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青年大学第十一季第十期答案最新(韦伯望远镜首批照片发布,为何我们执着于观测太空?丨主题书单)

导读青年大学第十一季第十期答案最新文章列表:1、韦伯望远镜首批照片发布,为何我们执着于观测太空?丨主题书单2、张益唐:我真的相信数学应该非常纯粹3、中国农业强不强?村民富不富?答

青年大学第十一季第十期答案最新文章列表:

青年大学第十一季第十期答案最新(韦伯望远镜首批照片发布,为何我们执着于观测太空?丨主题书单)

韦伯望远镜首批照片发布,为何我们执着于观测太空?丨主题书单

据多家媒体报道,日前,由NASA牵头制造的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发布了运行以来的首批全套全彩宇宙深空图像和光谱数据。韦伯太空望远镜被认为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继任者,是迄今为止被送入轨道的最强大、最复杂的太空望远镜。

自2016年11月2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建造完成以来,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成为了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太空望远镜。但直至2021年12月25日,韦伯太空望远镜才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升空。2022年3月11日,NASA宣布已经将韦伯太空望远镜完全对准并聚焦在一颗恒星上,并传回来一张校验镜面对齐图像。这之后,也就是7月12日,NASA发布了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首批全彩色照片与光谱——包括4张照片与一颗系外行星的光谱数据。

古往今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从托勒密、哥白尼、伽利略到嫦娥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天宫号空间站,从地球、月球、金星到太阳、火星、系外行星……在1608年望远镜被发明出来之前,所有的天文观测都通过肉眼进行。1608年,荷兰眼镜制造商汉斯·利伯希发明了望远镜,借助望远镜,伽利略·伽利莱等天文学家能够观测到行星的表面,并发现了它们的卫星。这之后,航天器和宇航员为了探索宇宙而进入太空,突破了地球的物理局限。

大型天文台独特视角下的银河系,2009年。(《宇宙之形:太空艺术博物馆》内页插图)

1990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射到了距地球约545千米的轨道上。哈勃空间望远镜和随后的空间望远镜,连同地基探测器(如射电望远镜),进一步拓展了人类的宇宙视野,为人类开启了认知宇宙的新窗口,改变了人类感知宇宙的能力——随着人类在物理层面对宇宙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我们也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它。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知头顶的天空,乃至遥远的宇宙?在这里,书评君特别选择了一些有关于宇宙和星空的图书,希望可以加深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但不管怎么说,就好像科学家们所告诉我们的那样:关于1/3的宇宙,我们略有所知;关于剩下的2/3宇宙,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太空之眼:哈勃望远镜25年太空探索全记录》内页插图。

四百年之前

人类已能借助望远镜深入观测太空

《群星的法则:普林斯顿天文学家的宇宙通识课》,[英]乔·邓克利 著,罗妍莉 译,海峡书局2022年6月版。

在晴朗的夜晚,我们头顶的天空美得动人心弦,不仅挂满繁星,还洒满了皎洁、变幻的月光。周围越暗,我们能看到的星星也就越多,从几十、几百颗到上千颗。我们可以识别出天上熟悉的星座图案,看它们随着地球的自转在天空中缓缓移动。我们能看见的最明亮的光来自行星,在恒星组成的背景衬托下,它们夜复一夜地改变着方位。除了美学上的魅力,长久以来,在世界各地,夜空还一直是人类心目中的奇迹和神秘之源,激发着人们去思考:行星和恒星究竟是何物?位于何处?在头顶的天空呈现出的更为恢宏壮阔的图景中,地球上的我们又处于何种地位?天文学的宗旨就是要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

这是一本权威天文学家写给大众的宇宙通识读本,书中从地球开始,由近及远,形象生动地讲述了太阳系、银河系、星系群、超星系团等天体系统,把它们等比例缩放,并与饼干、西瓜、篮球等类比;由浅入深,分别对星球、暗物质、空间、时间四个领域的最新天体物理研究成果做了详尽易懂的解读。千百年来,人类早就在以某种形式进行天文学方面的实践,我们对夜空中的图案和变化加以追踪,并试图理解其中有何规律。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天文学一直局限于研究那些肉眼可见的天体。在400年之前,人类已经能够借助望远镜更深入地观测太空,这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得以研究其他行星周围的卫星、远比肉眼可见的亮度更为昏暗的恒星,以及恒星诞生时的气体云。20世纪时,我们已经放眼于自身所在的银河系之外,从而得以发现众多星系,并对其加以研究。

在过去的短短数十年里,望远镜及用于抓拍照片的摄像头在技术上都取得了发展,于是天文学家便将我们的天文视野进一步推向了更远的地方。如今,我们可以观测到数以百万计的星系,研究诸如爆炸的恒星、坍缩而成的黑洞和相互碰撞的星系等现象,并能在其他恒星周围发现全新的行星。与此同时,现代天文学仍在继续为千百年前那些古老的问题寻觅答案:我们是如何在地球上出现的?我们在比地球更为宏大的家园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地球在遥远的将来会有怎样的命运?其他行星上是否可能有不同形式的生命存在?

《“哈勃”的宇宙:伟大发现及最新的影像》,[加]特伦斯·迪金森 著,刘晗、谢懿、余恒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10月版。

自伽利略首次把他的30倍望远镜指向天空以来,天文学中具有颠覆性的震撼星空。300多幅精美的图像结合清晰、简洁而富有启发性的叙述,让探索宇宙的迷人力量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哈勃空间望远镜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大型天文台计划的旗舰项目,是人类历史上最雄心勃勃、最具传奇性,同时也最扣人心弦的科学尝试。“哈勃”回报给我们的是无价之宝——它向我们揭示了宇宙。

哈勃空间望远镜不仅属于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科学设备,还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为我们揭示了美丽的宇宙图景。本书从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超过50万幅图像中,精心挑选了300多幅新影像,这是其中很摄人心魄的部分。即便是只浏览其中的图片,这也是一本绝佳的画册,但请读一读作者煞费苦心、精心组织的照片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这会使你详细了解“哈勃”及其团队的工作,是他们给了我们星空的简约之美。

《太空之眼:哈勃望远镜25年太空探索全记录》,[美]大卫·德沃金、罗伯特·史密斯 著,孙正凡 译,未读·探索家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11月版。

自1990年升空,NASA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已经服役了25年。哈勃为我们带来了宏大的理念、精美的图像、以及对宇宙的全新认识。宇宙背景辐射,黑洞,暗物质,寻找地外生命……无不依赖哈勃的贡献。本书重现了哈勃望远镜在过去25年经历的关键时刻:从发射、维修、新设备更新到取得重量级发现。

《太空之眼:哈勃望远镜25年太空探索全记录》内页插图。

《太空之眼》集哈勃传记,太空摄影和天文科普知识于一书,通过150多幅精美照片,精选“哈勃全明星”——25年来哈勃拍摄的最著名、最具价值的图片,呈现的不仅是一部哈勃的画传,更刷新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两位作者中,大卫·德沃金是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天文学和空间科学史高级馆员,罗伯特·史密斯是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的科技史教授,且目前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项目工作。

《宇宙的色彩》,特拉维斯·A.雷克托、金伯利·科沃尔·阿坎德、梅甘·瓦茨克 著,叶楠、邢晓明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年6月版。

各种天体的照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们不仅仅作为各种天文新发现的介绍配图,也常常充当许多图像广告及视频节目的绚丽背景。天文照片不再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属,也开始融入社会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关于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不仅是关于天体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些天文照片的获取、处理及传播。

身负科研重任的各大专业天文台,甚至运行于空间中的哈勃、钱德拉等太空望远镜为何要去耗费宝贵的时间去拍摄这些颇具艺术气息的作品?为什么无心之作“创生之柱”能得到无数公众的惊叹目光?为什么即使是对天文并不熟悉的普通人也能从照片中切身体会到宇宙之美?书中,三位专业天文工作者会逐一道来。

关于2/3的宇宙

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谁会吃掉我们的宇宙?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再到霍金的30个“天问”》,[英]保罗·戴维斯 著,柏江竹 译,鹦鹉螺丨中信出版社2022年6月版。

宇宙学改变了什么?宇宙真的起源于大爆炸吗?宇宙的中心在哪里?占宇宙质量2/3的神秘物质是什么?当恒星的燃料耗尽时,会发生什么?究竟有多少个宇宙?我们的宇宙会被另一个宇宙吞噬吗?宇宙中只有我们吗?当宇宙末日来临,人类将何去何从?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这本来自保罗·戴维斯的书中也许可以找到答案。戴维斯是宇宙学黄金时代的亲历者,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地外智慧生物搜寻”计划侦测后任务小组负责人,有一颗小行星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在这部讲述人类探索宇宙历程的“科学侦探小说”中,戴维斯为人们解开一系列谜团。从时间的边缘启程,我们已经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征程中走了多远,又将去向何方?答案可能和我们预期中的完全不同。科学家告诉我们:关于1/3的宇宙,我们略有所知;关于剩下的2/3宇宙,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戴维斯在这本书中为我们揭示的,不只“流浪地球”,更是“流浪太阳”“流浪星系”甚至“流浪宇宙”的无限可能。

《宇宙之形:太空艺术博物馆》,英国费顿出版社 著,青年天文教师连线 译,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6月版。

17000年前,史前人类在法国拉斯科洞穴的岩壁上绘制的星星图案。凯蒂·佩特森、萨拉·施等当代艺术家则在太空中发现了使人重新忖量人类与宇宙、时间的关系的思路,进而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从上古星图到伽利略的月面图,从太空科幻小说插图到库布里克的科幻电影海报,从凡·高的《星月夜》到吕西安·吕都的《在别的星球上》,从“创世之柱”天体图像到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通过对不同星空文化的解读,揭示了宇宙对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及人类描绘宇宙方式的演变。

