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双十一成交额2020(从455%到8.45%,天猫双十一成交额增速创史上最低)

导读双十一成交额2020文章列表:1、从455%到8.45%,天猫双十一成交额增速创史上最低2、2020-11下双十一:销售再创新高 全网总额超 5249 亿3、天猫双11总成交额5403亿 交易额崇拜转向

双十一成交额2020文章列表:

双十一成交额2020(从455%到8.45%,天猫双十一成交额增速创史上最低)

从455%到8.45%,天猫双十一成交额增速创史上最低

长达二十余天的“双十一”,终于落下帷幕。今年格外低调的电商平台,在“双十一”结束之际,才堪堪甩出一个数字:天猫总交易额5403亿元,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元。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11月11日23时,天猫有698个中小商家的成交额实现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的跨越;更有78个去年“双十一”成交额千万级的品牌,今年成交额突破了1亿元大关。

京东方面,31个品牌销售破10亿元,Apple破百亿元;超500万农户实现增收;43276个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中小品牌新增数量同比增长超4倍。

相比往年的高调,今年天猫、京东均表示不再公布实时成交数据,天猫更是除了在11月11日头尾两次公布数据后,没再透露更多。

“我们在调整我们未来的长期战略。”对于今年天猫“双十一”没有设置数据大屏一事,阿里巴巴副总裁、天猫副总裁杨光回应称,因为在天猫的长期战略中,商家和消费者体验现在变得更加重要了。他表示:“天猫内部主要看两个方面:第一是增长的质量,‘双十一’只是周期里的体现;第二是更关注长期的社会价值,比如绿色公益等。”

平台开始关注增长质量,或许是因为,随着促销节逐步常态化,消费者和商家都更趋理性的情况下,电商平台正面临增速放缓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开始,天猫的“双十一”采用两次预售,两次爆发的模式,计算成交额的周期也从原本的11月11日一天,变为了11月1日至11月11日的十一天。

以天猫为例,相比2020年“双十一”4982亿元的成交额,今年成交额的增速为8.45%。

作为参考,2011年~2019年,天猫“双十一”同比增速分别为455%、267%、83%、63%、59%、32%、39%、24%、28%,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增速逐渐放缓,今年出现史上最低增速。

与此同时,京东今年“双十一”累计下单金额同比增长29%,也略低于2020年同期33%的增速。中金公司指出,由于第一波预售占比提升,今年“双十一”当日全网销售额同比下滑5.5%。而增速放缓的原因,中金公司认为,是受到“二选一”被禁止、部分商家因消费大盘疲软而削减营销预算、互联互通未达预期以及直播电商平台的分流等影响。

数据显示,相比2020年,今年天猫的市场份额微跌约1.3%,京东的市场份额微涨1.6%,拼多多的市场份额微涨0.4%,而小红书、抖音、快手等新入局者也正在瓜分市场。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的“双十一”可能面临增长放缓的情况,但整个线上层面还是有很大增长空间的,拼多多、抖音,包括微信小程序、视频号等都会为“双十一”提供增量。

2020-11下双十一:销售再创新高 全网总额超 5249 亿

近日,大数据分析公司星图数据发布了《2020年双十一电商大促节销售分析报告》。报告指出,后疫情时期第一个双十一,发挥着比以往更重要的拉动消费的作用,2020年也成为双十一扩大影响力的契机。

星图数据显示,2020年双十一当天全网实现销售额为3328亿元,11月1日-3日实现1921亿元,合计双十一期间实现销售额5249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双11”期间(10月21日-10月31日,11月4日-11月10日)的预售销售额也达到了1386亿元。

报告显示,本次双十一成交周期更长,主要电商平台采用两波预售和成交,11.1-11日总体销售额增长29%。双十一期间,小镇青年、都市白领成为消费主力人群,“补偿性”是后疫情时代的主要消费动因(见图一)。

(图一)

双十一总体销售额增长29%疫情之后首个消费节日,被多方寄予厚望。众多行业、商家和消费者对双十一有着更强的期待和更高的预期。报告统计,全网超过25万个品牌积极参加双十一。除了传统电商商家以外,新国货商家、外贸企业、产业带工厂、农产品商家等纷纷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平台,参加今年双十一,欲借助全球购物节,走出疫情影响。

双十一是内外双循环方针的重要试点。本次双十一将电商的优势进一步放大,更多工厂店铺加入,快递配送企业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线下商家转战线上,这些都积极促进国内大循环,成为中国经济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十一购物节的每一笔订单,将品牌(或工厂)、商家、快递配送、技术数据中台、消费者等紧密联系,形成闭环的商业链条。国内电商平台吸引品牌企业、代工厂、农村农户加入,覆盖国内各区域及多级别城镇,带动国内经济内循环。跨境电商则是一个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载体,2.5万海外商家、超2600个海外新品牌首次亮相。

