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蓝手指安卓模拟器(Kindle黯然退场,是因为中国人不读书吗?)

导读蓝手指安卓模拟器文章列表:1、Kindle黯然退场,是因为中国人不读书吗?2、华为和他的备胎大军们3、魂斗罗4难度劝退了多少人,其实只需稍微调试就可以为所欲为4、多模全尺寸,全场景

蓝手指安卓模拟器文章列表:

蓝手指安卓模拟器(Kindle黯然退场,是因为中国人不读书吗?)

Kindle黯然退场,是因为中国人不读书吗?

董牧杭

虽然亚马逊中国已经辟谣,但Kindle退出中国的消息还是传得沸沸扬扬。曾经风光无限的Kindle和亚马逊这个美国超级巨头,似乎只有在发生类似事件时,才能再次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了。

网络上层出不穷的Kindle梗

Kindle多种机型在大陆出现大面积缺货,即使真的只是因为“芯片产能不足”,也无法掩盖它在中国的落寞处境——亚马逊近年来中国电商业务在持续调整、裁撤,团队在“优化”,以及Kindle已经沦落为“盖泡面神器”。

“为什么只有中国人不爱读书”之类的声音也再次甚嚣尘上,在部分网友哀叹以后还能到哪去找破解版电子书之余,还有很多人痛心疾首, “Kindle为什么只有在这里活不下去”,“我们这里果然就是文化荒漠”……

或许国人的整体文化消费还远远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但这与Kindle是否退出中国,恐怕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恰恰相反,Kindle在中国出版物电子书与电子阅读器市场上从来都是一家独大,一直占据着最高份额。

可是Kindle自身软硬件问题多多不说,与用户基数更大、使用场景更多的下沉数字阅读市场相比,市场空间极为有限,以Kindle硬件为基础的出版物电子书业务与生态,在中国又无法复制欧美硬件让利、知识服务盈利的商业模式,这才是Kindle在中国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原因。

抛开情怀成分,Kindle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可能只是早晚的事。

Kindle真的不好用,如果它还能算得上有用的话

去年闲鱼评选出的2021年年度十大无用商品中,“一种比较昂贵的泡面周边”高居扫雷榜第三,只有空气炸锅和跑步机比它更不受用户待见。

“一种比较昂贵的泡面周边” 高居扫雷榜第三

部分Kindle的拥护者在感慨世风日下之余,可能在有意无意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

Kindle真的不好用,如果说它还能算得上有用的话。

人手一部、功能多样的智能手机同样可以作为阅读终端。亚马逊在研发Kindle之初,就曾考虑如何面对智能手机的挑战。

续航时间曾经是Kindle的一大特色,但这点优势在今天可以说已经荡然无存。作为这个时代“人体器官的延伸”,没有人可以容许手机没电哪怕片刻。

所以在硬件方面,Kindle的唯一优势就是号称模拟真实纸张上显示效果、长时间看书眼睛不累、更适合户外环境的墨水屏。

但对于已经选择了电子屏幕阅读的人群来说,眼睛不累显然不是一个广泛的强需求。适合户外阅读的场景也本就不多,可代替选项却非常多,如果读者希望在旅途或咖啡馆中深度、认真阅读一本书,为何不直接带着那本书呢?

如今的平板电脑,尤其是智能移动设备,价格已经下探到千元区间,除阅读外,又能够提供社交、拍照、视频等其他刚需功能,功能单一的Kindle劣势明显。

贝索斯并非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智能手机主要会被应用于碎片化的阅读,而能够提供给读者的沉浸式长时间深度阅读服务,才应是Kindle的主打特色。“模拟真实纸张显示效果” “眼睛不累”,包括“不被干扰的专心阅读体验”,都是沉浸式深度阅读体验的组成部分。但这个Kindle的核心定位——手机没有的、独一无二的拟真与深度阅读体验,实际上是它根本无法提供的。

且不说墨水屏本身几乎无法承受磕碰,极易损坏,而且仅能实现黑白灰呈色效果,面对众多彩色书籍,便已无能为力;Kindle系统也导致了电子书的读取速度、翻页速度等都堪称灾难。

除了特制的mobi格式,Kindle 对于市面上各类主流的电子书格式,如epub等也均无法支持。

更重要的是,电子书是在另一种信息媒介中重构的阅读方式。因为媒介的改变,纸书的文字信息被编码与重排,所以电子书具有与传统纸书不同的特性,比如在形式层面,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字号、版式等。

但也由于屏幕这种媒介的限制,导致了电子书注定具有诸多糟糕的阅读体验。比如因为纸书便于来回翻页、定位,脚注与尾注这种传统形式相当适合于纸书,但在电子书上就显得阅读体验相当不友好。

如今制作精良的电子书已经做出针对性改进,能够实现点击章节、注释标号,即可在正文与注释位置来回跳转的双向链接。但类似上述技术的发展,并非是电子书变得更拟真的结果。恰恰相反,因为纸书的传统、Kindle内容提供方的纸书制作在前,电子化在后,所以电子书必须要解决一些因为无法拟真而导致的,在纸书既有的内容编排形式中、自己的阅读体验远逊于纸书的痼疾。

而我们日常经常在PC上阅读的另一种以PDF、PDG等格式为主的“电子书”,虽然也是数字化,但这类纸书逐页扫描出的电子书,其实与Kindle电子书其实存在着本质性的不同。这类扫描版纸质书,很有可能才是屏幕出版物深度阅读的刚性需求,也才是屏幕拟真更为适当与有意义的内容形式。

所以Kindle最着力宣传的口号“重回纸质阅读”,也是亚马逊认为墨水屏对电脑、手机LED屏幕的最大优势,实际上完全是南辕北辙,甚至可以说,这是一则谎言。

Kindle真的被国产阅读器比下去了吗?

