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梦三国曹操大逃亡(三国志曹操传,游戏中期有哪些单挑?当年阻止了斩颜良文丑的场面)

导读梦三国曹操大逃亡文章列表:1、三国志曹操传,游戏中期有哪些单挑?当年阻止了斩颜良文丑的场面2、曹操的多疑与诸葛亮的多智3、十八路诸侯138:曹操为啥非要把汉献帝刘协从洛阳请

梦三国曹操大逃亡文章列表:

梦三国曹操大逃亡(三国志曹操传,游戏中期有哪些单挑?当年阻止了斩颜良文丑的场面)

三国志曹操传,游戏中期有哪些单挑?当年阻止了斩颜良文丑的场面

上次说了曹操传前面关卡的单挑,今天来说说游戏中期又发生了哪些单挑,由于结局是两条线,就只说到马超迎击战那关,后面关卡需要区分红蓝线,暂时不说先。

曾经玩游戏时,有一些单挑玩家都知道怎么触发,但会选择无视,从而阻止这些单挑的发生,尤其是友军的单挑和对我方不利的单挑,相信大家都这样干过吧。好了,不废话了,下面就具体说说中期的单挑。

第十六关-徐州入侵战,张辽VS关羽

三国演义中,是因为张辽和关羽有交情,所以在关羽被围后,张辽可以孤身去劝说关羽。但在游戏中,虽然也有劝降的目的,但张辽却不是用语言,而是和关羽单挑,并且还丝毫不落下风。如果说三国演义是美化蜀汉集团,那游戏曹操传就是美化曹魏一方,毕竟是主角,那是不可能丑化的,不然玩家都不会买账。

第十七关-白马之战,关羽VS颜良

书中被措手不及地斩掉,游戏中却是正面交手,但结果还是一样,都是一回合的事。

第十八关-延津之战,关羽VS文丑

书中文丑和关羽交手三回合后准备跑路,结果被马快的关羽赶上砍了,游戏中文丑也只出了四枪,却被关羽砍了五刀,前两刀接住了,后面三刀被解决。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是演义中的名场面,也是关羽实力的一种体现,但都离不开赤兔的功劳,如果真的正面单挑,那胜负还真不好说。但在游戏中,关羽却是正面单挑斩了颜良文丑。

第十九关-官渡之战,许褚VS张郃

如果张郃换成是一个龙套将领的话,那结局就不一样了,必定被许褚斩了,但因为是曹魏的名将,单挑输了还是能保一条命的。

第二十一关-穰山之战

这关单挑比较多,先说张辽VS赵云,张辽文武双全不假,但也不至于能和关羽、赵云打得有来有回吧。但考虑到后期的单挑,那张辽能这么厉害还是可以被原谅的。

夏侯渊VS龚都,这完全就是在丑化龚都,当然,这单挑画面还是比较搞笑的。

张郃VS刘辟,书中是被高览所斩,但因为曹操传中,并没有收高览的情节,所以就把斩刘辟的功劳过渡给张郃了,毕竟张郃和高览的关系不错。

第二十四关-南皮攻略战

乐进VS郭图,和书中一样,郭图死于乐进之手。

曹洪VS袁谭,这是洪爷在游戏中的高光时刻,单独斩杀袁谭,同样也是书中的情节。

第二十七关-长坂坡之战

赵云VS夏侯恩,只能说夏侯恩是长坂坡最出名的受害者之一,所以特意安排在游戏中,至于其他的受害者,根本没有资格出场。赵云单挑夏侯恩也是获得青釭剑的条件之一。

张飞VS夏侯杰,和夏侯恩一样,是长坂坡非常有名气的受害者,被张飞吼死。但别说,游戏中的夏侯杰武力非常高,足足有92,比一般猛将还高,莫非夏侯杰还有什么隐藏的本事没有被发现的,不然为什么武力会这么高!

第二十八关-赤壁之战,张辽VS黄盖

玩这关之前,可能谁也想不到,会安排张辽和黄盖的单挑吧,并且张辽还斩了黄盖,不得不让人意外。

第二十九关-赤壁突围战

玩这关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没救郭嘉,在赤壁之战曹操逃脱,然后就会进入赤壁突围战,如果想让许褚单挑张飞,那就必须走那条雪原路,如果走下面树林,那就是吴军出现。

曹操VS关羽,当曹操快接近逃脱地点时,关羽出现,这时有两个选择,选择向关羽挑战,那就有曹操单挑关羽的场面了。

以前玩曹操传时,每次都是保了郭嘉的,所以并不知道这一关。

第三十一关-马超迎击战,许褚VS马超

这单挑分上下半场,和书中一样,许褚裸衣斗马超。

以上就是游戏中期所有的单挑,大多数是参考三国演义,但也有一些原创的单挑,比如曹操单挑关羽,这你敢想!

这次就暂时到这里,下次来说红蓝线的单挑!

谢谢你的观看,通过文章,希望可以勾起你曾经美好的回忆,喜欢的话请关注一下单机时代,让单机时代带你回味经典

曹操的多疑与诸葛亮的多智

孙绍振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写作学会会长等,主要代表作为《文学创作论》《文学文本解读学》《新的美学原则在东方崛起》《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古典散文解读全篇》《月迷津渡——古典诗歌微观个案分析》《演说经典之魅》等。

三国演义“隆中对”(邮票) 资料图片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刘国兴摄/光明图片

演讲人:孙绍振 演讲地点:华南农业大学网络讲座 演讲时间:2022年3月

《三国演义》的“七实三虚”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古典小说,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从世界文学史来看,在《三国演义》成书的公元14世纪左右,世界其他地区至少欧洲还没有出现经典长篇小说,只有一些短篇小说,比如薄伽丘的《十日谈》,以及一些骑士小说。

《三国演义》曾经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它属于民间文化。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鲁迅等人把它纳入了正统文学史。但是胡适、鲁迅对《三国演义》的评价是比较低的,或者说比较消极的。

