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山村老屋之废弃的医院攻略(山村老屋惊魂:恐怖解密游戏小程序,山村老屋通关攻略)

导读山村老屋之废弃的医院攻略文章列表:1、山村老屋惊魂:恐怖解密游戏小程序,山村老屋通关攻略2、千城十年记金溪故事 历久弥香3、乡村民宿,点亮记忆中的乡愁4、村里娃家门口的幼儿

山村老屋之废弃的医院攻略文章列表:

山村老屋之废弃的医院攻略(山村老屋惊魂:恐怖解密游戏小程序,山村老屋通关攻略)

山村老屋惊魂:恐怖解密游戏小程序,山村老屋通关攻略

《山村老屋惊魂》游戏小程序好玩吗?

《山村老屋惊魂》小游戏怎么玩?

怎么进入《山村老屋惊魂》?

文章下拉到底部,

点最后一个图片进入游戏!

只有你想不到,

没有我找不到的好游戏!

「好游戏推荐中心」

搜罗了好玩的微信小游戏,

还有游戏攻略哦!

每天都会推荐好玩的小游戏。

PS、这是一个没有赞助商的公众号,

暂时没有广告游戏,

可以放心的玩哦!

之前给大家推荐了一款好玩的恐怖解密游戏小程序《山村老屋惊魂》,

深山中的荒废无人老屋总有诡异的哭声传来,

不知来处,

走近老屋,

一阵阴森袭来,

身体不禁泛起鸡皮,

不知何时,血月高挂,

窗户隐约透着红光,

总感觉树上的乌鸦在盯着我,

是我的错觉吧,

我砸开铁链走进大门,

我即将要解开那尘封在老屋中被遗忘的历史和真相,

希望一切顺利.....

之前一直说整理下攻略,

一直工作忙没空整理,

虽然很多小伙伴都已经通关了,

不过这个周末刚好有空,

还是来整理一下。

如果你还没玩过这款恐怖游戏,

那么赶紧来玩一下吧。

沐沐整理了一番,

本来是准备写几百字的通关攻略的,

不过发现游戏内的解密提示很完善,

基本跟着提示就能过关了,

很多小伙伴估计也是根据这个提示来过关的吧,

那沐沐直接就上游戏内的游戏提示吧。

由于提示太多了,

多达59张,

为了方便大家查看,

沐沐每4张进行了合并,

大家可以通过编码来找自己需要的提示。

《山村老屋惊魂》游戏解密提示1-4

《山村老屋惊魂》游戏解密提示5-8

《山村老屋惊魂》游戏解密提示9-12

《山村老屋惊魂》游戏解密提示13-16

《山村老屋惊魂》游戏解密提示17-20

《山村老屋惊魂》游戏解密提示21-24

《山村老屋惊魂》游戏解密提示25-28

《山村老屋惊魂》游戏解密提示29-32

《山村老屋惊魂》游戏解密提示33-36

《山村老屋惊魂》游戏解密提示37-40

《山村老屋惊魂》游戏解密提示41-44

《山村老屋惊魂》游戏解密提示45-48

《山村老屋惊魂》游戏解密提示49-52

《山村老屋惊魂》游戏解密提示53-56

《山村老屋惊魂》游戏解密提示57-59

千城十年记金溪故事 历久弥香

我们推出“千城十年”大型融媒体报道,描绘有代表性的城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的生动实践。

千年古邑,心学圣地

江南书乡,华夏香都

这里,就是江西金溪

金溪历史悠久

建县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拥有格局完整的古村落百余个

累计11633栋古建筑

被誉为

“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

曾经

这些古屋因缺乏资金、养护

年久失修几近荒废

一些古宅行将倒塌

如何让古村落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是摆在金溪县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创新破题

金溪县实施“拯救老屋行动”

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旅游开发等有机结合

探索出一条古村落保护和活化利用新路径

截至2021年底

金溪县已与古建房屋产权人签订协议托管1800多栋

其中整村托管28个

目前已获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个

中国传统村落42个

……

越来越多沉睡的古村古建变为“活的”生态产品

激活了金溪生态文旅产业这池“春水”

