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上海名媛是什么梗(上海名媛群聊记录:一群捞女在狂舞,真正的高贵不是假装精致)

导读上海名媛是什么梗文章列表:1、上海名媛群聊记录:一群捞女在狂舞,真正的高贵不是假装精致2、现在的拼团名媛在她们这些正牌名媛面前分分钟被秒杀3、8部民国探案剧,有推理有奇幻,

上海名媛是什么梗文章列表:

上海名媛是什么梗(上海名媛群聊记录:一群捞女在狂舞,真正的高贵不是假装精致)

上海名媛群聊记录:一群捞女在狂舞,真正的高贵不是假装精致

青年作家安道然有句诙谐幽默的话“风光的背后不是沧桑,便是肮脏”。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够随随便成功,想要得到的比别人多,必然要比别人付出得多,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犹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师傅曾跟我说“人,要想上桌吃饭,就得下厨帮忙”。

我始终都坚信,众生芸芸十有八九都为生活而奋斗着。没有人不想身上穿的珠光宝气,家里住得富丽堂皇,桌上吃的山珍海味。有的人为了能够过上好生活,起早贪黑栉风沐雨,有的人为了获得成功,不惜卑躬屈膝讨好他人,有的人没有获得成功,也要想方设法找到成功的感觉。直到前些时日,无意间刷到一则资讯“上海名媛拼单秀风光”,让我看到风光背后另一种人性的艰难。

名媛为发朋友圈,拼单奢侈品

一般人的眼中,名媛是一类高不可攀的女神。她们的另一个称谓叫“白富美”,她们的交际圈和生活质量,是那些“穷挫矮”男人的天方夜谭。名媛似乎永远不用为生活而烦恼,每天过着遛狗逗猫高尔夫的生活,闲来无事三五成群喝咖啡做SPA,出入都是豪车接送帅哥簇拥,每天在朋友圈晒各种包包和高档会所,过着令人望洋兴叹的生活。

有时候,眼见未必为实。众人只看到名媛阔太看似光彩鲜艳的一面,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份风光“来之不易”。有位网名叫“名媛观察者”的网友称,自己乔妆打扮混入名媛群,潜伏半个月后,终于看清名媛真实的风光生活。

名媛观察者称:原本以为群里,可以和名媛阔太一起畅聊奢侈品,共同分享人脉资源,结交天下金融精英,最后发现自己进的不是名媛群,是高配版的“拼夕夕”。

6个人拼单一份下午茶。有位名媛说“丽思卡尔顿”下午茶拍照有没有姐妹拼单,一份不到五百元的双人套餐,一次可以由六个人共同拼单。发起人和店里的服务员打好招呼,三个人一组轮流进去,拍完照后走人。

数十人组团顶级酒店。同样是“丽思卡尔顿”酒店,有人发起15个人共同拼一间3000元的奢侈房间。只为拍一组照片,15个人共用一件浴袍。不得不说名媛很用心,为了能够让大家看到自己华丽的一面,还约定不要弄湿浴袍,那样会影响后面人的拍照效果。

与“丽思卡尔顿”相比,群里另一票人发起40人拼宝格丽的团,则显得更加夸张。她们拍完照后,随手发布朋友圈,再附上一行配文说“经济自主就是爽”。

比起拼下午茶、酒店和包包,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名媛居然组团拼丝袜。有位姐妹想出手一件穿过不合适的古驰丝袜,另一位姐妹则喊话有没有一起拼,说自己只有23号去深圳时穿,其余时间都归合伙人。

本是穷人,何必反唇相讥

有句古话说“笑贫不笑娼”。有的穷人最大的毛病不是穷,是身为穷人却看不起穷人。同是天涯穷苦人,何必相见再相讥。有位名媛应约参加一次画展,画展的人很多,女人都是“女神”,男人都是高富帅。她盯上一个戴查理德的弟弟,人长得又高又帅,可惜自己没有做好功课,很多绘画品自己都看懂,最后没有搞到手。

