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然回首蚂蚁庄园(谁说中国没有像样的多肉客栈!这个设计师一不小心玩嗨了!)
点击上方↑↑↑↑↑↑↑【 关注】↑↑↑↑↑↑↑↑↑↑↑↑↑即可订阅关注【多肉植物百科】
感谢作者【kakushin0545】的原创独家授权分享
编辑整理:百科君
坐标:云南大理
2017年春节刚过,来大理一年半了......
午后的阳光透进地下室,瓷砖地面摆放着几根木条,表面已经打磨过了,规则精致的形状,天然漂亮的木纹,半明半暗光线中辐射的温润感,还有空气中漂浮着的些许木屑...... 当表面粗糙、布满结巴的老木料,在我手里被精细加工成一件件各种形态的家具零部件时,手作的快感便油然而生。有时不禁反问自己:这是我吗?谁也没教过我做木工,一上手做出来的东西,竟然得到了装修的木工师傅的称赞。曾经也做过几十公顷的大规模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然而被各方掣肘,最终面目全非的大项目,竟然还不如一根木条来得实在。蓦然间,觉今是而昨非,在利益角逐的漩涡中,永远没有自己的存在。只有现在,才是真正的用心享受着创作,这种享受,从一个一个的细节中传达而来:比如打磨之前棱角带来的尖锐触手感,到打磨之后的圆滑触手感。物件带给人的感受就是这么单纯,它只取决于你,好也罢,坏也罢,人也随之变得单纯起来,最终物我一体。
我每天沉浸在这样的感受中,亲手做着新家的木工活,有时调节一下,也会摆弄摆弄多肉。云仍然每天从苍山那头飘到这头,聚多了就淅淅沥沥下几场雨,散了就天朗气清,苍洱大地的呼吸,均衡而平和,延续着亿万年亘古不变的节奏。
家中时不时的也来一些客人,交流着大理村的各种信息。全国各地来大理定居的人们,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一个称谓:新大理人。新大理人根据各自的不同追求,建立了各种不同的圈子,圈子内部和圈子之间都交流频繁,社交活动非常活跃,沟通的话题多种多样,但大多与钱无关。有一天,一位热衷于环保事业的朋友来家里闲坐,说起她的一位朋友在古城人民路租下一个客栈,客栈前面的店铺可以做一些木工作品的展示,问我们有没有兴趣。事情因此而起。
自己初学木工,当然有自知之明,木工作品要展示也得等几年之后吧。不过因为这个缘分,和客栈老板W总见了面,说起自己想搞多肉花园的事情,并介绍大理搞露天多肉栽培的地理和气候优势。W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那位环保朋友同时推荐我的装修设计。那时这家客栈正在改造,需要重新装修,W总便邀请我给客栈做总体设计,包括客房和公共空间的装修、室外庭院设计,庭院可以做成多肉主题。
我本来对这件事情没什么积极性,因为家里还没弄利索,自己要做的多肉花园也有很多准备工作,突然接手另一个项目,就打破了原有的节奏。但经不起老婆的撺掇,而且自己也简单的以为就是画几张图,再种几棵多肉的事,就答应了下来。然而事情发展下去就没那么简单了,接下来的3个月,我基本全身心的投入进了这个客栈里,再也没工夫管其他事了。
这是我刚介入时客栈的情景
客栈的改造,已经按照W总的意思进行了一个多月,事前没有策划,没有规划,没有设计,有的只是临时决定,因此改造过程中碰到了非常多的麻烦。一般做设计的都不愿意接手这种做到中间的活。而我呢,一来是朋友委托不好推,二来是多肉主题客栈这一目标比较吸引我,我很想做一个在中国之前没有见到过的多肉客栈,而且客栈的公共空间和庭院目前还是一个空白,发挥的空间比较大。
上图是这个客栈的建筑空间布局,前临人民路,其余三面都是白族民居。临街第一层是商铺,客栈的入口很小,进去以后中间是天井庭院,两层共10多间客房基本都环绕着这个天井庭院。另外还有二层的一处露台和三层的屋顶花园。在古城,这样的客栈已经不算小了,而且1到3层都有公共空间,可以在游线上好好的组织一下,使客人能够流畅的在三层楼之间自由行动。
古城的客栈一般来说,外部都是街道,无景可赏,对居住的客人并不具有吸引力,所以,内部景观的好坏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多肉主题的引入,必将为内部景观带来特色。大理种植有多肉的客栈不少,但基本以盆栽和猪槽种植为主,没有做过专项设计,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此客栈的设计中,多肉将与庭院景观融为一体,种植形式追求多样化,并与客人的休闲活动结合起来,体现多肉在此客栈中的重要性。
现实情况中另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 四合院中客房呈向心布局,其私密性如何保证?