同时辐射带动农户参与其中

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十年间

当地旅游业日新月异

2012年,金溪县尚无一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旅游接待人次仅20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只有9000万元

2021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达396万人次

旅游收入达19亿元

拥有2个国家4A级景区、5个国家3A级景区

香料产业是金溪的支柱产业

过去这十年

“从铁锅里熬出来”的香料产业

进入发展最快的时期

由零星收集樟树枝叶炼制芳樟油

到在县内外建立香料原料林基地75.5万亩

金溪逐渐形成一条包含

香料种植、研发、生产、加工、贸易的产业链

拥有樟、茴、桉等12个类别

能够生产樟脑粉、桉叶油等200多个天然香料产品

“金溪牌”香料飘香世界

2012年,金溪县香料企业只有32家

主营业务收入18亿元

到了2021年,全县香料香精企业已达80余家

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

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部分产品拥有了全球市场定价话语权

“古村换新颜”

“看得见乡愁”

“打造‘华夏香都’的传奇”

“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环境更加宜居”

十年间

金溪新增学校4所、医院2所

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360公里

全县森林覆盖率增长5个百分点

3756户10546人脱贫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8529元

增至2021年的19192元

……

一组组数据

折射出小城变迁

盛夏时节,莲叶接天

漫步古村,韵味悠长

饱经沧桑的古屋飞檐、牌楼浮雕

静静向来者讲述这里的变化

在新的征程上

金溪人民将继续拼搏

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

加快推动“华夏香都”向“世界香都”迈进

让这座城市,历久弥香

乡村民宿,点亮记忆中的乡愁

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意境燃起很多游客对乡村生活的向往。绿水青山,山野田园,走进一间民居小院,赏花观景,体验农趣,享受慢节奏的生活……如今,乡村民宿不断涌现,它们不仅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也是带动乡村经济增长、助力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但同时,乡村民宿发展也存在特色不足、低端复制、人才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指明了方向。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莫干山镇五四村民宿区。谢尚国摄/光明图片

游客走在陕西西安长安唐村的民宿内。新华社发

湖北咸宁梓山湖打造精品民宿,促进乡村振兴。资料图片

1.乡村民宿发展迎来重要机遇

在贵州白岩村,来自广州的游客白郁林对位于层层梯田之上的“牧云涧”民宿赞不绝口:“梯田风景非常美,在这里吹风、听虫鸣,喝下午茶,真觉得心旷神怡。”原生态的人文自然环境,让牧云涧有了不小的名气,在盛夏时节吸引各地游客慕名前来休闲避暑,也让店长刘会杰忙了起来。“很多游客都是看中民宿有不同于酒店的住宿体验,在我们这,不仅能欣赏风景,还可以体验稻田抓鱼,感受苗族民俗、餐饮和文化。”刘会杰说。

为一间房,赴一个村,乡村民宿不再只是旅途中的歇息之地,而成为游客踏上旅程的最初因由。相较普通酒店,乡村民宿更具风俗气息,风格多样,无论是美食打卡、生态观光、文化研学还是康养度假,都可以暂别城市的喧嚣,体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慢节奏生活。

“这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出游方式,短途游、周边游替代长途旅游成为主流,随着夏日旅游市场回暖,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升温,乡村民宿市场也热度不减。以乡村民宿为重要产品的乡村经济综合体,已逐步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途家民宿副总裁胡阳告诉记者。在他看来,更能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乡村民宿极具发展潜力,品牌化、高端化、个性化的民宿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从途家民宿平台数据看,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乡村民宿的订单量占比超过城市民宿,达51%,较去年提升20%。7月,平台民宿预订量环比6月翻了1倍多,其中亲子游订单占比达到60%。