即使是在Kindle最为推重的阅读体验上,现在人们似乎也普遍认为,它与国产阅读器相比,也已经没有优势可言了。时下市面各个价位上,都已经有了阅读体验完全不弱于Kindle的电子阅读器,如高端的文石、讯飞,低端的掌阅、小米等。它们多是开放式安卓系统,能够支持多种格式,系统比Kindle好用不要太多,甚至还有彩色屏幕显示的产品。而且它们的墨水屏技术与Kindle也几乎没有区别,因为全世界的墨水屏幕都是一样的,只有台湾元太有能力进行成熟的研发与量产。

该知乎网友对Kindle阅读体验的评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下的普遍看法。

但吊诡的是,哪怕是在中国,Kindle也依然常年占据着电子阅读器的最高市场份额,在价格、阅读体验上可能比Kindle只有优势的各路阅读器,其实在Kindle眼中根本算不上竞争对手,其销量与市占率压根不值一提。

这绝非仅仅是因为Kindle的先发品牌优势。其实大多数读者完全搞错了Kindle的主要销售形式与对象,所以才会臆想出Kindle完败于国产阅读器品牌,从而狼狈退出中国市场的荒谬结论。

虽然无法从官方信源准确查考Kindle销量,但根据一些官方公开消息,可以确知Kindle自2013年进入中国以来,累积销售数百万台,2016年中国已成为Kindle硬件第一大销售市场,合理推测Kindle中国的年销售应有数十万至百万台量级的数字。

然而仅仅是在咸鱼上的在售二手Kindle数量,就有四十万台。Kindle是工业量产的电子设备,绝非是类似盲盒那样需要依靠场外市场炒作的商品,或者能够保值的收藏品。

这似乎表明了有相当一部分曾经的用户放弃了Kindle,转投入其他阅读设备或重回了纸书的怀抱。但还有些更关键的秘密,是简单的数据完全无法反映出来的。

即使是Kindle的工程师,也“并不理解这个阅读器的功能定位”和价格策略。

Kindle数量不低的销售数字,其实根本不是一般的阅读爱好者,或是那些自己真的想要使用Kindle阅读的个体消费者贡献的。

与大众的认知截然相反,在大陆Kindle切入与苦心经营的,其实是空间无限广阔的礼品市场。Kindle最主要的客源,则是各类企业、机关大客户,他们的批量定制采购,才是Kindle的主要销路。

因为Kindle被定为礼品,所以更加不能降低售价,反而需要维持自己的高价礼品形象,这可能也是二手市场Kindle存量如此巨大的根本原因。

那么,一半以上的Kindle在售出后,就再也没有被打开过,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它怎么能不会成为一种“盖泡面神器”呢?

了解到这个悲伤的事实,再去看咸鱼的数据的话,我们可能就会得到一个更加悲伤的结论,亦即Kindle,或者说电子阅读器,是一种仅靠二手市场的存量供给就几乎已经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了。

Kindle真的是被盗版环境击败的吗?

无论东西方,古登堡印刷术与雕版印刷都是人类步入近世文明的最重要技术之一。在它们开始大规模应用后的近千年岁月里,纸张都是人类交互信息最主要的物料载体。

自上世纪末数字化与互联网时代开启以来,纸张与纸书在信息载体方面的最重要地位,首次受到了挑战。电子书不受空间与物料限制,可以无成本无限复制,其前景空间好似无垠广阔。

然而2004年,当贝索斯雄心壮志筹划着电子书阅读器的开发计划时,却遭到了内外界一致的反对与群嘲。

反对者中甚至包括了亚马逊的多位高管,他们认为电子书阅读器会影响到亚马逊赖以发家的纸质图书零售生意,纯属自己革自己的命。而在外人们的眼光中,比如乔布斯就认为Kindle是种乏味而功能单一的电子产品。此前索尼、谷歌研发电子阅读器的失败,也证明了电子阅读器的生意恐怕没那么好做。

但柯达之鉴在前,贝索斯明白亚马逊不能重蹈胶卷之于数码相机的覆辙,他给研发团队下达的指示是:你的目标是“让所有卖纸质书的人都失业”。亚马逊作为当时世界第一的图书音像零售商,大概也是最适合改造传统纸书市场的公司了。

而苹果依靠iPod与iTunes创造的数字生态,更是让贝索斯坚定了自己的Kindle战略。其实早在一百年前,著名的剃须刀公司吉列就已经在玩这一套了。

传统的剃须刀与刀片的组合产品价格较高,很少有人愿意购买,于是他们将剃须刀本身单独亏本售卖,但一把刀架一年平均要换25把刀片,于是刀片销量与整体利润都节节攀升。

吉列依靠这种把戏,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剃须护理品牌。这种“刀架 刀片”的商业模式可以大为降低消费者的首次投入成本,然后迅速扩大消费群体。越来越多的人被圈养起来后,再依靠其他附加服务,就可以赚钱了。

世嘉、索尼、任天堂微软用同样的手段,已经不知打了多少精彩战役了。在1995年第一届E3展会上,299$四个字帮助索尼引爆会场、打赢主机战争的瞬间,早已定格为了游戏史与商业史上的经典时刻。

硬件几乎没有利润的Kindle也肩负着构筑亚马逊数字阅读生态的重任。用户只有在购买了Kindle后,后续才会在Kindle商城中进行一系列消费。这就是亚马逊在欧美的硬件让利 知识服务盈利的商业模式。

而且仅仅把目光锁定在用户端是不够的。贝索斯的雄心是要对传统出版业进行从生产到发行体系的全面改造。作者不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签约出版公司,亚马逊直接就可以与作者谈版税,图书也不再需要陈列到书店的货架上,Kindle本身就是最大的,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不仅人们的书房时间将被Kindle占据,传统的图书出版、发行渠道也将通通被亚马逊取而代之。

正因如此,Kindle的系统必须是排它的、封闭的,亚马逊以此盈利,也以此构筑了自己的生态闭环与商业帝国。

但是中国的情况与欧美非常不同。知识产权意识较为薄弱,各种内容产品长久以来均是深受盗版之害,法律保护的长期滞后也使得盗版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所以Kindle后续的知识服务盈利将举步维艰。

可是在Library Genesis等网站以及各种英语封闭性图书论坛上,也有着大量版权期内英文图书的可免费获取资源。

其实除了电子书,在中国的网文、知识付费等数字阅读领域里,同样长期存在大量的盗版情况,只要你愿意动手,无论是在某宝,还是利用一些搜索工具,都可以相当轻松就能绕过版权方的付费墙,获得低价或免费的版权内容产品。但是有些行业并没有死于盗版之手,相反还一直有新玩家挤破头也想要进来分一杯羹。

而且数字电子书本身就具备可以无成本无限复制的特点,与正版相比,盗版在内容体验上几乎没有区别等特性。消费者购买(实际上是租借)Kindle数字内容制品后,并不能产生如购买实体书籍般能够得到的实体占有感。

所以盗版环境其实不是亚马逊中国难以构筑数字阅读生态的主要原因。

用手机看网文,能配得上叫读书吗?