◆ 不大的天井庭院中需增加一处消防楼梯,如何布置?
因为近期洱海边上和溪流旁的客栈都被停业了,大理的客栈行业一时风声鹤唳。担心政策的风险,客栈装修随时可能会被叫停,所以W总加紧催促装修队施工。我就这样卷进了这场快节奏中,哪里需要施工了,我就加紧做哪里的设计,赶在施工之前拿出图纸。这本不是正常的设计做法,但也只有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了,很多地方都要临时变通。在这种情况下,我尽量的去协调布局、风格、色彩。
室内装修部分,W总之前已经买好了很多材料,根据现有的材料,要做进一步设计的余地已经不大。并且我在室内装修方面目前经验也不够丰富,所以仅对带阁楼的房间和茶室、服务台一带做了下空间的处理,对一些局部问题提了一些建议,重点就放在了庭院景观方面。
带阁楼房间,层高比较高。右侧临街窗户位置不能变动,所以起了一个地台,放置桌椅。阁楼上下层都有床,可以作为家庭房。一侧斜屋顶上有天窗,是所谓的星空房。
服务台和茶室。时间很紧迫的情况下做出来的图
室内装修部分只是客串,若有专业室内设计师看出毛病,可以拍砖。
天井庭院的设计如下图
空间上,将满足消防需求的楼梯做成景观旋转楼梯,钢管使用整根6米长度,一直向上延伸至2楼顶部,成为天井庭院的中心,不仅在路线上联系庭院与2层,视觉上也将1、2层,甚至3层的屋顶花园之间联系起来。这里采用旋转楼梯,既可以节约空间,又可以给景观增加亮点,一举多得。
原来的天井植物太多,清理掉大部分,只保留少数树形优美的小乔木,树下空间被解放,增加了光线,留出了休闲的地方。保留的树木和旋转楼梯一起,正好将以前台为中心的公共空间,与客房和休闲空间做了软性分隔,二楼的相对面的房间之间,也因为树冠和旋转楼梯的遮挡而避免了对视。
天井庭院与前台及客房均有高差,通过造型不同的台阶来处理。左右两侧的客房,将相邻的过道分割而纳入到对应的客房,形成一处室外过渡到室内的,可以坐下观景休闲的灰空间,另外增加两道高架走廊而恢复原有的交通联系。
设计上,使用了最为简洁的方圆系列,方格屏风的采用,与青砖结合,为庭院略微加了点东方的味道。
种植上,因为天井光线的原因,绿地里选择种植相对耐阴的多肉植物。
二层露台设计
因为左侧是客房巨大的观景窗,实际这个露台作为活动空间的余地已经不大。图的右侧是另一栋准备做客栈的房子,相邻的墙面有很多开窗。因此右侧做了一面多肉墙的设计,既可以为客房提供景观,又可以遮挡右侧墙面的窗户投过来的视线。图前方的斜梯可将露台与屋顶花园联系起来,同时为1、2层与屋顶花园之间增加了一条路线。
屋顶花园的设计
屋顶花园面积不小,方位上东为洱海,西为苍山,因此东西方向保持视线通透;南侧为居民小区,北侧为清真寺洋葱屋顶,W总不太喜欢洋葱屋顶的巨大体量对屋顶花园的压制,所以分别设置了木条景墙进行遮挡。
布局上设置了一条南北中轴线,通过长条形的花池、一组石笼种植花池、一组陶罐,将视线引向木条景墙上的多肉相框。中轴线两侧是两个性质不太一样的空间,左侧是交流空间,坐在休闲椅上,可以喝饮料、聊天,并可以同时欣赏到屋顶花园的多肉和左侧的天井庭院;右侧是以一尊佛像为核心的禅意空间,这一侧的多肉也会参照佛像而做专门的种植,一个凉亭提供给客人一处让心静下来的场所。进入屋顶花园有两个入口,分别位于图中的右上角和左下角,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些处理手法,有意识的遮挡一下庭院,而通过一些透景窗口或缝隙来察觉到庭院的一部分。
设计方面以多肉的特色种植为中心,搭配以各种不同形式的石笼,这些石笼有些是多肉种植池,有的是坐凳,有的是作为空间分隔的景观墙、景观柱。整体景观仍以现代简洁的线条为主。
