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守护10号n楼(【110警察节】中国人民警察节:感谢你们的守护)

导读守护10号n楼文章列表:1、【110警察节】中国人民警察节:感谢你们的守护2、眼前的风景很美,是因为有人为你守护3、新华全媒+|警察节探营:全国第一声110警铃在这里响起4、在一线,守

守护10号n楼文章列表:

守护10号n楼(【110警察节】中国人民警察节:感谢你们的守护)

【110警察节】中国人民警察节:感谢你们的守护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有这样一群人,奋不顾身深入犯罪一线,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争分夺秒守护人民财产,抢险救援冲锋在前……他们,就是人民警察。

  城市、乡村、深山、草原、高原、海上……他们在一切有困难的地方、在一个个危急的时刻。

  他们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大、奉献最多的队伍。十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3700余名民警因公牺牲,50000余名民警因公负伤。

  没有人生来无畏、无私,他们只是选择勇敢、奉献。面对家人,他们多有亏欠,但穿上警服,舍小家为大家就是他们忠诚的底色,为人民服务就是他们庄严的承诺。

  铸忠诚警魂,护国泰民安。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感谢你们的守护!

#110警察节#

眼前的风景很美,是因为有人为你守护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也为纪念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实施十周年,2023年1月11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环境公益诉讼专题指导性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了10个环境公益诉讼专题指导性案例,旨在进一步指导全国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审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为美丽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编辑:平钰骁

新华全媒+|警察节探营:全国第一声110警铃在这里响起

1月10日,在广州起义路200号,筹备了数月的广州警史馆在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这天开馆了,一大早就迎来了不少参观者。

1月10日,广州警史馆。新华社记者毛鑫摄

在三楼展厅南墙正中,有一张黑白照片,不少人驻足围观,堪称“镇馆之宝”。照片里,着旧式警服的两位女警坐在一台满是按钮的设备前,一手拿起电话,一手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

这张照片,定格了中国第一个110报警台最初的样子。

1月10日,广州警史馆内展示的广州110第一代接警员工作照片。新华社记者毛鑫摄

1986年1月10日,广州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开通110报警服务台,“110”从这里走向全国。30多年后,1月10日这个日子,被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这是在国家层面专门为人民警察队伍设立的节日。

杨蕴华是110报警台最初的6名接警员之一。37年过去,从一线接警员成长为110报警大厅的管理员,她笑着说:“我可能是全国在岗时间最久的110接警员了。”

1986年2月,杨蕴华(右一)在开通初期的广州110报警服务台工作。周晓辉摄

杨蕴华回忆说,当时警铃声响起,要一手拿起电话,另一只手按下录音机录音键,磁带开始转动,再拿起笔在接处警登记表上记录报警内容。所以每个接警员都要眼疾手快、头脑灵活,还要熟记城市的大街小巷,以便能最快速度通知派出所警力到场。那时候交通工具还不发达,民警出警经常是步行或骑自行车。

她手里至今珍藏着一本《业务工作大事记》,翻开第一页,上面记录着广州110的第一宗报警电话内容。这也是新中国响起的第一声110报警电话铃声。

1986年1月10日凌晨3时15分,广州一家酒店的工作人员报警,说店内财物被盗。值班员记录后马上通知辖区的派出所出警处理。民警很快到场,嫌疑人闻风抛弃赃物逃跑。

那一天,6名接警员守着“一部电话一支笔”,一共接到24宗报警,这是我国110报警台的起点。

1987年3月,公安部派出工作组赴广州进行实地调查,之后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大中城市公安局在一两年内普遍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并尽快投入使用。1996年7月,公安部再次下发通知,要求在1997年年底之前,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建立、开通110报警服务台。

在公安部的力推之下,110报警服务台遍地开花,公安机关接警量逐年增加,到1996年达到522万起(次)。

“您好,广州110,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如今,在广州市公安局110接警大厅,这样的接警问候声此起彼伏,几十名接警员紧盯着电脑屏幕,边询问边记录边处置。即使夜深人静之时,接警大厅依然灯火通明,24小时工作的接警员们轮班守候在接警台前,用一根细细的电话线牵起群众求援求助的希望,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平安。

