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大约8点20发(肿瘤患者多食黑色食品 提倡适当锻炼早睡晚起)

导读大约8点20发文章列表:1、肿瘤患者多食黑色食品 提倡适当锻炼早睡晚起2、二次感染比例多高?如何避免?3、核酸结果不出、混管阳性、变黄码...遇到了千万别慌!可以这样做...4、迎

大约8点20发文章列表:

大约8点20发(肿瘤患者多食黑色食品 提倡适当锻炼早睡晚起)

肿瘤患者多食黑色食品 提倡适当锻炼早睡晚起

本周内三股冷空气南下影响广州,14日、16日寒意只增不减,肿瘤患者如何健康度过寒冬季节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黄学武教授从饮食、运动和起居作息等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可适当吃温热食物,但不宜过多

俗话说冬季进补,体健如虎。我国南北方气候不同,进补食材不同,烹调方法也有所不同。身处南方,肿瘤患者可适当进食鸡肉、牛肉这些温热性质的食物,但不宜进食过多,更不宜制作成辛辣重口的食物。

肿瘤患者经放化疗后,身体虚弱,需均衡的营养。肿瘤患者可适当多进食小米、燕麦,高蛋白食物如牛奶,优质脂肪如黑芝麻、深海鱼等;此外还要补充维生素,如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橘子等。立冬后天气寒凉,进食水果需适量,不宜过多。从中医五脏学说来讲,肿瘤患者在冬季可适当多进食黑色食品,促进机体恢复,如黑木耳、蘑菇、黑枸杞、海参、黑米、海马等。

总之,应遵循适量优质脂肪及高蛋白、膳食纤维补充原则,保持营养均衡,部分病友需要和少食多餐等原则相互结合。

●运动时注重气息调整

肿瘤患者体质较弱,适当的锻炼有益于提高免疫力。冬季运动应顺应气候特点,可选择在气温适宜的白天进行,与家人、朋友一起午后散步,晒太阳,打八段锦或者太极拳,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如爬山、快跑等,每次散步应控制在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

运动时注重气息调整,同时心情宜放松。运动后出汗多,应尽快更换干爽衣裳,切记不要穿着被汗水浸湿的衣裳继续做其他事情。一般不去公共场合人多的地方,在家里亦可以锻炼身体。

●早晨5点前不宜起床,可午睡半小时

冬天日照时间短,寒气较重,在冬天应收敛阳气,养藏真阴,提倡早睡晚起。早睡时间控制在晚上9点-10点左右,一般建议肿瘤患者每天晚上要保持8小时的深度睡眠,早晨5点以前不宜起床锻炼身体。中午最好在12点至下午1点之间午睡半小时。早晚温差较大,应注意适当添加衣被,避免寒邪侵袭,损伤阳气,加重病情。

知多D

肺癌病人可准备制氧机

现在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期,肿瘤患者可以适当存储防疫药物,具体可以参考指南推荐的药物,选择2-3种,大约一周的量即可。

一旦怀疑或者确诊了,一边咨询主治医师,一边及时服用此类药物,以避免症状进一步加重。但也要避免过多使用,尤其是退热药,避免滥用这些药物引起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对于肺癌病人、肺转移瘤和肺气肿肺功能不全者,感染后的血氧含量急剧下降,危及生命,有条件的病人,建议预备家用医学制氧机,以防不测。(记者陈辉 通讯员 陈尧 陈壮忠)

来源: 羊城晚报

二次感染比例多高?如何避免?

“感染后会再次感染吗?”

“首批阳过的同事又阳了,

是二次感染吗?”

近期,

二次感染是网友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首先要明确的是,那种几周内再次检查出阳性的基本不是“二次感染”,而是通常所称的“复阳”,即尚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其体内感染的病毒没有完全清除,会出现核酸或抗原阳性的情况,但基本没有传染力。

二次感染,是指在一定时间跨度后,感染者康复后再次出现新冠症状、体内病毒量回升的现象。

相较于复阳,二次感染者体内病毒量相对较高且时间跨度较长,一般在3个月以上,但随着感染次数的增多,时间跨度也将缩短。

那么,与此前毒株相比,奥密克戎导致的二次感染率更高吗?重复感染带来的影响是否会更大呢?