比如胡适就认为,《三国演义》有很大问题,它就是把《三国志》里面有关的材料,再加上一点宋元的戏曲,还有《世说新语》里的一些元素,并把这些故事等凑在了一起,没有什么文学想象力、创造力很薄弱。在胡适看来,《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很有吸引力的通俗历史演义,不能算是一部很有文学价值的书,而且他还认为作者的思想非常腐朽,胡适称之为“陋儒”,认为作者过分拘泥于历史,又缺乏想象,因此不能称之为艺术。胡适这个看法与鲁迅是一致的,鲁迅当时在北京女子师范讲中国小说史,胡适看过鲁迅的讲稿,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受了鲁迅影响。

鲁迅对《三国演义》的评价比较学术化,他引用了清代学者章学诚的观点,章学诚提出《三国演义》“七实三虚”,也就是七分内容跟《三国志》正史记载是差不多的,而另外三分是虚构的,结果造成了“杂虚辞复易滋混淆”“惑乱观者”。鲁迅也认可这一观点。在艺术方面,鲁迅批评《三国演义》有两个人物写得很不好,一个是刘备,为了表现他的宽厚,结果写出来的他很虚伪。第二个就是诸葛亮,鲁迅说写得诸葛亮“多智而近妖”,智慧高超到像妖怪一样。

总而言之,胡适和鲁迅对《三国演义》,从思想到艺术都持一种比较否定的态度。

胡适和鲁迅对《三国演义》的意见,我觉得很有意思。两位先生对于文学的贡献是确凿的,但是在今天看来,他们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评价是偏颇的。比如说对于刘备形象的批评,我个人认为,小说中的刘备是一个乱世中的军阀,他讲话的时候讲一半留一半,或者是对人讲话言不由衷,这对于军阀来说也是正常的。

其实,从三国时代到元朝末年《三国演义》出现,三国故事流传了1000年左右,出现了各种相关的民间故事、文人创作、诗词改编等,其中包含着非常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三国演义》的创作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它描写的是不到100年的三国历史,而作者创作小说时依据的主要材料是《三国志》中几百个人的传记,《三国演义》把这些原本分列在不同国家下的历史人物传记的内容串联起来,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形成了一部伟大的史诗作品。

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句子有不少来源于《三国演义》,比如“赤膊上阵”来自对勇将许褚的描写,“既生瑜何生亮”来自诸葛亮与周瑜斗智的情节。还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赔了夫人又折兵”“说曹操,曹操到”“大意失荆州”“借东风”等。这么多内容流传至今,也说明《三国演义》艺术力量的深入人心。

尤其是在人物塑造方面,《三国演义》塑造的关羽、诸葛亮、赵云、张飞等人的形象是非常鲜活的。不仅在我国有长期深远的影响力,甚至在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他们的影响力也非常大。删定《三国演义》的毛宗岗曾经评论说,《三国演义》有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曹操、诸葛亮和关羽,他们三位的形象是不朽的。我们这个讲座主要是从人物塑造的角度,举几个代表性人物为例,来谈一谈《三国演义》的价值。

人物性格极其复杂的曹操

阅读《三国演义》确实容易产生一个问题,因为它的一些内容跟历史之间是矛盾的,容易混淆。

比如,毛宗岗所肯定的《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艺术形象,和从历史角度来看曹操所得到的印象,二者是存在相当距离的: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后直到西晋短暂统一,战乱持续了九十多年,户籍流散、灾荒横行,人口大量减少,文化受到摧残,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遭到了极大灾难。曹操在诗里讲“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蔡文姬诗里也说“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诗句虽然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但是很明显地反映出当时长期的战乱导致人民生命严重缺乏保障。长期的军阀混战,让东汉朝廷成了空架子,乱世中每个有武力的人都可以争当皇帝,只要谁武力最强能够结束这一场灾难,就会被人视为英雄。所以后人看这段历史,就认为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而曹操就在这样的战乱中成长为最强的力量,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和军事实力很强,政治相对开明,最后统一了北方,因此曹操也可以称为英雄。但是《三国演义》里显然没有把曹操当成英雄,作者给曹操安排了很多生动的内容,把他写成了一个心狠手辣、残忍好杀的奸雄。

这种小说和历史的差异,可以延伸到我们对《三国演义》的评价,它和《三国志》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三国志》是正史,历史范畴内讲的是真;《三国演义》是小说,主要是写人,它的价值不在于真而在于情感的美。小说要揭示的是人的内心,它描写的人物是军阀也好农民也罢,注重的都是对人内心情感的透视和洞察。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说里的人物,从历史角度来说可能是虚构的,但是如果能够通过创造这个人物形象,生动地揭示他的情感世界、内心理想以及感知,那么就具有了文学的价值。用美学的语言来讲就是审美价值。

所以我们再从文学价值角度来审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虽然他属于文学虚构的形象,但是虚构得非常精彩,今天读起来仍旧是栩栩如生。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三国演义》把曹操处理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坏人,但是这不代表《三国演义》只是一味将曹操污名化。其实,《三国演义》一方面在丑化曹操,另一方面也在美化曹操。比如《三国志》里提到,军阀董卓控制东汉朝廷时期比较看重曹操,给了曹操一个骁骑校尉的职位,这在当时属于中等偏上的待遇了,但是曹操认为跟着董卓没前途,于是就溜掉了。关于这一段情节,《三国演义》处理成了曹操虽受董卓器重,但是他并不喜欢董卓,这时候司徒王允觉得董卓专权导致汉室倾颓,大家就开会商量如何对抗董卓,曹操慷慨激昂主动表示要去行刺董卓。这个情节显然是美化了曹操。而后来曹操离开京城的情节,《三国志》里写的是曹操对董卓不辞而别,改名换姓路过中牟时,被当地的亭长抓住,当地有人认出曹操,就把他放了,此事不了了之。而《三国演义》里对应的这段历史,写的是曹操因为行刺董卓失败被迫逃亡离京,路过中牟时被捕,县令陈宫审讯他的时候,曹操表现得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最终感动了陈宫,弃官跟着曹操一起逃亡了,这又是美化了曹操。