当下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大约是一千亿码洋,七八百亿实洋的规模,而且在最近几年和可预见的未来内,可能很难再有显著增长了。与之相比,出版物电子书市场其实小得可怜,大概只有纸书二十分之一还不到的规模。

而且出版物电子书具有比纸质书强得多的马太效应,销售更加集中于少数头部爆品,但即使如此,市面上一些以通俗文学为主要品类的出版机构,其电子书营收可能也仅仅占到总营收的 5% 左右,遑论其他。

但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的体量已经直逼图书市场的一半。初看之下似乎令人诧异,为什么出版物电子书市场这么小,数字阅读市场却那么大呢?

实际上,数字阅读市场的主要内容品类是网文。自PC时代的起点、纵横,到移动时代的阅文、掌阅、书旗,这些传统订阅制网文平台在2018年以前的市场份额一直都在高速增长。

2018年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大量抢夺了原有数字阅读用户,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时间,传统网文平台增长开始显著放缓,而网文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以米读、番茄、七猫等为代表的免费网文平台开始迅猛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知乎盐选因为知乎“知识社区”的名号,使得市场往往把其看做知识付费服务。但实际上,知乎盐选与“知识”基本八竿子都打不着,其主体内容是有别于传统动辄成百上千万字网文的各类短篇小说,以言情、悬疑类为主,内容分发形态颇为类似于若干年的百度贴吧。

这些网文公司其实才是大陆数字阅读的主力军,他们中多数也都有出版物电子书业务,但此项营收基本只能占到公司整体收入的5%左右的水平上。

与出版物电子书乃至前阵子大行其道的知识付费相比,网文才是一种被市场证明过能够盈利的数字阅读业务。

免费网文广告折算的方式较为复杂,亦非本文重点,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青十五《免费小说市场群雄逐鹿,谁能问鼎中原?》一文。

晚近免费网文平台看似没有内容销售收入,但实际上他们在靠内容和投放吸引用户后,可以在自己的平台上高价卖出第三方的投放广告,本质上也是一个倒卖流量,赚取广告收入差额的生意。

网文公司的成本营收结构与成本模型都经历过精密测算。免费网文平台可能基本能够做到等同于传统的订阅制或会员制网文平台的收入,他们能够给创作者分成到的收益也与传统订阅制网文基本相当。

除却订阅、会员、广告外,他们采买的内容还可以做版权的衍生开发,如影视、周边等,相关营收大体上已经普遍能够占到现在平台总体营收的30%以上。

这些内容质量可能不堪卒读、对准下沉市场的网文,在屏幕上能够给读者提供的“沉浸感”,实际上可要远强于Kindle。

以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略作说明。我曾不小心上了一艘在大众认知中“相当有知识”、看起来是个知识付费业务、实则是个网文机构的贼船,工作任务是提报制作历史军事类内容。

熟读言情小说的同事在粗略翻阅我提供的参考《古代的战争》一书后,只尴尬地连连感慨“看来手机阅读的用户和纸质书的读者还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的主体用户是中学生,你要想想他们能读懂什么”。我后来恍然大悟,他们其实是站在网文的视角上,所以对历史类知识内容的理解,其实就是有历史背景的网文故事罢了。

袁庭栋《古代的战争》一书质量颇佳,在纸书中,是一本偏向科普、通识的历史读物,绝非高深莫测、只能供研究者阅览的纯专业学术研究著述。

读者的数字阅读场景与纸质书阅读,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当读者选择打开一本纸书的时候,就已经被确切的封闭性内容圈定住了,我们会处于需要把自己选定的封闭内容持续阅读完毕的心流状态。

但数字阅读是开放的。在这种阅读场景中,往往是一屏手机屏幕内有几段文字内容不能持续激发读者强烈往下阅读的兴趣,读者只需手指轻轻一划,便已经跳出,划向了下一个内容。网文平台赖以盈利的订阅、会员转化或者广告费用,也就随之打了水漂。

正因如此,主流网文基本都有着一类写作套路,如三段话交代完背景,一千字一个小转折,不允许出现复杂的人物关系、知识铺垫,否则读者就会停下来思考等等。

以这种写作方式生产出的网文内容,虽然内容质量往往极为低下,对有一定阅读素养的读者来说,基本都不堪卒读,但对更广大的中小学生群体、下沉市场用户来说,这些内容天然能够提供更高的沉浸感,甚至是成瘾性。网文对他们造成的阅读沉浸感,可比Kindle电子化的、本是用于纸书出版的纸书出版物内容强多了。

本质上,阅读沉浸感的高低其实主要与内容的生产逻辑有关,而与终端设备是不是有多余的功能打扰读者阅读关系不大。

而且在国内,做出干掉传统出版业、给作者更高的版税之类美丽许诺的,则是知识付费公司。

知识付费与数字阅读的主要区别在于内容形态,因为时下知识付费的分发渠道喜马拉雅、蜻蜓、B站,包括得到等均为音视频平台,所以知识付费产品的主流均是音频形式。

在严格的审核机制下,网文与知识付费这些内容形式,虽然已经受到了一定的监管影响,比如以民俗、迷信为背景的网文已经被有关部门明令禁止,但与纸质书出版相比,其监管力度还是非常宽松的。

所以在欧美,亚马逊某种程度上可以自己直接切入上游内容、版权侧,但在中国则很难。中国的上游出版方往往对内容电子化也不积极。

它们有相当一部分本就并非纯粹的市场导向,而且即使是市场导向,也存在出版物电子书本就与纸书销售互相影响、营收非常有限的情况,自然也就更无意于深耕这一领域了。

亚马逊中国在多年前就有过这样的论断:相较中国本土电商,其整个自营品类没有成本和效率优势。所以它的业务重点一直是全球购,纸书销售业务更是早就已经关停。

虽然Kindle在电子阅读器市场上从来都是一家独大,但与网文相比,出版物电子书并不是一个好生意。没有能够盈利的服务付费模式,Kindle又因各种原因必须要在中国保持较高的硬件价格,又难以进入数字阅读的下沉市场与产业上游,这简直是一个它欧美硬件让利、知识服务盈利,创造生态的反向“飞轮效应”,业务只会越来越难做。

所以,Kindle退出中国市场,可能是必然的,只是早晚的问题罢了。

而对于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的糟糕现状与泥沙俱下,我们也尽可不那么悲观。其实纸书中又何尝没有很多价值极低的“废纸”呢,我们只要坚信我们自己具备判别内容好坏的能力,并愿意去追寻那些真正好的内容,就足够了。至于阅读的是纸书,是Kindle,还是手机,或许没那么重要。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刘威

华为和他的备胎大军们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出品| 虎嗅科技组

作者| 张雪

编辑|宇多田

封面| IC photo

有人说,2019年是过去十年中最坏的一年,却也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在波谲云诡的外部环境裹挟下,这样的说法对华为同样适用。