随后有位戴金劳的弟弟,双方聊得很顺利(估计都是纯业余的水平)。画展结束后,该位名媛看到金劳弟弟的座驾是宝马,当场失落到极点,她本以为是个开法拉利的水平。金劳弟弟想带她去酒店,她随便找个理由将人家打发。最后,名媛来一句“现在很多穷丝去画展找白富美,开宝马奔驰的穷丝不要碰,小气事还多”。

所谓名媛是拜金主义死灰复燃

什么是名媛。它是历史悠久的名词。上世纪30年代时,才开始广泛地流行。专指那些名门出身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她们主要活动范围是各种时尚社交场所。后来名媛的概念逐步扩大,变成时尚界、名人界、富人界、精英界的妇人。

此次上海的名媛闹剧,毫无疑问是一场拜金主义的笑话。因为那些女孩与名媛的距离,差不多相当于东土大唐到天竺的路程。名媛的标配是有钱,再者是要有社会地位或名气。若是两者都不具备的话,即便是强行给自己贴上“名媛”的标签,也无意于沐猴而冠,惹人啼笑。

“名媛”折射出非理性的心理状态

既然“名媛”群体存在,且数量相对庞大,则说明一部分中产阶级的非理性心理。客观地说,“名媛”是一种消费(没有贬义恶意),她们是为社会上一部分小有成就的男士提供一些装门面的服务。

名媛消费与名人发迹离婚是一体两面。比如说,有个男人突然赚点小钱暴富,整个人焕然一新。同层次的朋友举办宴会,他会带着自己的结发老婆去吗?我看十有八九未必!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成功,必须找一个看起来相对“女神”的姑娘去。因为他觉得此时的自己已经不再需要物质方面的务实,只有通过花瓶“务虚”才能更加彰显自己的成功和品位。

于是乎,名媛群体应运而生。名媛姑娘要让自己会打扮,要经常穿名牌把自己包装成高大上的模样,如此才会引起有钱男人的注意,才会得到相应的酬金,去参加一些社交场合。双方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和交易的属性。男人知道眼前的“名媛”是冒牌货,“名媛”也知道自己的任务,所以双方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十年前,有位崇尚物质的女生(网络称她拜金女),她曾在一档栏目里声称“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绝不坐在自行车上笑”。她的想法和要求是多么简单,不过是想嫁给拥有宝马车的男人而已。现在宝马车遍地都是,显得该女生是如此的单纯。

十年后,再看上海名媛这些后起之秀。宝马奔驰都是穷丝,人家开口便是法拉利。作为小有名气的模特演员,就这点要求实在不过分。比起默默无闻的名媛,不得不说她是那么的可爱。

二知一席话

上海名媛群聊记录,为了拼搏而拼单。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是正常途径,从为改善生活、改变命运的角度来看,上海名媛是一群值得称赞的人,她们的奋斗无可厚非。从某些方面来说,为什么我看到的是人性的另一种艰难,是一群“捞女”在狂舞,真正的高贵不是假装精致。

注:图片来自网络,人物图片与文章无关,若有不妥之处,烦请告知修改。

现在的拼团名媛在她们这些正牌名媛面前分分钟被秒杀

导语:名媛是一个源自古代、在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流行的一个称谓,一般是指那些出身名门、有才有貌、又经常出入时尚社交场的美女。现代名媛亦有时尚界及名人界之有名及社会有钱人士,包括归国富人或归国子女,或是凭自己努力所赚取的地位。但对于明星与名流的关系上有争议,在电视节目《大学生了没》中三位名流嘉宾曾讨论不是所有演艺圈人员都可称之为名流。

因为一个拼团群上了热搜,“上海名媛”一夕之间再次出现在了众人面前,一群现代女性,为了出入所谓的高级酒店,穿价格昂贵的名牌,然而这些,都是通过拼团拼出来的,他们体验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生活,通过各种社交软件晒图来营造自己的“白富美名媛”形象。