结论一:奥密克戎更易二次感染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率在逐渐提高,早期毒株Alpha的二次感染为0.57%,德尔塔的二次感染增加至1.25%,而奥密克戎的二次感染率是Alpha的5.8倍,达到3.31%。

但即使这样,也有最少约85%的民众不会二次感染。

结论二:相同毒株二次感染机率小

哪些因素会增加二次感染的机率?与首次感染的毒株有关。

由于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不同谱系毒株间存在一定差异,同一毒株引发的二次感染机率较小。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若感染者首次感染的便是奥密克戎BA.4/BA.5,再次感染这一毒株的人群占比仅为0.7%。

结论三:抗体有效性随时间递减

根据12篇相关学术报告,距离首次感染时间越远,体内抗体的保护作用越弱,便越容易发生二次感染。

根据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年9月在《柳叶刀》发表的论文,在感染奥密克戎3到5个月间,体内抗体的保护性为51%,而当距离首次感染6个月后,体内抗体的保护性已低于25%。

此外,与Alpha、德尔塔相比,感染奥密克戎后抗体保护性的下降幅度更大。

结论四:特定职业更易感染

二次感染的风险还和职业有关。

常暴露在病毒环境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更易二次感染,在《柳叶刀-区域健康(东南亚)》今年8月发表的相关论文中,调查了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2月25日印度医护人员 (HCW) 的感染和再感染密度。

相较于学生、行政/文职人员,医师的二次感染风险是其2.71倍,而护理人员的风险则达到2.89倍。

结论五:年轻人更容易二次感染

而从年龄上来看,根据8篇学术报告,相较于老年群体,年轻群体更容易二次感染。

而在二次感染的患者中,18岁至40岁的占比最大,为51.1%,其次是低于18岁、41岁至60岁人员,二次感染的占比分别为23.6%、20%。而老年群体的占比较低,61岁至80岁的占比仅为3.8%,而大于80岁的占比为1.4%。

需要解释的是,年轻群体更易二次感染,不是生理原因,而是与其社会活动情况有关。

结论六:疫苗能有效降低二次感染概率

那么,如何降低二次感染的机率呢?

根据意大利萨科等学者的研究,在意大利,未接种疫苗者的二次感染风险是已接种者的2.9倍。

并且,随着接种针数的增多,二次感染的风险逐渐下降。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与感染后体内抗体一致,疫苗预防二次感染的有效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结论七:二次感染重症率下降

相较于首次感染,二次感染所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有所下降,包括住院率、ICU重症率、病死率等。

根据康奈尔大学流行病学组今年3月发表的研究,严重的二次感染是很罕见的,只有0.1%的病例出现了严重症状,且没有一例出现危急症状。

此外,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健康信息学研究所表示,即使是老年群体,二次感染所带来的住院风险都有所下降。

根据其今年5月发表的论文,在英国2264名长期护理中心居民中,再次感染患者的入院风险低于首次感染的患者,仅为首次感染入院的21%。

因此,对于二次感染,大家不用过度担心,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并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转自 |上观新闻

来源: 新闻晨报

核酸结果不出、混管阳性、变黄码...遇到了千万别慌!可以这样做...

来源:杭州日报

这几天,有杭州市民向我们爆料:做了核酸检测,但结果迟迟未出。等了好久,手机始终都是蓝色的“结果未出”。

是碰上“混管阳性”了吗?健康码变色了怎么办?怎么确定自己到底是不是感染了?