《意见》的发布,再次鼓舞了市场信心,从规划布局、产品建设、规范发展、经营模式等多方面明确了具体思路。

随着乡村振兴政策不断出台,乡村民宿发展迎来重要机遇,很多市场主体开始布局市场。过去一年,携程在各地打造了多家度假农庄,接待客源覆盖全国30个地区。今年暑期,各地农庄迎来“避暑大军”,订单量环比增长147%。“高端乡村民宿能为目的地带来更强有力的标杆效应,带动目的地周边民宿转型升级和消费增长,增加农村就业岗位,拓宽增收渠道,重振特色文化,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集聚各种资源要素的新业态。”携程集团CEO孙洁说。

2.提升乡村民宿的文化表达

“掸”去旧宅院的尘土,古村老屋“变身”民宿,一座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焕发生机,重新呈现在世人眼前。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古迹,让乡村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我国幅员辽阔,乡村是保留多元化传统文化的重要地区。游客之所以选择民宿而非酒店,很大程度是基于对当地民俗风情、特色文化的向往。如何发挥文化特色、增强文化表达,是乡村民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崔莉说。

在各地,不少乡村民宿因地制宜挖掘文化和文物资源,汲取融合生产、生活、生态方面的文化元素,成为展示乡土文化的载体。新疆温泉县博格达尔村依托游牧民族西迁定居的历史文化发展庭院经济,成为网红旅游村;江西井冈山利用革命文化资源建设一批“红色记忆”民宿;山西康家坪民宿由百年晋南窑洞古村落整体改建而成,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内蒙古峡谷雅宿结合漫瀚文化、渔家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和窑洞文化等打造主题特色客房,凸显黄河大峡谷地域文化特色。

乡村民宿的文化表达,不仅体现在建筑设计上,也体现在饮食、节庆、文化活动和体验项目中,如传统美食制作、手工制作、非遗演艺、农事活动、乡村民俗活动等,让游客的体验更加丰富。

“要深入挖掘本地乡村文化所蕴含的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充分利用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文物建筑等进行乡村民宿开发建设,在民宿装饰装潢、经营管理和服务环节等融合本地农耕文化、传统工艺、民俗礼仪、风土人情等。”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石培华表示。

不过,目前也有不少民宿因盲目复制成功案例导致同质化、特色缺失、文化表达不足等问题。此次《意见》提出“文化为根”原则,要求“深入挖掘文化文物资源,充分展示地域特色文化,丰富乡村民宿文化内涵”,将进一步引导乡村民宿高质量有序发展。

3.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去农场给奶牛挤奶,去养鸡场捡蛋,在地里采摘草莓,挖沙拓印,骑马钓鱼……在北京延庆区界碑石村,这家名为“熙熙宪宪de乐园”的民宿原是刘添文为他两个孩子精心打造的园地,现在已成为深受游客欢迎的亲子民宿。“我觉得乡村民宿的灵魂一定是落在乡村文化和体验上的,因此我和村里合作,将原汁原味的乡村体验融入民宿服务中。”刘添文说。

如今,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期待不再停留于自然风光,单一的住宿体验已不能满足游客日渐多元化的需求,因此,更需要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上全面提升,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为乡村产业发展开拓更多空间。

“为增加乡村深度体验消费,游客的停留时间至关重要。能否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增加在特产、美食、生态产品、有机农产品及其他旅游项目上的消费,民宿的品质起决定性作用。好的民宿可把旅游短平快的消费转变成黏性消费。”崔莉指出。

《意见》提出,丰富乡村民宿产品,创新乡村旅游业态,延伸产业链、拓展价值链,助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目前来看,不少乡村民宿盘活了乡村资源,不仅将空置房屋合理利用,还带动了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手工艺品和文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当地将初级农产品转变为旅游商品和伴手礼,带动农民增收,从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民宿是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是整合乡村资源的黏合剂,需以‘民宿 ’为抓手,开展多元业态经营,全面延伸产业链、拓展价值链,全面助力‘民宿 ’的三产融合模式,激活乡村的‘造血功能’,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民宿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石培华说,具体来看,包括“民宿 共享农业”“民宿 渔牧业”“民宿 农副产品加工”等新业态,依托共享农庄、共享牧场、共享渔场开展稻田摸鱼、果蔬采摘、农产品精深加工体验、垂钓等活动;“民宿 手工制造”“民宿 非遗体验”“民宿 文创”等新业态,开发展示并销售民族服饰、非遗手工制品、织绣染等产品;“民宿 演艺”等新业态,结合乡村生活故事,编排戏剧、实景剧场、话剧、脱口秀等文化演艺;“民宿 电商物流”等新业态,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打造乡村数字生活新服务。