本书从艺术角度回溯了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追寻了从古至今各文明、各时代的宇宙记忆,从天圆地方说到日心说,从太空美术到NASA影像,涵盖恒星、行星、彗星、星座、极光等多个主题,包括壁画、雕塑、绘画、动画、照片等多种形式,涉及历史、科学、艺术、神话、宗教等多个学科,完美呈现了上万年来人类宇宙观的变化。纵观历史,宇宙与人类拥有某种密切的关系。通过古代天文艺术,看到古时我们无法仰望的星空;通过近代天文艺术,感受当时科学家对外太空的探索热情;通过现当代天文艺术,探索科学与想象的美学边界。本书将科学与艺术完美融合,再配以引人入胜的星空故事,从独特的艺术视角展现了不同时期人类对天文世界的想象,深思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时间的边缘》,[美]丹·胡珀 著,柏江竹 译,鹦鹉螺丨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1月版。

宇宙出生的那一刻究竟发生了什么?科学家在近几十年内已经探明,我们生活的宇宙已经诞生了约138亿年,但对我们的认知来说,仍有一个大问题并没有得到清晰的回答,也是普通人会关心和好奇的——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短短的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对此,我们知之甚少。本书聚焦于这个问题,介绍了关于宇宙历史初期的迷人问题,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带领我们梳理了科学家的相关探索,展开了一场有趣的宇宙创世之旅。

在讲述问题的同时,作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理论天体物理研究组负责人丹·胡珀介绍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开普勒、牛顿、爱因斯坦,再到近一个世纪中科学家关于脉冲星、黑洞、暗物质等的探索与发现。科学理论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一代代科学家也在不停地根据新的发现,探索和修正已有的理论,希望更好地认识和解释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宇宙小史》, [美] 莱曼·佩奇 著,韩潇潇 译,中信出版社2022年3月版。

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光年尺度下的叙事,让人类显得无足轻重。但正是通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我们突破肉体的局限,将人类的视野拓展到目所能及之外的世界,或许有一天,直至宇宙的边缘。根据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标准宇宙模型阐明了宇宙万物如何从太初时期演化至今。我们从广义相对论中提取出一套认知空间的方式,并把它作为描述宇宙万物——辐射、原子、暗物质、暗能量——如何汇聚一起形成当今宇宙的理论基石。尽管我们有一套非常出色的宇宙模型,但从根本上来讲我们仍旧不清楚它的主要成分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宇宙学当中存在很多激动人心的、悬而未决的问题,等待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去探究、分析。

莱曼·佩奇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的初创研究者之一。关于宇宙大爆炸,以及宇宙其他重要问题的答案,都藏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里。为了追寻这答案,人类向太空发射了卫星、望远镜,我们得以了解宇宙的组成、几何结构,认识宇宙的演化。

关于月球、太阳系、太空旅行

和其他行星的一切问题

《黑洞旅行指南》,[美]珍娜·莱文 著,刘明轩 译,博集天卷丨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6月版。

黑洞既是我们的历史,也是我们的未来。作为一本了解黑洞前沿知识的科普读本,该书的作者,知名天体物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一直致力于黑洞、时空与引力波的研究的珍娜·莱文(Janna Levin)对宇宙里极其神秘莫测的天体进行了一次生动与细致的神奇描绘。

正如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天体物理学家张双南所言,到黑洞旅行并不是多新鲜的主题,在关于黑洞的很多文章和书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描述,但整本意境都围绕着黑洞旅行展开的书就不太常见了,作者“根据我们已经知道的黑洞知识和我们已经理解的科学规律,做了一些很合理的发挥,既不失科学的严谨,又具有诗意的浪漫”。

《空间站简史:前往下一颗星球的前哨》,[美]罗恩·米勒、[美]加里·基特马赫、[美]罗伯特·珀尔曼 著,罗妍莉 译,未读丨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4月版。

空间站的灵感来自科幻小说?迪士尼乐园和空间站也有不解之缘?苏联曾让一只狗坐着卫星去太空?宇航员在空间站上也能发推特?国际空间站是人类首次成功在地球之外建立起的一座永久性的前哨站。

截至2018年,人类已经在太空持续活动了18年,由来自16个伙伴国的宇航员组成的团队在太空通力协作,共同生活,而且这样的合作不仅限于太空中……世界各地有成千上万名参与不同太空计划的人士在地球上共同努力,为我们共有的国际空间站以及在地球上空飞行的宇航员们提供支持。本书全面细致地讲述了从19世纪至今,地球上的人类为了搬到太空生活和工作付出了多少努力。书中有大量震撼的照片、手稿、漫画、设计图纸等图片,清晰而直观地呈现空间站的发展历程。这是一趟让我们眼界大开的奇妙太空旅程,可以见识空间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当我们仰望夜空时,BBC和那些科学家们都在想什么?》,[英]帕特里克·摩尔、[英]克里斯·诺斯 著,钟沛君 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0年9月版。

普通人如何入门天文学?太阳会发出声音吗?为什么我们只有一个月亮没有其他卫星?我们可以捡到陨石吗?我们知道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吗?为什么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影像总是彩色的?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吗?外星人能收到我们的信号与我们联络吗……

从观测星空到月球及太阳系,再到更遥远的星系与更深邃的宇宙,作为英国广播公司(BBC)王牌科普节目、史上播出时间最长的电视节目《仰望夜空》的同名书,本书汇集了全球各地、男女老幼对广阔太空的各种疑问,该书的作者英国现代天文学之父、国宝级天文科普专家帕特里克·摩尔与英国卡迪夫大学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克里斯·诺斯用专业而生动的方式,解答我们关于月球、太阳系、太空旅行和其他行星的一切问题。

《终极观星指南:天文观测全实践》,[美]鲍勃·金 著,王晨 译,海峡书局2021年6月版。

星空在我们头顶的深邃宇宙中飞奔,数十亿光年的空间和时间,深邃如谜。广阔的星空足以包容万千思绪,可以激发灵感,也可以治愈焦虑的灵魂。在令人心烦意乱的时代,人们比以往更需要驻足内省。我们何不融入夜晚?寻找恒星和星座,观察行星的轨迹,了解月亮的阴晴圆缺,探索流星雨、北极光、卫星以及银河系外的星系。

57个必看的夜空奇观是什么?如何使用肉眼、望远镜和应用程序找到最亮、最好的行星、流星、彗星和星座?本书是美国知名天文博主、专业摄影编辑、美国变星观测者协会会员、拥有近50年观星经验的资深天文发烧友鲍勃·金给予所有星空爱好者的终极资源包。正如海尔-波普彗星发现者阿兰·海尔(Alan Hale)所说的那样,“想要欣赏夜空赐予我们的美好,你并不需要高价望远镜和一大堆昂贵的设备,你只需要一双眼睛,再加上靠谱的向导,帮你鉴赏和理解你看到的东西。鲍勃的书就是靠谱的向导。”

整理/何安安

编辑/张婷

校对/卢茜

张益唐:我真的相信数学应该非常纯粹

11月8日上午,在面向北京大学师生和公众的线上公开演讲中,张益唐表示,“本质上已经解决了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问题。解析数论的同行会知道,这个问题的解决,可能比孪生素数猜想的意义更大。”

而在11月7日,由张益唐提交的题为《离散均值估计和朗道-西格尔零点》(Discrete mean estimates and the Landau-Siegel Zero)的关于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最新论文已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正式对外公开。

11月8日上午,张益唐面向北京大学师生和公众进行了线上公开演讲。

《成为科学家》一书讲述了十位国际知名科学家的“人物故事”,呈现了他们丰富多样的成长经历、对科学启蒙的认知过程和探索未知领域的艰难与突破。本文特别选取了其中与张益唐以及“孪生素数猜想”有关的部分。

以下内容经出版方授权节选自《成为科学家》,文中标题为摘编者所加。

原作者丨张瑞

《成为科学家》,腾讯青年发展委员会 著,[瑞典]尼克拉斯·埃尔梅赫德绘,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5月。

他发表过的论文少得可怜

新罕布什尔州位于美国的东北部,这里的冬天寒冷而漫长,但到了春天,整个地区便被大片的草地和枫林装点得绿意盎然。

2013年4月的一个清晨,一个华人走进了新罕布什尔大学数学系主任爱德华·欣森(Edward Hinson)的办公室,隔着桌子递给他一份手稿,说他准备待会儿就把这篇论文投给世界权威学术期刊——《数学年刊》,论文题目是“素数间的有界距离”。

纪录片《大海捞针:张益唐与孪生素数猜想》(2015)画面。

这个叫张益唐的华人已经58岁,鬓角有了白发,来到新罕布什尔大学14年,仍然只是一位讲师。他发表过的论文少得可怜,总共只有两篇,上一次还是12年前,再上一次是1985年,因此,晋升为教授的提议曾遭到系里同事的反对。至于《数学年刊》,它是全球顶级的专业刊物,整个2013年共收到915篇论文,只发表了其中不到4%。

“直到那一刻,我甚至都不知道他在研究这个。”系主任爱德华·欣森后来说,他知道这篇论文的分量,他只是有些震惊。

这篇论文研究的“孪生素数猜想”十分古老,最早要追溯到欧几里得的研究,难度不亚于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和“黎曼猜想”。长久以来,无数人想要解决它,其中不乏伟大的数学家,也就是整个人类中最聪明的头脑,但往往才踏出第一步就如同置身于梦魇。

当时的数学界几乎没有人知道张益唐这个名字。他斯斯文文的,戴着一副眼镜,性格有些孤僻,与人合租在离新罕布什尔大学约13公里的地方,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每学期上4门课,按日结薪,没有研究经费,就连数学系的同事都常常忘了他的存在。当地不足百人的华人小圈子对他知之甚少,只把这位同胞看作一个古怪的人。

离开系主任的办公室后,这位古怪、不出名的讲师张益唐投送了他的论文,这一天是2013年4月17日。

很快,《数学年刊》的编辑收到了论文,但有些拿不准。遇到这种情况时,他们会去求助相关领域的权威人物。

这一天,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解析数学家恩里科·邦别里(Enrico Bombieri)正在教师餐厅用餐,《数学年刊》的编辑径直地走向他,语带困惑地问:“邦别里教授,我们收到一篇关于孪生素数的有界距离的论文,是一个不知名的华裔数学家寄来的。我们收到过太多这种论文,该怎么办呢?”