记者今天采访了大量杭州市民,通过他们的不同情况,帮你搞清楚万一遇到这些情况,到底该怎么办。

1

核酸结果久久不出,还变黄码了

市民再检测 阴性后顺利转绿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好几位健康码一度变黄的市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核酸结果久久未出,后来就被赋了黄码”。

朱女士周一中午在庆春路孝女路路口的核酸采样点做了检测,等到了第二天上午结果都没出。原先五六个小时就出结果,如今十五六个小时没消息,她有点慌了。点开健康码,她还发现自己被赋了黄码。

这时候她急急忙忙找附近接受黄码的检测点,赶过去后发现排队的好些都是黄码。现场核酸检测人员说,“估计你们都是混管阳性了。”

同时检测人员也说,目前黄码市民单管结果快的话6到8个小时,慢的话10个小时(建议还是去大医院做吧,出报告会快一点)。

当晚9点40分,结果出来了,是阴性,但朱女士仍旧黄码。她试着给拱墅区卫健委打了电话,不到一分钟恢复绿码。

2核酸阴性,但一直“结果未出”

12小时内再做一次 一般会给出结果

记者上午采访了十几位居住在杭州东西南北不同区域的市民,综合来说,核酸结果迟迟不出这一情况,当下确实较为普遍。

12月11日傍晚18点35分,刘女士在上城区普福家园门口小公园点位做的核酸,结果一直未出。足足等了一天,还没有等到阴性结果的她有点害怕,赶紧又去做了一次核酸检测。12月13日上午8点多检测,下午1点左右出了结果,显示阴性。

郑先生因为要参加一场需要“24小时核酸阴性”的大型活动,在12月11日下班后,他去做了一次核酸,但结果一直没出,差点把活动都耽误。

路上郑先生给拱墅区防疫热线打了电话,对方说自己很可能碰上了“混管阳性”。他赶紧去医院做了单管检测,很快出了阴性结果。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许多市民身上。记者注意到,当核酸结果迟迟未出,尽量在12小时内继续做一次核酸检测,一般都会给出结果。

不过,“结果未出”的那一次检测结果,始终都不会改变。

3

核酸结果迟迟未出 一查“混管阳性”凌晨2点,社区送来“抗原”

家住拱墅区大塘巷社区的房先生最近也经历了一次混管阳性。

12月12日下午1点23分,房先生去单位边上采样点做了混管核酸采样。

“明天要去配降压药,医院不是要求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嘛。”房先生说。

但是到了晚上8点多,房先生的核酸结果报告还是没出来,他有点急了。“我记得很清楚,我儿子是下午1点21分在其他地方做的核酸检测,比我早2分钟,但结果已经出来了。”

于是,房先生每隔一段时间刷一次,但结果依然没有出来。

由于还等着核酸阴性证明去医院,这报告不出来,房先生也睡不着。直到第二天0点左右,他刷报告时发现自己的健康码变黄了。

这下房先生急了,到处打听要怎么办。

凌晨1点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房先生拨打了社区的电话。

电话通话了,房先生将自己的情况描述完以后,社区工作人员说,查了一下,他做的混管阳性了。

工作人员让房先生别急,会先送抗原上门让他自检一下。

凌晨2点许,社区工作人员将抗原放在房先生家门口,并让他出结果后跟他们说一下。

看到抗原阴性和体温后,社区工作人员询问了房先生有没有其他症状。在得知也没有其他不良症状后,社区工作人员让房先生放心,问题应该不大。

但根据流程还是要将他赋红码,让他明天去医院做单管检测,并建议他在此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出门佩戴N95口罩,减少与人直接接触,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第二天一早,房先生赶去医院做了单管。等待了5个多小时,结果终于出来了!阴性。

房先生第一时间给社区打了电话,十几分钟以后,房先生的红码变绿了。

4

确认阳性怎么办?

很多人碰上核酸结果的混管阳性,大部分情况都是虚惊一场。不过如果发现“中招”,自己才是那个感染者,怎么办?

记者采访到两位阳性患者,他们的遭遇又是如何呢?