平台销售时间分散明显,天猫主场优势明显。本次双十一成交周期更长,主要电商平台采用两波预售和成交,11月1日-3日为第一波,11月3日引爆;11月4-11日为第二波,双十一引爆;11.11单日成交额同比降低-19%;11.1-11日总体销售额增长29%。

直播平台快速发展。双十一期间,直播平台采用种草、“打价”、“超级主播 明星”、“产地好物”等内容,分波预售,助力平台成交。

小镇青年、都市白领是主要购物人群。双十一期间,四线以下城市的小镇青年、一二线城市的都市白领成为消费主力人群;其“补偿性”是后疫情时代的主要消费动因。

主要细分行业全面飘红双十一期间,酱油销售额达1.29亿元,其中超七成是由生抽贡献。平台方面,天猫占据绝对优势,份额超六成;品牌方面,海天一家独大,在生抽、老抽等细分品类占据榜首位置。耗油销售额达1355.4万元;平台方面,天猫以54.7%的占比处于领先地位,京东凭40.1%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品牌方面,海天、李锦记分列第一、第二名。

本次除了满减活动和百亿补贴之外,各大调味品企业促销手段主要以限量秒杀、捆绑销售、发放大额优惠券、抽奖等为主。千禾味业发布《舌根上的男孩》创意短片,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讽刺了社会上的一些传谣现象,使得千禾酱油“零添加”的理念在消费者中得以强化,产品实现广泛曝光。海天味业推出重磅新品海天即简裸酱油,兼具高颜值和特级品质,打造六大优势,以高端品质进军高端市场(见图二)。

(图二)

方便速食在双十一大促期间表现亮眼,销售额达到13.9亿元。方便面、米粉/米线以及自热类食品最受欢迎,占据市场份额的近八成;康师傅、自嗨锅、好欢螺占据品牌榜前三席位;拉面说、李子柒以及开小灶等网红品牌实力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天猫平台表现突出。天猫在方便食品销售方面占据绝对平台优势,领衔市场。

重点品牌在双十一期间均大力投入促销资源、如优惠券、抽奖以及会员福利等方面,品牌会通过产品的开发、社交媒体传播等方式提升品牌的影响力(见图三)。

(图三)

2020年双十一期间,休闲零食销售额达32.1亿元。从各平台表现来看,天猫份额超五成,占据优势地位,京东紧随其后;从子品类分布来看,最受欢迎的休闲零食品类为坚果炒货,消额占比超三成;紧随其后的是肉干肉脯和零食大礼包;三家网红零食巨头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拿下超过一半的销售份额;Top单品集中在坚果炒货、肉干肉脯类零食礼盒。

三只松鼠全网销售额达6.5亿元,全网销售额第一名,在营销侧,三只松鼠专注品类拓展,四个新品牌瞄准消费者更精细化的需求,抢夺细分赛道份额;百草味全网销售额达3.5亿元,全网销售额第三名。在销售侧,百草味自制综艺节目《人间百味铺》,巧妙借势今年得到年轻人广泛喜爱的脱口秀演员们,用贴近用户生活的自制综艺为用户们带来欢乐加深了其对产品的记忆点以及对品牌的“有趣、会玩、温暖”的认知,为双11起到了重要的蓄势作用。旺旺全网销售额达0.3亿元,其周边囊括衣食住行,以充满创造性的形式,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见图四)。

(图四)

双十一期间,饮料全网销售额达到7.4亿元。天猫、京东共计占比超9成,饮料销售领先于其他平台。苏打水、植物蛋白饮料、碳酸饮料最受欢迎,占市场份额的近五成;维他奶、元気森林、可口可乐占据品牌榜前三席位;苏打水品类中,屈臣氏销售额表现突出;植物蛋白饮料喝茶饮料品类中,维他奶销售额靠表现突出。

众多品牌推出多项价格服务福利,如满减、预付定金抵扣和折扣券等,为消费者真让利,实现真促销;发布新品,迎合消费者的健康念想,主打“低糖”“植物基”,满足消费者需求(见图五)。

(图五)

【文 / 实习记者 杨 陆】

天猫双11总成交额5403亿 交易额崇拜转向长期价值

本报记者 李立 上海报道

取消了往年持续滚动的交易数字大屏,2021天猫双11选择在最后一刻公布总交易额。

2021年11月12日零点,阿里巴巴宣布天猫双11总交易额5403亿元(11月1日至11日),同比增长8.5%。相比去年同期26%的增长,增速放缓。

在此之前,天猫双11已经度过十二个疯狂增长的双11。网经社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天猫举办第一场双11购物狂欢节,销售额为0.5亿元;2010年9.36亿元,同比增长1772%;2011年到2020年,成交额分别为52亿元、191亿元、350.19亿元、571亿元、912.17亿元、1207亿元、1682亿元、2100亿元、2684亿元、4982亿元。