但是,《三国演义》此后的描写开始急转直下。曹操跟陈宫逃亡之后,因为误会杀了吕伯奢的家眷,在后来知道自己误杀好人的情况下,为了灭口又杀了吕伯奢,这是《三国志》里没有的情节。这一段是《三国演义》对曹操的丑化。曹操就这样从不畏生死的青年义士,转变成了滥杀无辜的大不义之徒,并且还说了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的原始版本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当年陈寿做《三国志》的时候没有采用,后来裴松之给《三国志》做注时,又记录下来了。这个故事的原始版本之一是曹操逃亡时以为吕伯奢的家人要谋害他,于是就趁夜杀人,然后在凄怆中说了这句话。现在来看,曹操这句话的本意可能是说自己走投无路只能杀人,他当时的心情还是比较难过、比较无奈的。可是到了《三国演义》里,把这句话调整了一下,曹操的心态就变成了杀人丝毫不觉难过,认为只要自己遭到危险就可以伤害所有人。经过这个变化,曹操就成了残忍好杀之人了。

那么,小说对曹操人物性格的转变刻画得是不是太突兀了呢?并不是。《三国演义》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体现出来。它写曹操的为人起初是好的,是个刚烈有血性的义士,但是曹操的心理又非常不健康,主要是因为他性格多疑。多疑,本是《三国演义》里很多军阀、谋士都有的毛病,但是曹操的多疑非常有特点。别人的多疑是两可的,认为一个人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坏,而曹操的多疑是很“坚决”的,他认为只要被他怀疑的就是坏人、就是对他曹操有威胁的人;而且,别人多疑的后续行动可能是疑而不决,可曹操多疑之后就会立即行动,即使明知滥杀无辜也在所不惜。

《三国演义》塑造的曹操,其性格的核心就是多疑,并且因为多疑产生了一系列命运的改变。比如赤壁之战,曹操因为多疑而中了周瑜、黄盖的反间计,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处死了自己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导致曹军不堪水战。而且曹操的多疑性格贯穿了他的一生,甚至曹操之死也是因为多疑。晚年曹操患头痛病,找华佗来医治,这段故事的原型出自《三国志》。记载说的是华佗给曹操治病,后来请假回家,曹操再找他,华佗屡次推辞说自己妻子病了迟迟不来,曹操于是派人核实此事,并且有言在先,说如果华佗说的是真的就给他发放粮食,如果华佗说谎就把他抓回来,结果发现华佗说的是假话,于是华佗被捕最后死于狱中。而在《三国演义》中,华佗说要根治曹操的头痛病需要开颅,曹操觉得这种医疗方法是华佗想趁治病的机会害死他,于是就把华佗关进监狱,最后华佗死于狱中,他集一生经验写成的医书也随之失传。

《三国演义》的伟大之处在于,不仅通过多疑这个性格把曹操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串了起来,而且还表现出曹操多疑的另一面,那就是不疑。曹操的多疑是对别人的,而他的不疑则是对他自己的。

《三国演义》中,曹操对自己的判断是非常自信甚至自恋的。比如,当到处流浪的客将刘备来投奔曹操时,曹操手下谋士就劝他,说刘备这个人有野心,而且还是汉室宗亲,应该杀掉。但是曹操认为,刘备本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杀刘备之后可能会导致自己名声受损,别人以后也不敢来投奔自己了。随后小说中有一个著名的情节,就是“煮酒论英雄”,曹操说天下英雄就是你刘备跟我两人,刘备听了这话就装成很害怕的样子,说自己被天上打雷吓到了,曹操哈哈大笑说英雄也会害怕打雷,于是就放松了警惕。后来徐州发生变乱,刘备找了个借口声称自己要去替曹操攻打袁术,向曹操借了五千兵马后就离开了。刘备走后,曹操的谋士说不能放他走,曹操又派了许褚带五百人去追刘备。许褚是曹操手下的勇将,但是他头脑简单不懂谋略,派这样的人去追刘备,而且是五百人去追五千人,显然是追不回来的。曹操手下谋士们也是这么认为的,觉得追不回刘备太可惜,但曹操是绝对不会公开承认自己犯错的,他说自己既然用了人就不会怀疑他,“我既遣之,何可复悔?”刘备就这样成功溜掉了。这就是曹操不疑的一面,《三国演义》作了很好的展现。

《三国演义》中,曹操对手下谋士的态度,与刘备、孙权是不一样的。相比刘备对待诸葛亮,孙策、孙权对待周瑜,曹操对待谋士的态度是想听的就听,不想听的就不听,而且打了败仗还会把责任推给谋士。这不是说曹操不重视人才,他是非常重视人才的,但是他不能容忍手下谋士的谋略明显高于自己。

仔细分析,曹操的这种心态是有复杂成因的。天下三分,刘备可以仰仗他的汉室血统,孙权也有他父兄的基业,曹操不仅没有这些,还有一个家族污点,那就是他的祖父是宦官,他父亲是宦官的养子,曹操多疑和自恋的性格,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的政治资本相对不足。小说中描写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看到当地险要地形,他还要大笑一番,嘲笑诸葛亮还是不如他。当然这种行为也有鼓舞残兵士气的考虑,不过哪怕只有5分钟表现自己智慧优越的机会,曹操也是不会放过的。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非常重视人才,他一旦发现某个人特别有才,就会千方百计挖角。比如新野之战曹操被刘备击败,战后发现刘备是得到了军师徐庶的辅佐才如此厉害,就扣住徐庶母亲作为要挟,徐庶被迫去了曹操那里。此后刘备兵败长坂坡,赵云往来冲突救出阿斗,曹操看到赵云骁勇,又动了心思要拉他过来,于是不许手下放箭,结果让赵云成功杀出重围。刘备兵败徐州之后,关羽“土山约三事”,带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归降了曹操,关羽在投降时提出了条件,具体包括:他只是暂时投降,而且降汉不降曹,另外必须对刘备的两个夫人以礼相待。曹操是比较实用主义的人,他爱才心切,就同意了关羽的这些条件。关羽投降之后,曹操大搞感情投资,大宴小宴不断,还送给关羽资财妇女,结果关羽得到刘备的消息后就千里走单骑离开了,曹操还要在表面上表现得非常大度,由于没有正式下公文放关羽走,关羽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曹操还是下了文书放关羽走了。鲁迅非常欣赏《三国演义》的这一段情节,认为虽然曹操是奸雄,但他这里表现得非常大度,非常爱才。