4.民宿管家等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

“我们这里很多村民都做起了民宿管家,为客人提供定制化服务。”在天津蓟州区西井峪村,石美丽是途牛桐画精品民宿项目的民宿管家。这几年,村里旅游业迅速发展,很多年轻人选择回乡,石美丽也动了心,“不仅能在家门口谋得一份工作,还能掌握一项技能。”石美丽说。

随着乡村民宿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升级。美团数据显示,2022年,“00后”民宿从业者数量猛涨了75%。近日,人社部公布的18个新职业中,民宿管家在列,对众多旅游从业者来说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民宿管家作为民宿的从业和管理人员,将专业、标准和高品质的管理营销方式带入乡村,同时也带动当地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崔莉说。

在专家看来,在经营管理、旅游发展理念、如何利用资源禀赋、如何加强基础设施配套等各方面,专业人员带来的理念尤为重要。

对于《意见》提出的“防止大拆大建、盲目复制”等要求,崔莉认为,这需要经营开发者对相关法律法规、旅游者需求及自身美学设计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只有做好整体规划,才能防止大拆大建,促进差异化发展,这需要旅游主管部门引导培训,也需要引入专业人才,如驻村规划师、民宿管家等,为研究当地文化、消费需求和法律法规等提供思路。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整合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社会企业等力量,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作用,定期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加大人才返乡创业扶持力度。”石培华说。此外,针对乡村民宿当前存在的软硬件设施配套等方面短板,要加强政府引导和统筹规划,提升乡村民宿在治安、消防、食品、卫生、环保、服务等方面的标准。石培华指出,要找准乡村民宿发展定位,从硬件和软件上发力,构建完善的乡村民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加强乡村民宿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提升乡村民宿软实力,打造能体现当地独特人文特色的高质量服务。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4日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村里娃家门口的幼儿园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夏收时节,条山街幼儿园阳祖分园的孩子们在体验碾麦子。 肖永杰摄(人民视觉)

西陌中心园的孩子们展示和老师们一起包的饺子。 肖永杰摄(人民视觉)

西陌中心园教师杨丹在给孩子们讲少儿绘本。 原任杰摄(人民视觉)

引子

任淑湘家有俩娃。过去,老大上的是村里的老幼儿园,水泥地面,孩子曾在园里摔伤过。“老二进的是村里新幼儿园,各方面条件好多了。”说着,任淑湘踩了踩塑胶地面。

园内的一排老房子改建成了家长休息区,整齐摆放着沙发、座椅,隔壁教室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

任淑湘是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阳城镇阳祖村村民。村里原来的幼儿园叫阳祖村幼儿园,如今名为芮城县条山街幼儿园阳祖分园。变化的,不仅仅是名称。

10年前,芮城县探索实施由县直幼儿园在乡村办分园、全面管理农村薄弱园的城乡一体化办园模式,持续提升乡村幼儿园办园水平,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其中提出“以县为单位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切实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园,大村独立建园或设分园,小村联合办园”。

教育部今年4月26日举行的“教育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学前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1年的62.3%提高到2021年的88.1%。

持续发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芮城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目前已达99.5%。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第三批21个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山西芮城:城乡一体化办园模式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短板”榜上有名。

前不久,记者来到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黄河掉头向东大拐弯处的芮城县,实地探寻城乡一体化办园之路。

探新路

县直幼儿园在乡村办分园,全面管理乡村薄弱园

走进条山街幼儿园阳祖分园室外活动区,一些孩子正聚精会神对着画板作画,另有一些孩子两人一组,兴致盎然地捏泥人。老师不时上前搭把手。

若非实地探访,很难相信这所幼儿园一度濒临关闭。仅一墙之隔,是以前阳祖村幼儿园的园区:一个小四合院里,严严实实的树木遮挡住了阳光。不到20平方米的教室内,墙壁已经掉漆,依稀可见当年孩子们写下的拼音、数字,留下的画作。