杭州的张先生上周六带孩子去省人民医院看病,一来一回,上午拍片,下午出结果回诊。没想到进出医院测体温都是正常,晚上回到家,就开始有些发烧了。

回想起来,其实张先生下午在医院就有点不舒服。妻子让他吃了点退烧药,当晚体温确实有了回落,但第二天又烧起来。

没办法,张先生又独自赶去省人民医院,因为48小时核酸过期,加上体温偏高,就直接被引导去了发热门诊做核酸。

这里的规定是,核酸结果不出前不能离开。

从上午10点半到下午4点多,张先生在发热门诊等了六个小时。这个时候,他的健康码还是绿色,核酸结果一直是“结果未出”。

后来医生通知他,是阳性。

“医生问我是否有居家隔离的条件,我说有,然后给我开了点泰诺、头孢、清开灵,就让我做好防护直接回家。”

之后,就是几天的自我隔离过程。

张先生单独住一个房间,妻子孩子则做好防护。现在,他健康码是红码,那天在医院的核酸结果仍然是“结果未出”。好在社区联系他,说第六天会送抗原上门,结果如果显示阴性,再坚持做两天核酸,结果继续阴性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了。

总结来看,如果你碰上核酸结果迟迟未出,尤其是超过12小时,那么很可能碰上是“混管阳性”。

卫健委工作人员建议

记者咨询了余杭区卫健委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如果结果迟迟未出,自己又是绿码,那么建议继续做混管等结果。当然,也可以自费做单管检测。如果变黄码,那需要去医院进行单管检测。

接下去该怎么办?一般来说,建议做好防护,再去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单管检测速度快些)。大量市民的经验显示,第二次核酸检测结果会很快给出,如果是阴性,那就可以松口气了。

如果第二次结果仍然不出,那可能就要当心了。因为很可能你已经被感染,建议去医院进行单管检测,并做好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并告知自己的公司和身边家人。

总而言之,还是要做好防护,尽量让自己保证身体健康。

记者 李维和 蒋波

迎接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大势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题:迎接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大势

新华社记者

2022年即将收官,中国经济态势引人关注——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在上半年同比增长2.5%的基础上,持续巩固回升态势。

究竟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如何把握中国经济大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明确“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指明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新时代新征程。读懂中国经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大势,就必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迎接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国经济正在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对冲前进路上的一切不确定性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二季度同比增长0.4%,三季度同比增长3.9%……一条V型曲线,折射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走过的不凡历程。

3月以来,具有强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波及多数省份,乌克兰局势复杂演变,中国经济持续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大局大势,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引领中国经济这艘大船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向前、行稳致远。

二季度前期经济明显下滑、后期扭转下滑态势,三季度总体恢复向好,四季度抓住窗口期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面对内外部阶段性、突发性因素冲击,中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恢复回升,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胸怀“国之大者”,把握“两个大局”。

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市场各方普遍预计,随着近期一系列有效措施的逐步有序推进落实,中国经济活力将会有效恢复、增速将会持续回升。

“总的来看,今年面对疫情等诸多超预期因素影响,GDP增速出现波动在所难免,要实事求是、理性对待,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实现中国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奠定良好基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说。

考量经济发展,GDP增速并非唯一标准。

GDP及其增速,常常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综合经济实力和水平。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作为数量指标的GDP,并未能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质量、效率以及所带来的民生福祉。

“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中国经济步入新时代,敏锐把握发展之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破除“速度崇拜”“速度焦虑”,引领中国经济走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方向上来,这正是对历史与未来、中国和世界的深刻把握——

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历程看,决定一国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不仅在于规模和体量,更在于是否有领先的科技、强大的制造业以及完善的制度体系。

有人曾提出“GDP的耐用度”这一概念,引导人们关注GDP的增加能否带来持续的效率。

有量无质的发展,必然是大而不强。

凝聚着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接续思考和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是关于发展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说,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实现高质量发展正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系统性体现。

新时代的中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2013年至2021年,中国GDP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10年来,GDP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升至18.5%,稳居世界第二。

2013年至2021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平均为38.6%;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提高到近30%,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却累计下降约34%;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站在更高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强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质量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部署都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衡量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GDP的含金量是多少,或者说经济增长是否能带来更多绝对量和更高质量的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

挑战越多、困难越大,越彰显出坚持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中国经济也正在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对冲前进路上的一切不确定性。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在于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定不移。

今年9月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1位,连续十年稳步提升,位居36个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2013年起,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中国空间站筑梦苍穹,载人航天取得新突破;中国大飞机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全球首架正式交付;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亮相、运油-20飞机翱翔天宇……今年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彰显创新魅力,创新引擎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支撑。