由于赶工,所以进度非常快。施工队是大理巍山县的彝族同胞,他们和我印象中拖拖拉拉的本地工人很不一样,中间没有休息,连续奋战,后期晚上经常加班到后半夜。女工也特别能干,干重活一点也不含糊,我要为这些工人点赞。但是说到施工质量,就呵呵了,所以我基本每天都要去盯工地,特别是设计当中我估计他们可能会做不好的部分,经常会跟他们核实施工进度,跟具体施工人员交待做法和要领。即便是这样,施工结果对设计效果的体现可能只有80%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本地人所见世面还是有限,很多发达地区的施工技术他们都没有见识过。大理这边只要是本地人施工的工程,一般都比较粗糙。但我还是很喜欢这些工人的朴实,他们也很尊重我,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而这也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施工中的1层天井庭院 彝族女工非常能干
施工中的2层露台
施工中的3层屋顶花园
旋转楼梯施工中
要种植的多肉陆续到位,先暂时寄养在别处
在电焊、土建、木工等基本结束之后,开始景观的“软装”了,我除了加紧时间选购各种材料以外,还亲自动手,因为很多能表现效果的地方,已经不可能让这些工人做了,要不然不知道会做成什么样子出来。
网购的石笼每个尺寸都不一样,估计卖家也搞晕了,发过来的金属网片尺寸比较混乱。让工人来组合估计也一定会晕倒,还是自己来。
石笼里选用火山石,原因一是担心屋顶花园的承重要求,火山石非常轻,密度甚至低于水;二是火山石产于腾冲,距离大理比较近,具有当地特色;三是火山石疏松透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本来就很适合掺在土里种植多肉。图片左侧是来自苍山的山基土,富含腐殖质,疏松透气,营养丰富。
购买的火山石是未加工的原石,体积较大,需用电锤加工成小块。
火山石一块一块的堆叠在立好的石笼里。石笼做好了足够的安全措施,地面焊接固定,顶部用钢管两个方向连接固定。
每个石笼里的火山石都是一块一块摆放的。这面石笼墙里的火山石将红黑两种颜色分开来分层叠放。
火山石叠放想要达到的就是这种效果,互相咬合。这是一件非常考验耐心的工作,堆到最后的时候我已经想吐了。
露台的多肉墙基础工作完成,种植槽特意30度斜放,这样可以将多肉的观赏面尽量朝向观赏者,同时多肉的光照也会更好。槽底部的角钢特意打了孔,水就不会积存下来沤烂防腐木了。
天井庭院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已做好,大量的多肉种植土铺在了园土的表面。
屋顶花园中央花池铺好了种植土,摆好了卵石
屋顶花园佛像种植池里铺好了种植土,堆好了地形,摆好了卵石
然后开始最后一步工作:种多肉。
过程也不想多说,因为数量太多,也是一个种到最后都想吐的经历。这里就只说说一些种植方式和地栽的心得体会。如果是随机自然的种植,按照以前做景观时的种植原则,一般要满足以下几条:
只种一棵或者两棵随便怎么种,不管;种三棵的时候就要注意了,不能种在一条直线上,三棵所组成的三角形要是一个不等边三角形,不要弄成等腰三角形;三棵以上的情况,除了要满足种三棵时的要求外,还要注意不要太均匀,要有动态平衡等等,总之是不要露出人工的痕迹。如果是做成图案,和随机自然的种植就相反了,图案一定要精确,线条特色一定要鲜明的表达出来,或硬朗或柔美,布局要有构成美,什么色彩、均衡、对比之类的都要仔细去推敲。