电影《美丽心灵》(2001)剧照。

如果说素数研究领域有世界公认的权威,那么邦别里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基于对素数的研究,他获得过1974年的菲尔兹奖——数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事实上,多年来,许多数学爱好者纷纷发送邮件给邦别里教授,声称找到了解决孪生素数有界距离的方法。对此,他认为最恰当的回复是:不要发论文给我,我也不看。

另一位数学家、圣何塞州立大学的丹尼尔·戈德斯通(Daniel Goldston)教授说得更直白,他说:“我可以说是拒稿的专家,我见过许多声称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的人,但他们写的都是垃圾。”

戈德斯通教授有这么说的底气,他曾是最接近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人。2003年,他与另外两位数学家取得了激动人心的成果,离终点的距离只差分毫,但最后数学家们都悲观地认为:“目前,我们受知识和方法的限制,这一步是不可能跨过去的。”戈德斯通说,他在有生之年大概是看不到答案了。

另一位接到审稿邀请的数学家亨里克·伊万涅茨(Henryk Iwaniec)则很快开始研读张益唐的论文。他一开始并无多大兴趣,以为又是哪个数学爱好者的妄作,但渐渐被深深吸引。他发给《数学年刊》的编委彼得·萨奈克(Peter Sarnak)教授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这篇论文有一个好的想法。”第二天,邮件的措辞就变成了“这篇论文有一个很好的想法”。

伊万涅茨以一封封邮件递进着自己的惊讶:

“这篇论文有一个非常好的想法。”

“这篇论文有可能是对的。”

“这篇论文非常可能是对的。”

“我认为这篇论文是对的。”

审稿的第二周,伊万涅茨教授把自己关在家里。他不再看张益唐的论文,而是按照张益唐的思路重写了一遍,写完,他确信自己的结果与张益唐的别无二致。第三周,伊万涅茨开始逐字逐句挑论文里的错误。后来张益唐说,伊万涅茨挑得非常细致,比如文中有一个英文单词应该是复数,自己用成了单数,但论文是对的。

“孪生素数猜想”是一个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问题

张益唐研究的“孪生素数猜想”是一个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问题,但它的基本描述其实非常简单。

素数又称质数,指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字,包括2、3、5、7、11、13、17等,可以说素数是数字世界里最基本的概念。在这些素数中,相差为2的素数对被称作“孪生素数”,比如(3,5)、(5,7)、(11,13)、(17,19)。

人们发现,随着数字变大,孪生素数越来越稀少,那么最终会不会再也找不到新的孪生素数呢?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曾猜想,这样的素数对应该有无穷多个,但他无法证明。这就是“孪生素数猜想”。

千年以降,这个猜想依然停留于数学家的头脑中。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发表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他根据过去(特别是19世纪)数学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提出了23个值得数学家思考的数学问题,“孪生素数猜想”是第8个待解答问题的一部分,和它一起被提出的正是广为人知的“哥德巴赫猜想”和“黎曼猜想”。它们是数学殿堂的尖顶,代表着人类智力所能企及的顶峰。为了证明它,百年来的数学家们孜孜以求,变换出了许多种方法。

电影《美丽心灵》(2001)剧照。

2003年,戈德斯通教授与另外两位数学家合作,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素数对,它们之间的距离总是小于一个定值,只是尚不能确定这个定值是多少。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成果,他们离终点只差“一根头发丝”的距离。为此,世界各地的顶级数学家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了一周的讨论会,试图跨过“这根头发丝”,但最后他们仍止步不前,甚至一度陷入绝望。

这一切终止于张益唐的《素数间的有界距离》,他在论文中证明了存在无数个素数对(p,q),其中每对素数之差,即p和q的距离,不超过7000万。张益唐所用的方法是一种渊源久远的筛选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天文学家、数学家埃拉托色尼的研究,因此也被称为“埃拉托色尼筛选法”。

张益唐后来对媒体解释说,可用这种简单的筛选法找到1000以下的素数,写下所有的数字,然后删除2的倍数,因为这些数是偶数,不可能是素数。然后删除3的倍数、5的倍数,以此类推,一直到31的倍数。此前戈德斯通教授等人使用的也是筛选法,对于那个令他们头痛不已、止步不前的定值,张益唐给出的答案是7000万。

“一个数学圈外的人做到了,这太不同寻常了。”当张益唐的论文横空出世时,众人的反应像戈德斯通教授一样,整个数学界陷入震惊当中。虽然要将7000万缩小到2才算是最终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但从无穷大到7000万是从无到有,仿佛黑暗中的第一线光。戈德斯通教授说:“从7000万到2的距离与之相比微不足道。”

张益唐的论文发表之后,全世界的数学家纷纷沿着他论文中的思想,争相将7000万压缩为更小的数字,一个叫作詹姆斯·梅纳德(James Maynard)的英国数学家将这个数字推算到了246。曙光似乎就在眼前。

回到2013年属于张益唐的那个春天,《数学年刊》从收到该论文到刊发仅仅用了三周,是创刊近130年来最快的一次,要知道它通常的刊发时间是24个月,有时甚至长达四五年。

张益唐听到这个好消息后拨通了妻子孙雅玲的电话,那时她远在圣何塞。张益唐让妻子留心媒体的报道,因为“你会在那上面看到我的名字”,妻子却回应他说:“你是不是喝醉了?”

人们一时无法把世界级的数学成就和那个普普通通甚至有些潦倒的讲师张益唐联系起来。张益唐的好朋友齐雅格在网上看到有关他的铺天盖地的报道,一度不敢相信。他兴奋地打电话给张益唐,确认消息后才向他表示了祝贺。

张益唐执教的新罕布什尔大学数学系随后也告诉他不用教书了,薪水会涨,职位也会晋升。系里的秘书老太太关心的却是:张益唐以后还会给系里的饮水机换水吗?

纪录片《大海捞针:张益唐与孪生素数猜想》(2015)画面。

直到这时,人们才逐渐了解到,张益唐曾是北京大学极富天赋的数学天才,20多年来却过着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孤寂又困窘的生活,一度居无定所,甚至在朋友、家人的世界中消失了很多年。

他的妹妹张盈唐回忆,在失去联络8年后,她与母亲在2001年终于重新联系上了哥哥,并收到了他寄来的照片,母亲看着张益唐的近照不禁流下了眼泪:“这照片上的毛背心还是他出国前我亲手给他织的,这手表也是出国的时候带的。你哥哥这些年过的是什么日子啊!”

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人们对张益唐的身世、前半生的故事越发感到惊讶,其中包含了一个人为追寻智慧、真理所能付出的一切,当然,还有那令人欣慰的、精神上的纯粹报偿。

所有故事的起点,在数学里以梦为马

张益唐1955年出生在上海,父亲曾经是中共地下党员,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段时间是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的教师,母亲则在当时邮电部机关工作。张益唐名字中的“唐”是母亲的姓,“益”字谐音“一”,寓意他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因为父母都在北京工作,所以张益唐小时候一直跟随外婆在上海生活。

“我的外婆家就是很普通的工人家庭,舅舅、姨妈们的最高教育程度是初中毕业,我外婆则基本上不识字。”虽然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因为分隔两地,学龄前的张益唐并没有受过所谓家学的熏陶,只是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对书本和知识的兴趣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悄然四散萌发,他通常将之归于自己内向的性格,这种性格让他倾向于独处,他说这是一种天生的好恶:“我喜欢读书、思考,没人教过我,但我喜欢这些。”

张益唐最早的兴趣还不在数学上,他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迷上了小舅舅的地理课本,甚至发烧说胡话,嘴巴里冒出来的都是世界各国首都的名称,后来他的兴趣逐渐转到数学上。

张益唐与父母、妹妹合影。(张盈唐供图)

“我的启蒙是在20世纪60年代,那时有一套给青少年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后来又出了几版。我记得最初有五册,后来又加了三册,其中第七册是生物,第八册是数学。我那时大概10岁。”张益唐从那时起就有了自己心目中的“数学英雄”——著名数学家高斯,他享有“数学王子”之称。可以想象,这样一位光彩夺目的数学天才在幼年的张益唐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张家长辈直到如今都爱拿一个段子说笑——“舅舅大婚之日,外甥大哭一场”,指的是大舅的婚礼上,小孩子按习俗要单独坐一桌,但倔强的张益唐一定要和数学老师姚先生坐在一起请教数学问题,大人不同意,他就在舅舅的婚礼上大哭一场,搅乱了一场喜事。

虽然张益唐并不愿被称作神童,但如今流传下来的都是这样的故事。至于为什么是数学,他曾经解释说:“数学和文学,甚至和音乐,有很多共通之处,都是一种对美的追求。我们往往在朦胧的、不是很清楚规范的时候,反而能感受到一种美。”

在数学之外,张益唐并未偏废文理,他有着良好的古文功底,这倒可能和家学有关。他的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喜欢《稼轩长短句》和《白香词谱》,张益唐从小就能背诵《西游记》和《红楼梦》里的内容,对《古文观止》爱不释手,对西方文学(包括雨果、巴尔扎克、莫泊桑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也知之甚详。40多年后,采访他的记者发现他随身携带的不是数学书,而是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

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文革”打破,张益唐的父母都被打倒,他跟着母亲下放去了位于湖北农村的干校参加改造。那是一个读数学书也要受呵斥的年代,少年张益唐必须在泥泞的土路上扛起上百斤的麻袋艰难前行,没有人同情他。因为父母的政治问题,他无缘上高中,人生差点儿被定格在务农的命运。“文革”后期回到北京,他错过了高中,只好去一家制锁厂当工人,开冲床,制造一种如今已被淘汰的挂锁。未来的数学家人生彷徨,似乎刚摆脱务农的命运,又要当一辈子的工人。

在莫测的人生中,只有数学能带给他一种坚实感,当然数学很难,但数学的世界不是莫测的。张益唐说:“我真的相信数学应该非常纯粹。我相信数学是有逻辑的。你刚开始思考的时候,一切都很不清晰,但它可以渐渐清晰起来。那可以说是一种直觉,有时候直觉是很难用语言描述的。”

