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斥候报告步入正轨(欧弟被网友反手撕 暗讽大张伟成为"最烂的梗")

导读斥候报告步入正轨文章列表:1、欧弟被网友反手撕 暗讽大张伟成为"最烂的梗"2、小说:传奇县令打造超级新街,建筑队长欣然接受,暗夜杀戮终到来3、释读中国历史125:楚庄王的

斥候报告步入正轨文章列表:

斥候报告步入正轨(欧弟被网友反手撕 暗讽大张伟成为"最烂的梗")

欧弟被网友反手撕 暗讽大张伟成为"最烂的梗"

谁能想到,欧弟会用暗讽大张伟的方式,向喜欢他的观众献上了最糟糕的520告白。无论大张伟到底有没有抢欧弟饭碗,这一次,综艺咖欧弟都完败给了段子手大张伟,只不过他输的不是综艺感,而是混娱乐圈一样更重要的东西——情商。

5月18日,是张伟与经纪人被爆早已领证的好日子,而欧弟则立即拍了张电视剧美女截图发微博说:我经纪人长这样。网友指出他拐弯抹角针对大张伟,随后欧弟与网民展开互撕,并且三删微博。最后互撕以一张观音画像告终。

在同一天,大张伟通过微博晒各种证件,但对结婚只字未提。同一时间,大张伟团队回应其上《天天向上》是仗义救场,并非抢人饭碗。

在此之前,因为《天天向上》改版接替欧弟主持被网民吐槽的 ,本来是大张伟。从去年年末传《天天向上》改版,然后欧弟就不见了。今年节目正式改版,大张伟王一博加入,老成员仅剩汪涵钱枫,并没有欧弟。对于改版后欧弟的缺席,《天天向上》方面给出的回应是因为欧弟有电影和真人秀正在拍摄,暂时无法归队。

但改版后的《天天向上》却收视率直线下落,最新一期收视率仅为0.570%,网友们一直在追问同一个问题:欧弟到底回不回来?

2008年欧弟加盟天天向上,那几年正是《天天向上》的收视高峰期,也是欧弟的事业高峰期。可是当天天兄弟重组,舞台交给了新一代段子手大张伟,欧弟却用最糟糕的方式完成了“回归”。

当观众集体期待欧弟回归的画风迅速变成集体留言“少点心机”,观众好感度透支之下,欧弟正遭遇进入内地市场后最严重的一次口碑危机。也许他该反思的是:为什么暗讽大张伟手撕网民是自己8年来最烂的梗?

段子手大张伟赢了祝福,综艺咖欧弟输了口碑

在媒体的爆料中,大张伟和经纪人刘迎被拍到两人在长沙酒店同住一间房、回北京同返公寓以及带女方父母四人一同前往三亚度假。早前,大张伟曾开出的择偶条件:白、胖、懂他,如今爆料完美证明段子手也有认真说话的时候。这十几年来大张伟经历解约、抄袭、被讽吸毒等等的事业低谷时,刘迎一直相伴左右。因此对于这场圈内人众所周知的爆料,粉丝都是祝福的。

对于领证一事,大张伟5月18日晚通过微博回应,称:“AUV今天好事儿真是多,见谁管谁叫大哥!喜悦呐必须要分享招呼起来!所以特为对办证钟情的人间精品们,办了一堆证,对号儿来领吧!”并在微博中晒出各种证件,比如“人间精品证”“撩妹证”“准睡证”等等一些搞笑证件,但对恋情只字未提。

与此同时,不少网友欧弟微博里留言,指他在蹭热度并暗讽大张伟。欧弟删微博用“大便”予以回击,网友们纷纷评论:“这么low,在汪涵身边这么多年没学到点啥吗?“欧弟又删“大便”微博,继续发了一张空白图,称“联想力很强~再来。”

其实在《天天向上》改版播出后不久,欧弟发了一条意味深长的长微博感慨:老狗逗不了新主人了,就要被遗弃了。第二天,欧弟删除了第一条微博,解释说自己喝多了不知道写了啥。面对暂别节目后金句不断的欧弟,《天天向上》节目组给出的回应是欧弟一直都是天天兄弟的”狐朋狗友“,希望欧弟能早日回归。

欧弟的回应却更加耐人寻味:天家班的兄弟一起回,我就回。什么叫“天家班的兄弟一起回,我就回”呢,这里面的“天家班”是什么意思呢?当然不会是指改版重组的天家班。

说到底,这是欧弟对往日《天天向上》放不下的不舍,甚至是执念。这种执念原本是让粉丝们感动的地方,可是当它以一种冒犯的姿态出现时,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大张伟赢了祝福,一本正经和粉丝网民互撕的欧弟却输了口碑。

改版后的《天天向上》过的并不好,可这不是欧弟暗讽大张伟的理由

实际上,4月29日《天天向上》节目改版后,收视率并不尽人意,改版后三期收视率分别是:0.753%、0.558%、0.570%,在周五晚综艺节目中,已经从去年同期的前5掉落至9、10名的位置。

在许多人看来,当年的“天天兄弟”是这个节目最成功的原因:汪涵的抛梗和控场、欧弟的模仿和高反应力、其它主持的插科打诨,被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在节目的节奏上,还是在内容的质量上都有着持续的火花出现,“青春励志”和“传统礼仪”让节目独树一帜。“而改版后的《天天向上》,连作为天天兄弟老大哥的汪涵,似乎也hold不稳这主持群的节奏了,抛梗无人垫,却也屡屡被各色‘段子‘打断。一个字:乱。”

现在回想起来,欧弟和《天天向上》几乎是同步达到了黄金期,从一个台湾综艺届最被看好却总是不红的B咖,变成横跨两岸综艺影视界的人气A咖,很难说平台和欧弟是谁成就了谁。

欧弟在《天天向上》的大放异彩,既在于自己的努力,也在于其在台湾综艺时期磨练的模仿、接梗功力被节目最大限度挖掘出来。如果说欧弟是节目中的孙悟空,那么汪涵则如同如来佛祖,总能将欧弟的发挥和节目一同拉回正轨。当欧弟和节目相得益彰,《天天向上》和欧弟自己最好的段子开始在那段时期被集中创造出来。

当节目不可避免地走入疲惫期,许多观众开始对欧弟的模仿三板斧感到疲倦,而“天天兄弟”也开始出现人员变化,节目收视率固然下降,却也一直保持着睿智情怀的姿态,这其中,欧弟的努力依然功不可没。

可是在节目改版后,正如汪涵说的,“为了收视率我们会做很多改变”,包括打起了年轻牌,大张伟和王一博的加入,大量网络红人的登场,看上去是迎合观众、迎合互联网语态的改变,可是却丢失了节目原有的存在感,反而丢失了收视率。

可惜的是,欧弟用了最糟糕的方式将网民的怀念变成了吐槽?。

从欧弟被网民吐槽看段子手大张伟的情商

就在欧弟实力掉粉的时候,故事的另一个主角——大张伟却显示了高情商。

在此之前,对于外界有关他取代欧弟的传言,大张伟是这么回应的:欧老师是“人间精品”,我也比不了人家,我认为我不是主持人,就是街坊来串门聊天的。

这次面对欧弟微博发言,大张伟经纪团队也发微博写道:“哎呀呀,果然人红是非多,一天好几波。作为大张伟老师的‘无奈被撕逼不得不接招’代言人,美爵又有话要说:1、大老师加盟《天天向上》,是仗义救场,不是抢人饭碗。2、As a man,be a man。 3、预祝欧弟电影拍摄顺利票房大捷。 4、荣格曰:一切外在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心的投射。你是怎么样的,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怎么样的。 5、好好生活,天天向上。”

这段回应的确称得上干净利落,该回应的毫不含糊,要吐槽的不带脏字,句句说在点子上,而且态度端正绝不含沙射影,内文还引经据典充满正能量,比起欧弟微博中的超低水平发挥,这一场隔空对战,赢的当然是大张伟。

不是说混娱乐圈不能有情绪,但是在越复杂的局面里,越需要用高情商面对,在这场段子手的情商对决中,大张伟也并不是传统概念的温良恭谦让,可是却做到了发言有一句是一句,冷嘲热讽在情在理,调侃逗趣中四两拨千斤。

反之,在微博中负能量满满的欧弟却变成了曾经那个口无遮拦的大张伟。这一局,欧弟输的不是段子,而是危机公关中的情商。

欧弟本来什么都不用做,就是最好的发挥

即使在搞笑老本行方面,欧弟也明显不在状态上。

以前,节目中的他幽默、机智、肆意发挥,但是现在,他被缠在了越来越多的纠结和回忆之间,即使是微博发泄的段子,也变得不那么好笑。

笑匠和体育选手一样,是有状态起伏的。其实,不用做更多的比较,只要看看欧弟和大张伟在这一轮过招中的段子质量,就能看出高下。现在几乎出现在国内所有热门综艺中的大张伟,即使是回应隐婚或者应对欧弟吐槽,也保持着良好的喜感和段子质量。

而欧弟的段子呢?那效果已经基本相当于给自己丢份。这个曾经代表国内综艺顶级搞笑水准的一流笑匠,以微博中那坨令人生理不适的谜之物体,让人明白了什么叫做笑匠的疲惫。

欧弟已经持之以恒在《天天向上》贡献了8年好笑的段子,对于他的状态低迷,答案就只能是:太累了。也可以说,是处于巅峰状态的大张伟暂时赢了状态起伏的欧弟。

其实比较究竟是说学逗唱样样精通的欧弟更好笑,还是行走的段子手大张伟更逗趣,本来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天天向上》不是一档个人脱口秀,而是一个室内综艺,无论是欧弟还是大张伟,都必须在团队配合中发挥作用。

当网民纷纷盛赞大张伟不仅做了欧弟的活,连汪涵的活也做了,这对节目到底是一个好消息,还是一个坏消息,观众其实看在眼里。

如果他不这么大张旗鼓地暗讽,而是继续在微博中讲那个忧伤的狗老的段子,人们记住的是只会是欧弟在改版前最后一期节目中感性落泪的样子,他也可以在观众的怀念中收获更多的口碑,即使他没有出现在舞台上,也根本不会被人们遗忘。他本来可以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好的发挥。??

致欧弟:如果不能相濡以沫,何不与《天天向上》相忘于江湖。

所谓执念,其实是热爱。反之亦然。

如果不是对《天天向上》的感情太深,在娱乐圈口碑一向不错的欧弟,不会接连下出这么多昏招。

欧弟在综艺生涯最灰暗决绝的时候,在《天天向上》找到了舞台,他的事业转折,开始于《天天向上》,但也正是在《天天向上》,欧弟遭遇了综艺人最害怕的“老梗”困局,欧弟自己那段“老狗”的微博自白,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也是执念里的前因后果。

平日里欧弟在人前的形象总是幽默逗趣,歌唱得好,撩妹也棒,其实喜剧人的人生,从来不能看表面。好的笑匠,都是往“不疯魔不成活”上来修炼,但入戏太深,连深爱他的粉丝都围观不下去了。

为什么欧弟手撕大张伟输尽了自己的口碑?因为综艺明星的观众缘和520求爱是一个道理:只要《天天向上》依旧没有找到新的正确节目形态,欧弟离开的越久,观众就会越怀念当年的欧弟。可他越是过分在意自己在节目中的出镜率,观众越是觉得low。

你把时间用在哪里,观众的爱就在哪里。当欧弟把时间用在暗讽和开撕网友,其实真正手撕的是自己过去辛苦积累的观众缘,不仅对事业毫无帮助,还会让观众的爱远离。把时间留给创造新梗,才不必担心“老狗斥候不了新主人“。

演艺圈的游戏规则原本如此,”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是欧弟当年的师傅吴宗宪的名言。对于游戏规则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硬挺着接受。这个道理,综艺咖欧弟本该比谁都明白。

欧弟,你该手撕的不是大张伟,而是自己的执念。假如真的不能相濡以沫,何不与《天天向上》和大张伟相忘于江湖。娱乐圈万象更迭,江湖代有人才出,在舞台上的时候,不浪费每一秒拼命搞笑。时候到了,大方把舞台让出来笑着落幕,才是留给观众最好的happyending。(文/肥罗君)

初审编辑:马鑫

更多

小说:传奇县令打造超级新街,建筑队长欣然接受,暗夜杀戮终到来

这几天柳飞扬很忙!

一方面忙着对鲤鱼县进行新的规划,他已经和七大家商量好,众人合力在鲤鱼县再造一条街,全都用青砖建造房屋。

柳飞扬差不多是熬了一个通宵,终于将建造的图纸画了出来,然后又和鲁三元商量了许久,做了一些增添和删改。

完了以后,这个事情就交给柳飞扬的建筑总队长鲁三元了。

鲁三元也欣然的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发现自从跟着柳飞扬以后,他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几乎每天都在创造历史。

鲁三元自从当上柳飞扬的建筑队总队长之后,生活一直过得很充实,一度让他觉得自己前面几十年都白活了。

这柳飞扬这里他才发现什么叫做建筑艺术,什么才是这个时代该有的建筑丰碑。

他先是带着人帮助柳飞扬在山中修建了一座大型的军事训练场,数百人同时工作,让他知道了什么叫做团队协助。

那边刚刚走上正轨,这边柳飞扬又马不停蹄的给了他一个人更加浩大的工程,不过一旦这个工程完成,那他鲁三元也就名留青史了。

另一方面,柳飞扬开始着手应对接下来来自京城的各路截杀。

兵王出身的柳飞扬一直秉持着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思想。

所以他不准备将这些人放进鲤鱼县来,因为那样会打乱鲤鱼县平静的生活。

不过自从那日鲤鱼县一天之内抓了数个没有身份登记的陌生人之后,整个鲤鱼县目前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恐惧。

从那些人的身手来看,都不是弱者,想来一定是有强大的敌手过来寻仇了。

他们都是平头百姓,自然不是来找他们寻仇的,唯一的可能就是柳县令了,柳县令做的事情虽然老百姓是得到实惠了,但是对大唐帝国固有的权利阶层发起了挑战。

想到这里,整个鲤鱼县的老百姓都为柳飞扬在心底捏了把汗,同时也在默默的替柳飞扬祈祷。

这样一来,县里那座已经快要荒废的城隍庙,再次焕发出了荣光,香火鼎盛,前来祈福的人络绎不绝。

柳飞扬已经带着人将通向鲤鱼县的几条主要干道都给封闭掉了,各条道路上面都设置了关卡。

同时暗中还有许多乔装打扮的人,随时盯着到达这一区域的陌生人。

而且柳飞扬还有很多帮助他的老百姓,大家都知道现在是非常时刻,所以但凡发现陌生人,立马就有人报告给柳飞扬。

可以说,这是一场这个时代的人民战争!

就这短短的几日时间,他们光是斥候就已经抓捕了数十人。

从这个频率来看,柳飞扬判断对方动手也就这几天了,好在柳飞扬吩咐左掌柜打造的一批连弩终于完成。

有了这批强大的武器装备,柳飞扬一时竟然有些期待接下来的战斗了。

隐藏在内心的热血又开始沸腾,自从来到这大唐帝国,他就没有好好的战斗过一场,希望这次能够让自己过一把瘾才好。

决战的日子终于来临。

柳四等人早已经将王童等人的全部计划传了回来,柳飞扬在各处也是早已经设置好了陷进,严阵以待。

这天入夜之后,一队队人马不断从王童所在的宅院中出门,隐没于无边的黑暗中。

另一边,知府何志业的三儿子何强今夜也没有回家,而是早早的带着一队人马就出了城,他也是准备跟着王童等人去捡漏的。

原因很简单,柳飞扬拿下了陈二狗,让他在鲤鱼县的势力连根拔起,俗话说丢人事小,脸面事大。

柳飞扬抓了陈二狗,就是不给他这个知府少爷的面子,这样的人当然得好好教训一顿。

王童一连派出十支队伍分三路扑向鲤鱼县,意图在今夜进行偷袭,一举拿下柳飞扬。

胆小怕事的王童选择了跟在最后一批人的队伍里面。

殊不知他这边一有动作,柳四等人的飞鸽传书就已经把消息传给了柳飞扬。

而柳飞扬也是带着几十名高手正藏身于黑暗中,等着猎物的靠近。

今晚的夜格外的寂静,甚至方圆数里之内竟然都没有一丝声响。

王童的人出门之后,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分三路三个方向朝着鲤鱼县进发。

与此同时,另外一支一直被所有人都忽略的队伍也悄悄的隐没在了漫无边际的黑暗中。

这支队伍素质极高,看身形闪避的姿态,显然个个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以至于连柳四等人在之前的侦查中也没有得到这对人马的半点消息。

直到刚才这对人马出动的时候才有所发觉,得到消息的柳四立马用特有的信鸽将消息回传给柳飞扬。

没过多久,一只白色的信鸽扑腾着翅膀,轻轻的落在了柳飞扬的肩头。

柳飞扬取下信鸽脚上的纸条,看完之后,嘴边浮现出一丝冷笑

“看来今夜还真是个杀人的好时机,什么牛鬼蛇神都已经出来了,既然这样,那就不要怪我柳某人下手狠辣。”

想必这些力量损失之后,够那帮远在帝都就想遥控天下的帝国高层肉痛一阵子了。

今夜注定是血腥之夜!

柳飞扬一想到今夜之后,可能有些人将永远失去生命,心头还是有些沉重,昔日那些战友在自己身边倒下的画面再次浮现在脑海中。

“希望你们能够经受住今夜的血腥洗礼吧。只要过了今夜,从此以后我会将你们打造成大唐一等一的铁军。”

柳飞扬在三条道路上利于设伏的道路上面设置了伏兵,每处配发了五把手弩,柳飞扬相信等五把手弩将所有的箭支都用完之后,其他人下去只需要补刀就行了。

当然战场情况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突发状况。

柳一这边是三个伏击点里面向前伸出最远的,按照柳飞扬的估计他这边可能最先和敌人遭遇,不过这个时代通讯不发达,这点时间改变不了什么。

此刻,距离柳一伏击点大概还有一公里的地方,聚集了三十多人,这些人全都是黑色劲装,黑布蒙面,手中的刀即使再黑夜中也散发出冷冷的寒光。

“怎么停下了?”

“回大人,前面就是三江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那姓柳的不是脓包,就一定会选择此处设伏。”

“有没有什么路可以绕过去?”

“没有,整个鲤鱼县四面环山,进出的通道就三条,而我们面前就是其中一条,据我所知,其他两条路也不见得比咱们这条路好走。”

“既然这样,那还犹豫什么,上吧!吃上这口饭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有这一天,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吧!”

说完,所有整理了装备,手中紧握钢刀,放慢脚步,一步步朝着三江口挪去。

一场血腥的厮杀即将拉开帷幕!

释读中国历史125:楚庄王的权谋

你能看见多远的过去

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楚庄王谋略国人,跟晋国的对抗一直在他的掌控中,可是对抗国内的势力,他会怎么做呢?