疫情带来的阴霾还未消散,美国又宣布将“实体清单”限制进一步升级。

在过去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一年里,华为在外经历了部分西方国家的5G封锁、熬过了合作伙伴的犹豫不决,在内也进行了一系列密集的调整,包括海思“备胎计划”一夜转正、加大信息的公开透明、成立哈勃投资公司等。

而这之中,成立哈勃投资公司的动作看似低调,但却为华为筑起了抗住未来风险的新防线。

从华为的营收和架构说起

在具体分析哈勃投资布局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华为的组织架构。在华为官网,有这样一张清晰的架构图:

整体来看,除了职能部门,华为业务主要分为ICT业务和消费者业务,其中,ICT业务涵盖了运营商BG、企业BG和Cloud & AI BG,分别对应运营商客户、政企客户和云与计算产业,这几大业务也支撑起了华为的庞大营收。

以2019年为例,华为全年销售收入为人民币8588亿元,同比增长19.1%。在这一年,消费者业务占总营收比例首次超50%,而2018年以前,运营商业务才是华为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

不过有分析认为,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和运营商业务的营收占比将在2020年重回轨道,主要原因则是通信行业周期变化和手机行业下行。

一方面,随着5G部署速度加快,华为的运营商业务收入将随之提高。比如今年开年,中国三大运营商就抛出了总价高达700亿人民币招标项目,其中华为中标份额均过半。在海外市场,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对华为解禁,华为正在或即将收获更多的5G合同,在2020年营收中会有体现。

另一方面,IDC报告显示智能手机行业出货量在持续下降,虽然华为有逆势增长之势,但销量再想实现大规模增长几无可能,所以华为消费者业务也在开辟笔记本电脑、智慧屏等多品类开辟新增长点,目前手机业务仍然是华为消费者业务基本盘。

这一涨一落之间,似乎可以预判至少2020年,将是华为在5G网络建设上的收获季节。

为何被华为选中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占据华为营收近90%份额的业务开展都离不开芯片,而国内芯片行业的通病华为也没能逃过——对美企依赖程度高。

有人可能会生疑:华为很多业务不是已经全面采用海思芯片了?

事实虽如此,但从芯片运作模式来看,华为属于Fabless(无晶圆制造设计)类别,该类芯片企业只负责芯片的电路设计与销售,其他的生产、测试、封装等环节都是外包的。

也就是说,华为海思处于芯片供应链中游,对产业上下游需求较大。尤其在EDA软件、芯片制程等方面,华为自身并不具备自产自销能力。

在当前的中美大国关系背景下,我们可以得出华为未来的重点和掘金市场,再来看哈勃的投资标的,这因果关系就显而易见了。

公开资料显示,华为旗下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4月,由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其经营范围只有一项:创业投资业务。

该公司的成立也在投资圈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并被看做是华为深入投资,重构供应链的重要信号。

多位行业人士谈到,过去华为是全球供应链,在国内半导体企业采购并不多。

华为长期的策略是,避免单一来源供应商的风险,对关键部件优选有多产地制造的供应资源,同时对关键部件,力求有备份解决方案,减少由于单一供应商的供应中断或者产品质量问题对产品供应和交付造成的影响。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华为发布的《2019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中找到答案,据募集说明书披露,华为2018年采购金额760亿美元,覆盖2300多个采购品类、13000家供应商,拥有超过2700名采购员工,采购业务分布在140多个国家。

数据显示,2018年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比约24.52%,2019年1-6月,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比进一步下降,约为22.99%,采购商品主要为电子器件、计算机系统和部件、多媒体设备和附件等。

所以,即使是这样的千防万防,华为在供应链中依旧没有美国的大幅依赖。

在华为2020年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进入实体清单对华为的业务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华为去年其实并没有实现我们的业务计划,大概差了120亿美金。去年四个季度的增长也在不断地下滑。”

但在遭遇“实体清单”之后,华为对供应链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为了不使自己的地位变得更加被动,这一年多以来,哈勃投资在国内动作激进,频频出手,这样的节奏足以见得华为在芯片供应链布局的焦急和迫切。

目前,哈勃所投资的企业已经覆盖了第三代半导体、晶圆级光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时钟芯片、射频滤波器等多个领域。

以下为虎嗅梳理的哈勃投资的投资标的:

另外,华为官网还曾披露了美国的主要供应链厂商。

对比来看,哈勃投资的大部分企业都是与芯片相关、具有独角兽潜力的国内企业,且多个企业与华为供应链厂商有直接的竞争关系。

举个例子,山东天岳主要以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为主,其核心产品—碳化硅材料,是制造高温、高频、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理想衬底材料,综合性能较硅材料可提升上千倍,推动着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光电器件等市场的快速增长。

2019年,其对标公司美国Cree宣布投资10亿美元打造碳化硅超级制造工厂,将碳化硅晶圆制造能力提高30倍,以满足2024年的预期市场增长。

据悉,碳化硅材料技术难度极高,同时具备了导电型和高纯半绝缘两种工艺,尺寸覆盖2-6英寸的厂商全球范围只有四家,而山东天岳是其中一家。

此外,杰华特在业界被称为“小矽力杰”,其团队核心人员来自美国德州仪器和美国芯源公司等,杰华特产品广泛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端电子设备上,直接与德州仪器竞争,如今杰华特已经替代了部分德州仪器的产品,成为了华为相关产品的供应商。

再比如,好达电子生产的声表面滤波器件产品,主要应用在手机和基站领域,正好涉及华为的两大主营业务。

有报道称,要实现5G+4G全球通,可能需要支持90多个频段,而一个频段通常需要两个滤波器,这也意味着未来一部5G手机可能需要上百个滤波器,当前一款4G手机需要用到的滤波器数量大约为30多个。

据了解,好达电子的竞争对手Skyworks是华为射频的主要提供商,其第二大营收来源是中国大陆,2018财年占比25.4%,2019财年上半年为22.1%。

不过,好达电子能够替代Skyworks的能力非常有限,目前只能做中低端的声波面滤波器,在高端产品上还与Skyworks存在较大差距。此外由于中低端声表面滤波器型号较多,好达电子的替代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还不能预估。

关于这些被投企业对华为的意义,有芯片行业观察者对虎嗅称,虽然华为依靠被投企业一下子实现全面的国产替代有些天方夜谭,但现在这些企业的存在至少能够华为实现“活下去”,换言之,华为如果没有在2019年及时积极推进芯片行业的投资,很有可能已经撑不到现在了。

