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爸爸去哪沙漠之旅(穿越无人区,偶遇藏羚羊……酷!萧山80后爸爸,带儿子自驾新疆)

导读爸爸去哪沙漠之旅文章列表:1、穿越无人区,偶遇藏羚羊……酷!萧山80后爸爸,带儿子自驾新疆2、脱贫故事丨一切都为了枣日圆梦!90岁老父亲赶赴沙漠,父子同心种树治沙3、中国沙漠的绿

爸爸去哪沙漠之旅文章列表:

爸爸去哪沙漠之旅(穿越无人区,偶遇藏羚羊……酷!萧山80后爸爸,带儿子自驾新疆)

穿越无人区,偶遇藏羚羊……酷!萧山80后爸爸,带儿子自驾新疆

萧山的一位牛爸徐森,也是回澜小学的体育老师,今年做了一件让朋友圈艳羡的事,就是暑假带着儿子自驾游新疆。旅程跨越7个省份,从萧山出发,途经安徽、湖北、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抵达新疆,行程预计在12000公里左右,预计要20天完成。8月1日,记者联系到徐爸时,他刚刚抵达新疆。

徐森喜欢自驾旅行,也有丰富的经验。这次为了带儿子一起前往新疆,他足足准备了半年。从线路的制定、同行伙伴的选择,到行程的规划和预算,都做了充分准备。“远行自驾游不同于周边游,最好有资深的领队或者伙伴一同出发。出行前我们做了详细的路线规划和备选方案,以应对旅途中的各种情况,既安全又有意义,才是最重要的。”徐森这样说。

7月28日,收拾好行囊,他带着儿子又一次驾车出发了!自驾在绝美的315国道,绕过青海湖,穿越柴达木盆地,翻过阿尔金山,跨过罗布泊……带儿子去看沙漠、戈壁、盐碱滩、咸水湖等奇特自然风光。

8月1日,徐森和儿子抵达了此次旅行的目的地,新疆。他在朋友圈写道:“一个孩子行走和阅读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旅程进入第5天,行驶里程3182公里。大西北的美,不止有大漠、戈壁、魔鬼城,还有湖泊、草原、花海、雪山。今日体验了一段小穿越,还有幸遇到了藏羚羊,让娃兴奋不已。”

行驶在315国道,徐森认为是一步一风景,放眼皆绝色,荒凉又刺激。315国道起点为青海西宁,终点为新疆喀什,全程3063公里。315国道上车辆较少,行驶的大多是大型货车,有些路口无指示牌、很长一段公路处在无人区。正如徐森所说,出行前做好功课,并有靠谱的伙伴,一起结伴而行是十分必要的.

一路旅行,一路记录,一路分享。每一次旅行,徐森都会为儿子准备一本笔记本,这次也不例外。每到一个地方,儿子都会做相应的记录,旅行结束后再一起整理。徐森则会用手机、无人机、相机将所有的美景拍摄下来。每天还会不定期地在抖音上开直播,分享一路的所见所闻,如果你好奇他的旅程,可以通过“三木叔叔”找到他,看看他的旅行分享。

“去年他带儿子去腾格里沙漠,今年自驾游去新疆,带他儿子去过很多地方了,是我们群里所有爸爸的典范啊。大家都想跟着他一起带娃远行呢!”“跟着‘三木叔叔’看世界,充满惊喜。”朋友们这样形容他。

徐森的儿子现在上五年级,去过的地方不少。徐森每年至少为儿子安排一次10天左右的长途旅行,还有4至5次短途旅行。他带着儿子,一起去过草原、雪山,一起徒步过沙漠……每次带儿子去一个地方,徐森和妻子都会提前做好功课,预习了解当地的地理、习俗、人文历史等,地图和笔记本是他们的旅行必备。

在丰富的旅行经验背后,儿子的成长,带给了徐森和妻子很多的惊喜。在儿子眼里,自己的爸爸就是一个旅行达人,对于历史和地理都非常了解,潜移默化中,也带动了他自己去探索世界的欲望。徐森的儿子曾说:“我要做自己的船长,去发现自己的大陆。”

“我朋友说过,不去看世界,哪来世界观,我特别赞同这个观点。任何事物都需要孩子自己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亲身去感受。作为父母,我们从他5岁开始,就经常带着他一起旅游,初衷是希望带他看世界,走得越远,看得越多,懂得越多,孩子的眼界和心胸也就越宽阔。”徐森说,“路上的这些经历,不仅让他学会了生活自理的基本技能,也提高了语言水平,现在他能够自如地在旅途中与人打交道。也比以前更加活泼、幽默、善良,乐于分享,热爱大自然,有了自己的更多想法和主见。新疆之旅结束后,未来我还会带着他一起去更多的地方探索世界。”

文/记者 韩柳青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贺一萍

责编/卢卓琳

审核/刘斌云

两连!