2011年到2020年同比增速分别为455%、267%、83%、63%、59%、32%、39%、24%、28%、85.62%,同比增长逐渐放缓。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往年动辄两位数的增长,今年双11的总交易额增速回归理性。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双11各平台声量放小,却因为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强劲对手的加入,成为史上最卷“双11”。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天猫双11增速回归理性,衡量双11的指标也在发生变化。11月11日当天,天猫事业群副总裁吹雪接受《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大家喜闻乐见的数字、爆发,未来天猫的长期战略已经明确转向。

增长质量和社会价值将是天猫双11关注的最重要的目标。“我们更看重消费者和商家体验的提升,以及更健康的商业生态。”吹雪表示。

实际从2016年开始,阿里巴巴就有意识地告别“交易额崇拜”。2016年马云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大谈“新零售”,称阿里巴巴选择今后只在年报披露GMV(总交易额)。

时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的张勇,当时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谈及这种变化:“GMV既重要又不重要。我们为这个市场、客户、用户提供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市场规模的数字。‘双11’最简单的情况是看一个数字。但是这背后,我更想看商家、用户的参与度、频率和方式。”

天猫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23点,参加2021年天猫双11的商家数量增长至29万家,创下历史新高。其中65%是中小商家、产业带商家和新品牌,有7万家是首次参与的新商家。成交额方面,698个中小商家的成交额从百万级增长至千万级,78个去年双11成交额千万级的品牌,今年突破1亿元大关。

“经历12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天猫双11的成交额基数早已达到庞大量级。在庞大基数上继续实现稳健增长,表明双11对商家和消费者的巨大吸引力。”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天猫双11正在淡化成交额,建立一套可以衡量平台内在发展质量的价值体系。普惠、包容、绿色等价值成为平台资源投入的重要方向。

(编辑:张靖超 校对:颜京宁)

双十一热度不如往年,成交额增长不到一成,为什么网友不买账了?

截至11月11日24时,2021年的双十一正式落下帷幕,根据公布的相关信息,天猫成交额达到了5403亿元,京东成交额达到了3491亿元,再创新高!

尽管如此,许多网友却细心地发现了双十一和往年不一样的地方, 那就是取消了成交额的实时播报。还记得前几年双十一,在11月11日0点,都会公布前30分钟的成交额,每次都会引发网友热议登上热搜。

不仅如此,在双十一开始的1个小时、3个小时等时间节点,部分电商平台都会公布相应的交易额,来展示他们的成绩,同时也营造了一个“购物狂欢”的紧张气氛,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而这次双十一的热度明显不如往年,大家讨论的重点也不再是成交额的多少,更多的是双十一本身。

自2009年正式推出双十一活动以来,几乎每一年的双十一都是一场全民狂欢购物节,几乎所有商家都会在当天推出折扣活动,平台也提供相应的优惠,因此一件商品的价格比平时便宜得多,由此吸引网友抢购。

然而到了2021年,许多网友都表示不买账了,网友@阿西 告诉我们:“这次双十一感觉没什么意思,所以我什么都没买。”

像阿西这样的人并不算少,因此,从天猫和京东的成交额增长上,重庆游品艾瑞君也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2021年天猫的成交额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421亿,增长率约为8.45%,不到一成;2021年京东的成交额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776亿,增长率为28.58%。

艾瑞君将天猫和京东每一年的双十一数据做成了统计图,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看到这几年双十一的变化。

毫无疑问,双十一的成交额每年都在增加,这是经济发展的表现,但从增长率的折线来看,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在2020年经历了疫情的报复性消费后,2021年的增长率明显开始下滑。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双十一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呢?艾瑞君采访了几个网友,分析出了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双十一的折扣力度变小了,同一家店的同一款商品,比如纸巾、洗衣液等产品,2021年的价格比2020年的要贵,甚至和平时的价格差不多。

这样的情况让双十一成为了一个噱头,对于消费者来说,基本不会上当,所以许多网友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比往年买得要少。

第二,部分商家为了吸引消费的眼球,让商品看起来折扣很大,就做出了先涨价或者标高价的举动,造成了一种很划算的假象。但消费者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就识破了商家的伎俩,取消了购买的打算。

第三,此前的电商平台主要以天猫和京东为主,但现在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出现,导致消费者分流。

第四,在目前的疫情环境下,相比前两年的经济来并不好看,加上生活的压力,导致消费者不得不理智消费。网友说得好:“买多少省多少,不买全省。”因此,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什么都不买更省心。