大公司要做大生意

2019年,华为虽然开始了在芯片领域里的“买买买”,但丝毫没有停下自己布局芯片的脚步。

截止目前,华为旗下的海思已经推出了多类芯片产品,覆盖了手机SoC、基带芯片、基站芯片、AI芯片、服务器芯片、视频监控芯片、NB-IoT芯片等众多产品线。

数据显示,2019年海思不仅首次跻身全球十大半导体企业,营收增速位列第一。在今年第一季度,麒麟芯片更是首超高通骁龙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可是说到底,华为再强大也只是一家“有所长,有所短”的公司,不可能在每个产品线的每个环节都做到事必躬亲。

那华为是如何在投资公司与自身业务之间做平衡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芯片行业从业者称,哈勃投资的这些企业都有这样的共同之处:

一所涉及的领域市场规模非常小,却也是芯片行业的不可或缺的;


二都掌握着自己领域中的关键技术或能够替代国外厂商提供的技术;


三所涉及领域都是华为自己不愿意做的,而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以光器件为例,光器件是芯片当中的核心部件,光学产品的性能限制通常也是网络和交换设备创新的障碍。

如今,光器件正成为光学传输设备、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材料清单中越来越大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光器件和模块行业的主要问题是,它只是一个非常大的行业里的一小部分。

而好达电子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在技术和产品上实现部分替代Skyworks的企业。

关于第三点,一位接近华为的人士称,一直以来华为做事的标准就是要做大的市场,大的生意。比如在芯片领域的垂直场景中,手机,服务器和安防对芯片的需求量非常大,市场空间也极具潜力。

另外,前文中已经谈到,哈勃投资的大部分企业都会拿到华为的订单,可以说,如果这些企业发展起来,前期是靠华为一手扶持的。

有时候背靠大树也不完全是一种优势,因为这样的企业存在一定的风险,即华为能给的,也能随时拿走,寒武纪就是一个很好的先例。

但被投企业与寒武纪所不同的是,华为目前所布局的芯片产品线与他们并不存在冲突,而寒武纪的IP芯片是可以被海思芯片所替代的。其实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为什么华为之前只是给寒武纪订单,而没有对其进行投资。

所以,更深层次来讲,哈勃投资的领域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华为不碰的业务。

“狼性”投资:目标明确,下手果断

毫不夸张地讲,哈勃投资的每一次出手都牵动着半导体行业与投资机构对的心。

但当虎嗅问及哈勃投资成立一年给投资行业或者半导体行业带来的改变时,多个投资机构选择了拒绝,或者只是回复“不好说”或者“不想说”。

后来,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虎嗅,“从事半导体领域的投资者应该没有谁没研究过华为的投资标的,原因很简单,如果被投企业不出现大变动,未来一定会发展很好,甚至上市。”

为什么如此相信华为的选择和判断?该人士进一步解释称,不同于普通的投资机构,华为投资企业,不光给钱,更重要的是给订单,给人才。

以即将上市的思瑞浦为例,在其招股书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客户A”2019年为思瑞浦贡献了1.7亿元的销售额,占总营收的57.13%。

此外,客户A从2018年开始向思瑞浦采购,2019年开始放量,采购的产品主要是信号链模拟芯片,这是5G基站的关键部件。

即便招股书中未明确客户A为华为,但聪明人都能看出,能有如此大规模需求和大体量采购的,只有华为。

有业内人士称,在哈勃投资的公司中,这种情况并非个例,保守来讲,至少有90%的被投企业是接了华为订单的。

人才方面,在哈勃投资最近一次出手的项目—新港海岸中,资料显示,哈勃入股后,新港海岸新增了两位董事吴昆红、杨昉,而前者为华为全球采购高级副总裁。

这样的做法也与投资机构在半导体领域的原有规则不大相同,而是跟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大厂相似。

一般来讲,投资机构找硬科技的投资项目主要会关注两点:一是创始人背景;二是核心技术优势。其次再根据行业发展和资本情况进行判断。而BAT在投资时除了考虑上述几点,还会跟自身的业务拓展和技术短板相结合。

据投中网报道,一般情况下华为对外投资的过程是:业务部门发现某家公司掌握的技术对其业务有帮助之后,将标的提报给企业发展部,由企业发展部考察评估后提交给常务董事会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华为的投资前期做法还是后续“补给”,都在印证华为高管多次提到的“不做纯财务投资”。

这样的投资方式也被外界看做是华为的“金手指”,通俗来讲就是点到谁,谁就能被“点石成金”。

其实,在成立哈勃之前,华为内部一直有这样一个原则:下不碰数据、上不碰应用,中不做投资。所以成立哈勃投资的举动,代表华为在残酷的现实正在打破着原则,不仅是自己的,也有行业的,毕竟不破不立。

还需要承认的是,哈勃投资积极在芯片行业出手,对国内芯片的发展也有着不容小觑的推动作用。

如果说一些基金和投资机构的资本注入,让国内芯片企业上了公路,那哈勃投资给钱,给订单的粗暴做法则带领这些企业跑上了高速。

当然,华为在半导体行业,在芯片技术上能做的也是非常有限的。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在其最新简报中提出,除非发生突变,否则到2025年,中国国产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恐只相当于2025目标的三分之一。这样的产业发展速度,不足以保证信息技术产业的自主可控。

一直以来,半导体一直是大国之间的必争要塞,当前,芯片行业正在面临摩尔定律的极限,谁能率先攻破壁垒,谁将为国际半导体行业带来变数。除了美国之外,各国都在期盼半导体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改变。

毫无疑问,美国“实体清单”升级的压力,正在逼迫华为的成长,但国产芯片究竟何时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没人知道答案。

来源:新华号 虎嗅

魂斗罗4难度劝退了多少人,其实只需稍微调试就可以为所欲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觉呢?无论下载的是什么游戏,都要先看看能不能作弊,一旦不能作弊那就感到索然无味?