多肉种植在具体的环境里,种植方式和品种方面也要和具体环境协调,比如热闹的环境、安静的环境、休闲的环境、展示的环境等等,这些会越说越多,干脆省略掉。只有一点这里想说一下,对于大规模的多肉地栽来说,已经不是人们拿着花盆近距离的欣赏了,观赏的视线距离会放远,所以一定要成群的、成组团的种植,同一品种可能会几十棵、几百棵的扎堆种在一起;相邻的两个品种一定要在大小、颜色、形态、数量等的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都形成强烈的对比,才会互相衬托出来。
不多说了,下面开始上完工后的图片。
一楼的天井庭院
因为光线相对不充足,选种稍耐阴的一些多肉植物,如龙舌兰科的一些品种,很多都能长得很大,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其实铺面的白石子换成树皮可能更合适,以后会在客栈维修的时间节点进行考虑。
休闲空间一角,而对面是进入前台的通路,保留的树木和旋转楼梯将两个空间进行了视觉上的分隔。
台阶做得比较高和宽,并无交通功能,适合坐下来观赏庭院
清晨的一缕阳光投入了客房,空气中充满了宁静的氛围
坐井观天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看云卷云舒
或者和不认识的人们敞开心扉的闲聊一会儿
有时候想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坐一小会儿
客栈老板欢迎客人来免费品鉴一下大理本地各种原材料(花、灵芝、滇橄榄等)做成的原生态茶
或者来一杯咖啡,展开书卷度过午后的慢时光。 咖啡由老板在宾川县的种植基地直接供应,也是免费的。
二层露台
这些从楼梯上垂下来的椰盆里种的大多是可垂吊的多肉品种,让时间的魔法师来调教她们吧
露台的另一侧是两间客房,在房间里通过巨大的玻璃窗,整面多肉墙可以尽收眼底。闲暇无事的时候,可以坐在飘窗软软的垫子上聊天,或者看书,而背景,就是这面壮观的多肉墙。今后,槽里的多肉肯定会越长越挤,维护工作也是不可少的。一两年之后,基本呈现出来的都会是老桩的状态了,那时垂吊的垂吊,爆仔的爆仔,会比现在更增魅力。
三层屋顶花园
从楼的内部楼梯进入屋顶花园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一面火山石景墙,通过景墙的开口可以一窥花园容貌。景墙背面还有一条石笼坐凳,花园里像这样可以坐下来休憩的地方还有很多,全部与景观融合起来,能适应不同数量的人群在花园里活动的需求。
从露台进入花园的通道,石笼柱会一定程度遮挡住花园,随着人在通道里穿行,花园里的情景若隐若现。而从这两个入口通过以后,花园的全貌就将尽收眼底。这一点借鉴了苏州园林里先收后放的空间处理手法。
借景苍山,雨后的苍山不时的展现一幅幅生动的水墨山水画。
可以看到花园的中轴线,不过现在还缺木条景墙上的多肉相框,右侧的凉亭也还没做,这些还需要一点点时间。
可以一边看看花园,一边眺望一下洱海。
在我手里长了快3年的紫羊绒也贡献出来了
去年播种的广寒宫,快点仙气飘飘吧
这个花池种植多横向布局,裸土部分还没种好各种颜色的护盆草
横向布局带来一层层叠加错落的感觉
花园一侧的三级大台阶最终也将摆满多肉
此图下部的玻璃方块是太阳能灯,花园里共有4个,晚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客人们夜间上来闲坐的时候,常把小灯拿到桌上,营造一个浪漫的花园之夜。
到花园一步步成形后,我自己也禁不住被这美景吸引,常常坐下来欣赏一会儿。旋转楼梯光面的玻璃顶,经常映射着天空飘动的云彩,仿佛是一面能看到世界的魔镜一样,当心里完全清净的时候,是否也能从中领悟到一丝禅意?
