即将投入正式使用)
智慧陕教app文章列表:
- 1、宁陕县人大智慧人大系统即将投入正式使用
- 2、盘点丨陕西多家航天科研院所全方位助推梦天成功升空
- 3、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 4、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太白山旅游直通车调整为流水发车模式
- 5、陕西榆林:把民生小事当头等大事
宁陕县人大智慧人大系统即将投入正式使用
“宁陕县智慧人大系统的开发,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密切了人大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为代表风采展示创造了新载体,为代表履职行权提供了好平台。”宁陕县梅子镇人大主席陈浩如是说。
“通过培训,我对智慧人大系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智慧人大系统,全面做好代表建议、代表履职、代表信息的‘智慧化'管理,更好地展示基层人大工作动态。结合龙王镇实际,在用好代表联络站、开展代表活动、发挥代表作用等发面持续发力,推动镇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宁陕县龙王镇人大主席韩建乐说道。
日前,宁陕县人大聘请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技术人员在宁陕对刚刚建成的“智慧人大”系统开展了操作培训,主要围绕“智慧人大”系统“代表履职平台”使用模块的议案建议、代表履职、代表信息登记、管理及“代表家站平台”使用模块中的信息管理、预约管理、留言管理等具体操作内容,从电脑端及手机APP两个端口进行具体演示操作和详细讲解。此次培训对象为各镇人大主席、人大专干、县人大机关全体干部,该系统自2023年1月起将正式投入使用。据了解,后一步县人大将在全县各镇、各部门逐步推广使用该系统。
据悉,宁陕智慧人大主要包括宁陕人大网站、代表履职平台、代表家站平台、预算联网监督平台等四大平台,它改变了传统思维、突破时空限制,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人大履职主体、履职过程、履职成果、履职机制等智慧链接,实现宁陕县各级人大代表、一府一委两院和人大工作人员履职交流沟通更加便捷化、高效化,开辟人大履职新方式,促进代表依法履职尽责,为民代言为民造福,以高质量代表工作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宁陕深入践行。
供稿:宁陕县人大办 王家贵
责编:郑黎波
盘点丨陕西多家航天科研院所全方位助推梦天成功升空
长五B火箭点火起飞。任长胜 摄
西部网讯(记者刘望)今天(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在长五B遥四运载火箭的托举下直冲云霄,与空间站两舱组合体会合,将完成“T”字型组合体建造。位于陕西的多家航天院所,为中国空间站逐步完成建“宫”大业增添智慧与力量。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航天六院为火箭发射提供全部火箭动力系统。新华社发
火箭大脑、动力来自陕西 既有智慧又有体力
长征五号B是我国首个采用一级半构型的火箭,系统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十分突出。同时,也面临着“零窗口”发射、大推力直接入轨等多重挑战。
为确保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稳定飞行、精确入轨,位于陕西的航天九院771所研制团队自主开发了多项箭载计算机关键技术。其中,控制周期同步技术,实现纳秒级同步精度,保证精确输出控制指令;1553B总线三中取二切换技术,实现三冗余控制,确保火箭内部信息传输通畅;总线“侦听”和箭地高速串行通信技术,让箭载计算机内部有了特有的“听诊器”,能够自动“诊断”飞行控制软件运行过程中的各类重要参数,为发射前测试和发射决策提供主要数据支撑。此外,771所还为本次任务配套了导航计算机、信号处理与接口电路、地面测试计算机、光纤惯组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及多个品种的电路产品,对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发挥着重要作用。
位于陕西的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为此次发射用火箭提供了8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组成的助推器和2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组成的芯一级动力等全部火箭动力系统。从首飞任务拉开中国空间站建造序幕,到T字基本构型将组装完成,两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取得了9发9捷的胜利,突破并掌握了一系列新的技术成果,航天六院作为我国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用437台火箭发动机保成功为了空间站建设提供了的强大动力。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为梦天实验舱研制了天线网络。
飞天过程确保安全 进入太空后可及时“报平安”
“长征五号B”在发动机点火前会向发射平台周围环境排放低温氢气。这些氢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的可燃气团在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一旦遇到静电或明火就会产生爆炸或爆轰。位于陕西的航天四院42所研制的消氢点火装置,可以在火箭氢氧发动机工作前2-3秒内点燃火箭发射的“第一把火”,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高速燃气金属粒子流,来消除火箭发射前排出的大量低温氢气,保证运载火箭发射的安全性。
此次成功发射的“梦天”实验舱在进入太空后,由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继终端在第一时间开机。随后,中继终端与天链中继卫星实现“太空握手”,建立星间链路,搭建了从梦天实验舱到中继卫星再到地面的“太空天路”。这条“太空天路”,可以说是为“梦天”实验舱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地面可以通过太空天路看到距离地球400公里外的景象,并且实现信息的相互传递;同时,地面测控人员将以天基测控体制为主,对“梦天”实验舱实施在轨飞行的测量控制,通过地面遥测遥控方式,对飞船姿态进行控制,与地面建立通信链路,实现对“梦天”实验舱的“远程驾驶”。“梦天”实验舱在进入预定轨道后,将与已经在轨运行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太空进行交会对接,成为“大户型”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为“梦天”实验舱研制的天线网络通过提供专门的测控与通信信号传输通道,为“梦天”实验舱与地面建立高速、畅通无阻的指挥和反馈信息通道,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天线网络是属于测控与通信分系统中连接应答机和天线的关键产品,虽然是飞船上一个小型信号转发器,但也是实现信息传输的“神经中枢”。当“梦天”实验舱接收到地面的通信信号或测控指令信号时,天线网络会智能地将其进行分类、分通道传输到应答机。反之,也会把来自应答机不同通道的各类信号汇总后送往对地天线,通过天线发出后送达地面。
在空间站任务中,“神经中枢”可是异常忙碌的。天线网络作为“神经中枢”,将主要完成实验舱测控指令信号的上传和下达,“梦天”实验舱将开展在轨驻留的空间应用和新技术试验等在轨任务,需要确保各项操作指令实时准确。航天人孜孜以求,确保了天线网络产品的高可靠性,这也将成为该任务的重要保障之一。
航天九院771所精心打造了“数管三兄弟”。
从数据到推进到密封 全方位守护“梦天”实验舱
航天六院为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提供了整套推进系统,包括36台用于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的姿轨控发动机、贮箱等其他动力系统配套产品。航天六院还为空间站“天和”“问天”“梦天”三舱提供热控和环控泵阀产品,在极端环境下,为航天员和空间站设备提供18—26℃四季如春的温度。