但是,当曹操发现手下谋士的谋略超过自己的时候,他的心态就变了。《三国演义》描写的汉中争夺战,曹操的军队进退两难陷入困境,这时曹操的主簿杨修显出了高明,他一眼就看破了曹操的心态,立即准备退兵事宜,曹操被人看破心思,很不高兴。当初刘备在曹操手下的时候很注意韬光养晦,而杨修就偏偏喜欢露才扬己。《三国演义》专门解释了曹操与杨修的交恶过程。其中提到,曹操路过曹娥碑,曹娥碑上有蔡邕写的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八个字隐含着四个字。曹操就问杨修,你能看出来隐含的是哪四个字吗?如果被问的是刘备,他肯定说我看不出来。杨修不管这一套,他直接回答说我已经看出来了。曹操就说你先别说,让我想一想。一行人走了三十里之后,曹操才让杨修说出答案。杨修解释,黄绢说的是有颜色的丝,丝字旁带颜色,合在一起就是个“绝”字;“幼妇”就是少女,合在一起就是个“妙”字,如此这般拆解下去,蔡邕八个字里隐含的四个字是“绝妙好辞”。曹操说,你所答正合我意。这个故事的原始版本见《世说新语》,原故事里曹操说我的智慧差了杨修三十里。而到了《三国演义》中做了调整,变成了曹操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如杨修。《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就是用这样的智慧优越感来维持自己的自信和统治的合法性。如果他的部下比他高明,这个部下就危险了。杨修之死,就是因为曹操晚年考虑自己的继承人,起初曹植的表现比较合曹操之意,结果曹操发现曹植之所以表现好是因为杨修幕后指导,曹操就担心日后万一曹植能力压不住杨修,反被杨修控制,就像汉献帝被他曹操控制一样,又或者曹植比较昏庸,那么结果只能更糟,于是曹操就把杨修杀掉了。

正因为有这样的思路,所以我们看到在赤壁之战即将开打的时候,曹操会领着一大群人去船上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很经典的诗。他是要在部下面前表现出自己不仅善于打仗,而且很有文采。

对比历史,《三国演义》对曹操这种使用人才的刻画,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唐太宗曾经路过曹操庙,他在庙里题字,提到曹操不能允许他手下人水平比他高,这样狭隘的心胸对于领袖来说是一个缺点。唐太宗认为领袖的本领不一定非要比谋士高明,只要能够领导这些谋士就可以了,并且评论曹操“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也就是作为军事将领足够,当皇帝不够。

除了核心性格特征之外,《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其实是非常丰富的。

曹操有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宽容。比如名士祢衡,得罪了曹操很多次,包括击鼓骂曹等,曹操也不杀他,最后把他送到刘表手下黄祖那里去。在黄祖手下的祢衡继续骂人,最终被黄祖一怒而杀掉。曹操这属于借刀杀人,他允许人家骂他,但他自己不杀要别人来杀。有的时候曹操表现得不可捉摸,他率军准备南征的时候,名士孔融坚决反对,曹操不听,孔融就说:“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败乎!”曹操听了勃然大怒,把孔融抓起来杀掉了。曹操有时候也非常阴险。他攻打袁术的时候军粮不足,就指使手下军需官克扣军粮,然后军士不满闹了起来,他又把这个军需官找来说“欲借汝头以示众耳”,承诺赡养他的家人,然后就把军需官杀头以平息军乱。曹操有时候也非常凶残。刘备、董承卷入的衣带诏事件中,曹操抓住了参与者吉平,审讯他让他招认主谋是谁,吉平拒不招供,曹操就动用了极其残酷的刑罚来残害吉平。曹操有时候又表现出胆小得可笑。张飞喝断长坂桥的时候,他率领大军却被张飞很少的人马吓跑了。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性格就是这样,极其复杂。通过小说的精彩描写,我们会觉得他很可悲、很可鄙、很可恶、很可耻、很可贵,也很可惜、很可气、很可喜、很可憎,这些词汇加起来,可能都不够形容曹操性格的丰富。