脱贫故事丨一切都为了枣日圆梦!90岁老父亲赶赴沙漠,父子同心种树治沙

为了在沙漠里种枣,从2009年起,李鹏就没回家过过一个春节。2012年,90多岁的父亲念子心切,一路颠簸来到沙漠看望儿子。陪着李鹏种枣树,父亲的脸上常常挂满微笑,他跟李鹏说,去世后,就埋在这片沙漠里,继续陪着李鹏治沙种枣。

这是李鹏最幸福的时光。也正是因为亲人的陪伴和理解,让李鹏度过了最难熬的时刻。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龚新语)

中国沙漠的绿色从哪里来?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题:中国沙漠的绿色从哪里来?

新华社记者

沙漠,辽阔而壮美。千百年来,它吞噬村庄,隔绝交通,在人们眼中,始终是单一的黄色。沙漠真是荒凉死寂的吗?从古代到近代,中国人一直与黄沙进行着悲壮不屈的抗争。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发出了“向沙漠进军”的号召,一场把沙漠由黄色变成绿色的战斗打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着重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截至目前,中国人工造林超11.8亿亩(7860多万公顷),是全世界人工造林最多的国家,黄色大漠披上了新的盛装。在新疆和内蒙古,让我们一起见证生命绝地上种出的“绿色奇迹”。

这是位于内蒙古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2020年9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地图上的大片黄色伤疤

据第五次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显示,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115.93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在中国地图的西部和北部,代表沙漠的黄色占据大幅画面。

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库布其沙漠横亘在黄河“几”字弯上,它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面积1.86万平方公里。黄沙肆虐时,库布其沙漠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直接威胁“塞外粮仓”河套平原和黄河安澜。

官井村位居库布其沙漠腹地,30多年前到处是明晃晃的沙丘。“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为了生计,许多村民被迫背井离乡。20世纪80年代,官井村有近900户人家,10多年后只剩300多户。

这是位于库布其沙漠边缘的内蒙古达拉特旗官井村(4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晟 摄

这是内蒙古达拉特旗官井村的一处林场(4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晟 摄

地图再切换到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的新疆且末县,这个人口不足十万的小城是全国面积第二大县,但是全县三分之二的面积为沙化土地。车尔臣河东岸的流动沙漠与县城仅一河之隔,距县城中心不足两公里。

“车尔臣河有多宽,沙漠离县城就有多近。”“一年要吃一块儿砖那么多的沙子。”

牧民肉孜·吐尔地小时候和父亲在农田附近放羊。1975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沙尘暴来袭,狂风掀翻了房子,他被压在断墙下,父亲千辛万苦才把他挖出来。死里逃生后,肉孜·吐尔地一家被迫放弃住了30多年的房子和100多亩农田,向西搬迁了4公里。然而,风沙并没有放过他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搬迁接踵而来……

新疆且末县城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隔着车尔臣河(3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高晗 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卢琦表示,“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和发展瓶颈。有数据显示,“荒漠化”每年造成全球经济损失超过420亿美元,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有专家警告,人类欲对沙漠实现大规模治理几无可能,仅是局部治理也难度极大。沙漠步步紧逼,怎么办?