美国彭博社发表评论说,中国近十年来一直专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这些高技术领域正为中国经济创造更多更高的价值。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在于转型升级的方向坚定不移。

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再创新高,市场占有率达到33.8%。新能源汽车出口9.5万辆,同比增长1.5倍,成为拉动汽车出口的新动力。

从汽车进口大国到出口大国,折射中国制造业深刻嬗变。

制造大国加快转向制造强国,服务业稳居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绿色成为经济发展的鲜亮底色,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第一大引擎,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十年砥砺,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经济结构发生深刻转变,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是反映经济发展新动能趋势的重要指标。2021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7.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比2020年增长35.4%。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

就业、收入、教育、医疗、环境……虽无法完整纳入GDP的统计范畴,但无一不与民生福祉密切相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12年至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6%,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形成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网。

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持续把稳就业、稳物价、保民生作为必须守好的底线。尽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今年前11个月,城镇新增就业1145万人,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全球通胀压力高企,中国物价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前11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以“预期寿命”“受教育年限”“人均国民总收入”等指标来衡量,更加侧重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获得感。2020年和2021年,全球人类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出现有记录以来的下降,而2021年中国在这一指数的排行榜上较2019年提升了6位。

乘长风破万里浪——

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中国经济成功转入高质量发展航道,在把握发展主动中迈向更加光明的前景。

纵观当前中国经济,经济减速但并未失速,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势头并未中断,产业链、供应链展现出较强抗压性,经济快速反弹的动能正在积蓄、释放……面对一系列超预期因素造成的意外干扰,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

虽有狂风骤雨,更有辽阔深邃和澎湃动力——“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这是中国经济真实的写照。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2月9日凌晨,苏州赴欧经贸团近190人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集结,包机飞往欧洲。从东部沿海的浙江、江苏,到中西部的湖南、四川,多地外贸企业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掀起组团出海招商的热潮。

疫情,是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直接的不确定性因素。伴随着中国防疫形势的好转和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当前越来越多地方开启“拼经济”模式,释放出经济加快恢复的活力和干劲儿——

最新数据显示,多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九成,多个省份影院营业率超过七成,全国超七成景区恢复营业;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铁路客流呈明显回升态势;航班量加快回升,12月5日至12月11日周执行客运航班环比增长66%……

坚持科学精准防控,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对世纪疫情,在每一个关键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科学研判、果断决策,作出周密部署,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创造根本条件。

“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次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

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次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新十条”。

三年来,中国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进一步的优化措施,以战略的稳定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了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

正是由于举国上下坚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最高准则的抗疫努力,中国经受住全球多轮疫情流行的冲击,取得“三个赢得”的重要成果:赢得了新冠病毒变异株毒性持续下降的宝贵窗口期,赢得了药物研发、医疗救治能力进一步增强的宝贵窗口期,赢得了全民广泛接种疫苗的宝贵窗口期。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始终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在大流行疫情面前,保障更大范围、更长远、更多人群的利益,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选择。

“中国考虑效益,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得与失,还要算健康账,特别是民生账、社会账,要用动态眼光来算账。”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说。

相关研究机构发现,在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疫情高峰中,一些发达国家的贫困县死亡率远远高于富裕县,穷人与富人的死亡率差距进一步加大,新冠肺炎甚至被称为“穷人的流行病”。

全民免费接种疫苗,累计接种疫苗超34.5亿剂次,新冠治疗药物纳入医保,争分夺秒建设方舱医院,汇集优势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是世界主要大国中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尽管人均医疗资源、医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但中国实现人均预期寿命稳步上升,2020年达到77.93岁,2021年提高到78.2岁。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人民生命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实施好“二十条”和“新十条”,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

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杭州传化公路港是长三角地区辐射范围最大的物流中心之一,这两天,进出杭州传化公路港货车达到了7000多辆的峰值。