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我的专辑,缤纷历史清清讲

平定内乱

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掌握政权整顿了楚国的内政,一时间楚国政治清明,面貌焕然一新。

正在楚国刚刚走上正轨的时候,国内发生了大旱,结果南方的一些小附庸国和部族武装趁机起兵作乱,有的大臣就劝楚王迁都。楚庄王说这能管用吗,你前脚迁都,他们后脚还不追着打来啊,不迁,坚决打击这些作乱的小国。

楚庄王一边下令打开官仓放粮救济灾民,一边组织部队跟叛军作战,没多久,就干净利索的平定了叛乱,还灭了几个小国,一下子让楚国的后方就稳定下来了。

自己后方稳固了,楚庄王就谋划着北上争霸中原,这是他们几代楚王共同的心愿。这时候中原的霸主晋国第一代领导人基本都谢世了,第二代领导集体,以赵衰的儿子赵盾为首的六卿家族,尽管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断,但从整体实力上来看,晋国还是当时的超级大国。楚庄王当然知道称霸必须要挑战晋国,但直接跟晋国开战就显得过于冒失了。

试探晋国

公元前608年,楚庄王决定来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主要打击目标是晋国头号跟班儿宋国,捎带着打陈国。这两个国家一挨打马上向老大晋国求救,晋国六卿暂时搁置了争议,决定抗楚救援陈、宋。只不过晋国跟楚国好像是有默契一样,不是直接去陈国和宋国跟楚国作战,进攻的目标是楚国在中原最大的附庸国——郑国。晋国赵盾亲自出马,尽起三军,浩浩荡荡的杀奔郑国。

楚国部队一看晋国出动了,就撤了宋国的包围向郑国挺进,两军在郑国的北林相遇了,各自驻扎下来互相对峙。楚国这边兵少,真打的话怕干不过晋国,晋国这边呢,赵盾有自己的考虑。晋国的政治格局是六卿掌权,他现在虽然是首席执政、中军主将,可一旦打败了,他们家族在晋国的权势马上就会被取代,甚至都有被灭族的危险。正因为这样,双方其实都不想真打,就一直在那僵持着,都有点骑虎难下。

后来的事有点戏剧化,晋国的一个大夫解扬在值班巡视战场的时候,驾车的马惊了,一下子跑到楚国那边去了,被人活捉了。赵盾正想着是派兵营救还是花钱赎人呢,结果接到了斥候的情报,斥候就是那个年代的侦察部队。情报表明,楚国进攻陈国的部队,在屈荡的率领下来增援了,而且据说秦国趁着晋楚开战的机会,蠢蠢欲动要从背后偷袭晋国。

这两个消息都不是好消息,这对晋国部队非常不利,但正好解开了赵盾的难题。他就趁机跟大家说,国家的情况危急,咱们必须马上撤兵。晋国这次起兵尽管动静大雨点小,但毕竟也算解救了陈国和宋国,自己也没什么损失,被人抓去一个大夫也不算什么。

唆使郑国

经过这次行动,楚庄王基本了解了晋国的态度,过了段时间,又策划了一次行动,来试探晋国。他们让郑国去打宋国,看看晋国会怎么做。郑国二话没说,起兵就杀奔宋国去了。这两个国家在春秋初期就打来打去的,算是世仇,宋国根本不怕现在的郑国,所以干脆就没向晋国求救,自己干,不过这次战争打的相当搞笑。

宋国执政的华元亲自领兵,主动出击,在宋国大棘(河南睢县)两军对阵。战前,华元命令宰了些羊,给大家分羊肉吃来鼓舞士气,结果分羊肉的时候漏掉了一个人,就是华元的御者,就是他战车的司机。这个御者非常气愤,觉得华元这样是很看不起自己,就记恨上了他。

第二天两军开战的时候,华元的御者直接驾着车就往郑国这边跑,别人还以为华元要学习先轸呢,后来发现根本不是,华元正惊慌失措的时候,郑国部队一拥而上把他就活捉了。之后大军掩杀过来,一下子把宋国部队打的稀里哗啦。我们印象里,宋国的军队好像守城还行,对阵开战好像一直战绩很差。

华元的家族在宋国可是实力派的世族,宋国对他不能像晋国对解扬那样。他被活捉了,宋国国君赶紧派人跟郑国商量赎人,正讨价还价的时候,华元自己趁着郑国人看管的松懈,偷偷的跑回来了,给宋国省了不少钱。

华元逃回来后,在迎接的队伍里看到了他的御者,跟他说以后把驾车的马都看好了啊。结果这个御者挺有个性,说我故意的,谁让你不分给我羊肉吃。不过后来想想害怕了,逃亡到了国外去。

楚国人指使郑国打宋国的时候,晋国一直没什么动静,原来这段时间他们忙着跟秦国人打来打去的呢,但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闹,没什么影响。公元前607年,跟秦国这边停战了,就起兵去收拾郑国,要给之前吃了亏的宋国出出气。

别看郑国打宋国挺轻松,但还不至于没数到跟晋国直接开战,所以赶紧派人向楚国求救。楚国这次决定玩把真的,派国内最有实力的令尹斗越椒领兵去跟晋国人打,晋国人一看他来了,也不管面子不面子了,赶紧撤兵。

干掉斗家

斗越椒的家族叫若敖氏,在楚国是除了王族外最有势力的家族,他的祖上跟楚王的祖上是兄弟,在楚国世代掌握兵权,还经常担任楚国的令尹,所以楚王轻易的都不敢得罪他。楚庄王蛰伏三年一鸣惊人,收拾了几百个官员,都没敢动他们若敖氏斗家。

斗越椒这个人非常骄横霸道,据说他刚出生的时候的哭声就像狼嚎一样。他的叔叔跟他父亲说这个孩子长大了一定会像狼一样,非常凶恶,赶紧把他杀了吧,要不然以后咱们家族肯定会毁在他手里。成语“狼子野心”说的就是他。他父亲说你这不是扯吗,这么小的孩子能看出什么来啊,没当回事。

他叔叔为这事一直忧心忡忡的,临死的时候,告诉家里人,一旦要是斗越椒在楚国掌权的话,你们就赶紧逃到国外去吧,不然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斗越椒长大后好勇斗狠,楚穆王的时候,他父亲死了,他当了司马,他哥哥做令尹。但他非常想当令尹,就不断向楚穆王进谗言,终于整倒了自己的哥哥,当上了令尹。

楚庄王刚即位时候装出一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样子,斗越椒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楚庄王刚整顿楚国官场的时候,他看自己的利益也没受任何损失,也就没太当回事。可慢慢的发现,楚庄王是个很有权谋的君主,这几年不知不觉的也培植起了自己的势力,斗越椒感受到了危险。但让他比较安心的是,楚国大部分的军权一直还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和他的家族一时还不会有什么危险,可事实上,是他想的这样吗?我们下期再说。

好了朋友们,这一期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

历史很精彩,历史很无奈

让我轻轻的为您讲述缤纷的历史。

大误 · 孙悟空为什么不找如来报仇?

很多年以后,报仇的孙猴子回想往事,那条取经路是这样的:

·1

那年我还很年轻,最看不得不平事,无论对方是谁,我抄起棍子就能打。

放红尘里,这种年轻人被社会摩擦几年,迟早安分,奈何人年轻的时候,是不会这样想的,他们都会想老子天下第一,三界大可去得。

更何况,我还名叫孙悟空。

狂,狂得没边,南天门抓了妖精问你是谁,妖精邪魅一笑,说我是你孙爷爷,要踏破凌霄。

就这么狂。

狂,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所以后来我就被压在了五指山下,听说杨戬那个涂眼线的死娘炮,还放火烧了老子的山。

我曾经想过,等我出去第一个找他算账。

很多年后,在西行路上我与老猪一起,放火烧妖精们的洞窟,我面无表情,心想原来赶尽杀绝,屠城灭种才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那杨戬手下留情,放了我不少的猴子猴孙,我该谢他。

从前我没想到的事情很多,不只这一件。我以为世上没人能杀我孙悟空,我便能向谁都不低头,向谁都不服,我大闹九霄,快意恩仇。

只可惜我忘了,这世上虽然没人能杀得了我孙悟空,但他们还能关我,还能折磨我,还能每天提来一只花果山的猴子,在我面前杀掉。

杀就杀吧,神仙们高高在上,花样繁多。他们把猴子捆了,刀一点点切下去,说你对面就是你们大王,你去求他救你啊,看他能不能破山而出,救你性命。

于是我就看着小猴子涕泪横流,说大王救命。

我背上是五指山,我他妈的挣不开。

小猴子临死,神仙们还不忘加上一句,笑嘻嘻的,说你们得记好咯,你们是因为孙悟空才死的。

慢慢的,我从目呲欲裂,到后来的面无表情。

他们再带猴子过来的时候,我只冷冷的盯着小猴子,说一会儿会疼,我救不了你,倘若你也救不了自己,别哭别喊,死得体面点。

这其中有些猴子死得体面,紧紧咬着牙关,他们本来都可能扬名天下的。但他们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神仙们都狞笑着,对猴子说你别不说话啊,那是你们大王,你得记住,你求他,说不定你求得急切,他还能破山而出,拯救你们呐。

那年头五指山下没有 WiFi,又没有缓存的视频,只能看云看雨,我看得云淡风轻,说列位菩萨,我孙悟空服了。

·2

那些年杨戬常来看我,刚开始的时候,他会带根香蕉,钓在我眼前晃悠。

我说杨二郎,你信不信我出去第一个劈了你。

杨戬笑嘻嘻的,说不信,我听到消息,等你出去就要跟灵山的和尚西天取经,没空找我的麻烦。

我被压在山底,说那等我西天路走完,也是灵山的佛陀,你等着,我一定打死你。

杨戬哈哈大笑说:“你一只猴子,竟然要做佛陀了!”

他又压低声音,眨着三只眼对猴子说,孙悟空,你真的不想报仇吗?

我看智障一样看着他,说我报什么仇,我本来就想当齐天大圣,是你们天庭看不起我。如今灵山看得起我,让我去取经,我感恩还来不及呢。

五指山前白云悠悠,我看见杨戬撇撇嘴,自己把香蕉剥来吃掉了。

其实我当然想报仇,月明星稀的时候,我闭眼睁眼,黑暗里都是我那些死掉的猴子猴孙。他们有的伸出手来,手上都是鲜血,说大王你为什么不救我?还有的浑身都是血,冲我淡淡微笑,说大王我们不怪你,来世我们还做花果山的猴子。

我猴脸上面无表情,我得忍着泪,不能让仙佛发觉。

这样的仇我无论如何都要报,但正因为我有这样的仇,所以有许多事我才都要忍。像杨戬这种莫名其妙的家伙,我为毛要告诉他内心的想法?

杨戬时常提着酒菜香蕉来看我,说天庭里什么神仙像头猪,说灵山上什么佛陀像知了,如果没有杨戬几次三番烦我,恐怕这五百年会更加难熬。

但我也会奇怪,说天庭应该不让你来吧?

杨戬正画着眼线,说天庭那群猪,他们不让我来我就不能来吗?

我就更奇怪,说那为什么天庭让你去打我,你屁颠屁颠就去了?

杨戬说,因为我想打你啊,这么多年都没人陪我打架,很无聊的。

我:……

那天杨戬的眼线一直画到了晚上,我有一口没一口喝着酒,心想该如何复仇。如来的巴掌那么大,像是要摩擦我的现实,你张狂不动,就只能玩阴谋。

奈何这是我最玩不起的部分。

杨戬突然说话了,他似是喃喃自语,说这次西天取经,天庭跟灵山都会派不少人手去凡间阻拦,美其名曰考验取经团队的真心,其实就是去混经验。

“这是你的机会,你要好好把握。”

我:???

我还没搞懂这话是什么意思,就看见杨戬收了眼线笔,朝我眨眨眼,嘿然一笑腾云远去。

只剩下五指山下的我一头雾水,搞不清杨戬的来路。

·3

那天有个和尚路过五指山,看了看山下的我,又看了看山上的符咒,他一句话都没说,撸起袖子就爬山揭符。

地动山摇,时隔五百年,我终于重见天日。

和尚扫了我一眼,他说:走。

我知道,这就是我师父了。

后来我听说师父是个金蝉,天天滋儿哇的那种,在灵山上叫唤得多了,这也问那也问,有些问题如来能回答,有些问题如来不能回答。

但如来是必须能回答所有问题的人。

所以如来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解决这只金蝉,师父这才堕入凡间,十世轮回。

我不知道师父在轮回之中又经历了什么,总之当我再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三十棍子都敲不出一个屁的孙子。

这些年我想了很久,迟迟没想明白杨戬的那句话,但我还想着复仇,所以我按自己的法子行事,要拉拢路上不服灵山与天庭的人。

前不久我碰见了奎木狼,他本来是天上的神,只因与仙女相恋,于是被打落凡间。我说这条路上有的是人反抗,你来不来帮我?

奎木狼答应了,他点头说好。

然后扭头就把我卖了。

天庭的巨灵神身后跟着托塔天王等等一群人,他们似笑非笑的看着我,说你这只猴子很不老实嘛,没关系,你现在是灵山的人,有的是罪过让你受。

那阵子,我听了三天三夜的紧箍咒,当咒语停下来的时候,眼前的白云群山,都是重影的。

奎木狼带着仙丹来看我,他还一脸愧疚,说对不起,但百花仙子没了前世的记忆,她还记挂着天庭,我不能抛下她。

我面带微笑,说没事,你做的好呀,不过你这话说的不对,你不能是因为一个仙女才做这样的选择,我一时糊涂,你本该帮我重回正轨。

奎木狼望着我,他的神色尴尬,我笑得诚挚而热切。

从那以后,我明白西行路上的妖精大多都靠不住,夜里老猪告诉我,有些事别太过执着,你该混就混,这世道从来不让人张狂。

师父也拍我的肩膀,递过一壶化缘来的酒。

我苦笑,说我就演得这么假吗?

沙僧说,你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会装,你如果能演得真,也就不至于会大闹天宫了。

我长叹一声,不知道为什么,又突然想起二郎神来。

·4

我再次见到杨戬的时候,是上天庭去搬救兵,我碰见了金角银角,这俩都是天上来的。

灵山传讯,天上来的妖精不能杀,这是仙佛共分的功德。

那天杨戬没待在灌江口,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来了天庭,正坐在司法天神的宅邸里,玄色的长袍,更衬得他面如冠玉。

杨戬端起酒杯,望见门外的我,轻轻笑着,他说孙悟空,我请你喝一杯吧。

鬼使神差的,我走进司法大殿里。

三杯酒后,我还是沉不住气,我问杨戬说,那年你在五指山对我说,这是我的机会,究竟是怎么样的机会?

杨戬似笑非笑,他说你先答我一句话,你究竟想不想报仇?

我与杨戬对视,这货有三只眼,里面神光灿灿,我连他半点心思都看不通透。我长叹口气,事已至此,我除了提棍砍人,更没有别的法子。

我只好向他认栽,说我当然想报仇,想毁了灵山,灭了天庭。

杨戬勾起抹笑,他推给我一杯酒,说从今往后,我们就是兄弟了。

司法大殿前的庭院里梨花如雨落,我饮尽杯中酒,突然觉得报仇之事又有了希望。杨戬问,灵山是不是吩咐过你,有些来自天上的妖怪,你不能杀?

我说不错,这是机会?

杨戬说,你杀了这些妖怪,那就是机会。

我恍然,说我杀了这些妖怪,天庭就会把这笔账算在灵山头上?那灵山也会把我推出去啊,说这都是我这泼猴的罪孽。

杨戬又笑,你不能总是出手,有些妖怪你该放过就放过,要真的像灵山的狗,这样灵山才不会随便把你推出去。

我说那你这样讲,这个计划真正的难关,还在我的演技上。

杨戬拍了拍我的肩膀,他说猴啊,你想报仇,你还想这么赤诚,那世上没这么便宜的事。跟天庭灵山这群人玩,你心得脏,报仇雪恨,手上染血,那都是一等一的脏事。

我站起身来,说行了,我知道了。

那天我走出司法大殿,只感觉脑海里杨戬的身影挥之不去,玄色的长袍,如玉的脸,三只眼睛里都涌出神光,给我注入了新的力量。

我一定能报仇。

·5

西行路上的第一次杀妖,是在金兜山上。

有头太上老君的青牛,偷了金刚琢,收走我的金箍棒,收走半条黄河水,收了哪吒的风火轮和十万天兵天将,猖狂无敌。

杨戬站在云端,三尖两刃刀在畔,亮银甲下是一副冷冰冰的肚肠。他悄悄向我传声,说就是它了。杀了他,惹太上老君的火。

我深吸口气,说那好,我一定能杀了他。

天上地下徒束手,百万天兵入圈中,我犹自跳起来,像是又跳在凌霄殿中,背后是在深渊中浴血挣扎的猴子猴孙。

我身上像燃起了火,我冲青牛大喝,说妖精,我有一棒!

那一棒是我身上的火,那一棒是纵身而去的我自己,天上地下所有人都看见了,有只张狂的泼猴,撞向了张狂的青牛精。

青牛精叫嚣着,说当年你大闹天宫,就是被这金刚琢砸晕的,今日你还敢再来?

我没有理会他,金刚琢落下的时候,我不闪不避,任凭它砸落在我的头顶。我那无形的一棒迎风挥出,我双腿如棒梢,重重甩在青牛精的丹田。

妖精瞪大了眼,看见金刚琢砸断了我头顶金箍,砸得我头破血流,砸出个不死不休的混世妖猴,却砸不断妖猴挥出的棍。

半空中的风都凝固住,青牛精的功力波纹般潋滟散去,只剩一具垂死的尸体缓缓下坠。我冲他吐了口血沫,说你要金刚琢才能猖狂无敌,那你岂配跟我孙悟空比?我不需要定海神针,我自己就能顶天立地,不曾折腰。

砰然一响,青牛的丹田炸开,他又变成一头死牛,重重坠落在凡间。

我脑袋有点晕,缓缓从空中飘下,脚步踉跄,随即也倒了过去。两眼一黑之前,我望见杨戬冲我点头,我知道,事已经开始成了。

·6

负伤的那几天,我的演技突飞猛进,深得体验派的精髓,可以说是让人叹为观止。

首先是如来找我问话,他宝相庄严,问我为何要打死青牛?

我一脸诧异,说大哥,你没看见他那模样吗,那么猖狂,比我齐天大圣都要狂,我不打死他我还怎么混?

如来:……

如来:我就知道是他妈这样。

如来叹着气,说那你上天庭给太上老君赔罪吧,以后再这么鲁莽,西行路就不要走了。

我模样很仓皇,我说佛祖,明明是那青牛先动的手,那我以后见了天庭的人就躲着走,谁还替咱们灵山出头啊?

如来说滚,谁跟你咱们灵山?

我嘿嘿笑着,说那我先走了,倘若老君欺负我,佛祖可不能不管。

如来沉着脸,说那是自然。

我转身上天,笑得分外快意,我想杨戬这个死娘炮,脑子里还真有点东西。后来杨戬在喝酒的时候告诉我,那也是我真敢拼命,三界里能徒手杀青牛的人,不超过十个,你有这样的本事,灵山才不会轻易把你推出去。

我啧啧说,灵山这群佛陀,真的是很有点东西了。

那天我又去了兜率宫,玉帝和诸位神仙都很肃穆,看样子还以为是五百年前我大闹天宫,他们要商量如何定罪。

我对他们说,不就是打死了一头牛吗,你们家的牛这么猖狂,别说是我,就是我们佛祖,看了也会金刚怒目。

太上老君闭着眼,一言不发。

玉帝倒是政治觉悟高,他皱眉问我,说你什么意思,灵山还有人想杀青牛不成?