是啊!如今的我们在体验老游戏时,已经很难静下心来认真玩完一款游戏。即使是早年的那些流程比较长的RPG游戏也是如此,下载了之后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使用修改器作弊,然后将当年没走完的流程再走一次。

虽然现在的玩家们都有了购买正版的意识,但是想再次体验一下早年的游戏也比较麻烦的。因此有不少玩家都是在模拟器上面回味这些经典游戏的,然后有了后续版本再补票。

说实话,游戏的模拟器也算比较“贴心”了,虽然无法百分之百还原主机上面的味道,但也最大程度保留了游戏的质量,甚至还加入了了一些作弊代码供玩家们选择。那些本来已经对游戏失去兴趣的玩家,会因为这些作弊器重新上手玩玩,体验一下当年没有体验过的另类乐趣。

《魂斗罗》系列在国内的人气一直都是比较高的,但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该系列就只有红白机和街机上面的两代。直到很多年之后才知道,3代就在SFC平台,4代必须在NDS平台,其他很多平台都发行过《魂斗罗》相关作品,像是MD、WII和PS2平台发行的《魂斗罗-铁血战士》《魂斗罗-重生》《真魂斗罗》也是非常经典的。

然而当我们在模拟器上面玩这些游戏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难度已经不是红白机时期一命通关玩家可以承受的了。当年不知道多少玩家被《魂斗罗3》《魂斗罗4》的难度劝退了,至今都没有见过最终BOSS什么样子。

其实只要我们学会使用作弊代码,那么一切都会变得非常轻松了。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研究一下《魂斗罗4》中的作弊方法,痛痛快快通一次关,让童年不再有遗憾。

《魂斗罗4》的难度极大,虽然我们可以选择简单模式,连后面两关都见不到,而且子弹无法发挥真正的威力。要是选困难模式的话,又会发现自己好像连站起来的机会都没有。《魂斗罗4》延续了最经典的一碰就死模式,加上游戏的节奏太快,要是不花心思连半个月,怕是很难见到四关BOSS吧!

其实这就是主机玩家和模拟器玩家的区别。主机玩家对游戏比较爱护,买了游戏就一定想办法通关。而模拟器玩家没有成本,就不会特别在意,也不会刻意去练习。

不过我们在模拟器上面作弊,那就可以轻松过关了。在熟悉的游戏节奏和敌兵位置之后,再好好玩玩,或许就会发现自己的技术提升了。

现在NDS的模拟器,最好用的就是DeSmuME。如下图:找到金手指的列表

然后我们再点点击“Action Replay”,就可以进入输入作弊代码的环节了。

这里小编输入了无敌的代码,完成之后保存,直接进入游戏看看。(代码有现成的,百度一下很多很多。)

无敌之后的效果,只要不掉悬崖就不会有危险。这种置身事外的感觉是不是非常棒?

游戏的难度有多高,我们在作弊之后就能获得多少的快感。

《魂斗罗4》的挑战模式和隐藏模式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这也是很多新手玩家们都没有接触过的。我们通过代码:

921D8340 00000004

1226A196 0000FFFF

D0000000 00000000

就可以直接实现,选用游戏中最厉害的女性角色,是多少玩家一直期待的啊!而挑战模式有四十关,而且一关比一关难,有不少新鲜的东西在里面。在没有作弊帮助的情况下,玩家想要将这款游戏彻底玩透至少的十天半个月,还不一定能坚持下来呢!

《魂斗罗4》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初代的关卡,通过3D高清的方式再次重现昔日的经典场景。每当熟悉的音乐响起时,都会有一种回到童年的错觉。似乎小伙伴们都还在背后为我呐喊助威。

小编的图文主要专注于街机游戏和红白机,希望可以唤起这代人的美好回忆。

喜欢怀旧游戏的朋友别忘记关注哦!每天可以第一时间查看内容更新。

文章都是经过长时间整理和创作,纯手工打字,绝无水贴。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多模全尺寸,全场景雷柏E9550G无线键盘评测

不知不觉中触摸屏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输入方式,但实际到商务办公、内容创作上,用手指点按屏幕的方式仍然效率低下,而键盘则仍旧处于不可撼动的地位。相比起试图通过震动的方式模拟实体键盘的触感以提升处理速度,倒不如用上一块轻薄便携的键盘。

为了打破人们对于键盘厚重、连接速度慢的刻板印象,国内知名外设大厂雷柏推出了新刀锋系列办公键盘,其中包括了适合差旅的E9350G、更加便携的E9050G以及适合全场景使用的E9550G款式。今天我们拿到的是轻巧、多模且拥有全尺寸110键布局的雷柏E9550G,其重量仅为456g;如此灵巧的键盘真能满足提升我们在日常办公、学习中的效率吗?不如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外观与设计:布局够全、重量够轻

对于商务办公来说,简约的设计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实际使用上,都更加让人感到舒适。雷柏E9550G在颜色方面有经典的黑白两种配色可供选择,两种颜色采用铝合金进行一体化底壳与精制细磨砂处理。为保持一体性,键帽也同样选用了细磨砂的处理方式,还带有符合人体工学的下陷设计,让手指更贴合按键,从而提升打字手感。按键之间间距为2mm,打字手感不会因为过近或过远的间距而感到不适。

为了提升使用体验,雷柏E9550G并未像传统键盘一样采用纯平底壳,而是进行了一定的倾角设计处理,最薄处仅为5mm,利用厚度差做出了前后的倾角设计,使用户在打字等操作时更加舒适,降低了长时间使用后的疲劳感。同时,底座还做了橡胶防滑设计,在办公桌上不易滑动,避免了因此引起的误操作。

输入与功能:轻巧且飞快的体验

雷柏E9550G配备了110键的键盘布局,按键为巧克力键盘,采用剪刀脚结构设计,键程1.5mm,回弹力度适中,在输入中可以感受到按键清脆的手感:与传统的104大尺寸键盘不同,E9550G在全键布局外额外增加了6枚功能键,通过功能键可快速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复制、粘贴、保存、打开设置、打开计算器等操作。

对于无线键盘来说,用户最担心的始终是连接的问题。雷柏E9550G作为一款多模无线蓝牙键盘,支持蓝牙5.0/3.0/无线2.4G连接,通过蓝牙与自带的2.4G接收器,最多可同时连接4台设备,使用键盘Fn+数字1~4按键可以对正在使用的多个设备间进行快速切换;假如你在多个设备中都有使用键盘的需求,E9550G在不同设备间切换时也没有明显的延迟情况发生,提升工作效率的效果还是十分显著的。

对于多设备的兼容性,雷柏E9550G也下足了功夫。它完美兼容Win/MAC双系统,并且也能按照对应的系统实现不同的功能映射,例如在Win系统中,F1~F12提供了多媒体功能的键入,如控制音乐播放/暂停,下一首、上一首等,在实际体验中,即使是新加入的计算器功能的唤醒键在Win系统中也能正常使用,兼容性还是不错的。