“多智”诸葛亮体现的人物心理关系

这里我们再讲一下诸葛亮。

鲁迅评论《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这是有道理的,《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智慧高到可以在一千多年前预报天气。书中的经典段落赤壁之战,其中有一段是诸葛亮草船借箭,这段故事是虚构的,《三国志》里是没有的。但是这一段虚构得非常精彩。而且《三国演义》的虚构是经过历史积淀的。经过漫长岁月的多次洗礼,淘汰了很多经不起考验的内容,比如在《三国演义》的雏形《三国志平话》中,诸葛亮一度被描写得非常鲁莽,有时候甚至像张飞一样。但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就完全不一样了,成了读者眼中的智慧化身。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对于小说人物心理的充分表现。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之所以成为一个非常著名的文学经典,就是因为它充分表现了人心。当时孙刘两家联合抵抗曹操南下,周瑜跟诸葛亮是同一战线,在这个大背景之下,诸葛亮的本事越大,其实是越有利于周瑜抗击曹操取得成功的。可是,《三国演义》描写的周瑜拥有他特有的心理,周瑜虽然看到诸葛亮智慧高超、对他有利,但又不能容忍诸葛亮的才能高于自己,因为自己才是抗曹的统帅。所以周瑜每次找诸葛亮研究抗曹,表面上是为了打败曹操,实际上是为了合法地除掉诸葛亮。周瑜找诸葛亮议事,说现在江上作战,我们缺乏箭矢,令诸葛亮去筹办十万支箭,只给了他十天时间,这其实就是刁难诸葛亮。在那个生产力非常低下的年代,要想在十天里聚集足够的工匠、准备制造箭矢所需的各种材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诸葛亮却回答说不用十天,三天就够了。周瑜非常高兴,就说军中无戏言,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完不成任务就要杀诸葛亮的头。诸葛亮签了军令状就走了,周瑜派鲁肃去探听动静。鲁肃问诸葛亮,你三天能造出十万支箭吗?诸葛亮说我这下危险了,需要你救我。诸葛亮请鲁肃调集20条小船,上面布置好青布和稻草人。鲁肃就答应照办了。准备停当之后,一直等到第三天夜里,诸葛亮才拉着鲁肃上船,20条小船直逼曹军水寨,在曹军眼皮底下鸣鼓进兵,这把鲁肃吓坏了。诸葛亮却说不要怕,我早就算到今天有大雾,而且料定曹操多疑,大雾之下断不敢出兵迎战,只能放箭击退我们。于是诸葛亮就让20条小船接受曹军的乱箭射击,一直等到天快亮了,大雾快散了,船上稻草人插满了十多万支箭,诸葛亮才下令撤退,临走还让军士高呼“谢丞相箭”。

整个草船借箭故事,都是罗贯中虚构的。从历史来看,诸葛亮没有做过草船借箭,但孙权做过类似的事情,他坐船去观察曹军水寨,被曹操发现了,曹操下令放箭把他的船赶走了。这个事件流传了几百年,到了《三国志平话》的时候,就被改编成周瑜坐船去偷窥曹操水寨,曹军的很多箭射到了周瑜船上。我们如果按照一支箭有四两重来估算,几千支箭射到船上,就有几百斤的重量,这些箭都射在船的一边,船在水上就歪了。周瑜(历史上实际是孙权)就下令把船掉到另一面,等到船的另一面也被曹军弓箭射满了,两边重量差不多平衡了,周瑜就开船走了,临走的时候还喊了一声“谢丞相箭”。《三国演义》就在这两个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要素。作者首先安排那天天降大雾,而且这个天气情况被诸葛亮提前算中,就跟现在天气预报一样。接下来,因为大雾之下视野不良,所以多疑的曹操怕中了埋伏而不敢出来作战,这样的情节安排,从科学上来说是不合理的,但是它很生动,艺术是可以虚构的、假定的、想象的。

而且必须看到,诸葛亮的多智是被周瑜这个盟友给逼出来的,他的多智是带有冒险主义的,草船借箭的本质,就是冒险主义的多智碰到了敌人曹操的多疑,最终多智的冒险主义取得了极大的胜利,却进一步导致盟友周瑜的多妒,由此又引发了周瑜后续安排的计谋,不仅要除掉诸葛亮还要除掉刘备,诸如甘露寺美人计等等,结果这些后续计谋又被诸葛亮破解。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多智到什么程度?他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借东风,书中交代当时的冬天是没有可能出现东风的,这就让艺术的假定性跟历史的真实性之间拉开了合理的错位距离,进而产生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心理现象:周瑜和诸葛亮明明是盟友关系,但是他们的心理发生了错位,周瑜的多妒逼出了诸葛亮的多智,又诱发了曹操的多疑,结果是曹操的多疑让冒险的多智取得了伟大胜利,而这个胜利又导致了多妒的人更加多妒,多智的人更加多智。最后,多智通过虚构的“借东风”,粉碎了多妒的阴谋诡计。赤壁之战后,周瑜乘胜追赶曹操,他在前面追赶,诸葛亮跟在他后面;他把曹操控制的城市打下来一座,诸葛亮就紧跟着占领一座。周瑜想反击诸葛亮又遭遇失败,三气周瑜故事发生之后,周瑜觉得自己智不如人,最终被气死。临死的时候周瑜口吐鲜血,讲了一句非常精彩的话:“既生瑜,何生亮。”这是妒忌心理学的一个伟大创造,在心理学上是非常深刻的。草船借箭这个虚构的故事,从《三国志平话》到《三国演义》,经过上百年积累,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审美智慧和审美表达能力的结晶。

草船借箭故事中,《三国演义》就这样打造了一个精彩的心理循环,它让我们在分析诸葛亮的多智的时候,不能离开周瑜的多妒,更不能离开曹操的多疑。展开来说,我们分析小说的时候要注意到,小说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人和人的关系。

以历史来计算,周瑜去世到今天已经快两千年了,《三国演义》成书也有六七百年了,而小说塑造的“周瑜现象”“周瑜心理”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周瑜的这种妒忌心,特点就是嫉妒与自己同等的人,相当于通常情况下教授妒忌教授、小偷妒忌小偷,一般不会出现教授跨界去妒忌小偷的情况。妒忌心理学就是这样的,它的发生需要现成的可比性,只有人和人的基础相同,才会有妒忌,如果彼此差距太大,妒忌就不会发生。由此来看,《三国演义》对这种人物心理的刻画是非常深刻的。

十八路诸侯138:曹操为啥非要把汉献帝刘协从洛阳请到许县?