我说你这个语气又是什么意思,灵山连你们一头牛,都不能动念头了?你们天庭这群神仙,怎么五百年过去,还这么讨厌?

玉帝拍案一怒,说让你答你就答,灵山有人想杀青牛?

我也拍案,我也怒,说有便怎样!

不远处的如来佛祖,遥遥打了个喷嚏,太上老君睁开眼,定定的望着我,他缓缓道:“你这些话,是谁教你说的?”

我表面上坦然自若,实则内心慌得一比,但我仍旧很张狂,说我孙悟空讲话,还有什么人能教吗?

玉帝在旁连连点头,说这只泼猴就是这样的秉性,我看是灵山利用这只泼猴,要打压天庭!出了事,就都推在这猴子身上!明明说了西天路上,他们分信众,我们分功德,如今还真打死了人,必须让他们给我们一个交代!

太上老君摇摇头,说如来不是这样不识大体的人。

这场风波,最终因为太上老君的一句话,而被暂且压了下来。我离开兜率宫后,侧目向司法大殿看了一眼,心想西行路长,还有的是机会。

·7

那些年为了报仇,我做了不少违心的事,我听灵山的话,给老猪和沙僧一起放火烧山,赶尽杀绝,对付不听话的妖精像当年他们对付我。

如来自然也知道我在兜率宫里说的话,但杨戬剧本写得好,我本色出演,后来一步一步都走得乖巧,也就没人再会起疑。

只剩下双方彼此猜忌的种子,在他们心里满满长成。

我常在搬救兵的时候问杨戬,我们下次行动什么时候开始,我他妈天天当孙子,快死了。

杨戬还有闲工夫吟风赏月,一手折扇玩花,倒像个风流佳公子。

杨戬含笑说,不急,我都等了这么多年都不急,你急什么?你这才烧了几个山头,灭了几种妖怪,我连你花果山都烧了,急是急不来的。

我:……

我说你这话没毛病,但我总听着好像哪里不太对。

机会还是来了,我们在比丘国里见到了南极仙翁座下的白鹿,正要剥孩子的心脏炼药。

南极仙翁脾气暴,又是年代久远的老神仙,护犊子,人缘好,杀了白鹿既能行侠仗义,又能大规模挑动天庭的愤怒。

我对杨戬说,以后这种事让我多干点,爽一爽,平衡一下。

杨戬望着虚空,说这种事以后不会多了,猴啊,你还是年轻了。

彼时我还没懂杨戬的意思,只是一棍敲死了白鹿,天庭气势汹汹,倘若不是太上老君和玉帝压着,恐怕已经有人径直杀来了灵山。

如来当然又派我去赔礼道歉,我抱着棍子,死活不去,说去了全是奚落,从前我是只野猴子也便罢了,现在他们明知我是西天取经人,还这样奚落我,我不要面子的啊?

我对如来说,我就为了齐天大圣的面子,能大闹天宫,你现在让我去给天庭装孙子,你还不如直接把我压五指山里。

如来瞅着我,欲言又止。

我猜他是想问我,那你怎么愿意给灵山当孙子,但这话显然他不能问。

我遥遥望向东方,心里欢呼雀跃,想着两边猜忌交战,已经为时不远了。

·8

狮驼岭,狮驼国。

我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这世间会有一个妖精能吞掉整个国家的生灵,无论是老弱妇孺,还是小猫小狗,都被大金鹏鸟吞进了腹中。

而我更没有想到的是,杨戬找到我,说这个大金鹏鸟,能与如来一战,你必须要拉拢他。

我:???

我说大哥,这样的反三界变态我不打死他就不错了,我还拉拢他?

杨戬点点头,很自然道:“他能与如来交手,又嗜血好利,不拉拢他又拉拢谁?”

我倒吸一口凉气,说大哥,你认真的?

杨戬终于垂眼看着我,他皱眉道:“孙悟空,你以为报仇是什么?是西天一路游玩,行侠仗义,顺便就报仇了吗?我跟你说过,报仇是血腥的,是浑身污浊的,你想干干净净去报仇,不如回你的五指山下待着,看你的猴子猴孙一个个死在面前吧!”

我说三只眼,你这话过了。

杨戬笑,说孙悟空,你再好好想想吧,天庭与灵山就快打起来了,他们的斥候已经往来在九重天里,这些年他们彼此忌惮,彼此猜疑,全靠太上老君和如来互相提防,才保持克制。我们挑起了普通仙佛的怒火,等到战事一触即发,局势就不由我们控制了。

你要拉拢强援,才能有更大的几率复仇成功。

杨戬说,时至今日,我再问你那句话,你真的不想报仇吗?你真的,想要报仇吗?

这两句话轰到我的耳朵里,我的心里,我的脑子里,我骤然明白了杨戬的意思,他是真的想要报仇,除了报仇之外的所有事,他都可以不在乎。

只要能报仇成功,他什么都可以利用。

那个晚上,我辗转七八十次,无论如何都不能睡去,我想起花果山的两种猴子,我的心又悬在深渊里,钢刀般的寒风吹得它疼。

我找了许多个理由来说服自己,我想我不能跟大金鹏鸟合作,那样我对不起敬重我而死去的小猴子,他在天上看我现在的模样,会觉得不值。

但我转头又吐了自己一口唾沫,哪有天上,哪有魂灵,他们早已灰飞烟灭了。

给他们报仇,还是自己干净,你只能选择一个。

天光破晓的时候,我想我已经做出了决定,杨戬说得对,报仇从来都不是一件干净的事。

杨戬在狮驼城外等着我,我扛着棍子,面无表情的经过他身旁,说走吧,我们去拉拢反社会的变态杀人狂。

于是我们踏入城门,我看见遍地的血污,还看见残破的白骨,间或有几块腐烂的肉。

杨戬笔直的望着前方,说我们走,不要停,等一切尘埃落定,我们大可以再杀了这只鸟。

他说的很对,但我还是他妈的走不动了。

我说三只眼,我看见了,我就不能再装作没事人,跟这只鸟合作。你说它怎么就不清理清理城中卫生呢,真烦。

狮驼城上方的云分外白,杨戬就望着那片白云,说猴子你知道吗,我娘就死在天庭手上,但我报不了仇,我杀不了玉帝,我还要给他当司法天神。我的兄弟和狗都在他的手上,我想报仇想了几千年,终于等到你这个机会。

“你已经杀了那么多无辜的妖精,你已经沾上了鲜血,你现在告诉我你看见了,你就不能继续干下去,你对得起我吗?”

我叹息,说三只眼,我不仅对不起你,我还会更对不起你。

杨戬:???

我掂了掂棍子,说三只眼,你说大金鹏鸟能跟如来交手,那我一个人显然打不过他,你得跟我一起来,我们灭了他,替狮驼国的生灵报仇。

杨戬失笑,说你凭什么以为我现在还会帮你?

我沉默片刻,这片刻的沉默让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岑寂。

我再度开口,说杨戬,因为倘若你不帮我,我就会告诉玉帝,这一切都是你在筹谋。

“孙悟空,你疯了!?”

“我是孙悟空,这比我要复仇,永远更加重要,不然那就不是孙悟空的复仇,而是新的仙佛杀了旧的仙佛,我永远都复仇不了。”

两句对白换来良久的沉默,这次的沉默直到大金鹏鸟出城,在城门口见到我们,才终于被打破。

杨戬叹气,玄色的长袍被风鼓荡而起,手中亮银色的三尖两刃刀出鞘。

他说,死猴子,我一定不会放过你。

那天,我与杨戬联手,刀棒齐挥,大金鹏鸟吞天食月,不及刀光棍影乘风破浪,卷燎天大火。

·9

谁都没有想到,杀大金鹏鸟,竟然促成了天庭与灵山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大金鹏鸟竟然是如来的舅舅,这只鸟一死,灵山就炸了锅。我自然顺水推舟,说这只鸟是死在杨戬刀下。

杨戬更不用我提醒,说这是孙猴子借刀杀人,栽赃嫁祸。

战事一触即发,双方决定再最后挣扎一下,各自派去使者在人间谈判。倘若能对我和杨戬的处罚达成共识,或许双方还能再留一线颜面。

我和杨戬又被关在了同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有酒有花,有风有月,唯独不太好的,是杨戬的脸色。

我说三只眼啊,我错了,等一切都结束之后,我亲自酿酒给你喝,你看怎样?

杨戬不理我。

我说大哥,我堂堂齐天大圣啊,给你酿酒,你好歹给个面子嘛。

杨戬还是不理我。

我:……

我说,那个,明天两拨人就要谈判了,你有没有什么计划,万一他们真谈拢了……虽然这个可能性近乎为零。

杨戬仍旧不看我,但他还是说话了,他说我已经让天庭的兄弟帮我在八卦镜上动了手脚,谈判的时候,天庭的人看不见这里的画面。

我:???

杨戬说,所以我们可以把天庭派来的谈判使者杀掉,天庭这还不直接开战,就说不过去了。

我啧啧摇头,说杨二郎,你真的狠,天庭和灵山惹了你真的倒霉。

月白风清,杨戬忽然转过身,他朝我一笑,说猴子,我问你一件事,你要确切的答我。

我点头如捣蒜。

杨戬问我:“倘若只剩下你一个人,你能不能在乱战之中,出棍敲死如来和玉帝?”

我心里涌起股不妙的预感,我说你为什么问……

“你答我。”

我想了想,说我还是不太确定。

杨戬定定的望着我,眸子里倒映星辰大海,他说孙悟空,你一定能,我说你能你就一定能。

我深吸口气,说好,那我一定杀了他们。

杨戬这才笑起来,他端起桌上的酒,说好,祝我们明日报仇雪恨!

·0

黄沙,枯树,瘦马。

我们已经走过了西域,来到天竺的沙漠,这里离灵山不远,为了防止意外,天庭的兵马也护送谈判使者来到附近。

我遥遥看见使者带着杨戬,在不远处站定。

灵山来的使者我很熟悉,那就是我师父金蝉子,十世轮回,沉默的像头猪。我和杨戬都是犯人的角色,默默跟在使者后面,等候审判结果。

天庭的使者是托塔天王,他与我师父互相施礼,盘膝坐下。

风沙遥遥吹过来,托塔天王轻咳两声,他并不知道此时的天庭起了一阵骚乱,能窥红尘的八卦镜此时突然失效了。

托塔天王的话还没出口,他就听到两个字。

杨戬说:出手。

托塔天王下意识擎起宝塔对着我和师父,如临大敌,却见我们稳如泰山,迟迟不动。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但为时已晚,只听到耳边有细微的风吹过,像极了那年哪吒出世时,轻柔的呼吸。

杨戬拔刀,刀光一闪,落下托塔天王大好的头颅。

我眨了眨眼,再看向杨戬的时候,目光不由有些复杂,为了报仇,杨戬真的可以不惜一切。

刀光又起。

我一脸茫然,猛地站起身来,我看见杨戬的刀又动了,我却不知这次的敌人是谁。

刀光起,人头落,这次落的又是谁的人头,我师父?

刀光一闪而没,没有谁的人头落下来,我看见杨戬淡淡的笑,更触目心惊的,是他咽喉处的一抹红线。

我喉头突然哽咽,杨戬刚才那一刀,是斩向了自己的脖颈!

杨戬笑着,说你看,我这才是复仇的人,比谁都脏,比谁都狠,托塔天王死了,灵山的人能窥见红尘,还能说是我反水杀人。如今我也死了,杀人的刀在你的手上,天庭才无论如何都信不过灵山。

他笑着抛刀,刀光清冷,落在我的手上。

杨戬抬头,笑道:“可惜我不能喝到齐天大圣孙悟空亲自酿的酒了。”

话音未落,我看见他的头颅与躯体分开,缓缓坠到地面上。

遥远的九重天上,天庭的八卦镜恢复了正常,他们所有人都看见我面无表情,手里捧着刀,刀下有两具天庭大员的尸体。

玉帝出离愤怒,一声令下,三军浩荡,淹没了灵山辩解的话语,只剩下沙场对决的杀意。

师父双手合十,对着杨戬的尸体,对着苍茫的天地,念道:阿弥陀佛。

那一战天地色变,黄沙变作碧海,白云化作巨石,无数天庭的人马冲过来,我收起三尖两刃刀,最后看了一眼杨戬。

我在心里对他说,我一定能杀了玉帝和如来。

我提棍,纵身,像极了五百年前,从千军万马中浩荡冲过去,身上留下无数的伤痕,没有人能杀得了孙悟空,我流出的血像一团裹挟着我的火,流星惊天,我坠向凌霄殿。

玉帝正在调兵谴将,有罗汉和金刚杀了过来,要袭他的老巢。

混乱之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说:孙悟空来了!

顷刻之间,整个凌霄殿都安静下来,五百年前的仙喃喃低语,五百年后刚刚在红尘里见过杨戬孙悟空换刀的佛背脊发凉。

渐渐地,所有人的低语汇成五个字,还是那句:孙悟空来了!

莲花印,风雷闪,玉帝的千万年修为,和盘旋在天庭里的神剑,刹那间向我涌来。

我棍梢前指,身上的火炸裂开来,卷飞凌霄殿上无数的玉柱碧石,那些法印与神通冲击在我身上,不能让我驻足稍留。

我有一棍,踏碎凌霄。

玉帝终于惊惶起来,我能看见在他瞳孔里倒映的越来越大的我,他面前的长剑寸寸崩碎,金光大作里,我一棍点破了他的魂灵。

轰然的一声响,凌霄殿化作飞灰,散落在九重天里。

沙场的尘埃仍未散去,我大口喘着气,撑着定海神针,再度站起身来。我答应过杨戬,还要杀如来,如来不死,真佛不出。

当前方的尘埃散尽,我突兀的发现,原来如来已经站在我的视野里。

我和他遥遥对望,一句话都没说,我浑身都是血,像极了在我噩梦里的猴子猴孙,我咧嘴一笑,挣扎着向他迈出一步。

有人隔空一指,我膝盖如遭雷击,险些踉跄跌倒。

我又走出一步,走出一步又一步,都会迎来佛陀的痛击,我行走在断壁残垣的九重天,身后拖出了长长的血迹。

如来叹息,他终于亲自出手,弹指间,我手中长棍便被遥遥击飞,化作一个光点,消失在白云之外。

如来说,你现在皈依,仍旧是斗战胜佛。

我又想起杨戬,想起我在五指山下第一次见他,他没有穿黑色的长袍,而是一袭白衣,还沾着一点灰尘,手里拿着香蕉,笑的仿如春水。

杨戬说,你一只猴子要成佛,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

我想起这一幕,忍不住也大笑起来,说斗战胜佛?我是只猴子啊,你跟只猴子讲成佛?哈哈哈哈……

如来又叹息,挥挥手,让手下的佛陀准备镇压我,他已经转身,要去收拾进攻灵山的天兵天将了。

那些个佛陀围上来,散漫又随意,我的笑声越来越大,仿佛看见了我从没见过的一幕。

那是一座高山,我带着我的兄弟和狗,跨海劈山,要救我的母亲,劈开桃山的那一刻,我就笑得如此张狂,如此开心。

奈何桃山之下,只有一具尸体。

笑声陡止,我明白,我看见的是杨戬的记忆,那柄三尖两刃刀,已不知何时出现在我手里。

刀在手,佛陀止步,九重天摇摇欲坠。

如来仿佛察觉到了什么,他缓缓回头,正迎上我刀锋一般的眸子,我的气势提到顶峰,似乎背后有杨戬的身影正跟我慢慢重叠。

我朝如来大喝一声,说:我有一刀!

刀光乍起,如秋月过江波,支离破碎的三界刹那间平静下来。

刀光已灭,天地轰然一响,我看见如来眨着眼睛,望自己金身上开始出现的裂缝。

我又笑了起来,抛刀弃棍,等着朝阳再升,人间恩仇俱了。

完。

资治通鉴唐纪卷二十六段译——司马光北宋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下景云元年(庚戌、710)

  唐纪二十六唐睿宗景云元年(庚戌,公元710年)

  [1]八月,庚寅,往巽第按问。重福奄至,县官驰出,白留守;群官皆逃匿,洛州长史崔日知独帅众讨之。

  [1]八月庚寅(十二月),洛阳县吏前往裴巽家中检查讯问,李重福等人突然来到。县吏急忙跑出裴宅,将其所见全部告诉了东都留守。东都大小衙门官员在听到这一消息后全都逃走或者躲藏起来,只有洛州长史崔日知率领部下讨伐李重福。

  留台侍御史李邕遇重福于天津桥,从者已数百人;驰至屯营,告之曰:“谯王得罪先帝,今无故入都,此必为乱;君等宜立功取富贵。”又告皇城使闭诸门。重福先趣左、右屯营,营中射之,矢如雨下。乃还趣左掖门,欲取留守兵,见门闭,大怒,命焚之。火未及然,左屯营兵出逼之,重福窘迫,策马出上东,逃匿山谷。明日,留守大出兵搜捕,重福赴漕渠溺死。日知,日用之从父兄也。以功拜东都留守。

  留台侍御史李邕与李重福在天津桥相遇,发现李重福手下已经有了数百名追随者,便快马加鞭地赶到东都左、右屯营的驻地,告诉他们说:“谯王李重福获罪于先帝,现在突然无故进入东都,这一定是准备作乱,你们应当趁此机会为朝廷立功以博取荣华富贵。”说完又跑去告诉守卫皇城的将官,让他们将所有城门全部关闭。李重福先赶赴左、右屯营,但营中将士向他放箭,箭如雨下。李重福回身走到左掖门,想征调东都留守的部队,却又见城门紧闭,便气急败坏地命令手下人放火焚烧城门,但还没等火点燃,左屯营的士兵已经冲出营地向他逼过来。李重福走投无路,只好打马跑出洛阳上东门,逃进山谷中藏匿起来。第二天,东都留守派出大批军队进山搜捕,李重福投漕渠自杀。崔日知是崔日用的堂兄,他因此次平定李重福叛乱之功而被任命为东都留守。

  郑貌丑多须,既败,梳髻,著妇人服,匿车中;擒获,被鞫,股栗不能对。张灵均神气自若,顾曰:“吾与此人举事,宜其败也!”与皆斩于东都市。初,附来俊臣得进;俊臣诛,附张易之;易之诛,附韦氏;韦氏败,又附谯王重福,竟坐族诛。严善思免死,流静州。

  郑相貌丑陋,又长满了络腮胡子,起事失败后,他梳起了发髻,穿上妇女穿的衣服,藏在车中。被抓获受审时恐惧得两腿发抖,不能回答问题。张灵均则始终神态自若,他回头看着郑说:“我和你这样的胆小鬼一同举事,落得失败的结局是很正常的!”张灵均和郑一起在东都洛阳闹市被处以斩刑。当初,郑靠依附来俊臣而得以升迁;来俊臣被杀后,又依附张易之;张易之伏诛后,又依附韦后;韦后被杀后,又转而依附谯王李重福,最终还是因李重福起事失败而被灭族。严善思被免于死刑,流放到静州。