这是后来所有故事的起点,青年张益唐在数学里以梦为马。1973年,张益唐读到了《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陈景润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名字拗口,基本属于外行人看着每个字都认识但就是不明所以。张益唐说,后来有些报道说他是在1978年读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后才对数论产生了兴趣,其实不是,在这之前他已经有所涉猎,而且基本上都能看懂。

当时张益唐是工人,虽然每天都要待在工厂里,但工人身份也有好处:做了工人就有工作证,周末就可以去普通人无缘进入的图书馆。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青年工人张益唐一个人泡在里面,看数论重镇山东大学的学报,看王元、潘承洞等数论大家早期发表的文章,后者是他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导师潘承彪的亲哥哥。

那时候张益唐的英语水平不行,读一位意大利数学家于1965年发表的论大筛法的文章基本连蒙带猜,但仍为之着迷。他说:“我说不出来为什么那种情况下就那么喜欢数学,而且我不能说没有收获,我还真能读懂,我这人就是喜欢数学。”

妹妹张盈唐比哥哥小11岁,她回忆起那个阶段的张益唐说:“哥哥住在单独的另外一间。年少的我只记得哥哥的工作总是三班倒,哥哥把下班后的所有时间献给他的数学。他喜欢他的小屋,安静不受干扰;他宝贝他的时间,除了吃饭时间,最多也就是逗逗我们几个小孩子玩,一会儿就不见人影了,剩下的时间都窝在他那个小房间中捣鼓他的数学。”

1977年高考恢复,张益唐报考北京大学数学系,第一次参加高考折戟了,不是数学、英语,而是政治没考好。第二年卷土重来,倔强又自负的张益唐却不愿读本科了,要直接报考研究生。一个中学都没读过的人竟然要直接读研究生,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他的母亲坚决反对,两人大吵一架,谁也说服不了谁。母亲只好使出撒手锏,倒在床上,嘴里说着被张益唐气死了、气病了,又说,他要是不答应,自己就不去医院。张益唐是孝子,到此也就没了脾气,同意读本科,母亲的病也就忽然不药而愈。

后来,张盈唐说,哥哥能与北大结缘,也应该感谢母亲。

1978年,张益唐第二次参加高考,考上北大,每科满分100分,他数学考了90多分,语文考了82分,都是难得的高分。虽然已经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张益唐却成为“文革”后北大数学系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因为前一年百废待兴,北大数学系甚至没有合适的教材,不得不暂缓招生。

张益唐所在的1978级也就成了数学系建系以来最特别的一届:既有“文革”前的“老三届”高中生,考上大学时已经三四十岁,也有张益唐这样二十来岁当过农民、工人的社会人员,还有穿军装的,当然也有不过十五六岁的天才少年,其中最厉害的是一个才读初二的学生,因为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奖,被北大破格录取。

在数学中孤独地求索多年之后,张益唐终于能与全国的数学精英共聚一堂,彼此惺惺相惜。在后来坎坷的日子里,张益唐说那是他一生中少有的快乐回忆。

他有着与之匹配的雄心,看上的都是大问题

张益唐在北京大学度过了7年时光,在北大红楼上课,在未名湖畔跑步。20世纪80年代初,在北大数学系念书的人大都听说过张益唐的大名:是个高才生,深受时任北大校长、数学家丁石孙的赏识。同学王小东回忆说,因为数学方面的天赋,张益唐是北大的风云人物,“崇拜他的姑娘从学校南门排到了北门”。

但张益唐说,没有这么夸张,“在北大,我也不是考得最好的,别人都考100分,我不过80多分,这种情况也有”。他只肯承认自己相比其他同学更为专注,“除了睡觉,我总是在思考数学问题”。

后来他说,自己的反应灵敏度只是中等水平,如果去参加中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可能得不到很好的成绩,但有一点“可能是我最大的特长,对于一个问题,我可以成年累月地思考”。

张益唐攻读硕士学位阶段师承潘承彪教授,潘教授是国内解析数论的领军人物之一。解析数论以纯粹的数学研究而著名,也就是说,它不在意研究是否有实用价值,而是执着追寻数字里蕴藏的真理之美。张益唐说,他喜欢这种感觉。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2014年沃尔夫数学奖得主彼得·萨奈克后来在北京遇见过潘教授,那已经是张益唐毕业多年之后。潘教授动情地说,张益唐是北大优秀的学生之一,他有着与之匹配的雄心,看上的都是大问题。

至于什么才称得上大问题,这既是一个专业标准的问题,也是人生的指引。

纪录片《大海捞针:张益唐与孪生素数猜想》(2015)画面。

刚刚进入北大的那一年,张益唐读到一篇文章,他说:“有一个菲尔兹奖得主是比利时的德利涅,他是做代数几何的,后来他把代数几何用到数论里面去,解决了‘韦伊猜想’,看得我简直不想睡觉了,激动得不得了。”“韦伊猜想”是“黎曼猜想”在代数几何上的组成部分,和“孪生素数猜想”一样,都是困扰了整个20世纪数学界的谜题。

在北大,张益唐很快取得了硕士学位。出于天生的谦逊,他的回忆有些轻描淡写:“潘老师觉得那只不过是个硕士学位,他让我尽快拿到,所以我也就很快搞到手了,也就几个月吧。”

张益唐在数学方面的天赋毋庸置疑,很快,他在潘教授的指导下写出了生平第一篇论文,但他没有自满,反而生出警惕。他说:“现在想起来,我连看都不想看了,那时我就有一种感觉,怎么路越走越狭窄了,你不能只有这一套。这时你需要有点儿勇气,看胆子大不大,敢不敢否定自己走过的路,要自问我们这领域能不能和新的东西结合,要不断地问自己,天天问自己。”

他迫切想要出国看一看全世界数学界最新的研究。出国深造的选择摆在了面前,那时他是数学新星,校长丁石孙亲自安排了他的留学,为他选择了导师——美国普渡大学莫宗坚教授。莫教授是代数几何方面的专家,相比数论,代数几何的实用价值更大,虽然张益唐更向往纯粹的数论领域,但师长们认为一个数学天才不应只是沉迷于“虚空”,还要服务于时代的伟大进程。20多岁的张益唐听从了安排,当时他想的是拿到博士学位就回北大当老师,然后做自己的研究。他喜欢当老师,拿到硕士学位后,他在北大当过一段时间助教,教师弟师妹微积分。

于是,1985年6月21日,踌躇满志的年轻人轻装简行,只提着一个箱子、背着一个挎包就离开北京,前往美国留学。所有人都以为会看到一颗数学新星冉冉升起,他将年少成名,誉满归国,但慢慢地,一年年过去了,以异乡为故乡的北大毕业生张益唐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虽然我连工作都没有,但我还是可以回到解析数论里去”

“在美国读博士,因为一些个人的原因,把我弄得很‘惨’,当然网上有一些不是事实,但我也承认是把我弄得很‘惨’。”

熟悉张益唐的人都知道,他除了面对数学能够侃侃而谈,对于别的一切,他总是表露出不值一提的神情,即使那是一段青春蹉跎入中年的漫长岁月。

其实,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

普渡大学是美国传统名校,培养出13位诺贝尔奖得主,中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火箭专家梁思礼都毕业于此。张益唐初到学校报到时,校园里最高的楼就是数学系的。第一个学期,他和导师莫宗坚每天见面一次,研读莫教授关于“雅各比猜想”的论文,有时讨论会一直持续到黄昏。

“雅各比猜想”是代数几何里的经典难题,也是莫宗坚教授的研究领域,以此作为起点,大概也是导师和学生互相熟悉的方式。接下来的两个学期,他们与另外4个学生研读日本数学家广中平佑关于奇点的艰深论文。莫教授后来说,他相信己方6个人让世界上研读它的人整整翻了一番。

广中平佑因对奇点的研究获得了菲尔兹奖。作为专门奖励40岁以下青年学者的顶级数学奖,只有4个东方人获得过这一殊荣,但一直没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20多年后,张益唐说:“菲尔兹奖对我来说是个心病。”

准备博士学位论文时,张益唐选择以“雅各比猜想”为题。一开始莫宗坚教授感到惊讶,对博士生来说,这个题目太难了,后来他说在这个年轻人的眼睛里看见了雄心:“透过他的眼睛,我看见了一个躁动的灵魂、一颗燃烧的心。我明白如果他是探险家,他就会去世界的尽头;如果他是登山客,他就要登上珠穆朗玛峰,风雨雷电都无法阻止他。”

后来的7年里,师徒间见面越来越少,张益唐独自做着研究,毕竟对数学家来说,一支笔,可能再加上一块黑板,就足够了。进展似乎一切顺利,“雅各比猜想”即将被证明的消息越传越广,直到有一天,连一位化学系的教授都好奇地问莫宗坚教授,听说你们系的一个中国学生做出了了不得的证明?