“现在,阳祖分园共有35个孩子在读。过去,这里硬件条件差,师资和保教管理水平跟不上,最少时仅有10多个孩子。”条山街幼儿园园长刘凤妮说。

10多年前在芮城,乡村幼儿园设施简陋、师资不足不是个别现象。2010年起,县里曾尝试由县直幼儿园选派业务园长包联若干乡村幼儿园,业务园长每月至少派驻乡村幼儿园一周,参与备课、教学,帮助改进教学计划、提升教学质量。但效果并不理想,时任芮城县教育局幼教股股长的李俊丽坦言:“一些派驻逐渐变成了走过场,一些教学建议也难以落实。”

“主要原因在于乡村幼儿园的办园体制没有理顺。”李俊丽说,“当年的乡村幼儿园,办学主体有的是村集体,有的是个人,一些乡村幼儿园办学经费不足、管理跟不上。此外,一些乡镇财力吃紧,对幼儿园投入不足,导致办园水平上不去。”

看准症结,精准施策。2012年8月,芮城县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管理的意见》,从改革乡村幼儿园办园体制入手,通过接管、并购等方式,探索实施由县直幼儿园在乡村办分园、全面管理乡村薄弱园的城乡一体化办园模式。

按照每个县直园托管1至2个乡镇幼儿园、3至5个农村幼儿园的要求,芮城县5所县直园迄今共一体化管理了8个乡镇的20所乡村幼儿园,学生人数由接管时的863人增加到现在的1508人。

申雅芬是大王镇公务员,家在运城市区,她选择把孩子送到镇上的芮城县幼儿北园大王中心幼儿园上学,“论硬件设施、教学水平,这儿不比市里差。”

走进大王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大厅中央,摆放着孩子们用废旧塑料管搭建起的迷宫。教室里,摆放着崭新的课桌、座椅,还设置了图书区、积木区,放置了不少幼儿绘本、游戏道具。

“在硬件条件、教学水平、教师队伍管理等方面,县直园按照一体化标准对乡村分园实施管理。”李俊丽介绍,县直园园长兼任乡村分园园长,同时从县直园选派管理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过硬的教师担任分园执行园长,并要求在乡村分园工作3年以上。

补短板

县直园与乡村分园资金一体投入、财务一体管理、教师统一调配,提升硬件,规范管理

园内电线凌乱,路是尚未硬化的灰土路,教室墙面掉灰、门窗破损……

2012年8月,初到位于西陌镇板桥村的芮城县幼儿北园西陌中心园担任执行园长,焦水心颇为失望,“这片租用村里场地的幼儿园园区,还拖欠着几个月租金。”

随后几个月,焦水心从钻研教学的县幼儿北园教师转型为全能型园长:联系施工队修葺、改建教室,联系相关部门做好电力检修、园内路面硬化等。

建设资金从哪来?芮城县幼儿北园园长尚艳霞介绍,日常伙食和购买游戏道具、图书等开支由县直园统一投入,教室修建等基础设施配套由县财政拨付教育建设项目专项经费。财务管理上,农村分园所收费用全部纳入县直园账户。

2012年底,西陌中心园面貌一新。整修后的教室配备了全新的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和各类儿童图书、绘本。园内,路面得到硬化平整,因地制宜设置了不同的游戏分区。“县直园与农村分园资金一体投入、财务一体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幼儿园先前投入跟不上的状况。”焦水心说,“2012年以来,县财政和县幼儿北园先后为我们投入专项资金120余万元,让西陌中心园的办园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既强硬件,也优管理。到任不久,焦水心就经历了一场虚惊:一天放学后,一名家长来接孩子,被老师告知孩子已被他的姑姑接走了。联系孩子姑姑,结果电话无人接听、家里又没人。老师和家长急得满村找,直到晚上9点多孩子的姑姑打来电话,说正带着孩子在县城玩。