  [2]万骑恃讨诸韦之功,多暴横,长安中苦之;诏并除外官。又停以户奴为万骑;更置飞骑,隶左、右羽林。

  [2]万骑兵倚仗着讨平韦氏集团的功劳,大多横行不法,从而成为长安百姓的一大祸害。唐睿宗下诏将万骑兵全部放到京外去作官,同时下令停止从官户奴隶中选拔万骑兵,并另外设置隶属于左、右羽林卫的飞骑军。

  [3]姚元之、宋及御史大夫毕构上言:“先朝斜封官悉宜停废。”上从之。癸巳,罢斜封官凡数千人。

  [3]姚元之、宋及御史大夫毕构向唐睿宗提出建议:“先朝所任命的斜封官应当全部予以废黜。”唐睿宗表示同意。癸巳(十五日),唐睿宗免去了数千名斜封官的职务。

  [4]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裴谈贬蒲州刺史。

  [4]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裴谈被贬为蒲州刺史。

  [5]赠苏安恒谏议大夫。

  [5]唐睿宗追赠苏安恒为谏议大夫。

  [6]九月,辛未,以太子少师致仕唐休为朔方道大总管。

  [6]九月辛未(二十三日),唐睿宗任命已经退休的太子少师唐休为朔方道大总管。

  [7]冬,十月,甲申,礼仪使姚元之、宋奏:“大行皇帝神主,应太庙,请迁义宗神主于东都,别立庙。”从之。

  [7]冬季,十月,甲申(初七),礼仪使姚元之、宋上奏道:“已故未葬的中宗皇帝的神主应当迁入太庙受祭,请陛下下诏将义宗皇帝的神主迁到东都另外立庙祭祀。”唐睿宗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8]乙未,追复天后尊号为大圣天后。

  [8]乙未(十八日),唐睿宗下诏恢复天后武则天大圣天后的尊号。

  [9]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

  [9]丁酉(二十日),唐睿宗任命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即从薛讷开始。

  [10]太平公主以太子年少,意颇易之;既而惮其英武,欲更择暗弱者立之以久其权,数为流言,云“太子非长,不当立。”己亥,制戒谕中外,以息浮议。公主每觇伺太子所为,纤介必闻于上,太子左右,亦往往为公主耳目,太子深不自安。

  [10]太平公主认为太子李隆基还很年轻,因而起初并未把太子放在心上;不久之后又因惧怕太子的英明威武,转而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使她自己能长期保住现有的权势地位。太平公主屡次散布流言,声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己亥(二十二日),唐睿宗颁下制书晓谕警告天下臣民,以平息各种流言蜚语。太平公主还常常派人监视太子李隆基的所作所为,即使一些细微之事也要报知唐睿宗,此外,太平公主还在太子身边安插了很多耳目,太子心里感到十分不安。

  [11]谥故太子重俊曰节愍。太府少卿万年韦凑上书,以为:“赏罚所不加者,则考行立谥以褒贬之。故太子重俊,与李多祚等称兵入宫,中宗登玄武门以避之,太子据鞍督兵自若;及其徒倒戈,多祚等死,太子方逃窜。使宿卫不守,其为祸也胡可忍言!明日,中宗雨泣,谓供奉官曰:‘几不与卿等相见。’其危如此。今圣朝礼葬,谥为节愍,臣窃惑之。夫臣子之礼,过庙必下,过位必趋。汉成帝之为太子,不敢绝驰道。而重俊称兵宫内,跨马御前,无礼甚矣。若以其诛武三思父子而嘉之,则兴兵以诛奸臣而尊君父可也;今欲自取之,是与三思竞为逆也,又足嘉乎!若以其欲废韦氏而嘉之,则韦氏于时逆状未彰,大义未绝,苟无中宗之命而废之,是胁父废母也,庸可乎!汉戾太子困于江充之谗,发忿杀充,虽兴兵交战,非围逼君父也;兵败而死,及其孙为天子,始得改葬,犹谥曰戾。况重俊可谥之曰节愍乎!臣恐后之乱臣贼子,得引以为比,开悖逆之原,非所以彰善瘅恶也,请改其谥。多祚等从重俊兴兵,不为无罪。陛下今宥之可也,名之为雪,亦所未安。”上甚然其言,而执政以为制命已行,不为追改,但停多祚等赠官而已。

  [11]唐睿宗颁下制书,将已故太子李重俊谥为节愍。太府少卿万年人韦凑上书认为:“对于那些没有受到赏赐或者处罚的人,应根据其生前的所作所为赠予谥号,以示对他们一生功过的褒贬。原太子李重俊与李多诈等人举兵闯入宫中,致使中宗不得不登上玄武门以躲避他们,太子却还能够神态自若地骑在马上督率士兵;只是到了他的徒众临阵倒戈李多祚等人已经被杀之后,太子才不得不落荒而逃。假如当时把守玄武门的侍卫抵挡不住的话,那么李重俊所造成的祸害将不堪设想!第二天,中宗皇帝泪如雨下地对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们说:‘朕差一点就见不到诸位了。’当时的情形竟然危急到这种地步。现在朝廷对李重俊以礼安葬,还要将他谥为节愍,臣内心深处的确感到迷惑不解。依据臣子侍奉君主的礼节,大臣经过太庙必须下马,经过君主的宝座必须恭恭敬敬地小步快走。汉成帝作太子时,虽然是受到了汉元帝的紧急召见,尚且不敢横穿驰道,而太子李重俊居然敢于在皇宫之内兴兵造反,在中宗皇帝的面前横刀立马,这实在是太无礼了。嘉奖他起兵诛杀武三思父子是可以,但只有在他起兵铲除奸臣是为了尊崇皇帝的时候才可以这样做。现在他是为了自己当皇帝,那就只能说明他与武三思一样,都是图谋不轨的乱臣贼子,对这样的人还值得立谥嘉奖吗!如果因为他起兵是为了废掉韦后而嘉奖他,则当时韦后谋反的表现还不太明显,与太子之间母子君臣的大义尚未断绝,如果没有中宗的命令就擅自起兵废掉她,这就是胁迫父亲废弃母亲,又怎么可以呢!汉武帝时期戾太子因受江充的诬陷而发泄愤懑,起兵杀死江充,虽然也动用了兵马,但戾太子并没有围困逼迫他的父亲汉武帝。戾太子兵败自杀后,一直等到他的孙子汉宣帝即位时才得以改葬,但还是将他谥为戾。何况李重俊行为如此,陛下怎么能将他谥为节愍呢!臣担心后世的乱臣贼子会援引李重俊这一先例,为违乱忤逆行为大开方便之门,这恐怕不是用来彰善惩恶的有效方法。请陛下给李重俊改赐一个别的谥号。李多祚等人追随李重俊起兵,也不能说没有罪过,陛下现在可以宽宥他们所犯的罪行,但口口声声地说为他们平反昭雪,恐怕还不太合适。”唐睿宗非常赞同他的意见,但具体主管的官员认为皇帝的制命已经颁行,因而不愿再改变谥号,只是取消给李多祚等人的赠官而已。

  [12]十一月,戊申朔,以姚元之为中书令。

  [12]十一月,戊申朔(初一),唐睿宗任命姚元之为中书令。

  [13]己酉,葬孝和皇帝于定陵,庙号中宗。朝议以韦后有罪,不应葬。追谥故英王妃赵氏曰和思顺圣皇后,求其瘗,莫有知者,乃以衣招魂,覆以夷衾,葬定陵。

  [13]己酉(初二),唐睿宗将孝和皇帝葬于定陵,庙号中宗。朝廷中议论认为韦皇后犯有大罪,不应当将她的灵柩与唐中宗合葬。唐睿宗将已故英王王妃赵氏追谥为和思顺圣皇后,派人四处寻找她埋葬的地方,但没有人知道她葬在哪里,最后只得用皇后的衣来为她招魂,然后在衣上盖上覆盖尸体的被子夷衾,合葬于定陵。

  [14]壬子,侍中韦安石罢为太子少保,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苏罢为少傅。

  [14]壬子(初五),侍中韦安石被罢免为太子少保;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苏被罢免为太子少傅。

  [15]甲寅,追复裴炎官爵。

  [15]甲寅(初七),唐睿宗下诏追复裴炎的官职爵位。

  初,裴先自岭南逃归,复杖一百,徙北庭。至徙所,殖货任侠,常遣客都下事。武后之诛流人也,先先知之,逃奔胡中;北庭都护追获,囚之以闻。使者至,流人尽死,先以待报未杀。既而武后下制安抚流人,有未死者悉放还,先由是得归。至是求炎后,独先在,拜詹事丞。

  当初,裴先从岭南逃回,又被杖打一百,流放到北庭。裴先在流放地北庭经商,又干一些打抱不平的侠义之事,他还常常派人到长安打听各种消息。他事先得知武则天即将派遣使者出京诛杀被处以流刑的罪犯,便在使者到来之前逃到胡人的地盘躲避,后被北庭都护派兵捉回,关进监狱并上报武则天。使者来到北庭后,流刑犯全部被杀,只有裴先因等待武则天的批示而没有立即被杀。过了一段时间武则天又下诏安抚流刑犯人,规定未被处死的全部放还原籍,裴先因此得以回到长安。到这时候,唐睿宗下食寻找裴炎的后人,只有裴先一人在世,于是将他任命为詹事丞。

  [16]壬戌,追复王同皎官爵。

  [16]壬戌(十五日),唐睿宗下令追复王同皎的官爵。

  [17]庚午,许文贞公苏薨。制起复其子为工部侍郎,固辞。上使李日知谕旨,日知终坐不言而还,奏曰:“臣见其哀毁,不忍发言,恐其陨绝。”上乃听其终制。

  [17]庚午(二十三日),许文贞公苏去世。唐睿宗颁发制命,任命正在为父服丧的苏之子苏为工部侍郎,苏坚决推辞不受。唐睿宗派李日知前去传达自己的旨意,李日知在苏家坐了半晌,却只字未提自己的来意便回朝复命,他对唐睿宗回奏道:“臣见到苏悲痛欲绝的样子,实在不忍心把要说的话讲出来,担心他会发生意外。”于是唐睿宗便允许苏为其父服满三年丧期。

  [18]十二月,癸未,上以二女西城、隆昌公主为女官,以资天皇太后之福,仍欲于城西造观。谏议大夫宁原悌上言:以为“先朝悖逆庶人以爱女骄盈而及祸,新城、宜都以庶孽抑损而获全。又释、道二家皆以清净为本,不当广营寺观,劳人费财。梁武帝致败于前,先帝取灾于后,殷鉴不远。今二公主入道,将为之置观,不宜过为崇丽,取谤四方。又,先朝所亲狎诸僧,尚在左右,宜加屏斥。”上览而善之。

  [18]十二月,癸未(初七),为助天皇太后武则天的冥福,唐睿宗让他的两个女儿西城公主和隆昌公主作女道士,并准备在长安城西建造道观。谏议大夫宁原悌向唐睿宗进言认为:“先朝悖逆庶人作为中宗和韦后的爱女而骄傲自满,终于难逃杀身之祸;新城公主和宜都公主作为中宗的庶出之女而谦卑自制,终于得以保全。再说佛教和道教均以清净为本,不应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广造佛寺道观。南朝梁武帝佞佛招致祸败于前,中宗广营佛寺道观致使国家多难于后,这样的历史教训距今不远。现在西城公主和隆昌公主作了女道士,陛下将为他们营建道观,营建时不应当过分豪华壮观,以免招来朝野士民的非议。此外,先朝中宗皇帝所宠幸的僧人们仍在陛下身边,应当一律斥退。”唐睿宗看了他的奏章之后,认为他说的很对。

  [19]宦者闾兴贵以事属长安令李朝隐,朝隐系于狱。上闻之,召见朝隐,劳之曰:“卿为赤县令,能如此,朕复何忧!”因御承天门,集百官及诸州朝集使,宣示以朝隐所为。且下制称“宦宫遇宽柔之代,必弄威权。朕览前载,每所叹息。能副朕意,实在斯人,可加一阶为太中大夫,赐中上考及绢百匹。”

  [19]宦官闾兴贵托长安令李朝隐为他办事,李朝隐将他逮捕入狱。唐睿宗听说这件事之后,特意召见了李朝隐,慰问他说:“您作为京师万年县的县令,能够做到这样,朕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唐睿宗还在承天门召集文武百官和来自各州的朝集使,向他们公布李朝隐的所作所为,并且颁下制书表彰他说:“自古以来宦官每遇宽容柔弱的君主,必定会玩弄权势,擅作威福。朕每次读前代历史时,都对此颇多感慨。真正能够符合朕的心意的,是像李朝隐这样的人,所以应为他进一阶,为太中大夫,将他的考核成绩定为中上,并且赐给绢一百匹。”

  [20]壬辰,奚、犯塞,掠渔阳、雍奴,出卢龙塞而去。幽州都督薛讷追击之,弗克。

  [20]壬辰(十六日),奚人和人进犯边塞,在渔阳、雍奴二县大肆掳掠之后,出卢龙塞而去。唐幽州都督薛讷派兵追击,未能取胜。

  [21]旧制,三品以上官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授,皆委尚书省奏拟,文属吏部,武属兵部,尚书曰中铨,侍郎曰东西铨。中宗之末,嬖幸用事,选举混淆,无复纲纪。至是,以宋为吏部尚书,李义、卢从愿为侍郎,皆不畏强御,请谒路绝。集者万余人,留者三铨不过二千,人服其公。以姚元之为兵部尚书,陆象先、卢怀慎为侍郎,武选亦治。从愿,承庆之族子;象先,元方之子也。

  [21]唐朝旧制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由皇帝当面用册书任命,称为册授;四品以下、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颁布制书任命,称为制授;六品以下官员由皇帝颁布敕书任命,称为敕授。官员的任命都委托尚书省拟定,而后上奏,文官由吏部拟定,武官由兵部拟定,两部的尚书称为中铨,侍郎二人称为东西铨。唐中宗末期,得到皇帝宠幸的奸佞小人执掌朝廷大权,所选任的官吏好坏混杂,不再有法度可言。此时,唐睿宗任命宋为吏部尚书,李、卢从愿为吏部侍郎,三人都不畏强暴,请托告求之路从此堵塞。在一万多名候选官员中,经过三铨之后入选的不超过两千人,人们都对他们的公正无私深为叹服。唐睿宗又任命姚元之为兵部尚书,陆象先、卢怀慎为兵部侍郎,对武官的选拔任用也走上了正轨。卢从愿是卢承庆的同族兄弟之子;陆象先是陆元方的儿子。

  [22]侍御史藁城倪若水,奏弹国子祭酒祝钦明、司业郭山恽乱常改作,希旨病君;于是左授钦明饶州刺史,山恽括州长史。

  [22]侍御史藁城人倪若水,上奏弹劾国子祭酒祝钦明、国子司业郭山恽扰乱赏规、变更旧制,为迎合中宗韦后的旨意而使得中宗圣德有亏。唐睿宗因此将祝钦明降职为饶州刺史,将郭山恽降职为括州长史。

  [23]侍御史杨孚,弹纠不避权贵,权贵毁之,上曰:“鹰搏狡兔,须急救之,不尔必反为所噬。御史绳奸慝亦然。苟非人主保卫之,则亦为奸慝所噬矣。”孚,隋文帝之侄孙也。

  [23]侍御史杨孚在奏劾纠察法之事时不畏权贵,因而受到权贵们的诋毁,唐睿宗说:“在老鹰搏击狡免时,必须赶紧帮助它,否则它反会被狡免咬伤。御史纠举弹劾奸诈邪恶之徒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君主对他多方保护,他也会被奸诈邪恶之徒咬伤的。”杨孚是隋文帝杨坚的侄孙。

  [24]置河西节度、支度、营田等使,领凉、甘、肃、伊、瓜、沙、西七州,治凉州。

  [24]唐睿宗设置河西节度、支度、营田等使,统辖凉、甘、肃、伊、瓜、沙、西等七州,治所在凉州。

  [25]姚州群蛮,先附吐蕃,摄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发兵击之;既降,又请筑城,列置州县,重税之。黄门侍郎徐坚以为不可;不从。知古发剑南兵筑城,因欲诛其豪杰,掠子女为奴婢。群蛮怨怒,蛮酋傍名引吐蕃攻知古,杀之,以其尸祭天,由是姚、路绝,连年不通。

  [25]姚州各蛮族部落起初依附吐蕃,代理监察御史李知古请求调集军队前往讨伐;各蛮族部落归降唐朝之后,李知古又请求在姚州修筑城郭,设置州县官署,对他们征收重税。黄门侍郎徐坚认为不能这样做,但他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李知古调集剑南道兵马修筑城池,又想趁机铲除蛮族各部落的豪杰,将他们的子女掠为奴婢。蛮族各部落极为愤恨,部落酋长傍名召引吐蕃军队进攻李知古并将他杀死,然后用他的尸体祭祀上天,从此姚、州一带通往内地的道路断绝,连续多年未能打通。

  安西都护张玄表侵掠吐蕃北境,吐蕃虽怨而未绝和亲,乃赂鄯州都督杨矩,请河西九曲之地以为公主汤沐邑;矩奏与之。

  唐安西都护张玄表侵扰掠夺吐蕃北部边境地区,吐蕃虽然对此极为不满,但却没有中断与唐和亲,于是他们贿赂唐鄯州都督杨矩,请求唐睿宗将河西九曲之地送给吐蕃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杨矩上奏唐睿宗,劝他将河西九曲之地送给吐蕃。

  二年(辛亥、711)

二年(辛亥,公元711年)

  [1]春,正月,癸丑,突厥可汗默啜遣使请和;许之。

  [1]春季,正月,癸丑(初七),突厥可汗默啜派遣使者前来求和,唐睿宗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2]己未,以太仆卿郭元振、中书侍郎张说并同平章事。

  [2]己未(十三日),唐睿宗任命太仆卿郭元振、中书侍郎张说二人为同平章事。

  [3]以温王重茂为襄王,充集州刺史,遣中郎将将兵五百就防之。

  [3]唐睿宗改封温王李重茂为襄王,让他充任集州刺史,并且派遣中郎将率领五百人马驻扎在集州对他加以防范。

  [4]乙丑,追立妃刘氏曰肃明皇后,陵曰惠陵;德妃窦氏曰昭成皇后,陵曰靖陵。皆招魂葬于东都城南,立庙京师,号仪坤庙。窦氏,太子之母也。

  [4]乙丑(十九日),唐睿宗下诏将妃子刘氏追立为肃明皇后,称她的坟墓为惠陵;将德妃窦氏追立为昭成皇后,称她的坟墓为靖陵。唐睿宗在为这两位妃子招魂之后,将她们安葬在东都洛阳城南,并在京师为她们立庙,称为仪坤庙。窦氏是太子李隆基的生母。

  [5]太平公主与益州长史窦怀贞等结为朋党,欲以危太子,使其婿唐邀韦安石至其第,安石固辞不往。上尝密召安石,谓曰:“闻朝廷皆倾心东宫,卿宜察之。”对曰:“陛下安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谋耳。太子有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知,愿陛下无惑谗言。”上瞿然曰:“朕知之矣,卿勿言。”时公主在帘下窃听之,以飞语陷安石,欲收按之,赖郭元振救之,得免。

  [5]太平公主同益州长史窦怀贞等结成朋党,想加害于太子李隆基,便指使她的女婿唐邀请韦安石到自己的家中来,韦安石坚决推辞,没有前往。唐睿宗曾经秘密地召见韦安石,对他说:“听说朝廷文武百官全都倾心归附太子,您应当对此多加留意。”韦安石回答说:“陛下从哪里听到这种亡国之言呢!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太子为宗庙社稷立下了大功,而且一向仁慈明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实,希望陛下不要被谗言所迷惑。”唐睿宗听过这话之后十分惊异地说:“朕明白了,您不要再提这件事了。”当时太平公主正在帘子后面偷听他们君臣之间的谈话,事后便散布各种流言蜚语对韦安石横加陷害,想把他逮捕下狱严加审讯,多亏了郭元振的救助才得以幸免。

  公主又尝乘辇邀宰相于光范门内,讽以易置东宫,众皆失色,宋抗言曰:“东宫有大功于天下,真宗庙社稷之主,公主柰何忽有此议!”