“上海名媛”这个词,成了一个笑话,沦落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贬义词。然而名媛这个词是这一百多年来,在中国非常响亮的一个词,它出现于民国时期。真正的名媛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上个世纪上海的一众名媛就知道了。

美人骨头轻不过三两,貌美的面容,傲人的身骨终究埋进黄土,但美人的风骨灼灼依然是靓丽的风景。上海名媛就是这样一处风景,几十年过去了,风景虽已被历史风干,但那些鲜活的面孔,还有各自精彩的传奇。

01张爱玲

她生在名门世家,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四岁被母亲抛弃,幼年惨遭继母诬陷,被父亲囚禁,12岁在报纸上发表小说,23岁红遍整个上海滩,一生经历两段不幸婚姻,晚年却孤独地客死异乡,死后一周才被人发现。她是一代传奇女作家张爱玲。

“生命是一袭华丽的长袍,爬满了虱子”,繁闹而又喧嚣的尘世,张爱玲随手轻轻一揭,却让我们看见镁光灯照不到的背后的荒凉人生。在她的笔下,我们看到了苍凉是有颜色的,五光十色的,温暖的,舒适的,竟是那抹化不开的第一炉香。

02龚秋霞

龚秋霞,崇明浜镇人,中国著名电影演员,曾拍了上百部电影、唱红了70多首歌曲。被赋予多顶桂冠,同时她还有很多个标签:梅花歌舞团“五虎将”之一、“上海歌坛三星”之一、“银嗓子”、“影坛四姐妹”大姐、“影坛母亲”……

龚秋霞于一九三七年主演的电影《古塔奇案》中的插曲《秋水伊人》是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老歌。在影片中,由龚秋霞扮演的凤珍,每晚临睡前望着女儿小珍,百感交集,以她那高亢哀伤的优柔嗓音唱着那曲凄婉哀怨的《秋水伊人》,让人动情。“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更残漏尽,孤雁两三声……”令人回味不已!

03秦怡

1922年2月4日,秦怡出生在上海浦东的一个封建大家庭,自幼就对文艺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商科的时候,秦怡就曾参加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的演出。不久她离开自己封建的家庭,参加“中万”剧团。

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秦怡,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说:“因为她的性格和品质的美,她才能塑造那么多美丽的人物,包括伟大的母亲。”正是基于这种内心深处的美,秦怡成为上海红颜沉香里面最厚重、最醇香的一抹。

04黎明辉

她的父亲黎锦晖是著名的“黎氏八骏”之一,还被称作“中国近代歌舞之父”。因此黎明辉在歌唱上有着过人的天赋,在父亲的启蒙下,她从小成为童星,多次主演儿童歌舞剧。14岁时,她进入电影圈发展,更成为红极一时的影坛、歌坛双栖明星,其形象在上海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世纪三十年代,她与胡蝶、阮玲玉等人一起被评为上海滩八大女星。

18岁的她便录制了第一张唱片《毛毛雨》,这首歌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首流行歌曲,黎明晖自然也就是我国第一位流行歌手了。而当人生的苦难和波折在她面前尽数展开后,昔日的女明星为了养家糊口,洗尽铅华,当起了幼儿园保育员、秘书,却也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在繁重的劳作生涯中,从未抱怨过半句,成为幼儿园里深受孩子们欢迎的“黎姑姑”。

05潘玉良

她是民国名气最大的女画家,也是西洋女画家的第一流人物。对很多人来说,她在海外的名声甚至比在国内还大。而对更多人来说,对她来的了解来自于巩俐演的那部电影《画魂》。关于潘玉良的电影一共有两个版本,另一个版本则是李嘉欣主演。

潘玉良出身青楼、身份低贱,经常受到老鸨的毒打,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直到那个人出现——潘赞化,是救潘玉良脱离苦海的人,也是潘玉良一生挚爱。他教她写字,发现了她的绘画天赋后,又花重金支持她学画画,开画展。飘零海外数十载,“玉泽天成,良人如天”,便是她‘玉良’的寓意,字里行间充斥着皆是岁月良辰美景的静好。遗憾的是,她的这一生却命途多舛,从未逃离过厄运。