针对接送制度的不规范,焦水心参照县幼儿北园,建立了“接送卡”和“登记 电话确认”的接送制度:父母接孩子须持贴有自己和孩子照片、留有孩子信息的接送卡,其他亲戚、朋友临时来接,须做好登记并现场和孩子家长打电话确认。

焦水心还发现,个别教师上完课后不时无故离园,有的临时有事就提前下课,找其他人代管。为此,她制定了“中途离园”管理办法,严格请假报告制度;健全“考评打分”机制,结合教职工日常表现、到岗教学情况等实施绩效考核。“借鉴县直园的相关管理办法,我们陆续制定了安全管理、岗位职责、绩效考核等12个类别的制度规范。”焦水心说。

从2012年担任执行园长,到去年底退休离任,焦水心在西陌中心园工作了近10年,规范管理一直是她的工作重心所在。

“按要求,县直园对城乡教师实施统一调配管理。除规定执行园长派驻乡村分园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外,还规定县直园普通教师到乡村分园工作不少于1年。教师队伍的稳定,保证了乡村幼儿园管理教学水平持续提升。”去年底接任西陌中心园执行园长的李海燕说,“接过接力棒,我们将持续做强硬件、从严管理。”

芮城县教育局党组成员肖建宏介绍,2012年以来,县直幼儿园累计向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分园派出执行园长、教师共280余人次。

改教学

推行游戏化教学,城乡课程模式、教研活动、幼儿评价方式等基本一致,提升乡村幼儿园保教质量

过去,西陌中心园教师陈银朋主要教孩子们识字、背古诗、唱儿歌。现在,她主要教孩子们玩耍。

玩耍还用教?走进孩子们的课堂,记者一探游戏教学的究竟。

在幼儿园教室外的“沙水区”,一片约20平方米的区域内,填满约30厘米厚的沙土,踩上去软软的。小朋友们手拿铁铲,三五结伴玩挖沙游戏。有的想用沙土盖城堡,有的想挖迷宫,6岁的小朋友可可想法独特:“昨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大禹渡,看到了好长好长的黄河,我今天也要挖一条‘黄河’!”

“你自己挖吗?那得挖到什么时候?”见可可有些腼腆,陈银朋在一旁引导,“是不是需要叫上几个小伙伴?”

可可又叫来3个小伙伴,很快挖出一条两米多长的蜿蜒“河道”,并在“河道”边画上了“农田”,用沙土垒起了“房屋”。接着,小“男子汉”轩轩、贝贝拎着水桶到旁边的水龙头接水,来回跑了好几趟,胸前的衣服湿了,“河道”里还是没多少水。

“遇到困难要多想办法,咱们看一下周边,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听了陈银朋的话,轩轩、贝贝沿着沙土区转了一圈,发现水龙头下方的柜子里有一根长长的软管,便把软管连上水龙头,河道内的“黄河水”随即哗啦啦流动起来。

“肯动脑筋,还独立解决了问题,真棒!”陈银朋给轩轩、贝贝送去鼓励的掌声。两个小朋友信心倍增,“明天我们还要挖一个黄河的‘几’字弯。”

“游戏化教学,就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孩子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陈银朋说,“不同于传统的上课说教,我们在陪伴孩子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观察、记录他们的表现,分析他们的心理活动、性格特征,并在情境教学中帮助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开展性格塑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幼儿游戏活动的独特价值,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尊重个体差异,鼓励支持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游戏化教学,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陈银朋是从县直园学习借鉴来的。“参照县直园的上课作息时间安排,我们保证孩子们每天两小时户外游戏活动、1至1.5小时室内游戏活动,改变过去农村幼儿园以上课为主的教学安排。”李海燕介绍,近年来芮城县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学改革,在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办园模式下,县直幼儿园示范指导,各乡村幼儿园同步推进。

对如何开展游戏化教学,陈银朋坦言,起初自己心里没底。除本园教研活动外,她和同事会定期参加县幼儿北园组织的教研活动,探讨交流保教实践中的问题。一次参加县幼儿北园开展的幼儿园大班滚筒游戏教学研讨,让陈银朋印象深刻。