  太平公主还曾乘辇车在光范门内拦住宰相,暗示他们应当改立皇太子,在场的宰相们全都大惊失色。宋大声质问道:“太子为大唐社稷立下了莫大的功劳,是宗庙社稷的主人,公主为什么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呢!”

  与姚元之密言于上曰:“宋王陛下之元子,豳王高宗之孙,太平公主交构其间,将使东宫不安。请出宋王及豳王皆为刺史,罢岐、薛二王左、右羽林,使为左、右率以事太子。太平公主请与武攸暨皆于东都安置。”上曰:“朕更无兄弟,惟太平一妹,岂可远置东都!诸王惟卿所处。”乃先下制云:“诸王、驸马自今毋得典禁兵,见任者皆改他官。”

  宋与姚元之秘密地向唐睿宗进言道:“宋王李成器是陛下的嫡长子,豳王李守礼是高宗皇帝的长孙,太平公主在他俩与太子之间互相构陷,制造事端,将会使得东宫地位不稳。请陛下将宋王和豳王两人外放为刺史;免去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业所担任的左、右羽林大将军职务,任命他们为太子左、右卫率以事奉太子;将太平公主与武攸暨安置到东都洛阳。”唐睿宗说:“朕现在已没有兄弟了,只有太平公主这一个妹妹,怎么可以将她远远地安置到东都去呢!至于诸王则任凭你们安排。”于是先颁下制命说:“今后诸王、驸马一律不得统率禁军,现在任职的都必须改任其他官职。”

  顷之,上谓侍臣曰:“术者言五日中当有急兵入宫,卿等为朕备之。”张说曰:“此必谗人欲离间东宫。愿陛下使太子监国,则流言自息矣。”姚元之曰:“张说所言,社稷之至计也。”上说。

  过了不久,唐睿宗对身边的侍臣说:“占卜的人说五天之内将会有起事发难的军队闯入宫中,你们要为朕严加防范。”张说紧接着说道:“这一定又是奸邪小人用谗言离间陛下与太子的关系。希望陛下让太子代行处理政务,那么种种流言蜚语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声匿迹。”姚元之说:“张说所提出的办法,是使社稷宗庙长治久安的上上之策。”唐睿宗听完之后十分高兴。

  二月,丙子朔,以宋王成器为同州刺史,豳王守礼为豳州刺史,左羽林大将军岐王隆范为左卫率,右羽林大将军薛王隆业为右卫率;太平公主蒲州安置。

  二月,丙子朔(初一),唐睿宗任命宋王李成器为同州刺史,豳王李守礼为豳州刺史,任命左羽林大将军岐王李隆范为左卫率,右羽林大将军薛王李隆业为右卫率;又将太平公主安置在蒲州。

  丁丑,命太子监国,六品以下除官及徒罪以下,并取太子处分。

  丁丑(初二),唐睿宗下诏让太子李隆基代行处理政务,规定凡是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以及对犯徒刑罪以下罪犯的审核等事,均由太子全权处理。

  [6]殿中侍御史崔莅、太子中允薛昭素言于上曰:“斜封官皆先帝所除,恩命已布,姚元之等建议,一朝尽夺之,彰先帝之过,为陛下招怨。今众口沸腾,遍于海内,恐生非常之变。”太平公主亦言之,上以为然。戊寅,制:“诸缘斜封别敕授官,先停任者,并量材叙用。”

  [6]殿中侍御史崔、太子中允薛昭素对唐睿宗说:“斜封官都是先帝任命的,制命早已颁布施行,现在却由于姚元之等人的建议而一下子全部削夺,这就彰明了先帝的过错,并且给陛下召来了很多怨言。眼下全国各地怨声载道,恐怕会引发非同寻常的变故。”太平公主也这样劝说唐睿宗,唐睿宗认为他们所说的都有道理。戊寅(初三),唐睿宗颁布制命:“凡由于斜封别敕任命之故而被停任的官员,一律可以量材叙用。”

  [7]太平公主闻姚元之、宋之谋,大怒,以让太子。太子惧,奏元之、离间姑、兄,请从极法。甲申,贬元之为申州刺史,为楚州刺史。丙戌,宋王、豳王亦寝刺史之命。

  [7]太平公主得知姚元之与宋的计谋之后勃然大怒,并以此责备太子李隆基。太子感到害怕,便向唐睿宗奏称姚元之和宋挑拨自己与姑母太平公主和兄长宋王李成器、豳王李守礼之间的关系,并请求对他们两人严加惩处。甲申(初九),唐睿宗将姚元之贬为申州刺史,将宋贬为楚州刺史。丙戌(十一日),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礼被任命为刺史的事也停止执行。

  [8]中书舍人、参知机务刘幽求罢为户部尚书;以太子少保韦安石为侍中。安石与李日知代姚、宋为政,自是纲纪紊乱,复如景龙之世矣。前右率府铠曹参军柳泽上疏,以为:“斜封官皆因仆妾汲引,岂出孝和之意!陛下一切黜之,天下莫不称明。一旦忽尽收叙,善恶不定,反覆相攻,何陛下政令之不一也!议者咸称太平公主令胡僧慧范曲引此曹,诳误陛下。臣恐积小成大,为祸不细。”上弗听。泽,亨之孙也。

  [8]唐睿宗将中书舍人、参知机务刘幽求罢免为户部尚书;又任命太子少保韦安石为侍中。韦安石与李日知取代了姚元之、宋二人,开始主持朝廷政务,从此朝廷纲纪紊乱,又恢复到唐中宗景龙年间的老样子。前任右卫率府铠曹参军柳泽上疏认为:“斜封官都是通过中宗皇帝身边那些小人的引进而得到任用的,哪里是出自中宗孝和皇帝的本意呢!陛下将他们全部废黜,天下人都认为明智,现在却又反过来将他们全部收录叙用,善恶不定,朝令夕改,陛下的政令为什么如此前后不一呢!街谈巷议都说太平公主让胡僧慧范多方拉拢这些人,诳骗惑乱陛下。臣担心这样下去会积小恶而成大祸。”唐睿宗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柳泽是柳亨的孙子。

  [9]左、右万骑与左、右羽林为北门四军,使葛福顺等将之。

  [9]以左、右万骑军和左、右羽林军为北门四军,唐睿宗派葛福顺等人统率这些禁卫军。

  [10]三月,以宋王成器女为金山公主,许嫁突厥默啜。

  [10]三月,唐睿宗封宋王李成器之女为金山公主,将她许配给突厥可汗默啜。

  [11]夏,四月,甲申,宋王成器让司徒;许之,以为太子宾客。以韦安石为中书令。

  [11]夏季,四月,甲申(初九),宋王李成器请求辞去司徒一职,唐睿宗答应了他的要求,任命他为太子宾客。任命韦安石为中书令。

  [12]上召群臣三品以上,谓曰:“朕素怀澹泊,不以万乘为贵,曩为皇嗣,又为皇太弟,皆辞不处。今欲传位太子,何如?”群臣莫对。太子使右庶子李景伯固辞,不许。殿中侍御史和逢尧附太平公主,言于上曰;“陛下春秋未高,方为四海所依仰,岂得遽尔!”上乃止。

  [12]唐睿宗召见三品以上官员,对他们说:“朕一向恬淡寡欲,并不以天子的尊位为贵,当初任皇嗣以及中宗时作皇太弟,都坚决地推辞掉了。现在朕打算把皇位传给皇太子,你们认为怎么样!”在场的大臣们都没有回答。太子李隆基让右庶子李景伯出面坚决推辞,唐睿宗没有同意。殿中侍御史和逢尧向来依附太平公主,便对唐睿宗说道:“陛下年纪还不很老,正是被天下人依靠景仰的时候,怎么能急急忙忙地禅位于皇太子呢!”唐睿宗这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戊子,制:“凡政事皆取太子处分。其军旅死刑及五品已上除授,皆先与太子议之,然后以闻。”

  戊子(十三日),唐睿宗发布制命:“所有朝廷政务,一律由皇太子负责处理。涉及军旅重事、死刑的审核以及对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命,都要先与皇太子商议,然后再上奏。”

  [13]辛卯,以李日知守侍中。

  [13]辛卯(十六日),唐睿宗任命李日知守侍中。

  [14]壬寅,赦天下。

  [14]壬寅(二十七日),唐睿宗下诏大赦天下。

  [15]五月,太子请让位于宋王成器;不许。请召太平公主还京师;许之。

  [15]五月,太子李隆基请求将太子之位让给宋王李成器,唐睿宗没有同意。太子又请求将太平公主召回京师。唐睿宗表示回意。

  [16]庚戌,制:“则天皇后父母坟仍旧为昊陵、顺陵,量置官属。”太平公主为武攸暨请之也。

  [16]庚戌(初六),唐睿宗颁下制命:“将则天皇后父母的坟墓恢复为昊陵、顺陵,并且酌情设置官署掌管陵园事务。”这是由于太平公主为武攸暨向唐睿宗作了请求的缘故。

  [17]辛酉,更以西城为金仙公主,隆昌为玉真公主,各为之造观,逼夺民居甚多,用功数百万。右散骑常侍魏知古、黄门侍郎李义谏,不听。

  [17]辛酉(十七日),唐睿宗将西城公主改封为金仙公主,将隆昌公主改封为玉真公主,并且为她们分别建造了金仙观和玉真观,强占了很多居民的住宅,工程耗费达数百万钱之多。右散骑常侍魏知古和黄门侍郎李进谏阻止,但唐睿宗没有采纳。

  [18]壬戌,殿中监窦怀贞为御史大夫、同平章事。

  [18]壬戌(十八日),唐睿宗任命殿中监窦怀贞为御史大夫、同平章事。

  [19]僧慧范恃太平公主势,逼夺民产,御史大夫薛谦光与殿中侍御史慕容奏弹之。公主诉于上,出谦光为岐州刺史。

  [19]胡僧慧范倚仗着太平公主的权势,qiǎo取豪夺平民百姓的财产,御史大夫薛谦光和殿中侍御史慕容上奏弹劾他。太平公主向唐睿宗诉说了自己对他们的不满,唐睿宗便将薛谦光外放为岐州刺史。

  [20]时遣使按察十道,议者以山南所部阔远,乃分为东西道;又分陇右为河西道。六月,壬午,又分天下置汴、齐、兖、魏、冀、并、蒲、、泾、秦、益、绵、遂、荆、岐、通、梁、襄、扬、安、闽、越、洪、潭二十四都督,各纠察所部刺史以下善恶,惟洛及近畿州不隶都督府。太子右庶子李景伯、舍人卢等上言:“都督专杀生之柄,权任太重,或用非其人,为害不细。今御史秩卑望重,以时巡察,奸宄自禁。”其后竟罢都督,但置十道按察使而已。

  [20]这时唐睿宗分遣使者赴全国十道巡视考察,有人认为山南道所辖区域太广,于是将山南道分为东西两道;又从陇右道中分出河西道。六月,壬午(初八),唐睿宗又下诏在全国分置汴、齐、兖、魏、冀、并、蒲、、泾、秦、益、绵、遂、荆、岐、通、梁、襄、扬、安、闽、越、洪、潭二十四都督,负责纠举检察所辖区域内州县官吏的善恶得失,只有洛州以及京畿各州不隶属于都督府。太子右庶子李景伯、太子舍人卢等人进言说:“都督独掌生杀大权,权势太重,如果任用了不称职的人,那么所造成的危害就太严重了。现在御史的品位俸禄都很卑微,但是声望都很高,陛下派他们按时巡察地方,为非作歹之徒自然不敢横行。”后来终于罢去所有新置的都督,只是设置了十道按察使而已。

  [21]秋,七月,癸巳,追复上官昭容,谥曰惠文。

  [21]秋季,七月,癸巳(二十日),唐睿宗下诏追复上官昭容的职位,赠谥号为惠文。

  [22]乙卯,以高祖故宅枯柿复生,赦天下。

  [22]乙卯(疑误),由于唐高祖李渊旧宅中早已枯死的柿子树又重新发芽的缘故,唐睿宗下诏大赦天下。

  [23]己巳,以右御史大夫解琬为朔方大总管。琬考按三城戍兵,奏减十万人。

  [23]己巳(疑误),唐睿宗任命右台御史大夫解琬为朔方道大总管。解琬在对三受降城的防务作了具体考察之后,上奏唐睿宗,请求将该地的戍卒减少十万人。

  [24]庚午,以中书令韦安石为左仆射兼太子宾客、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平公主以安石不附己,故崇以虚名,实去其权也。

  [24]庚午(疑误),唐睿宗任命中书令韦安石为左仆射兼太子宾客、同中书门下三品。由于太平公主认为韦安石拒绝趋附自己,所以用一些虚衔来表示对他的尊崇,实际上是借此削夺他的实权。

  [25]九月,庚辰,以窦怀贞为侍中。怀贞每退朝,必诣太平公主第。时修金仙、玉真二观,群臣多谏,怀贞独劝成之,身自督役。时人谓怀贞前为皇后阿,今为公主邑司。

  [25]九月,庚辰(初八),唐睿宗任命窦怀贞为侍中。窦怀贞每次退朝后,都要到太平公主家里去。当时正在修建金仙、玉真二观,群臣纷纷谏阻,只有窦怀贞一个人对这项工程表示坚决支持,并且亲自监督服劳役的民夫。所以当时的人们都说窦怀贞先是作韦皇后的阿,现在又作了公主的邑司。

  [26]冬,十月,甲辰,上御承天门,引韦安石、郭元振、窦怀贞、李日知、张说宣制,责以“政教多阙,水旱为灾,府库益竭,僚吏日滋;虽朕之薄德,亦辅佐非才。安石可左仆射、东都留守,元振可吏部尚书,怀贞可左御史大夫,日知可户部尚书,说可左丞,并罢政事。”以吏部尚书刘豳求为侍中,右散骑常侍魏知古为左散骑常侍,太子詹事崔为中书侍郎,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陆象先同平章事。皆太平公主之志也。

  [26]冬季,十月,甲辰(初三),唐睿宗驾临承天门,对应召而来的韦安石、郭元振、窦怀贞、李日知、张说等大臣宣布制命,责备他们说:“当今朝廷的刑赏与教化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各地水旱成灾,国库储备日趋枯竭,官吏日益增多,这些现象固然是朕德行浅薄所致,但也与诸位辅佐大臣不称职有关。从现在起韦安石担任尚书左仆射、东都留守,郭元振担任吏部尚书,窦怀贞担任左台御史大夫,李日知担任户部尚书,张说担任尚书左丞,一律免去宰相职务。”任命吏部尚书刘幽求为侍中;任命右散骑常侍魏知古为左散骑常侍,太子詹事崔为中书侍郎,二人同时都任同中书门下三品;此外,任命中书侍郎陆象先为同平章事。对上述官员的任免都是根据太平公主的意志而作出的。

  象先清净寡欲,言论高远,为时人所重。私侍太平公主,公主欲引以为相,请与象先同升,公主不可,曰:“然则亦不敢当。”公主乃为之并言于上,上不欲用,公主涕泣以请,乃从之。

  陆象先一向清心寡欲,言辞议论高妙玄远,受到当时人的推崇。崔私下里服侍太平公主,公主打算将他提拔为宰相,崔请求与陆象先一起提拔,太平公主不同意,崔说:“如果陆象先不能作宰相的话,那么我崔也不敢作这个宰相。”太平公主只得请求唐睿宗将两人一同任命为宰相。唐睿宗不想用崔为相,太平公主流着眼泪请求,唐睿宗才同意。

  [27]右补阙辛替否上疏,以为:“自古失道破国亡家者,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臣请以陛下所目睹者言之。太宗皇帝,陛下之祖也,拨乱返正,开基立极;官不虚授,则无枉费;不多造寺观而有福,不多度僧尼而无灾,天地垂,风雨时若,粟帛充溢,蛮夷率服,享国久长,名高万古。陛下何不取而法之!中宗皇帝,陛下之兄,弃祖宗之业,徇女子之意;无能而禄者数千人,无功而封者百余家;造寺不止,费财货者数百亿,度人无穷,免租庸者数十万,所出日滋,所入日寡;夺百姓口中之食以养贪残,剥万人体上之衣以涂土木,于是人怨神怒,众叛亲离,水旱并臻,公私俱罄,享国不永,祸及其身。陛下何不惩而改之!自顷以来,水旱相继,兼以霜蝗,人无所食,未闻赈恤,而为二女造观,用钱百余万缗。陛下岂可不计当今府库之蓄积有几,中外之经费有几,而轻用百余万缗,以供无用之役乎!陛下族韦氏之家而不去韦氏之恶,忍弃太宗之法,不忍弃中宗之政乎!且陛下与太子当韦氏用事之时,日夕忧危,切齿于群凶;今幸而除之,乃不改其所为,臣恐复有切齿于陛下者也。然则陛下又何恶于群凶而诛之!昔先帝之怜悖逆也,宗晋卿为之造第,赵履温为之葺园,殚国财,竭人力,第成不暇居,园成不暇游,而身为戮没。今之造观崇侈者,必非陛下、公主之本意,殆有宗、赵之徒从而劝之,不可不察也。陛下不停斯役,臣恐人之愁怨,不减前朝之时。人人知其祸败而口不敢言,言则刑戮随之矣。韦月将、燕钦融之徒,先朝诛之,陛下赏之,岂非陛下知直言之有益于国乎!臣今所言,亦先朝之直也,惟陛下察之。”上虽不能从,而嘉其切直。