1月10日,广州市公安局110接处警大厅。新华社记者毛鑫摄

在这里,记者看到了一张110警情表,记录着一段持续23分钟34秒的生命通话。

2020年6月4日晚上8时48分18秒,接警员黄情芬接通一个报警电话。连续问候了三声,那头才传来一句无力的声音“我好累啊,我想离开这里了……”,黄情芬瞬间明白了对方的境况。这个19岁的男青年因被公司辞退,又不敢回家,难以承受压力,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黄情芬凭借丰富的接警经验和娴熟的沟通技巧,一边不断鼓励和引导他敞开心扉,倾诉压力,一边安排辖区派出所民警跟进处理,最终成功劝慰其打消轻生念头。

这张警情表上,处置流程以秒为单位不断更新,市局、分局、派出所的警力接力处警。这段持续23分钟的生命通话,用真挚的情感融化绝望的心。

数据显示,2022年广州110全年接警量达575.34万起,平均每分钟有近11个电话打进。如果将每宗警情都打印在一张普通A4纸上,叠放的厚度将超过525米;1名接警员1年生成的警情记录字数约2148300个。

杨蕴华的感受更直观:“我们这里一个键盘两年多一点就敲烂了。”

从“一部电话一支笔”,到“一台电脑一根线”,发展到现在“一串数据一个大脑”,37年来,公安现代化改革逐步推进,广州公安建成以110指挥中心为中枢的“情报、指挥、巡逻、视频、卡口、网络”六位一体的社会治安巡逻防控机制。

电话报警、短信报警、网络报警……如今,警务技术不断更新,只为接警“再快一秒”,安全“再快一秒”,让报警人随时得到帮助,也让犯罪嫌疑人无处可逃。

公安部数据显示,我国是命案发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每10万人口的命案是0.5起。我国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这背后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人民警察不辞辛苦的付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1.7万余名民警因公牺牲,其中3700余人被评为烈士,30多万名民警因公负伤。党的十八大以来,有3900余名民警因公牺牲,其中200余人被评为烈士。

37年来,链接起人民警察和老百姓之间普通的三个数字“110”,常被百姓诠释为“一心一意零距离”的守护,如今也有了更深刻的更丰富的诠释——中国人民警察节。请相信,当你拨出这三个数字时,很快会有人民警察把安全带到你身边。(记者毛鑫)

在一线,守护生命健康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上午8时20分,换上白大褂,戴上蓝色医用帽、N95口罩,洗手消毒,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生陈友恒坐在了门诊室里,此时门外已有10多名患者在等候。

下午3时,患者梁华来到医院,她感染新冠病毒已有1周时间,目前咳嗽不止。“有没有基础病……”仔细问诊,检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后,陈友恒给梁华开了肺部CT检查单。

近段时间,陈友恒平均每天看诊160多个患者,比之前增加了1/3。“很多是老年人,为了不让他们久等,要尽量快看、多看。”感染新冠病毒康复不久的陈友恒顾不上喝水、上厕所,大半天下来嗓子已经沙哑。

拿着CT检查单,梁华来到放射科,她的前面还有7名等待检查的患者。放射科主任张信君告诉记者,南明区人民医院是一家二甲医院,过去来放射科做CT检查的患者平均每天有50人左右,现在每天至少要检查150人。为此,科室取消了节假日休假,每天保证至少两名医生24小时在岗。“这是医生下诊断前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做好每一次检查。”张信君说。

1小时后,梁华拿到了CT检查结果,显示肺部有炎症。综合判断病情后,医生建议输液治疗。开治疗单、划价、缴费、取药,梁华来到护士站,等待输液。“护士,换药”“护士,拔针”……病人多,护士们工作忙,每天步数大都在2万步以上。

夜幕降临,梁华还在输液。门诊室里,医生还在忙着看报告单;放射科里,检查设备持续运转;护士站里,护士手里的药水换了一瓶又一瓶,“只要还有患者,我们就不休息。”

原刊于《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3日 第 07 版)

独自走到生命的尽头,它这样守护了家人十年!

地震的时候它居然咬了主人。临近老了还救了一个人!