随着全面取消货运车辆闭环管理要求,各地纷纷取消公路防疫检查点,不再查验货车司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现在比‘双11’还要忙,放开手脚使劲干!”货车司机汝庆祥说。

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最新数据显示,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邮政快递揽收量、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均大幅上涨,12月物流景气值有望回升。“双12”当天,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邮(快)件4.53亿件,与2021年“双12”基本持平。

生产“忙”起来,消费“暖”起来,物流“跑”起来……全国多地复工复产加快回暖,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信心。

“不看好2023年中国经济前景的投资者最终很有可能会为其看法而后悔。”一位外媒评论员直言。

防疫关乎生命,发展关乎生计。如何统筹好这对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是考验世界各国的一道难题。

三年来,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下,我国走出了一条精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之道,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也最大程度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

2020年,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10万亿元,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2022年顶住压力、稳中求进……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中国交出非凡答卷。

全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加剧,采取综合措施确保能源供应稳定、价格平稳……形势越是复杂多变,越是打好战略主动战,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守好底线。

实事求是,高效统筹。

“以变应变!根据病毒及疫情形势科学调整、不断优化,更科学、更精准,我国的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一直按照这样的‘节奏’在变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

走小步、不停步,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二字,意味着要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最适合的平衡点,最大程度上释放经济社会活力。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把握“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的一本政治、经济、社会大账。

中国经济具有长期向好的光明前景——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飞机轰鸣,划破长空。12月9日9点19分,国产大飞机C919交付全球首家用户东航。在上个月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C919收获300架新订单。

11月初,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已与空客公司签署140架空客飞机的批量采购协议。空客公司预测,从2022年到2041年,中国市场将需要8420架客机与货机,占全球总需求量超过20%。

当下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研发制造能力持续提升。

735.2亿美元!11月10日闭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再创新高。进博会闭幕当日,西门子、巴斯夫、博世等8家德国大型跨国企业首席执行官在《法兰克福汇报》上联合撰文称:“我们坚信中国会保持基本的增长动力。”

中国强大国内市场,正为世界经济提供巨大机遇。

今年以来,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中国吸引外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水平。今年前10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4.4%;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2.4%、33.6%和26.9%。在东部持续释放强大活力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厚度与后劲。

投资考虑的是中长期因素。无论是持续增资,还是全新布局,外资坚定选择中国背后,透露出对一个经济体增长潜力的持久信心。

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预期从何而来?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今年7月表示,多数机构和学者测算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大约在5.5%至6.5%之间。“在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量条件下,能保持中高水平增长非常不容易,也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潜力仍比较大。”他说。

不唯GDP,不是不要速度。“GDP虽然不能体现发展的全部内涵,但发展必须以经济增长为基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说。

从理论和政策层面看,潜在经济增长率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研判一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趋势,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影响和决定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劳动参与率、资本存量、技术水平、资本使用效率以及劳动者素质和工作时间等。

值得注意的是,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近十余年来正发生深刻变化:人口总量接近峰值,老龄化程度加深;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增速趋缓,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少;技术创新后发优势减弱,进入更多依靠自主创新的阶段;土地、资源等约束条件逐步强化,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难以持续等。

但从决定潜在经济增长率的要素条件看,经过多年发展积累,我国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更为丰富,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持久动力——

从劳动力要素看,中国仍有8.8亿劳动年龄人口,人口平均年龄达38.8岁。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人。2021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9年,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将继续加速,人口红利仍然存在,人才红利新的优势正在显现。

从资本存量看,中国人均资本存量仍低于发达经济体,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仍有巨大投资空间。

从技术进步来看,中国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2年上半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9.3万件,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3.3万件。截至2022年6月底,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90.6万件,同比增长17.5%。

多年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支撑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不断前行——

从产业体系上看,我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能够制造世界上大多数工业产品,是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的制造业大国;

从基础设施支撑上看,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拥有世界级港口群、250多个民用运输机场,纵横成网、互联互通,建成全球规模最大5G独立组网网络、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说:“我国人口、投资、技术创新等要素条件发生重大阶段性变化,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既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也拥有迈上更高台阶的机遇。只要跨越这个关口,就能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指出,随着人口等要素禀赋变化,未来中国潜在增长率将逐步收敛至稳态水平,但仍将高于大部分国家。“中国有条件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经济增长。”