后记:她们出生在动荡的时局,本是时代里的一粒粒尘土,她们深受过去的困扰,又将优雅与傲骨刻进了骨血里,随着岁月的更迭,这样的心性、气度,愈久弥香。

人生如梦,红尘如纸。惆怅也好,悲愁也好,她们历经从云端到泥潭的大起大落,仍然热爱生活,保持着自己的一份体面,有信念地活着。

这些名媛,永不凋零。

但是,那个时代和土壤已经随风而散,永不凋零的名媛,不会再次盛开了。

8部民国探案剧,有推理有奇幻,轻松搞笑,剧荒必看

除了现代国产探案剧外,一些民国的探案剧也很多,其中不乏一些比较优秀的推理剧。今天就给大家介绍8部有轻松、有奇幻的剧,一起来看吧!

提醒:这8部剧都有自己的缺点,而且还蛮明显,但是因为故事背景比较特殊,反而给这类电视剧加上了不一样的味道,喜欢这类的可以看看!

1、《绅探》2019年,24集,豆瓣6.4

主演: 白宇 / 尤靖茹 / 季晨 / 何涌生 / 董维嘉

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一个刚从警校毕业的女子秦小曼(尤靖茹饰),住进了沙利文公寓,并与警局探案顾问神探罗非(白宇饰)成了邻居和同事。开始两个人性格不合,却在阴差阳错下不得不一起联手破案。

节奏还是比较紧凑,但是里面的人设、音乐、服化道、一些案件都有抄袭《神探夏洛克》和《神探阿蒙》的嫌疑,所以实在剧荒有喜欢这类型的再看吧!

2、《潜梦追凶》2020年,24集,豆瓣6.5

主演: 宋洋 / 王鹤润 / 孙艺宁 / 杨业明 / 赫雷

江城自古多奇幻,还出了一批职业解梦师,袁不解(肖添仁 饰)自幼拥有玄妙的“解梦术”,可以利用人的潜意识破解奇事。

偶然间他结识了新上任的女探长陈思(王鹤润饰),两人由此结为搭档,开始联手寻找一系列连环凶案的幕后真相。

剧情各种元素融合还算不错,基本上3-4集一个案子,节奏还可以,但是人设有些拉跨。喜欢民国奇幻探案剧的可以看看!

3、《旗袍美探》2020年,34集,豆瓣6.6

主演: 马伊琍 / 高伟光 / 董璇 / 卜冠今 / 吴昊宸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老上海,游学欧洲多年的上海名媛苏雯丽归国,意外破获了一场谋杀案。之后和探长罗秋恒一同破解悬案。

这部剧是改编了澳大利亚电视连续剧《费雪小姐探案集》。

原版的一大特色就是女主各种美貌的服饰。这部剧的马伊琍扮演的女主也是一集两三套服装,非常养眼!女主和罗探长之间的暧昧也很有趣!

4、《神探科蓝》2001年,28集,豆瓣6.8

主演: 李亚鹏 / 蒋勤勤 / 庹宗华 / 孙莉 / 王宇

三十年代的上海,纸醉金迷下接连出现了几场女明星惨死案,记者科蓝不小心卷入其中,成了头号嫌疑犯,为了摆脱嫌疑他只能自己追查线索,随后扯出来一系列事件。

小时候的记忆电视剧了,当时还美看过柯南,不知道这部剧男主名字原来玩了这个梗。里面案子当时看还有点害怕,剧荒可以看看!