在教学视频中,孩子们三五成群被带到滚筒活动区,那里摆放着十几个直径约50厘米的滚筒。从趴在滚筒上,到慢慢蹲在上面,再到站在上面并开始慢慢挪动,游戏设计目标循序渐进。有的胆大的孩子直接站上去走,差点儿摔了跤,有的孩子则蹲在滚筒上面露难色,迟迟不敢动。老师站在一旁因人施教,或提醒他们一步一步来,或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克服困难。

“游戏教学不是完全放任孩子们玩儿,也不是高度控制。教师要认真观察,在孩子们可能遇到困难、游戏停滞,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下及时介入。”陈银朋说,通过一次次研讨,大家逐渐加深了认识。

“每月下旬,我们都会围绕特定主题、课程设置,同一体化管理的5个乡村幼儿园教师一起开展教研活动。”尚艳霞说,县里还和省内外师范院校合作,由对方派专家定期到县直园和乡村幼儿园开展教学指导、研讨交流。

对孩子的评价方式也在改变。“过去教孩子拼音识字、背古诗,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还会出卷考试,存在‘小学化’教学倾向;现在我们参照县直园的教学评价方式,更侧重在情境教学中培养考察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能力。”李海燕说,“比如我们也会教拼音,但更多是引导孩子们制作字母形状的手工作品,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帮助他们轻松记住这个字母。”

芮城县副县长武锐晓介绍,近年来,按照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办园要求,芮城县推行城乡课程模式基本一致、上课作息时间基本一致、教研活动基本一致、幼儿评价方式基本一致、每周食谱基本一致的“五个基本一致”,推动城乡保教一体管理,提升乡村幼儿园保教质量。

“开饭啦,开饭啦!”到了午饭时间,小朋友们在陈银朋带领下来到幼儿园食堂,轩轩、贝贝端起碗向记者展示,“肉丝卤面、紫菜蛋花汤,还有小方馍、牛角包,都是我们爱吃的。”在食堂墙面上,张贴着每周餐食菜谱。陈银朋说:“参照县直园的餐食菜谱,我们每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让孩子们都能吃好。”

聚合力

持续开展家长入园体验、亲子互动等活动,多措并举稳定教师队伍,推动形成多方共建合力

“每天大部分时间做游戏,孩子上小学跟不上怎么办?”孩子皮皮在芮城县幼儿北园大王中心幼儿园就读,了解到孩子每天的课程后,大王镇居民谢晋起初有些不理解。

一次亲子互动进校园活动,让谢晋转变了观念:走进大王中心幼儿园,只见废弃啤酒瓶被倒立砌进园内小路,颇具艺术美;路边,印有“化肥”字样的包装袋里塞进棉布,成为孩子们玩户外游戏时叠放的沙包;教学楼楼道内,一筐筐玉米棒在孩子们的创作下,变成了各式手工艺品。幼儿园周边的苹果园、水果冷库、农业种植园也成为孩子们的课堂,他们每个月都会在这里开展户外实践活动。

“一体化管理不是‘一刀切’,我们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因地制宜设置课程、扮靓环境,形成乡村幼儿园的教学特色。”大王中心幼儿园执行园长李红艳说。

亲子互动课上,皮皮的表现也让谢晋惊喜。皮皮和爸爸合作做手工作品,他主动提出要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用硬纸板折叠成火箭发射底座,用塑料饮料瓶做箭身,用硬纸卷成筒状做助推器。

谢晋边打下手,边听皮皮讲他脑海中的太空。手工作品做成后,皮皮还拿出水彩笔,在白色硬纸板上画下天宫空间站的图画,它是展现在手工作品后面的“背景墙”。“我将来也要当宇航员!”向老师和其他同学展示作品时,皮皮说出自己的梦想。

“虽然没学多少小学课程,但孩子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更强,动手能力等得到了锻炼。”谢晋说。

“这些年,参照借鉴县直园经验,我们在各乡村幼儿园持续开展家长入园体验、亲子互动等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芮城县教育局局长焦龙生说,“通过活动开展,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教学、管理模式的认同,为孩子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推动形成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共建的农村学前教育生态圈。”