史书上关于曹操是如何进到洛阳,如何掌控的洛阳局面,记载的很少。只简单提了那么几句,一是董承为对付韩暹暗地里勾结曹操,二是曹操很快掌控洛阳局面,以至于之前专权的白波将领韩暹只能单身逃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影响了之后东汉局势的走向,这个影响一直持续到魏代汉的三国,可是具体曹操是怎么做到以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东汉朝廷,却几乎一个字都没提。

图1、曹操见到汉献帝(《犯长安》)

我们可以稍微推测一下,先是之前阻挡曹操军队西进的董承联系曹操,早有迎奉天子想法的曹操很快带兵悄悄迫近洛阳,进而在董承势力的配合之下,进到洛阳城,首先接管了汉献帝刘协的护卫,之后又控制了京城的防卫。这些事情做得几乎没有一点纰漏、一点意外,以至于之前专横跋扈的大将军韩暹除了逃跑没有一丁点的反抗,以至于写三国志、汉书以及各种野史札记的历史作者们没有任何素材可发挥。

仅仅从控制接管洛阳这样的干脆劲,我们就可以看到曹操比之前皇帝刘协身边这一连串权臣们,高明厉害的地方——对大局的掌控力。当然这得益于曹操不一般的大局观。正是这样的大局观,让曹操不会因为一时的失利灰心丧气,也不因一时的得势而得意忘形。掌控京城局势,对于曹操来说只是第一步,因此此时的曹操依然是一脸严肃,没有半点的高兴得意。

图2、韩暹(百度百科)

确实曹操应该紧张,想想之前汉献帝刘协身边那些权臣们的下场,董卓、王允、李傕、郭汜、韩暹等等。“挟天子”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只要你走近到皇帝身边,你可就成了众多势力攻击、诋毁的对象;更别说你挟天下之主了,紧随而来的会是什么?各种道德绑架就在其中,“刺杀”、“政变”随时会来,最高权力这把双刃剑,刺死的一般都是离它最近的人,特别是手握他的人。这些握剑的人,连死带伤已经四五拨了。

可紧张归紧张,事情还是要照做,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时的曹操已经没有回头路好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局面、什么样的问题,他只要迎面向前,就能够解决。对于眼下的曹操,最重要的是稳住局面,闹不好就要和王允一样,短短四十来天就让人翻盘,也不是没有可能。

图3、曹操拜见汉献帝(《犯长安》)

确实曹操没有王允那样不识时务、不懂变通。对被自己接替的、对自己威胁最大的白波军将军们,曹操没有乘胜讨伐,穷寇莫追的道理曹操懂得。而且还让汉献帝刘协发了一道赦免韩暹、张杨等人罪状的圣旨。虽然史书上说这道圣旨是因为刘协感谢韩暹、张杨等人护卫之功,可这一招对曹操稳住白波军将军至关重要。不是白波军这些人不需要处理解决,而是时候还没有到。此时洛阳周围,白波军的势力不小,张杨和南匈奴人的实力也不可小觑,稳住他们,让他们别感到威胁、能够接受自己,对曹操来说就是利好。

接下来曹操还是拿了几个人来彰显自己权威,只不过被杀的这几个人,是几个根本没啥影响力的小人物,被杀的人包括尚书冯硕、议郎侯祈、侍中壶崇。可以推算这几个肯定不是董承一党,和韩暹他们白波军关联也不大,仗着韩暹等人的庇护一定做过一些不得人心的事,名声一定不怎么好,刘协也一定不怎么喜欢。这几个在史书上,别的地方没怎么被提起的几个人,成了曹操祭旗的刀下鬼。

图4、董承

彰显权威除了杀鸡儆猴之外,还需要封赏,受封的人自然少不了董承,包括董承在内一共十三个人被赐侯爵,其中包括伏皇后的父亲伏完。受封的人没有一个是曹操的亲信,多数是跟着汉献帝一路过来的臣子,多半应该是董承的嫡系。曹操控制洛阳,最大的受益人除了曹操还有这位董承。换个角度看,是董承借助曹操势力挤跑了韩暹。可是董承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迎来的这个对手,比韩暹要强大的多。

同时,曹操还下招褒奖了之前在汉献帝东归路上被李傕军队杀害的射声校尉沮俊,追赠他为弘农太守。按理说沮俊早在汉献帝渡黄河之前就被杀害,在安邑的时候,就该被封赏,可为啥一直到曹操进京之后,才追封呢?其中原委很难说的清楚,不过从曹操这一方看,做这件事有利无害,能够告诉天下沮俊这样的忠贞之士和我们是一路人,我们也像沮俊真心对大汉天下负责。通过这样的追封,稳住一路跟随汉献帝而来的群臣的心,再合适不过。

图5、董昭拜见曹操(《犯长安》)

可以上的这些手段,对此时的曹操来说,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今东汉朝堂上的诸多势力,不能靠简单的封赏就能摆平的。东汉朝堂上的大多数人,曹操这个外来户,这个到最后才插足进来的主,心底里服的没几个。何况此时的洛阳周边,不完全被曹操控制,这时候如果再有势力强大的人插足进来,比如袁绍,曹操真不一定能挡得住。面对这样的状况,曹操该怎么办呢?

就在曹操焦虑不安的时候,一直仰慕曹操,已经暗地里帮过曹操好几次的董昭来了。曹操热情迎接,并坐交谈,聊到当前状况的时候,曹操为难的问董昭:“我现在已经到京师来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图6、董昭与曹操(《犯长安》)

面对曹操这样的提问,董昭这样对曹操说:“将军你兴义兵以诛暴乱,如今入朝天子,辅翼王室,这样的功劳堪比春秋五霸。可是洛阳周边有诸多势力,各位带兵的将领也各有打算想法,未必能够服从将军您。如果你要留在京城辅佐陛下,在情理道义上也有诸多难题要面对,唯一的办法就是移圣驾到许县。当然迁都许县一样有利有弊。不利的一方面在于朝廷刚刚经历波折回到旧都,天下人无论远近都举着脖子期望着能够安定下来。如果再迁都,势必让天下人心生厌恶。可是行非常之事,必须有非常之功才可。利弊得失还是请将军你考虑周全,选择最优方案。”

图7、杨奉把守着要塞

董昭的这一番话正好说道曹操的心坎上,如今自己身在洛阳的难处被一语道破,准备迎奉天子到洛阳的打算也被董昭看透,看来他一定有办法。曹操于是接着问董昭道:“我确实是这样计划的,可是如今杨奉带兵驻扎在梁县(今河南临汝),而且他麾下全是精兵,他会不会从中阻拦呢?”曹操对董昭还真是直白,没有回答怎么选择的问题,而是直接说出了把汉献帝带到许都最大的难题。确是和明白人说明白话,董昭既然都这么直白了,何况藏着掖着呢,说不定他有什么办法,帮自己解除杨奉这个威胁呢?那董昭真有办法吗?