  [27]右补阙辛替否上疏认为:“自古以来,因为君主无道而导致国破家亡的教训,实在是耳闻不如目睹,口说不如亲身经历。请允许臣根据陛下亲眼目睹的事实来阐明道理。太宗皇帝是陛下的祖父,他使乱世纳入正轨,开创了大唐的基业,树立了中正的准则;他既不白白地把官爵俸禄赠送给任何人,也从不浪费国家的资财;他并不广建寺观,却有福分,他也没有更多地剃度僧尼,却没有灾祸,得到皇天后土的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周边各蛮夷部落纷纷入朝进贡,在位的时间也很长久,受到千秋万代的景仰。陛下为什么不效法太宗皇帝呢?中宗皇帝是陛下的兄长,不以祖宗基业为重,一味顺从妇道人家的无理要求;没有才能却食取俸禄者达数千人,没有功劳而赐给封户的有一百余家;没有止境地营建寺庙,耗费钱财达数百亿之巨,剃度僧尼无数,不交纳租庸的人达数十万之多,府库支出日益增加,财政收入却一天天地减少;为供养贪得无厌的邪恶之徒不惜夺走百姓口中之食,为大兴土木雕梁画柱之用不惜剥掉黎民身上之衣,从而造成神人共怨,众叛亲离的严重后果,水旱天灾纷至沓来,公私财用同时告罄,不但自己在位时间无法长久,甚至还遭遇被弑身死的惨痛结局。陛下为什么不能以此为戒,立即改正错误呢!自从陛下即位之后,近期内水旱灾害接连不断,再加上霜冻蝗虫的危害,百姓口中无食,却不曾听说陛下开仓赈济灾民,但陛下为两个女儿营建道观,却不惜耗资一百多万缗。陛下怎么可以不考虑当今国库中的资财到底有多少,朝廷外所需经费又是多少,就轻易地拿出一百多万缗,来供给于国计民生没有任何用处的工程支出呢!陛下诛灭了韦氏的家族,但没有除去韦氏的恶行,难道忍心抛弃太宗的法度,却不忍心抛弃中宗的弊政吗?再说陛下与太子在韦氏集团专擅朝政之际,没日没夜地为大唐宗庙社稷和自己的身家性命担忧,对奸臣切齿痛恨,现在幸亏铲除了奸党,却不能改变他们当初的所作所为,臣担心会重新出现对陛下切齿痛恨的人。如果这样的话,陛下当初又为什么要痛恨群凶并将他们诛杀殆尽呢!当初中宗皇帝喜爱悖逆庶人,宗晋卿便为她建造私宅,赵履温便为她整治园林。在耗尽了国家资财,用尽了民力之后,新建的私宅还没有来得及居住,修好的园林也没来得及游玩,悖逆庶人就被杀死。现在营建道观,如此追求奢侈豪华,一定不会是陛下和金仙、玉真二位公主的本意,大概是因为有像宗晋卿和赵履温这样的奸臣从中推波助澜,陛下对此不可不多加留意。如果陛下不能中止这项工程的营建,臣担心百姓的怨恨之心,不会比中宗时期减少。现在每个人都明白必将造成巨大的祸患,却没有一个人敢于直言规谏,是因为担心一旦说出来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像韦月将、燕钦融这样的忠臣义士,被先朝诛杀,陛下给予他们很高的奖赏,难道不是因为陛下深知直言进谏有利于国家吗!臣今天所说的,也像先朝的直言一样,希望陛下能够体察到这一点。”唐睿宗虽然未能采纳他的建议,却也对他的恳切直率大加赞赏。

  [28]御史中丞和逢尧摄鸿胪卿,使于突厥,说默啜曰:“处密、坚昆闻可汗结婚于唐,皆当归附。可汗何不袭唐冠带,使诸胡知之,岂不美哉!”默啜许诺,明日,头、衣紫衫,南向再拜,称臣,遣其子杨我支及国相随逢尧入朝,十一月,戊寅,至京师。逢尧以奉使功,迁户部侍郎。

  [28]御史中丞和逢尧代理鸿胪卿职务,出使突厥,劝说默啜道:“处密、坚昆等部落听说可汗与大唐公主结婚的消息后,都会率众归附的。可汗为什么不穿戴大唐的服饰,让各部落的人都知道这件事,这样不是很好吗!”默啜表示同意这样做。第二天,默啜头戴头,身穿紫色朝服,面向南方拜了两拜,向大唐皇帝称臣,并派遣他的儿子杨我支及国相跟着和逢尧一道入朝,十一月,戊寅(初八),一行人抵达京师。和逢尧因奉命出使有功,被唐睿宗任命为户部侍郎。

  [29]壬辰,令天下百姓二十五入军,五十五免。

  [29]壬辰(二十二日),唐睿宗下令天下百姓自二十五岁起须服兵役,五十五岁以上者免除兵役。

  [30]十二月,癸卯,以兴昔亡可汗阿史那献为招尉十姓使。

  [30]十二月,癸卯(初三),唐睿宗任命兴昔亡可汗阿史那献为招慰十姓使。

  [31]上召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问以阴阳数术,对曰:“道者,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安肯劳心以学术数乎!”上曰:“理身无为则高矣,如理国何?”对曰:“国犹身也,顺物自然而心无所私,则天下理矣。”上叹曰:“广成之言,无以过也。”承祯固请还山,上许之。

  [31]唐睿宗召见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向他请教关于阴阳术数的学问,司马承祯回答说:“所谓‘道’,应当是损之又损,以至于达到无为的境界,我怎么肯耗费心力去研究阴阳术数的学问呢!”唐睿宗又问道:“对于修身养性来说,无为是最高的境界,那么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呢?”司马承祯回答说:“治理国家与修身养性道理一样,只要能够做到顺乎世间万物发展的自然之理,内心之中没有任何私心杂念,那么国家就可以趋于大治。”唐睿宗感慨地说:“广成子所说的话,没有人可以超过。”司马承祯坚决请求返回天台山,唐睿宗同意了他的要求。

  尚书左丞卢藏用指终南山谓承祯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天台!”承祯曰:“以愚观之,此乃仕宦之捷径耳!”藏用尝隐终南,则天时征为左拾遗,故承祯言之。

  尚书左丞卢藏用用手指着终南山对司马承祯说道:“这里面就有很多出家隐居的好地方,您何必一定要回到天台山呢!”司马承祯回答说:“在我看来,这终南山不过是入世作官的捷径罢了!”由于卢藏用曾在终南山隐居,武则天时期被征辟为左拾遗,所以司马承祯这样回答他。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上先天元年(壬子、712)

  唐玄宗先天元年(壬子,公元712年)

  [1]春,正月,辛巳,睿宗祀南郊,初因谏议大夫贾曾议舍祭天地。曾,言忠之子也。

  [1]春季,正月,辛巳(十一日),唐睿宗到南郊合祭天地,这是首次采用谏议大夫贾曾提出的建议。贾曾是贾言忠的儿子。

  [2]戊子,幸东,耕藉田。

  [2]戊子(十八日),唐睿宗到水东面,亲耕藉田。

  [3]己丑,赦天下;改元太级。

  [3]己丑(十九日),唐睿宗下诏大赦天下,并改年号为太极。

  [4]乙未,上御安福门,宴突厥杨我支,以金山公主示之;既而会上传位,婚竟不成。

  [4]乙未(二十五日),唐睿宗在安福门设宴款待突厥可汗默啜之子杨我支,把金山公主叫出来让他看了看;不久就赶上唐睿宗将帝位传给太子李隆基,因而这桩婚姻终于没有结成。

  [5]在左御史大夫窦怀贞、户部尚书岑羲并同中书门下三品。

  [5]唐睿宗任命左台御史大夫窦怀贞、户部尚书岑羲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6]二月,辛酉,废右御史台。

  [6]二月,辛酉(二十二日),唐睿宗下诏撤消右御史台。

  [7]蒲州刺史萧至忠自托于太平公主,公主引为刑部尚书。华州刺史蒋钦绪,其妹夫也,谓之曰:“如子之才,何忧不达!勿为非分妄求。”至忠不应。钦绪退,叹曰:“九代卿族,一举灭之,可哀也哉!”至忠素有雅望,尝自公主第门出,遇宋,曰:“非所望于萧君也。”至忠笑曰:“善乎宋生之言!”遽策马而去。

  [7]蒲州刺史萧至忠主动投靠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举荐他当刑部尚书。萧至忠的妹夫华州刺史蒋钦绪对他说:“凭您的才学,何必担心日后不能飞黄腾达!最好不要作非分之想,钻营求官。”萧至忠听过之后没有作声。蒋钦绪回去之后感叹道:“萧至忠九代望门,至此一朝族灭,实在是可悲呀!”萧至忠一向具有美好的声望,他曾经有一次在从太平公主家里出来时与宋相遇,宋说:“这不是我对您所期望的。”萧至忠讪笑道:“宋生说得很对!”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催马离去。

  [8]幽州大都督薛讷镇幽州二十余年,吏民安之,未尝举兵出塞,虏亦不敢犯。与燕州刺史李有隙,毁之于刘幽求,幽求荐左羽林将军孙代之。三月,丁丑,以为幽州大都督,徙讷为并州长史。

  [8]幽州大都督薛讷镇守幽州二十余年,当地吏民安居乐业,薛讷从未发兵出塞寻衅,胡虏也不敢入关进犯。由于薛讷与燕州刺史李之间有矛盾,所以李向刘幽求诋毁薛讷,刘幽求便推荐左羽林将军孙取代了薛讷的职务。三月,丁丑(初八),唐睿宗任命孙为幽州大都督,改任薛讷为并州长史。

  [9]夏,五月,益州獠反。

  [9]夏季,五月,益州獠族部落反叛。

  [10]戊寅,上祭北郊。

  [10]戊寅(初十),唐睿宗到北郊祭祀。

  [11]辛巳,赦天下,改元延和。

  [11]辛巳(十三日),唐睿宗下诏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延和。

  [12]六月,丁未,右散骑常侍武攸暨卒,追封定王。

  [12]六月,丁未(初九),右散骑常侍武攸暨去世,被追封为定王。

  [13]上以节愍太子之乱,岑羲有保护之功,癸丑,以羲为侍中。

  [13]由于岑羲在节愍太子李重俊的事变中,保护唐睿宗有功,唐睿宗于癸丑(十五日)任命他为侍中。

  [14]庚申,幽州大都督孙与奚酋李大战于冷陉,全军覆没。

  [14]庚申(二十二日),幽州大都督孙在冷陉与奚族酋长李大交战,全军覆没。

  是时,帅左骁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发兵二万、骑八千,分为三军,以袭奚、契丹。将军乌可利谏曰:“道险而天热,悬军远袭,往必败。”曰:“薛讷在边积年,竟不能为国家复营州。今乘其无备,往必有功。”使楷洛将骑四千前驱,遇奚骑八千,楷洛战不利。怯懦,不敢救,引兵欲还,虏乘之,唐兵大败。阻山为方陈以自固,大使谓曰:“朝廷既与我和亲,今大军何为而来?”曰:“吾奉敕来招尉耳。楷洛不禀节度,辄与汝战,请斩以谢。”大曰:“若然,国信安在?”悉敛军中帛,得万余段,并紫袍、金带、鱼袋以赠之。大曰:“请将军南还,勿相惊扰。”将士惧,无复部伍,虏追击之,士卒皆溃。、以悌为虏所擒,献于突厥,默啜皆杀之;楷洛、可利脱归。

  当时,孙统帅左骁卫将军李楷洛和左威卫将军周以悌,调集步卒二万、骑兵八千,分为三军,袭击奚和契丹。将军乌可利劝阻他说:“道路险阻,天气炎热,孤军深入敌境,进行长途奔袭,一定要打败仗的。”孙说:“薛讷任边镇守将达二十余年之久,竟然不能为国家收复营州。现在我们乘其不备率兵前往,一定能获得成功。”孙派李楷洛率领四千骑兵为前锋,李楷洛与奚族的八千骑兵相遇并交战,唐军失利。孙畏敌如虎,竟不敢发兵相救,反而想率部回撤,奚军乘胜追击,唐军惨败,孙依山布成方阵力求自保。李大派遣使者前来向孙质问道:“朝廷既然与我们和亲,您为什么还要率领大军到这里来呢?”孙回答说:“我只不过是奉敕前来招抚慰问罢了。李楷洛不服从我的调遣,与你们交战,请允许我将他斩首,向你们谢罪。”李大又问:“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唐国的符信在哪里?”孙把军中携带的所有绢帛搜集到一起,共计一万余段,连同大小将官的紫袍、金带、鱼带,统统交给了李大。李大说:“请将军回到南边去,不要再到这里来骚扰了。”唐军将士十分惊惧,南撤的军队再也没有任何队形,奚军又乘机相攻,因而溃不成军。孙和周以悌被奚人俘获,奚人又将他们献给突厥,突厥可汗默啜将两人杀死。李楷洛和乌可利逃回唐朝境内。

  [15]秋,七月,彗星出西方,经轩辕入大微,至于大角。

  [15]秋季,七月,彗星出现在西方,经过轩辕星进入太微垣,到达大角星。

  [16]有相者谓同中书门下三品窦怀贞曰:“公有刑厄。”怀贞惧,请解官为安国寺奴;敕听解官。乙亥,复以怀贞为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平章军国重事。

  [16]有个看相的人对同中书门下三品窦怀贞说:“您将有刑狱之灾。”窦怀贞非常害怕,上表请求解除官职,去作安国寺的寺奴。唐睿宗降敕照准。乙亥(初八),唐睿宗又任命窦怀贞为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平章军国重事。

  [17]太平公主使术者言于上曰:“彗所以除旧布新,又帝座及心前星皆有变,皇太子当为天子。”上曰:“传德避灾,吾志决矣。”太平公主及其党皆力谏,以为不可,上曰:“中宗之时,群奸用事,天变屡臻。朕时请中宗择贤子立之以应灾异,中宗不悦,朕忧恐数日不食。岂可在彼则能劝之,在己则不能邪!”太子闻之,驰入见,自投于地,叩头请曰:“臣以微功,不次为嗣,惧不克堪,未审陛下遽以大位传之,何也?”上曰:“社稷所以再安,吾之所以得天下,皆汝力也。今帝座有灾,故以授汝,转祸为福,汝何疑邪!”太子固辞。上曰:“汝为孝子,何必待柩前然后即位邪!”太子流涕而出。

  [17]太平公主指使一个懂天文历法的人向唐睿宗进言说:“彗星的出现标志着将要除旧布新,再说位于天市垣内的帝座以及心前星均有变化,所主之事乃是皇太子应当登基即位。”唐睿宗说:“将帝位传给有德之人,以避免灾祸,我的决心已定。”太平公主和她的同伙们都极力谏阻,认为这样做不行,唐睿宗说:“中宗皇帝在位时,一群奸佞小人专擅朝政,上天屡次用灾异来表示警告。朕当时请求中宗选择贤明的儿子立为皇帝以避免灾祸,但中宗很不高兴,朕也因此而担忧恐惧以至于几天吃不下饭。朕怎么能够对中宗可以劝他禅位,对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呢!”太子李隆基知道这个消息后,赶忙入宫朝见,跪在地上边叩头边说:“臣因尺寸之功,就被破格立为皇嗣,即使是做太子还担心无法胜任,陛下又突然要将帝位传给臣,不清楚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唐睿宗对太子说:“大唐的宗庙社稷之所以再次安然无恙,我之所以能够君临天下,都是由于你立下大功。现在帝座星有灾异出现,所以我将帝位禅让给你,以便能转祸为福,你还有什么可疑惑的呢!”太子李隆基还是坚决推辞不受。唐睿宗说:“你是一个孝子,为什么非要等到站在我的灵柩前才能即皇帝之位呢!”太子只好流着眼泪走了出来。

  壬辰,制传位于太子,太子上表固辞。太平公主劝上虽传位,犹宜自总大政。上乃谓太子曰:“汝以天下事重,欲朕兼理之邪!昔舜禅禹,犹亲巡狩,朕虽传位,岂忘家国!其军国大事,当兼省之。”

  壬辰(二十五日),唐睿宗颁发制命,决定将帝位传给太子李隆基,太子上表坚决推辞。太平公主劝说唐睿宗,最好在禅让之后,还要亲自执掌朝政大事。于是唐睿宗对太子说:“你是不是觉得国家事务十分繁重,要让朕帮你处理一些事务呢?想当初唐尧将帝位禅让给虞舜后,还要亲自到各地去巡视,现在朕虽然将帝位传给了你,哪里就能对家国之事漠不关心呢!此后凡有军国大事,朕还是会参予处理的。”

  八月,庚子,玄宗即位,尊睿宗为太上皇。上皇自称曰朕,命曰诰,五日一受朝于太极殿。皇帝自称曰予,命曰制、敕,日受朝于武德殿。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决于上皇,余皆决于皇帝。

  八月,庚子(初三),唐玄宗即皇帝位,将唐睿宗尊奉为太上皇。太上皇自称为“朕”,所发布的命令称为“诰”,每五天一次在太极殿接受群臣朝见。皇帝自称为“予”,所发布的命令称为“制”、“敕”,每天都在武德殿接受群臣朝见。凡涉及到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以及重大的刑狱政务由太上皇决定,其余政务均由皇帝决断。

  [18]壬寅,上大圣天后尊号曰圣帝天后。

  [18]壬寅(初五),朝廷为大圣天后武则天上尊号为圣帝天后。

  [19]甲辰,赦天下,改元。

  [19]甲辰(初七),唐玄宗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先天。

  [20]乙巳,于州北置渤海军,恒、定州境置恒阳军,妫、蔚州境置怀柔军,屯兵五万。

  [20]乙巳(初八),唐玄宗决定在州以北设置渤海军,在恒州、定州一带设置恒阳军,在妫州、蔚州境内设置怀柔军,驻扎五万军队。

  [21]丙午,立妃王氏为皇后;以后父仁皎为太仆卿。仁皎,下人也。戊申,立皇子许昌王嗣直为郯王,真定王嗣谦为郢王。

  [21]丙午(初九),唐玄宗下诏将妃子王氏立为皇后;将皇后王氏之父王仁皎任命为太仆卿,五仁皎是下人。戊申(十一日),唐玄宗又下诏将皇子许昌王李嗣直封为郯王,将真定王李嗣谦封为郢王。

  [22]以刘幽求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魏知古为侍中,崔为检校中书令。

  [22]朝廷任命刘幽求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魏知古为侍中,崔为检校中书令。

  [23]初,河内人王琚预于王同皎之谋,亡命,佣书于江都。上之为太子也,琚还长安,选补诸暨主簿,过谢太子。琚至廷中,故徐行高视,宦者曰:“殿下在帘内。”琚曰:“何谓殿下?当今独有太平公主耳!”太子遽召见,与语,琚曰:“韦庶人弑逆,人心不服,诛之易耳。太平公主,武后之子,凶猾无比,大臣多为之用,琚窃忧之。”太子引与同榻坐,泣曰:“主上同气,唯有太平,言之恐伤主上之意,不言为患日深,为之奈何?”琚曰:“天子之孝,异于匹夫,当以安宗庙社稷为事。盖主,汉昭帝之姊,自幼供养,有罪犹诛之。为天下者,岂顾小节!”太子悦曰:“君有何艺,可以与寡人游?”琚曰:“能飞炼、恢嘲。”太子乃奏为詹事府司直,日与游处,累迁太子中舍人;及即位,以为中书侍郎。