到这个时候,我已经经历了客栈的设计、施工监理、花园施工、种花,但是工作还没有结束,还有一些小玩意需要做,再接着做木匠。
像这样一些特定形态和尺寸的木花盆,市场上是买不到的,除非定做,那还不如自己来。这种木花盆是专门来配这个室外屏风的,一下午不到,就做了三个。
条凳也是在整个淘宝上搜不到合适的,干脆来DIY吧。定做好钢架,买来防腐木方加工,连边角都打磨好,坐下来时,可以放心的用手去触摸并感受一下木头的温润感。
这次客栈的设计,W总非常信任我,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度,资金也没有压力,因此基本是按图施工,几乎达到了预期效果。我心里非常感谢W总,以前在北京的设计公司,方案总是被老板和甲方改来改去,工作当中早已迷失自我。没想到来到大理,可以这样没有干扰的全身心投入设计中去,看着自己的方案从构想一步步忠实的变为现实,我想说,这才是设计师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为此,我也甘愿去做些体力活,手脑并用,匠人,在我心中也是一个神圣的存在。
以上说了那么多,忘了说说客栈本身。这家客栈积极的践行环保理念,W总本人和店内员工都坚持吃素,客房内的床上用品都是婴儿可接受的棉织品,洗发液、清洁剂全是环保酵素产品。W总在宾川的农场生产咖啡、滇橄榄、辣木等养生经济作物,其加工产品全部都通过了国际标准的有机产品认证。客栈的房价并不高,本身并不能为W总带来多少收益,他更想做的,是以此为窗口,向外界宣传一种环保的生活理念。在大理,像W总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请你不要用大都市的物欲来类比大理这座城市,来大理不为赚钱,只是寻求一种生活态度,这才是大理的主流。所以,虽然这里的山好水好空气好,其实真正吸引我的还是这里的人文环境。
今后客栈多肉的养护我还会继续承担,有感兴趣的花友来大理旅游的时候,可以自由来客栈参观,茶、咖啡等都随意。我自己基地的多肉花园也会继续打造,有时真感觉一个人干不过来,也想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来做。大理是个宝地,对于多肉来说更是这样,对此我深信不疑。
ps:多肉主题客栈的名称是:丘土庄园,位于大理古城人民路上段14号,清真寺对面
本文作者“kakushin0545” 独家授权多肉植物百科
百科君碎碎念:如果说昨晚那篇让你去大理游玩多了一个去处,而今晚这篇则把你去大理的下榻之处也已敲定了!对,百科君就是这么贴心!冲这你也得点个赞吧!
我也相信,伴随着国人对多肉的喜爱,加上百科等行业媒体的努力,你我的身边会出现越来越多与多肉相关的主题花园、天台、咖啡屋、客栈等,如果你身边有此类故事,欢迎投稿给多肉植物百科,让我们在这里发现多肉之美!投稿邮箱:tougao@duoroubaike.cn
==========
多肉植物百科(微信公众号:duoroubaike)--中国多肉第一微刊!分享养肉技巧,分享多肉生活!百科君与您不见不散,爱多肉,爱生活!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多肉和梦想!
【多肉植物百科】投稿邮箱:tougao@duoroubaike.cn,新浪微博:@多肉植物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