安装在数据管理分系统中的核心处理单元、数据复接器和低速遥测编码单元,是航天九院771所精心打造的“数管三兄弟”,相当于整舱的信息中枢,是整舱的核心组件,负责整舱的信息接收、处理、分发和下传的重要任务。在轨工作时,它们源源不断地收入实验舱的实时状态、系统指令,以及来自地面站的遥控指令,经过有序地识别、分类、处理和重组,向对应单机发起指令,接收各单机的任务应答结果。它们还负责向地面站下传信息的重要任务,对于重要的工程数据,由低速遥测编码单元进行加密,再与其它数据一同经数据复接器转换成高速数据流传回地面站,时刻向地面报告实验舱的状态。771所研制的环控中心计算机,则是环控与生保分系统的信息中枢。它负责时刻接收、执行并分配系统任务,同时收集、传递舱内环境数据。
此次发射任务,航天四院42所还为“梦天”提供了全部舱门的动密封件和结构静密封件产品,可为飞船的舱体结构提供严丝合缝的密封系统,周密呵护航天员太空生活。该材料制成的密封件能经受住-90到200℃高低温交替变化等严苛环境的考验,各项性能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产品成功经受了地面8万次的疲劳试验,并通过低压(真空)、高低温、失重等环境试验,满足在轨时间不少于25年的长寿命要求。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在“梦天”实验舱中还承担了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研制任务。当梦天实验舱仪表计算机开机后,实验舱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就正式开始自主运行。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作为“梦天”实验舱仪表的“智慧大脑”,是实验舱仪表数据处理中枢系统,承担着实验舱仪表与照明分系统内部和外部数据信息处理的功能。“梦天”实验舱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功能复杂,属于基于操作系统的多任务和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软件。据科研人员介绍,此次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在继承成熟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及问天实验舱的数据交互,功能继续拓展,这样就可以满足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三舱之间超大数据量的交互。当“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便建立了一个常设的“工作群”,可以随时开展沟通和合作。
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来源:人民日报
10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并作重要讲话,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总书记强调,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实现,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了,老乡们过上了好日子,但还要继续努力往前走,让生活越来越美好。”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驻村干部张光红说,“我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同全村干部群众一起做大做强做优苹果产业,让更多乡亲在这条产业链上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好。”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延安市狠抓责任、政策、工作落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延安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利荣说,“我们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要把总书记对延安对安塞的亲切关怀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延安市安塞区委书记曹振宇说,安塞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各项工作,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让越来越多的村庄实现产业旺、环境美、农民富。
河南省原阳县大宾镇立足黄河滩地资源,计划在滩区盐碱地建设万亩优质牧草种植区,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原阳县委常委、大宾镇党委书记王鹏举说,“我们将深入推进闲置滩涂和淤积土地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滩区大黄姜、菌草、阳光玫瑰等特色种植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群众腰包越来越鼓。”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让河南省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郁林英印象深刻,“新时代十年农业农村的历史性成就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村几年前整村脱贫摘帽,现在村里环境美、村民日子甜,但还存在短板。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改造提升村里的整体环境,丰富产业形态和内容,夯实强村富民基础,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中学枣园校区考察时,勉励同学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延安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郭博说,“总书记的到来,让全体师生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时代新人,为老区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更多建设者和接班人。”延安中学高一(2)班学生杨子悦表示,要用延安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锻炼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长大以后当像李时珍那样的医生。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党婕睿说:“作为一名文博宣教工作者,一定要把百年党史中的延安故事挖掘好、讲述好、传承好,让一代代人不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我们要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红旗渠精神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作为新时代的林州人,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充分发挥工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等林州既有产业优势,统筹协调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各方面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让红旗渠故乡在新时代更加出彩。”林州市委书记王宝玉表示。