“益唐在博士学位论文里称他证明了‘雅各比猜想’,他应该因此被授予菲尔兹奖。”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一致认同那是一篇合格的论文,但审核的结果是张益唐错了,错误在于他用来引证的一项定理(来自莫宗坚教授)被证明是错误的,这让他的整个证明成了空中楼阁。

1992年,张益唐拿到了博士学位,“同时也失业了”。

他没有拿到莫宗坚教授的推荐信,莫教授也没有提出过帮助。毕业后,张益唐准备离开普渡大学,他得到了罗格斯大学的面试机会,他要去见解析数论大家伊万涅茨,其中潜在的意思是他决定回到自己心爱的数论领域,对此,莫宗坚教授祝他好运。

但彼时好运并未降临,与伊万涅茨教授的会面没有任何结果,一直要等到21年后,伊万涅茨教授才会重新认识这个当时的年轻人——2013年《数学年刊》邀请伊万涅茨教授担当张益唐论文的审稿人,他将成为后者做出的划时代证明的见证者。而那一年,张益唐已经58岁。

如果人生也分四季的话,那么离开普渡大学后,张益唐的人生便进入了严冬。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成了年少气盛时一个并不美好的错误,当然也就无从发表,既没有导师的推荐信也没有代表作,这样的数学博士在美国寸步难行。

张益唐一直没能找到教职,有时住在肯塔基州,有时住在纽约,都是借宿,居无定所,有时睡在朋友家的沙发上,有时甚至住在车里。慢慢地,人们说他消失了,隐居了。

“他选择了孤独。”他的朋友后来评价道。

在纽约,朋友介绍张益唐和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孙雅玲认识,后者对他的第一印象可不好:“我一看土土的,戴着大黑框眼镜,我就说‘丑死了’。”介绍人开玩笑说:“别看这样,这是北大才子,学历方面的高智商,生活方面的零指数。”后来,孙雅玲第一次到张益唐家才算被震惊了,空空荡荡的房间里没有桌椅,睡觉就在沙发垫子上,“我当时想,这北大博士怎么混成这样”。

两个人唯一的共同爱好是喝酒。啤酒、红酒、白酒,啥都行,一瓶又一瓶,坐下来就能喝。孙雅玲生在东北,性格豪爽,喝酒也是个中好手,而张益唐酒量一般,酒品倒是好,不会劝酒,就是闷头喝。喝高了,不爱说话的北大博士话也就多起来,天文地理、历史人文、诗情物理,当然还有他最爱的数学,说起来滔滔不绝。在人生的逆境中,那才是一个北大才子深藏的锋芒。

1992—1999年,数学博士张益唐在赛百味快餐店里做会计,忙的时候也帮忙收银。张益唐说:“后来我再回想,那时候是什么支撑我呢?不是说我的意志多坚强,而是我对很多东西看得比较淡,我对物质、对钱没有看得那么重。按一般人来讲,我是过得很惨,但我觉得这不是很好吗?我也有时间。读博士的时候,虽然我放弃了解析数论,但我一直关注,我觉得还是可以做。虽然我连工作都没有,但我还是可以回到解析数论里去。”

按照张益唐朋友的说法,以他的数学能力,可以在IT(信息技术)、金融行业赚很多钱。他确实有过这个机会。1999年年初,北大的一位师弟找到张益唐,请他帮忙解决一个网络设计中极难的纯数学问题,张益唐用一周就解了出来,后来那还成为一项专利。但类似的事情,张益唐再未涉足。

于是,在蹉跎的中年岁月,张益唐还是没有离开数学。他拥有这样的天赋,赚钱只是求知的手段,所以钱刚刚够用就好。只要他愿意,大脑随时随地可以关掉向外的触角,深潜进数学的世界。

在人生的逆境中,数学既是依靠又是梦想,既是逃离现实的手段又是最终的目的,里面没有阴谋倾轧,只有逻辑和美。

1999年年初,朋友帮张益唐在新罕布什尔大学谋得了一份教职——编外讲师,只负责上课,大概算是教师里的“廉价劳动力”,但对张益唐来说,这是少有的回到大学的机会。接到电话,他立马就辞了职,飞去面试。在新罕布什尔大学,讲师张益唐是一个沉默又有些特立独行的人,他常常一个人在教学楼里踱步,既像是在思考又像是在神游,同事们形容他时提及最多的是“腼腆不爱说话,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

学生倒是喜欢他,在一份教学质量反馈报告上,有学生不吝对他的赞美:“Tom(张益唐的英文名)是最棒的!他是最好的老师!他总是把微积分讲得深入浅出,他还很幽默,所有学生都爱他!”唯一的建议是:“Tom应该少抽些烟,那对他的健康不利。”

就是这样,不善言辞的张益唐只有面对数学才能侃侃而谈,他的幽默、他的魅力都来自数学。

数学当然要证明,但数学不完全是这样

2010年左右,张益唐决定将“孪生素数猜想”作为研究方向,他阅读了邦别里、戈德斯通等教授的论文,知道数论大家们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他认为他们的方法有太多限制、不够灵活,他想自己大概可以再试试。

这就是研究数论的优势,数学世界里很多历史悠久的未决难题都能归到解析数论里面,不用发愁没问题可解,发愁的只是你不知道怎么做。

当时张益唐不知道戈德斯通教授悲观的结论,他说:“后来我想要是我知道了,我会不会也悲观了,但我是孤独一个人,几乎在同时,我突然变得乐观起来,我发现了中间有一些关键的步骤,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去接近,于是我就一个人在那做,严格来讲,我做了三年。”

张益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与朋友交流,社交在他看来有些浪费时间。不过,朋友齐雅格说,每年自己生日时,张益唐都会打电话过来问候:“祝你生日快乐啊,好了,我是张益唐。”电话挂了,他立刻又回到数学世界里。后来,有记者问张益唐:“数学家需要天赋吗?”

“需要的是专注。”他回答说,“而且,你永远不能放弃自己的个性。”

2012年7月3日,灵感最终到来的那天,如今已经成为一个传奇。

纪录片《大海捞针:张益唐与孪生素数猜想》(2015)画面。

暑假,朋友用好酒吸引他去给自己的孩子补习微积分。朋友家附近的树林里常常有鹿经过,早上,张益唐原本是去看鹿的,没见着鹿,另一个世界却忽然出现了。后来在《纽约客》的采访中,他回忆了那个瞬间:“我看见了数字、方程一类的东西,虽然很难说清那到底是什么。也可能是幻觉。我知道还有很多细节有待填补,但我应该做出证明。想到这儿,我就回屋了。”

《素数间的有界距离》轰动了数学界,审稿人伊万涅茨评价张益唐的论文:“水晶般的透明。”

成名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张益唐不再是无人问津的讲师,他受邀加盟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成为数学系终身教授。论文发表后的第二年,瑞典公主亲自颁发给张益唐罗夫·肖克奖中的数学奖项。同时出席的数学家都留出了时间在瑞典旅行,张益唐却没这概念,第二天就飞回美国上课去了。回到美国,他又被授予了麦克阿瑟天才奖。张益唐对妻子说:“我们结婚的时候,我说要给你许多,但我当时给不了,现在,你说说你想要什么?”

他成了数学界的英雄,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又让他活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传奇。但就像人们惊讶于他的天赋一样,人们也惊讶于他对外在的冷静态度。

相比于出席晚宴、接受掌声,张益唐还是更喜欢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与数学为伴。妻子孙雅玲说,他们住在海边,但4年的时间里张益唐只去沙滩看过一次海。他每天想着的就是去学校,理由是学校的网比家里的快,方便他做研究。采访他的记者们也纷纷体会到一种无力感,他少言寡语,甚至说自己可以一边接受采访一边思考数学问题。

是的,还是数学,就像张益唐所说,在数论的世界里,永远不必烦恼无事可做。外界还在惊叹于他过去创造的荣耀,他已经无心于此。

“我还有新的东西可以做,我相信我还能做出新的东西来。”

数学家哈代曾经说,他从不知道有哪个数学上的重大突破是由一个超过50岁的人提出来的。2020年,张益唐已经65岁,最新的目标是“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这是通往“黎曼猜想”的重要一步。他可不会因为哈代的一句话就动摇,他说:“这些话可以听听,我虽然知道,但我没放在心上。”

功成名就之后,张益唐再次将全部精力投入新的数学高峰。孙雅玲说,老伴去了学校研究数学,在家里还是思考数学,有时候自言自语,炒菜的时候,洗澡的时候,下楼梯的时候,老是念叨:“零点,零点,零点……”她就知道他又入迷了。

张益唐回国的次数变多了,他回到北大给本科生上暑期课。他喜欢和这些青年人待在一起,他们充满了求知欲的聪明头脑就和他当年一样,对数学满是憧憬。面对他们,那个沉默寡言的张益唐不见了,反而充满了诉说的欲望,他想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他们。

“最终要判断一个人在数学领域能不能做出成就的标准是思想的深度。”张益唐说,“如果是立志于做数学,那你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比别人慢也千万不要自卑,最后能不能成功是有很多原因的。”

“保持一种新鲜感,一种不满足,有时候胆子要大一点儿。对前人的成绩,不管是不是权威,你要想他也是有局限性的,他做的也不是最好的。因为我有这种感觉,所以我能往下做。”

“数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定理一,证明;定理二,证明。数学当然要证明,但数学不完全是这样,如果只是这么一个过程,我就会觉得很烦。”

当然,张益唐也提到了自己的艰难岁月:“你们可以避免走我走过的弯路。”最后在问答环节,年轻的学生们又把兴趣投到了这位传奇数学家身上。一个学生问他,如果当时一直在国内,还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吗?张益唐想了想,给出了答案:“我的个性比较独特,如果在国内,可能干扰会多一些。但我相信我也能做下去。”

2014年,张益唐受邀给北大毕业生做了一次演讲。他以平淡的口吻告诉大家:“我经常觉得自己做的程度很差——这是真的,但我并不失落,只是实实在在地去做。中间经历了很多挫折,每次我都坚持下来。如果别人问我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我只能说句大实话:我就这么实实在在地去做,而且坚持着。我过去是这样,将来也会是这样。”

原文作者/张瑞

摘编/何安安

编辑/罗东

导语部分校对/柳宝庆

中国农业强不强?村民富不富?答案就在这希望的田野上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田间地头色彩斑斓、稻黍飘香,大江南北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丰收是哪一种颜色?每个农民的心中或许都有不同的答案,让大自然来揭晓答案。

【陕西洛川】红苹果映红丰收的笑脸

秋风起,陕西延安洛川早熟苹果喜获丰收,红彤彤挂满枝头。

在河南平顶山郏县堂街镇,软籽石榴个大味甜,眼下石榴的甜度和颜值达到最高。

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的辣椒也迎来了大丰收,一串串成熟的红辣椒压弯了枝头,也映红了村民们丰收的笑脸。

【甘肃张掖】100万亩制种玉米晾晒忙

时下正是北方玉米收获的季节,甘肃张掖种植的100万亩制种玉米喜获丰收。

【安徽旌德】金黄“云间梯田”喜迎丰收

在位于皖南山区的安徽宣城市旌德县,青山环绕下,金黄的梯田伴随着云雾缭绕,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卷。

【新疆】葡萄飘香季 丰收喜悦时

走进吐鲁番市高昌区,处处弥漫着葡萄的芬芳,57万亩葡萄获得丰收。100多户村民领到了112万元收入。

【四川南充】猕猴桃缀弯枝头 产量又增收

四川南充高坪区胜观镇,500多亩红阳猕猴桃丰收成熟,一个个猕猴桃撑圆了棕色套袋,缀弯了枝头。切开果实露出红色果心,格外诱人。

【河北沧州】黄骅冬枣迎收获 枣农起舞庆丰收

在河北沧州,黄骅冬枣大丰收,脆甜的枣儿挂满枝头,11万亩冬枣园,年产量约3.2亿斤。枣农们跳起扇子舞,舞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贵州安龙】葡萄架下采摘忙 果粒饱满赛玛瑙

在贵州安龙,一串串果粒饱满的紫葡萄挂满枝头,葡萄架下,工人们正在修果、装袋,一派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

【新疆】棉花陆续进入采收期

金秋九月,新疆各棉区陆续进入集中采摘期。在玛纳斯县,今年种植了73万亩棉花,机械化采收率达到100%。

【江苏盐城】青背白肚 肥美大闸蟹出笼

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肥美大闸蟹张牙舞爪,在江苏盐城,丰收的喜悦早已挂满了蟹农的脸庞。

火红、金黄、暖紫,五彩斑斓的颜色勾勒出美好的秋日图景,丰收,就是秋天最动人的色彩。

保障粮食安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如今在广袤的田野上,农民种地科技范儿十足。一起去村里看看,他们用上了哪些“新武器”?