充电与续航:持久办公更有效

无线设备的续航力一直都是用户最关心的部分,假如续航太差,难免会从无线设备手动变成“有线”设备才能满足使用需求,在这一点上雷柏E9550G给足了用户信心。它配备了300毫安大容量可充电式锂电池,有效续航力达到60-96小时,基本上可以做到每两周的工作日进行一次充电,在日常办公不会因续航力不足而拖后腿。

此外,E9550G还采用了现阶段比较流行的USB-C接口,普适性更强,则无需特备专属充电线,随时可以为其补充电量,方便且快捷,办公效率自然提高不少。

总结

键盘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始终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无论是对于内容创作者还是上班族来说,一款轻便好用的无线键盘是提升办公效率的绝佳利器。雷柏新刀锋系列的三款办公键盘里,以全场景适用为主打的E9550G提供了相当不错的打字手感与快捷的多设备切换,同时以110键的键盘布局让人眼前一亮,新增的功能键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办公学习使用频率都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使用;作为一款功能齐全、设计时尚且续航力强的无线键盘,雷柏E9550G确实能做到在全场景使用下提升我们的效率。

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体验:13英寸轻薄本进入2K触控屏时代

华为MateBook 13初代在2018年年底发布,当时就以其轻薄精致的设计和3:2的2K分辨率屏幕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时隔一年,华为MateBook 13的2020款现已推出,整体的设计不变,拥有2K触控全面屏,支持多屏协同,升级了英特尔十代酷睿处理器和16G大内存,华为再次为主流的轻薄本提高了标准。

现在,IT之家已经拿到了一款皓月银色的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笔记本,配置为i7-10510U 16GB内存 MX 250的高配版,笔者孤城现已体验了两个星期,本篇本章将详细讨论一下这款笔记本的各项特性,为消费者选购提供参考。

一、外观设计

目前主流的高端笔记本都已有自己的家族式样的设计语言,如轻薄简约的苹果MacBook系列和时尚科技风的微软Surface系列。华为MateBook系列也逐渐形成了标志性的设计语言,那就是轻薄雅致的机身设计加3:2比例的高分辨率全面屏。

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的整体设计在今年来看依然是高端的水平,轻薄机身、四边窄边框屏幕、指纹解锁、大面积触控板、双USB-C接口等等都是高端设计的代名词。

从细节来看,华为MateBook 13的各处边框、指纹/电源按钮以及触控板的边缘都采用了钻石切割工艺,精致感十足,让人不禁想上手把玩。

笔记本屏幕是其颜值的主要体现,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采用的是13英寸3:2比例屏幕,相比16:9的传统屏幕更加方正一些,视觉观感更加协调。窄边框设计已经是当前笔记本设计的主流,华为进一步将MateBook 13 2020款的边框收窄至左右4.4mm,整体的屏占比达到了88%,在实际体验中,确实如官方所说“工作更加投入,影音娱乐更显沉浸逼真”。

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采用了航空级铝合金机身设计,重量只有1.3kg。笔记本的D面也是金属材料,四角为四个橡胶垫脚,下面是一排点阵状的进风口,再往下就是两个扬声器了。14.9mm超轻薄金属机身已经容不下传统的USB-A以及HDMI等接口,为此华为MateBook 13配备了两个USB-C接口。

机身左侧的有一个USB-C接口和一个耳麦接口,这个USB-C接口具备充电功能,一侧还有充电指示灯;右侧则只有一个USB-C接口。

总的来看,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的设计已经接近完美,未来几年的主流轻薄本都会呈现出类似的设计。

二、2K触控屏 多屏协同使用体验

对于MateBook 13 2020款来说,这块3:2的2K触控屏是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根据鲁大师的检测结果,IT之家拿到的这款MateBook 13 2020搭载了奇美的屏幕,具体的分辨率为2160×1440,像素数为3110400,比1080p屏幕多了50%的像素数,不管是码字还是还是看视频,画面十分锐利,赏心悦目。

这块屏幕的素质也很优秀,300nit的亮度,还有100% sRGB的色域,满足日常使用之余,一些修图设计之类的工作也能应对。这次华为还为MateBook 13 2020升级了十点触控的功能,实测触控灵敏跟手,由于是IPS硬屏,手指接触屏幕时也不会出现波纹光晕等现象。

触控屏加入之后,我们就可以像用手机一样操作笔记本了。首先拿看视频来说,原来我们调音量,拉进度条都要用键盘鼠标完成,现在只需要“上滑下滑”与“左滑右滑”的触控操作即可完成。

目前,爱奇艺UWP端已经支持了触控操作,像手机一样左滑右滑可调节进度,上下滑动则可以调节音量。

除了看视频之外,看电子书的时候也可以用手左右翻页了。

以Kindle PC版为例,手指在屏幕上往左滑动即可向前翻页,往右滑动即可向后翻页,更有看纸质书的感觉。由于触控屏的加入,做笔记也变得更加简单,用手指拖动即可进行复制、添加笔记等操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屏幕比例为3:2,看书时左右两侧的比例就变成了4:3,与常规纸张的比例相同,看起来也更加协调。

在硬件上升级之后,华为还在软件进行了优化,现在三指截屏更在PC上呈现。

华为三指截屏的逻辑是这样的,首先用三指下滑选中当前的整个屏幕,接下你的下一步操作将决定截图的范围:

    轻点屏幕,截取全屏。

    手指画窗体的对角线,截取所选窗体。

    手指画出一道斜线,截取以此斜线为对角线的部分。

    手指画出一块封闭的图形,截取该不规则图形内的部分。

    手指乱画一通或点击ESC,退出截图

不得不说,从手机上借鉴来的三指截图在电脑依然好用,截图成功后还会出现图中的文字识别结果,正确率很高,非常适合新媒体编辑行业,省去安装图片转文字插件了。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多屏协调会与2K触控屏摩擦出怎样的火花。

华为在手机与电脑交互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效果也是有目共睹,这无疑是目前最为成熟的一套多屏交互方案之一。

操作上,多屏协同只需要将支持该功能的华为手机与笔记本掌托上的NFC贴纸接触,进行配对后就会出现上图中效果。此时用户便可用手在PC上触控操作手机了,PC屏幕与手机几乎没有肉眼可感知的时延,用PC刷IT之家,用实体键盘回复微信消息,用电脑打电话,这些功能通通可以实现。

多屏协同的加入是为了实现手机与电脑数据互通,2K触控屏的加入更是实现了操作逻辑的互通。现在,打开手机的图库和文件管理器即可用手将图片或文件拖到PC桌面上。传输速度方面,依靠华为专利WLAN技术,在这种无线传输状态下,文件的传送速度能达到30MB/s,传送1000张照片(3GB左右)也只用不到2分钟的时间,1GB视频大约是35秒。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在手机上拍的视频和图片再也不需要用数据线导入PC进行了修图或剪辑了,无线时代已经到来。