历史深处和您一起重新打开三国!

公元193年,曹操杀一名士,引来二心腹反叛,把地盘送给了吕布

曹操作为东汉末年最牛的枭雄,其人生经历也绝非一帆风顺。他一辈子,曾经数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比如宛城之败,曹操遭遇张绣反叛,最后用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的命给自己换了一条生路;还有在潼关之战面对马超时,也是靠着许褚全程用马鞍相护,才捡了一条命。但是要说最凶险的,还是在兖州时,被吕布从背后捅的那一刀。这一刀,不但差点儿要了曹操的命,还险些一下灭掉了曹操的整个集团!而一切的起因,竟然是曹操杀了一个人,导致了两个心腹的突然反叛!这两个心腹,一个是张邈,一个是陈宫!

在曹操发展事业的历程中,张邈是他的最大的“贵人”之一。曾经的曹操无处征兵,是张邈开了口子,让他在自己的地盘上征兵。这就相当于,张邈把自己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让给曹操使用。曹操事业的第一桶金,就是张邈帮他捞起来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张邈和曹操私人关系不错,另一方面也是张邈这个人确实仗义疏财。

而陈宫,和曹操的关系也是一直非常好。在《三国演义》中,陈宫本来是和曹操一起逃亡的,后来因为曹操杀死了吕伯奢一家,陈宫觉得此人太过心狠,所以才离开曹操的。但是在正经的历史上,陈宫是曹操在出任东郡太守时寻访出来的人才。在曹操成为兖州牧和收服青州黄巾军的过程中,陈宫出力不少。

曹操在主政兖州之后,对张邈和陈宫还是不错的。曹操曾经和袁绍、袁术在张邈的地盘上征战,张邈作为兖州治下的陈留太守,一直袖手旁观。曹操不仅不怪罪他,还在自己外出征战之时,将妻儿托付给张邈,体现出了非同一般的信任。而陈宫也在曹操外出时,被委以重任,担任东郡留守。如果一切发展顺利的话,二人应该可以跟着曹操共富贵。但是偏偏就是这两人,后来迎吕布进兖州,抄了曹操的后路,险些让一代枭雄死于非命!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做,其实也只能怪曹操自己。

陈留郡自古多名士,风雅孤傲之人层出不穷。其中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名叫边让。边让博学多才,酷爱写文章,是天下闻名饱学之士,和北海太守孔融齐名!东汉汉灵帝时期,边让曾担任过令史,后来还担任过九江太守。而张邈和陈宫,也都是陈留郡附近的名士,和边让的关系也都不错。

但是,边让有一个特别让人讨厌的毛病,就是眼高于顶,党同伐异!他对于宦官以及宦官关系网里的人,都是非常反感的。这也难怪,边让曾经遭遇过党锢之祸,他的堂叔边芹,便是被宦官排挤,最后不得不归隐陈留郡的。所以,边让对有宦官背景的人,嘴里是不留余地的。可是偏偏,曹操就是宦官家庭出来的人!因此,边让对这个兖州地区的总负责人,也是十分的瞧不上。他的嘴里和文章里,渐渐就透出了一股轻蔑之意。到了后来,他甚至公开羞辱曹操是宦官余党!而且据笔者估计,可能连曹操的父亲曹嵩都没能逃过边让的口诛笔伐!

曹操的脾气,是天下闻名的,他当然不会允许边让羞辱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屠杀开始了,边让和与边让有关系的数百人,都掉了脑袋!边让讨了口头上的便宜,却在面对钢刀时毫无办法。由此可见,他也不是一个文韬武略之人。

不过,曹操的这一通大杀大砍,最后惹恼了陈宫。陈宫也是兖州名士,和边让有过交流,彼此之间惺惺相惜。边让固然嘴上无德,但是罪不至死。就这么被曹操杀了,会让陈功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更何况,曹操的大肆杀戮,也把几个陈宫的朋友株连了进去,而他们很有可能根本就是无辜的!于是,陈宫明白了,自己和曹操终究不是一路人!

既然不是一路人,那就“道不同不相为谋”吧。真正的陈宫,可不像《三国演义》中那般心慈手软,放着能杀曹操的机会不下手。他的选择,是釜底抽薪,将兖州直接卖给其他势力!他看中的,是武力强悍的吕布。正好此时的吕布缺乏根据地,一听可以得到兖州,自然是不会不答应。但是,以陈宫个人的力量,这事儿办不了,必须再拉一部分人下水。于是,陈宫找到了张邈。

张邈和曹操的表面关系不错,但是在深层次里,两个人却有很深的矛盾。张邈的陈留郡,就在兖州治下。但是张邈凭着自己的功劳和关系,实际上就是陈留郡的土皇帝,多次对曹操的征召不理不睬。也正因为有他的庇佑,边让才会如此口不择言。但是,张邈也很清楚曹操的为人,必然不可能让局面长期保持当前状态。自己和他,必然有一场关于陈留郡的争斗。而张邈,基本上是百分之百干不过曹操的。既然如此,那还不如主动出击,一举剪灭曹操,来个一劳永逸!