5、《民国奇探》2020年,36集,豆瓣7.0

主演: 胡一天 / 张云龙 / 肖燕 / 张会中 / 曾泳醍

从英国留学的纨绔公子路垚(胡一天饰)因为一件案子,与身手不凡的巡捕房探长乔楚生(张云龙饰)一起破案,同时还有女记者白幼宁(肖燕饰),三人破获一起起命案。

这部剧偏轻喜剧,节奏也比较快,胡一天和张云龙在里面的演绎也还成,有些案子的逻辑性也不错,也能让人产生思考。

6、《唐琅探案》2010年,36集,豆瓣7.2

主演: 霍建华 / 张萌 / 黄觉 / 曾黎 / 金莎

唐琅(霍建华 饰)办案向来秉公,因此得罪上峰,他只好离开警局独自开办一家探所。留英律师黄阙(张萌 饰)接到神秘委托,要其帮黑帮领袖杜百龙翻案。恰好唐琅也在负责这起案子,于是二人携手断案。

剧情其实很简单,案件也比较常见,主要是冲着霍建华的颜值去看的,当个喜剧看看还可以。

7、《方谬神探》2002年,30集,豆瓣7.6

主演: 张卫健 / 袁咏仪 / 胡静 / 张茜

方家独子方天谬(张卫健饰)虽然已经28,但智商跟孩子没差别,他有个指腹为婚的没过门妻子——机灵古怪的总巡捕游大胜的独生女游小情(袁咏仪饰)。小情不喜欢方天谬处处针对他,被刺激得方天谬报考巡捕,但一系列事件开始了。

这部剧里的案子是我童年阴影了,还记得那个无头案,我现在都害怕晚上跑在哪里被看不清楚得细线割头。还有发烧后得方天谬聪明过人,张卫健真的演出来不一样得感觉。很值得一看!

8、《奇人奇案》2000年,35集,豆瓣8.0

主演: 郑则仕 / 李若彤 / 严屹宽 / 耿乐 / 斯琴高娃

清代末年,一群驻守山区的清兵知道一个部落有黄金宝藏,起了歹心,把部族灭了,将黄金分了。多年过去,当年清兵还剩5人,各自都生活不错,但却一个个离奇死亡,一时被传有鬼作祟。

好管闲事的考古学家白一飞、巡捕陈忠道和医科学生许如侬组成了"捉鬼敢死队",调查这一系列事件。

现在看是大咖云集的一部电视剧,俊男靓女真的很养眼,严屹宽太帅气了,李若彤在里面古灵精怪好不一样的姑姑。剧情偏灵异,还记得里面有变种的大型吸血蝙蝠,非常诡异。

上海名媛拼团:她们开心就好,祝福她们

1、

前两天,上海名媛拼团被群嘲了。

大家在社交平台群玩梗:

“有人拼羽绒服吗?我就冬天穿,其他时间都是你的”

“有人拼上班吗?我每个月发工资那天去 其他时间你去”

“下午有人拼星巴克吗 5个人 每人6块 我喝你们拍”

……

名媛群里的姑娘们,通过拼单的形式,

团购高级场所,摆拍,晒朋友圈,

营造高端人设,犯众怒。

为什么?

因为大家认为她们动机不纯,败坏社会风气,

可是,你仔细想想这跟拼多多团购,

要求你帮忙砍一刀和买彩票以小博大的做法有本质区别吗?

社交圈造假、甚至用它牟利,我都不赞同,但我能理解。

毕淑敏《女心理师》里有句话:

“当你没有资格在权利和金钱上藐视别人的时候

登高望远可以换来片刻的心旷神怡。”

《奇葩说》有一段辩论,

柏邦妮在辩论时说,心里那么苦的人,

要多少甜才能填满啊?

马东当时回了一句:

“你错了,心里有很多苦的人,

只要一丝甜就可以填满。”

《三十而已》里的王漫妮,

每个月的工资一万五,

每个月光房租就要七千块,

只因坐在露天阳台上能看到这个城市的繁华夜景。

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难,够一够手能得到的欢愉,

是梳理情绪最好的出口。

我很喜欢毕淑敏《女心理师》的一句话:

“我越是看到人性的幽暗之处越相信它会有出口。”

2、

最怕你心里藏满心事,嘴上却说“没事儿”。

今天刷微博,#大连一研究生实验室自杀#

评论下方有个网友让我泪目:

“工作压力大,昨晚就骑个电动车回家路上嚎啕大哭,

反正我只是他们过路人,又不认识我是谁,

顶多觉得路上碰到个神经病在哭。”

在面对压力和困境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

“坚强点,熬一熬就过去了。”

我现在不选择熬,

我转移痛苦---我伪精致,虚荣下可以吗?