在生命绝地种出的绿色

2020年春,NASA卫星Terra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采集了当年2月23日和4月29日新疆和田附近部分沙漠的图像。

两份图像对比显示,4月底和田附近沙漠较之2月出现大片绿色,引发网民围观和惊叹。这不过是数十年治沙成效的管窥:中国北部、西部沙漠地区的绿色正在“长大”。

又是一年春来到,登上且末县高耸的沙丘,能看到车尔臣河东岸“长出”了一条长20多公里、宽7.5公里的防护林带。这片珍贵的绿色,缘起于20多年前。

这是新疆且末县河东治沙站的卫星图片。新华社发(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瞭望数据媒体实验室联合供图)

1998年,且末县车尔臣河东岸成立新疆第一个县级防风治沙工作站。且末县河东治沙站员工帕提古丽·亚森回忆说,最初是7条汉子扛着七把铁锨,蹚过车尔臣河,打响“家园保卫战”。

没有机械助力,没有治沙经验,职工拿着大桶,从车尔臣河一桶一桶挑水,这边的树还没浇,前面的树又旱了。一瓢一瓢,像照顾孩子一样,最终300亩试验林奇迹般在黄沙中扎下根。

内蒙古的殷玉珍也是敢与黄沙掰手腕的治沙人之一。1985年她嫁到一个叫“紧背沙”的地方,这里位于毛乌素沙地腹地,婚房就是一个多半截子埋在沙里的“地窨子”,一夜风沙几乎就能把人埋在土里。

生性倔强的殷玉珍发誓:“我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风沙欺负死!”

殷玉珍扛着铁锹爬上家附近的一片沙丘(2013年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1986年秋天,殷玉珍用自家仅有的一只羊换回了600多棵树苗,丈夫白万祥出去打工,不要钱、不要粮,只要挣些树苗背回来。春天种杨树,夏季上障被,秋日栽沙柳,冬来设沙障。从种第一批树起,殷玉珍夫妇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脸上和胳膊上每年都要被蒸烤掉一层皮,种树用的钢钎硬是磨短了一尺多。30多年来,他们让7万亩沙地披上绿装。

每一片消失的荒漠、每一处新生的绿洲背后,有多少英雄史诗,多少壮士悲歌。殷玉珍等治沙人,犹如生活在沙漠里的一株株梭梭,活得分外坚强,将血汗泪交融在一起,在沙海深处滋养出绿色。

把沙漠荒凉死寂的黄色变成绿色,除了勇气和毅力,还需要科学的探索和指导。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走进沙漠,培育沙生物种、挽救濒危物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经过长期努力,在塔克拉玛干腹地奇迹般建起一座植物园。设计者和建设者常青表示,通过克服水中含盐量高、沙子里缺乏养分、沙丘流动大、干热风、沙尘暴等障碍,他们在生命禁区选育植物“勇士”,建造起世界上唯一一个地处沙漠中心的植物园。

新疆且末县河东治沙站员工帕提古丽·亚森在检查梭梭林滴灌带(4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高晗 摄

“治沙,首先得熟悉沙、研究沙。我国科研人员对荒漠化发生机制、退化植被恢复与重建机理做了大量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表示,防沙治沙一定要处理好和水的关系,以往高密度植被因为用水过多反而出现退化。他带领研究团队提出低覆盖度防沙治沙体系,生态用水量和造林成本显著降低。同时,国内亿利生态等一批企业探索出微创气流法造林、削峰填谷治沙、无人机飞播造林等实用性治沙技术,在多地有效推广。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经从20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

沙漠的五颜六色

你见过沙柳吗?虽然带一个“柳”字,这种灌木却远没有杨柳高大粗壮。它的叶片小得扎手,根系以超越枝干数倍的比例向下延展。但这貌不惊人的矮树,正在发挥巨大的效益。

在毛乌素沙地的中心乌审召镇,有一家生物质燃料颗粒加工厂,能将沙柳条粉碎、压缩成小拇指大小的圆柱体。小小一捧,发热量可达到同等重量标准煤的60%。这些沙柳每吨收购价400元,一年25万吨沙柳可发1.6亿度电,周边5000多户牧民因此增收。

早在50多年前,乌审召人民就在沙区首先提出“治沙”是为了“用沙”的观点,向沙漠要草、要畜、要粮、要钱,开始了科学利用沙地的尝试。

这一想法与钱学森的沙产业系统思想不谋而合。1984年,钱学森在《内蒙古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提出沙产业应该是用系统思想、整体观念、科技成果、产业链条、市场运作、文化对接来经营管理沙漠资源,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新型产业。

人们在距离新疆且末县城不远处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内植树(3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高晗 摄

伴随治沙理念和沙产业的发展,多少人的命运也悄然改变。

如今,库布其沙漠涌现出七八个主打沙漠旅游的景区。“过去,这里的人吃不饱穿不好,千方百计往外走。近几年,生态好了,富起来了,跑出去的人又回来了。”住在七星湖景区附近的牧民孟克达来说。