触控屏与多屏协调带来的有趣功能还不止这些,现在触屏操作的手机游戏也能在PC上玩了。

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现在用屏幕也能玩《王者荣耀》了,当然不能指望用它来上分,13英寸大屏也给操作了带来了难度。如果华为能在日后为部分游戏加入键盘映射功能,不用安装模拟器即可用PC玩手游大作了。需要补充一点,用多屏协同玩手游的时候,手机的屏幕会处于熄灭状态,声音通过华为MateBook 13的音响系统进行播放,这就使得手机的耗电量和发热量大大减少。

三、配置参数

CPU

核心配置方面,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采用了英特尔十代酷睿处理器,具体来说是Comet Lake-U系列,显卡为英伟达的MX 250满血版。

IT之家拿到的这款是4核8线程的i7-10510U,主频1.80 GHz,睿频4.90 GHz,8MB三级缓存,核显为UHD 620。

内存方面,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搭载了16GB双通道板载内存,频率为LPDDR3-2133,品牌为美光。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英特尔在发布其Comet-Lake-U处理器时号称其支持LPDDR4内存,但是一直没有笔记本搭载LPDDR4内存,对此英特尔方面表示今年新步进的Comet-Lake-U才会支持LPDDR4内存,因此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搭载LPDDR3-2133内存并不是舍不得用料,而是处理器本身不支持。

用AIDA64测试,这款内存的延迟为81.6ns,英特尔i7-10510U的L1到L3缓存的延迟分别为0.9ns、2.8ns和11.4ns。

我们用CineBench R20对i7-10510U进行了多轮跑分,最终平均成绩大致为多核1250分左右,单核420分左右。对比知名笔记本外媒NoteBookcheck统计的数据,MateBook 13 2020款搭载的i7-10510U的单核和多核跑分均符合15W TDP下的正常水平。

显卡

显卡方面,华为MateBook 13仍然采用了英伟达的MX 250独显的25W满血版本,搭载2GB GDDR5显存。IT之家用3DMark进行了跑分测试,DX 12下的TimeSpy的显卡跑分为1130分,综合得分为1234分;DX11下的FireStrike显卡跑分为3651分,综合得分为3295分。跑分在25W满血版MX 250的正常区间内。

在实际游戏中,MX 250满血版要比核显的游戏性能高一个档次。在未添加其散热辅助措施的情况下,《英雄联盟》中画质2160×1440分辨率下,最高158fps,最低71fps,平均108fps。此时笔记本风扇有些许的响声,掌托处也可感知到明显的热感,建议开启垂直同步,并锁定60fps,此时游戏可以流畅运行,并且风扇噪音和热感都明显减弱。

总的来说,MateBook 13在轻薄本的限制下尽可能释放出了更多的性能,电子竞技游戏《英雄联盟》2K分辨率下,流畅运行无压力;《巫师3》这类大作也可30fps“轻游戏“,体验游戏精彩的剧情也是没有问题的。

SSD

IT之家拿到的这款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采用了西数的SN 720 M. 2 SSD,容量为512GB,我们用CristalDisk Mark进行了测试。

测试数据显示,MateBook 13 2020款搭载的西数SN 720 Q8T1顺序读取可达3.5GB/s,顺序写入可达2.6GB/s。Q32T16 4K随机读取速度可达1523MB/s,随机写入速度为1173MB/s,与西数的官方数据相吻合。

散热

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采用了双风扇双热管的散热模组,华为鲨鱼鳍风扇2.0扇叶采用仿鲨鱼鳍设计,转速可达8000转/分钟以上。软件层面,搭载智能滤波技术,通过七颗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整机温度,双风扇可以智能联动。

首先用甜甜圈烤GPU,我们发现此时MX250的GPU频率为1379MHz,温度墙为70摄氏度。

在AIDA 64的稳定性测试中可以发现CPU的TDP定为了15W,满载时频率2.4GHz,睿频最高时单核频率达到了4.9GHz,CPU的温度墙也为70摄氏度。此时华为自带的电脑管家也可显示功耗为15W。

用AIDA 64对CPU和显卡进行双烤时,我们发现CPU的功率稳定在了10W,CPU全核心频率此时为1.2GHz,温度在65摄氏度。当然实际使用中,CPU和GPU均满载的情况很少见,CPU平时的睿频频率都可维持在3-4GHz,英特尔处理器的高频对于应用来说还是非常有利的。

电池与续航

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采用了41.7Wh电池,考虑到这是一款13英寸14.9mm厚的产品,41.7Wh的容量也不算小。官方称,在屏幕亮度150nit时,可以连续播放11.6小时的1080p本地视频。我们用PCMark 8模拟了现实使用的场景:

PCMARK 8的续航测试包括了网页浏览、码字、做表格、视频聊天等常规应用,最后的续航时间为4小时53分钟。当然,PCMARK 8的负载相比普通人的正常使用还是要重一些,大体来看这款笔记本的续航会在4小时53分钟到官方标称的11.6小时之间。

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采用了65W的口袋式充电器,重量为160g,除了可以为笔记本进行快充外,实测还可为华为手机Mate 30 Pro进行“超级快充”,小编孤城的Pixel 3也能开启18W的快充模式,这说明这款充电器兼容的充电模式很多,出差的话就可以不用带手机充电器了。

充电速度方面,将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用到没电自动关机之后进行充电,18分钟即可充至30%,31分钟充至50%,55分钟充到80%,之后电池会进行慢速充电保护电池。

总结:

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依靠2K触控屏再次异军突起,相比之下市面上更多的轻薄本产品还停留在16:9比例的1080p屏幕。

性能方面,MateBook 13 2020款搭载了十代酷睿Comet Lake-U处理器,可选4核8线程的i5-10210U和i7-10510U,睿频可高可达4.9GHz,相比10nm工艺的Ice Lake-U主频更高。16GB内存现已成为了标配,即使内存不可升级也充足够用了。MX 250满血版则提供了不错的图形性能,既可修图剪视频,还能流畅玩网游。

最后在价格方面,MateBook 13 2020款i5 16GB内存 512GB SSD MX 250 2K触控屏的首发价仅为5899元,也就是主流轻薄本的价格。由此可以预见,华为MateBook 13 2020款上市后还会复现MateBook 13初代首发时全民抢购的盛况。毕竟,好的产品配上良心的价格,想不成功都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