大部分人只对死者,才怀有心有戚戚的同理心,

却对活生生的人恶意满满。

非得用自杀来换回你一句“想开点啊”

才是正常的吗?

可是但凡有点钱,谁想装,谁都想去伪存真。

这是长期存在的东西,只是人性的冰山一角。

只要用外在评论人的标准不变,

“上海名媛”就不会消失。

与其教育“名媛”们怎么做人,不如坦然接纳她们,

接受别人不同的选择,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因为你不了解别人经历着什么,

生活不是按照你分析的那么活的。

朋友圈造假,愿意相信的人,自然信

说到底大家都是各取所需,也不需要你抱不平。

不批评,不赞成,看破不说破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包容。

什么是和谐?

就是承认差别,然后在差别之上相互照顾。

当我们能平视成人世界,才有勇气选择自己的生活。

全媛恶人的时代来了?

作者:折舟

来源:情报姬

如果说有什么职业最能招惹非议,那必定非网红莫属。

对各类千奇百怪的网红来说,最直观也最有传播效率的就是身体传播,即以身体图像为符号进行内容输出。

不单指露点肉秀秀身材,你一定见过各式各样的打卡和自拍,在美颜强大的扭曲现实的能力加持下,身体可以成为最佳秀场,展示出各类鲜活的信息。

对网红们来说,身体展示就是一种极其高效的社交策略,它可以直观地表达个体的审美趣味,经济地位,社交范围,更甚一步,可以体现欲望,与观看者调情(多义的)。

最终,它能帮一切人打造他们索所期望的身份。

如果你想传达的身份是文青,那你就一定要有在书店的照片;如果是潮人,那么一张全身印满品牌logo的ootd是少不了的;如果想告诉大家你是迪士尼在逃公主,那么你一定有一张和茶百道的绝绝子合影。

如果你是二次元……那你拍个锤子,到底是中了什么邪,要想不开掺活三次元的社交?

简单来说,当我们刷到一张图片或一则视频,无须po主多做解释,我们的想象力可以先语言一步帮我们在脑海里构造出这个人的轮廓。

也因此,依靠这种传播能力极强但并不诚实的审美工具盈利的网红,最易翻车。

图像可以造假,那么根据图像打造的人设可以造假,利用图像推销的产品当然也会。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某二次元主播乔某,或者被各类媒体爆出总有哪里不是很合格的网红推荐产品。

这类事情发生多了,大家也就习惯了,于是我们脑海里迎来一个普遍的认识。

翻车,是这类网红最终的归宿。

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一个在社交平台上粉丝众多的网红,从up主,到微博kol和小红书博主,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潜意识里等待着——光鲜亮丽背后必有颠覆性的黑料。

于是,一个时代叙事应运而生了。

以提升社交形象为目的的图片or视频,却被所有人在心里预先默认是不诚实的。

而靠这个恰饭的网红,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带上了欺世盗名的原罪。

恰流量是吧?卖假货是吧?割韭菜是吧?

你可以在所有网红评论下看到这致命三连,如果没有,那肯定是ta还不够火。

网红就此成为互联网最割裂的现象,一个赞誉和骂名融合起来的矛盾体。

围绕着网红的看客们,或多或少都被视觉上的某种景观俘获了。

而被俘获的代价就是一部分的事实真相。

就如之前所说,依靠图片,我们可以打造出一套精致的人设。

如果你是个冲浪达人,那么你肯定对去年“上海名媛群”和“拼单名媛”等热点肯定有印象。

简单来说,这是一群在社交媒体上假装自己出身上流的中产阶级女性,以集体拼团的方式进入各类消费场所拍照,最后以相对低廉的投入得到一个富贵的名媛身份,当然仅限于朋友圈、小红书和微博这些场合。