这是位于库布其沙漠中的七星湖景区(2018年7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在长期的荒漠化防治工作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科技支撑、法规保障的治沙模式,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倡导从传统治沙到合理用沙,向着“人退沙退”的目标努力。

在且末县,当地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尝试种植梭梭和大芸。梭梭耐盐碱、耐干旱,能防风固沙;寄生在梭梭根部的大芸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让沙漠产出经济价值。通过“承包治理、开发经营、收益归己”的招商原则,目前已吸引10家企业参与进来,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同步发展的新路。

当地百姓从中受益。5年前,在外打工的艾沙江·买买提明回到且末县,承包了乡里的1000亩大芸地,去年采收了100多公斤的大芸种子,价值10多万元。截至2020年底,且末县梭梭林下大芸接种面积达到5.9万亩。

新疆且末县的大芸种植户艾沙江·买买提明将梭梭苗背进沙漠(4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高晗 摄

沧海桑田,曾经的贫穷和绝望逐渐远去,埋葬了亲人的土地已草木葱茏。面向未来,科学家指出,人类既要遏制沙化,让一部分沙漠变回绿色,更要认识到沙也是生命共同体。

“人类不只要治沙斗沙,还得养沙和护沙。大家不要混淆荒漠和荒漠化。”卢琦解释,“荒漠不是病,荒漠化才是病。”在他看来,天然的荒漠是一种具有很多功能和价值的生态系统,防沙治沙的目的,不是消灭地球上所有的荒漠,而是把那些本不该是荒漠的地方恢复原貌。

在鄂尔多斯响沙湾景区,记者通过显微镜看到沙子在放大100倍之后的奇妙世界,它浑身散发着如同宝石一样的光芒,释放着奇幻的魅力。沙漠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当人类学会与沙漠和谐共生,它将不再单调,或许会变成美丽的五颜六色。(记者张丽娜、熊聪茹、安路蒙、李志浩、高晗)

这是新疆且末县国道旁种植的生态梭梭林(3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高晗 摄

适合孩子们看的纪录片,请收藏

白肉

家长们最近是不是被在家的神兽们折磨得快疯了?看着铺天盖地的玩具,网课时间那些奇葩的发呆造型,听着冲破天花板的尖叫声,家长们摇头叹气血压升高。今天是六一,马上暑假来临,如果你还没有方向,那不如给宝贝们看看纪录片,既丰富知识,打开视野,最重要的是立马还给家长们一片自由呼吸的天空。今天挑选的这些纪录片涉及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科学各个方面,如果能从纪录片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说不定还能激发孩子们自我探索学习的潜在能力!

《王朝》《王朝II》

这是一套老少咸宜的动物系列纪录片,它优秀的质感足以令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以更广阔的自然的维度热情讨论何为“家族”。

《王朝》《王朝II》海报

纪录片《王朝》开创性地以“单元剧”形式呈现了动物界五大家族:西非塞内加尔撒哈拉沙漠边缘的黑猩猩,南极洲极地荒野的帝企鹅、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上的狮子、非洲津巴布韦赞比西河洪泛平原上的杂色狼和印度班达迦丛林的老虎。它们游走在生死边缘、在风雨飘摇中建立、统治、维护自己家族王朝的动人故事,首季在2018年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豆瓣评分高达9.5分,是BBC Studios纪录片故事创作与拍摄制作不断突破创新的里程碑式作品。

《王朝》特别像莎翁的戏剧,它没有《地球脉动2》里那样绚烂斑斓的自然界,没有拟人化的萌点,重要的是,虽然每一帧都充满了戏剧张力,但都来自动物世界最真实的自然表达。回归到动物本身,而不是以人类的视角来看动物,或许是这部纪录片创作上的最大突破。

→动物们走过最远的路,是BBC制片人的套路

→《王朝II》来了,要给斑鬣狗翻案?