因此,艾瑞君猜测,2021年的双十一取消了成交额的实时播报,很有可能是因为双十一的结果差强人意,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目标。希望下一次双十一,都能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

你们觉得这次双十一怎么样呢?相比上次双十一,这次买的东西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呢?欢迎留言讨论。

刚刚,天猫公布双十一成交数据,今年凉了

01 增长大跳水

11.12日零点,天猫公布了本次双十一的总交易额: 5403 亿。

相较于天猫去年双十一 4982 亿的总成交数据,今年的 5403亿 显然是有所增长的,但对于天猫或者说整个阿里而言,今年的双十一可以说是一场滑铁卢式的惨败了。

问题出在增长速度之上,今年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同比去年仅增长了8.4% 。

这是阿里十三届双十一中,增长速度最低的一次。

阿里在2009年开始举办双十一购物节活动,次年开始爆发,2010年的双十一成交数据同比2009年增长了11772%,此后连续多年进入稳定期,年均增长保持在30%以上。

直到2018年增长速度才首次跌落至27%,2019年更进一步跌落至25%。

为了扭转这种一路下跌的态势,2020年阿里宣布将双十一大促时间由11月11日延长至11月1日~11月11日。

拉长周期的战略取得了效果,2020年阿里在双十一期间录得4982亿的成交额,同比增长飙涨至46%。

到了今年,为了更进一步推动交易额上涨,阿里又将双十一时间提前到了10月20日开始,时间拉长了10天,可增速却从46%暴跌到了8%。

究竟发生了什么?

02 大家为什么不过双十一?

与往年双十一的氛围不同,今年双十一明显遇冷,且舆论对阿里今年也普遍抱以不看好的态度,在大促开始前,甚至有媒体撰文称阿里的一些操作正在杀死双十一。

玩法复杂,优惠不见。

双十一越来越热闹,玩法也越来越复杂。

从最简单干脆的五折,到后来的盖楼、战队PK、叠猫猫,再到今年的“喵糖”,双十一的玩法一年比一年花里胡哨,也让许多对小游戏无感的用户望而却步。

现在的双十一,想要拿到真正的低价,除了需要参与平台的一些小游戏贡献流量之外,还需要蹲点抢一些限量优惠券,或者在某主播的直播间抢到低价商品,然后再使用88VIP附赠的优惠券,接着参与平台的满减活动,只有做到以上这些,你才能拿到真正的低价。

而以上的这些,意味着需要投入数十个小时的精力去研究今年的玩法并做好攻略计划,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投入。

许多人参加双十一,都是只享受到了满200减30的优惠福利,而这种力度的优惠仅仅相当于平时价格的9.5折,如果碰上部分缺德商家在双十一期间涨价,那可能最终买到的价格还比平时要贵。

有网友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购物经历,10月1号买的衣服,只需要139元,而到了双十一期间,价格直接飙涨到了239元,即使参与满200减30的优惠,也需要200元,足足比平日贵了60元。

以前的双 11符合规模效应的定义,大家把营销费用凑在这一天花,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玩法,给消费者更大的让利,消费者也省时间,只要一年记住这一天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的双 11 供过于求,玩法非常复杂,要玩游戏,要看广告,要打卡,同时还有各类券的组合。

消费者不仅要从海量的商品中进行选择,还要根据平台复杂的玩法进行组合。

购物行为本身,是会给人带来一种愉悦感的,但这种愉悦感现在为了研究平台的玩法被强行的拉长到了10个小时,消费者的热情慢慢被透支,也逐渐看透了「双 11 」的套路,从而转向理性消费……

低价大促常态化,消费者心理疲劳

除此之外,低价的常态化也是让大众对双十一慢慢不再敏感的原因。

往年一年才会出现一次的低价,现在除了618、双十二会出现之外,还常驻在各大主播的直播间里,常态化的底价让消费者逐渐适应了商品的低价模式,从而使得消费者对低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疲劳。

03 结语

连续十二年之后,今年的双十一已经开始让人感觉意兴阑珊了。

尤其是今年的双十一期间,足足拉长到了20天。

假如一年里只有一天全面打折促销,那么人们哪怕为此熬夜等到12点,也会觉得非常值,非常高兴,但一年里有一个月的时间全面打折促销,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比起商家忍痛让利,更像是路边天天喊着最后一天跳楼价的清仓甩卖。

毫无疑问,作为消费者面对这种现象很疲惫,或许疲惫的不仅仅是消费者,参与活动的商家也很疲惫,除了要做在节前做好全面的规划准备,节后还有疯狂发货、响应消费者的咨询,处理客诉,举办活动的平台方也很疲惫,要策划方案、要监控运营、要复盘分析。

最终,多赢的局面变成了多输。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