着眼长远,中国经济具备保持中高速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基础和要素条件;立足当下,也必须努力巩固经济回稳趋势,为中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要使经济增长回归正常轨道。”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这既是稳增长的迫切要求,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长期发展目标必须率先迈出的一步。

12月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释放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强烈信号。

第四季度经济在全年分量最重。新华社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各地多部门努力抓住时间窗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政策举措全面落地、充分显效,全力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

在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宏观政策与评价研究室主任冯明看来,稳住中国经济增长态势,短期要努力促进实际经济增速向潜在增长率水平回归,避免负向产出缺口持续时间过长;中长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提高潜在增长率水平,保持向发达国家的追赶势能。

放眼新航程,中国经济巨轮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水域,既面临乱云飞渡的风险,更有中流击水的底气和自信。中国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超过4亿中等收入群体、1.6亿多户市场主体的超大经济体,正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开拓奋进。

认清纷繁复杂现象下的本质,把握好高质量发展的大逻辑,具有长期向好光明前景的中国经济定将不断焕发新气象。

“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演讲指出,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中等收入群体在未来15年超过8亿,推动超大规模市场不断发展。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二字凸显出这一举措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全要素生产率是要素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总体效率,决定着经济内涵型发展程度和潜在增长率高低,本质是技术、人才等要素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

“近十多年来,虽然我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消失,但正是由于我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破解体制性结构性矛盾,解放生产力,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速水平,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王信说。

纵观世界经济史,成功转型成为高收入经济体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依靠持续创新带来发展质量提升,完成从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的成功转换。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首要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增长动力转换——

2022年高考,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的“强基计划”再度扩大高校试点。自2020年开始实施的“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被视为中国重视基础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创新之要,在于得人。打通人才—科技—创新的血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放在一起集中论述、系统部署,这为持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技术革新加快向产业化转化,着力解决核心技术、核心设备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的情况,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等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在科技创新的一个又一个新赛道上,中国正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关键在于打通经济循环脉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当下,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区域布局正在发生广泛深刻调整,个别国家试图通过脱钩断链、打压企业等方式极限施压,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

打通经济循环卡点堵点,既是应对挑战的关键,也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目标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缺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填补这个缺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说。

根据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估算,2016年至2019年期间,由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了较明显回升的态势。

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发布,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行长远谋划。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持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大程度上释放制度优势,不断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培育新动力——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既是技术进步的表现,更是制度红利的持续释放。

“理论和实践证明,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大幅提升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盛松成说,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将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白重恩认为,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更加稳定的预期、更加充足的信心,对于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尤为关键。“关键是要做好自己的事。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干事创业的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认为,要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进一步改革、进一步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采取的科学战略举措逐一落实,充分释放改革发展的红利。“在关键性制度改革设计上更加有所作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升信心。”

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创造公平合理的税负环境,有助于服务业和制造业总体效率的提升;通过教育体系的持续优化、加强基础研究以及完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等,可以改变全要素生产率的走向;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权激励,有利于提升微观主体效率……大国经济空间广阔,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持久动能。

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

踔厉奋发,勇毅笃行。

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掌舵领航,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国号巨轮一定能够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迎来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记者张旭东、安蓓、申铖、吴雨、魏玉坤、戴小河)

8只同框!东方白鹳首次成群现身广东

近日,大批候鸟抵达广州南沙湿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鸟界国宝”之称的东方白鹳首次成群现身广东,8只同框的画面,刷新了我省东方白鹳的记录。 专家介绍,近年来,东方白鹳陆续光顾我省部分地区,包括深圳福田红树林、湛江雷州红树林、江门新会银湖湾湿地公园,一般以单一个体形式出现,数量极为稀少。本次在南沙湿地拍摄到的成群东方白鹳为我省首次记录,8只同框更是刷新了广东之前的记录,画面实属珍贵。(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杨耀烨 通讯员:林荫、万珺)

来源: 广州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