“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令林州市姚村镇团委书记申杨杨感触很深,“我们将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踊跃投身乡村振兴,让青春之花在田间地头绚丽绽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负责人林永艺表示,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看好渠护好渠,讲好红色故事,让广大参观者更好地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让我们更加坚信: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党建教研室教授薛琳表示,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将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着力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表示,“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进一步加大对殷墟的考古和保护力度,重点在古城市布局、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道路修筑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把殷墟遗址保护好、研究好、建设好、利用好,使世界文化遗产殷墟进一步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说,“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明,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就是我们的职责。这些年,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我们作了一些积极探索和成功尝试,未来将进一步开拓创新,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助力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宝库。”延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孙文芳表示,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记录伟大时代,展示中国精神。
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太白山旅游直通车调整为流水发车模式
西部网讯(记者 刘望)7月11日—31日,陕西省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免门票。记者从陕西省西安汽车站获悉,为满足游客前往太白山景区的需求,陕西省西安汽车站也调整了太白山旅游直通车运行情况。
省站太白山旅游直通车每天发送6班直达景区的班车,假日期间根据客流需求随时可调整为流水发车模式,发车时间为8—18时,2小时可从西安到达景区,单程票价37.5元。
游客可通过“陕西省西安汽车站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陕西智慧出行”小程序,或者携程、出行365、飞猪、去哪儿网等途径提前查询预定客票。
陕西榆林:把民生小事当头等大事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李 洁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 李
停车难缓解了,出行更顺畅了;老旧小区改造了,居住更舒心了;关爱体系建立了,特殊群体更暖心了……一年来,陕西榆林把一件件民生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把一份份“民生清单”变成一幅幅幸福图景,交出了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
停车更顺心出行更顺畅
交通是事关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的重要民生问题。去年3月举行的榆林市“两会”,明确提出要重点办好10件民生实事,进一步解决市民出行难和缓解停车难问题就位列其中。
过去,乱、堵是人们对榆林新建路的固有印象。去年2月,榆林市出台《关于榆林新建路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的通告》,明确禁止新建路全线车辆随意掉头、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沿街商铺占道经营等,让拥堵情况明显改善。
“以前,每次路过新建路,我们都‘举步维艰’,跟着客人一起着急,现在好很多了,就算是高峰期也不再堵得寸步难行。”出租车司机老刘对此深有感触。
为缓解市民在新建路上的停车难问题,新建路全线一共设21个停车点位,共有1557个停车位。“我们还在新建路设置了6块智慧诱导屏,主要对新建路全线近一千多个停车泊位进行余位显示和方向指引,方便市民及时找到停车位。”榆林城投公司停车场管理部经理张锦杰说。
事实上,新建路的变化只是榆林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榆林先后在中心城区新增设停车场37个,新建停车场4个,新增施划机动车停车位共6382个。
老居换新貌乐享新生活
“我们这个小区过去环境卫生脏乱差。刚刚改造了,大家特别满意。”榆林市榆阳区长城路街道办金穗苑小区居民李彩凤开心地说。
李彩凤所说的变化源于榆林市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2022年,榆林市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公园广场建设,增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2022年,榆林市列入改造计划的96个城镇老旧小区已全部开工,重点关注电路整改、供暖管道接入、管网疏堵等群众重视的“里子”工程,将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最大限度提升小区的环境品质。目前,结合改造方案,已完成加装电梯31部,正在组织加装电梯56部;已征集符合接入市政供暖条件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1个。
让市民幸福感正在提升的还有公园广场。走进凌霄公园,正在广场晒太阳的市民刘开翔说:“广场修好后增加了很多绿化,环境更好了!”
榆林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榆林将继续从城市街道环境微整治、古城保护提升、精细化管理、老旧小区改造、商业街区品质提升等11个方面提升城市品质。
创新帮扶模式呵护“智残”人员
去年以来,榆林市建立智力残疾人员排查关爱体系,开展以精准排查、教育扶持、就业帮扶、康复救治、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一揽子救助帮扶计划,提高智力残疾人员生活品质。
家住榆林市榆阳区李家山村的王海东是一名智力二级残疾人,过去他因残疾无法找到合适工作。如今,当地政府按照政策,帮他办理了低收入家庭救助、困难残疾人医保、生活补贴,还帮助他和家人搞起养殖业,家庭收入稳定。
榆阳区利用辖区现有养老养护机构,有效解决部分智力残疾人生活无人照料或亲友没有能力照料的问题。
榆林市继刚汽车用品有限公司也参与到帮扶活动中,针对残疾人开设远程线上培训,对他们制作的汽车坐垫上门取件,按件计费。受益残疾人一共51人,月收入在500元到3000元不等。
这些变化都源于榆林对智力残疾人群的关爱。据了解,2022年,榆林共有具备入学能力的适龄智力残疾儿童少年273人,全部实现安置入学。榆林持证智力残疾人实现就业2667人。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9日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