我家在养现在这只狗之前,养过一只非常聪明的狗狗,我这里主要讲述的就是它,它在临近老了还救了一位邻居!那时候是二十年前了,它的名字很普通,就是那种农村的田园犬,因为是一只黑白相间的狗,五官端正,腿不高,大小和柴犬差不多,所以我给它取名——花雄,因为我觉得什么小花、旺财、来福都太普遍了,所以绞尽脑汁也要想一个好听一点的且能符合它气质的名字,虽然从目前来看名字也很随意,但是当时的它混得可以说是风生水起!

留下的小脚印

它在我们村里在当时是公认的比较好看的一只狗,可以说帅吧,村里还有一只母狗是属于狼狗的那种,体型特别大,是我家花雄的好几倍,但是那只大狗就喜欢我家的花雄,每天两只狗都一起玩,我家花雄被欺负,它第一时间冲上去保护它,有骨头都会先给我家花雄吃,它在旁边默默的守着,这是我当时亲眼看见的!

花雄最喜欢的就是粘人了,特别是我,我那时候读初中了,每次去上学他都会送我到村口,每次到周五我要回家了,只要它听到我妈说今天下午我要回家了,它就会早早的跑去村口坐在那里远远望着,等我回来!一直持续到后来上高中,差不多一个月回来一次,每次回来前都会看到它在村口等我,看到我后就飞奔着朝我跑来,扑到我身上。

我爸也很喜欢狗

08年,我上高三,在学校,爸妈在家采茶,一般花雄都会跟着他们出去,然后在茶树下睡觉等他们,走的时候叫它一声,它就会跟上,中午十二点过我妈回家做饭,它跟着回家了,接近一点时,它跑进厨房对着我妈不停的吼叫,我妈还在想今天狗是怎么了,是不是疯了,刚嘀咕完,花雄就朝着我妈的小腿肚子冲过来,咬了一下,它只是咬到了我妈的裤子,但吓得我妈伸脚朝狗踢了过去吓唬它,它扭头就朝外跑去,我妈便没有理会它,它见主人没有跟过来,便又跑回去吼叫一阵,我妈觉得奇怪,便跟着它跑出去了,出来后便看到花雄趴在空旷的院子中间,紧紧趴着,我妈不懂它什么意思,进去做好饭便端着出去了(一般很忙就端饭出去一起吃),到了茶田,花雄没有再跟出来了,下午两点过,大地震发生了!直到后来我妈才知道原来花雄当时是叫她出去,只是不会说而已!

还有一次救人的经历,那时候我家还是四合院,院里住着好几户人家,那时候的花雄已经比较老了,他的伙伴被偷狗的拉走了,它到处打架大牙也掉了,我们也只能喂一些好咬的饭菜。

有一天,四个院里的人基本都出去干农活了,接近五点都还在采茶,邻居家只有一个人在家,而我们这边只有四叔在家,邻居家的伯伯因为生病突然晕倒在了他们厨房里面,因为四合院很大,而且我们一般不会轻易去到别人家里,所以有人晕倒,除了家人不怎么容易发现,但是花雄是个例外,它对于四合院非常的熟悉,经常各家跑,那天下午它也刚好在家,跑过去时发现了晕倒的伯伯,然后飞快的跑出来跑到四叔脚边那里吼叫,然后跑向邻居家,我四叔当时也想这狗是不是疯了,但好在他们也知道狗反常一定有原因,便也跟着它去了邻居家,去到后便发现了晕倒的伯伯,他便打电话通知了其他人,一起送他去了医院!

花雄有一个特别不好的毛病,那就是追车,什么车它都追着叫,第二年有一天,它病怏怏的回到它的窝里,喂饭也不吃,什么都不吃,有时还会吐血,我妈知道它快不行了,就温柔的抚摸了它,心疼的问它怎么了,第二天一早我妈见窝里没有狗,就出去找,最后在我家茶田的山边发现了它的尸体!它可能不想让我们看见它要离去的样子!

它陪伴了我们十年,没想到是守护了我们十年!就像它的使命完成了一样!这十年我们都很开心,它也成为了我们家的一份子!后来爸妈好好的把它葬在了我家茶山里面,让它一直可以守护着我家的茶和家人!再后来我家十多年未再养过狗!直到现在这只,我女儿给它取名——布丁。

布丁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