于是乎,张邈和陈宫一拍即合,趁着曹操出击徐州的空档,放吕布进入兖州。几乎是转眼之间,曹操的领地失去了十之八九,眼看着就要彻底落败。此时,荀彧和夏侯惇站了出来,守住了仅有的几座城池,为曹操争取了时间。曹操回来后,又经过了一年多的争夺,才算最终重新夺回了兖州。此后,陈宫跟随吕布而去。至于张邈,则死在了曹操的屠刀之下。

如果回想曹操一生的几次险境,不难发现,几乎每一次险境,都是曹操因为自身的毛病引起来的。宛城战败是因为好色,赤壁之败是因为操之过急,潼关之战则是因为过于乐观,贸然渡河。至于兖州这一场大战,如果找一下深层次的原因,会发现是曹操讨厌所谓“名士”的心理,以及自己“宦官出身”的自卑心理在作祟!也因为有这些缺点,让曹操始终没能成为一个“超级帝王”,一辈子只能是为儿孙做嫁衣。其实,放眼东汉末年和三国这一段时间,虽然人才辈出,但是始终没有出现一个各方面都超群的超级人物。所以,天下才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如果曹操战死华容道,三国局势会怎么走?三国演义纯属恶搞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知名的故事。小说第五十回中说道:赤壁打败后,曹操仓皇从华容道败逃。诸葛亮派关羽在这里埋伏。关羽念在过去曹操的情分 ,不顾立下的军令状,放过了他。因此关二爷差点被诸葛亮斩于军中。是刘备和鲁肃求情才饶了关羽性命。

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故意驱赶曹操到刘备阵营,而诸葛亮故意让关羽放水。其实这段是虚构出来的,纯属恶搞,只是为了突出关羽义薄云天的性格。

那么,诸葛亮和周瑜为什么要放了曹操?

一、诸葛亮放走曹操的原因: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放掉曹操有两个原因:一是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一个人情与关羽做;二是如果这时消灭了曹操,就会使得整个曹魏政权把刘备军团列为头号敌人,全力攻打刘备,那刘备等不到进军西川就会被曹魏消灭,这样东吴孙权就会取得最大的优势。所以还不如放了曹操。

二、周瑜放走曹操的原因:

而周瑜的想法和诸葛亮一致:如果东吴杀了曹操,那么无论曹魏继任者是曹丕还是曹植,都将视东吴为最大的仇敌,曹魏必将率领曹军决一死战,那刘备就成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所以,他选择“驱狼逐虎”之计,祸水东流,嫁祸刘备。

这就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周瑜放跑曹操的原因。在小说和影视剧看来,那自然是情节精彩纷呈。曹操在华容道还谈笑风生,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精彩,好看。

然而历史真相,哪有那么简单。

三国时期,根本就没有关云长义释曹操这回事

《三国志》对于曹操兵败赤壁,是这样记载的: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

曹操在赤壁大战被击败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狼狈,反而是笑着用一把火烧掉所剩战船,率军经华容向江陵一路败退。孙刘联军则水陆并进,尾随曹军,紧追不舍。

但在通过华容道的时候,确实在交通上出了大问题。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记载:华容道上一片泥泞,根本无法通行,加之那天又刮大风,行走更加艰难。于是曹操下令,命羸弱之兵割草垫路,大军才得以通过,而羸兵被人马践踏,深陷泥中,死亡无数。

这曹操也不愧是枭雄。用伤病残兵的性命填补道路,使骑兵通过,怎一个狠毒残忍了得?他确实是一个英雄,但更是一个狠人。所以说,曹操被后世骂了两千年,其实一点也不冤枉。

在曹军全部通过华容道后,曹操不由哈哈大笑。谋士和将士们本已狼狈不堪,见曹操大笑,十分不解,问曹操为何发笑。曹操说道:“刘备的才智与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计谋总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马至华容道放火,我等必全军覆没。”曹操话音刚落,接探马报刘备追兵在后面开始顺风点火。但曹操大军已通过华容道,奔江陵而去。

所以,历史事实就是:关羽加入了追赶战败的曹操的行列,但显然没有料事如神到在华容道截杀曹操,反而是刘备在设埋伏抓曹操。曹操费了很大周折,途中确实狼狈,但并没有遇到生命危险。此后直到关羽被杀,曹操才再次见到了老朋友。

如果曹操被孙刘联军生擒或者杀掉

周瑜和诸葛亮想放跑曹操的想法是不会存在的,他们把不得抓到曹操。那他们就可以走两步棋:“挟曹操以令诸侯”,或者直接诛杀曹操以乱北方。

一、挟曹操以令诸侯

汉献帝刘协从登基起,就是有皇帝之名而无皇帝之实。但他毕竟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谁掌握了他,谁就能以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地方割据政权发号施令。

罗晋饰演的汉献帝刘协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干了一辈子的事,也是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后汉书·袁绍传》载:“沮授说绍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曹操用这个计谋,确实是自己能够统一北方的一个重要原因。曹操迎接他后,就取得了莫大的好处。取得了征讨天下的“正义性”,而且也到了天下士子的效忠,所以曹操越来越强大。比如他的“子房”荀彧,就是汉朝的忠臣。

汉朝忠臣荀彧

如果,曹操被孙刘联军抓住,那么刘备遥控指挥北方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候,曹魏未必会撑得下去,可能就是孙刘争天下了。

二、诛杀曹操以乱北方

抓到曹操还有第二个用法,那就是直接杀掉。曹操统治的中原地区,实际上并非铁板一块。辽东公孙度家族与孙权屡送秋波,而西凉马超和韩遂也时常虎视眈眈。

三国形势图

如果曹操去世,内部有两股势力反对他,以荀彧为首的汉臣和尊奉曹植的势力,而外部则有公孙康、马超、刘备和孙权。荀彧为了汉朝的一统有可能选择和刘备合作,而曹植会因为父亲之死会再次觊觎继位的可能,至于公孙康、马超、刘备和孙权必然要联合起来一起消灭曹操的势力。

那么最终三国将不会出现,而最强大的会是刘备集团和孙权,至于鹿死谁手,就需要好好琢磨下了。

写在最后:

《三国演义》是米君最喜爱的文学名著,人物性格光彩照人,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这本书更成为商战的经典教科书,甚至努尔哈赤等历史人物都从中学到了兵法,可见三国的魅力。

然而,《三国演义》并不是历史。演艺中的三国只是罗贯中先生眼中的三国,但和《三国志》相去甚远。如果你要了解真相,那就要看看《三国志》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