多方共建,教师队伍更趋稳定。“在村里工作离家远了些,县里拨付了专项经费,我们每个月能领到交通补贴,绩效工资比在县直园工作时要高。”李海燕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要及时补充公办园教职工”。芮城县幼儿北园西陌中心园教师杨丹2019年8月入职,当年就通过了县里组织的乡村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一名在编的乡村幼儿园教师,“近些年,每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县里都会为县直园和我们乡村幼儿园教师设置编制、岗位。”杨丹说。

焦龙生介绍,近年来,芮城县为在乡村幼儿园工作的县直园教师拨付专项交通补贴;明确要求各县直园在工资待遇等方面向乡村园教师倾斜;建立教师入编常态化机制,2014年以来共入编189名幼儿园教师,其中55人为乡村幼儿园教师。

让焦龙生欣慰的是,“很多农村家长的学前教育理念转变了,不再反对幼儿园开展游戏课程,而且积极响应支持幼儿园收集废旧轮胎、纸箱、瓶罐等游戏材料,为孩子制作玩具,支持孩子在家、在园开展游戏活动。”

版式设计:汪哲平《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8日 13 版)

广西大寨村、重庆荆竹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12月20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广西桂林大寨村和重庆武隆区荆竹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据介绍,大寨村和荆竹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把优秀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把中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向世界展示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

据了解,大寨村有长达2300多年的梯田耕种历史,被誉为“世界梯田原乡”。红瑶居民世世代代在山坡上开垦水田,日积月累,形成了气势恢弘的梯田群。制作精良的红瑶瑶秀服饰、裙饰、银饰、头饰是红瑶文化的代表。2018年,大寨村境内的广西龙胜龙脊梯田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广西桂林大寨村。文旅部供图

近年来,大寨村充分利用农耕梯田、红瑶文化和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西山韶月”“千层天梯”“金佛顶”等雄奇的梯田景观,通过展示晒红衣、红瑶长发、红瑶织布技艺,举行集体婚礼、篝火晚会等,把红瑶传统文化转变为旅游业态。同时,以旅游收入反哺古民居、古建筑保护,实施梯田景观修复。厚重的红瑶民族文化、壮丽的梯田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彰显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中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智慧。

大寨村民倡导“种田就是种风景”理念,通过发展旅游,强化了保护梯田、保护生态的意识,与旅游公司签订《旅游合作协议》《龙脊梯田耕种协议书》,建立健全了梯田耕种维护奖励机制,确保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把龙脊梯田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村民对自家梯田按核心景区的要求统一耕种并定期对田埂进行维修加固,每年每亩按旅游公司5000元、村级6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实现了种田有收入和护田有收入“双创收”。

重庆荆竹村以现代创意活化传统乡愁,一方面保留根植于独特地理文化环境的生活方式和建筑特色,另一方面引入现代创意再造公共文化空间,利用当地的瓷砖、木材和夯土墙来呼应和推广村庄传统文化,为古老村庄注入生机活力。在乡土文化的活态传承方面,荆竹村建成非遗传习所,搭建文化资源宣传保护平台,对蜡染、竹编、剪纸、木叶吹奏、传统饮食制作等文化活动和非遗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和体验,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乡村特色文化魅力。用村民的老房子、古柴火灶、方桌竹椅、铜茶壶与青瓷杯等打造“归原茶馆”,向游客展示传统乡村民居风格和生活。

重庆武隆区荆竹村。文旅部供图

荆竹村遵循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倡导“碳达峰、碳中和”。在每年4月开展减少水资源消耗、水资源治理和垃圾分类政策宣传活动,组织志愿者、游客参与气候变化保护小讲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和尾气减排,强化村民和游客环保观念。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评选始于2021年,旨在通过旅游促进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022年共有57个国家的136个候选乡村参选,最终32个乡村入选,中国入选数量名列亚太地区第一。加上此前入选的浙江余村和安徽西递村,中国已有4个乡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