“施肥神器”

辽宁省盖州市徐屯镇龙湾村村民 贺新:这是一个施肥装置,第一能节肥,第二溶化得非常匀称,所以作物吸收更加好一些。

鲜玉米收割机

在黑龙江海伦,鲜食玉米率先开启了收获模式,通过不断的探索钻研,当地的种植户将国产普通玉米收割机进行了改装。收割过程中玉米叶保留了下来,这小小的变化却是鲜食玉米保鲜的关键。

“械”放双手

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包家店镇黑梁湾村村民 杨宝:目前我们农户种地都是采用的是机械化,今年采收期进了新兴的这种采收机,质量也好、速度也快。

“云”上管家

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下山头村村民 胡丽萍:以前就是太阳下山了,温度下降了,我们人再过来加水,还有遮阳网什么的都人工来控制,现在互联网平台上有温度、湿度、光照,我在家里就可以操作了。

“硬核”耕种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某合作社负责人 刘和宾:这是一个咱们自己国产的拖拉机,它可以带深松、深耕、播种,再加上卫星平地,它这里面还有好多咱们的黑科技。

农业科技助力 农业生产迸发活力

穿上机械“马甲”,插上科技“翅膀”,如今,在广袤的田野上,有了新技术新装备的助力,农业生产迸发出新的活力。

智慧农业助力 盐碱地里庆丰收

在山东潍坊,昔日靠天吃饭无人问津的盐碱地实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智慧化,昌邑青阜农业综合体的两万多亩高产玉米和金黄的水稻织就了秋日丰收图景。当地办起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知名农产品品牌展示等特色活动。

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如今的乡村也变得更加美丽。徜徉在绿水青山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来听听乡亲们是怎么说的。

生态宜居助力乡村振兴,而产业兴旺,也在推动乡村振兴。如今,中国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种下梦想,收获的则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美好生活。

内蒙古科右前旗:小沙果成就大产业

又是一年丰收时。记者来到兴安盟科右前旗俄体镇齐心村崔振东家的果园,夫妻俩正忙着采摘,装车。每到沙果成熟的季节,崔振东的果园不仅吸引众多外地客商前来收购,还有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科右前旗乌兰毛都杭盖草原肉制品有限公司通过直播带货,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购。自2018年由北京海淀区商务局牵头,两地积极构建科右前旗农畜产品进京绿色通道,实现了消费扶贫主体需求与特色农畜产品供给信息的精准对接,持续帮助前旗农特产品加速融入北京市场。

广西桂林:居住改善 村民更多资金投入农业生产

这几年,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也在有效提升。在广西桂林,当地实施清理垃圾、拆除农村危旧房等举措后,村民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

吉林和龙:水稻丰收在即 观光游客如织

乡村越来越美,前来观光的游客自然也越来越多。在吉林和龙光东村,游客乘坐着小火车,徜徉于金黄的稻田之间。集民俗旅游、观光体验、风味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村田园旅游新区,持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山东临沂:发展乡村旅游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而在山东临沂,兰陵县喜获丰收的农民手持各种农具,踏着鼓点,扭着秧歌庆祝丰收节的到来。

种下希望 越来越多年轻人回乡就业创业

而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年轻人是中坚,是力量,更是希望。在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勐卡镇莫窝村,90后姐妹娜布拉和娜能在昆明毕业后选择回乡,期待能让大山里的蜂蜜走出去;而在浙江海宁,25岁的海归学子季鸣,在家乡打造出全产业链的车厘子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就业创业,只因这片土地正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央视短评】让农民丰收节成为欢庆高质量发展的节日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行业,农业为我们提供的,早已不局限于吃饱喝足穿暖,而是意味着每一个人更充足的营养、更健康的身体、更长的预期寿命、更高的生命品质。全面小康,要求衣食住行游购娱样样都得行,而其中的半壁江山是“三农”撑起来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其实是否高质量发展,也可以从“三农”的成色来判断,拿绿色发展来说,建设美丽中国,乡村必须美,现代农业就是美丽中国的产业和生态保障;拿构建新发展格局来说,必须扩大内需,而农村有巨大的空间。因此农民丰收节就不仅仅是农民的节日,应该也是全民的节日,还必将成为欢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节日。

来源: 央视网

家门口的公园,盛满生活故事

【一线讲述】

编者按

在口袋公园里悠闲散步,在体育公园的智慧健身步道上挥汗奔跑,在近郊公园里泛舟湖上,呼吸空气中的泥土芬芳……“小公园”的建设,彰显着民生“大情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公园建设不仅与人民群众的休闲健身、精神文化息息相关,还事关文旅融合与绿色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批湿地公园、口袋公园、乡村公园、体育公园等“拔节生长”,公共空间充满生机活力。让我们“走进”形形色色的身边公园,聆听几位建设者和群众的故事与感受。

体育公园:全民健身,倍添活力

讲述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基层体育工作者沈晓东

俯瞰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泰鑫台湾文化生态公园。邓和平摄/光明图片

作为土生土长的盛泽居民,同时也是一名基层体育工作者,这十年,我见证和参与了潜龙渠公园这座江南小镇体育公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持续为群众提供健身空间的全过程。

2012年,我开始负责盛泽基层体育工作。那时,周边没有完善的健身场地,居民每天只能随便找块空地锻炼。我发动盛泽20多个体育协会,四处寻找合适的健身点。就在那年国庆节,潜龙渠公园雏形初具,依着大运河,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灵动。这让我喜出望外。2014年,潜龙渠公园正式落成,虽然当时还没有“体育公园”的明确定位,但我们已经根据百姓诉求植入了体育功能。笼式五人制足球场、篮球场、门球场相继建成,水上自行车、太极拳、少儿拓展等项目持续推出,越来越多盛泽居民走进这座占地62万平方米的公园,在家门口运动养生。得益于此,我镇获评“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国家级荣誉的到来促使我们思考:怎么才能把体育公园的作用发挥得更好?反复讨论后,大家有了答案。盛泽镇常住人口约30万,其中三分之一是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让青少年爱上体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的使命。于是,我们在潜龙渠公园开展青少年体育夏令营、体育“新中考”公益训练营,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体育基因。

2018年,潜龙渠体育公园获评“苏州市I级体育公园”。补贴资金该怎么用?我想到了公园里的步道。那是百姓常去运动休闲的地方,可只有绿化景观,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对,用科学技术赋能步道,让景观步道插上“智慧翅膀”。

说干就干。一段时间后,苏州市首条AI智慧步道在潜龙渠体育公园落成,居民只要在大屏前一“刷脸”,系统就记录下信息,随后在整条步道上行走时,可以实时知晓自己的运动数据,健身变得更有趣也更科学了。

如今的潜龙渠体育公园内,绿色步道环绕湖水,健身器材遍布草地。老人们在蓝天碧水间打太极、跳广场舞,年轻人则约上三五好友踢足球、打篮球……我们在这里全年组织各类全民健身活动百余次,主题丰富多彩。2022年,这里又获得了“苏州市最美运动空间”“苏州市最具活力晨晚锻炼健身站点”等称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体育强国建设,我在聆听报告时,就憧憬着潜龙渠公园的未来。我相信,将来会有更丰富的全民健身载体,吸引大家走出家门、舒展身心,享受体育运动的激情与活力。

小朋友在湖北省宣恩县兴隆街社区一处口袋公园游玩。新华社发

古树公园:“绿色记忆”,扎下根须

讲述人:北京市大兴区园林绿化局绿化联络科科员于良

从事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三年多来,我日常巡查128株古树名木,每次近距离接触,我都会为这些“活文物”的旺盛生机而惊叹。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的精华,承载着一代代人的乡愁情思。然而在城市化建设中,许多古树名木被迁移或被砍伐。为保护这些“活文物”不在历史进程中消失,北京市积极开展古树名木本体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建设古树公园就是特色手段之一。我们发现,建设古树公园需要与当地地域文化结合,体现地方特色。例如,安定镇古银杏主题公园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密集,我们便将古树公园与当地的观光采摘、休闲旅游相融合,让人们的游园体验更丰富。

为了方便群众畅享自然意趣、领略古树风姿,在扎实做好古树保护之外,我们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在古树保护范围外设置了休闲游憩空间,修建文化景观墙、游步道、小广场,让更多人亲近自然,了解更多关于古树的知识。

挖掘古树历史,讲好古树故事,是留住绿色记忆、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为了宣传普及古树文化,我们对传承下来的历史故事进行收集、整理,在古树公园内设置历史故事讲解牌。同时,在念坛公园、枣林公园等场所,我们通过设立咨询台、现场讲解、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向市民宣传古树名木文化、普及古树保护措施,呼吁群众共同行动,一起呵护珍贵树木。