“拼单名媛”凸显了人为了一个虚拟名誉,可以热衷到什么地步,更让“名媛”这个形象,摇摇欲坠地进入公众视野。

在不久前的九月二十三日,#抖音处罚利用佛媛形象虚假营销账号48个#的热搜冲上微博第三位。

官方对“佛媛”的定义是这样的

一个依靠营销拜佛美女的人设铺造出的网红产业链。

那些凹着造型拍出的照片鲜明地传递出这种信息:拜佛买周边是有钱人的新晋爱好,既小众,又有传统文化,还能彰显品味。

要知道,世上除过生存资料,绝大多数的消费就是为了装B。

方式上来说,“佛媛”和以前营销潮牌和营养品的网红,是完全一致的。

就此以后,“媛”这个字彻底污名化,成为消费主义纸醉金迷的表征。

九月二十八日,某媒体撰稿《“佛媛”后再现“病媛”》。

文章称,在社交媒体上,总是有一批网红,神色甜美,打扮精致,躺在病床上分享自己的住院心得。而后,她们会向关注自己的用户推荐某品牌的术后修复贴。

作者例举了几位网红,并在后续部分为她们的行为下了审判—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是对医院的亵渎和真正患者的不尊重,且涉嫌虚假宣传。

言外之意非常明显,这些网红就是用摆拍吸引流量,再伺机进行违法宣传。

在这两次热点的推波助澜下,“媛”成为了一个梗。打扮精致,做视频科普的女医生会被玩梗小鬼叫医媛,甚至穿着性感的美食博主出去吃个饭拍个照片,都会被调侃称“饭媛”。

一部分恶意营销的kol被制裁,但更多分享自身精致生活的女性博主被轰下台面,平台大范围查封相关话题下的博主。

而将整个时间推向高潮的,是“病媛”事件反转。

如果有细心冲浪的同学就会发现,九月三十日,一条名为“我不是病媛”的话题在微博形成暗涌。

两位《佛媛后再现病媛》的当事人在微博发声,在澄清的博文中,多位晒出自己的病历和住院证明,且在住院过程中,几人均未带过货。

随即,发布该文的媒体被扒出图片故意误导受众,将不相关的照片拼接起来,捏造出病媛带货的假象。

最离谱的地方在于,这个报道用到的四人的图片,全翻车了。

属实震撼。

随后澎湃新闻删掉原本的转载新闻,健康时报虽然没有删除文章,但是锁掉了评论。

意料之外的是,反转起了连锁反应。

除此之外,对于上面提到的“佛媛”一事也出现了波澜,一博主证明自己确实是佛教文化爱好者,没有做过佛教文化周边的营销。

也有博主声明,自己拍的是酒店的照片。没有在文案里提到关于佛教和带货的任何信息,也被冠以了“佛媛”的名头。

但却仍在一波清理“佛媛”的审查活动中遭重。

随后,有抗疫期间赶赴前线的医护人员,被某up主冠以“医媛”之称。

至此,本应该是一次清除违法商业营销的活动,在舆论场中彻底沦为意识形态的攻伐。

大家对“媛人设”的厌恶和讨伐,深层次来说是对近几年来互联网上“物质至上”风气的反感。对任何事物的判断本应基于现实,然而在社交媒体的语境中,这些判断却错误地依托在对身体符号的刻板印象上。网红粉丝盲目地迷信光彩照人的形象,而玩梗戴帽子的小鬼们则是无差别地视所有精致女性为“媛人设”。某种程度上说,两类人都受了刻板印象的摆布,忽略了真实世界的真实情况。

而在上文提到的媒体,在“事实—舆论”的基本的问题上犯了同样的错误。本应忠实事实高于一切的媒体,却从舆论立场出发,扭曲事实 误导公众,伤害无辜网友。

先立靶子再射箭,结果就只能是在看似正义的立场下,丢掉媒体的良知和底线。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