  [23]当初河内人王琚参预了王同皎等人谋杀武三思的谋画,事发后亡命出逃,在江都以代他人抄书为生。唐玄宗被立为太子以后,王琚回到了长安,被选拔任命为诸暨县主簿,上东宫去拜谢李隆基。王琚走上殿廷之后,故意走得很慢,视线也放得很高,宦官说:“殿下在帘子内。”王琚说:“什么殿下不殿下的?当今只有一个太平公主!”太子听后马上召见他,并与他谈话,王琚说:“先前韦庶人弑帝为逆,人心不服,杀掉她是件容易事。太平公主是武后的女儿,再加上她无比的凶狠狡猾,大臣们大多秉承她的旨意办事,我对此十分担忧。”太子拉他与自己同坐在一张榻上,流着眼泪对他说:“现在父皇的兄弟姊妹中,就只有一位太平公主了,如果把这些事禀告父皇的话,恐怕会让他老人家伤心,可如果不去禀告,又担心她所造成的危害会越来越严重,这可怎么办呢?”王琚回答说:“天子所讲究的孝道,与平民百姓不同,应当考虑的是宗庙社稷的安危。盖主是汉昭帝的姐姐,将昭帝从小养大,有了罪也还是要杀掉。治理天下的人,怎么能顾及小节呢!”太子很高兴地问他:“您有什么本事可以和寡人在一起呢?”王琚回答说:“我既擅长炼丹,又能诙谐嘲谑。”于是太子奏请唐睿宗将王琚任命为詹事府司直,每天与他交往相处,并逐渐将他提拔为太子中舍人;等到太子即位之后,又任命他为中书侍郎。

  是时,宰相多太平公主之党,刘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谋以羽林兵诛之,使密言于上曰:“窦怀贞、崔、岑羲皆因公主得进,日夜为谋不轻。若不早图,一旦事起,太上皇何以得安!请速诛之。臣已与幽求定计,惟俟陛下之命。”上深以为然。泄其谋于侍御史邓光宾,上大惧,遽列上其状。丙辰,幽求下狱。有司奏:“幽求等离间骨肉,罪当死。”上为言幽求有大功,不可杀。癸亥,流幽求于封州,张于峰州,光宾于绣州。

  这时,宰相大多数是太平公主的党羽,刘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谋划调集羽林兵将他们一网打尽,并让张秘密地对唐玄宗说:“窦怀贞、崔、岑羲等人都是依仗太平公主才爬上宰相职位的,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策划如何作乱。如果陛下不早点除掉他们,一旦事变突然发生,太上皇怎么能平安呢!请快些诛杀他们。臣已经与刘幽求定好了计策,就只等陛下下命令了。”唐玄宗认为他说得很对。但事后张将这一计谋泄露给了侍御史邓光宾,唐玄宗知道以后十分害怕,急忙将刘幽求等人的罪状开列出来上奏了太上皇。丙辰(十九日),刘幽求被逮捕下狱。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上奏道:“刘幽求挑拨离间陛下骨肉,应当判处死刑。”唐玄宗又为刘幽求等人向太上皇求情,说刘幽求为大唐朝廷立过大功,不能判处死刑。癸亥(二十六日),唐睿宗将刘幽求流放到封州,将张流放到峰州,将邓光宾流放到州。

  初,崔为襄州刺史,密与谯王重福通书,重福遗之金带。重福败,当死,张说、刘幽求营护得免。既而附太平公主,与公主谋罢说政事,以左丞分司东都。及幽求流封州,讽广州都督周利贞,使杀之。桂州都督王知其谋,留幽求不遣。利贞屡移牒索之,不应,利贞以闻。屡逼,使遣幽求,幽求谓曰:“公拒执政而保流人,势不能全,徒仰累耳。”固请诣广州,曰:“公所坐非可绝于朋友者也。因公获罪,无所恨。”竟逗遛不遣。幽求由是得免。

  起初,崔在作襄州刺史时,曾给谯王李重福秘密写信,李重福也曾将金带送给他。李重福起兵失败后,崔是应该被判处死刑,由于张说和刘幽求的多方保护才得以免死。不久以后崔便投靠了太平公主,与太平公主谋划罢免了张说的宰相职务,将他降为尚书左丞并派往设在东都洛阳的中央官署任职。等刘幽求被流放到封州以后,崔暗示广州都督周利贞杀掉刘幽求。桂州都督王得知这一阴谋以后,便将刘幽求扣留在自己手里,不往广州发送。周利贞屡次发出索要刘幽求的公文,王都不予理睬,周利贞便将此事上奏给了朝廷。崔屡次催逼王,让他遣送刘幽求。刘幽求对王说:“您违抗当权宰相的命令而保护一个被流放的人,势必无法保全,只不过是让您受牵连罢了。”于是坚决地请求王放他到广州去,王向他解释说:“您所犯的罪过还不至于让朋友与你绝交。我王为国家的事而获罪,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最终还是一直将刘幽求留在桂州,没有遣送到广州。刘幽求因此而得以幸免。

  [24]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24]九月,丁卯朔(初一),出现日食。

  [25]辛卯,立皇子嗣升为陕王。嗣升母杨氏,士达之曾孙也。王后无子,母养之。

  [25]辛亥(二十五日),唐玄宗将皇子李嗣升立为陕王。李嗣升的母亲杨氏,是隋朝纳言杨士达的曾孙女。由于王皇后没有亲生儿子,所以像母亲一样地抚养他。

  [26]冬,十月,庚子,上谒太庙,赦天下。

  [26]冬季,十月,庚子(初四),唐玄宗到太庙谒见列祖列宗,颁敕大赦天下。

  [27]癸卯,上幸新丰,猎于骊山之下。

  [27]癸卯(初七),唐玄宗到新丰,在骊山脚下狩猎。

  [28]辛酉,沙陀金山遣使入贡。沙陀者,处月之别种也,姓朱邪氏。

  [28]辛酉(二十五日),西域沙陀金山派遣使者入朝进献贡品。沙陀是处月族的一个别支,姓朱邪氏。

  [29]十一月,乙酉,奚、契丹二万骑寇渔阳,幽州都督宋闭城不出,虏大掠而去。

  [29]十一月,乙酉(二十日),奚与契丹合兵二万人进犯渔阳,幽州都督宋关闭城门,没有出城迎战,奚与契丹大肆掳掠之后撤军。

  [30]上皇诰遣皇帝巡边,西自河、陇,东及燕、蓟,选将练卒。甲午,以幽州都督宋为左军大总管,并州长史薛讷为中军大总管,朔方大总管、兵部尚书郭元振为右军大总管。

  [30]太上皇唐睿宗发布诰命,派唐玄宗出巡边境,巡视的地区西自河、陇,东到燕、蓟,巡行中将选择将帅、训练士卒。甲午(二十九日),唐玄宗任命幽州都督宋为左军大总管,并州长史薛讷为中军大总管,朔方大总管、兵部尚书郭元振为右军大总管。

  [31]十二月,刑部尚书李日知请致仕。

  [31]十二月,刑部尚书李日知请求退休。

  日知在官,不行捶挞而事集。刑部有令史,受敕三日,忘不行。日知怒,索杖,集群吏欲捶之,既而谓曰:“我欲捶汝,天下人必谓汝能撩李日知嗔,受李日知仗,不得比于人,妻子亦将弃汝矣。”遂释之。吏皆感悦,无敢犯者,脱有稽失,众共谪之。

  李日知在担任刑部尚书职务时,从来不用刑杖责打误事的官吏,但刑部的各项任务也都能够圆满地完成。曾经有一位令史在接到皇帝敕令三天后,竟然忘记去贯彻执行。李日知十分生气,派人找出刑杖,然后集合所有的官吏,准备责打他,过了一会却又说道:“我如果下令责打你,天下人一定要说你能够惹我李日知生气,再说因延误公务而受到我李日知的杖责,与受到别人的责罚不同,恐怕连你的老婆孩子也要抛弃你了。”于是便放过了他这一次。所有的官吏都非常感动,从此再也没有人敢于违犯规章,一旦有谁出现稽误失职行为,所有的人都会一起谴责他。

开元元年(癸丑、713)

  开元元年(癸丑,公元713年)

  [1]春,正月,乙亥,诰:“卫士自今二十五入军,五十免;羽林飞骑并以卫士简补。”

  [1]春季,正月,乙亥(十一日),太上皇唐睿宗颁布诰命:“从现在起卫士自二十五岁起服役,五十岁免于服役;羽林军飞骑都从卫士中选拔补充。”

  [2]以吏部尚书萧至忠为中书令。

  [2]朝廷任命吏部尚书萧至忠为中书令。

  [3]皇帝巡边改期,所募兵各散遣,约八月复集,竟不成行。

  [3]玄宗皇帝巡视边地的行期有所变动,各地所召募的士卒都各自遣返,约定好到八月份再集结,但玄宗皇帝最终未能成行。

  [4]二月,庚子夜,开门然灯,又追作去年大,大合伎乐。上皇与上御门楼临观,或以夜继昼,凡月余。左拾遗华阴严挺之上疏谏,以为:“者因人所利,合醵为欢。今乃损万人之力,营百戏之资,非所以光圣德美风化也。”乃止。

  [4]二月,庚子(初七)夜间,长安城大开门户,点燃花灯,又补办去年玄宗登基时未曾举办的臣民大聚饮活动,并且安排了场面宏大的歌舞杂技来助兴。太上皇与玄宗皇帝来到城门楼上观赏,有时甚至不分白天黑夜地寻欢作乐,一共持续了一个多月。左拾遗华阴人严挺之上疏谏阻,认为:“聚饮是按照百姓认为便利的,大家出钱共饮,以寻求欢乐。现在陛下却耗费万民的资财来供给歌舞杂技的支出,这不是用来光大圣德和美化风俗的方法。”唐玄宗于是停止了这一活动。

  [5]初,高丽既亡,其别种大祚荣徙居营州。及李尽忠反,祚荣与乞四北羽聚众东走,阻险自固,尽忠死,武后使将军李楷固讨其余党。楷固击乞四北羽,斩之,引兵逾天门岭,逼祚荣。祚荣逆战,楷固大败,仅以身免。祚荣遂帅其众东据东牟山,筑城居之。祚荣骁勇善战,高丽、之人稍稍归之,地方二千里,户十余万,胜兵数万人,自称振国王,附于突厥。时奚、契丹皆叛,道路阻绝,武后不能讨。中宗即位,遣侍御史张行岌招慰之,祚荣遣子入侍。至是,以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勃海郡王;以其所部为忽汗州,令祚荣兼都督。

  [5]当初,高丽灭亡以后,它的一个分支部落酋长大祚荣率领部众迁徙到营州。及至李尽忠反叛朝廷,大祚荣便与酋长乞四北羽一起聚众东逃,凭借险要的地势谋求自保,李尽忠死后,武则天派将军李楷固讨伐李尽忠的余党。李楷固先是进攻乞四北羽并将他斩首,然后带兵越过天门岭进逼大祚荣。大祚荣率领部众迎击,李楷固大败,只身逃脱。大祚荣于是率领部众东行,占据东牟山,筑城居守。由于大祚荣本人骁勇善战,因而高丽人和人也逐渐地依附于他,他的势力渐渐扩展到方圆二千里的区域,辖区之内共有十多万户,拥兵达数万人。大祚荣自称为振国王,依附于突厥。当时奚、契丹都背叛了唐朝,使得唐朝与这一区域的交通断绝,武则天也没有能力讨平他们。唐中宗即位后,派遣侍御史张行岌前来招抚,大祚荣于是派他的儿子入朝侍奉。现在,唐玄宗任命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勃海郡王,并在他的辖区内设置忽汗州,任命他兼任忽汗州都督。

  [6]庚申,敕以严挺之忠直宣示百官,厚赏之。

  [6]庚申(二十七日),唐玄宗颁布敕令,将左拾遗严挺之敢于进谏的忠良正直行为宣示百官,并重重地赏赐了他。

  [7]三月,辛巳,皇后亲蚕。

  [7]三月,辛巳(初六),王皇后亲自采桑养蚕。

  [8]晋陵尉杨相如上疏言时政,其略曰:“炀帝自恃其强,不忧时政,虽制敕交行,而声实舛谬,言同尧、舜,迹如桀、纣,举天下之大,一掷而弃之。”又曰:“隋氏纵欲而亡,太宗抑欲而昌,愿陛下详择之!”又曰:“人主莫不好忠正而恶佞邪,然忠正者常疏,佞邪者常亲,以至于覆国危身而不寤者,何哉?诚由忠正者多忤意,佞邪者多顺指,积忤生憎,积顺生爱,此亲疏之所以分也。明主则不然。受其忤以收忠贤,恶其顺以去佞邪,则太宗太平之业,将何远哉!”又曰:“夫法贵简而能禁,罚贵轻而必行;陛下方兴崇至德,大布新政,请一切除去碎密,不察小过。小过不察则无烦苛,大罪不漏则止奸慝,使简而难犯,宽而能制,则善矣。”上览而善之。

  [8]晋陵尉杨相如上疏议论时政,疏文的大意是:“隋炀帝自恃国家强大,不肯为时政而操心,虽然他颁发的制敕数不胜数,但言行之间却相差甚远,口说尧、舜之言,身行桀、纣之事,最后终于丢掉了整个天下。”他还说:“隋朝皇帝放纵自己的欲望以至于亡国灭家,本朝太宗皇帝抑制自己的欲望以至于国家繁荣昌盛,希望陛下能够从中慎重选择自己应走的道路。”他还说:“历朝帝王没有哪一个不是喜欢忠诚正直之士,憎恶奸佞邪恶之徒的,但是事实上却是忠诚正直之士常常被疏远,奸佞邪恶之徒常常被宠幸,以至于到了国亡身危的地步还不知原因所在,这是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在于忠诚正直之士大多不惜触犯帝王的旨意,而奸佞邪恶之徒却大多顺从帝王的邪念,长期触犯帝王旨意就会使帝王产生憎恶之心,长期顺从帝王邪念也会使帝王产生爱怜之意,这就是亲疏所以产生的缘故。圣明的帝王与此相反,他们喜爱敢于触犯自己旨意的臣子,为的是得到忠正贤良之士;憎恶一味顺从自己的人,为的是除去身边的奸佞邪恶之徒,如果能够这样做,那么距离太宗皇帝的太平功业,也就不远了。”他又说:“法律条文贵在简明扼要而能禁止奸邪,刑罚贵在轻缓而能坚决执行。目前陛下正彰明德教、除旧布新,希望能将所有细文苛法尽行革除,不要在臣下的细小过失上斤斤计较。对臣下的细小过失不去计较就能屏除烦琐苛刻的法律,对重大的罪行不使漏网就能制止邪恶,陛下如果能够使法律简明而难以违反,刑罚宽缓而能够制止犯罪,那么就可以称得上是善政了。”唐玄宗读完他的奏疏之后,认为他所提出的建议很好。

  [9]先是,修大明宫未毕,夏,五月,庚寅,敕以农务方勤,罢之以待闲月。

  [9]在这以前,修缮大明宫尚未竣工,夏季,五月,庚寅(二十八日),唐玄宗以正值农忙时节的缘故,下令暂且停工,等到农闲时分再继续修建。

  [10]六月,丙辰,以兵部尚书郭元振同中书门下三品。

  [10]六月,丙辰(二十四日),朝廷任命兵部尚书郭元振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11]太平公主依上皇之势,擅权用事,与上有隙,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之臣,太半附之,与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卿唐、及僧慧范等谋废立,又与宫人元氏谋于赤箭粉中置毒进于上。晋,德良之孙也。元楷、慈数往来主第,相与结谋。

  [11]太平公主倚仗太上皇唐睿宗的势力专擅朝政,与唐玄宗发生尖锐的冲突,朝中七位宰相之中,有五位是出自她的门下,文臣武将之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依附她。太平公主与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以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和胡僧慧范等一起图谋废掉唐玄宗,此外,太平公主又与宫女元氏合谋,准备在进献给玄宗皇帝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李晋是李德良的孙子。常元楷和李慈多次前往太平公主的私宅与她订下作乱的计谋。

  王琚言于上曰:“事迫矣,不可不速发。”左丞张说自东都遣人遗上佩刀,意欲上断割。荆州长史崔日用入奏事,言于上曰:“太平谋逆有日,陛下往在东宫,犹为臣子,若欲讨之,须用谋力。今既光临大宝,但下一制书,谁敢不从?万一奸宄得志,悔之何及!”上曰:“诚如卿言;直恐惊动上皇。”日用曰:“天子之孝在于安四海。若奸人得志,则社稷为墟,安在其为孝乎!请先定北军,后收逆党,则不惊动上皇矣。”上以为然。以日用为吏部侍郎。

  王琚对唐玄宗进言道:“形势已十分紧迫,陛下不可不迅速行动了。”尚书左丞张说从东都洛阳派人给唐玄宗送来了一把佩刀,意思是请玄宗及早决断,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荆州长史崔日用入朝奏事,对唐玄宗说:“太平公主图谋叛逆,是由来已久的事情。当初,陛下在东宫作太子时,在名分上还是臣子,如果那时想铲除太平公主,需要施用计谋。现在陛下已为全国之主,只需颁下一道制书,有哪一个敢于抗命不从?如果犹豫不决,万一奸邪之徒的阴谋得逞,那时候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唐玄宗说:“你说得非常正确,只是朕担心会惊动太上皇。”崔日用又说道:“天子的大孝在于使四海安宁。倘若奸党得志,则社稷宗庙将化为废墟,陛下的孝行又怎么体现出来呢!请陛下首先控制住左右羽林军和左右万骑军,然后再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一网打尽,这样就不会惊动太上皇了。”唐玄宗认为他说得很对,便任命他为吏部侍郎。

  秋,七月,魏知古告公主欲以是月四日作乱,令元楷、慈以羽林兵突入武德殿,怀贞、至忠、羲等于南牙举兵应之。上乃与岐王范、薛王业、郭元振及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定计诛之。皎,之曾孙;令问,靖弟客师之孙;守一,仁皎之子;力士,潘州人也。

  秋季,七月,魏知古告发太平公主计划在本月四日发动叛乱,指使常元楷、李慈率领羽林军突入武德殿,另派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人在南牙举兵响应。唐玄宗于是与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郭元振以及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定计率先下手诛除太平公主集团。姜皎是姜的曾孙;李令问是李靖之弟李客师的孙子;王守一是王仁皎的儿子;高力士是潘州人。

  甲子,上因王毛仲取闲厩马及兵三百余人,自武德殿入虔化门,召元楷、慈,先斩之,擒膺福、猷于内客省以出,执至忠、羲于朝堂,皆斩之。怀贞逃入沟中,自缢死,戮其尸,改姓曰毒。上皇闻变,登承天门楼。郭元振奏,皇帝前奉诰诛窦怀贞等,无他也。上寻至楼上,上皇乃下诰罪状怀贞等,因赦天下,惟逆人亲党不赦。薛稷赐死于万年狱。

  甲子(初三),唐玄宗通过王毛仲调用闲厩中的马匹以及禁兵三百余人,从武德殿进入虔化门,召见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先将他们斩首,在内客省逮捕了贾膺福和李猷并将他们带出,又在朝堂上逮捕了萧至忠和岑羲,下令将上述四人一起斩首。窦怀贞逃入城壕之中自缢而死,唐玄宗下令斩戮他的尸休,并将他的姓改为毒氏。太上皇唐睿宗听到事变发生的消息后,登上了承天门的门楼。郭元振上奏唐睿宗道:“皇帝只是奉太上皇诰命诛杀窦怀贞等奸臣逆党,并没有发生什么其他的事。”玄宗皇帝也随后来到门楼之上,唐睿宗于是颁发诰命列举窦怀贞等人的罪状,并大赦天下,只是逆臣的亲属党羽不在赦免之列。薛稷被赐死在万年县狱中。