今天,一株株古树历经时光流转,依旧苍翠繁茂、生意盎然。它们就像慈祥的老人,向人们诉说着过往岁月;那深入大地的根系,彰显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凡。作为一名绿化工作者,我会不懈努力,展现古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唤起群众发自心底的保护意识。

市民在安徽省铜陵市一处体育公园内健身。新华社发

口袋公园:转角遇美,出门见绿

讲述人:辽宁省沈阳市奉天九里社区居民魏德巍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工作之余,我经常与伙伴们一起拍摄记录城市的点滴变化。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考察,他强调“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多为老百姓建设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场所”。我们沈阳的口袋公园就是这样的“惠民城市空间”,在门口的街边、街角、街心,用“点穴”式的手法,为我们打造“身边绿”,让街区整个儿“活”起来。

最触动我的,就是我家楼下那个曾经“被遗忘的角落”。那原是个“三不管”地带,常年被垃圾杂物占据,又脏又乱。街坊们每次出门,都远远地绕开。如今经过改造后,绿植星罗棋布,健身步道环绕其中。每天晚餐后,我都和家人来这里逛一逛,周末还会约上老友一起聊聊天、晒晒太阳,把疲倦驱赶殆尽。

看新闻说,去年沈阳建成了1070个口袋公园,今年已建成1000个,明年还要再建1000个。3000多个口袋公园广泛征求了群众意见建议,把大家伙儿的需求融入设计之中。比如,我上下班途中路过的“童趣园”,公园外围设有红色环形步道,步道外绿荫环绕,园内则种植了大量海棠、山杏等观赏绿植,草坪上立着孩子们喜爱的特色雕塑、趣味廊架、游乐设施,吸引了很多儿童结伴游玩。

“转角遇见美,出门见到绿。”如今的沈阳,千园融城、花鸟为邻,大街小巷处处体现“细微处见真章”的城市创意。徜徉其间,我总是忍不住举起相机,将一幕幕动人场景定格……

江苏省苏州市首个大型乡镇主题类生态体育公园盛泽潜龙渠体育公园。光明图片

乡村公园:乡情野趣,俯拾皆是

讲述人: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博鳌乡村公园总设计师王敏

万泉河水悠然流淌,木制栈道半藏林间。傍晚时分,远处农舍飘出缕缕炊烟,几只小狗绕着屋后的波罗蜜树撒欢,时不时叫几声。风吹稻田时,鸟儿也会停下挥动的翅膀,寻个枝头歇息片刻。你若是来到博鳌乡村公园,也会禁不住慢下脚步的。

开始筹备博鳌乡村公园建设,是在10年前。那时,博鳌小镇已经因为亚洲论坛而名声在外了,每年来观光度假的游客都不少。其实,博鳌的美散落在各个村庄的角落里。我们萌生了把这些美“串珠成链”的想法,这也是公园建成后名叫“博鳌带状乡村公园”的原因。

建设乡村公园,自然要把乡村文化摆在第一位。我们没有专门砌一堵墙刻上公园的名字,而是将其刻在台风天吹断的大树树根上;我们没有刻意为公园编造什么了不起的传说,而是把“龙生九子”的雕像分散点缀在公园中,由此讲述博鳌的“鳌”字(“龙之九子”中的老大)之由来。利用村庄原有的水塘,我们打造出“水语”景观,池水流动的声音、鱼虾欢游的声音、水泵作业的声音一下子有了生命;利用村庄原有的田地,我们打造出“观田”景观,当风吹过田埂,庄稼和蔬果摇头晃脑,乡野的闲适感便扑面而来……公园里所有的景观都来自乡村,乡情野趣俯拾皆是。

乡村公园的建设,最终是为村民服务的。过去,晚上觉得无聊早早入睡的村民,现在也会带着孩子在公园里溜达;当一批又一批中外游客因论坛年会而相聚小镇时,还有村民在公园拐角处摆上了小摊,卖点椰子或红薯补贴家用。看着公园为百姓带来的一切,我也感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所在。

公园城市:家和梦想融汇于此

讲述人:四川省天府新区兴隆街道居民王文莹

兴隆湖,静静躺在鹿溪河流域的一处滩涂洼地里,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我从小生活在兴隆湖边,长大后又工作在此,亲身感受了兴隆湖“旧貌换新颜”的历程。

以前的湖畔,宁静而清冷。2013年11月,兴隆湖改造项目开始动工。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成为第11个国家级新区,此后,这里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2018年2月,在兴隆湖畔,“公园城市”理念首次提出。2020年8月,兴隆湖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正式启动。也是这一年,我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从未考虑去“北上广深”漂泊,而是坚定地选择回家,成为天府新区规划厅一名讲解员。

天府新区规划厅依湖而建,站在观景台上,不仅可以纵览兴隆湖全貌,对岸沿湖“生长”的成都科学城也尽收眼底。看着眼前的景色,我常对别人说,这里发生的不仅是“变化”,而应该说,是“巨变”。

十年来,这片昔日的滩涂洼地变得天蓝水清,成都科学城环湖而立,地铁、医院、学校越来越便利,兴隆湖畔的生活令越来越多人向往。我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我小时候兴隆湖周围只有兴隆小学、兴隆中学。而现在,不仅这两所学校升级成了天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附属学校,其他新建学校也越来越多。过去几年,天府新区吸引了18万名青年落户,其中不乏高新技术人才。如今,兴隆湖周边已汇集“中科系”“中核系”等国家级科研机构25家,引育高新技术企业650余家,成都超算中心、天府实验室、中科院成都分院等沿湖而建,与湖水相映成趣。人们说,这里分明是科技园,却美得像大公园。

兴隆湖不仅满足了人们枕河入梦、依水而居的美好想象,更为城市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我热爱它,爱这片土地。这座公园城市里,有家也有梦。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记者王美莹、刘勇、王晓樱、陈怡、苏雁、李晓东、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李青坡、王萍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6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村上春树:担任DJ之后,发现自己可以聊天了

作者:张嘉

“晚上好,我是村上春树。”一向低调的村上春树,却在东京广播电台开了一档名为“村上调频”的节目,每月最后一个周日晚上七点,他会准时向听友问好,不知不觉地,村上春树这位DJ,迄今已经做了整整三年。

如果问我是从哪儿学会写作的

答案就是音乐

“我调鸡尾酒,做三明治,没有想要会成为作家,而它就这么发生了。”从没想以写作为职业的村上春树,如今早已成为世界级的小说家。他的粉丝都知道,村上春树有三大挚爱:跑步、音乐和猫咪,这三个爱好,更是如虎添翼,成就了村上春树的写作事业。

而对于村上而言,若没有迷醉于音乐,他也许不会成为一位小说家。1964年,15岁的村上春树第一次听到亚特·布雷基与爵士信使乐团的演唱会录音带后,就决定把午餐钱省下来购买爵士乐唱片,村上说:“我忽然被所谓爵士乐的这种音乐所魅惑,从此以后,我人生的大半都伴随着这种音乐一起度过。”

1971年,村上春树与大学同学高桥阳子注册结婚,为了谋生,两人白天到唱片行做事,晚上在咖啡馆打工。1974年,村上春树和阳子开了一家名为“彼得猫”的爵士乐酒吧,“彼得猫”取自村上曾养的一只猫的名字。“彼得猫”爵士乐酒吧白天卖咖啡,晚上当酒吧,开店资金一半是夫妻二人的存款,其余的由银行和岳父支持。

村上一边经营酒吧,一边从事小说与英文作品翻译工作,渐渐地,村上春树声名鹊起,成为知名小说家。在2018年8月5日,“村上调频”首播之日,村上春树讲述自己原本没想要当作家,反而是对音乐有兴趣,甚至还把它作为工作,“这样的人突然写起了小说,与其问我跟谁学习写小说的技法,不如说我是跟音乐学的。音乐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节奏。文章如果少了节奏,没有人想读。节奏、和声、即兴演奏等,我是一边写着一边意识到的,如果有人说我写的东西很好读,那说不定我和这些人在音乐上是相通的。”

具体而言,村上春树认为文章就像音乐,也可以通过字词的组合、语句的组合、段落的组合、软硬与轻重的组合、均衡与不均衡的组合、标点符号的组合以及语调的组合营造出节奏感。“音乐品位不够好,这些就做不好。倘若文章有节奏,故事有节奏,接下来自然会文思泉涌。写作时,我会在脑海里自动将文章转化为声音,用这声音构架出节奏。以爵士乐的方式即兴演奏一个主题乐段,便能自然地产生下一个主题乐段。”

村上经常提到的爵士乐大师有查理·帕克、迈尔斯·戴维斯、塞隆尼斯·蒙克,这些音乐家都对他的写作影响深远。塞隆尼斯·蒙克是著名钢琴家,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爵士音乐家之一,曾经有人问他怎么才能让钢琴发出一种特别的声音,蒙克指着琴键说:“这里不会再有新的音符。所有音符在你看着键盘时,就已经预先存在那里。但假如你对一个音符给予真正有意义的定义,它的音色将会不一样。你必须挑选那些你真正想要表现意涵的音符。”

村上春树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写作:“他说的没错。所有的词在这里,我要做的只不过是赋予最平凡的词以最新颖、最特别的含义。”

即使写作生涯已经超过40年,但村上表示,自己仍在从好的音乐中学习写作技巧。“我的写作风格深受查理·帕克影响,其反复的无拘束即兴旋律,如同菲茨杰拉尔德小说中优雅的散文诗语韵影响。此外我仍将迈尔斯·戴维斯音乐中持续的自我革新作为自我的文学模型。”

音乐元素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出镜率很高,有他的书迷统计,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出现的乐曲及音乐家的名字达到八百次以上,其中爵士乐占一半。《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等小说更是直接取自音乐的作品名。

我一人总听着这么美妙的音乐

会觉得对这个世界有点抱歉

为什么村上春树愿意当电台DJ?他给出的说法是:“我一直觉得,我应该感谢这个世界,因为我就这么独自享受着如此美妙的音乐。”

村上春树与广播可谓缘分深厚,他还曾经以《村上收音机》为名出版过一本随笔集,在文章中写道,他早上五点起来后常常听收音机,在厨房泡咖啡、烤面包之间,会打开NHK的节目。