《史前星球》

今年BBC Studios自然历史部门推出的一部精彩绝伦的虚拟恐龙世界的系列纪录片,逼真的九百五十万年前的失落的世界……沉浸式的观感可以令你们家喜欢恐龙的小家伙们惊掉下巴。

《史前星球》剧照

这部纪录片的制作阵容也是豪华顶配,由执行制片人乔恩·费儒(Jon Favreau)导演,BBC Studios自然历史部门制作,汉斯·季默作曲,大卫·爱登堡爵士解说。好评到据说看完这个会降低对《侏罗纪世界3》的评分。

纪录片采用最先进的成像技术及电脑特效,在科学性上揉和最新的古生物研究,形象展现了史前特色物种和其居住环境。这些难以想象的巨大、凶猛、奇特的生物曾在这个星球上留下过它们的印记。

看到霸王龙爸爸带着小霸王龙们游泳这样的情节也是太有趣了!

《地球脉动2》

“我们完全把它看做是一部电影,当然它确实是。”配乐大师汉斯·季默这样描述《地球脉动2》。

这又是一部老少咸宜的纪录片,它的制作精良以及恰如其分的幽默感让动物们仿如奥斯卡影帝般吸睛。

《地球脉动2》剧照

摄制组上山下海入丛林进沙漠,堪比西天取经。117趟摄制之旅,去了40个国家,而且并不是走马灯式的拍摄哦,有时甚至要在恶劣的环境下待上好几个月。

《地球脉动2》从不同的地理环境来展现当地生命,六集里涵盖岛屿、山脉、丛林、沙漠、草原、城市,最后一集是拍摄花絮。在大自然严苛的条件下,动物植物都经历着巨大的生存考验。

→这部豆瓣9.9分的纪录片让你不好意思再说人生艰辛

《人类星球》

《人类星球》是BBC推出的关于人类生存的纪录片,共8集,豆瓣评分9.7分。是一部可以改变人生观的纪录片!让孩子认识到不同的生存形式!有极地、山区、海洋、丛林、草原、河流等不同环境下人类的生活。

《人类星球》海报

《人类星球》讲述了80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从冰封万里的北极到烈日炙烤的沙漠,从充满力量与野性的草原到神秘莫测的热带雨林,摄制组历时四年,走遍七大洲、六十二个国家,用镜头探寻人类在最严酷的条件下寻找适应环境生存下去的非凡途径,探讨人类与自然间复杂深刻的关系。

《蓝色星球》系列

揭秘北极熊出没的北冰洋下生机勃勃的蓝色珊瑚环礁;

邂逅在南冰洋深处神出鬼没的奇怪章鱼;

观赏巨大的鲹鱼跳出水面,

骑在虎鲸的背上,同它一起冲向鱼群……

《蓝色星球2》剧照

《蓝色星球》是历年来首套全面探索海洋世界的自然历史专辑。史诗般的海洋全纪录、独家拍摄的珍贵画面,让孩子直观见识海洋最恐怖与最具魅力的一面,更揭开它最隐藏的秘密。

总之,它是一部认识大海的生动教科书。

→《蓝色星球2》来了,他们拍到了一条会使用工具的猪齿鱼

《航拍中国》系列

一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3》剧照

疫情让孩子们缺失了旅行的乐趣,而这部纪录片恰好可以弥补这个缺憾。第一季选取新疆、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六地拍摄 ;第二季选取浙江、四川、内蒙古、甘肃、广东、福建、江苏七地;第三季选取云南省、安徽省、贵州省、山东省、天津市、山西省、吉林省、湖南省、河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为拍摄对象,除了赏心悦目的风景和地域故事,还有小作文一样的精致旁白:

总有一些美好,值得期待。

一分钟,等云开雾散,日照金山;

一季秋,待禾谷飘香,大雁南飞;

一百年,平地高楼,从执子之手,到万家团圆;

亿万载,深海化作高山,云雨周而复始,冰火可以相容。

……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航拍中国3》归来,“一同飞越”大好河山

《蒙哥》

在喀拉哈里沙漠的一个山谷里有一个狐獴家族,它们世代在环境严酷的沙漠里生活。一只新出世的小成员狐獴科洛(Carlo)的成长的故事。纪录片《蒙哥》豆瓣评分9.2分,本片荣获2008年东京国际电影节丰田地球奖特别奖。

《蒙哥》剧照

狐獴的家庭观念很强,是非常社会化的生物,影片快结尾的时候讲到“科洛已经成熟了起来,它已经明白了成为狐獴,它已经足够年长,能为家族尽忠尽责了,正如它哥哥那样,守卫保护教导后代生存之道”。

狐獴的可爱之处,应该不是一部纪录片能够道尽的!