  乙丑,上皇诰:“自今军国政刑,一皆取皇帝处分。朕方无为养志,以遂素心。”是日,徙居百福殿。

  乙丑(初四),太上皇唐睿宗发布诰命:“从现在起,所有军国政务与刑赏教化,均由皇帝处理。朕正好清静无为,修心养性,以遂平生夙愿。”在这一天,太上皇移居到百福殿居住。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赐死于家,公主诸子及党与死者数十人。薛崇简以数谏其母被挞,特免死,赐姓李,官爵如故。籍公主家,财货山积,珍物侔于御府,厩牧羊马、田园息钱,收入数年不尽。慧范家亦数十万缗。改新兴王晋之姓曰厉。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直到事发三天以后才出来,被唐玄宗下诏赐死在她自己的家中,她的儿子以及党羽被处死的达数十人。薛崇简因为平日屡次谏阻其母太平公主而受到责打,所以例外地被免于死刑,唐玄守将他赐姓为李氏,并准许他留任原职。唐玄宗还下令将太平公主的所有财产没收充分,在抄家时发现公主家中的财物堆积如山,珍宝器玩可以与皇家府库媲美,厩中牧养的羊马、拥有的田地园林和放债应得的利息,几年也没收不完。胡僧慧范也拥有家产达数十万缗。唐玄宗又下令将新兴王李晋的姓氏改为厉。

  初,上谋诛窦怀贞等,召崔,将托以心腹,弟涤谓曰:“主上有问,勿有所隐。”不从。怀贞等既诛,与右丞卢藏用俱坐私侍太平公主,流窦州,藏用流泷州。新兴王晋临刑叹曰:“本为此谋者崔,今吾死生,不亦冤乎!”会有司鞫宫人元氏,元氏引同谋进毒,乃追赐死于荆州。薛稷之子伯阳以尚主免死,流岭南,于道自杀。

  当初,唐玄宗在筹画诛杀窦怀贞等人时,曾召见崔,想将他当作心腹。崔的弟弟崔涤对他说:“无论皇帝问到你什么,你都不能有所隐瞒。”崔没有采纳。窦怀贞等人被杀后,崔与尚书右丞卢藏用两人都因私侍太平公主获罪,崔被流放到窦州,卢藏用被流放到泷州。新兴王李晋临刑之际叹道:“本来提出这个主意的人是崔,现在我被处死,崔反而能够保住性命,这不是天大的冤枉吗!”适逢有关部门审讯宫女元氏,元氏供出崔与她同谋投毒谋害玄宗,唐玄宗于是重新下诏将崔赐死在他流放途中经过的荆州。薛稷的儿子薛伯阳由于娶公主为妻的缘故而被免于处死,流放岭南,他在流放途中自杀身死。

  初,太平公主与其党谋废立,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皆以为然,陆象先独以为不可。公主曰:“废长立少,已为不顺;且又失德,若之何不去!”象先曰:“既以功立,当以罪废。今实无罪,象先终不敢从。”公主怒而去。上既诛怀贞等,召象先谓曰:“岁寒知松柏,信哉!”时穷治公主枝党,当坐者众,象先密为申理,所全甚多;然未尝自言,当时无知者。百官素为公主所善及恶之者,或黜或陟,终岁不尽。

  当初在太平公主与其党羽谋划废掉玄宗皇帝之时,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等人都赞成此举,只有陆象先认为这样做不行。太平公主说:“太上皇废长立少,已经不合道理,再加上皇帝失德,为什么不能将他废掉呢!”陆象先说:“既然皇帝当初是以立有大功而被立为太子的,那么就只能以获罪为由将其废黜。现在皇帝实际上没有罪,我终究不敢苟同。”太平公主十分生气地离去。唐玄宗诛杀窦怀贞等人以后,召见陆象先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当时正值严厉惩处太平公主党羽的时候,应当入狱受罚的人非常之多,陆象先悄悄地为这些人申明冤屈,很多人因而得以保全性命,但他从未自己说起过这些事,当时也没有人知道此事内情。朝廷百官中平素受到太平公主的善待或者憎恶的人,此时有的被降职贬黜,有的受到提拔重用,这项工作总共持续了一年之久,仍未全部做完。

  丁卯,上御承天门楼,赦天下。

  丁卯(初六),唐玄宗亲自来到承天门楼,发布诏命,大赦天下。

  己巳,赏功臣郭元振等官爵、第舍、金帛有差。以高力士为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

  己巳(初八),唐玄宗赏赐有功之臣郭元振等人大小不等的官职爵位以及数量不同的田宅钱物,还任命高力士为右监门将军,让他主持内侍省事务。

  初,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黄衣廪食,守门传命而已。天后虽女主,宦官亦不用事。中宗时,嬖幸猥多,宦官七品以上至千余人,然衣绯者尚寡。上在藩邸,力士倾心奉之,及为太子,奏为内给事,至是以诛萧、岑功赏之。是后宦官稍增至三千余人,除三品将军者浸多,衣绯、紫至千余人,宦官之盛自此始。

  当初唐太宗曾定下制度,内侍省不设置三品官,内侍们无非是身着黄色朝服,领取皇家发放的禄米,做一些把守宫门、传达诏命之类的事情。武则天虽是女皇帝,宦官也不执掌朝政。唐中宗时期,受到他亲信宠爱的近臣很多,以至于级别在七品以上的宦官达一千余人,但是身着绯色朝服的宦官尚不多见。唐玄宗任亲王的时候,高力士就对他倾心事奉,玄宗被立为太子之后,便奏请唐睿宗任命高力士为内给事,此次因诛除萧至忠、岑羲等人有功,唐玄宗又赐给他高官。从此以后宦官逐渐增加到三千多人,被任命为三品将军的人也越来越多,穿红、紫朝服的达到一千余人,宦官势力从此膨胀起来。

  [12]壬申,遣益州长史毕构等六人宣抚十道。

  [12]壬申(十一日),唐玄宗派遣益州长史毕构等六人安抚全国十道。

  [13]乙亥,以左丞张说为中书令。

  [13]乙亥(十四日),唐玄宗任命尚书左丞张说为中书令。

  [14]庚辰,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象先罢为益州长史、剑南按察使。八月,癸巳,以封州流人刘幽求为左仆射、平章军国大事。

  [14]庚辰(十九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象先被贬为益州长史、剑南按察使。八月癸巳(初二),唐玄宗任命被流放到封州去的刘幽求为尚书左仆射、平章军国大事。

  [15]丙辰,突厥可汗默啜遣其子杨我支来求婚;丁巳,许以蜀王女南和县主妻之。

  [15]丙辰(二十五日),突厥可汗默啜派遣他的儿子杨我支前来求婚;丁巳(二十六日),唐玄宗答应将蜀王之女南和县主嫁给默啜。

  [16]中宗之崩也,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峤密表韦后,请出相王诸子于外。上即位,于禁中得其表,以示侍臣。峤时以特进致仕,或请诛之,张说曰:“峤虽不识逆顺,然为当时之谋则忠矣。”上然之。九月,壬戌,以峤子率更令畅为虔州刺史,令峤随畅之官。

  [16]唐中宗驾崩之后,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峤秘密地向韦皇后上表,请求将相王李旦的儿子们外放出京。唐玄宗即位之后,在宫中发现了李峤的奏表,并将它拿给侍臣们传看。李峤当时已经以特进的资格退休,有人建议将李峤处死,张说说:“李峤虽然没能分清善恶忠奸,但是他为当时的执政者出谋献策却也可以称得上是竭忠尽智了。”唐玄宗认为他说的对。九月壬戌(初二),唐玄宗任命李峤之子率更令李畅为虔州刺史,并下令李峤随同其子赴任。

  [17]庚午,以刘幽求同中书门下三品。

  [17]庚午(初十),唐玄宗任命刘幽求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18]丙戌,复置右御史台,督察诸州;罢诸道按察使。

  [18]丙戌(二十六日),唐玄宗下诏恢复右御史台,负责对各州的督察,同时废除诸道按察使。

  [19]冬,十月,辛卯,引见京畿县令,戒以岁饥惠养黎元之意。

  [19]冬季,十月,辛卯(初一),唐玄宗召见京县及畿县县令,告诫他们在饥荒之年应当关怀扶助黎民百姓。

  [20]己亥,上幸新丰;癸卯,讲武于骊山之下,征兵二十万,旌旗连亘五十余里。以军容不整,坐兵部尚书郭元振于下,将斩之。刘幽求、张说跪于马前谏曰:“元振有大功于社稷,不可杀。”乃流新州。斩给事中、知礼仪事唐绍,以其制军礼不肃故也。上始欲立威,亦无杀绍之意,金吾卫将军李邈遽宣敕斩之。上寻罢邈官,废弃终身。时二大臣得罪,诸军多震慑失次。惟左军节度薛讷、朔方道大总管解琬二军不动,上遣轻骑召之,皆不得入其陈。上深叹美,慰勉之。

  [20]己亥(初九),唐玄宗来到新丰。癸卯(十三日),唐玄宗与文武官员在骊山脚下讲习武事,共调集了兵士二十多万,旌旗连绵达五十余里。由于军容不整的缘故,唐玄宗让兵部尚书郭元振跪在军中的大旗之下,准备将其斩首。刘幽求、张说跪在玄宗的马前进谏说:“郭元振曾为大唐的江山社稷立下大功,不能杀。”唐玄宗于是将郭元振流放到新州。唐玄宗还下令将给事中、知礼仪事唐绍斩首,原因是他所制定的军礼不够整肃。其实唐玄宗原本只是打算借此树立自己的声威,并没有杀死唐绍的意思,只是由于金吾卫将军李邈急忙宣布了将其斩首的敕命,所以才弄假成真。事后不久唐玄宗便罢免了李邈的职务,将他废弃终身。当时由于郭元振、唐绍这两位大臣都受惩处,各路军马大多震惊失措,队形凌乱,只有左军节度薛讷和朔方道大总管解琬二人所领军兵岿然不动,唐玄宗派遣轻装的骑兵宣召他们前来,但这些使者都无法进入他们的阵营。唐玄宗对他们二人十分赞赏,慰问勉励了他们一番。

  甲辰,猎于渭川。上欲以同州刺名姚元之为相,张说疾之,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之,上不纳。又使殿中监姜皎言于上曰:“陛下常欲择河东总管而难其人,臣今得之矣。”上问为谁,皎曰:“姚元之文武全才,真其人也。”上曰:“此张说之意也,汝何得面欺,罪当死!”皎叩头首服,上即遣中使召元之诣行在。既至,上方猎,引见,即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甲辰,(十四日),唐玄宗在渭川狩猎。唐玄宗想任用同州刺史姚元之为宰相,张说一向忌恨姚元之,便指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劾他,但唐玄宗不理睬。张说又指使殿中监姜皎向唐玄宗进言道:“陛下早就想任命一位河东总管,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臣现在发现了这样一位称职的人。”唐玄宗问他这个人是谁,姜皎回答说:“姚元之文武全才,是担任河东总管的合适人选。”唐玄宗说:“这是张说的主意,你竟敢当面欺骗朕,应当处以死刑!”姜皎赶忙叩头自首谢罪,唐玄宗当即派遣宦者将姚元之征召到渭川来。姚元之抵达后,唐玄宗正在狩猎,马上召见了他,并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元之吏事明敏,三为宰相,皆兼兵部尚书,缘边屯戍斥候,士马储械,无不默记。上初即位,励精为治,每事访于元之,元之应答如响,同僚唯诺而已,故上专委任之。元之请抑权幸,爱爵赏,纳谏诤,却贡献,不与群臣亵狎;上皆纳之。

  姚元之处理政务精明干练,曾三次担任宰相,每次都兼任兵部尚书,他对于边境地区的戍兵驻屯营地和侦察了望哨所,以及士卒马匹仓储器械的数量,无不默默地记在心里。唐玄宗刚刚即位,励精图治,遇事都要先听听姚元之的意见,元之也是每次都能对答如流,他的同僚则只能唯唯诺诺而已,所以玄宗也就一心信任他。姚元之请求唐玄宗削夺受宠的权贵之家的权势,珍惜手中的爵禄赏赐,采纳敢于犯颜直谏的臣子的建议,不按受臣下进献的贡品,不与群臣开一些轻慢无礼的玩笑。唐玄宗对他的上述建议都一一采纳。

  乙巳,车驾还京师。

  乙巳(十五日),唐玄宗返回京城。

  [21]姚元之尝奏请序进郎吏,上仰视殿屋,元之再三言之,终不应;元之惧,趋出。罢朝,高力士谏曰:“陛下新总万机,宰臣奏事,当面加可否,奈何一不省察!”上曰:“朕任元之以庶政,大事当奏闻共议之;郎吏卑秩,乃一一以烦朕邪!”会力士宣事至省中,为元之道上语,元之乃喜。闻者皆服上识君人之体。

  [21]姚元之曾经奏请依照顺序提拔任用郎吏,玄宗却只是盯着宫殿的屋顶不作声,姚元之几次重复,玄宗始终一言不发。姚元之感到十分恐惧,便急忙退出。当日罢朝以后,高力士向玄宗进谏道:“陛下刚刚总理天下大事,宰臣上奏言事,就应当面表明您自己的态度,为什么您对姚元之的建议不闻不问、一言不发呢!”唐玄宗回答说:“朕让姚元之总理朝廷庶政,遇有军政大事可以当面奏闻共同的商议;郎吏是小官,这样的事也要一一打扰朕吗!”适逢高力士奉旨到省中宣谕诏命,将玄宗的话转达给了姚元之,姚元之这才转忧为喜。知道这件事的人无不叹服玄宗深明为君之道。

  左拾遗曲江张九龄,以元之有重望,为上所信任,奏记劝其远谄躁,进纯厚,其略曰:“任人当才,为政大体,与之共理,无出此途。而之用才,非无知人之鉴,其所以失溺,在缘情之举。”又曰:“自君侯职相国之重,持用人之权,而浅中弱植之徒,已延颈企踵而至,谄亲戚以求誉,媚宾客以取容,其间岂不有才,怕失在于无耻。”元之嘉纳其言。

  左拾遗曲江县人张九龄,鉴于姚元之声望极高,又受到唐玄宗的信任和重用,所以写给了他一封信,劝他疏远阿谀奉承急于进取之徒,提拔任用纯正忠厚之士,这封信的大意是:“任用的人必须有才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与有才能的人共同处理政事,治理国家不能超越这一途径。以往在任用贤才的时候,掌权者并非不具备识别人才的本领,之所以存在很多弊端,是由于考虑私情的缘故。”信中还说:“自从您担任宰相职务,执掌用人的大权以来,那些浅薄鄙陋、软弱无能的人,已经伸长了脖子,踮起了脚跟,向您围拢过来,他们或者谄媚您的亲戚以求得他们的赞誉,或者讨好您的宾客以取悦他们。我相信他们中间也许会有有才能的人,但认为他们实在是太无耻了。”姚元之十分赞赏他的建议,并予以采纳。

  新兴王晋之诛也,僚吏皆奔散,惟司功李步从,不失在官之礼,仍哭其尸。姚元之闻之,曰:“栾布之俦也。”及为相,擢为尚书郎。

  在新兴王李晋被处斩的时候,他原来的部属纷纷逃散,只有司功李一人徒步跟随在他身边,没有改变当属官时的礼节,并在行刑后对故主的尸体放声痛哭。姚元之听说这件事后赞道:“这才是像栾布那样的忠义之士啊!”现在姚元之又担任了宰相职务,便将李提升为尚书郎。

  [22]己酉,以刑部尚书赵彦昭为朔方道大总管。

  [22]己酉(十九日),唐玄宗任命刑部尚书赵彦昭为朔方道大总管。

  [23]十一月,乙丑,刘幽求兼侍中。

  [23]十一月,乙丑(初五),刘幽求兼任侍中。

  [24]辛巳,群臣上表请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从之。戊子,受册。

  [24]辛巳(二十一日),群臣上表请求为皇帝加上开元神武皇帝的尊号,唐玄宗同意。戊子(二十八日),唐玄宗接受群臣进上尊号的册书。

  [25]中书侍郎王琚为上所亲厚,群臣莫及。每进见,侍笑语,逮夜方出;或时休沐,往往遣中使召之。或言于上曰:“王琚权谲纵横之才,可与之定祸乱,难与之守承平。”上由是浸疏之。是月,命琚兼御史大夫,按行北边诸军。

  [25]中书侍郎王琚受到唐玄宗的亲近和厚爱,没有哪一个大臣能够与他相比。每次进见皇帝时,王琚都要陪玄宗谈笑,直到晚上才退出;有时休假时,也往往要派宦官宣召他入宫相会。有人对唐玄宗进言道:“王琚精通权略,是一位机巧诡诈的纵横之士,陛下可以与他一起平定祸乱,却难以与他共同治理承平之世。”唐玄宗因此开始逐渐疏远王琚。在这个月里,玄宗任命他兼任御史大夫,派他到北部边境地区巡察各部队。

  [26]十二月,庚寅,赦天下,改元。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中书省为紫微省;门下省为黄门省,侍中为监;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河南府,长史为尹,司马为少尹。

  [26]十二月,庚寅(初一),唐玄宗下诏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开元。同时下诏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改中书省为紫微省;改门下省为黄门省,门下侍中为黄门监;改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河南府,州的长史改称为尹,州的司马改称为少尹。

  [27]甲午,吐蕃遣其大臣来求和。

  [27]甲午(初五),吐蕃派遣大臣前来求和。

  [28]壬寅,以姚元之兼紫微令。元之避开元尊号,复名崇。

  [28]壬寅(十三日),唐玄宗任命姚元之兼任紫微令。姚元之为避开元神武皇帝尊号,便恢复其原名为姚崇。

  [29]敕:“都督、刺史、都护将之官,皆引面辞毕,侧门取进止。”

  [29]唐玄宗发布敕命:“都督、刺史、都护准备赴任时,都要在引见当面辞别天子后,在左右侧门听候皇帝的旨意。”

  [30]姚崇既为相,紫微令张说惧,乃潜诣岐王申款。他日,崇对于便殿,行微蹇。上问:“有足疾乎!”对曰:“臣有腹心之疾,非足疾也。”上问其故。对曰:“岐王陛下爱弟,张说为辅臣,而密车入王家,恐为所误,故忧之。”癸丑,说左迁相州刺史。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刘幽求亦罢为太子少保。甲寅,以黄门侍郎卢怀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

  [30]姚崇担任宰相职务以后,紫微令张说感到担忧恐惧,便私下到岐王那里表明自己倾心依附的诚意。后来有一天,姚崇在便殿回答唐玄宗的问话时,脚略微有点瘸,唐玄宗问他:“您的脚是不是有毛病?”姚崇回答道:“臣有心病,没有脚病。”玄宗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姚崇答道:“岐王是陛下心爱的弟弟,张说是宰相,却秘密地乘车到岐王的家里去,臣担心岐王会被张说所误,所以心中很是担忧。”癸丑(二十四日),唐玄宗将张说贬为相州刺史,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刘幽求也被免去宰相职务,降职为太子少保。甲寅(二十五日),唐玄宗任命黄门侍郎卢怀慎为同紫微黄门平章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