11岁时,村上被Alma Cogan的《Pocket Transistor》击中内心,歌里唱道:“他每天晚上来看我,是因为我有小电晶体收音机,他想听畅销排行榜的歌曲。”村上说自己当时也有一台电晶体收音机,也正热衷于听热门排行榜。在《村上收音机》中,村上春树写道:“虽然音质还不太理想,但因为是可以整台握在手掌上的小型收音机,所以可以带到任何地方去,一个人亲密地听着音乐。只要有音乐甚至可以什么都不要了。那真快乐。从此以后,我一直一贯热爱音乐到现在,而那小小的‘袖珍型电晶体收音机’,就像是我音乐生活的原始起点似的。”

广播节目也是村上春树作品中常出现的因素,在村上1979年出版的处女作《且听风吟》中,暑假从东京休假回乡的“我”突然接到当地广播电台DJ打来的电话。“我”听到了高中时代一名同年级女生为“我”点的歌,于是“我”开始寻找女生居住的地点。

三部曲长篇小说《奇鸟行状录》的开篇,主人公就是一边听着收音机中播放的《贼鹊》序曲,一边煮意大利面吃,音乐将读者从日常生活引入迷宫一般的隐喻世界。在《舞!舞!舞!》和《1Q84》中,则有一档名为“为您倾情呈献巴洛克音乐”的虚构的广播节目。

村上春树说收集唱片是自己从小就有的兴趣,如今家中大约有1.5万张唱片,“托这个的福,家里到处都是唱片。然而我常想:我一人听着这么美妙的音乐,度过舒适的时间,总觉得对这世界有点抱歉。什么时候能跟大家聊着天,一手握着红酒杯或是咖啡杯,分享这轻松时光,感觉会很不错。想做电台DJ也是出于这个想法。所以把我喜欢的唱片从家里带来,按照自己喜好为大家播放,聊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村上表示,他想做的是非常“私人”的节目。“首先放一些别的节目不怎么能听到的音乐。但是,范围也要尽量地广一些。太难的东西基本排除,也可以稍稍讲些话。”在节目开播前,他还调侃说,“请想象,像大卫·柯南伯格的电影一样,突然变成收音机的村上,很可怕吧!”

“村上调频”第一期节目于2018年8月5日播出,开始是偶数月播出,中间有过几次现场直播和跨年直播,从今年4月开始,正式改为每月播出。来电台录音当天,村上都是一个人过来,提着装满唱片的购物袋,这里的很多唱片都是他从二手店淘来的。

第一期节目谈“跑步与音乐”

村上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其书迷的大爱之作,爱跑步的村上更是带动了众多人喜欢上跑步这项运动,也因此,在其DJ首秀中,村上谈的主题就是“跑步与音乐”。

说起热爱的跑步,村上兴致勃勃,“我觉得跑步太棒了,不用道具,一个人,想什么时候进行都可以。跑步会让身体变得柔软,这样就能够长时间专注写文章。”他回忆说自己高中就读的是神户的学校,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在六甲山(位于神户市东北部,海拔高度为931米)跑一圈,“每年我都会参加,班上的女生会在沿路为我们加油鼓劲,她们对我喊的竟然是,村上君你不要勉强啊!这也太过分了吧(笑)。”

村上开始跑步的时候,尚未形成潮流,“其他作家还没加入进来,所以,那时我被大家笑话。现在世道变了,很多作家也在跑步。最有趣的是,1984年我去美国时,被问及最想采访谁,我就说约翰·艾文(小说家,奥斯卡最佳剧本奖得主),后来的某个早上,我就在中央公园一边跑步一边采访了他。”

至于什么样的音乐适合跑步时听,村上认为太艰深的不行,旋律中途改变的也不好,“还是简单的、一以贯之的音乐容易让人坚持跑下去。我跑步时总是带着iPod听音乐。我有大概7台iPod,每台里面都装着1000到2000首音乐。”

在这期节目里,村上推荐了一些具体的歌单,其中有布莱恩·韦尔森制作的迪士尼相关乐曲专辑,专辑中包括迪士尼乐园《加勒比海盗》的主题曲《YO-HO》,以及1937年上映的《白雪公主》中的《Heigh-Ho》和《Whistle While You Work》两首音乐。

此外,还有1968年的热门歌曲《Sky Pilot》(空中飞行员)。村上讲解说,当时正好是越南战争时期,从收音机里听到这首歌,仿佛连空气都热辣辣的,有一种独特的皮肤触感。“这是一首反战歌曲,演奏时长为7分23秒,无法收录进当时单曲盘的一面当中。所以,从中间分开,分别收录进A面和B面里。又因为在录音时是由DJ手动翻面,当中会有一段空白的时间。不过,这段空白也很不错。这首歌曲适合跑步的时候听,我也很喜欢在驾驶的时候听。我喜欢驾驶着敞篷车,在天气不错的时候打开顶棚,一边听这首歌一边开车。吉他滑音声音很帅,就像喷气式飞机的引擎似的。”

当跑累了要减速休息时,村上推荐的是听《敲开天堂之门》,这是由鲍勃·迪伦为1973年的电影《帕特·加勒特》所作。村上与他推荐的演奏版本的演奏者本·西登在哥本哈根的爵士酒吧相识,成为很好的朋友。“这首歌非常酷,改编也非常棒。”

在这期节目即将结束前,村上引用了Sly&Stone乐团的主唱 Sly Stone的话:“我要为大家创造一种音乐,一种无论是谁都听得懂的音乐。那样的话,谁都不是傻瓜了。”

疫情期间推出两小时特别节目“美好的明日音乐”

村上做DJ很自由,比如,他读了一本“灵魂乐之父”雷·查尔斯的传记后,做了一期雷·查尔斯的音乐特辑;夏天他以“夏天,沙滩,冲浪!”为主题,播放沙滩音乐和冲浪音乐;秋天他制作了“秋日爵士乐大吟酿”,他还制作了五分钟就能听完的古典音乐、他写的小说里出现的音乐的特辑、俄国作曲家特辑等等。其中,村上在2020年5月22日,更是在家里“办公”,推出了两个小时的特别节目,主题是“美好的明日音乐”,希望用音乐的力量来驱散新冠病毒所带来的阴霾。

这期节目中,村上推荐了九首音乐,包括现代民谣四重奏的《寻找一线希望》、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等待》、卡罗尔·金的《你有一个朋友》、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多么美好的世界》等,村上说:“英语的谚语中有一句话是‘黑暗中总有一线光明’,不管情况有多困难,它总有好的一面,所以请相信明天。”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等待》是布鲁斯·斯普林斯汀2001年9·11事件后发行的专辑《崛起》中的歌曲之一。村上的一位纽约朋友曾受到这张专辑的鼓舞,村上在节目中强调“音乐有这样的力量”。

《太阳出来了》是村上非常喜欢的一首音乐,他回忆说自己曾作为视障人士的同伴跑过10公里。“当时我在寻找做志愿者的机会,所以申请和一位盲人一起跑步,需要用一根绳子和对方的手绑在一起。不习惯的话,和一位盲人一起跑步是很困难的。我要根据对手的情况调整速度,准确快速地传递道路信息。我当时在美国陆军的机场跑步,但是机场的地面出乎意料的粗糙,所以非常危险,我得小心翼翼才能不被绊倒。我们现在别无选择,只能按自己的速度去计划和完成你能做的事情。让我们在不放弃彼此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努力。”

在这九首音乐中,村上还选了凯特·泰勒的《亲爱的,生日快乐》,他说选这首歌是因为许多人可能会因为新冠病毒而过得很艰难。“特别是在这个时候过生日的人,或者在不久的将来过生日的人。对于那些人,我会给你一首生日歌。生日快乐。你现在大了一点——你只是有点老。是的,明年的这个时候肯定会有很多好事发生。”

我自己出乎意料地享受这段时光

村上春树曾说自己算不爱说话的人,“虽然视情况而定,有时也会变得口若悬河,不过,平常我却是闷葫芦一个,也害怕详尽地说明什么,尽量不做这类事情。接电话是苦差一桩,在派对上跟别人交谈也是弱项,回答采访同样令我心力交瘁,甚至连回封邮件都觉得疲惫不堪。让我跟人家做对谈和书信往来之类的工作,我一律回绝。”

可是做DJ,村上却是颇为开心,话也变得多了起来,第一期节目快结束时,他说:“不知大家感觉这次村上广播怎么样?我自己出乎意料地开心享受这段时光。”

做节目时,村上会向听友感慨:“音乐真是好啊,那里总有超乎逻辑和道理的故事,有同故事密不可分的深邃而温馨的个人场景。”“威尔森三兄弟当中,现在只有布莱恩还在热衷于演出活动,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他是个嗅觉敏锐的天才,但同时也是那种无法与现实世界做妥协的人,因此这样的人坚持到了最后,这令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人生真是充满变数啊,真的。”

他还会回答听众提问,例如有人问他没有音乐的世界和没有猫的世界,他选哪个?村上回答说:“这个问题真的太难啦。我自己对这种二选一的问题,一般都不回答。因为你选了其中的一项,如果成真,之后应该会后悔吧,所以一般都不会回答这种假设的问题。”

还有人问他自己的葬礼上,准备放什么歌?村上笑说为什么很多人都问他这个问题,“艾瑞莎·弗兰克林的《My Way》不错,不过死的时候,还是想安静地死。因为活着的时候,听了很多音乐了,死了放什么都无所谓。”

如今,村上DJ已经做了三年,兴致却未见减退,他说:“以前我觉得自己不善言辞,因此从未做过写作以外的工作。但在国外发表演讲的过程中,我逐渐习惯了表达,尝试担任DJ之后,发现自己可以聊天了,所以,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去做。”

而说及自己喜欢电台的原因,村上认为是因为它有一种将独自倾听节目的每个人集合在一起的气氛。“这种气氛与电视和互联网完全不同。过去是听众在同一时间坐在收音机前收听节目。现在同时收听节目的感觉变淡,但仍有与一个人面对面的感觉。工作或者做饭的时候也可以收听节目。亲密且面对个人的感觉让人很舒服。”(张嘉)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