《跟着书本去旅行》

寻迹河西走廊、长安、苏州园林,吐鲁番、陕西民俗印记,草原,山海雄关等……通过读文、走访、体验,让孩子们身处实地,触摸历史沧桑的遗迹,倾听著作者背后的家国情怀,也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跟着书本去旅行》海报

节目从青少年熟悉的中小学课本、历史书中,选取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作品,跟着专家实地去走访和探索。比起一般的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短小精悍,知识密度堪称丰厚。每集只有18分钟左右,孩子们每天看一集,既不伤眼,又能尽览课本中经典的山河大川、故事名人,通感书中内涵,立足书本,又不局限于书本。

《中国》系列

从中国哲学的鼻祖老子到推动民族融合的拓跋宏,再到见证大唐盛世的阿倍仲麻吕……《中国》是关于中国历史的一部美轮美奂的纪录片作品。第一季播出就广受好评,在叙事上承接前作的第二季同样引起了极大关注。

《中国》第二季剧照

该作品由纪录片《河西走廊》原班人马打造,创作从深厚的中国历史入手,博观约取,挖掘在延续不断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对今日中国最具深远影响的人物和事件,清晰又诗意地呈现中国的古往今来和文明根系。

→两季《中国》,见到中国人的温良品格

《宇宙的奇迹》

《宇宙的奇迹》是BBC制作的一部大神级的科学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可能会激发孩子对生命、自我、数学和物理的全新认知。

《宇宙的奇迹》剧照

曼彻斯特大学布瑞恩·考克斯(Brian Cox)教授带观众用物理学揭开宇宙奇迹的奥秘,从命运、星尘、引力和光四个方面讲述了宇宙万象以及我们每个人和宇宙的联系。

在遨游宇宙的美景时,听着诗意和富有哲理的台词,轻松地了解必要的物理学的知识,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施鋆

以前,这里只有一片沙漠……

这是一条穿越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盛景大道

这是一条展现

阿勒泰千里风光的美丽画廊

瀚海阑干百丈冰

沙漠戈壁筑通途

不久前

新疆首条沙漠高速公路

——S21阿勒泰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

建成通车

乌鲁木齐到阿勒泰地区

实现3.5小时“高速直达”

作为丝绸之路骨架路网

重要组成部分

全长342.5公里的阿乌高速公路

将有力促进区域

互联互通,融合发展

对稳疆兴疆具有重要意义

这条路

创造了多个新疆公路史上的第一次

无人驾驶施工机械机群

高填方路基太阳能沉降观测

装配式钢板组合梁桥

水沟滑模摊铺施工

……

漫天黄沙,遮云避日

大风呼啸,飞沙走石

极端的恶劣环境

挡不住

建设者前进的步伐

S21阿乌项目指挥部负责人

带领技术骨干

背着干粮和水

一步一坎

向沙漠腹地艰难挺进

蹚出一条勘探线路

夏季

沙漠地段地表温度达70多度

摊铺作业时,风沙一吹

工人们脸和手脚裂出血口

冬季

沙漠积雪达30公分

施工机械一小时不发动

就要冻得“趴窝”

建设者们

战酷暑,冒风雪,斗严寒

仅用11个月就实现了

主线沥青路面贯通

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

建设者们还面临着

没有信号

没有水源

没有电力

等极端困难

有时

还要经历生死考验

车辆随时侧翻

风沙掩埋车辙

“建设初期,好几位职工迷失在沙漠。”

现在想起当时情景

一期项目副指挥长甫尔海提

仍觉后怕

为了S21阿乌高速公路尽快通车

项目指挥部团队成员

舍小家顾大家

二期技术负责人祁鹏程

的父亲查出肺癌

他咬着牙

奋战在项目一线

项目一期五标段安全总监马亮

在孩子出生15天后

便回到驻地

他只能通过视频见证女儿

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起、第一次向前爬

……

如今

沿着阿乌高速公路

可欣赏沙漠、湿地、丹霞

等多种地形地貌

也能看到最具特色的新疆风土人情

乌伦古湖冬捕

福海鱼宴

沙地越野

星空露营

……

以路为媒

如今的新疆

“快进、漫游”旅游交通网络

加速形成

“路、景、产”深度融合

全域旅游相融相盛

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 更可持续

转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来源: 交通运输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